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1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2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3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4页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本文精选内容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

资料内容如下:

川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通过传说故事导入,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不断地创设问题

情境,使学生对照课本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收集的文本和图片资

料,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出人、山顶洞人的生活情景。并会进行

对比。自始自终围绕"会不会制造工具是动物和人类的区别〃,"劳动

创造人”展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人、山顶洞人的历

史基础知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人

古人类遗址是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

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山顶洞人。

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是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

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

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联系对比法、阅读讲解法。

•教学媒体

1.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电脑。

2.素材准备

“女蜗造人"、"亚当、夏娃”、人生活相象图、"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的图片;"人与原始人"及"人"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

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

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文

字记载的。至于五千年以前远古时期的情况,没有文字记载,但是也

流传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譬如,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那么同学们,有谁知道:"盘古开天辟地〃和"女蜗造人的故事"?学生

讲述,老师总结并补充《圣经》中关于造人的故事。

(展示“女娴造人"和"亚当、夏娃”的图片)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那么,人类历

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

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类人猿。(展

示“人类的进化"图片)类人猿是一种近似于人的古猿,它们经过漫长

岁月的劳动、演变、进化、发展成现代人。那么在远古时期,我国境

内又有哪些居民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

(板书)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讲授新课:

(展示"中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图)结合课本"我国早期人类主要遗

址分布图“,请同学们数一下早期人类遗址共有多少处,了解20世纪

以来中国众多的远古人类主要遗址,归纳我国早期人类遗址的分布特

点。请同学回答"看一看〃,教师补充总结,引出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

之一,也是世界上发现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元

谋人、人、山顶洞人。

(板书)一、中国境内已知最早期的人类一一元谋人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关于元谋人的知识,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元谋人生活的年代距今多长时间?

2.元谋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在什么地方?

3.讲述一下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状况?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知识,得出元谋人会制造简单的石器

工具,知道火)

教师总结补充学生的回答,导出: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

本区别。

(板书)

我们通过课本获得了元谋人的信息,那么科学家们是如何获得170万

年前的元谋人的信息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是通过考古发掘

成果进行的科学推断(展示元谋人牙齿化石、元谋人遗址出土石尖状

器、刮削器),通过提问:什么是化石?引起学生注意教师解释化石

的定义。

远古人类在缓慢的发展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劳动起来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再来看看我国比较进化的另一个远古人类一一

人。

(板书)二、人

(展示"人头部复原像“,播放"人与原始人"及"人"视频),指导学

生阅读课文关于人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人生活的年代?

2.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具体在什么地方?

3.结合人的图像,说一下人和现代人长的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说人是人类而不是古猿呢?

5.人遗址有什么特点?

(是世界上出土早期人类遗骨化石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1987年,

周口店人遗址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址"名录)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尽管人在面部特征上比较接近古猿,但

是由于人的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所以说人已经是人

类而不是古猿了。因为,会不会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猿和人类的区

别。人生活的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了解了人

的长相,我们在进一步看一下人的生活。

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距今约70至20万年之间。那时候,中国北方

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

凶猛的剑齿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

长着大象、犀(音xi)牛和肿骨鹿。(展示"剑齿虎"和"肿骨鹿”图片),

这些野兽严重的威胁着人的安全。人是如何同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这

些野兽作,并生存下来呢?请同学们畅所言。(展示人生活相象图)

教师总结,人会制造简单和石器工具和棍棒工具,并用这些同野兽

作,不仅如此,他们还用这些工具采集树上的果子,挖植物的根茎,

猎取食物。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

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

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

另外,人比元谋人更进化的另一个表现是,人不仅会使用火还会保

存自然火种,同学们想一下,使用和保存火,对人有什么好处呢?

(展示"火的使用"三组图片)教师举例讲解对人来说,使用火的意

义。(照明、防寒、驱赶野兽、增强人的体质)

教师总结,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面前,人依靠集体的力量,凭借简陋

的生产工具,通过采集和狩猎这样的生产劳动,艰难地维持生存,随

着时间的推移,在人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另一群远古人类,他们是

山顶洞人。

(板书)三、山顶洞人

(板书)

时间:距今约L8万年

地域: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

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

地位:是我国氏族社会的开始

(展示"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请同学们指出山顶洞人的面部特征

和人有什么不同?

比较山顶洞人比人进步的表现:(展示"山顶洞人生活想象图")

(板书)

体质进步:相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作技术: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捕鱼

生活进步: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

---氏族(

解释"氏族”的定义)

(课堂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境内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远古

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对照课本,师生共同商讨填充下面的表格。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体质形态工具制造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

山顶洞人

•板书设计

第1课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一、中国境内已知最早期的人类一一元谋人

二、人

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之间

地域: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人生产生活状况:打制石器,采集,渔猎,保存并使用自然火

地位:世界上出土早期人类遗骨化石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

三、山顶洞人

时间:距今约L8万年

地域: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山顶洞人生产生活状况: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

地位:是我国氏族社会的开始

体质进步:相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工具制作技术: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人工取火,会捕鱼

生活进步:用骨针缝制衣服,制作装饰品,懂得爱美。生活的集体

---氏族

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教学目标

识记与理解:

记住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记住半坡

原始居民生活的时代、地域和种植的粮食作物。理解自然条件对河姆

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影响。

能力与方法:

1.通过识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原始农耕时代的器物(主要是陶

器),培养理解当时人们生活状况的能力,发现当时人们的审美特点;

2.通过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旧石器和新石器的比较,帮助学生掌

握和运用比较方法。

3.通过人与猿类、现代人的比较,以及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帮助

学生初步掌握并运用比较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中国对世界农业起源的贡献,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体验原始农耕

劳动的甘苦及其创造的价值,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河姆渡、

半坡原始居民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典型史实,启发学生认识人与

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学校以河姆渡遗址为第一重点,半坡遗址次之。

教学重点

1.“新石器”的含义。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工具、房屋的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3.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所反映的社会情况。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原始农耕文化的

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

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淘气、建造房

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

耕文化遗址。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耕生活

的甘与苦吧!

学习新课:

学生阅读课前导入框:大家回想一下,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一元谋

人、人、山顶洞人,他们是靠什么获得食物的?(采集、打猎、捕

鱼)他们这种靠"采集”获得食物的方式有哪些不便?(受季节变化和

天灾的影响;采集的食物量有限等条件的限制)。大家分析的有道理,

原始人要改变这种这些,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开始一种什么样的新

生活?我国原始的农耕是怎样出现的?本节课将了解到这些内容。利

用教材《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址分布图》指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

原始居民的具体位置。

一、河姆渡遗址

提问: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工具怎

样?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主要饲养何种家禽?手

工业制造有哪些?学生阅读第一目,观察教材《重要原始农耕文化遗

址分布图》,第8页《骨相》《炭化稻谷》,然后回答。

讨论:河姆渡原始居民比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引导学生从生产工具、农作物种植、居住房屋、原始的饲养业和手工

业等方面思考。河姆渡人使用磨制石器,用耒相耕地、种植水稻,住

干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的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饲养家禽、会制陶器,

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的乐器。

填表:自然条件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影响。

生存的自然环境特点生产生活突出特点

气候温暖湿润

雨量充沛原始农业:种植水稻

原始畜牧业:饲养水牛等

湖泊沼泽密布采集业:利用舟船,采集水生植物

捕捞业:捕捞鱼蚌

居住:建干栏式房屋

其他:挖水井、制陶器

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是这样的。那么,半坡原始居民生活情况

如何呢?请大家仿照第一目学习第二目一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学

生阅读第二子目后回答。

二、半坡遗址

提问: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什么时间的什么地点?生产工具怎样?

他们种植什么作物?住什么样的房子?主要饲养何种家禽?手工业

制造有哪些?学生阅读第二目后回答。

填表:自然条件对半坡原始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生存的自然环境特点生产生活突出特点

气候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少雨原始农业:粟、麻、蔬菜

原始畜牧业:猪狗牛羊鸡等

采集业:植物种子果实

加工业:把粟加工成小米,用麻纺织麻布,加工彩淘

居住:建半地穴式房屋

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的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

却建造半地穴式的房屋?

主要是地理环境的影响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而黄河流域干

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所以,我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因

地制宜、科学合理。

想象:我国原始的农耕时代的居民有怎样的分工?

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想象。妇女:采集、纺织;男子:耕作、打猎、制

陶;:做家务、看小孩。

三、大汶口遗址

请大家自学第三目一一大汶口遗址。思考:大汶口墓葬里,为什么有

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大汶口晚期的

墓葬里出现了贫富悬殊。

小结:指导学生填表对今天所学知识进行归类:

原始居民时间地区原始农耕情况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远古传说中的主要人物以及汉族的前身和始祖

2.理解炎帝、黄帝与农业起源传说的实质

3.理解"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4.培养从传说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初步掌握用传说印证史实的方

情感、态度与价值

1.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热爱历史的情感

2.了解华夏族形成历史,培养崇敬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情感

3.体会以禹为代表的远古居民的优秀品行,培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优秀传统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确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农业起源的传说和华夏族的形成

2.禹治理水的方法及其可贵的品行

3."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教学难点

1.部落、部落联盟的构成和性质以及他们之间的战争与融合

2."禅让”的含义和实质

教师准备

炎、黄帝的肖像挂图、对二人陵墓的简介课件、祭奠活动的图片、禹

治理水的幻灯、布置学生收集我国历的传说

学生准备

了解、收集我国古代的传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都应该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你们知道我国一共有

多少个民族吗?

2.肯定补充学生的回答,在56个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占了还要多

一些,而你们知道汉族的由来吗?

3.根据学生的表现引出内容:简要叙述汉族的由来(重点抱握几个转

换: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而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的组合发展而来的。

告诉学生,在历史发展、人类演进的进程中,华夏族不断融合周边的

民族,逐步发展壮大,才形成了今天的民族局面,因此,汉族和其她

少数民族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

二、炎黄的与融合

1.谈话转承:刚才我们将到了汉族的由来,下面就让我们具体去了解

一下缘故时期的部落是这样一步一步融合成今天的汉族的。大家都知

道,在远古时代,人类是以部落为单位群居的,而由于生存等方面的

需要,部落与部落之间结成联盟,联盟中会推举出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作领导。大约四千多年前,我国黄河流域出现了两位的部落首领,这

就是炎帝和黄帝。

(积极叫学生思考炎帝和黄帝就是古代的吗?)

2.答疑:炎帝和黄帝不是古代的,至于原因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

慢慢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出示炎帝和黄帝的挂图,讲:这两位就是炎帝和黄帝,他们是我们

共同的祖先。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们分别领导了黄河流域的部落,

由开始的到后来的联合,再到后来的不断融合。最终成为了汉族的

前身(华夏族)。古往今来很多华夏儿女都以各种形式祭奠自己的祖

先。

4.播放课件,讲述:这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修建的陵墓。炎陵在湖南,

黄陵在陕西。每年清明节或者是其她重大的节日,世界各地的炎黄子

孙都会回来祭奠我们的祖先。

5.播放陕西祭奠活动的记录片,向学生作介绍。

6.设疑:同学们看到的是今年在陕西举办的祭祀盛况,那么,老师请

教你们一个问题,为什么人民会如此虔诚地怀念远去的炎帝和黄帝,

他们究竟做了哪些贡献?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看教材上是怎么介

绍的。

7.鼓励学生汇报阅读收获,并适时补充引导,让学生认识炎帝和黄帝

在华夏子孙心中的崇高地位。

汇报阅读收获:A.炎帝:改进农具、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

药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发明陶器,开辟集市。B.黄帝:创制历法,

指导人民生产;发明了加工谷物和蒸煮食物的工具;还发明了车船、

铜器等;C.他们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为人们所爱戴。

三、组织讨论

A.炎帝和黄帝的贡献、他们的精神、他们给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及其

在华夏儿女心中的地位,还应包括学习体会等。(教师)

B.与同学充分讨论把今天学习的知识和自己在生活中的有关见闻结

合起来,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使自己在学习知识、了解传说

的过程中受到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情感的教育。

第二课时

一、讲解传说引入新课

1.激发方式讲:盘古开天、女蜗补天等传说,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出

大禹治水的传说,告诉学生,早期的人类几乎住在大江大河边,就为

水患埋下了伏笔,也是大禹治水的传说提供了依据。

2.设疑:为什么是大禹治水而不是其她人呢,大禹有什么特别的能耐

吗?(这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大禹治水与"禅让制〃

1.出示大禹的头像图片,讲解大禹治水的经过及其相关知识,包括治

水的方法、所用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

2.设疑:同学们还不知道吧,大禹治水是舜给她的一个锻炼的机会,

锻炼什么呢?办事能力啊。在那个时候,部落首领都是大家推选出

来的,这种推选产生首领的方法,历称为"禅让〃。这个制度大概兴起

于黄帝以后的很多年,首先是尧担任首领,接着是舜,后来就是禹。

三、讨论小结

1.引导:传说毕竟是传说,因为它无从考证,它是人们在口头流传的,

但却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思想认识等情况,反映了当

时人类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世界上的传说大都带有神

学的色彩,也就是把人都神化了。尽管如此,传说对于我们仍然有一

些学习和了解的价值。象大禹治理水的这个传说,他的智慧、毅力、

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无不是我们学习的好素材,所以,现在你们

就了解到的大禹的故事,大胆的发表你的意见和看法。

(明白传说有利有弊,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仍然很多,利用传说也很

重要)

2.巡查、倾听、融入学生的讨论活动

3.小结本课,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第4课夏朝和商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记住中华大地上国家产生的大概时间和标志,记住商朝后期的

都城。理解夏朝在我国历的地位。了解商朝繁荣的主要表现。

2.能力:通过对夏、商历史特点的概括,培养学生归纳能力。通过对

禹、成汤等历史人物的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剪辑传说中夏朝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入,引起生的兴趣。

2.浏览全文,教给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精讲课文内容,以学生的讨论、回答、自主、合作式学习贯穿全文,

引导生归纳王朝的建立应掌握的基本要素。

4.制表:简单制一个夏、商朝大事年表。

5.师生共同总结,并完成活动与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国家形成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通过夏、商历史的学习,更多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

3.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后期都城

教学难点

1.夏朝建立的标志

2.国家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教法与学法

讲解法、课堂讨论法、提问法、比较法、分析归纳法。

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夏桀、商纣的故事收集《封神榜》的故事。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放映剪辑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旁白:据说嫦娥和后羿是夏朝时的人物,

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下面将学到这些内容。

看影片、听师讲、读课题、步入学习状态

讲授新课:

一、夏朝一我国的第一个王朝

演示课件:奴隶社会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使学生对奴隶社会

有整体的了解。

(生认真听,对奴隶社会有整体的了解。)

翻书引导生浏览全文,谈谈本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生阅读教材,回忆老师教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①夏朝建立的时间

(让生写写,特别注意"约公元前2070年"的"约〃和"前"不能省)。

②建立者(引导生分析禹身份的转变)

③都城(中心区域)

演示课件:《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让生对夏朝都城位置、殿堂的建

筑有较直观的认识。

④夏朝建立的标志:(让生讨论什么是"国家")

⑤夏朝的历史地位

⑥设问:现在,请同学们归纳每个朝代应掌握的基本要素?

⑦设问: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现在禹成了国王,他的王位由

谁来继承?还是通过选举吗?那现在又实行什么制度呢?你能说说

与禅让制的区别吗?

⑧夏朝是我国的第一个王朝,它统治了400多年,由于最后一个王

非常残暴导致了灭亡。你能写出他的名字吗?

讨论、整理知识要点并记住老师所归纳的要素、并能把知识延伸到以

后的的学习中

生讨论,并讲述启继位的故事,区别比较。

写出桀,并根据小说内容说出他的暴行。

你能说出他的暴行吗?(在生说到引酒作乐时,课件演示:夏朝的青

铜器酒杯)

⑨设问:这样的暴君,人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灭亡夏朝的

战争叫什么战争?

二、成汤灭夏一一鸣条之战

请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地图上找到鸣条结合地图,发挥自己的想象,

精彩地再现鸣条之战,说给同学们听。(注意要素:时间、地点、交

战双方、过程、结果。)

生爱憎分明地回答:"*他。〃

生踊跃讲述,积极争取机会。

1.商朝的建立与迁都。

让学生根据朝代建立要素归纳:

①商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②商朝的重大一一盘庚迁殷。在地图册上找出迁都的时间、地方,

并说说在今天的什么地方(河南安阳)写写、记记,并说明由于时间

较早,所以名列古都之首。

生回忆、归纳,动手写,动口说。

2.商朝的盛衰。

师引导生看目录:商朝的盛衰分别指什么?(强盛、衰亡)分别表现

在什么地方?

师生共同学习;师肯定生的回答并引导其完善答案。

①势力范围:让生用坐标将商朝的势力范围画在草稿本上。使生确

立商朝的势力范围大。

②经济:以提炼知识的方式让生在书中找出商朝经济比夏朝进步的

表现。(提示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进行比较、思考)

同时结合图片演示课件:商朝的青铜冶铸、玉器制作等手工业在商朝

时已形成了。

3.引导学生分析完后,教给学生归纳、比较的方法。

4.请说出商朝的暴君,你能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吗?向学生介绍神话传

说《封神榜》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在师的引导下动手画。

生按老师要求积极开动脑筋,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呈现答案。

生踊跃说。

本课小结:

新课介绍完了,请同学和老师一起看着板书复述一遍课文。

第5课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武王伐纣的经过、性质;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

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状况;国人*,共和行政,西周的灭亡,东周的建

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武王伐纣这一战争的原因和经过,让学生分析这场战争的性

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教师引导学生对武王伐纣原因、经过、性质的分析,使学生更好地

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一理论。同时使学生了解历史朝代的演变

和更迭;

2.通过对西周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西周奴隶制

经济发展之所以迅速发展,是成千上万的奴隶的辛勤劳动所换来的。

从而树立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这一正确的史观。

教学重点

武王伐纣;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级制。

教学难点

分封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复习上节课知识导入到本节课。

讲授新课:

一、武王伐纣

1.纣王的

建议教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违背人志实施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的。

2.周国的强盛

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

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

3.武王伐纣

教师让学生阅读有关武王伐纣的故事,同时引导学生捕捉故事中一些

有效信息,让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商汤灭夏桀的原因,用比较的方法,

从主、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周胜商败的原因?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

论: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

①商纣王的,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引

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

②周武王顺应,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

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③是否顺应,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

争的重要标准。

二、西周、经济的发展

1.周的建立

时间、建立者(区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议教师给学生讲解

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以说明,为以后

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2.分封制和等级制

让学生带着[周朝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诸侯?它们

与周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问题阅读教材并

加以讨论:学生能够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和巩固奴隶主的

政权。周朝对建国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分封。诸侯与周天

子的关系是:周天子是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

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并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即听王

令,纳王贡,随王征,见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强了统治,成为

一个疆域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手工业的发展

结合夏商农业和手工业状况,请同学比较并概述一下西周农业和手工

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在学习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后,教师应结合教材指

出西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广大奴隶和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

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奴隶的压迫和剥削之上的。(介绍《诗经》中

《硕鼠》、《伐檀》)

三、国人*和西周灭亡

1.国人*

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周厉王的并解释"国人"、"防民之口甚

于防?等名词后,可让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表演。在

介绍完〃共和行政后,师生一起讨论"国人*"对西周的影响。

2.西周灭亡

让学生讲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3.东周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建议教师结合西周、东周具体名称和地理位置,

再次向学生讲解西周的并不是当时的名称,而是历史学家为了研究加

以说明,为以后如西汉、东汉等名词的讲解打下基础。

第6课春秋争霸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的起止年代;"春秋五霸”;

春秋时周王室衰微的表现;齐桓公首先称霸;晋楚争霸与城濮之战;

吴越争霸。

思想教育:

①使学生认识一些大诸侯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实行了顺应时

代发展潮流的改革。

②通过讲述勾践复国的故事,给学生以启示:要想成就大事,必须

发愤努力。

能力培养:

①引导学生思考"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分

析问题的能力。

②帮助学生分析“诸侯争霸的作用〃,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重点

齐桓公称霸。

教学难点

诸侯称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教学方法以讲为主的综合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0年,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当时的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并指出)

前一个历史时期一一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确立和繁

荣时期。下面我们将要学习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一春秋战国时期,这

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时期。

讲授新课:

一、周王室日益衰微

1.东周---春秋、战国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

476年,因当时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而得名。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

报道的重大,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

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它记录了从公元

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历史,与一个客观的历史时期相当,故以

此作为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时期,这一特点表现在上就是王室衰

微,诸侯争霸。

2.周王室衰微

(挂《春秋列国形势》图,指图讲)西周盛时,大封诸侯,王室也拥

有直接管辖的“王畿"、人口和。当时渭、泾、河、洛地带方约千里

都是王畿。王畿以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成为周天子控制全国的

基地。平王东迁以后,王室直辖的土地、人口所剩无几,兵力大为减

少。各诸侯国渐渐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在、经济上依附

于强大的诸侯(用晋侯以周天子名义会诸侯和平王丧葬费乞求于鲁国

为例说明)。

由于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天下呈群龙无首之势,一些随

地方经济发展逐步强大起来的诸侯国,争作天下霸主,出现了大国争

霸的。

3.春秋五霸

春秋初期,诸侯国有100多个。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

战争。谁战胜了,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

成为"霸主〃。先后起来争霸的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

楚庄王,历称为"春秋五霸"。(请同学看脚注"春秋五霸〃另一种说法)

南方的吴和越也参加了争霸战争。

"五霸"之中,首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二、齐桓公称霸

(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

1.齐国的地理环境

齐国在今山东北部,负山面海,有丰富的鱼盐资源和矿藏,经济富庶,

是东方的一个大国,这为齐桓公称霸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管仲相齐实行改革

(请同学看图《齐桓公和管仲》,讲述“管鲍之交〃和齐桓公不计前嫌

任用管仲的故事。)

管仲受命为相后,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首先是改革内

政,实行士、农、工、商分区定居制,使各业各有所务,安心生产,

并分级设官管理。其次是发展生产,利用齐国地利,设盐官煮盐,设

铁官制农具,实行鱼盐出口免征关税的政策,发展农、渔、盐、铁生

产和贸易。同时顺应时势,"相地而衰征〃(解释),按土地肥瘠定税

赋,提高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再就是改革军制,组成了万人的常备军,

加强训练,增强战斗力。

通过改革,几年之间齐国便国富兵强。

3."尊王攘夷"

当时周天子已名存实亡,只是形式上的"共主〃。中原混乱,周边少数

民族蛮、夷、戎、狄趁机向中原各诸侯国进攻。谁能应付这种局面,

就会赢得各诸侯国的拥戴。齐桓公看出这一形势,采用管仲的谋略,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尊王"而"使天下莫敢不听〃,"攘夷",以拉

拢难以自卫的弱小诸侯国。(讲述齐桓公助燕击山戎、遏制楚国北犯

的故事)"尊王"的姿态和"攘夷〃的实效使齐桓公威名大震。

4.葵丘会盟(前651年)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大会诸侯,这是他多次召集诸侯会盟中

最盛大的一次(指图中地名一一葵丘),周天子也派人参加。齐桓公

的霸业达到顶峰,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使其认识改革

是齐国富强和桓公称霸的最重要原因。)

三、晋楚争霸

1.晋文公改革

晋文公是与齐桓公齐名的又一个霸主。他做国君后,发展生产,整顿

内政,训练,为确立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使晋文公最终确立霸主

地位的是晋楚城濮大战。

2.城濮之战

那时候,楚国势力已发展到黄河流域。公元前632年,晋楚双方城濮

大战(指图上地名“城濮〃,并让学生看图《晋军把驾车战马蒙上虎皮

猛冲楚军》,教师描述战争经过,引出"退避三舍"成语)。晋胜楚败,

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3.楚庄王争霸中原

35年后,晋楚再战,晋败楚胜,楚庄王成了中原盟主。又过了50多

年,晋楚两大国平分秋色,瓜分霸权,形成均势。晋楚争霸使中原饱

受战争之苦。

四、吴越争霸

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国(指《春秋列国形势图》讲述)也加入

争霸战争。吴王阖闾任用伍子胥和杰出军事家孙武为将,一举攻破楚

国都城郢。楚国在秦国帮助下才得以复国,但已失去强大霸主地位。

1.吴王破楚败越

正当吴军耀武扬威于楚国时,越国乘机攻陷了吴的都城,吴王阖闾也

在同越军作战中受伤而死。三年后,阖闾的儿子夫差打败了越国,越

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2.勾践灭吴

越王勾践表面称臣纳贡,暗中立志复国雪耻。在吴国忍受屈辱三年后,

被遣送回国。勾践发愤图强,天天舔尝苦胆,以亡国之耻激励自己。

他积极发展生产,训练,与百姓同甘共苦,争取人心。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北上与晋争做霸主。勾践乘夫差北上会盟国内

空虚之机,出兵灭吴,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吴王仓促回师,兵败

自杀,吴都为越所占。伍子胥当年的话不幸言中了。(亮出伍子胥语

录卡:"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让学

生齐读。并思考:从吴越争霸的历史过程,你可得到怎样的启示?)

吴越争霸已是尾声,春秋时代宣告结束。

五、争霸战争的作用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是极其频繁的。根据《春秋》一书的记载,从

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的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就多达

483次。如此频繁的战争自然给劳动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例如楚国

攻打宋国时,宋国都城内就出现过“易子而食〃的惨剧;再如晋楚邺之

战时,晋军败退河西,自相砍杀,船中的断指成捧,河水为之变色。

但是,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问题想深一些,从历史发展的高

度来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我们就不难理解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在客观上有着推动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具体地说,有以下三点:

第一,加快了统一的步伐。春秋初期是小国林立的局面,春秋结束

时,所剩的诸侯国已屈指可数,实现了区域性的统一,为以后秦的统

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二,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以来,随着争霸战争的频繁进行,各民

族的流动、迁徙空前活跃,打破了原来的地域界限,形成了我国历第

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

第三,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为了争霸图强,各国不得不在、

经济和军事上进行某些改革,这就必然加速旧制度的瓦解,为战国时

期各国的变法开辟了道路。

(课本上的思考题:"你能说出诸侯争霸的作用吗?〃可作讲解本目的

导语,也可作讲解后的巩固提问。)

第7课战国争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战国时期的起迄年代。战国七雄的形成和方位,商鞅变法的背景、内

容和历史作用。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围魏救赵和马陵之战。合纵与

连横。

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战国时期多国的变法,是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

济的改革。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过程与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战国〃和"战国七雄〃的含义;战国时期的战役和军事家。

难点:"合纵"和"连横"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经过商、西周,到春

秋时期逐渐瓦解。春秋以后,我国历史跨进了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

我国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我们知道,我国封建社会时间极长,从战

国开始,经过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

清直到鸦片战争前(1840年)为止,长达两千多年的漫长过程。而

战国时期是这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时期是战国七雄的天下,现在学习《战国七雄》。

讲授新课:

一、七雄并立(板书)

1.战国七雄(板书)

战国七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一一自西周分封诸侯,中国的历史地图

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诸候国。但是经过春秋时期三百来年的争霸战争,

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吞并弱国,到战国开始的时候,诸侯国已经为数

不多。主要的有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板书)。七

国中,齐楚秦燕,大家已经熟悉。韩赵魏是怎样形成的呢?(挂战国

时期地图,与已经挂在黑板前的春秋地图对照)。春秋时期的晋国在

战国地图上已经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原来晋

国已经被它的三家大夫韩氏、赵氏、魏氏瓜分,一分为三,形成了韩、

赵、魏三个诸侯国。历把这件事叫做“三家分晋"。与此同时,齐国大

夫田氏夺了原来姜氏(姜太公的后代)的大权,历叫做"田氏代齐〃。

不过田氏代齐以后,齐国仍叫齐国,所以在地图上表示不出这个变化

来。

历把这七个强国并称为战国七雄,七雄并立是战国期的基本形势。

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

韩、赵、魏三国在中间。(看图讲)(辅之顺口溜"齐楚秦燕韩赵魏,

东南西北到中间”)。

战国七雄的都城:齐(临淄)楚(郢);秦(咸阳);燕(蓟);韩(郑);

赵(邯郸);魏(大梁)。

2.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一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板

书)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共经历了250

多年。在这一时期,七雄之间战争频繁,比春秋时期更加剧烈,规模

也更大,一个战役便要出动几十万、上百万的兵力,一次战争便要一

年两年、三年五年地打下去,战国便因此而得名。战国时期步兵和骑

兵成为主要兵种。课本图画《身着甲衣的战国骑兵》,表现了当时骑

兵的形象,身上穿着牛皮做的盔甲,手里拿着铁铸的匕首,骑着战马。

图画《战国兵器》画的是戈(用来横击敌人或把敌人钩住)、矛(用

来刺杀敌人)、戟(戈和矛的组合)。

战国时期为什么又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呢?这就得从当时

多国的变法运动谈起。因为战国时期正是通过多国变法,确立了封建

制度,形成了封建社会。

各国都开展了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比较彻底,成效显著,

对中国历史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二、商鞅变法(板书)

1.变法背景(板书)

(1)地主阶级的兴起以及要求发展封建经济,确立封建统治一一春

秋以来,在奴隶制瓦解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对新的阶级,即地主阶级

和农民阶级。最早的地主阶级是由奴隶主转化来的,一些奴隶主驱使

奴隶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荒地就成为他们的私有土地,所以新兴地

主拥有很多土地,他们也有了一定的权势,有的甚至抓到统治权。像

“三家分晋”的韩、赵、魏三家,“田氏代齐”的田氏,都是代表新兴地

主阶级的统治者。但是,奴隶主贵族仍旧拥有各种。旧的奴隶制度

都是保护奴隶主的。新兴地主要想确立他们的封建统治,发展他们的

封建经济,就必须改革旧制度,废除奴隶主贵族的多种。

(2)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对商鞅变法的影响一一战国时期,各国的

地主阶级在基本相同的背景下先后都开展了变法运动。影响比较大的

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它们对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

有明显的影响。商鞅是李悝的弟子,商鞅是带着李悝的《法经》入秦

的。商鞅变法的很多措施跟李悝、吴起是基本相同的。李悝变法,废

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卿世禄制,按功劳的大小授予爵禄;推行"尽地

力之教〃,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地主田租收入;制订《法经》,保护地

主阶级私有财产及其统治地位。楚国吴起变法规定:"损其有余而继

其不足〃,对世袭封君的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精简机构,淘汰冗员,

加强士兵训练,增强了兵力……可以说商鞅变法跟李悝、吴起变法的

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3)商鞅变法,是在秦国落后、秦孝公发愤图强,坚决要求改变落

后面貌的历史条件下获得成功的。在战国七雄中,秦国地处西方,较

之东方各国落后,被东方各国瞧不起,连会盟也不让它参加。年轻有

为的秦孝公即位后,深感"诸侯卑秦,丑莫大焉”。他发愤图强,下令

求贤;“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我要升他高官,

分他土地)。〃被秦孝公选中的是谁?商鞅。商鞅是卫国人,所以叫卫

鞅。古代称诸侯之孙为公孙,所以又叫公孙鞅。他入秦后,因功封给

他商于15个城,号为商君,所以又称他为商鞅。当秦孝公的求贤令

在各地张贴出去以后,身在魏国、怀才不遇的商鞅得悉后,马上动身,

来到秦国,求见秦孝公。他向秦孝公端出了全部变法图强的设想:怎

样可以富国,怎样可以强兵,又怎样必须把奴隶主贵族的一项一项

连根拔掉。秦孝公越听越来劲,不知不觉地把他的膝盖往前挪。两个

促膝而谈,"语数日不厌〃。秦孝公决定要按商鞅的主张实行变法。

但是变法是触动整个社会的大变革。大臣都能支持吗?秦孝公召集大

臣,共商变法大计。奴隶主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甘龙和杜贽竭力变

法,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商鞅据理反驳,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课本图画《商鞅舌战图》是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正在跟变法的大臣进行辩论。他手

里拿着竹筒,引经据典,响亮地喊出了"便国不法古〃的口号(只要对

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一定效法古代),坐在他对面的是甘龙

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一一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

的结果是秦孝公最后拍板,说:商鞅说得对。决定任用商鞅,实行变

法。

变法令公布之前,商鞅“立木赏金",表明了新法令一公布,就要坚决

实行的态度,借立木赏金以取信于民。

2.变法内容(板书)

在秦孝公支持下,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商鞅大规模地推行两

次变法。变法的内容,课本把它归纳成为三条。

①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板书)图画《农民正在掘开田地

上的纵横疆界》反映的是秦国的农民正在按照商鞅的法令掘开田地上

的疆界。过去田地上的疆界不作数了,商鞅废除了过去的土地制度。

过去旧的土地制度是土地全部归奴隶主贵族控制,不许私有,不许买

卖。因此新法令剥夺了奴隶主贵族控制土地的,保护了地主的土地

私有权。

②奖励耕战(板书),包括奖励耕织和奖励军功两方面的内容。耕是

指耕地和织布或织帛,指的是生产。新法规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身"。图画《奖励耕织》画的是一个农夫在耕地,一个农妇在织布,

地上有老母鸡在寻食,房前屋后种上了瓜和果,这不正是封建经济男

耕女织的典型写照吗?新法奖励耕织,必然鼓励男耕女织,促进封建

经济的发展。

战是作战。新法规定,在战争中立了军功的,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授予田地房产。这就必然鼓励勇敢杀敌,促进秦国战斗力的加强。

在旧制度下,爵位是奴隶主贵族专有的,而新法却进一步规定,贵

族没有军功,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奖励耕战又打击了奴隶主贵

族的势力,发展了封建势力。

③建立县制。(板书)商鞅把全国的城邑和村子合并起来,新设置了

31个县。在全国普遍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这样,

封建国君的权力更加集中。

商鞅变法是一场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商鞅变

法条条内容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奴隶主贵族进行了拼死的。变法令

刚一公布,他们就起来抵制。太子驷的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唆使太子

犯法。商鞅毫不手软,采取严厉措施严加惩处:公子虔割了鼻子,公

孙贾脸上刺了字,新法才顺利进行下去。新法推行了18年,公元前

338年,全力支持变法的秦孝公死了,被旧势力包围的太子继位,即

位后第一件大事便是把商鞅车裂致死。但是,新法顺应了封建制度一

定要发展的趋势,早已深入人心,商鞅虽死,秦法不变,商鞅的政策

仍然在秦国继续推行。

3.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