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转型与社区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主要内容一、中国社会转型需要加快社区建设二、社区建设的内容与当前存在的问题三、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四、当前社区建设的几点思考一、中国社会转型需要加强社区建设社会转型体制的转型计划经济—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封闭社会——开放社会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一)“单位人”变为“社会人”需要加快社区建设。计划经济时代,单位体制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进行社会控制、组织发动群众的重要手段。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实行就业市场化、住房自有化、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单位组织解决社会事务的能力在明显弱化,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
单位体制的衰落促使“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基层社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从而要求社区进一步发挥整合、服务和管理功能。(二)社会流动加快需要加强社区建设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迅猛增加,外来流动人口在城市社区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中国的流动人口已达到2.6亿人。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加顺应了人口城镇化的要求,提高了人的自由流动度,调动了人的积极性,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城市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带来的矛盾。同时大量的外来农民工涌入大中城市,也给城市的社会管理带来了挑战。比如城市住宅、教育、医疗以及供水供电、交通通信、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超负荷运转,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民生问题凸显,城市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增多。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问题突出毒品(三)居民需求多元化需要加快社区建设社区生活着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籍的居民。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从居住环境到基础设施,从生活服务到文化生活,从治安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等,人们对社区都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希望得到多方面的服务。而政府的公共服务不能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到居民需求,这只有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来解决。(四)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加强社区建设社区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各阶层的人都集中生活在社区。社区内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不断呈现,各种社会矛盾首先在这里积聚。因此,城市社区在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处于前沿地位。社区建设要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建立健全社区成员沟通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等,完善社区服务体系,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引导居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通过民主自治的道路,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治理的涵义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1995)治理定义治理是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合作运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对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协调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化解矛盾的过程。管理
治理主体国家和政府国家、政府、社会方式行政性、自上而下行政、法治、道德、社会自治内容宏观事务的管理服务、管理、协调价值取向国家政府利益公共利益最大化权威来源政府法规命令公民的认同与共识目标社会秩序社会活力与社会秩序(五)应对老龄化挑战需要加强社区建设随着中国进入21世纪,同时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问题、养老问题日益突出。由于现代社会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了挑战,发展社区养老服务,满足社区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改变传统的完全由家庭承担养老义务的方式,实现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方式,成为当前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的新出路。二、社区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当前存在的问题(一)社区的基本内涵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具有共同意识和共同利益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的6个基本要素1)一定地域2)一定人群3)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4)相互配合的社区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5)社区成员的交往互动而形成的各种关系。6)社区成员对社区有归属感、认同感.社区类型(1)生产力水平:社区可以分为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2)功能划分:社区可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旅游社区等。(3)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等综合标准划分:社区可分为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
(4)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许多乡村社区也开展了非农业生产和商业活动,成为新型的“城镇化”的乡村社区。(二)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社区公共事务、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把社区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1、社区服务。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居民需求为导向提供的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社会服务。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市场提供的商业服务、社区社会组织提供的慈善公益服务共同构成了社区服务的网络体系。从而全面地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多层次的需要,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社区服务包括社区生活便民服务、社区教育服务、社区医疗健康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等。人的需求有哪些?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低级高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安定有序;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2014年1月7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经济系统
政治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2、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管理机构和社区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自我管理和民主决策,目的是协调社区各种关系、维护社区治安、化解社区矛盾。包括社区的组织建设、社区治安、社区环境建设等等。——社区管理谁来做第一是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领导核心,社区党建只有围绕社区建设来进行,才能得到社区居民群众的认同,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基层政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脱离了单位体制进入了各类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以及在职和离退休的党员通过社区党支部组织联合起来,一方面围绕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同时,社区党支部也要做好为党员服务工作。加强社区党组织作用政府对社区事务的管理要减弱,但是,社区党支部和党员对社区事务的参与要加强1、转变观念,明确定位。思想上的导向作用;决策上的把关作用;组织上的保障作用;生活中的表率作用。2、动员参与,身体力行。3、从体制整合到价值整合。4、理顺党组织与居委会的关系。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大量的外地农民工进入城市,社区党组织也要加强对外地流动党员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城市。同时,发挥外来党员在流动人口中的管理作用。总之,社区党建只有围绕社区建设的任务来进行,才能得到社区居民群众的认同,才能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作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巩固基层政权。第二,加强社区居民委员会自治组织的建设,能够有效实行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它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政府开展各项工作,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但由于自治理念不清,目前仍有很多社区,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对社区自治的概念比较模糊,把社区居委会当作腿,把本该自己承担的工作压到社区,造成社区工作负担过重,使社区在管理上出现行政性较强、官方色彩较浓的现象,削弱了社区居委会在带领社区居民建设和谐社区中的凝聚力和协调力。第三,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关系,培养居民参与意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同时,也成为社区居民表达意愿、反映诉求、化解矛盾、规范行为的重要平台和有效机制。第四,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社区管理怎么做?(方式)法律行政经济道德规章制度做群众思想工作信息技术手段等舆论引导心理疏导风俗习惯村规民约宗教媒体监督征信体系建设人是什么?上进心正义心责任心自尊心虚荣心嫉妒心自私心案例1:“有错必罚”练就德国人高素质德国人很少吵架——德国已经立法惩治恶意骂人。“比如你是一头猪”就的罚款500欧元。德国人乐于助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见死不救要受罚。德国刑法典第324条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需要救助时,根据行为人当时其情况,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医务但不进行急救的,处一年以下限制其自由或罚金。
《环球时报》2012年8月7日,该报住德国记者青木三、我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一)我国社区建设兴起的背景大转变: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城市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为主、以基层地区管理(“街居制”)为辅的管理体制。国家通过单位这一组织形式管理职工,通过街居体系管理社会闲散人员、民政救济和社会优抚对象等,从而实现了对城市全体社会成员的控制和整合,达到了社会稳定和巩固政权的目的。但是,在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之后,单位制逐渐被打破,单位管理模式趋于失效。街居制也由于基层社会的巨大变化而面临很多的现实难题,在管理上陷入困境。因此,城市基层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组织形态和管理体制来解决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和各种矛盾,承担起重新整合社会的功能。社区制的出现是一种必然要求,它改变了传统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必将在未来对我国城市社会的发展起到重大的作用。1、街居制的现实困境
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转型,我国城市基层管理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街居制面临着不少现实难题,主要表现为职能超载首先,单位制的瓦解导致单位职能的外移,要求街居来承接。其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无单位归属人员以及外来人口的增多,给街居增添了更多的管理、服务工作。再次,我国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提出了管理重心的下移,由此带来了原来实行“条条”管理的很多部门将任务下放到街区,给街区增加了很多新的管理内容,如市场管理、园林绿化、交通道路、民政福利、市容市貌等管理项目。职权有限街道办事处没有相应的法定地位和权力居委会一般没有财务支配权角色尴尬街居倾向于政府一边,变成了政府的“脚”,只是被动地执行市、区一级政府下派的任务。居委会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地位实际上被虚化,变成了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层和落实层。2、社区制的主要特征
社区制是对单位制、街居制的一种超越和重整,
第一,从管理理念上来说,面向全体居民,以居民为主,以人为本,变管理为服务。社区制强调对人的关怀(不仅是物质利益的关怀,还有精神文化、政治参与、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关怀),关注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事务。过去的单位制、街居制有很强的控制思想,如限制人口流动,固定职工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社区制则以服务为核心,合理配置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一个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睦的人文居住环境,最终促成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管理形式上,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强调居民参与。不管是单位制,还是街居制,行政功能都非常突出,命令式的上下级科层色彩浓厚。政府与单位之间、单位与职工之间都是服从与被服从的行政命令关系。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也都按照行政命令模式运行。而社区制则强调居民参与,要求社区发展的各项规划、社区建设的实施以及社区事务的处理等都必须体现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与居民的要求相适应。居民是社区的主体,是社区发展的始终动力源。我国过去在对基层社会的管理中,管理主体单一化,只能是政府。而在社区制中,社区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必然要求,除了国家(政府)主体之外,还须有社区自治组织以及专业化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机构等。也就是说,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弥补政府的缺陷,就应实行共同治理,把政府“管不了、也管不好”的社区事务交由社区自己管理。不仅如此,还要在政府与社区之间形成积极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在社区管理的过程中,以善治为目标,达至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第三,管理主体,改变政府管理的唯一主体地位,加强政府与社区的合作,达至善治。(二)中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历程1、实验准备阶段(1991—1995)1991年7月民政部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听取对“社区建设”思路的意见通知》。1992年,社区建设开始在一些地区进行实践。1992年9月下旬,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和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讨会在杭州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会上研究了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社区的定位问题对社区的定位,当时有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意见,一是社区定位在街道办事处之下,居委会之上;二是社区等同于街道。1993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中,民政部设立了“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岗”,表明政府也认定社区建设是自己的工作职责。1993年3月—1994年3月,镇江市开展了全面和正规的社区建设实验。2、开始起步阶段(1996年1月—1998年5月)1996年是我国社区建设取得累累硕果的一年。这一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三个文件:《关于加强两级政府两级管理意见》、《关于加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意见》、《关于加强街道、居委会和社区管理意见》。此后,石家庄市、杭州市、青岛市都出台了相关政策,并制定了比较规范的社区建设实施计划,社区建设开始在一些城市中逐步推广开来。3、全面推进阶段(1998年—2001年)政府有了专司此项工作的职能部门,并配备了人员,设置了专门的工作机构。社区建设这项工作正在不断引起中央高层领导的关注和重视。社区建设这项事业已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开花结果。2000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对社区建设的内容、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内容、实施方法等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全面阐述,为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4、不断深化和完善阶段(2002年—至今)突出标志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讨论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完整科学地阐述了关于社区建设的方针政策。“23号文件”下发以后,社区建设随着两轮社区体制改革的进程而推进:第一轮社区体制改革主要围绕确立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管理框架,出现的较为明显变化就是将组织机构分散的、规模很小的居民委员会改造成居民人数较多的资源比较充分的城市社区;第二轮社区体制改革主要围绕提供社区服务和实现社区自治两大目标取向,出现的较明显变化是政府管理重心不断下移到社区,同时社区居民对社区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对国家来说,建设服务型政府和和谐社会的目标贯穿于社区建设活动过程中。(三)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取得的成绩2000年11月23日“两办”转发的关于《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意见》的通知(【2000】23号)中,明确社区建设的目标:(1)适应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建立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增加服务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的网络化和产业化,努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3)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大力发展社区事业,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整个社区的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由此可见,国家开展社区建设的目标就是重构城市社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相关组织的功能,实现对城市社会有效管理和调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社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公共利益为纽带,以各种社会组织为载体,以资源整合为保障,构建起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体通体合作的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以促进政府、社区、居民、社会、企业、生态各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自治环境,提升社区民主自治能力,激发基层社会活力,进而提高构建整体和谐社会的能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区。以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基本目标,2、社区建设取得的成绩自从国家颁布《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以来,在民政部选择26个国家级社区建设试验区的大力推动下,在加强社区服务和增强社区自治这两大主题下,我国城市社区建设蓬勃开展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社区组织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基层社会有序管理格局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强化(城市社区党组织的覆盖率达到99.6%)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居民代表会议、协商议事会议制度普遍建立,社区居民参选率和直选率稳步上升,2007年,宁波第一个实现全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直选)大力培育和发展社区民间组织进一步理顺了社区与基层政府和各类组织的关系(杭州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公共服务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体制)2)社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格局社区公共服务覆盖面逐步扩大社区志愿服务迈出新步伐社区自助互助性服务取得新进展社区商业服务发展迅速社区服务手段进一步丰富和改进3)社区工作队伍体系基本建立,初步形成了专兼职结合、功能互补的格局社区居委会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区志愿者队伍日趋壮大积极推进社区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4)社区建设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了齐抓共建的格局建立起运转协调的组织调度机制(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初步建立起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方投入机制。基本建立起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5)政府管理重心下沉社区的同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并减轻政府带给社区的负担。
应该说,政府已经成功地将管理重心下沉到社区,相应的职能、任务、人员、经费等各方面都在不同程度地进入社区。另外,许多地方在将政府管理重心下移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还进一步思考如何减轻政府行政给社区带来的负担和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例如政府工作社区准入制就是这样一种探索。在浙江宁波海曙区,政府工作社区准入制就是其进行以满足社区需求为出发点的社区体制改革的前提性制度;在深圳盐田,政府社区工作准入制是其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6)培养新的社区组织,形成社区多中心治理局面。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社区的主体组织一直都是以居民委员会这一法定自治组织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社区体制改革过程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主体组织增加。一方面,原来规模较小、资源较贫乏的居民委员会朝着人数较多和资源较充分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除了注重发挥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重要领导作用外,政府还特别注重培育新的社区组织。许多新的社区组织,如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工作站、社区服务站、社区义工组织、社区艺术团等逐渐成为参与社区建设的主体组织,充分整合社区内的各种资源,从而形成社区多中心治理局面。(四)社区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1)如何准确定位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以及落实到社区层面的政府与社区的关系,仍然有待探索。从理论上说,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应该是明晰的,但是,实践上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更为重要的是,落实到社区层面的公共事务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推进而有所变化的,如何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新事务的出现而科学划分政府和社区的职责,并配之以相应的“责、权、利”的调整,以促进社区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2)在政府管理重心成功下沉到社区的同时,职能转移过多、转移过程中随意而没有规范、没有约束机制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使得社区很难摆脱行政化倾向而走向社区自治的目标,甚至出现由原来的政府包办变为社区包办的倾向。居委会过多的行政事务与社区自治的矛盾并没有因为“费随事转”而得到很好解决,甚至矛盾更为突出。与此相关的另一方面是,政府剥离出来的任务由社区工作者来承接,但是,刚刚起步的社区工作者制度不完善,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依然不高。(3)社区参与程度仍然很低,制度化和非制度化参与渠道有限,参与能力不足,是社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较长时间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基本被单位体制包围,人们更习惯单位范围内的活动。当然,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人们逐渐转向社区时发现,无论是制度化的还是非制度化的参与渠道都非常缺乏,同时,无论是政府还是作为居民利益代言人的社区居委会也都还停留在行政化时代,而没有摆脱行政化倾向的居委会对社区居民没有吸引力,社区居民不关心也无渠道关心居民自治事务。社区居委会的直接选举制度将有利于居民参与渠道的扩展、参与主动性和参与能力的提升,但是,如何建立规范的和高质量的直选制度也仍然需要长期探索。(4)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发挥、社区党支部与社区自治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如何定位依然是个问题。在具体工作中,有关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和居委会自治组织作用的发挥问题,出现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党支部陷于具体事务中难以自拔,削弱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另一种表现为党支部“眉毛胡子一把抓”,削弱了居委会的自治功能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仍然停留在“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工作,支持和保证群众自治组织行使职权”这样一种原则层面和空洞的口号上面,鲜有真正创新。在社会转型,党如何既避免对社区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又能发挥出应有的领导作用,在社区中构建最广泛和牢固的社会基础,实现对社区的有效整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五)社区建设发展的方向关于社区发展的未来的争论一种将社区建设和发展定位在街道层面,他们的解决思路是,将街道作为大社区,明确授权街道作为一级行政组织和管理平台,整合原有街道范围内居委会组织和其他社会资源,而街道以下的居委会组织作为落实社区建设任务的平台,共同推动社区的发展。另一种则将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看做完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途径和方式,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分离,注重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发育和社会成长。他们的解决思路是,政府退出市场和社会领域,政府管理好本该自己管理的公共事务,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交给市场和社会。具体到社区,街道一级应该由对上负责转变为服务于社区居民,充分培育社区内各种中介组织和自治组织,从而使社区逐步走向自治。学术界将上述两种理念和倾向归纳为行政性导向和自治化导向的社区建设和发展思路。综观上述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严格地说,我国各地进行的社区治理实践既没有完全的行政性模式,也没有完全自治性模式。我国社区治理的实践还处在从行政性倾向向社区自治的过渡和发展阶段,因为在一些政性倾向较明显的社区治理模式中,政府也致力于社区自治的培育和发展;而在那些朝自治性方向努力的社区治理实践中,社区自身的力量还没有成长和强大到可以支撑社区发展和建设的全部过程。可以说,各地社区治理实践采取的基本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建设和自下而上的自治建设双轨推进的策略。与所有事物的发展一样,和谐社区的未来必然取决于社区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社区发展的现实条件。因此,中国的社区建设和发展必然源于两种结构性力量,一种是政府的行政力量,另一种则是基层社会自治的力量,这两种力量的相互补充和博弈构成不同模式的社区治理实践。总体上看,大多数学者赞成自治性社区治理践的取向,而否定行政性社区建设模式,社区居民自治应该是我国社区建设和发展的未来。1、城市社区建设行为主体向多元化发展社区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建设行为主体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其中包括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政党组织,居民委员会、驻街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社区居民。他们是社区内各种资源的所有者、组织者和发动者。在社区建设中,他们目标的追求是相同的,即实现社区稳定和社区繁荣。2、社区发展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在旧体制下,各种类型的城市在基层管理模式上都基本相同。在今后的社区发展中,不同的城市以及不同城市分区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将越来越明显。不同的城区功能和特点,也会有所不同。在社区建设方面应该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走出各具特色的路子。3、社区建设的内容向系统性发展传统的城市基层工作,内容主要限于政府所部署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和范围还很狭窄的居民自治性事务:近些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服务,则是从一些社会成员的特殊救助服务逐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内容。4、社区管理行为向更多的民主性和互动性发展
长期以来,长期以来,城市基层的社区组织主要是执行上级交办的行政任务。这是老社区体系的最大特征和基本定位。正所谓“任务。这是老社区体系的最大特征和基本定位。正所谓“上到国务院,下到居民办,政府工作样样干.”在这种格局下在这种格局下,到国务院,下到居民办,政府工作样样干在这种格局下,居民成了社区组织完成行政任务的简单工作对象,5、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欧美国家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历程是由微观取向的个案工作方法开始,经由小组工作,最后到达社区工作。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历程正好相反。职业资格考试
四、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矛盾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就业信息、教育培训、医疗健康、社会保障落实、养老助残、社会交往、社会安全、文化体育活动等等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社区服务人性化着眼于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特别是对居民最关心、最需要、通过努力又可以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供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设要针对我们现阶段存在的重大问题展开。这需要我们尽快实现社区服务的转型:社区服务功能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创造型转变,从而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们拥有认同感、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生活空间。向社区居民公开征集社区服务项目,构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供给模式。案例1:北京海淀区万寿路街道和社区“幸福万寿路”工程”2、社区建设的社会化。面对当前社会成员大量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上升,仅仅靠国家政府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可能的,必须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现代社会的社区服务体系是由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和社区公益服务体系构成。发挥政府、社区居委会、民间组织、驻社区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社区服务中的作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鼓励、支持社区居民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案例2:桃源居社区服务的三个层次桃源居所有居民:社区教育、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体育、交通配套、社区保险等特定群体:老人、孩子、居家妇女等(老年协会、社区邻里中心、文化教育儿童中心)针对义工、社工的福利:桃源人家3、社区建设的市场化。将社区服务业作为一项产业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减轻政府负担。社区服务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努力,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覆盖社区全体成员、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努力实现社区居民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需有所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因此,社区建设需要打破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局面,在城市建设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社区服务多元化投融资体制,缓解政府城市建设和社区服务资金紧张的局面。例如:新社区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公开、公正的招投标制度,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引进市场机制;同时将社区服务业作为一项产业推向市场,实行市场化运作,允许民间资本、外国资本的进入,降低准入的门槛,充分发挥非国有资本的作用,健全社区市场化的服务体系。新型城镇化规划: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机构、驻区单位积极作用,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北大资源物业经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现有员工千余人,在全国各地拥有数个物业管理优秀示范项目,具有一级物业服务水平。北大资源物业集团不仅承担了日常的物业管理工作,而且承担了北大资源集团项目开发中所移植的优质资源的运营服务,使得社区居民能享受到北大优质的小区医疗、教育、科技、商业等多种服务,让居民感受到意外的惊喜,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案例3、北大资源物业提供的服务尚品清河具有品牌特色的物业服务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济南天桥某局长:“发现原来房地产企业也可以这样做!”所谓的“这样”是指,北大资源集团与以往的开放商不同,不仅仅是单一的完成住宅开发,而是如何加深对民众“安居”需求的理解,提供便捷的生活设施和周到的物业服务。天桥区房管局物业科科长也肯定了尚品清河小区的物业工作。他指出尚品清河物业公司所做的不在传统的物业公司那种保持社区不脏不乱的工作,而是实实在在地做到为业主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社区居民对尚品清河物业公司满意值也高达90%以上。案例4:桃源居社区服务资金来源桃源居社区创造性地提出“五个一点”的社区服务资金筹集办法,即政府承担一点、物业管理费补贴一点、开发商赞助一点、社区经营组织赢利补贴一点、政府管理下的社区义工组织经营一点(降低公建配套设施的营运成本)。多渠道筹集的社区服务资金,由“六位一体”的决策机制和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按既定程序加以分配。这一机制,实际也确定了相关各方在社区服务和福利提供过程中的责任和作用。4、社区建设信息化当今,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社区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信息化是在政府主导和社会广泛参与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在国家信息产业不断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推动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内在动因是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质量之需求;社区信息化在客观上成为由传统社区向现代社区转型的推进器。社区信息化的价值在于同传统的社区管理和服务方式比较,实现了多方面的革命性变革,如管理和服务理念、手段、方式、运行机制、绩效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的功能从政府剥离到社区,社区已成为社会管理的最前沿。以信息技术推进社区建设,已成为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北京:通过加大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整合政府和社会各种资源,努力实现社区组织和资源信息、社区人口住户资料、日常工作台帐的电子档案全覆盖,逐步建立开放式、多功能的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推动形成实现政府公共服务网、社区管理服务网、便民利民服务网的相互衔接、资源共享,不断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一)社区信息化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是伴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科技的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会实现人们生活方式上的一次大的跨越。蒸汽机、电灯、汽车、电视机等,无不如此,互联网的诞生,更是全方位的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互联网使市场变大了,商品更丰富了,网上缴费、网上购物已经变为现实。进一步提升了人们消费需求层次,加快了消费节奏,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因为有了互联网,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网上聊天、网上下棋、网上阅读、数字影院等都可以在网上得以实现。(二)社区信息化促进了人们工作方式的转变电子政府使政府部门办公实现了自动化,文书的传送,文件的审批都可以在网上得以实现。通过网络平台举行的视频会议,也使开会成本大大的降低。广州市69%的党政机关采用网格化的公文流程,电子政府实现了政府办公手段上的一次革命。实践证明,电子政府不是孤立的,必须与社区信息化相衔接。因为政府需要的各种社会信息数据来源于社区,由政府负责提供的教育、文化、卫生、治安等公共服务需要落实到社区等等。同时社区办公自动化,也极大地减轻了社区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社区信息化促进了人们交往方式转变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及时准确获得和传递各种信息,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14-2016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深度调查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密封保温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维护心理健康走好军旅人生路副本图文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胶喷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吊钩式抛丸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单桥探头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中式橡塑大风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间三氟甲基苄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大学-建筑材料课件下载-墙体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
- 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 排拉表标准格式
-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
- 农村土地征收与补偿机制优化
- 四年级上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PPT
- 高三数学备课组高考数学经验总结
- 医院布草洗涤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太空互联网的发展与挑战
- 小学语文-我最喜欢的玩具教学课件设计
- 天翼云高级解决方案架构师练习试题附答案
- 《溶液的浓度》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