东风一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东风一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东风一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东风一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东风一路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阳江市海陵岛总体规划修改》(2018~2035);《海陵岛闸坡片区[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闸坡片区1:500地形图电子资料》。2技术规范、标准和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2.1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5)《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21(7)《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16(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E42-2005)(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F20-2019)(10)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规范及强制性标准2.2技术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计算行车速度:城市次干路30km/h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标准轴载:BZZ-100设计荷载:城市-B级交通饱和设计年限:15年路面结构设计年限:20年东风一路按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除东风一路AK0+000~AK0+248段属于原有道路路面损坏修复外,东风一路其余路段需铺筑新路面;文明路。2.3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2014(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F80/1-2019)3工程概况3.1工程概况拟建项目位于阳江市海陵岛闸坡片区的旧城区,本工程主要实施东风一路。旧城区主要是以居住为主,主要道路两边大部分为商铺;考虑到老城区基本成型,建设密度较大,拆迁工程量较大,因此在老城区将改造成雨污合流制管道,有条件的地方可改造成雨污分流制;新城区则采用雨污完全分流制排水体制。因此,本排水改造确定对于改造范围内采用雨污分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两种排水体制并用,对于周边的主要道路及有条件改造的道路采用完全雨污分流制;对于区内建筑物密集的区域采用截流式合流制。3.2主要设计内容除东风一路AK0+000~AK0+248段属于原有道路路面损坏修复外,东风一路其余路段需铺筑新路面。本工程道路专业设计内容为全线道路的平、纵、横、路基、路面设计。3.3工程资料3.3.1工程地质资料1)资料:(1)地理位置:拟建道路场地位于阳江市闸坡镇区,交通较为方便,便于施工材料运输。(2)地形、地貌:本场地地貌单元属以滨海冲积地貌为主,部分区域为剥蚀残丘地貌,区域地形大致呈中部高、周边缓慢倾斜,场地地势较为平坦,场地钻孔高程为3.02~5.88m,高差2.86m。拟建场地位于阳江市闸坡镇,周边被闸坡港湾环绕,潮水涨落差较大,近岸地段水深较浅。(3)区域气候条件:场区内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季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点为:春湿多阴雨,夏长无酷热,秋冬暖而晴旱。雨量充沛。多年平均年降雨量3308.3mm,4~9月份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平均年降雨量2259.1mm,实测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050.02mm,陆地蒸发量832.47mm。多年平均气温22oC,最高气温36.8oC,最低气温-1.8oC。平均风速2.1m/s,最大风速24.0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8.0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39h。7~10月为台风季节。影响该道路项目施工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暴雨。3.3.2区域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阳江市地处华夏系构造带西南段,粤桂加里东隆起东缘,吴川-四会断裂带中段,表现为由一系列北东向压扭性断裂、褶皱、侵入岩体和中新生界断陷盆地组成,并构成了阳江地区的地质构造骨架,本场地地质图见《区域地质及构造图》。近代地震是新构造运动的显著标志之一。自1969年7月26日6时50分发生在阳江地区的地震,震中位于阳西县的洋边海附近,震级6.4级,区内烈度7-8度以上。此后1986年1月28日发生了5级地震,1986年9月23日发生了3.6级地震,1987年2月22日发生了3级地震,1993年2月4日发生了3.6级地震。另据水准测量结果,1956-1996年十年间阳江附近地壳上升最大8.4mm/y,1969年阳江地震后,地壳下降,最大-40mm/y。由此可见,区内地震活动平凡,地壳升降运动差异大,区内新构造运动活跃。场地附近无大的活动性断裂通过,可不考虑断裂构造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区域地质及构造图(图幅:F-49-ⅩⅩⅡ比例1:20万)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上部第四系覆盖土层主要有人工堆积成因的人工填土;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成因的软土、黏性土、砂土层;残积成因的砂质黏性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花岗片麻岩层。3.3.3工程地质条件根据场地153个区域内的钻孔揭露,上部第四系覆盖土层主要有人工堆积成因的杂填土、素填土层;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成因的淤泥、淤泥质土、中粗砂、砾砾及粉质黏土层;残积成因的砂质黏性土;下伏基岩为寒武系(∈)花岗片麻岩(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和微风化)层。本报告中工程地质分层的岩土层编号仅代表物理力学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层位,并不代表地质成因顺序或变化,现将钻孔揭露的土岩层按其成因及工程特性由上而下综合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层(Q4ml)杂填土<1-1>:杂色,稍湿为主,厚度较大区域为饱和,松散~稍压实,主要由建筑垃圾(碎石、红砖、混凝土块)、砂粒及少量黏性土回填,表层为混凝土路面,硬杂物约占30~70%。该层硬杂物含量较高,无法采取原状土样。于A-LK1~A-LK14、A-LK20~A-LK22、B-LK1、C-LK1~C-LK6、C-LK18~C-LK26、E-LK5~E-LK7、F-LK4~F-LK5、Z-LK2~Z-LK7、Z-LK15~Z-LK17、Z-LK20~Z-LK36、Z-LK39~Z-LK46、Z-LK49~Z-LK55共79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50~5.50m,平均厚度为1.95m;层顶标高3.02~9.80m,平均标高为4.34m,裸露地表。本层堆填时间约为3~5年,属近期回填,基本未完成自重固结。本层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10.0延米,其实测击数N=3~13击,平均6.3击;校正击数N=3.0~12.5击,平均6.1击,标准值5.7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1-1”。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下同)[fak]=70kPa。素填土<1-2>:灰黄色、褐黄色,稍湿~饱和,松散~稍压实,主要由砂粒及少量黏性土、圆砾回填而成,表层为混凝土路面,硬杂物约占0~30%。于A-LK1~A-LK12、A-LK15~A-LK19、A-LK22~A-LK39、B-LK1~B-LK4、C-LK1、C-LK6~C-LK21、C-LK25~C-LK32、D-LK5~D-LK6、E-LK1~E-LK7、F-LK1~F-LK5、G-LK1~G-LK9、Z-LK1~Z-LK21、Z-LK23~Z-LK29、Z-LK31~Z-LK50、Z-LK52~Z-LK55共139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50~7.60m,平均厚度为3.16m;层顶标高0.09~11.25m,平均标高为4.53m,层顶埋深0.00~3.00m。本层填土以砂质素填土为主,回填时间为3~5年,属近期回填,基本未完成自重固结。本层取土样40件,其中11件为黏性土,29件为砂土,其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2.1:素填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表2.1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ω(%)天然密度ρ0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av1-2(MPa-1)压缩模量Es(MPa)直接快剪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最大值35.12.121.0420.210.766.2421.524.8最小值12.91.780.4330.040.232.4113.822.7平均值21.21.920.7000.110.444.2317.223.3标准差6.10.130.200.080.181.18//变异系数0.2860.0660.2880.70.4000.279//标准值////////统计个数118868844本层进行标贯试验92次,其实测击数N=3~9击,平均6.0击;校正击数N=2.8~8.5击,平均5.6击,标准值5.4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1-2”。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2)海陆交互相沉积层(Q4mc)淤泥<2-1>:浅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主要成份为黏粒,含有机质,有腥臭味,韧性及干强度低,切面光泽,局部相变为薄层淤泥质土或粉砂,有机质含量约2.09~4.32%。于A-LK1~A-LK7、A-LK38~A-LK39、Z-LK1~Z-LK21、Z-LK23~Z-LK24、Z-LK27~Z-LK29、Z-LK31~Z-LK34共39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70~10.60m,平均厚度为3.67m;层顶标高-8.32~2.66m,平均标高为-0.39m;层顶埋深2.10~11.50m。本层取土样29件,剔除3件异常值,其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2.2;1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其指标见下表2.3;淤泥质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表2.2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ω(%)天然密度ρ0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av1-2MPa-1压缩模量EsMPa直接快剪固结快剪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最大值78.91.762.1791.952.385.8212.06.59.915.2最小值35.41.481.0391.070.351.310.0平均值59.71.611.6321.531.322.312.2标准差13.20.090.340.210.521.092.261.42//变异系数0.2220.0540.2100.1350.3970.4600.3410.492//标准值//////5.82.3//统计个数262626262626211844淤泥三轴压缩试验指标表2.3统计个数黏聚力Cu(kPa)内摩擦角Φu(度)18.172.47本层进行标贯试验55次,其实测击数N=1~2击,平均1.3击;校正击数N=0.8~1.7击,平均1.1击,标准值1.1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2-1”。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0kPa。淤泥质土<2-1>:浅灰色、灰黑色,饱和,流塑,主要成份为黏粒,含有机质,有腥臭味,韧性及干强度低,切面较光泽,含较多粉砂,局部相变为粉砂、粉质黏土薄层。于A-LK7~A-LK14、C-LK17~C-LK32、D-LK5~D-LK6、F-LK1~F-LK5、G-LK3、Z-LK36、Z-LK42、Z-LK45共35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80~10.50m,平均厚度为5.62m;层顶标高-4.87~1.21m,平均标高为-0.82m;层顶埋深2.80~11.60m。本层取土样38件,剔除5件异常值,其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2.4;2件进行三轴压缩试验,其指标见下表2.5;淤泥质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表2.4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ω(%)天然密度ρ0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av1-2MPa-1压缩模量EsMPa直接快剪固结快剪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最大值64.51.781.7312.661.773.5014.24.912.515.3最小值35.71.591.0321.020.581.554.11.67.710.0平均值48.51.691.3271.371.022.447.22.710.112.5标准差8.60.060.210.300.300.542.321.091.942.19变异系数0.1770.0340.1580.2160.2960.2220.3210.3990.1920.176标准值//////6.42.38.710.8统计个数333333333131231977淤泥质土三轴压缩试验指标表2.5统计个数黏聚力Cu(kPa)内摩擦角Φu(度)210.864.30本层进行标贯试验74次,其实测击数N=1~3击,平均1.9击;校正击数N=0.8~2.5击,平均1.6击,标准值1.5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2-2”。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60kPa。中粗砂<2-3>:浅灰色,饱和,松散,土质不均,由淤泥质土、中粗砂组成,分选性差,局部相变为薄层砾砂。于A-LK16、A-LK38~A-LK39、C-LK6~C-LK8、D-LK5~D-LK6、G-LK1~G-LK3、Z-LK21~Z-LK22、Z-LK24~Z-LK26、Z-LK30、Z-LK51~Z-LK55共23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80~6.50m,平均厚度为2.60m;层顶标高-8.57~3.75m,平均标高为-0.79m;层顶埋深1.20~15.30m。本层取土样10件,剔除1件异常值,其颗粒分析详见附表4及土工试验报告。本层进行标贯试验24次,其实测击数N=4~9击,平均6.3击;校正击数N=3.3~7.8击,平均5.3击,标准值4.8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2-3”。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砾砂<2-4>:灰黄色、褐黄色、灰白色,饱和,稍密~中密,颗粒成份为石英、长石,约含20~40%细,粒径2~5mm,分选性一般,级配中等,粒间充填少量黏粒。于A-LK5~A-LK21、B-LK3~B-LK4、C-LK17~C-LK18、C-LK27、E-LK1~E-LK5共27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50~10.80m,平均厚度为3.55m;层顶标高-11.86~8.06m,平均标高为-1.36m;层顶埋深0.80~15.00m。本层取土样12件,其颗粒分析详见附表4及土工试验报告。本层进行标贯试验31次,其实测击数N=13~20击,平均15.5击;校正击数N=10.4~17.4击,平均13.5击,标准值12.9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2-4”。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粉质黏土<2-5>:灰黄色、褐黄色,湿,可塑为主,局部硬塑,主要成份为粉、黏粒,韧性及干强度中等,切面稍光滑,局部相变为薄层黏土。于A-LK9~A-LK11、A-LK15~A-LK16、A-LK27~A-LK30、A-LK35~A-LK39、B-LK1~B-LK4、C-LK21~C-LK22、C-LK26~C-LK29、D-LK5共25个钻孔有揭露,厚度0.90~7.30m,平均厚度为3.29m;层顶标高-9.03~8.86m,平均标高为0.47m;层顶埋深1.80~12.70m。本层取土样17件,其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2.6:粉质黏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表2.6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ω(%)天然密度ρ0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av1-2(MPa-1)压缩模量Es(MPa)直接快剪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最大值41.62.130.9890.690.596.2029.425.4最小值14.31.850.4500.000.243.6110.98.4平均值23.11.990.6560.190.364.9818.415.2标准差8.40.100.180.210.110.956.204.21变异系数0.3640.0490.2731.120.3110.1910.3370.278标准值//////15.413.1统计个数1716161217171414本层进行标贯试验33次,其实测击数N=5~15击,平均8.5击;校正击数N=4.6~12.4击,平均7.1击,标准值6.5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2-5”。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80kPa。3)残积层(Qel)砂质黏性土<3>:褐黄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土质不均,切面较粗糙,黏性较差,为花岗片麻岩残积土,遇水易软化、崩解,大于2mm砾石含砾约2~36.5%,局部相变为黏性土、砾质黏性土薄层。于A-LK1~A-LK4、A-LK9~A-LK39、B-LK1~B-LK4、C-LK6~C-LK17、C-LK19~C-LK20、C-LK23~C-LK26、C-LK29~C-LK32、E-LK1~E-LK3、E-LK6~E-LK7、F-LK1~F-LK5、G-LK1~G-LK6、G-LK9、Z-LK1~Z-LK3、Z-LK5~Z-LK9、Z-LK11~Z-LK55共131个钻孔有揭露,受钻孔深度限制,部分钻孔未揭穿,揭露层厚0.40~11.55m,平均厚度为4.24m;层顶标高-11.85~8.70m,平均标高为-2.07m;层顶埋深1.40~15.30m。本层取土样124件,剔除1件异常值,其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2.7:砂质黏性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表2.7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ω(%)天然密度ρ0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系av1-2(MPa-1)压缩模量Es(MPa)直接快剪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最大值000.480.676.6829.528.2最小值15.81.780.483-0.480.222.919.012.4平均值24.61.920.7410.060.444.0817.421.1标准差4.60.000.734.863.06变异系数0.1880.0350.1583.820.2150.1780.2790.145标准值//////16.620.6统计个数123123122120120117112112本层进行标贯试验233次,其实测击数N=12~38击,平均23.4击;校正击数N=10.4~31.3击,平均18.9击,标准值18.4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3”。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00kPa。4)寒武系基岩层(∈)场地下伏基岩为寒武系花岗片麻岩,细-中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及黑云母为主。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划分,本次钻探揭露全、强、中及微风化四个带,其岩性特征分述如下:全风化花岗片麻岩<4-1>:褐红色、棕红色、灰黄色、褐黄色,原岩结构清晰可见,岩石风化剧烈,矿物成份除石英外已风化成黏土矿物,夹少量石英颗粒,大于2mm砾石含砾约1.5~42.0%,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级。于A-LK22~A-LK31、C-LK1~C-LK16、D-LK5~D-LK6、E-LK2~E-LK7、F-LK1~F-LK3、G-LK4~G-LK5、Z-LK3、Z-LK5、Z-LK13、Z-LK25、Z-LK28~Z-LK30、Z-LK34~Z-LK55共68个钻孔有揭露,受钻孔深度限制,大部分钻孔未揭穿,揭露厚度0.30~8.25m,平均厚度为3.15m;层顶标高-10.57~5.33m,平均标高为-3.52m;层顶埋深2.50~17.30m。本层取土样45件,其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2.8:全风化花岗片麻岩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表2.8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ω(%)天然密度ρ0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av1-2(MPa-1)压缩模量Es(MPa)直接快剪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最大值29.51.990.8210.270.626.7536.027.5最小值15.21.810.574-0.690.242.8210.416.1平均值22.31.920.701-0.030.424.2318.121.6标准差3.00.040.06/0.080.866.742.92变异系数0.1360.0200.086/0.1930.2040.3710.135标准值//////16.420.8统计个数4544454245454343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92次,其实测击数N=40~67击,平均45.8击;校正击数N=30.4~54.7击,平均36.3击,标准值35.5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4-1”。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320kPa。强风化花岗片麻岩<4-2>:褐黄色、黄褐色、灰褐色,原岩结构及构造部分破环,钾长石手捏有砂、砾感,斜长石、黑云母多已风化成黏土矿物,岩石风化强烈,大于2mm砾石含砾约9~26%,岩芯呈半岩半土桩、砂土状,部分区域夹少量碎块状,遇水易软化、崩解。岩石坚硬程度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级。受钻孔深度限制,部分钻孔未揭穿,于A-LK22~A-LK26、C-LK9~C-LK12、E-LK5~E-LK7、G-LK5~G-LK9共17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20~6.00m,平均厚度为2.34m;层顶标高-7.84~4.55m,平均标高为-0.42m;层顶埋深0.50~12.50m。本层取土样8件,其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如下表2.9:强风化花岗片麻岩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表表2.9统计项目天然含水量ω(%)天然密度ρ0g/cm3孔隙比e液性指数IL压缩系数av1-2(MPa-1)压缩模量Es(MPa)直接快剪黏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最大值23.62.070.7460.150.505.3428.023.7最小值14.51.890.496-0.210.284.1616.819.4平均值19.41.960.633-0.020.384.5921.021.7标准差3.60.070.09/0.070.473.811.45变异系数0.1880.0360.137/0.1730.1020.1820.067标准值//////17.820.6统计个数88888667本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5次,其实测击数N=70~73击,平均72.0击;校正击数N=53.9~67.8击,平均60.3击,标准值58.4击。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4-2”。建议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20kPa。中风化花岗片麻岩<4-3>:褐黄色、斑白色,细-中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裂隙面可见黄褐色,岩芯呈碎块状、短柱状,节长5~15cm,RQD=0~30,锤击声脆。岩石坚硬程度属较软岩~较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Ⅳ~Ⅴ级。受钻孔深度限制,部分钻孔未揭穿,于A-LK22、A-LK25、A-LK29、C-LK1~C-LK5、C-LK9~C-LK11、E-LK4~E-LK6、F-LK1~F-LK2、G-LK6~G-LK9、Z-LK7、Z-LK10、Z-LK31~Z-LK共32共24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60~2.90m,平均厚度为1.30m;层顶标高-7.08~3.35m,平均标高为-2.07m,层顶埋深1.70~13.00m。采取岩石试样7组,其岩石饱和抗压强度统计如下表2.10:中风化花岗片麻岩饱和抗压强度统计表表2.10统计项目名称最大值(MPa)最小值(MPa)平均值(MPa)标准差(MPa)变异系数标准值(MPa)统计个数饱和抗压强度39.816.824.29.730.40317.07根据地区经验、结合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rk=17.0a,建议本层承载力特征值fa=2500kPa。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4-3”。微风化花岗片麻岩<4-4>:斑白色夹青灰色,细-中粒花岗结构,片麻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短柱状、柱状,局部夹碎块状,节长6~40cm,RQD=60~80,锤击声脆。岩石坚硬程度属较硬岩~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Ⅲ~Ⅱ级。受钻孔深度限制,钻孔未揭穿,于C-LK2~C-LK5、E-LK4、E-LK6~E-LK7、F-LK1~F-LK2、G-LK6~G-LK9、Z-LK4、Z-LK7、Z-LK10、Z-LK31共17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0.60~2.90m,平均厚度为1.30m;层顶标高-7.08~3.35m,平均标高为-2.07m,层顶埋深1.70~13.00m。采取岩石试样6组,其岩石饱和抗压强度统计如下表2.11:微风化花岗片麻岩饱和抗压强度统计表表2.11统计项目名称最大值(MPa)最小值(MPa)平均值(MPa)标准差(MPa)变异系数标准值(MPa)统计个数饱和抗压强度98.947.576.419.590.25660.26根据地区经验、结合岩石抗压强度试验,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rk=60.2MPa,建议本层承载力特征值fa=6000kPa。在图、表上的代号均为“4-4”。3.3.4岩土层分界线根据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本次详细勘察将1~4-2层划分为土层,将4-3~4-4层划分为岩层,即在垂直方向上,以基岩中风化带4-3~4-4的上界为岩土分界线。3.3.5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的特征与分布本次勘察钻探过程中未揭露“古河道、沟浜、洞穴、古墓、防空洞、孤石及废旧基础”等不利于工程的埋藏物。受钻孔深度限制,本次勘察未揭露孤石,并不代表场地不存在孤石发育的可能。3.3.6不良地质作用和特殊性岩土及评价1)不良地质作用根据钻孔揭露的地质资料,由于钻孔深度有限,钻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构造断裂破碎带,据区域地质图上显示亦无断裂通过本场地。拟建场地内未发现有采空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及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主要的不良地质作用为地震效应,场地中粗砂<2-3>在发生7度地震时可产生液化,具轻微~中等液化潜势,综合评价:地基液化等级为中等液化,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其不利影响;液化土层在强震时,由于液化造成地基失稳,是场地和地基稳定性的不利因素,设计时其承载力、桩侧摩阻力、土抗力、抗剪强度指标等应根据液化折减系数予以折减。2)特殊性岩土本项目场地的特殊土为填土、软土、风化岩和残积土,现分述如下:人工填土层:松散~稍压实,土质不均匀,物理力学性质不均一,稳定性差,开挖时容易塌落,遇水易湿陷,且土体松散,土体之间空隙空洞多,渗透性较大应采取支护措施;堆填时间约为3~5年,未完成自重固结,杂填土和素填土地基承载力低,在后期荷载作用下引起的地面沉降以及由于填土的厚度不均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未经处理一般不可作为拟建管道的基础持力层。大部表层为混凝土面层,且含有硬杂质,会对搅拌桩和碎石桩基施工带来较大的困难,必要时应进行清障。软土:本次勘察软土分布较广,厚度较大,具有含水量高,强度低、灵敏度高,在无支护状态下难以自稳,易触变,易震陷,受压易固结产生较大沉降,地基承载力低,软土层属于欠固结土层,基槽开挖时易导致坑壁坍塌变形,应做好支护工作,应考虑有机质含量对水泥土搅拌桩成桩质量的不利影响。残积土和风化岩层:本次揭露的残积土为砂质黏性土,压缩性高~中等;全风化花岗片麻岩分布较广,压缩性中等;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受钻孔深度限制,分布广泛,压缩性低,但其均具有亲水矿物,浸水易软化、崩解等特点;浸水使承载力迅速降低,对基槽开挖有较大的影响,这在施工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施工时应做好排水、防水工作。3.3.7相关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和有关资料4平面设计4.1线形控制根据《关于提供阳江市海陵岛闸坡旧城区排水改造工程用地红线和设计要点的复函》给定的坐标控制点,依照规划并结合现状道路走向定线,东风一路、一夜埕海产品特色街圆曲线半径选用如下表。圆曲线半径设置表参数规范规定设计选用备注计算行车速度(km/h)3030东风一路圆曲线最小长度(m)2526.58东风一路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m)≥8585东风一路4.2交叉口设计由于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小于路段,为了满足交通运输的需要,在用地条件许可、交叉口拓宽拆迁可能的前提下,为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均根据需要予以渠化展宽设计。交叉口渠化进口道车道宽度不小于3.25m,出口道不小于3.5m。在主要交叉口根据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进行渠化设计,一般情况下,渠化后一般均增设左转专用车道和右转专用车道。对于过长的人行横道,设置安全岛,保证行人横过马路的安全。由于该项目属于旧路改造,沿线道路周边已建设好民居、交叉口在现状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与相交道路交接处不另增设出入口。5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原则上以规划为依据,一般路段纵坡控制在0.3%~5.5%,纵坡小于0.3%处设锯齿形偏沟。东风一路、一夜埕海产品特色街道路纵坡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纵坡设计参数表参数规范规定设计选用备注计算行车速度(km/h)3030最大纵坡度(%)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度(一般值)75.08东风一路竖曲线最小半径(m)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001200东风一路极限最小半径2506000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4002500东风一路竖曲线最小长度(m)2029.52一夜埕海产街6横断面设计6.1横断面改造设计原则(1)横断面设计以不拆迁现状建筑、减少对现状道路平面布置的影响为原则,在现状道路宽度范围进行。(2)由于现状道路人行道较狭窄,现状没种植行道树,根据业主要求及沿线居民意见,道路修复以恢复道路通车功能为主导,兼顾考虑道路两侧人行道铺装,道路两侧不补种行道树。(3)根据本区域交通流量构成以小型车、摩托车为主导车型的交通特点,合理设计横断面布置,并满足不同类型交通的需求。(4)按照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充分考虑行人及自行车的交通需求以及通行舒适性。(5)处理好现状管线以及新埋设的各类管线的位置,使之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且方便安装、维护。6.2道路横断面设计6.2.1设计横断面布置本工程为旧路改造项目,道路两侧建筑密集,地下管线众多,拆迁非常困难,道路横断面改造应在原有道路范围内进行,并结合本道路现状交通流量及组成,对原道路横断面进行改造。还应充分考虑原道路横断面的使用功能,使新设计道路横断面既能吸收原道路横断面的有益部分,又能对原有道路横断面进行改良、补充。6.3路面横坡机动车道:1.0~1.5%人行道:1.5%7路基、路面设计7.1路基设计7.1.1清表土道路沿线已建成民居、建筑物,且现状地面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存在表土,因此不作表土清理。7.1.2路基填土(1)本工程路基填料一般采用粘土或开山土石,石方粒径需满足相应的规范、规程要求。(2)路基填筑前,基底应清理和压实。对菜地、旱地、荒地等应清除草皮、平整压实。(3)含草皮、淤泥、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严禁作为路基填料。(4)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5)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物质的土。(6)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7)最终形成的路基断面填料强度要求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8)道路红线范围内新近填筑的建筑垃圾土必须挖除,回填的土方需满足填料的要求。(9)路基填料及台后填料需严格按照以上及相关的规范、规程、行业标准进行填筑。路基填料强度和粒径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城市次干路其余道路路堤上路床(0~0.3m)6.05.0100下路床(0.3~0.8m)4.03.0100上路堤(0.8~1.5m)3.03.0150下路堤(>1.5m)2.02.0150零填及路堑路床0~0.3m6.05.01000.3~0.8m4.03.010077.1.3路基边坡坡率填方段边坡坡率采用1:1.5,挖方段边坡坡率采用1:1.0。7.1.4路基压实度标准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为94%,填方路基分30cm一层碾压,压实度自路槽底以下0~80cm为94%,80cm~150cm为92%,挖方路基压实度自路槽底以下0~30cm为94%。管道以及雨水口、检查井等周围填土的压实度应采用给排水施工图及道路施工图两者中的较高标准。规定的压实度标准为重型击实标准。7.1.5特殊路基处理根据地质报告,沿线存在淤泥和淤泥质土,且埋置较深,但旧路经多年使用,目前沉降较稳定,边坡稳定,兼考虑周边建筑物已建成多年,进行软基处理将对周边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实施难度大,该工程项目不进行特殊路基处理。7.2路面结构设计7.2.1、设计标准本项目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年限20年。7.2.2、路面结构设计(1)机动道路面结构(除东风一路、一夜埕海产品特色街和其余巷道外路面修复采用):22cm厚C35水泥混凝土面层,抗折强度4.5Mpa20cm厚C20贫水泥混凝土机动道路面结构(其余巷道路面修复采用):20cm厚C35水泥混凝土面层,抗折强度4.5Mpa18cm厚C20贫水泥混凝土机动道路面结构(东风一路、一夜埕海产品特色街采用):24cm厚C35水泥混凝土面层,抗折强度4.5Mpa21cm厚C20贫水泥混凝土满足压实度的路基(路床顶的土基回弹模量Eo≥30Mpa)(2)人行道路面结构:6cm厚环保透水砖3cm厚M10水泥砂浆15cm厚C20贫水泥混凝土满足压实度的路基(路床顶的土基回弹模量Eo≥30Mpa)7.3、路面材料技术要求7.3.1、水泥混凝土面层技术要求1、本次设计路面宜采用硅酸盐水泥,其物理性能及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施工规范标准。路面水泥各龄期的弯拉强度、抗压强度要求交通等级轻交通龄期(d)328抗压强度(MPa),≥1642.5弯拉强度(MPa),≥2.04.5此外,选用水泥时还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根据其弯拉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等选用合适标号、强度的水泥。2、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本项目路面使用的集料不应低于Ⅲ级。粗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施工规范中粗集料合成级配范围的要求。水泥砼路面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项目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碎石压碎指标(%),小于15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小于15含泥量(按质量计%),小于1.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小于0.2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岩石抗压强度≥100MPa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空隙率<47%3、细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中粗砂。天然中粗砂应检验砂浆磨光值,其值宜大于35,不宜使用抗磨性较差的泥岩、页岩、板岩等水成岩类母岩品种生产天然中粗砂。8、其他设施设计8.1、无障碍通道为方便残障人士,在人行道上铺设盲道,为保证盲道连续铺筑,中途不得有障碍物截断,起、终点设置提示盲道;同时在道路交叉口及路段中间人行道处等有需要的地方设置缘石坡道方便残疾人通行,施工时严格控制断口处道牙高度。8.2、路缘石及树池本次设计路缘石统一采用C40水泥混凝土预制,路边路缘石顶高出路面10cm,尺寸为50X12X30cm、。路缘石预制时,可部分缩短长度,以备在弯道上使用。缘石必须保证质量及美观,路缘石外观不得有色差及破损。安装路缘石时,两节路缘石间采用M10水泥砂浆挤浆结砌,缝宽1.0cm。9、路面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和《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质量检查标准应符合《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