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数学建模试题以及ABC各题论文合集_第1页
苏北数学建模试题以及ABC各题论文合集_第2页
苏北数学建模试题以及ABC各题论文合集_第3页
苏北数学建模试题以及ABC各题论文合集_第4页
苏北数学建模试题以及ABC各题论文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题2012年医疗制度改革探讨我国的城镇医疗制度改革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群众呼声很高的热点问题之一。“医疗改革”成为2012年两会公众最关注的健康热点,互联网查询有300多万条关于“看病难、看病贵”的记录。最近,国家六部委抽样调查显示:“看病难、看病贵”仅次于“收入问题”,位居第二,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解决好这个问题,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和谐社会的建设。看病难主要指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看病贵主要指昂贵的医药费影响群众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如何通过医疗体制改革提升群众对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的可及性,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是目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大课题。2012年4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有三个方面重要改革:(1)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方面,将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人均筹资达到300元左右;(2)改革医保支付制度,积极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提高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水平;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在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方面,建立完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调整后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增加的政府投入由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地方财政要按实际情况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政府投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积极推进药品带量采购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压缩中间环节和费用,着力降低虚高价格。(3)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选择在300个左右县(市)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具体模式。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根据现有国家有关医疗改革政策及医疗服务体系,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查找相关资料,试建立群众“看病难”的评价体系,并利用这个体系建立衡量群众就医难易程度的数学模型;2)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中指出,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方面,将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从历史资料可看出,群众的医疗保障越来越完善,试建立描述群众在国家医疗改革进程中不断受益的数学模型。3)近年来,医生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以药补医”的提成,但这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从而也增加了看病的难度。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如果取消“以药补医”,则病人治疗的药费可降低30%左右。统计资料显示手术类疾病的花费费用比例:在低于1万5的病例中,手术类费用为33%,药费类占39%,检查类费用占20%,通用类费用占9%.在介于1万5至5万的病例中,手术类费用占49%,药费类占36%,检查类费用占9%,通用类费用占6%.在高于5万的病例中,手术类费用占69%,药费类占34%,检查类费用占6%,通用类费用占3%.按照2012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安排,研究在去除“以药补医”的前提下,如何合理的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比例及政府对医院进行补贴的比例,使医院的整体经济收入不出现大的波动;针对某类具体病例比较去除“以药补医”前后治疗费用的变化。4)在我国的医疗改革不断发展过程中,各省、市也出台了有关医疗改革政策,请应用数学建模的方法,给出我国医疗保障最好的五个省市。5)根据你的研究结论,给相关部门(例如政府、或卫生管理部门等)写一封短信(1页纸以内),阐明你对我国医疗改革和制度实施的建议。附件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2〕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二年四月十四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2012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医改)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开局之年。为明确任务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巩固扩大医改成果,持续深入推进医改,现提出2012年医改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精神,以建设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核心,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保持医改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保持医改良好势头,为实现“十二五”阶段性改革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1.巩固扩大基本医保覆盖面。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以及学生、学龄前儿童和新生儿参保管理工作。继续推进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等困难群体参保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2.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1)政府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人均筹资达到300元左右。(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以上、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全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均不低于6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逐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门诊统筹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探索通过个人账户调整等方式逐步建立职工医保门诊统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改革医保支付制度。

(1)积极推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盖统筹区域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加强付费总额控制,建立医疗保险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制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总体控制目标并分解到定点医疗机构,与付费标准相挂钩。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通过谈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结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个人负担的控制办法。逐步将医疗机构总费用和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控制情况,以及医疗服务质量列入医保评价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2)完善差别支付机制,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首诊到基层。将符合条件的私人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完善监控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实时监控系统,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建立联合反欺诈机制,加大对骗保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4.进一步加大医疗救助力度。

(1)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筑牢医疗保障底线。救助范围从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难群体,资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提高救助水平,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稳步提高封顶线,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进一步提高。(民政部、财政部负责)

(2)研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通过政府出资、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资建立基金,解决无费用负担能力和无主病人发生的应急医疗救治费用。抓紧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5.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

(1)研究制定重特大疾病保障办法,积极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的问题。做好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的衔接。(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保监会、民政部负责)

(2)全面推开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负责)

6.提高基本医保经办管理水平。

(1)积极推广医保就医“一卡通”,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加快推进以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为重点的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稳步推进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加强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2)加强医保基金收支管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坚持当年收支平衡原则,结余过多的结合实际重点提高高额医疗费用支付水平,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职工医保结余过多的地方要采取有效办法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分别负责)

(3)探索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完善基本医保管理和经办运行机制。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负责)

(4)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保监会负责)

7.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完善商业健康保险产业政策,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基本医保之外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制定落实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发展改革委、保监会、财政部负责)

(二)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

8.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

(1)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果,落实基本药物全部配备使用和医保支付政策。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同步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补助和支持政策。对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地政府可结合实际,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建立和规范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采购机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56号),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集中支付、全程监控等政策。完善基本药物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基本药物中的独家品种、经多次集中采购价格基本稳定且市场供应充足的基本药物试行国家统一定价。探索建立短缺药品监测机制,对用量小、临床必需的紧缺品种可采取招标定点生产等方式确保供应。建立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落实集中付款和供应配送政策,提高及时配送率。(发展改革委、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3)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认真总结各地基本药物使用情况,研究调整优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更好地适应群众基本用药需求。逐步规范基本药物剂型、规格和包装。规范地方增补基本药物,增补药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4)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继续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电子监管,提高对基本药物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监管能力。(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9.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1)建立完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中央财政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后对地方的经常性补助机制,并纳入预算安排。地方政府要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全面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深化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总量,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定位和发展需要实行动态调整。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人自主权,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重点选聘好院长并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中央编办、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完善绩效分配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要按时足额发放绩效工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用于改善福利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4)加快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认真细致做好债务核实和锁定工作,多渠道筹集并落实化债资金,按时完成债务剥离和债务化解工作,坚决制止发生新债。(财政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10.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1)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加大支持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的力度。(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2)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统一技术信息标准,实现与基本医保等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化水平。(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3)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继续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和基层部队招收5000名以上定向免费医学生,安排1.5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2万名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项目,完善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力争实现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支持100个左右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岗培训,重点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促进基本药物使用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共培训62万人次。(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编办负责)

(4)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推行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积极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负责)

11.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1)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对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给予扶持。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落实乡村医生的多渠道补偿、养老政策。(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和后备力量建设。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低于两周。采取本地人员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充实乡村医生队伍,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都有乡村医生。(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3)加强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行业管理,重点强化服务行为监管。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卫生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三)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以县级医院为重点,统筹推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药品供应、价格机制等综合改革,选择在300个左右县(市)开展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鼓励地方因地制宜探索具体模式。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12.加快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1)改革补偿机制。采取调整医药价格、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落实政府办医责任等综合措施和联动政策,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调整后的医疗技术服务收费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增加的政府投入由中央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地方财政要按实际情况调整支出结构,切实加大投入。(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调整医药价格。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提高诊疗费、手术费、护理费等医疗技术服务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政府投资购置的公立医院大型设备按扣除折旧后的成本制定检查价格。(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完善县级公立医院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积极推进药品带量采购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压缩中间环节和费用,着力降低虚高价格。(卫生部、监察部负责)

(3)发挥医保的补偿和监管作用。同步推进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通过购买服务对医疗机构给予及时合理补偿,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严格考核基本医保药品目录使用率及自费药品控制率等指标,控制或降低群众个人负担。(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分别负责)

(4)落实政府办医责任。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公共卫生服务、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投入政策。(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负责)

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医院)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负责)

(5)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要求,落实县级公立医院经营管理和用人自主权。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等权力由政府办医主体或理事会行使。(卫生部、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负责)

建立完善院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养老等社会保障服务社会化。(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6)完善医院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提高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提高医务人员待遇。院长及医院管理层薪酬由政府办医主体或授权理事会确定。严禁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13.拓展深化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围绕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尽快形成改革的基本路子。研究探索采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多种形式确定政府办医机构,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根据改革需要,在绩效工资分配、定价、药品采购等方面给予试点地区一定自主权。(卫生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负责)

14.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

(1)各地要尽快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发展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细化并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各项政策,支持举办发展一批非公立医疗机构。卫生等有关部门要限期清理修改相关政策文件。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市场,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境外优质医疗资源、社会慈善力量、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举办医疗机构,对举办发展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给予优先支持。扩大境外资本独资举办医疗机构试点范围。鼓励具有资质的人员(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开办诊所。进一步改善执业环境,落实价格、税收、医保定点、土地、重点学科建设、职称评定等方面政策,有条件的地方可对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予以补助。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和康复医疗机构发展。(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商务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

(2)鼓励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地区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鼓励社会资本对部分公立医院进行多种形式的公益性支持。(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负责)

15.全面开展便民惠民服务。

(1)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简化挂号、就诊、检查、收费、取药等医疗服务流程,积极推进区域统一预约挂号平台建设,普遍实行预约诊疗,开展“先诊疗、后结算”,改善就医环境,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方便群众就医。大力推广优质护理,倡导志愿者服务。(卫生部负责)

(2)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加强质量控制。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规范医疗行为。继续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核心,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化建设。医疗机构检验对社会开放,检查设备和技术人员应当符合法定要求或具备法定资格,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卫生部负责)

16.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

加强县级医院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每个县重点办好1-2所县级医院(含县中医院),提高县域内就诊率,降低县外转出率。启动实施县级医院设立特设岗位,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巩固深化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长期合作帮扶机制,安排6000名县级医院骨干人员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诊疗系统。(卫生部、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四)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17.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

(1)继续做好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居民知晓率和满意度。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6500万、1800万。将排查发现的所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管理范围。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科学就医和安全合理用药。(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2)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做好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防治。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继续支持农村院前急救体系和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18.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

(1)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明确省、市、县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卫生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负责)

(2)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薄弱环节建设,支持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省级儿童专科医院和市、县级综合医院儿科建设。启动边远地区地市级综合医院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诊疗规范和日常监管有效融合。(发展改革委、卫生部、财政部负责)

19.创新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制度。

(1)加大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师、儿科医师,以及精神卫生、院前急救、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医院和医保管理人员等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出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加快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卫生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负责)

(2)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各地要出台医师多点执业实施细则,鼓励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申请多个地点执业,完善执业医师注册、备案、考核、评价、监管政策,建立医师管理档案。建立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卫生部负责)

20.推进药品生产流通领域改革。

(1)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选取临床使用量较大的药品,依据主导企业成本,参考药品集中采购价格和零售药店销售价等市场交易价格制定最高零售指导价格。完善进口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管理。(发展改革委负责)

(2)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规范生产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药品配送能力。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并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3)完善药品质量标准,提高仿制药质量水平。实施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修订并发布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定期发布药品质量公告。严厉查处制售假药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挂靠”、“走票”等出租出借证照,以及买卖税票、发布虚假药品广告等违法违规活动。(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21.健全医药卫生监管体制。

(1)加强医疗费用监管控制。将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控制管理目标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范围,加强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诊疗行为的重点监控。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负责)

(2)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管。研究建立科学的医疗机构分类评价体系。加强医疗服务安全质量监管,加强处方点评和药品使用管理,规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和安全管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严肃查处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等关键环节和医疗服务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信息公开、社会多方参与的监管制度,鼓励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医疗机构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加强行业自律和医德医风建设。(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目标责任制。

建立健全责任制和问责制,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各省(区、市)医改领导小组签定责任书。各省(区、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本地区医改工作负总责,分管常务工作和卫生工作的领导具体抓,形成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的强有力实施机制。各有关部门、各省(区、市)要层层分解任务,层层落实责任,2012年5月1日前完成各项任务分解,作出具体安排。

(二)强化财力保障措施。

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年度医改任务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在安排年度卫生投入预算时,要切实落实“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的要求,各省(区、市)2012年医改投入要明显高于2011年。要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各级财政部门在向政府汇报预决算草案时要就卫生投入情况进行专门说明。加强资金监督管理,将项目执行和资金使用绩效作为医改责任制的重要考核内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强化绩效考核。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进一步加强对医改实施进展情况和效果的监测评估,实行按月通报、按季考核、全年评估的绩效考核机制。要继续加强定期督导,及时发现医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并督促地方进行整改。要加强分类指导,采取分片包干、蹲点督促和约谈通报等多种方式强化组织实施。国务院办公厅将对医改任务落实情况适时开展督促检查。

(四)强化宣传引导。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健全部门、地方医改宣传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主动引导和正面宣传,深入挖掘典型经验,采取贴近群众、深入基层的方式展示改革成效、扩大宣传效果。要及时发布医改进展情况,完善舆情核实机制,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监督,解答和回应社会关心的问题。要调动各方参与医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主力军作用,为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附件2:430例住院医疗费用数据分析

自2006年开始,陆续获取有十几份住院患者费用清单,又集中于2008年9月至2009月1月间,经随机联系正在办理出院手续的患者(家属),获得患者住院费用清单几百份.汇同先前的十几份,共计430份.然后进行分析点评,全部的费用清单及分析点评现已全部公布于我的个人网站上.

由于选择的随机性,这430份住院费用清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现阶段住院费用状况,包括疾病谱及费用谱.谱,指,疾病种类及疾病种类分布,费用水平及费用水平分布.费用构成,等.

430份费用清单涉及到上海的中山,华山,长征,长海,瑞金,新华,仁济,一院,六院,九院,十院,同济,五官科,肿瘤,复旦妇产科,411,胸科,国际儿童医学中心,儿科,第一妇婴,东方肝胆,浦东人民医院,东方医院,杨浦区中心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虹口区中心医院,同仁医院,邮电医院等28家公立医院.

430份费用清单涉及的疾病种类包括癌症,心脑血管疾病,骨折,小儿科,妇产科,皮肤科等.疾病部位从大脑直至身体各部位,包括血液,内分泌,神经,免疫等方面.

单次住院费用最高的病例费用超过26万.

收集这些清单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尽可能避免医疗费用陷阱.

笔者认为,如果不依据具体的数据讨论问题,意义不大.谈论医疗费用问题,不涉及数据,包括医院财务明细,患者住院费用清单等,讨论将不会具有实际意义.对430例病例进行分组,总费用低于1万5的病例计329例,占总数的76%,1万5至5万之间的病例计80例,占总数的19%,高于5万的病例计21例,占总数的5%.低于1万5的清单费用占430例总费用的39%,1万5至5万的清单费用占35%,超过5万的清单费用占26%.也就是,单次住院费用1万5以上病例总费用占住院医疗费用总量的大头.也就是,如果需要切实降低患者医疗费用负担,主攻方向应该集中在单次住院超过1万5的病例上.

另外,大多数病例的单次住院费用低于1万5这一统计的实际意义并不大,因为,对于非患者来讲,他在消费支出的计划中,倾向于将医疗费用的准备金放到高限的水平.比如,此次住院费用清单中,最高单次住院费用超过26万,这个26万有可能发生到任何一个家庭上,也就是,任何一个家庭在储蓄的主观计划中,医疗费用准备金有可能倾向于考虑26万的水平,而不是考虑1万5的水平.也就是,储蓄水平低于26万的家庭可能并不会神定气闲地动员储蓄来进行医疗之外的消费.

还是另外,虽然高额医疗费用对单个个人或单个家庭不胜负担,但由于发病几率较低,其总体费用占整个医疗费用的比例并不令人恐惧.在此次430例中,单次住院费用超过5万的总费用只是430例总费用的26%.这一数据特征又一次提示了社会统筹是解决医疗费用负担的主导途径.

好的医疗费用统筹的标准是,参加了统筹之后的人群对医疗费用负担的忧虑低于或不高于对其他消费支出预期的忧虑.在430例住院费用中,手术类的例数为220例,非手术类则为210例.从例数来讲,两者大体相当.也就是,从发生几率上来讲,两者大体相当.但是,手术类费用每例平均费用近2万元,是非手术类的2倍还多.也就是,切实减轻医疗费用主攻方向不仅仅应当集中在1万5以上或5万以上的病例中,还应当明确集中于其中的手术类病例上住院费用构成主要分为1手术费类,2药费类,3检查类,4通用类.

1手术费类包括手术(人工)费,手术设备及手术材料,麻醉,输血,氧气,监护等方面.

2药费类包括中西药物费用,以及输液费用.

3检查类费用包括化验,以及X线,B超,核磁共振等物理手段的检查.

4通用类包括病房床位费,护理费,按标准收取的诊疗费,膳食费,等.在430例费用清单中,手术类费用占48%,药费类占34%,检查类费用占13%,通用类费用占6%.

在低于1万5的病例中,手术类费用为33%,药费类占39%,检查类费用占20%,通用类费用占9%.在介于1万5至5万的病例中,手术类费用占49%,药费类占36%,检查类费用占9%,通用类费用占6%.在高于5万的病例中,手术类费用占69%,药费类占34%,检查类费用占6%,通用类费用占3%.也就是,费用越高,手术类费用比例越高.也就是,手术类费用是高额医疗费用的主导力量.(注意,手术类费用不包括手术前用药,手术中用药,手术后用药.在此地统计中,手术类费用与药物无关)也就是,如果需要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不应仅仅集中关注高于1万5或5万的手术病例,还应进一步明确为集中关注手术病例中的手术类费用.

人们反对虚高医疗费用,提出反对滥用药,滥检查.由于手术类费用的突出地位,看来,应当将反对“滥手术”放到首位.“滥手术”包括,做不该做的手术,超范围手术,过早手术,选择不必要的高费用手术方案或手术方式,滥用不必要的高价手术材料及高价手术器械,隐瞒手术风险,夸大手术疗效,屏蔽手术统计信息,等等.

对于参加医保的患者或非患者,最实际的是关注住院费用中医保外费用,也就是,需要在医保外由自己负担的项目费用.为此,应当选择单次住院费用超过1万5的病例.由于不少医院不在住院费用清单中标示费用是否属于自费性质,或者标示不具备实际意义,最终在101例费用超过1万5的病例中,能够纳入自费费用统计的病例确定为56例.在全体430例病例中,手术类例数与非手术类病例例数大体上相当.但手术类病例的费用占430例总费用的72%.而参加自费负担统计的56例病例中,手术类病例为43例,非手术类病例为13例,也就是,住院费用越高,手术类病例越多.而43例手术类病例的费用则占56例总费用的86%,比430例的72%又高出许多.也就是,住院费用越高,手术病例的费用起的作用越大.

在56例病例中,骨科,心脏,脑,肿瘤及其他疾病的发病例数分别为8例,9例,8例,16例,15例.所占百分比分别为14%,16%,14%,29%,27%.但他们各自占总费用的百分比分别为19%,22%,22%,21%,16%.也就是,肿瘤病例数显著高于骨科,心脏,脑部疾病,但所占费用并不突出.

在56例病例的总费用中,医保外(也就是自费性质)费用占42%,平均为每例14175.05元.也就是,每位住院患者除了由医保支付费用外,另平均需要支付14175.05元.同样地,这个14175.05元对于非患者实际意义也并不大,因为非患者心理中的医疗费用负担不是看平均费用水平,而是倾向于看高限的费用水平,也就是,需要考虑最严峻的可能的局面.

在56例病例中,自费比例最高的有2例,1在总费用125122.19元中,需自行承担100262.71元.2在总费用147204.87元中,需自行承担101335.71.两例自费金额都超过10万,自费比例分别为80%与69%.无疑,这些总费用与自费比率可能发生于任何一个参加医保的患者或非患者的个人与家庭上.

在56例病例中,手术类费用占总费用的58%,药物费用占29%,检查类费用占8%,通用类费用占5%.也就是,首当其冲应该关注手术类费用.由于在这56例中,手术病例的费用占了86%.也就是,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关注43例手术类病例当中的手术类费用.(430例当中费用最高的一例总费用26万,但该医院费用清单并没有标示自费费用金额,故不被纳入56例病例的范围)

结合骨科,心脏,脑等疾病费用超过肿瘤的数据,可以考虑,要降低56例病例自费负担,首先要降低骨科,心脏,脑疾病的自费费用水平.这三方面疾病的住院治疗主要是手术治疗,这也印证了需要首先关注43例手术类病例当中的手术类费用的逻辑.

这43例手术类病例的总费用中,自费比例为48%,而13例非手术类病例中,自费比例为15%,远远小于手术例病例的自费比例.同时,这13例非手术病例的费用构成中,药费占59%.也就是,药费比例高,与总费用低,自费负担小构成联系,反过来,也反映手术类费用高与总费用高,自费负担重构成联系.

综上所述,从3个角度可以看出这43例手术病例的手术类费用应当成为住院医疗费用受关注的核心.这3个角度分别是1这43例的总费用占56例总费用的86%,2骨科,心脏,脑三病种的费用比率分别超过肿瘤的费用,3这43例病例的自费比例3倍多于13例非手术病例.注意,56例病例不是刻意主观挑选的。430例病例当中超过1万5的有101例。在这101例当中,有些医院的费用清单没有标示自费金额,有些虽有标示,但标示没有实际意义,比如,一些按上海医保政策应该有自费比例的药物或材料在清单中却标示为零自费或零自负。估计,可能因为患者不属于上海医保患者,所以医院在费用清单格式上就没有启动自费标示的功能。所以,这类费用清单无法纳入自费金额的统计中。瞥除这些无法统计自费金额的费用清单,101例清单中剩下有56例.就是,由于430例病例总体上的随机性,56例病例也具有相应的随机性。也就是,即便是从4300例病例中按同样标准计入560例病例,那560例病例的构成情况与这56例将会具有有统计意义的重复性。也就是,这56例病例中具有43例手术类病例不是主观上想多挑手术类病例入选,而是客观上在这一费用档次上手术类病例的发生几率使然。也就是,即便是56例扩容为560例,也会有近430例手术例病例在于其中。

再来看这43例手术类病例的手术类费用的具体构成.外科植入物占64%,高价外科械材占13%,其他项目占23%.由于其他项目(23%)主要涉及国家定价的手术费标准及通用的基本手术械材,还包括麻醉,输血及监护等手术类费用当中的辅助性费用,基本不具备费用弹性调整的空间,所以,外科植入物及高价外科械材成为最核心的推高住院医疗费用的项目因素.

外科植入物包括,支架,导管,球囊,栓子,夹子,补片,心脏起搏器,瓣膜,人工关节,骨科钢板钢钉等骨科内固定材料,内置电极,人工脑膜,人工晶状体,人工骨,等等.这类材料发端于心脏,脑外科,骨科,现在正在向全身各个部位各个器官各个系统的外科手术蔓延.高价外科械材包括,超声刀,吻合器,一次性内镜械材,血管缝合器,等等.由于这些东西的供应商将回扣直接提供给外科主刀医生,使用得越多,主刀医生的灰色收入越多,因此,外科手术正在以各种伪善的名义被搞得越来越复杂.一些传统上本来很基本的手术,比如,阑尾炎手术,胆囊切除,骨折固定等等的费用几十倍,上百倍于过去的水平.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巨大的经济利益的诱惑,有患者正在受到欺骗式诱导,接受原本并不需要的手术,或超范围手术.

外科植入物及外科械材的利益集团正在越来越系统化.比如,上海医保局对于医保范围内药品是全方位公开,可以全部在其官方网站上查询得到.然而,对于外科材料是否属于医保则需要个别咨询,有问才有答.也就是,外科材料医保范围的调整是脱离公众视线的.由此,可以推测,局内人完全清楚外科材料能够给利益系统内的各方带来的巨大利益.医保局作为一个管理公共医保资金的机构已经升级变成一个负责对医用产品的专业属性及价格水平进行专权判断的超级机构.其权利大大超过了它的应有之义.

外科植入物及高价外科械材与药品相比,具有使用上的紧急性,快速性,决定性,隐蔽性,永久性,以及高价格,这些特点决定了同药品相比,患者更无从判断其对其自身的真实价值.

外科植入物及高价外科械材以高科技的名义,是全世界范围内推动医疗费用高涨的主要力量之一.为了全社会的利益,为了患者及所有可能成为患者的非患者的利益,必须建立一支与现有医疗体系相对独立的医疗专业队伍,以实现两支专业医疗队伍之间的相互质问与相互制约.并将两者之间的交互信息公之于众,以争取不降低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开支医疗费用。这是维护患者根本权益,压制虚高医疗费用的根本途径,也是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的商业医疗保险制度的内涵与发展方向.

如果能够挤压一些外科植入物及高价外科械材的价格水分,这56例病例的费用将大大降低,患者的自费负担也将大大降低,430例病例的总费用也将大大降低.这样的话,或许,非患者心理中的医疗准备金水平将大大降低,储蓄使用计划也将大大改变.430例住院费用清单数据统计与分析与医改有什么关系?按一般常理,做事情的一般方法是1先易后难2分轻重缓急.见下图

430例费用清单数据统计与分析告诉我们,住院医疗费用中的大头是手术类病例中的手术类费用,核心是外科植入物与高价外科械材.所以这是"急".而外科植入物与高价外科械材的滥用主要涉及大城市当中的大医院的外科类科室的主刀医生,所涉医生数量比例极少.这是"易".我估计,这部分医生在上海大概也就300人左右(指每个月手术例数不低于15台),而上海医疗行业职工人数则可能超过10万.在全国范围,这部分医生大概也就3000人左右,而全国医护人员职工人数逾600万.常识告诉我们,涉及人群面越广的事情相对较难办,涉及人群面越窄的事情相对较容易,所以,无论是从难易角度,还是从社会需求轻重缓急角度讲,医疗改革应当考虑从医疗费用虚高程度最严重的部位开刀.而当前已经公布的医改政策的侧重点是对全国整个医疗卫生行业进行基础性调整,涉及面甚至还广及社保领域与医疗产品生产流通领域,操作难度极高,让社会感觉到有实际效果则更难.现行医改还把重点放到治理”以药养医”的问题上.药品价格确实有虚高,但对患者所造成的费用负担来讲比不上高价外科产品(有数据统计为证).同时,药品涉及的利益面极广,从全国范围的大中小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到各个科室各个年资级别的医生的主要的薪资外收入统统涉及,还涉及医院以外的药品零售行业.即使这里面有不正当利益,但还是由数量极广的人群所分享.但外科产品的不正当利益则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医院的极少数主刀医生手中(注意,大多数外科医生与外科植入物与高价外科械材并无多大关系,即便是在大城市的大医院).同时,患者对药品在价格承受度上,在识别猫腻能力上,获得渠道的可选择性上都比高价外科产品来得强.所以,无论从"白道"还是从"黑道"角度讲,医改可操作的切入点应当放到高价外科产品而不是药品上来,或者,至少应当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所以,430例住院费用清单数据统计与分析告诉我们,医改的切入点应该有所调整.B题煤炭企业生产调度与销售方案设计某煤炭企业近几年来一直在生产一种利润很高的产品,其质量要求为:灰分10.01%-10.50%,挥发分<35%,硫分<0.8%。该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如图1所示。加工生产加工生产原料筒仓甲筒仓乙产品仓下混配最终用户合格产品图1某煤炭企业产品生产销售流程简图该图流程说明如下:(A)制造这种产品所需要的原料有很多种。该企业目前主要有如表1所示的A、B、C三种原料,其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用产率表示,如原料A的产率为80%表示每100吨原料A可以生产80吨产品。(B)在加工生产过程中一次只能对一种原料进行生产加工,该企业的原料加工生产能力为800吨/小时,每次连续生产时间在1~16个小时,每次停车时间不少于2小时,加工成本为10元/吨。(C)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存储到甲、乙两个筒仓中,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混装,使之达到用户的质量要求,其中甲仓的存储能力为11000吨,乙仓的存储能力为13000吨。(注:这里的存储能力表示筒仓在生产过程中允许存储的最大量,一般小于筒仓的容积)(D)显然A、B、C这三种原料生产的产品质量指标都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因此需要将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进行仓下混配,通常是由甲、乙两个筒仓同时放料完成配煤,使之达到用户的质量要求。(E)产品采用铁路外运,每列火车大约2000-3000吨,装车时间2-3个小时。现企业高层不打算扩大现有的生产规模,并规定了两个原则:原则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用户要求;原则二、为维护原料商长期合作积极性,规定A原料每年采购不少于40万吨,B原料每年采购不少于20万吨,C原料每年采购不少于60万吨。利用这些资料和你自己可获得的其他资料,讨论以下问题:(1)如何安排生产销售使企业的利润最大。(2)筒仓的入料口在筒仓顶部,放料口在筒仓底部,放料口下方为皮带运输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会有两种以上的产品先后装到同一个筒仓中,试对只有一个入料口和一个放料口的理想筒仓建立数学模型,表征该筒仓在同时入放料情况下仓内产品的分布与堆积情况。(3)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筒仓入料口为两条800mm×8000mm的入料刮板,通过刮板将产品刮入筒仓(入料口可以只运行一个刮板,也可以两个刮板同时运行);放料口为六个984mm×1440mm的方孔,形成两排,每排三个放料口,放料口下方为配煤皮带运输机(放料口通常部分运行,比如只运行一排中的1-2个,或同时运行两排每排1-2个)。筒仓的规格如附件1所示。试针对这种类型的筒仓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对产品入放料过程中仓内产品的分布与堆积情况进行实时模拟,进而实现准确有效的产品入仓和混配装车。(4)以企业生产调度者为报告对象,写一份生产调度销售方案建议书。表1某煤炭企业原料及产品规格表原料原料价格(元/吨)产品质量指标产率(%)灰分(%)挥发分(%)硫分(%)A5006.32340.480B7008.16261.960C30013.54360.970附件1实际产品筒仓的规格尺寸图2筒仓与装车点示意图注:本图为示意图,图上有4×2个筒仓图3图3单个筒仓A-A剖面图说明该图为一个剖面,筒仓卸料离地3500mm(即3.5m),下圆台高为15500mm,角度为65°,中部圆柱高为28500mm,上圆台高为4800mm;该图表征两个入料刮板间距为4000mm,两个卸料口间距为7056mm。图4图4单个筒仓B-B剖面图说明该图为一个剖面,筒仓卸料离地3500mm(即3.5m),下圆台高为15500mm,角度为65°,中部圆柱高为28500mm,上圆台高为4800mm;两个入料刮板间距为4000mm,三个卸料口间距为3300mm。注:A-A方向与B-B方向是垂直的。

图5单个筒仓图5单个筒仓入料截面图说明该图为产品入料截面(即筒仓顶部),筒仓直径为22000mm(即22m),中间是两条800mm×8000mm的给料刮板,间距为4000mm;图2的A-A剖和图3的B-B剖即为本图A-A和B-B方向剖开。注:A-A方向与B-B方向是垂直的。图6单个筒仓图6单个筒仓放料截面图该图为产品卸料截面(即筒仓底部),筒仓直径为22000mm(即22m),中间有2×3个大小为1440mm×984mm的卸料孔;图2的A-A剖和图3的B-B剖即为本图A-A和B-B方向剖开。注:A-A方向与B-B方向是垂直的。C题碳排放约束下的江苏省煤炭消费量预测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十一五”期间实现GDP年均增长11.2%。但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上,对中国的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能源,中国煤炭消费量呈现指数形式增长,从1953年的7145万吨到2010年的312236万吨,翻了近44倍。2007年2月至11月间,联合国政府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陆续发布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的四个部分指出地球表面气温在过去的一百年间上升了0.74℃,到2100年可能比1980~1999年时高出1.1℃~6.4℃;而且在过去50年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90%的可能性与人类使用的石油等化石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有关。现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危及能源、粮食、水资源、生态和公共卫生等,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给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已经被国际社会公认为威胁人类生存安全的最重大环境问题。目前,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水平或存量相当于大约430ppm二氧化碳,这个浓度已经使全球变暖了0.5℃以上,而且由于气候系统的惯性,气温还在继续上升,到2035年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存量可能将达到550ppm二氧化碳当量。未来几十年里,全球平均温度变化超过5为了遏制全球气候变暖,联合国、国际性组织和世界各国政府展开了积极的努力。1992年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被认为是冷战结束后最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达成了《京都议定书》(简称《议定书》),《议定书》要求三十多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2008至2012年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平均比1990年减少5.2%以上。在得到占发达国家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5%以上的缔约发达国家批准后,《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这标志着国际社会进入了一个实质性减排温室气体的阶段,人类发展史上首次具有了一个国际法律框架,用以限制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干扰。2005年启动的后定都谈判,2007年国际社会达成的“巴厘路线图”,2009年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等,都是国际社会所作出的具有标志性的努力。在此背景下,以减少碳排放为核心内容的低碳经济应运而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始终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基本国策,转变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在“十一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除了以往的环境指标,还新增了“十一五”末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这一约束性指标,而这个指标最终在“拉闸限电”等硬性措施下勉强完成19.1%。中国已于2009年11月26日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清晰量化目标,决定到202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并且,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中国新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的指标,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已成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节能指标到二氧化碳减排指标的确立,中国政府已经把能源环境问题上升到从未有过的高度,也证明中国努力推行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决心。2011年8月31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被划分为5类地区,每类地区确定一个节能指标,分别为降低18%、17%、16%、15%和10%。第一类地区包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最高,为18%;第二类地区包括北京、河北、辽宁和山东,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7%;第三类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和陕西,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6%;第四类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和宁夏,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5%;第五类地区包括海南、西藏、青海和新疆,其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为10%。2011年12月1日,国务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对目标任务作了分解,明确了各地区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指标,江苏省的下降目标是19%,略低于广东省的19.5%。江苏省“十二五”规划中也给出了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7%左右的目标。至于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参考以及国务院在2009年公布的我国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减少40~45%的目标。具体江苏省碳排放约束指标见REF江苏省碳排放约束指标构建\h表1。表SEQ表1-\*ARABIC1江苏省碳排放约束指标碳排放约束指标名称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减少(%)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指标值2015年18197左右2020年50注:2015年指标值是以2010年为基期,2020年指标值是以2005年为基期。根据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温室气体增加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4年占总碳排放将近95.3%。CO2排放量采用排放系数法,碳排放系数是指每一种能源燃烧或使用过程中单位能源所产生的碳排放数量。排放系数法是一种由IPCC向各国推荐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清单编制方法。碳排放量到CO2排放量的转换系数为44/12,即单位质量碳排放相当于44/12质量的CO2排放。对于每种能源的单位能耗碳排放系数,不同使用者采用的估计值是有差别的(见REF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h表2)。表2各种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单位:万t/万t)数据来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DOE/EIADOE:美国能源部;EIA:美国能源信息署。DOE:美国能源部;EIA:美国能源信息署。0.70200.47800.38900日本能源经济研究所0.75600.58600.44900国家发改委能源所资料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暨碳排放情景分析[R].2003.0.74760.58250.44350国家科委气候变化项目0.72600.58300.40900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的消费是引以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诱因。一方面,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煤炭为主的能源支撑;另一方面,环境承载力迫使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不能盲目的无限制利用,这是一个有能源开发利用的两难问题。这个两难问题中的重点是未来煤炭能源的需求预测问题。科学准确的预测未来地区煤炭消费状况,可以对国家和地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起到关键性作用。准确把握煤炭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对煤炭未来需求量的精确预测,可及时指导煤炭生产供应工作,对保障我国煤炭安全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省的国土面积仅占全国1.1%,却承载着占全国5.6%的人口,并且创造了全国10%的经济总量。但是,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已经给环境质量造成巨大的压力,并且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发展受到环境强烈的约束正在日益体现出来。江苏省的资源严重短缺,从煤炭储量来看,2010年基础储量14.23亿吨,查明资源储量36.01亿吨,仅占全国的2.7%。2010年江苏省煤炭产量为2090万吨,消费量为23100万吨,由于我国煤炭生产基地逐步西移,使得江苏未来煤炭组织能力进一步降低,从煤炭的产量和需求量来看,江苏的经济增长与煤炭资源紧缺的矛盾突出。从环境污染的情况来看,江苏单位经济产值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面临的能源瓶颈、环境承载力等环境资源约束日益增多。江苏省煤炭资源匮乏而煤炭消费总量逐年增长,煤炭消耗问题成为影响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好未来江苏巨大的煤炭供需缺口,分析预测江苏未来的煤炭消费,可以为江苏战略性能源开发供应提供依据,从而保证全省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基于此,请根据附录中的数据,结合你们收集到的相关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完成以下问题:(1)影响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煤炭消费量的指标有哪些?各指标对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煤炭消费量的影响情况怎样?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及其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第一、二、三产业煤炭消费量的变动对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等指标产生怎样的影响?(2)在整个碳排放约束下,考虑节能目标和江苏省经济发展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对“十二五”期间及未来十年江苏省主要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消费的结构进行预测和优化。(3)在整个碳排放约束下,考虑节能目标和江苏省经济发展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对“十二五”期间及未来十年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煤炭消费量进行预测和优化。请对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和说明。(4)根据分析的结果和结论,对江苏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路径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消费政策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附录表31995-2010年江苏省煤炭调入量情况表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煤炭消费量(万t)89368833858585718714877089639663煤炭调入量(万t)69007338654867917098676370977678煤炭调入量占消费量(%)77.2283.0876.2879.2381.4577.1279.1879.46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煤炭消费量(万t)1084913272167791842819952207372100323100煤炭调入量(万t)852511020144961581117948194671870621655煤炭调入量占消费量(%)78.5883.0386.3985.8089.9693.8889.0693.74数据来源: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整理表4各地区“十二五”节能目标及“十一五”完成情况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2006-2015年累计“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2006-2015年累计全国19.061632.01河南20.121632.9北京26.591739.07湖北21.671634.2天津211835.22湖南20.431633.16河北20.111733.69广东16.421831.46山西22.661635.03广西15.221527.94内蒙古22.621534.23海南12.141020.93辽宁20.011733.61重庆20.951633.6吉林22.041634.51四川20.311633.06黑龙江20.791633.46贵州20.061532.05上海201834.4云南17.411529.8江苏20.451834.77西藏121020.8浙江20.011834.41陕西20.251633.01安徽20.361633.1甘肃20.261532.22福建16.451629.82青海17.041025.34江西20.041632.83宁夏20.091532.08山东22.091735.33新疆8.911018.02数据来源:《“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表5各地区“十二五”单位GDP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北京18湖北17天津19湖南17河北18广东19.5山西17广西16内蒙古16海南11辽宁18重庆17吉林17四川17.5黑龙江16贵州16上海19云南16.5江苏19西藏10浙江19陕西17安徽17甘肃16福建17.5青海10江西17宁夏16山东18新疆11河南17数据来源:《“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表6江苏省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年份地区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195248.4125.498.5314.39131195558.9629.6911.2917.98150195765.1129.9414.4020.77157196269.2029.1017.3422.76161196595.1041.2030.2623.642081970129.2351.0346.1632.042491975184.1667.5979.6136.963291976187.9762.3885.0440.553321977202.4053.22105.3543.833531978249.2468.71131.0949.444301979298.55104.04141.1453.375091980319.8094.24167.4158.155411981350.02109.39178.0162.625861982390.17135.15185.5269.506451983437.65150.41210.8176.437161984518.85179.00250.3989.468431985651.82195.66339.56116.6010531986744.94224.26376.32144.3611931987922.33246.86493.69181.78146219881208.85319.18586.82302.85189119891321.85324.18657.06340.61203819901416.50355.17692.59368.74210919911601.38345.14793.92462.32235319922136.02393.821119.26622.94310619932998.16490.591598.05909.52432119944057.39683.982186.771186.64580119955155.25866.242715.261573.75731919966004.21989.183074.121940.91847119976680.341035.803411.862232.68937119987199.951047.163640.102512.691004919997697.821037.373920.152740.301069520008553.691048.344435.893069.461176520019456.841094.484907.463454.9012879200210606.851110.445604.493891.9214369200312442.871162.456787.114493.3116743200415003.601367.588437.995198.0320031200518598.691461.5110524.966612.2224616200621742.051545.0512282.897914.1128526200726018.481816.3114471.269730.9133837200830981.982100.1116993.3411888.5340014200934457.302261.8618566.3713629.0744253201041425.482540.1021753.9317131.4552840说明: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数据整理自《江苏统计年鉴2011》。表7江苏省主要年份地区生产总值指数年份地区生产总值指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55111.1114.7101.7107.0108.61957100.4101.8100.597.698.2196293.2101.573.594.091.91965107.1101.3130.8103.1104.71970114.9107.1136.5110.1112.31975106.1102.1115.699.2104.81976101.087.3112.0111.399.81977106.386.7123.9107.1105.11978124.6132.1124.6113.9123.21979112.0122.9107.1105.7110.81980104.889.5118.2101.6103.91981110.9112.9107.2117.9109.81982109.8115.9105.8110.4108.51983112.3107.2115.3113.5111.11984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