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提能训练_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提能训练_第2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提能训练_第3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提能训练_第4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4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9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讲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提能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章环境平安与国家平安第2讲生态疼惜、全球气候变更与国家平安一、选择题大鲵是一种两栖生物,主要活动在清澈、低温的山间溪流、湖泊或者自然溶洞中,栖息在泥中或者阴暗的岩石缝隙中。与多数冬眠动物一样,大鲵在9—10月活动削减,进入冬眠。湖南为我国大鲵主要分布区之一,地处武陵山脉东段的张家界大鲵自然疼惜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大鲵自然疼惜区。据此完成1~3题。1.依据其习性推想,下列各省区中不属于大鲵主要分布区的是(A)A.广东 B.贵州C.四川 D.江西2.张家界成为大鲵自然疼惜区的主要优势有(C)A.探讨院所众多,疼惜水平高B.旅游开发促进大鲵疼惜C.水质凉快,生存环境好D.水流较缓,利于幼苗野放3.大鲵冬眠结束后,来年起先活动的时间或许是(B)A.2月下旬 B.3月上旬C.3月下旬 D.4月上旬[解析]第1题,大鲵生存在水温低的区域,广东纬度低,气温偏高,不属于大鲵主要分布区。四川、贵州、江西多山,且纬度较广东高,气温较低,符合其习性,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第2题,自然疼惜区是就地疼惜,主要是在疼惜物种适宜生存的地区就地建立。张家界自然疼惜区,多清澈的山间溪流,大鲵生存环境好,C正确;张家界探讨院所并不多,A错误;旅游开发不利于大鲵疼惜,B错误;张家界位于武陵山脉东段,水流较快,不利于幼苗野放,D错误。故选C。第3题,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等。冬眠动物多于惊蛰后起先活动,惊蛰是春分之前的一个节气,时间为3月初,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4·江苏高三专题训练)近几年,东北虎野生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其活动范围逐步扩大。珲春林业局为更好地疼惜野生东北虎繁育种群,停止了部分伐区的木材生产作业,以及红松果林采集、林蛙养殖和人参种植等林地经济经营项目,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下图中阴影部分为东北虎疼惜区。据此完成4~5题。4.珲春自然疼惜区成为东北虎志向栖息地的缘由是(C)A.森林繁茂,不受人类干扰B.地形困难,利于东北虎捕食C.生物资源丰富,食物足够D.水系发达,便于东北虎栖息5.珲春实现疼惜东北虎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是(A)A.加强宣扬,发展生态旅游B.开发水能资源,实现电力外送C.重视规划,种植宝贵木材D.发展林下经济,进行人工养殖[解析]第4题,一个地区成为某一种生物的良好栖息地要有三个前提条件:自然环境舒适、有足够的食物、人类活动较少。由于该地区珲春气候和顺,适宜东北虎生存,同时使得生物资源丰富,东北虎食物足够;该地区属于原始森林,不适合人类定居,人类活动少,对东北虎的人为干扰少。A错误,C正确;地形困难,利于其他动物躲避,不利于东北虎捕食,B错误;疼惜区内的东北虎活动于森林,水系不是东北虎的栖息地,D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5题,珲春实现疼惜东北虎与经济协调发展,要留意疼惜性开发。可以通过加强宣扬,使人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发展生态旅游,A正确;材料中“珲春林业局为更好地疼惜野生东北虎繁育种群,停止了部分伐区的木材生产作业,以及红松果林采集、林蛙养殖和人参种植等林地经济经营项目”,因此种植宝贵木材、进行人工养殖不行取,C、D错误;开发水能资源,工程建设对疼惜区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B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4·江苏镇江高三段考)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湖综合整治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推想该地区位于(C)A.青藏高原 B.东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7.设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的主要目的是(D)A.减轻洪涝灾难 B.降低河流含沙量C.栽培水生植物 D.阻滞并净化污水[解析]第6题,读图耕作区有水稻、油菜,可知该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A、B、D错误。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众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同时也是油菜的主产区,C正确。故选C。第7题,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中的水生生物可以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D正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可以减轻洪涝灾难、降低河流含沙量,一般沟渠也可以有这些作用,故这不是设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的主要目的,A、B错误。若以栽培水生植物为主要目的,不须要非得设置生态沟渠和生态水岸,C错误。故选D。土地的利用方式变更会引起“碳源”和“碳汇”的变更。下表示意2000—2010年鄱阳湖区各土地利用类型碳排放量(单位:104t)。据此完成8~10题。年份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碳排放总量碳源与碳汇的比值200044.05-27.75-0.16-10.58426.31-0.03431.8412.21200543.53-28.24-0.15-10.65752.89-0.03757.3520.39201043.10-28.19-0.13-10.781190.41-0.031194.3831.528.鄱阳湖区“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B)A耕地 B.林地C.草地 D.建设用地9.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碳排放量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A)A.促使气候增暖 B.增加土壤肥力C.提升生态平安 D.改善人居环境10.为实现鄱阳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可实行的合理土地利用方式是(D)A.增加林地和耕地面积B.提凹凸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C.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D.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解析]第8题,读表可知,鄱阳湖区林地的碳排放量值为负值且其确定值较大,即林地吸取的二氧化碳量多,因此“碳汇”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碳排放量都为正值,是主要的碳源区,A、D错误;草地的碳排放量值仅为-0.16~-0.13,吸取的二氧化碳量较少,不是主要的碳汇区,C错误。故选B。第9题,读表可知,2000—2010年,鄱阳湖地区碳排放总量增加很多,碳源与碳汇的比值也增加较多,因此会促使气候增暖,A正确;与增加土壤肥力无关,B错误;会降低生态平安,C错误;与改善人居环境关系不大,D错误。第10题,依据表中数据可知,耕地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大,增加耕地面积不利于湖区低碳可持续发展,A错误;提凹凸耗能、高效益产业比重和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与土地利用方式无关,B、C错误;湖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建设用地,因此促进建设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低碳可持续发展,D正确。(2024·河北保定质检)碳排放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人口规模和结构变更将会带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变更。读浙江省部分地市2024年人口和碳排放全省占比图,完成11~12题。11.下列地市中人均碳排放最低的是(D)A.杭州 B.嘉兴C.舟山 D.丽水12.舟山碳排放在全省占比较高的缘由可能是(A)A.重工业比重较高 B.新兴工业发达C.渔业发达 D.旅游业发达[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四城市常住人口全省占比和碳排放全省占比分别是,杭州市19%和16%,宁波市15%和19%,嘉兴市7%和10%,舟山2%和11%,丽水市4%和2%,据此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12题,产业结构中,重工业比重高,运用的化石能源较多,碳排放多,A正确;新兴工业、渔业、旅游业产生的碳排放都较低,B、C、D错误;故选A。二、非选择题13.(2024·重庆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两年,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等成为“热词”,碳交易,是指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确定金额从而获得确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其是实现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主要分布在发电、钢铁、建材(水泥)、有色金属、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8个行业,其中发电行业首先进入全国碳交易市场。下图示意碳交易市场交易模式。(1)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_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不稳定性和削减;加剧了水资源的竞争和冲突;疾病传播、大气污染和自然灾难的风险增加等。__(2)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_二氧化碳能猛烈地吸取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取的地面长波辐射增多,气温上升;气温上升,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加,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加,导致气温进一步上升。__(3)说明企业要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优势可实行的有效措施。_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削减碳排放;提高清洁能源运用的比重,通过出售配额,提高企业效益;加强管理,提高节能意识;通过扩大生产规模,争取获得更高配额。__[解析]第(1)题,随着气温的上升,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人类生存空间受到影响;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导致了农作物产量的不稳定性和削减,使得全球面临着粮食短缺和饥荒的威逼;气候变更导致了水资源的紧缺和不均衡分布,加剧了水资源的竞争和冲突;此外,气候变更还导致了人类健康问题的加剧,包括疾病传播、大气污染和自然灾难的风险增加等。第(2)题,大气的热力作用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以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吸取、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减弱。大气主要依靠吸取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从而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吸取实力很弱,但能猛烈地吸取地面长波辐射;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取实力增加,导致大气温度上升;气温上升,大气辐射增加,则射向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增多,地面损失能量削减,保温作用强,导致气温进一步上升。第(3)题,分析图中信息可知,若控排企业碳排放量超出配额,则须要在碳交易市场购买碳配额。因此企业要在碳交易市场上获得优势应从争取更大的市场配额和出售碳排放权两个方面考虑。争取更大的市场配额,主要是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实现;出售碳排放权主要从优化产业结构、削减碳排放等角度分析,措施有改进生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能耗;运用清洁能源;通过削减碳排放,将节余的碳配额出售,提高企业效益等。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萨吾尔山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西南边缘,最高峰是海拔3875米的木斯岛山,山巅终年冰雪皑皑,是我国纬度最高、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分布区。自1959年以来,该地区冰川退缩显著。冰川反照率是指冰川表面反射太阳总辐射与接收太阳总辐射的比率。其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主要跟积雪、裸冰范围、吸光性杂质含量等因素有关,探讨表明,新雪、陈雪、粒雪、冰川冰和污化冰川冰的反照率依次下降。下图示意木斯岛冰川反照率月平均变更。(1)据图描述木斯岛冰川反照率随季节的变更特点。_特点:木斯岛冰川反照率季节变更大;夏季反照率低,冬季反照率高;春季反照率下降,秋季反照率上升;反照率最低值出现在8月,最高值出现在1月。__(2)分析导致木斯岛冰川反照率冬、夏差异的缘由。_夏季气温上升和相对较多的降水量加速冰川消融,使消融区面积扩大,积累区面积缩小,黑碳和粉尘等吸光性杂质在冰川表面富集,导致夏季反照率达到最低值。冬季气温慢慢降低,固态降水量显著增加,积累区面积扩大,较为干净的新雪表面导致冰面反照率较高。__(3)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提出合理疼惜木斯岛冰川的措施。关停木斯岛冰川全部旅游项目,封山禁牧,建立自然疼惜区,复原植被,保水阻沙,疼惜和维持冰川周边小气候环境稳定;疼惜冰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削减粉尘等污染物排放,保障冰川表面清洁,提高冰川反照率;低碳生活,削减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适时实施人工降水,增加冰川积雪面积与厚度,提高冰川反照率,减缓冰川消融;实施跨流域调水,削减水资源奢侈,维持当地水资源良性循环。[解析]第(1)题,地理事物的变更特点应从总体和局部两方面进行叙述,总体而言木斯岛冰川反照率季节变更大;局部特征是夏季反照率低,冬季反照率高;春季反照率下降,秋季反照率上升;就本特征还说明最低值和最高值,据图示信息可知反照率最低值出现在8月,最高值出现在1月。第(2)题,冰川反射太阳辐射率高,冰川面积越大反照率越高,夏季气温高和相对较多的降水加速冰川消融,使消融区面积扩大,冰川面积缩小,同时一些其他的物质如黑碳和粉尘等吸光性杂质在冰川表面富集,变更了残留冰川的颜色,导致冰川吸取太阳辐射效率增加,这些因素导致夏季反照率达到最低值。而冬季气温慢慢降低,固态降水量显著增加,积累区面积扩大,冰川面积扩大,且较为干净的新雪表面导致冰面反照率较高,所以冬季反照率最高。第(3)题,冰川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为疼惜当地的生态环境,应削减人类干扰,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