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_第1页
24 《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_第2页
24 《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_第3页
24 《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 教科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蚕变了新模样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3.授课时间:2022年4月6日10:00-10:45

4.教学时数:45分钟核心素养目标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蚕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信息处理:学会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如相机、显微镜等,收集和处理观察到的数据,培养信息处理能力。

3.科学思维: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阶段蚕的生长变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团队合作: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观察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环保意识:了解蚕的生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观察和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分析不同阶段蚕的生长特点

2.难点:

-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蚕的内部结构

-理解蚕生长对环境的影响

3.解决办法:

-重点:

-提前准备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让学生熟悉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引导学生记录和分析蚕的生长变化

-难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相互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技巧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蚕生长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教学资源1.软硬件资源:

-显微镜

-放大镜

-相机

-投影仪

2.课程平台:

-科学教学软件

3.信息化资源:

-科学教育网站

-相关视频资料

4.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

-观察实验

-案例分析

-数据记录和分析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介绍本节课的基本概念,重点解释其重要性和应用。

2.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本节课内容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3.重点难点解析:强调课程的重点,通过举例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与课程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演示课程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展示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围绕课程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记录在黑板或投影仪上。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知识点梳理一、蚕的生长发育过程

1.卵:蚕的一生从卵开始,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

2.幼虫:卵孵化后,蚕宝宝(幼虫)出生,幼虫阶段会经过几次蜕皮,逐渐长大。

3.成虫:幼虫经过最后一次蜕皮后,变成白色或黄色的蚕茧,然后化蛹、羽化成蚕蛾。

4.卵:蚕蛾产卵,完成生命的循环。

二、蚕的饲养方法

1.选择健康的蚕种:选择无病虫害、生命力强的蚕种进行饲养。

2.准备适宜的饲养环境: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通风、温暖和湿润。

3.喂养新鲜的桑叶:每天定时喂养新鲜的桑叶,保持饲料的清洁和充足。

4.定期清理粪便:定期清理蚕宝宝的粪便,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三、蚕的生态作用

1.蚕是重要的经济昆虫:蚕丝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2.蚕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蚕的排泄物(蚕沙)是良好的肥料,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3.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蚕的饲养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四、蚕的科学研究价值

1.蚕的基因研究:蚕的基因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生命的奥秘,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

2.蚕的疾病防治:研究蚕的疾病防治,可以为其他昆虫的疾病防治提供借鉴。

3.蚕的生态适应性:研究蚕的生态适应性,可以为我们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提供参考。

五、蚕的文化意义

1.蚕丝文化:蚕丝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2.蚕的精神文化:蚕的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

3.蚕的民俗文化:我国的许多地区都有祭祀蚕神、庆祝蚕事的习俗,体现了人们对蚕的敬仰和感恩。

六、蚕的饲养实验

1.实验目的:通过饲养实验,让学生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实验材料:蚕种、桑叶、饲养盒、放大镜等。

3.实验步骤:

a.准备饲养盒,放入新鲜的桑叶。

b.放入蚕种,观察蚕的生长过程。

c.定期清理粪便,保持饲养环境的卫生。

d.记录蚕的生长情况,包括蜕皮次数、体长等。

e.观察蚕的化蛹、羽化过程。

4.实验注意事项:

a.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通风、温暖和湿润。

b.定时喂养新鲜的桑叶,保持饲料的清洁和充足。

c.避免惊扰蚕宝宝,以免影响它们的生长。

七、蚕的观察与记录

1.观察内容:蚕的外部形态、生长过程、生活习性等。

2.记录方法:

a.使用放大镜观察蚕的外部形态,如体色、体长、触角等。

b.记录蚕的生长过程,包括蜕皮次数、体长等。

c.观察蚕的生活习性,如取食、排泄、活动等。

八、蚕的环保教育

1.蚕与生态平衡:通过饲养蚕,让学生了解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减少农药使用:蚕的饲养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废弃物的处理:正确处理蚕的废弃物,如粪便、蚕沙等,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九、蚕的拓展阅读

1.《蚕的一生》:介绍蚕的生长过程、饲养方法等。

2.《蚕丝文化》:介绍蚕丝的历史、文化意义等。

3.《蚕的科学研究》:介绍蚕的科学研究价值、成果等。

十、蚕的实践活动

1.饲养蚕:通过饲养蚕,让学生亲身体验蚕的生长过程。

2.参观蚕丝工厂:了解蚕丝的生产过程,感受蚕丝文化。

3.开展蚕丝手工制作:学习制作蚕丝手工艺品,如丝巾、丝绸等。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认真听讲、是否主动提问等。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价每个小组的讨论成果,如是否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够有效地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等。

3.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来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是否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是否能够准确地解释概念、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知识点等。

4.观察与记录:评价学生对蚕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如是否能够准确地观察到蚕的生长变化、是否能够详细地记录观察到的信息、是否能够清晰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等。

5.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是否能够准确地完成实验任务、是否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等。

6.蚕的环保教育:评价学生对蚕的环保教育的理解,如是否能够理解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否能够认识到减少农药使用的必要性、是否能够正确处理蚕的废弃物等。

7.教师评价与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观察与记录、实践活动和蚕的环保教育等方面的评价,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如表扬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提供改进的建议等。教学反思与总结此外,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评估上的不足。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成果,以及他们的随堂测试成绩,以更全面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重点题型整理1.选择题:请选出下列哪个选项是蚕的生长发育过程的第一个阶段?

A.卵

B.幼虫

C.成虫

D.卵

答案:A

2.判断题:蚕的一生从卵开始,经过幼虫、成虫和卵的阶段,完成生命的循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填空题:请填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____、____、____等阶段。

答案:成虫、卵

4.简答题:请简述蚕的饲养方法。

答案:蚕的饲养方法包括选择健康的蚕种、准备适宜的饲养环境、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