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下册唐诗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下册唐诗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下册唐诗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下册唐诗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下册唐诗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上、下册唐诗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八年级教材中的唐诗共有15首。按时间划分,15首诗歌中初唐诗歌有2

首,分别是八上《野望》和八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盛唐诗歌有8首,分别是八上《黄

鹤楼》《使至塞上》《春望》,八下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题破山寺禅院》《送友人》

《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唐诗歌有八上的《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和

《雁门太守行》,八下的《卖炭翁》;晚唐诗歌只有八上的《赤壁》。在课内唐诗的基础上,

初唐诗歌补充了《从军行》(杨炯)《在狱咏蝉》,晚唐诗歌补充了《题李凝幽居》《春愁

曲》《悯耕者》和《恩慈寺偶题》。学习这20首诗歌,学生能了解诗歌基本内容,作者简

介,不同时期唐诗的风格特点,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

"诗会大唐・黄金时代”这一单元整体设计分为五个课段。前四个课段解决的是诗歌理解的

问题。第一课段通过品读、炼字、比读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初唐诗风较齐梁诗风的改变;第

二课段通过分类补充、意象勾连等方法分析盛唐诗歌"气象万千”的特点;第三课段以背诵、

扩写和比较的方法,落实古诗积累要求,分析盛唐到中唐诗歌发展的继承与创新;第四课段

勾连文字、声音和图画,从多方面分析晚唐诗歌衰败的发展趋势。四个课段,按照"初唐一

一盛唐——中唐一一晚唐"文学史分段编排,完整清晰地呈现了唐诗发展的脉络,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完成了对唐诗的积累,培养了初步鉴赏诗歌作品的能力,对唐诗的发展脉络有了基

本了解。在最后一个课段,学生通过设计唐诗读本,学以致用,在编排的过程中形成较为系

统的唐诗知识框架。

学习需要分析

一、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

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并能"有自己

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在"梳理与探究"中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

学过的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梳理、反思自己语文学习的经验"。

在课程内容中,学习唐诗既要注重积累也要注重赏析,因此,本专题同时契合"基础型学

习任务群"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和"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在语言运用情境中,发现、感

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诗文方面内容”策划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

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第四课段(7~9年级)旨

在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犯勺"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

引导学生增强语言积累和梳理的意识,教给学生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注重积累、梳理与

运用相结合,重在培养兴趣、语感和习惯”。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古代诗词时,应关注诗词积累和

诗词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本专题中诗词积累主要指的是背诵唐代不同时期的诗歌,并了解

其特点;诗词内涵指的是唐诗表达的情感。

二、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你对唐代诗歌有哪些了解?请列举不同时期(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诗歌各一首,有

感情地朗诵和解析,并谈谈你对唐代不同时期诗歌的看法。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80位学生)

(1)诗词积累:100%的学生能够举出盛唐的诗歌,并分析出盛唐诗歌的成就伟大,气

势非凡;84%的学生对初唐、中唐以及晚唐时期的诗歌了解较少,且缺乏相关的文化积累。

(2)情感表达:86%的学生能大致把握诗歌的情感,但无法通过品味唐诗丰富的意象

说出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有一定的唐诗积累,但大多集中在盛唐,

无法形成唐诗发展的脉络;在诗歌的解析上,能粗略把握情感,但无法细致深入地分析其情

感表达。具体情况如下:全部同学都能列举出盛唐诗歌并粗略了解盛唐诗歌的风格,67位

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4%)对其他时期的诗歌了解较少,缺乏唐诗发展的整体脉络;69

位学生(约占测试人数的86%)能大致把握诗歌的情感,但无法通过分析意象来解析诗歌

情感的表达。

三、学习内容确定

依据前测反馈的情况可知,学生比较对唐代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盛唐,但对唐

诗发展的脉络缺乏相对清晰的认识;同时,无法深入品析诗歌来感知其表达的情感。本专题

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唐诗及其风格,并掌握解析诗歌情感的方式。因此,诗词积累和

情感表达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反复诵读,能够背诵并默写课内唐诗;

2.在诵读和赏析中归纳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并能通过品味唐诗丰富的意象说出诗歌要

表达的情感。

二、思维目标

1.分析、比较并归纳不同时期唐诗的特点,训练学生的归纳思维和概括思维能力;

2.通过扩写诗歌、制作读本等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在逻辑,增进学生的创造

思维和批判思维。

三、价值目标

1.感受唐诗的韵律美和意象美,体会诗人对社会人生观察的敏锐,提升审美品位,更好

地传承唐诗这一中华文化的瑰宝;

2.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唐诗的特点,体会唐代诗人关注现实、心怀天下、以诗言志的创作

取向,观照自身,反思自己的价值观。

核心任务:结合唐代各个时期的诗歌风格及所学诗歌的具体内容,为八年级学生设计唐

诗读本。

课程实施

第一课段

初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核心任务:通过诵读、品读和比读,说出初唐诗风的特点。

一、学习任务

1.反复诵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自己理解的诗歌情感;

2.通过"炼词析句”,品读《野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军行》《在狱咏蝉》四首

诗歌的情感;

3.通过比读庾信、徐陵的两首宫体诗,说出初唐诗风较齐梁诗风的改变。

二、课时安排:2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内诗歌资源: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关内容;

2.课外诗歌资源:杨炯《从军行》、骆宾王《在狱咏蝉》、庾信《奉和山池》、徐陵《春

日》。

四、完成任务

(-)初读诗歌解疑难

【小贴士】

元、明、清学者为唐诗分期,以618年至712年为初唐,713年至766年为盛唐,766

年至836年为中唐,836年至907年为晚唐。[1]

[1]郑天挺,吴泽,杨志玖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上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

1±,2000:1583.

1.请熟读以下四首诗歌:翻阅字典,读准字音;划出停顿,读好节奏。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用自己的话简要说出诗歌的含义,在不理解意思的诗句旁做好标记,向同学或老师提

问。

(二)炼词析句赏诗情

1.从每首诗中提炼一个你认为在情感表达上有重要作用的字,并结合整首诗来阐述你对

这个字的理解;

【同伴分享】

《野望》一诗颔联中"唯"一字用得巧妙,不仅写出了傍晚时分太阳的余晖让连绵的山脉染上了暮色

的场景,,还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感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4班吴雨顺)

【教师点评】"唯"字确在结构、场景、情感,甚至主旨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诗歌中最能开拓

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称为“诗眼",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挖掘诗词意蕴,使诗歌形象鲜活,神情飞

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

2.从每首诗中找一处有深层含义的词或句,结合全诗分析词或句的深义。

【同伴分享】

《野望》一诗中的“采薇”有典故。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

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在诗中,"采薇"一词隐晦地体现出诗人仕途不顺后隐居

田园的失意忧愁。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4班刘迪)

【教师点评】"采薇"属于用典,包含了特定的含义,分析得到位。"用典”是中国诗学的传统特色,

即将历史、传说,故事、古代经典以及前人诗文等等巧妙地引用,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之中,以少

量的文字含蓄婉转地表达复杂的事物和思想感情,以达到含蓄蕴藉、深厚意味的效果。

3.从每首诗中选出最打动你的诗句,并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理由;

【同伴分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理由:这两句诗没有别离的悲伤沉重,反而意境高远,体现了诗人开阔的心胸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虽与友人远隔千山万水,但只要情谊深厚,情感便不受空间的限制。诗人的豪迈旷达令人惊叹!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4班张罗隽)

【教师点评】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名句的理解和赏析可以从表达手法、景象构造、思想感情、哲理

意蕴等方面入手。

4.以小组为单位,与组员分享自己"炼词析句"的成果,并派出代表与全班分享。

(三)比读深思明诗风

【小贴士】

宫体诗

南朝梁陈间盛行的一种诗歌流派。该派的作者除萧纲外,还有庾肩吾、徐摘、庾信、徐

陵等。他们的诗作多写宫中女性的姿色、服饰,格调低下,诗风绮靡,是南朝君王、贵族荒

淫放荡生活的反映。这种诗风自梁至唐初,其影响延续了一百多年,消极作用甚著。在诗体

上,他们重视诗歌声律的谐美,辞藻的薇丽,且有意识地吸收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形式和新

鲜的语言,在创作实践方面亦有一些清丽之作。因此,在指出宫体诗内容不健康和诗风靡弱

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它们在开拓诗歌题材和扩大诗歌表现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1]

[1]傅璇琮,许逸民,王学泰等主编.中国诗学大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

社,1999:686.

1.品读庾信《奉和山池》和徐陵《春日》两首诗,说出两首诗在诗歌选材、意象选择和

语言风格上的共同特点。

奉和山池

庾信(南北朝)

乐宫多暇豫①,望苑暂回舆②。

鸣笳陵绝浪③,飞盖历通渠④。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馀。

注释:

①乐宫:长乐宫,西汉主要宫殿之一,系汉高祖就泰兴乐宫改建而成。此借指梁皇家宫殿。

暇豫:闲暇逸乐。豫,逸乐。

②望苑:博望苑,汉宫苑名,系汉武帝为戾太子建,以供其交接宾客。此借指梁皇家苑囿。

回舆,乘车周游。

③笳:胡笳,形似笛子,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陵:越。绝浪:极高的浪。

④飞盖:疾驰的车辆。通渠:通畅的路。

春日

徐陵(南北朝)

岸烟起暮色,岸水带斜晖。

径狭横枝度①,帘摇惊燕飞。

落花承步履,流涧写行衣。

何殊九枝盖②,薄暮洞庭归。

注释:

①横枝度:穿过横出的树枝。

②九枝盖:指画有九花的车盖。

【同伴分享】

诗歌选材:都是游乐赏景、咏物抒怀的作品,描写了自然之景的美好绮丽。

意象选择:有清新的自然景物,如桂亭、桐门、花叶、荷花、鸟鱼、夕阳、云雨等;还有较为华美

的事物,如乐宫、望苑、飞盖、九枝盖等。

语言风格:精心雕琢,句式工整,语言典雅优美。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4班钟晓妍)

【教师点评】

抓住了宫体诗的典型特征。宫体诗最早是梁简文帝萧纲所创,他为太子时,他的宫廷中聚集了一批

诗人。他们的诗歌写男女之情,写女性的容貌举止、情态衣饰、所用器物,还写所处的生活环境等等。

辞采艳丽、刻画细巧、音节流畅、情意婉转,从题材到风格都有显著的特征。

2.参考链接材料,对比四首初唐诗歌和两首齐梁宫体诗,可以从诗歌选材、意象选择、

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等角度分析初唐诗歌的特点。

【链接材料】张彩民《对初唐诗歌革新理论的再认识》

【同伴分享】

初唐诗歌打破了齐梁诗风,拓宽了诗歌的选材,不局限于宫廷、男女、骄奢等题材,避免矫揉造作、

无谓的情感表达。在诗歌主题的选择上,初唐诗人探寻了更多可能。诗可以写壮志难酬的失意,可以写

与友离别的复杂情绪,可以写冤屈不平的悲愤……此外,初唐诗歌追求真实浓烈的情思,用真实的喜怒

哀乐表达人的本性,无论是咏物抒怀还是借景抒情,都言之有物,不无病呻吟。"诗言志”的创作取向得

到了更多认同,风格朴实,情感真挚。

【教师点评】

对初唐诗歌的特点描述得恰当,可以再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其实,初唐诗坛能够摆脱宫体束缚,为

五言律诗奠基做出突出贡献的是王绩。我们所学过的《野望》言辞自然流畅,风格朴素清新,摆脱了初

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王绩的诗体现了向盛唐诗过渡的特点,他也被认为是盛

唐山水田园诗的先驱。除了王绩,还有著名的"初唐四杰"一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认识

到齐梁以来绮丽余风的弊病,力求突破,成为唐诗革新的先驱。

五、学习评价

1.能够背诵并默写两首课内古诗:王绩《野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请你查阅资料,再找三首初唐诗的代表作和三首齐梁宫体诗的代表作,说说齐梁诗风

对初唐诗风的影响

第二课段

盛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核心任务:通过诵读、比照,补充,分析盛唐"气象万千"的风格样态。

一、学习任务

1.读:使用一种诵读标记法。

使用不同符号标注诗歌句子内部的停顿、重音、语调和拖音,并依照标注符号开展小组

内的诵读活动,读出9首诗歌的节奏和感情。

2.找:使用一种诗歌分析法——意象勾连

在浏览、通读并整体理解9首唐诗的基础上,发现一个有隐含义的意象,并结合自己对

意象的理解品析诗歌。

3.分:使用一种组诗阅读法——分类建群

将唐诗按照作者身份、表现手法、诗歌体裁、诗歌主题、诗歌情感等方面进行来分类对

照,并写出分类依据。

4.补:了解一种时代风格一一盛唐气象

结合“盛唐气象"知识卡片,对照历史事件,补充相应的唐诗,并简要分析盛唐诗歌气象

万千的理由。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1.本单元9首唐诗及作者的生平经历。(《渡荆门送别》李白、《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使至塞上》王维、《送友人》李白、《黄鹤楼》崔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春望》杜甫、《石壕吏》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2.参考阅读:浦江清《中国文学史稿魏晋南北朝隋唐卷盛唐诗歌概述》[1]

王保桂《论古诗的朗诵技巧》[2]

四、完成任务

1.唐诗小组朗诵会

阅读王保桂《论古诗的朗读指导》,对照小贴士中的朗读符号,在教材上自主标注九首

诗歌的停顿、重音、语调、拖音……并在五人小组内讨论标注依据。确定依据后在小组内诵

读。

朗读符号示例

符号意义

/短暂停顿。

//较长时间的停顿,换气。

*表示重音,读的时候饱满有力。

表示轻声,读的时候声音放慢、放低。

<渐强读的时候声音逐渐增大、增强。

>渐弱读的时候声音逐渐变小、减弱。

连音,读的时候要连贯而迅速。

上扬音,表示由低平转为高昂。

下沉音,表示由高昂转为低平。

—尾音拉长。

2.建立意象库

(I)结合教材中的单元说明、注释、学习提示等逐一默读九首唐诗。

(2)在理解的基础上,筛选一个意象(有隐含意义),并结合诗歌语境阐释语义。

(3)对照小贴士,从意象的角度出发分析九首唐诗的情感表达。

【小贴士】

常见意象的主要类型:(I)象征式意象:借助具体事物,表现特定意义.如菊花,因秋天开放,

饮露凌霜,被赋予清高、坚贞、顽强、高洁等象征意义。(2)物语式意象:根据景物特征,寄寓抽象

意义。如水因为奔流不息,一去不回,常被用来比喻时间流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因

为剪切不断,滔滔不绝,常被用来比喻不尽愁思(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因为清澈明亮,

深沉灵动,常被用来比喻美人眼睛(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3)谐音式意象:我国古

代诗歌巧以语音作桥梁,借用甲字的形式表达乙字的语义,以此委婉含蓄地表达某种微妙的感情。如“柳”

谐“留”音,因具有“留恋惜别”的寓意。(4)借代式意象:是指用另一有关联的事物代指本体。如桑梓

指故乡,“唯桑与梓,必恭敬止”.

常见的意象有: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鹘鸿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落花流水

传愁绪,别时长亭柳依依。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同伴分享】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意思是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

了敲钟击磬的声音。这一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簌俱寂的境界。“钟磬”指的是佛教召集众僧的时候所

敲打的一种乐器。参考小贴士,这里的“钟磬音”是一个象征意象,不是简单的晨钟暮鼓,而是在与世隔

绝的居处响起的佛门圣音,能够洗清凡尘,引领人们进入洁净空明的世界,给人心旷神怡、深邃超脱之

感。“钟磬音”这一象征意象进而突出了本诗的主题,抒发了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

(玉龙学校八1班伍家琪)

【教师点评】能够意识到意象对诗歌情感旨趣的强化效果,分析恰当,一语中的。意象是诗歌创作

的核心,作者工于造意,想追求妙在言外的效果。本诗除了“钟磬音”,作者还选取了禅房、曲径、古寺、

高林、山光、谭影等意象,这些具有禅味佛理、世外空门意味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造就了本诗本真逍

遥、超脱尘世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常选用的意象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如李白的诗中常

用大鹏、黄河、明月、剑、侠等意象和许多想象、夸张的意象,就形成了他飘逸、浪漫的诗风。杜甫沉

郁顿挫的诗风,则与他诗中常出现的家国之思、君国之忧以及山河、黎元、甲兵、胡马、恸哭、叹息等

意象有关。因而我们要由意象关注到意象群,继而关注到诗人不同风格的塑造。

(4)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唐诗意象库。

示例:

①按意象类型分

唐诗意象

③按诗歌流派分

唐诗意象

3.盛唐朋友圈——分类建群

(1)网络调查九首诗歌的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2)将唐诗按照作者身份、表现手法、诗歌体裁、诗歌主题、诗歌情感等多个主题进行

来分类比照,并写出分类依据。

如:作者身份:朝廷高官群vs归隐高人群

名人志士群vs无名贫士群……

表现手法:咏物言志vs寓情于景……

诗歌体裁:叙事诗vs抒情诗……

诗歌主题:时事艰难vs国泰民安……

诗歌情感:委婉含蓄VS慷慨雄浑……

【同伴分享】

按照表达主题来划分,我设定了入世群和出世群。入世群内有忧国忧民主的杜甫(《春望》《石壕

吏》),有渴望从政,委婉自荐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出使边塞,视野开阔的王维(《使

至塞上》)。出世群内有深入古寺,感禅思理趣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也有描绘渺茫境界,

感慨岁月易逝的崔颖(《黄鹤楼》)。需要说明的是,“出世''的诗人也并非专门写这类诗,也可以能是

一时之感。整体来看,盛唐时期传达积极入世思想的诗歌数量较多,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在盛世气象正向

激励下,诗人们的渴望建功立业,国泰民安的政治抱负。

(玉龙学校八5班王睿奇)

【教师点评】

知人论世,读诗要从古人的诗作中读出其精神和风骨。知诗群论时代,能通过一个时期内诗作的分

类和分析窥见一个时代的气象和发展,实属难得。不过要提醒同学们,诗作的分类研究方法只能提供简

单的方向,诗歌的溯源流变以及诗史关系是复杂的研究过程,需要我们更加深入的思考。

(3)猜说对话:如果将同一主题下的诗人拉入一个群聊,猜想他们会就自己的诗歌内容

及创作意图展开什么样的对话,小组内交流。

【同伴分享】

群聊名:睁眼看世界

杜甫:浩然兄,我太羡慕你了!生活在鼎盛之世,年纪轻轻就如此有才华,定能取得不俗的成就.

孟浩然:子美弟,你有所不知。我几次与政治梦想擦肩而过,一身才华却少有人赏识。站在洞庭湖

前,看那雄浑壮阔的汹涌波涛,不由激起我满怀的壮志。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不知能够为我打开

从政之门,一展拳拳抱负。不过太过直白也有损文人之节,希望“羡鱼情”这样的委婉表达,能够泯灭这

干谒痕迹,保留几分尊严吧。

杜甫:款,为入仕而写干谒诗对我来说也是奢望了.世况越发不济,战乱频仍,盛世不再,我想求

官都不知该找谁.之前看到那唐军四处补充兵力,连老人家都要被带走,真是民不聊生啊.此景此景,

我却无能为力。除了写下《石壕吏》记录所见所感,我还能做些什么呢?

孟浩然:如实记录,以警后人,也是莫大的贡献。子美弟,你便多走多看,多记多写,让后来人也

了解真实的大唐吧。我也要继续我的梦想之旅了。

杜甫:敬遵教诲,愿天下太平啊。

(玉龙学校八5班王睿奇)

【教师点评】

群名有趣有创意,群聊内容也符合创作背景和作者心境。能够代入诗境,走近作者,的确能帮我们

更好地理解诗歌意旨,体会诗人情感。有一处小错误,在完成此任务时,可以再做一些背景调查,孟浩

然创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已经44岁,算不得年轻。但他始终不放弃治国安民的政治理想,一心

为国为民,却让我们更加佩服。

4.知人论世谈风格

(-)对照“盛唐大事件”,补充相应的唐诗。

历史大事件对应唐诗及分析

永徽之治

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唐高宗共在位三

十四年(649~683),前六年号永徽。永徽年间,边

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

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有

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白江口之战

白江口之战,亦称白村江之战,指的是公元663年

8月27日至8月28日,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

百济联军于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一

次水战。在此次战役中,唐朝水军将兵力、船舰皆

数倍于己的倭国水军打得大败,堪称一次以少胜多

的经典水战,基本上奠定了此后一千余年间东北亚

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

唐灭高丽之战

唐乾封元年(666年)至总章元年(668年),在唐

与向明、百济的战争中,唐军攻灭局丽的作战。

韦后之乱

韦后之乱是指唐中宗皇后韦氏的专权乱政,韦皇后

毒死中宗,阴谋夺权,并欲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

临淄王李隆基(后来的唐玄宗)与太平公主(武则

天女)发动禁军攻入宫城,杀韦后、安乐公主、上

官婉儿及诸韦子弟,迫少帝让位,立相王李旦(李

隆基父)为帝,是为睿宗。韦后之乱,终告结束。

开元之治

开元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

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

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

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

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

年。

募兵制

唐玄宗为增强军事力量,实行了募兵制。募兵制由

国家招募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国家得

以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不过,募兵制的士兵以

当兵为职业,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兵将之间有

了隶属关系,后期导致军阀的形成。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

17日所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

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

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二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

定,可是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

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

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

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

余年。”

【同伴分享】

开元之治:李白创作《送友人》时处于开元盛世。根据所查资料,《送友人》是李白在蜀地时所写,

恰是唐玄宗在位中期,正值开元盛世,大唐气象一片向好。因而,这首诗歌虽然虽然表达的是与好友的

依依惜别之情,但“青少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和“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两句却不同以往的送别诗,

大概是年轻的李白和好友知是太平盛世,又是意气奋发,自然少了几分悲凄,多了几分洒脱和明丽。

(玉龙学校八5班刘昕芫)

【教师点评】

这位同学以诗歌意象、作者感情为分析原点,又能通过调查资料佐证结论,做到了对应准确,分析

有理。如果能了解诗人生平中的重大事件,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诗歌风格的形成与变化,所谓的时代造

英雄,即是如此。

(2)根据小贴士和以上表格,谈一谈唐诗“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

【小贴士】

严羽在《沧浪诗话》中首提“盛唐气象二他说:“唐人与本朝人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唐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封建经济高度繁荣发展,社会政治局面也比较安定,思想文化方面比较自由解放,

尤其是科举取士制度,给许多中下层知识分子带来了仕进的希望,展示了理想的美好前景。艺术形象的

自然浑厚、含蓄蕴藉,确是盛唐诗歌的一种基本特色,而它又是和思想内容方面的特点互相统一的。此

外,盛唐诗歌在格律上也发展到了十分完备的阶段。口]

[1]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世界诗学大辞典[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448-449.

我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伴分享】

我认为,一是盛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势强大,而且科举取士打开中下层知识分子的晋升之路,所以

诗人大多胸襟豪阔,意气昂扬,渴望建功立业.作品的诗境宏大,积极入世;二是对前代诗歌传统的继

承和发展。唐代诗人在衣食无虞,天下太平的情况下,更有“诗和远方”的理想追求。经查阅资料,唐代

很多诗人向乐府诗学习,发扬了建安时代明朗刚健的诗歌风格。通过第一课段,我们也知道他们破除了

南朝的绮丽浮糜的诗风。“去粗取精”使得盛唐诗歌有这样的大气象。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6班刘之奇)

【教师点评】

分析得很到位。宋代文学理论家严羽认为,盛唐诗歌的特点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雄厚”.时代养

人,因而气象雄厚,继往开来,故能雄壮笔力。盛唐诗人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时代造就了他们,

他们也造就了时代.

五、学习评价

1.《诗薮》有评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诗体现了盛唐诗歌的风格,请你结

合所学内容谈谈为什么。

2.《石壕吏》中对差役形象的素材采取了留白艺术。即诗歌明写老妇,将她的话写成“抒

情独白”,实则暗写差役,让差役转到“幕后”,请你结合历史背景以及对差役形象和诗歌情

感,补全差役的对话或行为。

差役:汝家男何在?速令来相见。老妇:三男邺城戌。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差役J___________老妇: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差役J____________老妇: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差役J____________老妇: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第三课段

中唐: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核心任务:分析中唐诗歌对盛唐诗的继承与创新。

一、学习任务:

1.背诗:在初步理解本组所有诗歌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扩诗:任选本组诗歌中的其中一首,将其扩写成短篇小说或者散文。

3.比诗:从盛唐诗歌和中唐诗歌中各选一首,从背景、题材、情感、词句、表达方式等

方面比较两首诗歌的异同。小组综合各人的探究成果,总结中唐诗歌对盛唐诗的继承和创新

之处。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1.课内诗歌资源:白居易的《卖炭翁》和《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

2.课外诗歌资源:韦应物《寄李信元锡》、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韩愈《晚春》以及

相关的诗歌注释、作者生平。

3.补充资源:袁行需《走下高峰之后的探索——中唐诗歌的新趋势》[1]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第二章[2]

[1]袁行需.名家讲坛唐诗风神及其他[M].合肥:黄山诗社,2017:79-97.

[2]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7-53.

四、完成任务

1."博闻强记"诗歌背诵大会

(1)结合注释和作者生平,初步理解6首诗歌,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表达的意思。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分工,选择其中一首诗歌,为每一联搜集或绘制

一幅符合诗意的图画。

(3)举办"博闻强记"诗歌背诵大会。汇总搜集或绘制到的图画,以PPT的形式依次呈

现,按小组进行抢答。统计抢答正确次数最多的小组和个人,分别为团体冠军和个人冠军。

2."唐诗新说"扩写大赛

(1)任选6首诗歌中的其中一首,梳理出诗中的主要事件或主要意象,并以此为基础,

想象并补充细节。

(2)将诗歌扩写或改写成一部短篇小说或者散文。

扩写示例:

《卖炭翁》烧炭部分扩写示例

烧完炭之时,已是深夜,火光映着老翁鞍黑的脸。刺骨的寒风在深夜中更多了几分凌厉,

几乎要将老翁呵出的雾气凝结成冰。雪慢慢地开始下了起来,一片一片地,在寒风的裹挟中

打着旋儿。周围的树木都静默着,仿佛是在为这漆黑的夜默哀。身边的一起出来烧炭的年轻

人在不停地催促着老翁,生怕老翁添火速度太慢,影响烧炭的进程。

【同伴分享】

(1)我扩写的是《雁门太守行》,这篇文章中的主要意象有黑云、城、甲光、日、角

声、燕脂、红旗、鼓声、黄金台、玉龙。据此可以想象出边塞的萧瑟凄凉和战争的惨烈悲壮。

《雁门太守行》改写

翻滚的墨云铺天盖地地压了过来,这些云层像是抵在我喉头的剑,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站在城楼之上,我从未觉得云层有过如此之低,仿佛伸手就可以触碰到那漆黑的一团,铁幕

般的云层不断地迫近着,快要压碎城墙上的每一块砖。

我看了看周遭的士兵,弓箭手站在垛口,拉满了弓,城下的步兵披坚执锐,列阵在前。

冰冷的日光透过云层打在他们的鳞甲上,寒光凛凛,他们纹丝不动,有如天降的神兵。

蠢蠢欲动的敌人终于发动了攻击,忽然之间,杀声四起,划破了周遭的寂静;而在同一

瞬间,我的剑也划破敌人的喉咙。敌人像饿狼一般,一股股地扑上来,对这些叛乱的贼子来

说,我的首级就是明晃晃的金子,而我,不能有半分退让,因为身后,是我的城池和百姓。

白日渐渐西斜,我的手也开始发抖,我开始失去知觉,只觉得四面八方的号角声潮水一

样向我涌来,在我的脑海中冲击又退去。举目望去,无尽的灰蔓延在天地之间,不知道是这

秋意本就萧瑟,还是战场上的杀气驱散了生机。

当我的剑映出最后一抹红色之时,我已经分不清那究竟是天边的最后一抹晚霞,还是敌

人的鲜血。

夜来了,敌退了,我定了定神,才看清,那土地涵开的紫色,是我的弟兄们的血。

天上的星斗和敌军阵营的篝火都在不停地闪耀着,我仰着头,流下一滴眼泪。

耳边忽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为我们送葬的风。

那声音似乎越来越近,远处,点点的星火忽隐忽现……

等等,这不是风声,那也不是星火!是援军!

我们的援军到了!夜已深沉,霜露渐浓,尽管他们将红旗半卷了起来,可我还是敏锐地

看到他们在迅速移动着。我大笑起来——可怜的敌军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他们哪知道,

今晚的笙歌将是他们的丧乐!

大开城门!出城杀敌!

大丈夫死则死矣,死必为国!

我又想起那日城下的誓言,那个身穿黄袍的人,那杯故乡的土。

(玉龙学校八3班丁语柔)

【教师点评】

本文是对《雁门太守行》的一次改写,作者在李贺华丽奇谙的描写之上加入了自己的想

象,丰富了画面内容;在改写过程中,作者也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内涵有了更深的理

解。

3.继往开来话中唐

(1)小组合作,在盛唐和中唐的诗歌中各选择一首,从创作背景、所选题材、意象选

择、思想情感、词句锤炼、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其他方面分析比较两首诗的异同,完成下

表。

盛唐、中唐诗歌异同分析表

所选诗

比较方向

创作背景

所选题材

意象选择

思想情感

词句锤炼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同伴分享】

所选诗《使至塞上》《雁门太守行》

比较方向

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不可考。但可以了解李贺生活

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的中唐时代,藩镇割据、宦官

蕃,边境线往外推扩了许多。专权、帝王昏庸,社会矛盾大。

朝廷收到捷报后,就派王维李贺反对藩镇割据、抨击宦官

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专权,同情人民疾苦,他一生

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疾苦。

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这实

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所选题材边塞诗边塞诗

意象选择征蓬、归雁、大漠、孤雁、黑云、甲光、金鳞、红旗、燕

长河、落日、单车脂、鼓角、玉龙、黄金台

思想情感描绘了旅程中所见塞外奇特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

壮美的奇观,歌颂了唐帝国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

的幅员辽阔、河西军队的声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

威,同时表达了诗人孤寂落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寞的思想感情。

词句锤炼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

平面与圆柱、线段与圆形相夜紫:“角声满天”,暗示双

互组合,构成了一幅线条清方正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塞

晰、色彩鲜明的立体图画。上燕脂凝夜紫”,以代表伤亡

动静相间,有声有色,使得惨重。“燕脂”比喻血,既形

整个画面荒凉而又壮美,静象地反映了爱国将士为保卫雁

谧中仍有灵动。门而流下的那一摊摊鲜血,又

充分地表达了将士鲜血的珍

贵,表达了诗人的赞颂之情。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描写为主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象征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用典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1班郑巧)

【教师点评】

对写作背景进行了调研,诗歌比较充分,能够清晰地看出盛唐与中唐诗歌在不同方面的异同之处。

既有艺术手法的继承,又有诗歌意境的不同,这与时代发展关系密切。

(2)综合各小组比较成果,总结出中唐诗歌对盛唐诗歌的继承和创新之处。小组合作

绘制一张以"继往开来,中唐诗风”为主题的手抄报,在班级进行展览。

【同伴分享】

继承之处:从选择题材上看,边塞诗、关于民生疾苦的诗歌也是中唐诗歌中常常出现的;

从思想情感上来看,边塞诗中都有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写民生疾苦的诗歌中也都表达了对百姓的

同情;

从词句锤炼上看,李贺等人追求用词的奇特继承了李白的一些特点;

从表达方式上看,都以抒情为主,兼有描写和叙事;从表现手法来看,都善于运用了象征、用典等

手法。

创新之处:从诗歌意境来看,盛唐诗人追求广阔开拓的意境,而中唐诗人则更注重封闭苦闷的内心

世界;从词句锤炼上来说,盛唐诗人给人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感觉,而中唐诗歌则更加注重词句的雕琢;

从意象选择上来看,盛唐多选用一些鲜明色调鲜明,宏大开阔的意象,而中唐诗歌多选用一些色调冷淡,

阴郁凄冷的意象;从整体风格来看,盛唐诗歌更加昂扬向上,而中唐诗歌则更加低沉阴郁。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3班贺芸)

【教师点评】

这位同学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盛唐诗歌和中唐诗歌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概括比较全面,但是除去总体

特征的演变之外,还有一些特例,如《钱塘湖春行》一诗便没有运用冷淡,凄冷的意象,对这些诗歌也

可以加以分析,指出其特殊之处。

五、学习评价

1.杜甫和白居易都被称为现实主义诗人,请你结合具体诗歌,从选材、思想情感等方面

谈谈两位诗人创作上的相同之处。

2.李白的诗歌变幻莫测,奇丽多姿,李贺的诗歌想象丰富,新奇巧妙。请你结合具体诗

歌,说说李白的"奇"和李贺的"奇"有何不同?

第四课段

晚唐: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核心任务:分析晚唐诗歌的衰败之感。

一、学习任务

1.一诗一颜色:理解五首诗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晚唐诗歌在意象方面体现的衰败之感,

确定本组诗歌朗读视频的背景色调。

2.一诗一音乐:从意境、感情两个方面感受晚唐诗歌的衰败之感,为诗歌朗诵视频选择

合适的背景音乐,并进行小组创意朗读设计。

3.一诗一人生:知人论世,分析晚唐社会背景对衰败诗风形成的影响,完善朗诵视频的

画面文字内容。

4.诗歌朗诵会:小组进行诗歌朗诵展示,同步录制视频。展示完成后,简要向全班介绍

背景颜色、画面和配乐选择的理由。班级总结晚唐诗歌意象、情感的特点。

二、课时安排:3课时

三、学习资源

1.统编版初中语文八上古诗:杜牧《赤壁》;

2.课外补充古诗:贾岛《题李凝幽居》、温庭筠《春愁曲》、韦庄《悯耕者》、郑谷《慈

恩寺偶题》;

3.背景资料补充:袁行需《中国文学史(第二卷)》第十章[1];

[1]袁行需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7-455.

4.潘通色彩查询网站:;

5.朗诵资源补充:网易云歌单《中国古诗朗诵配乐》。

四、完成任务

(—)一诗一画面

1.全班同学通读五首诗歌,查找相关资料,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

2.每人选择一首诗,在国际色卡网上选择一个最能代表诗歌画面的颜色作为展示课件的

背景颜色,说出选择依据,并为颜色取名。

3.选择唐诗中最具画面感的一句,为此配图,置于展示课件的背景图上。

【同伴分享】

《赤壁》: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时光还未将之销蚀。我认得你啊,似曾相识的何止

是兵器,还有那说不尽的三国风流啊!想当年,若不是东风吹拂周瑜,春意泼洒东吴,如今,怕是二乔

难保,铜雀台深了.

我们小组对颜色的选择一致,为"灰色",命名为忧虑灰。因为这杜牧认为东风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有一定偶然性。自己虽有周郎的实力,却等不到“东风",有一种怀才不遇,前途未定的忧虑。同时,这

首诗也侧面表达了对晚唐命运的忧虑。因而,我们将之取名为"忧虑灰"。小组认为,诗歌最有画面感的

是执戟沉思的诗人和被锁铜雀台的美人,充满了历史的沧桑和无奈。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1班飞机组:曾宇辉、郑巧、华子淇、林俞君)

【教师点评】并未被"春深""东风"这看似明丽的意象迷惑,抓住了其深刻的警策意义。这东风之中,

有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懑,也有担忧国家命运的慨然思虑。其情感的抒发,也恰是从这沉沙折

戟和雀台美人而来,两句诗找得恰当。

(二)一诗一音乐

1.小组根据前三个课段的朗读指导,借助朗读符号,在所选的古诗上标注朗读符号,个人

进行朗读练习。

2.从诗歌意境、情感方面思考,参考网易云歌单《中国古诗朗诵配乐》,小组确定配乐。

3.根据诗歌和音乐的情感、结构特点,进行小组创意朗读设计并练习。

【同伴分享】

我们选择了《梅花三弄》为贾岛的《题李凝幽居》的配乐。诗中描写的草径、荒园、宿鸟、池树、

野色、云根给人以古朴、自然的质感。"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句千古名句渲染了幽静的气氛,

悠然的情调。《梅花三弄》古琴曲非常的清雅,既有肃穆的感觉,又有灵动的感觉,符合这首诗的气质。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4班第一小组刘迪等)

【教师点评】乐曲的选择考察的实际是古诗意境的掌握。第一小组的同学把握了《题李凝幽居》语

言古朴,道法自然的特征,把握住诗人向往隐逸,不落尘俗的感情,诗歌和所选择的背景乐均是韵味十

足。

(=)一诗一人生

查找背景补充资料,了解诗歌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简要说明社会时

代和作者生平对诗歌创作的影响,作为诗歌展示PPT的内容。

【同伴分享】

《题李凝幽居》

贾岛,字浪仙,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

(今河北省涿州市)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

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

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

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

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

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

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淡然灰

贾岛有佛家背景,本性淡然。因才华被发现而还俗参加科举,能看出其报国为民的情怀,但科举均

未中第,好不容易当上官员,还被排挤外迁,最终未能实现政治理想。后人以"岛瘦”比喻他的诗歌风格,

这与他身处没落的晚唐,而自身境遇又不佳有关。他的诗歌境界较苦楚荒凉,有"诗奴"之称。

(深圳市玉龙学校八1班徐梓卿)

【教师点评】进行了充分的资料查阅和准备,贾岛一生穷愁,苦吟作诗,长于五律,重词句锤炼。

虽然得到韩愈的赏识,但并未摆脱困境,因而诗中像"泪""恨""死""愁""苦"这样的字眼随处可见。这也再

一次提示我们,个人境遇往往和诗歌风格紧密相关。

(四)举行诗歌朗诵会

1.小组进行诗歌朗诵展示,并同步录制视频。展示完后向全班介绍背景颜色、画面和配

乐选择的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