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生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学生已经具备

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三年级的识字任务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独立

完成,包括在预习的时候独立使用多种方法识字,完成作业。

三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入了对文本的理解。这是一个艰难

的瓶颈期,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他们还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

深入的理解。抓中心、中心句词、关键词句、体会句子的含义等深层理

解文本的能力都将从现在开始,一步一步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为四年

级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在课堂上会对文章进行精读,品

读重点句段,引领学生逐步体会理解文章的方法。

本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

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

秋的声音》三篇课文,前两篇是精读课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秋天别样

的风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阅读方面的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

的词语”。低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

系生活经验等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延展和提

升,旨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

方法,并逐步做到迁移运用。通过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中的课后题和泡

泡语,以及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板块,进行了语文

要素训练的提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习作方面的是"学习写日记"。

日记是三年级习作起步练习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引导学生关注、观察

生活,初步学习积累习作的素材,无拘无束地记录自己的生活,鼓励学

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

本单元的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都体现了开放性。学习过程的开放性

体现在,在阅读时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选择合适的

方法和同学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逐步做到迁移运用,还

体现在一些从读到写的仿写练习,引导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

写下来,在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鉴赏性的理解,从而

获得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学习内容的开放性体现在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实际"你在上学或放学路上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阅读链接”等,从

一篇课文的学习拓展开去,把学生的学习视角从课内引向课外,不但重

视课内阅读,还关注课外阅读和习作的拓展运用。

本单元学习目标设置如下:

1.通过读课文、查字典、分类等方法,认识35个生字;会写39个

字、27个词语;认识多音字"挑"。【基础目标】

2.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注意执笔姿势,做到横平

竖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基础目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基

础目标】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

下文、生活实际和语境)理解难懂的词语,借助修辞手法想象画面,了

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核心目标】

5.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迁移运用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体会这些词

语表达的真情实感;借助修辞手法想象画面,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秋

天的情感;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积累与四季有关的词语。【核心目标】

6.能留心观察生活,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

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核心目标】

本单元教学总体构想:

课时内容课时安教学要点

精读拓展课2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时通、读熟古诗,自主识字、识词。

《古诗三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三首

首》古诗,默写《山行》。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运用多种方法

(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

和语境)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古诗内容。

精读拓展课2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时通、读熟课文,自主识字、识词。

《铺满金色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

巴掌的水泥(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

道》+拓展和语境)理解难懂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表达

资料+日记的真情实感,借助修辞手法想象画面,激发热

指导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3.能留心观察生活,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

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

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精读拓展课1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时通、读熟课文,自主识字、识词。

《秋天的2.进一步迁移运用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雨》体会这些词语表达的真情实感,借助修辞手法

想象画面,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

感;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积累与四季有关的

词语。

略读拓展,11.略读《听听,秋的声音》,进一步迁移

比较阅读课运用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体会这些词语表达

时的真情实感,边读边想象,激发热爱大自然、

《听听,秋热爱秋天的情感。

的声音》2.联系校园秋天景色即兴表达。

学习语文园11.注意养成在课内外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地中"交流的习惯。

平台""词2.注意总结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体会这

句段运用"些词语表达的真情实感。

板块内容

日记讲评11.共同制订评价标准。

2.分享交流自己的习作,同学互评,自主

修改,认真誉抄后在墙报上展览。

先对单元导语整体理解,明确学习要求;然后按照精读课文一略读

课文一语文园地一日记指导与讲评的环节展开教学。

4.古诗三首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查字典、分类等方法,认识"径""斜"等11个生

字,会写"寒""霜"等13个生字。

2.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山行》。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运用多种方法(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

下文、生活实际和语境)理解难懂的词语,了解古诗内容。

4.分类积累古诗。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1课时全文初探,整体感知

(-)谈话激趣导入

同学们喜欢秋天吗?说一说,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二单元

就围绕金秋时节的话题安排了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作者笔下的秋景是

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三首古诗。

【设计说明】导入新课时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

生产生学好新课的愿望。

(-)学习单元导语

同学们看课本第13页,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明白了什

么?

我们一起读一读上面的这句话:"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

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似一首清新的小诗,点明本单元的人文

主题——"金色的秋天"。下面的两句话就是我们本单元语文学习的具

体目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通过这个单元三

首古诗和三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将领略秋天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景色。

【设计说明】单元导语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迅速找到学习的目标,明确这

一单元重点学什么、怎样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目标意识。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句

1.自学提示。

先同桌共读三首古诗,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通古诗。同桌一起朗

读、交流。

【设计说明】识字、读通课文是深入理解文本,进行重点探究的基础,这

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不可仓促。通过朗读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

兴趣。同桌一起读古诗,同伴共学可以增强学习的兴趣,有了互助和共学,学

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培养起来。

2.互帮互认字词

(1)下面请同桌互查、互帮认读本课的生字,字音没读准的在字的

下面做标记。

(2)全班认读生字词。

石径斜赠刘景文菊残犹有傲霜枝君子橙黄橘绿挑促织(关注拼

音和注释)

①小老师领读,同伴互查。

②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设计说明】在认读生字环节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互帮互认。通过自查

互查、同伴学习的方式,既调动学生自学生字的积极性,又面向全体,全面、

准确地了解、检查到学生的自读识字情况。二是把生字放进词语中认读。先按

照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读,有助于词语在课文具体情境中复现,感知文章内容。

三是打乱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在没有关联的情境中认读,增加了认读的

难度。

3.指导写生字

(1)下面的生字最容易写错,如何把它们写正确、写美观呢?

橙赠残寒盖菊送

具体指导过程:一看结构定布局;二看笔画写美观;三看笔顺提速

度。左右结构的字首先分辨结构是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还是左右同宽;

上下结构的字是上窄下宽、上宽下窄,还是上下均等;半包围结构的字

的笔顺最易写错,要注意。

【设计说明】在此环节强调两点,一是要让学生自主观察,二是教师要示

范书写。

1.写完之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然后修改,再写一写没有写好

的字。

【设计说明】此环节重点指导易错字的结构和笔画。操作时要让学生充分

地说出自己的发现或书写建议,发挥学生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认读成语(先读成语一发现特点一拓展积累)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叶知秋金桂飘香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果实累累春华秋实

鸟语花香春光明媚娓紫嫣红草长莺飞莺歌燕舞百花争艳

挥汗如雨倾盆大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酷热难挡骄阳似火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北风呼啸瑞雪纷飞冰天雪地天寒地冻

【设计说明】这是拓展了语文园地中的题。这节课重点进行字词的学习,

通过拓展这道题,呼应以上认读、观察词语特点环节,进一步强化学生细致观

察成语构成特点的意识,养成分类积累成语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

爱。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精读拓展,学法指导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古诗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

学习描写秋天的古诗。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有二: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上

课伊始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尽快集中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古诗内

容产生兴趣,从而产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二是训练学生想象古诗的画面。

(-)解释诗题,了解作者

1.解释题目。

诗题"山行",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

2.了解作者。

读读这段资料,看看你对杜牧有了哪些了解。

资料准备: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杰出的诗人。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

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

清新俊逸。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

具有代表性。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

为“小杜"。

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要想深入地理解古诗的内容,首先

要把古诗的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好,自己小声地读读这首诗。

【设计说明】教会学生解释诗题的方法,借助资料了解作者。

(三)诵读古诗,创设诗境

1.自读古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古诗有两个字的字音不太好读,我们来读一读,一个是"斜",

一个是"生".

2.自主学习朗读古诗。

同学们,你们读好了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把这首诗的字音读准,诗

句读通顺。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把诗句读—

你们说得真好,就是要读出节奏和停顿,你们试着读一读。

好,咱们一起读。

3.自主练习朗读古诗。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设计说明】学生在对比中学会诵读,更好地调动了学习热情,节约了时

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运用方法,明白诗意

古诗读好了,我们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该怎样理解这首古诗呢?

1.自学古诗。

(1)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看看都读懂了什么。

(2)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插图和资料的方法理解读不懂的地方。

(3)还读不懂的地方就画个小问号。

下面,就请同学们按照这样的方法,自己先来学习《山行》这首古

诗。

2.交流古诗。

(1)学习好了吗?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都读懂了什么?

预设1:有的同学结合注释知道了"寒山”的意思是深秋时节的山;

"生"的意思是产生,生出;"坐"的意思是因为。

小结:结合注释就可以读懂诗句的意思。

(2)说得不错,再读读古诗,看看你有什么难懂的词语。

预设2:有的同学问"石径斜""晚"是什么意思?

"石径斜"是弯曲的小路;"晚”是傍晚的意思。

(3)出示资料,深入理解。

资料:诗人在秋天来临之季,没有像有的文人那样触景伤情,而是

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之美,有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此诗不仅仅是写

景物,而是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能给

读者启迪和鼓舞,也表现诗人自己的目标和志向。

体会"晚"蕴含多层意思: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

晚之景。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

才格外美丽。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

红叶喜爱之极。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

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4)现在,同学们知道了每句诗的意思。你可以将它们连起来说说

全诗的意思吗?快,自己练一练。(学生练习)练好了吗?我们一起来

说一说。

【设计说明】先以《山行》古诗交流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如何理解难懂的

词语,渗透方法,为后面放开让学生运用方法自主学习做好铺垫。

(五)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圈画古诗中的景物。学习了这首古诗,你体会到了诗人的什么心

情?

通过诵读,同学们已经体会出了诗人的情感,让我们一起背背这首

古诗吧!

【设计说明】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总结方法

解释诗题,了解作者一诵读古诗,读出节奏一多种方法,理解古

诗一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七)方法运用,自主交流

1.自主学习《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自主学习单

诗题景物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

是这样做的……

《赠刘景

文》

《夜书所

见》

2.全班交流。

(1)《赠刘景文》。

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寄赠的诗。刘景文,字季孙,北宋开封祥符(今

河南省开封市)人,做过饶州酒监。苏轼赞誉刘景文为“慷慨奇士",将

他比作孔融,并推荐他做官。全诗表面上只是在写深秋(一说初冬)时节的

景色,但托物言志,深有寄托。此诗的结句正有此意,在表达上融写景、

咏物、赞人于一体,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全诗意思: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

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

子青绿的时节。

(2)《夜书所见》。

写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江上秋风动客情"

暗用了张翰辞官的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

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传达了诗人当时客居

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全诗意思: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

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

子们在捉蟋蟀。

(八)对比阅读,课堂总结

对比阅读这三首古诗,你有什么收获?

L方法。

学习古诗的方法:解释诗题,了解作者一诵读古诗,读出节奏一多

种方法,理解古诗一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理解难懂的词语的方法:结合课文注释、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借

助插图和资料等理解难懂的词语。

2.内容。

相同点:都是七言古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读起来朗朗上口;

都是写秋天的景物,抒发情感。

不同点:

《山行》托物言志,歌颂了大自然的秋色之美,表现了诗人豪爽、

向上的精神。

《赠刘景文》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含蓄地赞扬了

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运用了比喻。

《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写法上

动静结合,虚实相益,暗用典故。

(九)布置作业

1.必做。微写作,写一写上学或放学路上观察到的景色。(字数不限,

用了哪些自己喜欢的词句,用横线画出来)

2.选做。分类积累有关四季的古诗。

拓展阅读: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一'学习目标

L通过读课文、查字典、分类等方法,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

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

下文、生活实际和语境)理解难懂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表达的真情实

感,借助修辞手法想象画面,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秋天的情感。

3.能留心观察生活,能借助例文并结合生活经验,了解写日记的好处、

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学习过程

第1课时全文初探,整体感知

(-)谈话导入,自主读文

先同桌共读这篇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不添字、不漏字,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同桌一起朗读、交流。

【设计说明】识字、读通课文是深入理解文本,进行重点探究的基础,通

过朗读展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桌一起朗读,同伴共学可以增强学

习的兴趣,培养独立学习能力。

(-)互帮互认,自主识字

1.下面请同桌互查、互帮,认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字音没读准的在字

的下面做标记。

2.全班认读生字词。

水洼印着凌乱增添棕红色雨靴

(1)小老师领读,同伴互查。

(2)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观察:下面的这些词组有什么特点?(关注词组结构)

明朗的天空亮晶晶的水洼小小的蓝天金黄金黄的叶子湿漉漉的

水泥道

彩色的地毯很远很远的地方金色的小巴掌

【设计说明】在认读生字环节安排了四个活动,一是互帮互认。通过自查

互查、同伴学习的方式,既调动学生自学生字的积极性,又面向全体,全面、

准确地了解、检查到学生的自读识字情况。二是把生字放进词语中认读。先按

照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读,有助于词语在课文具体情境中复现,感知文章内容。

三是打乱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在没有关联的情境中认读,增加了认读的

难度。四是比较观察认读。通过比较观察认读,渗透细致观察词语构词特点的

意识,这是对学习词语、词组的方法的引导,也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进一步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喜爱。

(三)指导预习,形成方法

1.概括训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习提示: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这

篇课文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画出能解答这些问

题的词句。

2.教师指导预习第4自然段。

请同学们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先来朗读第1~4自然段。

思考:

(1)圈画"我"上学时看到的景象。哪些词语你觉得难理解?多读

几遍。

(2)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是这样做的……

围绕“明朗”一词展开教学,通过想象画面,查词典,联系上下文

和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明朗"的意思。

预设1:"明朗的天空"指的是天空湛蓝清亮,光线充足。(杳词典)

预设2:"明朗"就是晴朗的意思。(找近义词)

预设3: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亮晶晶的水洼,

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

小结:通过读前四个自然段我们了解到,这是写"我"上学路上看

到的情景,运用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行学习。

【设计说明】本单元是第二学段学习的第二个单元,如何进行段落的学习

需要在教师的细致指导下完成。首先引导学生提取信息,关注难懂的词语,尝

试运用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难懂词语的意思。其过程经历了感知、分析、

归纳、概括的思维过程。

(四)根据学习单,独立或同伴一起预习

学习单

课文题目画出自己喜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提出不懂

欢的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我是这的问题

边读边想象样做的……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

泥道》

1.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按照自主学习单的提示,小组合作预习。

2.小组内逐项汇报交流。

小组内汇报顺序:读课文一自由谈自己对喜欢的句子的理解或感

受一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是这样做的……

3.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留待学习课文时解决。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主栗是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提出自

己不理解的问题等,为精读课文,逐段学习打好基础。为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采取了同伴互助、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以调动

更多的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思考,从不同角度讲出自己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这

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体现在启发、鼓励学生发表

意见或提出问题上。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不做过高要求,不去深究细节。

这样,既能使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发言,又能使教师了解情况,便于有的放矢

开展教学。提出问题环节,是为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引导、鼓

励学生提问题,逐步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

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价值的、与课文

中心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暂时存疑,放到讲读课文中相应之处解决;一些与课

文中心关系不大,但不解决会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知识性的问题,可随着学生

提出后,由学生或教师当即解答;有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没有多大关系,是个别

学生的问题,可留在课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课上不予解答。

(五)整体感知,朗读展示

这篇课文中有些句子读起来很有节奏感、美感,怎样朗读才能更好

地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和作者的情感呢?

①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

泥道上了。

②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

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

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

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设计说明】重视朗读交流,感悟语言。

(六)课堂学习自主评价

小组内课堂学习星级评价

小朋独立学习态组内交流情学习效果小组合作情况

员度况

【设计说明】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改进。由小组内组员一起来进

行星级等级评价,具体操作方法:由组长组织,组员一起讨论,每个人发表自

己的意见,对组内每一个成员的这四项表现给出一个评价,根据每个人的评价,

组长给出最终的一个评价。注意:教师不要参与其中,完全由小组自主进行。

(七)布置作业

1.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至少一段)或句子(至少三句),

熟读成诵,准备朗读展示。

2.收集与四季有关的词语与句子,课上交流。

【设计说明】进行语言积累,紧扣单元主题进行定点观察的指导和表达训

练。

第2课时精读拓展,学法指导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运用多种方法(借助图画,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生

活实际和语境),理解了难懂的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使用这些方法学

习。大家齐读课题,回顾一下课文主要内容。

(-)课堂检测

1.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节,是结构,部

首,除部首外还剩—画。在字典中"EF有以下几种意思:①图

章;②痕迹;③符合;④留下痕迹。特指把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

±o请根据词意给下列词语中的"ET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

号里。

心心相印()钢印()印着落叶()脚印儿()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贴切——(熨帖)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把比作;用比喻0

你体会到了什么?

,者必象0

【设计说明】三年级开始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检测,引

导学生注重积累字词,理解词句。同时,目标意识还可以增强课堂学习效率。

(三)抓住重点语句,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师:一条普通的水泥道,作者却认为它很美丽,你能感受到这种美

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每组推荐一名学生代表交流。)

生1:我认为水泥道很美,水泥道的小水洼都映出小小的蓝天了,蓝

天都铺在水泥道上,不美吗?

生2:水泥道的美在于梧桐树叶的装饰,金色的树叶落满地面,这种

图案很美。

生3:我从文中的两个比喻句中感受到了水泥道的美。一句是把梧桐

树叶比作我们的手掌,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掌看看,美吗?一句是把铺

满落叶的水泥道比作一块彩色的地毯,真美啊!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读书很认真!还有吗?

(赏析: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

水泥道的美。)

生:梧桐树叶落在水泥道上,是自由落下,随意地贴在地面上,虽

然不规则,但这也是一种不对称的美。

师:是啊,看来同学们也喜欢上了这条水泥道,和作者一样。你们

能找出写作者喜欢水泥道的句子吗?

(板书:小心地走着,仔细地数着,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师:由于作者的细心观察,把水泥道描绘得像一幅图,你能画出这

幅画吗?

(学生试着画出这条美丽的水泥道。)

【设计说明】这一教学片段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品读文中重点句子,以读促

悟。学生通过读,品味了语言的美感,想象出了一条美丽的水泥道。

(四)交流阅读链接,学习写日记

1.方法迁移,重点探究。

出示“阅读链接",全班交流讨论,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这段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理解"百看不厌"。

【设计说明】这部分的学习沿用上节课的学习方法,依然放手让学生自读

自悟,教师随机在学生没有发现、领悟不到的地方加以点拨和重点讲解。教师

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在学生交流时对学习进程的组织、讨论时的节奏把握和及

时的点拨方面。

2.借助例文,学写日记。

了解写日记的好处、日记可写的内容及日记的基本格式。

3.交流分享日记。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在上节课学生自主交流讨论、教师点拨以及教师引

导对比发现的基础上,继续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行学法

迁移,自主学习。

(五)布置作业

1.能用钢笔书写"狂""排"等8个字,注意执笔姿势,做到横平竖

直,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2.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写日记:写一写秋天校园某一处的景色,上学或放学路上的景色。

【设计说明】进行语言积累,练习书写速度,紧扣单元主题进行定点观察

指导和表达训练。

拓展阅读:

汪曾祺的《自报家门》(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读书

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是这样做的……)

6.秋天的雨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查字典、分类等方法,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

生字。

2.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迁移运用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体会这些词

语表达的真情实感,借助修辞手法想象画面,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爰秋

天的情感。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积累与四季有关的词语。

3.联系校园秋天的景色即兴表达。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抓住难懂的词语,运用多种理解方法,了解课文内

容,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秋天的雨》。

(-)同伴合作,自主读文

先同桌共读这篇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

音,不添字、不漏字,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同桌一起朗读、交流。

学习单

课文题目画出自己喜欢的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提出不懂

句子,边读边想解的词语,我是这样做的问题

象的……

《秋天的

雨》

【设计说明】识字、读通课文是深入理解文本,进行重点探究的基础,这

个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不可仓促。同伴共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了互助和共学,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也会随之培养起来。

(三)互帮互认,自主识字

1.下面请同桌互查、互帮,认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字音没读准的在字

的下面做标记。

2.全班认读生字词。

钥匙五彩缤纷一枚勾住喇叭颜料厚厚的一曲丰收

①小老师领读,同伴互查。

②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设计说明】在认读生字环节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互帮互认。通过自查

互查、同伴学习的方式,既调动学生自学生字的积极性,又面向全体,全面、

准确地了解、检查到学生的自读识字情况。二是把生字放进词语中认读。先按

照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读,有助于词语在课文具体情境中复现,感知文章内容。

三是打乱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在没有关联的情境中认读,增加了认读的

难度。

(四)运用方法,自主实践

L概括i川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全班交流,细读感悟,品味语言。

预设1:难懂的词语(清凉、温柔)——学习第1自然段。

师:"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为什么说是一把钥匙?你找到答

案了吗?

运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清凉"与"温柔"的意思,反复品

读,感受秋雨虽凉,但不冷;不大,但润物无声。

师:怎么读出秋雨的特点呢?

(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出轻松、舒服的感觉。)

学生自由朗读。

预设2:难懂的词语(五彩缤纷)——品读重点段第2自然段

师:同学们都说秋天很美,那它美在哪儿呢?课文是怎样将"五彩

缤纷"写具体的?秋雨姑娘把美丽的颜色都给了谁呢?

出示填空:秋天的雨把()给了()o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

边读边想并画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再让学生把所填内容带进去读一读。

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枫树。

秋天的雨把金黄色给了田野。

秋天的雨把橙红色给了果树。

秋天的雨把更多的颜色给了菊花仙子。

关注省略号,省略很多种颜色。那这么多的颜色,书中用了一个词

语概括了出来。(五彩缤纷)

总结:我们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了"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意

思是颜色多。

师:老师告诉你们另一个学习"五彩缤纷”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

换词的方法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能换哪个词语呢?(五颜六色、万紫

干红等)

师:现在我们来品味一下语言。把上面填空的内容串成一句话再来

读一读:"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把红色给了枫树,金黄色给了

田野,橙红色给了果树,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和书中的语

言进行比较一下,说说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每句话的重点词语进行体会。例如,"扇哪扇

哪""飘哇飘哇"去掉行不行?为什么?通过比较读、去词读,使学生

体会到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而感受本文的用词精美这一

显著特点,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

随后再回读整个自然段,伴随着音乐去想象画面,达到文字与画面

的统一,使学生能够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景表象。

预设3:难懂的词语(勾住)——学习第3、4自然段

(1)总结学法,出示自学提示。

①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想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②你用哪种方法理解了自己难懂的词语?

(2)自主学习,小组内可以交流,随后汇报。

预设:理解"勾住"这个词(联系生活实际),如果是你闻到了这

么迷人的香味,你最想做什么呢?

秋天的雨不单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颜色和香香甜甜的味道,还

带来了一些冬天的消息。听到秋雨的喊声,看看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

此时出示动物的图片与文字卡,让学生找到相应的位置,然后说说每种

动物都准备了什么。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说明】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词析句的训练,让学生在朗

读感悟中内化语言,提升情感,从而有效地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五)课堂总结,夯实方法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指导书写生字

看下面的生字最容易写错,如何把它们写正确,写美观呢?

颜飘盒梨闻曲

具体指导过程:一看结构定布局;二看笔画写美观;三看笔顺提速

度。左右结构的字首先分辨结构是左窄右宽、左宽右窄,还是左右同宽;

上下结构的字是上窄下宽、上宽下窄,还是上下均等;半包围结构的字

的笔顺最易写错,要注意。"曲"字注意观察关键笔画的占格,用数笔

画的方法记字形。(每个字的指导略)

【设计说明】在此环节强调两点,一是要让学生自主观察,二是教师要示

范书写。

(七)布置作业

写日记,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

拓展阅读:

推荐阅读德国乌纳・雅各布的《迁徙的季节》。(画出自己喜欢的句

子,边读边想象。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是这样做

的……)

7.听听,秋的声音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读课文、查字典、分类等方法,认识9个生字。

2.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迁移运用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体会这些词语表

达的真情实感,借助修辞手法想象画面,激发热爰大自然、热爱秋天的

情…积累与四季有关的词语。

3.联系校园秋天景色即兴表达。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听听,秋的声音》。

(-)同伴合作,自主读文

先同桌共读这篇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拼音,读通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不添字、不漏字,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同桌一起朗读、交流。

学习单

课文题目画出自己喜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提出不懂

欢的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我是这的问题

边读边想象样做的……

《听听,秋的声音》

【设计说明】识字、读通课文是深入理解文本,进行重点探究的基础,这个环

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不可仓促。用同伴共学的开放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

趣,培养学生独立学的习能力。

(三)互帮互认,自主识字

1.下面请同桌互杳、互帮,认读课文后面的生字,字音没读准的在字的下

面做标记。

2.全班认读生字词。

抖抖蟋蟀振动歌韵掠过歌吟辽阔

①小老师领读,同伴互查。

②打乱顺序,开火车读。

【设计说明】在认读生字环节安排了三个活动:一是互帮互认。通过自查

互查、同伴学习的方式,既调动学生自学生字的积极性,又面向全体,全面、

准确地了解、检查到学生的自读识字情况。二是把生字放进词语中认读。先按

照课文中出现的顺序读,有助于词语在课文具体情境中复现,感知文章内容。

三是打乱词语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在没有关联的情境中认读,增加了认读的

难度。

(四)运用方法,自主实践

1.概括训练。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习提示:题目联想法(分总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全班交流:细读感悟,品味语言

1.秋的声音有什么?

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蟋蟀振动翅膀,"曜曜"

(这两个字与课文不一样,修改),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一排排大雁

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

的歌吟。

2.预设:难懂词语(叮咛、歌吟)——查字典。

点拨:大雁会叮咛谁呢?会说些什么?谁在秋风里快乐地歌吟?

3.听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你好好地去听一一秋的声

音。

你还能听到哪些秋的声音?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学生采用诗歌的形式,

为写作打下基础。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的方式来说。

出示:以"听听,秋的声音……”的方式,四人小组合作写诗,每人一段,

合成一首。

展示:把小组合作写的诗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也展

示出来。

【设计说明】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品词析句的训练。

(六)比较阅读,归纳提升

对比这四篇课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补充完善下面的表格:

课题词句特点写作手法、内容思想感情

《古诗三词语形象准七言古诗、秋景;豪爽、向上的精

首》确,比喻动静结合,虚实相神;

益,暗用典故、托含蓄地赞扬了刘景

物言志、借景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