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第三单元单元备课本单元以“儿童生活”为主题,编排了《曹冲称象》《玲玲的画》《一封信》《妈妈睡了》四篇课文,以儿童的视角表现儿童的生活。《曹冲称象》讲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赞扬了曹冲善于观察,爱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玲玲的画》写了玲玲在画弄脏后,巧妙地在弄脏的地方画上一只小花狗,使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一封信》中露西给爸爸写了两封信,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表现了露西的乖巧懂事;《妈妈睡了》讲述了妈妈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写出了妈妈的辛苦与劳累以及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内容教学要点字词句◎认识62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38个字,会写32个词语。◎了解“弹钢琴”等词组的结构特点。◎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阅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试着讲讲故事。◎能针对问题,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背诵积累古诗《小二垂钓》。◎自主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口头表达◎选择自己的一件手工作品,能按照顺序介绍制作的过程。◎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能够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书面表达◎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4曹冲称象【教学目标】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等10个字,会写“一同、柱子”等11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到底”等词语表达的意思。2.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称、柱、底、杆、秤”5个字,会写“一同、柱子、一边、到底、秤杆”5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体会词语“到底”表达的意思,初步了解“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教学过程】一、观察插图,引发思考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观察:这个小孩叫曹冲,他才七岁。观察大象和曹冲,你有什么发现?过渡: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曹冲却只是七岁的小孩儿。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曹冲称象》,看看七岁的曹冲是怎样称出这个庞然大物的重量的。教师板书课题(板书:曹冲称象),学生齐读课题。2.引导学生认识“曹、称”两个生字。(1)用手指课题中的“曹”字,提问:你身边有姓“曹”的人吗?你是否在同学或其他人的名字中见过这个字?(2)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称”,请学生仔细观察,再范写“称”字。提醒:注意左窄右宽,右边“尔”的撇和点要穿插到左边的禾木旁中。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发现书写问题进行个别指导,展评。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指名读课文。(1)老师相机正音。区分“称”和“秤”。“称”和“秤”是一对字音相近的生字,且字形中都有禾字旁,容易混淆误读。用生字组词和造句的方法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字:①“称”字读一声,可以组词“称象、称重”。“秤”字读四声,可以组词“大秤、秤杆”。②造句帮助区分:造大秤(chènɡ)来称(chēnɡ)大象的重量不太容易。(2)指导学生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这句话比较长,指导学生读好恰当的停顿。3.启发思考:课文一共写了几种称象的办法?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总结:一共两种办法,官员们的办法和曹冲的办法。4.提问:课文哪个自然段写了官员们称象的办法?哪个自然段写了曹冲称象的办法?学生交流。预设:第3自然段写了官员称象的办法,第4自然段写了曹冲称象的办法。5.学生交流概括课文每一自然段说了些什么。预设:第1自然段说了大象的来历,第2自然段介绍了大象的样子,第3自然段写了官员称象的办法,第4自然段写了曹冲称象的办法,第5自然段写了称象的结果。三、学习第1-2自然段,了解大象的样子1.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曹冲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画出写大象样子的句子。(课件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2.想象感悟,体会“又高又大”。(1)引导交流:大象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2)结合生活实际想象:看看教室的墙壁,想想你平时见过的柱子,你有什么感受?(3)指导朗读:抓住“一堵墙”“四根柱子”等词语,读出大象的“又高又大”。3.品读问句,用“到底”仿写句子。(1)思考:官员们见到大象后有什么表现?(课件出示)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2)(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比较朗读,体会句子的意思: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你读出了什么?(课件出示)大象有多重呢?大象到底有多重呢?①讨论交流: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②指导朗读: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上扬,重读“到底”。③表演读: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模仿“一边看一边议论”的样子。④仿说:试着用“到底”说一句话,表达想进一步探究的意思。预设:鱼到底有没有记忆呢?四、学习第3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办法1.学生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官员们想的称象办法。(板书:大臣造大秤)2.指名学生读官员们的话。(1)(课件出示)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①“杆”:量词,比如说“一杆枪”。②“秤”:是称量物体重量的器具。(课件出示秤的图片)③学生观察一杆秤的图片。提问:官员们提到的秤应该是这样的,你知道哪个是“秤杆”,哪个是“秤砣”吗?学生回答,教师点拨:这种秤需要人把整个秤都提起来才能测量物体的重量。(2)(课件出示)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曹操听了直摇头。提问:你同意官员的说法吗?(学生回答)所以曹操听了这种说法是什么反应呢?预设:曹操听了直摇头。(板书:曹操摇头)提问:你能说一下“直摇头”是什么意思吗?预设:“直摇头”写出了曹操对官员们的主意不满意。五、观察交流,练写“称、柱、底、秤、杆”1.教师指导“底”字的书写。(1)出示“底”字,请学生观察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发现。教师示范书写并提醒:“氏”的一横收笔在横中线上,向右上略倾斜。斜钩要舒展,与左边的撇平衡。(2)学生试写一个,观察比较,再写一个。(3)展评,表扬进步,改进不足。2.学生自主练写“秤、杆、柱”3个字。(1)请学生观察这3个字,交流发现: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左边偏旁书写的时候最后一笔都要变形,此外“杆、柱”都是木字旁。3个字右半部分书写要点:“平、干”的长竖都要比左边木字旁的竖略低;“主”的最后一笔长横穿插到木字旁右下方。(2)学生描红一个,观察比较,再写两个。(3)展评,表扬写得好的,对书写有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做、岁、站、船、然”5个字,会写“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5个词语。2.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表达的意思。3.讨论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和曹冲一起看到了又高又大的大象,他们想出了哪些称象的办法呢?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曹冲称象的具体过程吧!二、学习第四自然段,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1.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画出写曹冲称象办法的句子。2.老师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1)提问:曹冲的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预设:赶、画(2)品味“才”的意思。曹冲才七岁。①对比朗读:读一读,体会“才”字的意思。(仅仅)②指导重读“才”字,读出惊讶、夸赞的语气。③仿说句子:用“才”说句子。学生练说,全班交流,评价。④评价曹冲,相机板书“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3)老师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①提问: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预设:赶、装②思考:为什么要把石头装到船下沉的地方为止呢?预设:因为船下沉的深度和大象在船上时一样,才能说明这些石头的重量和大象的重量相同。(4)老师指名读句子。(课件出示)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提问: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预设:称3.归纳曹冲称象的4个步骤,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1)指名读第4段,并说出曹冲称象的4个步骤。(板书:赶象上船、画线、赶象上岸、装石头、称石头、知象重)(2)请同学们按照步骤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第一步:赶象上船,在船舷下沉处画线。课件出示相关图片。第二步:把大象牵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第三步:称出石头的重量。第四步: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等于大象的重量。(3)启发思考:可以用哪些表示顺序的词语将这几句话连在一起呢?用“先、再、然后、接下来、最后”等词语,把曹冲称象的步骤说清楚。三、对比两种称象的办法,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1.读第五自然段。(1)提问:曹操听了曹冲的办法后,是什么态度呢?预设: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板书:曹操微笑点头,对曹冲的办法满意)(2)指导朗读:“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果然”这个词表示事情结果果真如曹操所料,所以读这句话要带着对曹冲佩服的语气。2.讨论交流:对比两种称象的方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1)小组讨论:同官员们的办法相比,曹冲称象的办法好在哪里?(指名交流)(2)小结归纳:曹冲的办法好在两个地方:一是把大船作为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块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相机出示课件)四、写字写词1.出示“做、岁、站、船、然”5个字,请学生观察这5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选择一个最想让老师范写的字。预设1:“然”字。提示书写要点:“然”字的四点,要拉开适当的距离,首尾两点稍大些,右上“犬”字,最后一点不能忘记。教师边提示边范写。预设2:“做”字。提示书写要点:中间的“口”要写得小一此,反文旁的长撇穿插到“口”的下方,捺要舒展。教师边提示边范写。2.学生描红一个,观察比较,再写两个。3.学生迁移书写其他生字。提示学生注意书写要点:“岁”上半部分要写得扁一些,下半部分横撇的撇要写得舒展;“站”左边的提要写得短,右下的“口”要写得稍微大一些;“船”左边舟字旁的提要写得短,注意右边不出头,右边的竖弯不带钩。4.学生描红一个,观察比较,再写两个。5.展评学生写的字。表扬写得好的,对有问题的笔画给予指导。6.练写“出来、船身、石头、地方、果然”5个词语,注意写好“船”和“然”字,并选用其中两三个词语写句子。五、课文小结本文通过描写一个7岁的孩子——曹冲,想出了比官员更好的称象方法,从而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可见曹冲是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聪明又自信的孩子。(板书:爱动脑筋会观察)【板书设计】曹冲称象官员们曹冲大树做秤用船来称善于观察乐于动脑能大胆表达想法【教学反思】1.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的生字和词语,重在教给他们识记生字、理解词语的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准确用词的意识。2.教学中,我采用“对比”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文中内容进行对比,围绕“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指导他们读出自己的阅读体验。

5玲玲的画【教学目标】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2.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画、幅、评、奖、纸”这5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理清课文顺序,读出人物心情的变化,讲述故事。【教学过程】一、认识人物,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会画画的小姑娘,她叫“玲玲”。(板书:玲玲)2.识记“玲”字。“玲”是形声字,左边的王字旁,表示美好的事物;右边是“令”,表示读音。“玲玲”是形容玉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读准“玲”的后鼻音,题目“玲玲的画”中第二个“玲”读轻声。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课文《玲玲的画》,看看玲玲画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1.范读课文,教师提醒:听清生字的字音。范读后强调“催、脏”两个字都是平舌音。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遇到要认读的生字、不好读的长句子可以反复练读几次。3.指名读文,指导读好“端详、收拾”等轻声词及课文中的长句子。如:“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糟。”示范朗读,读出恰当的停顿。4.启发思考:课文里有三个词语写出了玲玲的心情变化,你能找出来吗?(得意、伤心、满意)学生自主读课文并找出词语,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5.提问:谁能用几句话说说玲玲的心情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评、总结。三、抓住表现人物心情的句子,了解事情的起因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1-4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玲玲心情发生变化的语句,根据玲玲的心情了解事情的发展变化。1.引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得意”。(1)指名读第1自然段,提示“幅”读第二声,“详”读轻声。学生边读边思考:玲玲画得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①认识“详”:借助熟字“样”,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字形。②认识“幅”:联系课文,说说“这幅画”中的“幅”的意思。(2)理解“端详”:端详是什么意思?谁能来做个动作?像这个同学一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看,就叫“端详”。(3)引导思考:从“得意、端详、评奖”这几个词语中,可以看出什么呢?预设:可以看出玲玲的画画得非常好。(4)引导想象,体会“得意”:课文中写玲玲端详自己的作品,这幅画明天要参加评奖。玲玲一边端详着自己的作品,一边会想什么呢?(5)联系生活,理解“得意”: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有过和玲玲一样的感受吗?那件事觉得自己做得特别好,挺得意的?2.引导学生学习第2-4自然段,体会“伤心”。(1)学生读文,感受人物的心情变化。(2)学习“催”。①引导学生读句子,想想“催”的意思。“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他了。联系实际生活,读出爸爸催促的语气。②在爸爸的催促下发生了一个意外,读第4自然段回答这个意外是什么。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板书:弄脏了画)教师示范,指导学生读“啪”时要读得响而短。(3)学习“脏”。提问:你一定知道“脏”字的意思,生活中你把什么东西弄脏过?当时是什么心情?(4)联系上下文,体会“伤心”。过渡:同学们,玲玲的心情一落千丈,从“得意”变得“伤心”,联系上下文再读一读:✧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教师追问:通过上下文的对比阅读,想象一下,玲玲此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交流。小结: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进行阅读,可以更好地体会人物的心情变化。你们还可以用上表示心情变化的词语把这件事的起因讲一讲。3.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讲一讲故事的起因。(1)学生自由练讲。(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按顺序复述,用上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四、书写指导(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画、幅、评、奖”。(2)引导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在书写着几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指导书写。画:“画”围绕中心点写得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住“田”的一半。第一笔横与中间的“田”宽度一致,“田”要写得上宽下窄,竖折是字中最宽的笔画。幅:左窄右宽,左半部分的起笔高于右侧,右下“田”字写得稍宽。评: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长横要穿插到左半部分偏旁中间。奖:上下结构,上下两个部分都要写得稍扁,“大”字出头部分要稍短。五、布置作业抄写词语:一幅画、评比、报纸、电报。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纸、报、另、及、拿、并”等6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第5至9自然段。3.试着用“得意、伤心、满意”关键词讲述故事。4.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端详一幅画评奖啪的一声2.引导学生用上“得意、伤心”,讲讲故事的起因。二、抓住心情变化,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1.过渡: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玲玲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她的心情从得意变得很伤心。后来,她的心情又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这个故事又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道理。2.学习第5—8自然段,体会“满意”。(1)学生读文,找到“满意”。①学生自由读,思考:玲玲的心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出示)玲玲满意地笑了。②区别“报”和“抱”。引导学生口头选字填空,再用两个字组词。(课件出示)小明主动向老师()告了事件中的错误,老师给了他一个拥(),表扬他能主动认错。③认识“及”。提问:你知道“来不及”是什么意思吗?“及”在这里指赶上、达到。出示第7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来不及”时的无奈和着急。(2)深入读文,理解“满意”。①追问:从“得意地端详”到来不及时的“伤心”,再到“满意地笑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玲玲的画画水平高吗?学生再次读文,寻找答案。(课件出示)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启发思考:如果你是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②指名读第8自然段,认识“懒”。教师出示“懒洋洋”的词卡,指导读准确。引导想象:这只“懒洋洋”的小花狗是什么样的?有了这只小花狗,这幅画有了什么变化?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督促“满意”的心情。3.学习第9自然段,感悟道理。(1)过渡:有了爸爸的指导,玲玲豁然开朗。读第9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2)①指名读句子,理解“糟”的意思。(坏)②小组讨论,交流:课文里的“好事”和“坏事”分别指什么?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呢?预设:本文中玲玲遇到的坏事是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好事是玲玲在污渍处画了一只小狗,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板书:坏事好事)(3)教师总结:从这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好事。(4)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启发联想:在爸爸的指点下,玲玲的画从“那么糟”变得令人满意。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想好了讲给大家听。三、借助关键词讲故事1.出示提示,学生练习讲故事。提问: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们能借助老师给的提示,讲讲《玲玲的画》这个故事吗?(课件出示)玲玲准备参加比赛,她画了一幅画《我家的一角》,正在她()时,这幅画(),玲玲心里很()。在爸爸的启发下,她()。经过这么一改,玲玲()地笑了。2.借助词语,再练习讲故事。出示:得意、伤心、满意。指导:现在不借助提示,用上这三个词语,你还能讲讲这个故事吗?学生先自己练习,同桌相互讲述、评议。再小组合作练习,班级内展示互评。重点关注是否讲清了事情的变化过程和玲玲的心情变化。四、书写指导1.教师出示“纸、报、另、及、拿、并”6个要写的字。2.指导学生观察,把这6个字按照结构分组。剩下结构:另、拿;左右结构:纸、报;独体字:并、及。3.指导书写“纸、及、拿”。纸:左窄右宽,第四笔平撇收笔于竖中线,第五笔竖提的竖段写在竖中线上,第六笔横起笔在中心点上,左低右高,最后一笔斜钩从第四笔平撇的中心点起笔。及: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横折折撇一笔写成,撇和捺要舒展。拿:上下两部分都要写得扁一些,“手”的第一笔撇在横中线下侧。4.学生练习书写“纸、及、拿”,描红一个,观察比较,再写两个。迁移练写其他3个字。5.展评学生写的字。表扬写得好的,对有问题的笔画给予指导。6.练写“评奖、时间”等7个词语。五、布置作业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事情,你会怎么做?举例说一说,和同学交流。【板书设计】玲玲的画端详弄脏画上小花狗得意伤心满意【教学反思】1.教学中,我尝试着随文识字。先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样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年级语文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2.教学中,抓关键词理清文章脉络。玲玲的心情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教学中牢牢抓住“得意、伤心、满意”这三个关键词,使全文脉络清晰。再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理解内容的同时,习得了概括课文大意的方法。

6一封信【教学目标】1.认识“封、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会写“出国、今天”等10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和对爸爸的想念。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4.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教学重点】1.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2.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封、削”等15个生字,会写“封、信、支、圆、珠、笔、灯”等7个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第一封信的内容。【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了解书信1.谈话导入:同学们和远方的亲人或朋友联系,你常用什么方式?预设: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发微信等。你写过信吗?书信曾是人们最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昨天老师也写了一封信,收信人是谁呢?学完课文后再告诉大家。2.出示信封,学习“封”字。(1)过渡:写好的信要装进信封,把开口封闭,方便投递。瞧,老师已经准备好了。(2)板书“封”字,学生观察字形,说说识记的好方法。(3)再次出示信封,提示说词语:信封、封口;出示语文书,提示说词语:封面;读课题“一封信”。二、朗读课文,读准字音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记自然段,圈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2.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听清生字的读音。(1)注意“束”是翘舌音。(2)指名读句子:“她朝窗外望了一眼。”提示多音字“朝”在文中读cháo,表示朝向的意思;另一个音读zhāo,表示早晨、天,如“朝阳”。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学习第一封信1.读1-2自然段。提问:露西为什么想给爸爸写信?预设: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板书: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起因)2.请同学们继续读一读第3自然段,把第一封信的内容画出来。(课件出示)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3.指名读第一封信。启发思考:你觉得露西最想在信中告诉爸爸什么?把重要的句子圈出来。预设:我们很不开心。4.提问:露西为什么不开心?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进行点拨指导。预设1: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1)点拨:以前爸爸会和露西一起玩,现在爸爸不在家,缺少了这份快乐,所以露西不开心。这句话也表达了露西对爸爸的想念。(板书:看不到爸爸)(2)引导学生仿照例句,用“一边……一边……”说一句,提示句子中的这两个动作必须是同时进行的。预设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1)点拨:爸爸除了给露西带来快乐,还会修理台灯,真了不起!所以爸爸不在家,露西很不开心。台灯坏了,也修不好,表达了露西小小的抱怨。(板书:台灯坏了)(2)启发思考:“冷清”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看看文中的语句能不能帮我们理解。预设:因为爸爸不在家,所以从早到晚,家里很寂静,没有意思。(3)教师小结:露西在信中写的这句话,仍然表达了她对爸爸的想念。(4)请学生朗读句子,提示“总是”一词需要重读。5.启发思考:爸爸读了这封信,会有什么感受呢?(难过、伤心、愧疚)四、书写指导1.书写“信、珠、灯”。(1)出示田字格中的范字“信、珠、灯”。(2)比较观察:你有什么发现?预设: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王字旁的最后一横变成提。(3)教师范写“信”。提示要点:“信”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口”要写得扁一些。(4)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展评。(5)学生自主练写“珠、灯”,同桌互评。提醒关键笔画:“珠”字右边“朱”的第一笔是短撇。“灯”字中,火字旁的笔顺是:点、短撇、长撇、点。2.书写“封”。(1)和“信、珠、灯”比较,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5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信、珠、灯”书写时是左窄右宽,“封”书写时是左宽右窄。(2)“封”字的左边是两个“土”,最后一笔是提。(3)学生自主练写“封”。(4)同桌互评,全班展评。3.学生描一写二,教师巡视检查指导,对于书写存在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笔画、笔顺的指导。4.同桌互评,对于写得不好的笔画及时进行改正。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句、电、影”3个字,会写“出国、今天”等10个词语。2.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3.通过前后信件内容的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教学过程】一、回顾第一封信1.启发思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露西写给爸爸的第一封信,爸爸收到了吗?预设:爸爸没有收到。因为露西把纸揉成一团,在妈妈的帮助下重新写了一封。2.引导学生读准“重”的读音。“重”读chóng时,表示重新、再的意思;另一个音读zhòng,我们在《曹冲称象》那一课里刚刚学过,常见的词语有“重量、重要”。3.学习“团”。(1)引导学生说说“团”的形近字,如“圆、园、国”。(2)讲解:文中有一个字和它字形很像——“圆”。这两个字还可以组成词语:团圆、团团圆圆,表示喜庆吉祥。(3)提问:“露西把纸揉成了一团”,这里的“一团”是什么样儿啊?教师出示一张废纸,请学生揉成一团。二、学习第二封信1.过渡:揉成一团就没法邮寄了,看来露西真的不满意第一封信,接下来咱们继续学习。(板书:第二封信)2.明确任务: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7-14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第二封信的内容。3.(课件出示)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爸爸,我们天天想你。4.启发思考:你觉得露西在这封信中最想告诉爸爸什么呢?预设:我们过得挺好。5.露西向爸爸介绍了哪些方面挺好的?用上“______,挺好。”这样的句式说一说。预设:太阳闪闪发光,挺好。希比希又蹦又跳,挺好。我们自己能修台灯了,挺好。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挺好。6.提问:露西写第二封信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预设一:从“挺好”,我感受得到露西挺开心的。预设二:我觉得露西很快活,因为她有小狗的陪伴。预设三:露西是个能干自信的孩子,从“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看出来的。预设四:露西下周就要去看电影了,她的生活很丰富多彩,一定很开心。预设五:露西很想念爸爸,课文里都说了“我们天天想你”。(教师相机板书:很开心有小狗陪伴自己修台灯去看电影)指导朗读:同学们都具有一双火眼金睛啊,那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快乐的心情,把信读给爸爸听吧!三、体会信中的情感1.过渡:信写完了,瞧,露西还在信的结尾,画了一大束鲜花。读读最后这句话。提示:“结”字在文中读jié,在“结束、结合”中也读二声;读第一声jiē时表示长出果实或种子。2.学习“束”。(1)提问:鲜花还可以怎样形容呢?(一朵鲜花、一捧鲜花、一盆鲜花)(2)量词拓展。引导学生填一填:--()信一()纸一()笔一()狗(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呢?(4)组词造句:“结”和“束”还可以组成一个词语“结束”,它的反义词是“开始”。请大家试着用这两个词语各说一句话。3.学习“鲜”。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了解字义:“鲜”就是新鲜、鲜美、鲜艳的意思,我们可以用“鲜”来形容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呢?(鲜花,新鲜的水果、蔬菜,味道鲜美的饭菜)4.启发思考:看到这样的文字,这样的鲜花,爸爸的心情又会怎样呢?四、对比两封信1.提问:露西写了两封完全不同的信,我们再来完整地读一读,思考:这两封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相同点是这两封信都是露西写给爸爸的信,都表达了对爸爸的思念。不同点是第一封信表达了露西难过的心情,第二封信传递了快乐。2.提问:这两封信你更喜欢哪封?为什么?预设:第二封信更好。因为第一封信会让爸爸担心、惦记着家人;第二封信会让爸爸感到放心。五、指导书写1.出示要写的字“句、电、影”,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书写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点拨:“电”最后一笔都是竖弯钩,转弯要圆润,下半部分要平,钩朝上。2.教师范写“句、影”,提示书写要点。句:撇画长短适度,横折钩稍向左弯,“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影:左宽右窄,左半部分“景”末笔是点且写得稍小,右半部分的三撇起笔上下对齐,最后一撇穿插到左半部分。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展示写得好的,有问题的加以鼓励和指导。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1.课文小结: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女孩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露西前后写了两次,第一次的内容很伤感,第二次在妈妈的感染下,露西告诉爸爸,在家生活的很好。让我们明白了露西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2.课后作业。如果你给爸爸写信你会告诉爸爸什么?给爸爸写一封信吧。【板书设计】一封信第一封信冷清第二封信快乐【教学反思】1.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重点在语境中识记本课出现的数量词并学会运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理解“冷清”的意思等。注重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识字、写字,达到让学生习得识字方法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2.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是“阅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教学中我采用“对比阅读”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抓住文中露西写的前后两封信进行对比阅读。

7妈妈睡了【教学目标】1.认识“哄、先”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8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2.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哄、先”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5个字,会写“明亮、故事”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教学过程】一、观察插图,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2.过渡:你有没有这样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妈妈?课文中的这个小朋友不仅仔细观察了自己的妈妈,还写了一篇文章呢。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妈妈睡了》(板书:妈妈睡了)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标记自然段,圈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词。2.教师范读,提示:在老师读课文之前,你有什么建议吗?预设:声音要轻柔些,才不会吵醒妈妈。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3.开火车读课文,提示重点。(1)提示:“粘”的读音是zhān,“熟”的读音是shú。(2)重点指导长句子: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区分读音:“发”有两个读音,在课文中念fà,可以组词为“头发、白发”。另一个读音念fā,之前我们学过“发现、发明”。(3)课文中含有许多“的、地、得”字短语,读的时候要读得轻而短,不拖音。如:明亮的眼睛、紧紧地闭着、睡得好熟。4.启发思考: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呢?你能快速地找到吗?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5.出示学习任务: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画一画相关的字词及语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6.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7.教师根据发言,引导学习对应的段落,提炼相关词语并板书。三、学习第1自然段1.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提问:妈妈是什么时候睡着的?预设: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2.学习“哄”。(1)指导“哄”是形声字,用语言或行动逗人喜欢的意思。组词:哄睡、哄逗。(2)联系生活:想一想如果同学们遇到了下面的情况,妈妈会怎么哄你呢?摔倒时,妈妈会这样哄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妈妈今天没胃口吃饭,我会这样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提问:妈妈哄“我”睡觉,为什么自己先睡着了?为什么妈妈会睡得那么熟,那么香?(妈妈太累了)理解“先”是表示顺序的词。反义词是“后”。4.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提示:语速慢些,语气轻些,不要吵醒了熟睡的妈妈。四、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妈妈的美丽1.学生自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从哪里看出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教师出示下列句子,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描写妈妈外表的词语。________眼睛闭上了,________闭着;________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________脸上。(相机板书: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教师总结:第2自然段写了妈妈的眼睛、眉毛、脸,我们从这些地方看出来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2.识记生字“梦、闭、紧、润”。(1)学习“梦”。联系生活体验:我们每个人都会做梦,梦中常常会发生很多奇妙的事情。组词:睡梦、做梦、美梦、好梦。(2)学习“闭”。①形近字比较:闪(闪电)。读顺口溜巩固分辨字形:才进门,就关闭;人进门,快闪开。②理解字义,引导学生分别做闭眼、闭嘴的动作。(3)学习“紧”。①引导:文中的这个小朋友观察的可仔细了,他发现妈妈的眼睛不仅闭上了,而且是紧紧地闭着。②观察思考: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紧”这个字?(反义词识记:松)③追问:妈妈的眼睛为什么紧紧地闭着?预设:因为妈妈睡得好熟、好香。(4)学习“润”。学生看图片说词语,红润的脸、湿润的土地、圆润的珍珠、雨水滋润。3.比较句子,体会写法的精妙之处。弯弯的眉毛长在妈妈红润的脸上。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教师引导:你喜欢哪一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点拨:第二句话把眉毛当成人来写,说眉毛也在睡觉,语句生动,真有趣!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1)指名再读第2自然段,提示学生读准本课生字。(2)提问:怎样才能读好这一段呢?提示:学生带着爱意观察妈妈,要读出对妈妈的爱,语速要放慢,语气要轻柔些。指名再读。(3)教师与学生配合读。五、练习“哄、先、闭、脸”1.出示“哄、先、闭、脸”几个字。2.教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哄: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共”的第二竖比第一竖长,第二横穿插到“口”的下面。先:第一撇要短,竖在竖中线上,第二横在横中线上,下半部分“儿”要写得舒展。闭:第一笔是点,“门”要写得宽一些,给“才”留出位置,竖钩在竖中线上。脸:“月”写得瘦一些,“佥”的第一横短一点儿,两点一样大小,撇与最后一横相连。3.学生练写,同桌互评。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沉、发、窗、沙”4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个词语。2.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睡梦中妈妈的“温柔”和“好累”。3.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引入新课1.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看看睡梦中的妈妈吧!2.学生自由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3.过渡:你还发现睡梦中的妈妈什么样?向大家汇报一下。4.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调整学习顺序。二、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妈妈的“温柔”1.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你从哪里感受到的?预设: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从“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可以感受到妈妈的温柔。(板书: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笑弯了)2.联系生活:你的妈妈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阅读推测。出示句子: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板书:想故事)提问:为什么孩子觉得妈妈在梦中又想好了一个故事呢?你想到了什么?预设:平常妈妈经常讲故事给他听。4.指导朗读:躺在这么温柔的妈妈身边,多么幸福呀!请带着爱意轻柔地朗读。全班齐读:咱们带着妈妈满满的爱,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三、学习第四自然段,感受妈妈“好累”1.自由读第4自然段,画出“好累”一词,边读边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睡梦中的妈妈好累的?预设1:妈妈的呼吸那么沉。(1)学习“吸”。反义词识记:呼。引导学生分别做“呼、吸”的动作。(2)过渡:妈妈这么累,所以呼吸那么沉。(3)引导学生做“呼”和“吸”的动作,形象感知“呼”和“吸”。预设2: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1)过渡:妈妈这么累,所以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2)引导学生再观察插图,细致观察妈妈出汗的额头。(3)学习生字“粘”“汗”“额”。①“粘”。点拨:古时候人们用被叫做“糨糊”的糯米浆来粘连物体,所以“粘”是米字旁。妈妈因为出汗,头发都粘在额头上了,说明妈妈——好累。②“汗”。点拨:你平时什么时候会出汗?想想文中的妈妈都会做些什么事?(做饭、洗碗、拖地、洗衣服……)③“额”。点拨:摸摸自己的额头,注意读准“额”的读音。(4)把生字送回句子中,再读句子。预设3: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①提示:“乏”就是“累”的意思。②指名读句子。③学习“沙沙”。提问:文中“沙沙”这个词表示什么?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点拨:“沙沙”是拟声词,写出了风吹树叶的声音。类似的词语还有“哗哗的水流声、呼呼的风声、哈哈的笑声、喵喵的猫叫声”。④小结:窗外这么多声音,但妈妈都听不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啊!2.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妈妈这么累,这么辛苦,要读出对妈妈的心疼和感激。3.提升感受。(1)提问:妈妈这么累,这么辛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或做些什么呢?想对妈妈说谢谢、想抱抱妈妈、想为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2)指导朗读:把对妈妈的这种感情融入朗读中。四、体会文中母子感情1.总结:通过文中“我”的眼睛,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呢?预设:美丽、温柔、好累的妈妈……2.引导学生体会:妈妈睡了,孩子不吵也不闹,就在旁边静静地观察和思考,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预设:体贴、懂事的孩子……3.小结:读了这篇文章,你感受到了什么?预设:妈妈爱孩子,孩子也爱妈妈。这真是一对幸福的母子。五、练习生字“沉、发、窗、沙”1.出示“沉、发、窗、沙”几个字。2.教师指导。沉: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高低大致相同,“几”的撇要穿插到左半部分提的下面。发:第二笔撇的起笔最高,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窗:上下结构,上宽下窄,下半部分的“”中一点要出头。沙:左窄右宽,“少”长撇撇尖伸向“氵”下。3.学生练写,同桌之间评议;推荐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六、布置作业你观察过家人睡觉的样子吗?说一说。【板书设计】妈妈睡了睡梦中的妈妈eq\b\lc\{(\a\vs4\al\co1(美丽,温柔,好累))【教学反思】1.教学中我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渗透识字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生字的习惯。2.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是“借助词句,尝试讲述课文内容”。《妈妈睡了》这篇课文让学生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着重训练了学生提取相关信息,借助关键词句进行讲述的能力。学生对第二自然段很感兴趣,在交流时,通过对关键词“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的把握,很快感受到“美丽”。在第三自然段的“温柔”,第四自然段的“好累”理解方面有一定难度,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妈妈进行表述。

口语交际:做手工【教学目标】1.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2.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教学重点】1.能按照顺序说说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2.养成专心听、静心听的好习惯,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初步练说。1.课前创设“手工节”,布置学生制作好手工作品,并在教室中展出。学生既是手工作品的制作者,又是参观者。以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表达的兴趣。2.导入: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手工作品都很棒,快告诉大家,你的手工作品是什么?你是怎么做的?3.过渡:做手工不但能够让我们动手实践,还能让我们在相互交流中成为好朋友。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介绍一下自己的手工作品和制作方法。(教师板书:做手工)4.围绕“做的是什么、是怎么做的”进行初步练说。要求:(1)练说的同学把步骤说清楚。(2)其他同学认真听,记住主要信息。5.教师针对同学的介绍进行指导:(1)说清楚制作过程。先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是什么,再说清楚组成部分的名称、制作时所用的工具的名称以及重要的步骤等。(2)按顺序来说。可以结合《曹冲称象》一课第4自然段,找出表示顺序的词,说说除了“再、然后”,还有哪些表示顺序的词。提示学生试着用“先、再、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步……”等表示顺序的词语进行练说。(3)注意聆听。认真聆听别人的介绍,边听边思考制作的过程,注意介绍的顺序,记住主要步骤,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二、示范引路,指导听说。1.示范引领:老师做了一个手工纸飞机,很是喜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制作过程:(课件出示)同学们好!今天向大家介绍我的手工作品——纸飞机。折纸飞机的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步,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再打开,纸的中间出现一条中心线;第二步,右边的两角向中心线对折,折出尖头;第三步,将长方形纸横着对折,尖头对准中心线;第四步,右边的两角再向中心线对折,将露出的小尖角折上来;第五步,将纸翻过来,再沿着中线对折,并折出飞机的翅膀。我的小制作介绍完毕,同学们听明白了吗?2.学生交流自己记住的主要信息。预设1:老师先介绍的做纸飞机需要一张长方形的纸,然后介绍了折纸飞机的过程。预设2:在介绍的过程中,老师用了“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些表示先后顺序的词。3.归纳要点。在介绍自己的手工时,要介绍清楚以下几点:(1)交待清楚自己手工名称。(2)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比如:“先……再……然后……最后……”“第一步、第二部……”(3)说说制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发言要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同学发言要认真倾听。三、自主练习介绍,班级交流提升。1.学生自主练习。引入:同学们,用上我们刚才学到的方法,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手工作品,先自己练习说一说作品的制作过程,再到班级里交流。出示学习提示:(1)简要介绍做手工的准备。(2)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把手工作品的制作过程说清楚。(3)注意在介绍时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2.班级交流。(1)提醒: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谁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一下自己的手工作品?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完成学习提示中的要求。出示学习提示:①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②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及时提问。(2)指名到班级前面进行介绍,提示表达和倾听两方面的要求。①听的同学围绕表达要求进行评价:是否能够把制作过程说清楚,对同学提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是否能够解释清楚。②学会倾听方法,抓住主要信息。提醒:同学们,刚才你们介绍了自己喜欢的手工制作。不过,每一个手工作品在制作时都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在讲解时,怎么才能一边听一边记住主要信息呢?③讨论:结合刚才的学习过程,说说抓住主要信息的方法有哪些。归纳:可以边听边记一记;可以举手提问;可以把主要的信息重复几遍。④同伴之间相互检测。要求:试着把听到的手工制作的主要过程讲一讲,看看是否把主要信息都记住了。四、总结在这节课里,大家不但掌握了介绍手工制作的技巧,还学会了倾听时抓住主要信息的方法。课下你们可以带着自己喜欢的手工作品,与好朋友再去交流,让他们也学会做你手中的手工作品。【板书设计】做手工按顺序说用上表示顺序的词【教学反思】这次训练是以“我们的小手工”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是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扩展和延伸。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依据目标,确立教学的重难点:诱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口语交际的潜能。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表示顺序的词语还有很多,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此外,这一次练说,学生的条理性就更强了,语言表达也更流利了,练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

语文园地三【教学目标】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发现“动词+名词”的结构特点,并拓展练说。2.能正确辨析和运用“园”“圆”等4组同音字。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4.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5.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6.背诵古诗《小儿垂钓》。7.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教学重点】1.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2.背诵古诗《小儿垂钓》。3.阅读《王二小》,感受王二小的机智勇敢。【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弹、钢”等12个生字,了解词组的结构特点。2.能正确辨析与运用同音字。3.学习用“一边……一边……”说句子。【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语文园地三,你们准备好了吗?(教师板书:语文园地三)二、识字加油站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课外生活是怎样安排的呢?你平时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有什么?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吗?同学分享,课件展示。弹钢琴练舞蹈唱京戏画图画捏泥人下围棋滚铁环荡秋千滑滑梯认读词语: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丰富啊!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不认识的字读准确!教师板书:课外活动(1)学生自读词语。(2)教师指名读词语,注意“钢、荡”都是后鼻音。3.发现词组构成特点(1)引导思考: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预设一:都是小朋友课余生活的活动。预设二:前两行跟兴趣爱好、技能有关,第三行是游戏活动。预设三:这些词语的第一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后面的词语是一种东西。(2)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些词语描述的都是学生们熟悉而又喜爱的课外活动,都由表示动作的词+表示事物名称的词构成。这就是汉语词组构成的一个特点。4.联系生活,运用词语:请任选上面的一个或两个词语说一句话。预设:我会弹钢琴,还会下围棋。我会练舞蹈,还会画图画。我喜欢捏泥人,还喜欢荡秋千。5.拓展思维: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特点的词语?预设:踢毽子跳绳打篮球练书法6.再现生字,复习巩固。开火车再读词语,全班跟读。7.教师总结:生活的活动,词语中的特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用心思考,一定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和乐趣。三、字词句运用1.比一比,填一填。(1)过渡:汉字王国中有很多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相同。今天老师请来了四组搭档(2)(课件出示)花()()桌提示:“园”主要指花园;“圆”主要指形状。(3)(课件出示)一()笔一()鸭提示:“只”和“支”都是数量词,“只”常用来形容小动物;“支”可以用于杆状的东西。(4)(课件出示)远()进()提示:“进”表示动作;“近”表示距离。(5)(课件出示)()领爱()提示:“戴”表示穿戴,如“戴眼镜、戴帽子”;“带”一般表示随身携带。(6)更换新的语境,学生辨析填空。(课件出示)①这个周末,爸爸要带我去公(),我买了一个()形的气球。②我用这()蜡笔画了()小狗。③()一点,你马上就能走()这扇门了。④我()好遮阳帽,()好午餐,准备去春游啦!2.读一读,想一想,用加点的词语说一句话。(1)朗读句子。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爸爸一边刮胡子,一边逗露西玩。

老师一边说,一边拿着笔在纸上写。点拨:用“一边……一边……”表示句子中的两件事是同时发生的,没有主次之分。教师板书:一边……一边……(3)出示两幅图片,一张是“小朋友听音乐跳舞”,另一张是“猴子爬树摘桃子”。学生结合图片说句子:小朋友一边听音乐,一边。小猴子一边,一边。第2课时【课时目标】1.写写自己喜欢的玩具,学习“在方格纸上写,标点符号占一格”等基本写话格式要求。2.学习制作积累卡,交流课内外积累的词句,初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写话学习活动一:观察,感受好玩的“说”1.出示玩具,说说名字。导入新课:课前,老师请大家将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