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古代埃及、印度、希腊、中国等文明呈现出独立发展的多元特征,这主要是因为A.大河与高山阻隔了文明交流 B.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C.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限制交流 D.政治动荡导致文明交流受阻2.古代西方历史上有位传奇人物,他征服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此人物是()A.汉谟拉比 B.大流士一世 C.亚历山大 D.凯撒3.“15世纪中期,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其首都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 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 D.评述奥斯曼帝国的影响4.阿拉伯政治上是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各部大臣辅助统治者治理国家,其中最为重要的部门是A.枢密院 B.宗教所C.财政和税务部门 D.宰相所在的中枢5.古代的东非一般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辅之以畜牧、狩猎、采矿、制陶和建筑业。此外,他们还经常用当地的黄金、象牙和奴隶从阿拉伯商人那里交换来自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的各种手工业品。由此可知,古代东非A.工业技术落后 B.经济结构多元化C.商业网络成熟 D.以小农经济为主6.在菲律宾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这样一块纪念碑,正面写给麦哲伦,背面写给杀死麦哲伦的当地英雄拉普拉普。碑文正面是“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碑文背面是“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这说明A.观念冲突,可以弥合 B.历史是非,清晰可辨C.人物评价,看其主流 D.角度不同,结论迥异7.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A.世界市场的维形的出现 B.“价格革命”的影响C.“商业革命”的影响 D.亚洲人口的膨胀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学者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整个生活方式,努力创造尽可能与古典时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这些“学者和艺术家”A.意图在于恢复古代文化 B.力求推翻教会的统治C.迎合了新兴资产阶级需求 D.构建美好“理性王国”9.启蒙运动时期,一位推动者这样归纳自己的诉求:“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约翰赫期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表明他A.反对君主专制 B.崇尚天赋人权 C.反对君权神授 D.反对封建教会神权10.它既不以宗教为外衣,也不以狭隘的民族意识为指导思想,而是在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下,强烈要求建立起合乎资产阶级理性、正义、自由、平等王国的革命。这场革命中A.颁布了《权利法案》 B.发表了《独立宣言》C.德、意实现统一 D.攻占了巴士底狱11.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法。对下图中四个国家近代政治的发展进程,叙述正确的是A.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促进国家统一 B.②议会产生首相实际最高行政首脑C.③通过渐进的制度变革走向共和制 D.④通过民主改革赢得了国家的独立12.约翰·琼斯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中后期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织布厂工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由河边搬迁到了交通更为便利的地方。约翰·琼斯搬迁工厂是得益于A.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B.宽松的社会环境 C.铁路时代的到来 D.动力技术的革新13.学者马克垚在书中这样比较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A.多国几乎同时开始了技术革命B.技能是成就大工业的唯一要素C.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D.“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14.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总结:“工人们所具备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人数众多,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众多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马克思意在说明A.工人数量少,革命难以成功 B.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待检验 D.巴黎公社的成功需要国际援助15.19世纪末,欧洲列强与一些亚非落后地区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签署保护协议,承认它们“不是宗主国的殖民地”,列强要“尽力不使保护国和保护领受到外来的侵害”。保护国和保护领的存在A.是列强实力衰弱的表现 B.保障了落后地区的安全C.维护了被压迫民族权益 D.未改变殖民主义的本质16.1906年,一位在伊朗的英国人写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俄国革命(1905年)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一种新的精神似乎已开始支配人民。他们开始认为有可能得到另一种更好的政体。看来东方正在睡梦中觉醒。“东方觉醒”是指亚洲A.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高涨 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农民的反封建革命兴起 D.统治阶级自救图存运动兴起17.观察如图,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组成“同盟国”集团的是A.①②⑥ B.③⑤⑥ C.②④⑥ D.①②④18.1921年8月,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美国此举意在()A.重新加入国际联盟 B.帮助中国收回山东主权C.确立亚太地区霸权 D.与大国共享亚太领导权19.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20.下表是列宁于1917年发表的文章。由此可知,列宁旨在文章时间主要内容《四月提纲》4月“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革命的任务》9月“政权转到无产阶级以及跟随无产阶级的贫苦农民手中”“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9月“由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实行、调节、指导的普遍劳动义务制,虽然还不是社会主义,但是已经不是资本主义了。这是走向社会主义的一个巨大步骤”A.呼吁人民起来推翻沙皇统治 B.痛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腐败C.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略 D.号召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21.图中“?”应填A.提拉克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 B.扎格鲁尔领导的护宪运动C.尼赫鲁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D.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22.漫画可以形象地表达历史,如图反映的是A.民族主义空前高涨 B.英法等国的绥靖C.殖民国家矛盾激化 D.共抗法西斯的决心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首次提出日本应归还台湾等所有被占中国领土的国际会议是A.开罗会议 B.德黑兰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波茨坦会议24.有学者认为,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A.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C.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D.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25.钱乘旦先生在《寻找他山的历史》中写道:“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旨在“修补资本主义”的措施是A.大力发展垄断组织 B.构建国际贸易体系C.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D.实施区域合作战略26.下面是1971~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投资结构表。材料说明,此时国民经济部门国民经济各部门投资比重(%)1971~1975年1976~1980年1981~1985年工业50.549.550.8农业28.728.226.4交通运输和邮电15.516.817.6建筑业5.35.55.2商业.物资技术供应000A.苏联社会经济出现重大困难 B.政府重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C.政府经济改革活力日益减退 D.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已被打破27.下表为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统计(部分)表,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964年前的主题1964年后的主题①英联邦与热带非洲②现代欧洲与英国和热带非洲③英帝国与英联邦①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前到现在②东非之外的非洲历史——从公元前1800年到现在A.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 B.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C.二战后英国对殖民的反思 D.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28.据报道,美国商务部以提高芯片“供应链透明度”为由,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表示,如果他们不自愿分享信息,她可能会援引冷战时期的《国防生产法》,迫使他们分享信息。这表明()A.美国力图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 B.科技的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根本C.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空前加强 D.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面临阻力29.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十年间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对图中“C-D”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分析正确的是A.“大跃进”运动促使农业产值提升 B.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C.国企改革推动轻重工业比例协调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得成效30.有学者指出:我们正处于场新的科技革命之中,这场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会催生新的经济领域、新的经济运行方式,从而使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发生革命性的变革。”美国由于科技积累优势,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有工业4.0计划、中国制造2025战略,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201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种种打压行为,表明A.高科技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B.中美冷战在经济文化的斗争C.大国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竞争 D.中美博弈于国际经济新秩序二、材料分析题31.中世纪的欧洲孕育着近代的曙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据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二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美】朱迪斯·M·本内特等《欧洲中世纪史》材料三在一个庞大的封建农村社会旁边,就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它是在封建社会主流体制外不断发展的,形成了价值标准,创造了新的文化,正是从这个体制外的力量中,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和演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对欧洲中世纪所持的观点,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阐释。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无论是领导层(勃列日涅夫执政)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见下图)1950—1984年苏联、中国粮食产量的比较——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指出A时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不同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同的原因。材料二大事年表1997年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6年中国自主研制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在国际超算大会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中夺得第一2017年第71届联合国大会,将中国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纳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并获得通过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共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18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2020年我国实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2021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超4万公里,高速公路的运行里程超16.8万公里,居世界第一(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突出成就。三、论述题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大事年表(部分)1920年《凡尔赛和约》生效,在日内瓦成立国际联盟。倡导者美国没有加入。1921年底至1922年初华盛顿会议召开,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会议期间,中国通过对日交涉收回了山东权益。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1923年德国要求延期赔款并减少支付额度,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德国工业区鲁尔,酿成鲁尔危机。1924年以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为首的委员会制定出关于德国赔款的计划,即“道威斯计划”,法德在赔款问题上的矛盾有所缓解。1925年英、法、德等国在瑞士小城洛迦诺举行会议,签订了《洛迦诺公约》。德国对协约国展现和解姿态,恢复了大国地位。美国没有参与会议。1926年德国加入国联,并任常任理事国。1927年裁减海军军备会议召开,但没有达成一项协议。1928年德国军国主义重新复活。美、法、德、英、意、日、比等15个国家在巴黎进行国际会议,经过反复谈判,签订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又称《非战公约》。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据刘德斌主编的《国际关系史》整理根据材料,就20世纪20年代国际关系的一个方面或整体,提炼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合理,论证充分,史论结合)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参考答案:1.B【解析】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一方面是地理环境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形态;另一方面各地区的历史发展状况存在不同,从而出现文明发展的差异,B项正确;大河与高山阻隔只是地理原因,说法不全面,排除A项;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说法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政治动荡不是文明多元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C【解析】依据材料“东征的足迹远达印度,征战之处使东西方文明交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人是亚历山大,C项正确;汉谟拉比并未到达印度,排除A项;大流士一世、凯撒未涉及到东征,排除BD项。故选C项。3.B【解析】依据材料“15世纪中期,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结合时间可以看出该文化是拜占庭文化,肯定其文化成就,B项正确;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时间是476年,时间不符,排除A项;阿拉伯的灭亡是在13世纪,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奥斯曼帝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4.C【解析】阿拉伯最重要的部门是财政和税务部门,维系着帝国的运转,C项正确;枢密院负责文告、令状的起草和发布,不属于最重要的部门,排除A项;阿拉伯帝国并没有宗教所这一机构,排除B项;宰相所在的中枢服务于哈里发,因此不是最重要的机构,排除D项。故选C项。5.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古代东非经营园艺业、畜牧业、采矿业、制陶业、建筑业和商业,体现了古代东非经济结构多元化,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业技术情况,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古代东非商业网络成熟,排除C项;材料反映古代东非经济结构多元化,未体现以小农经济为主,排除D项。故选B项。6.D【解析】碑文正面肯定了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意义,反面肯定了菲律宾人反抗西班牙入侵的民族抗争精神,正反面碑文看待麦哲伦航行的角度不同,正面站在全球史观角度,反面站在反殖民角度,最终两者结论迥异,D正确;从新航路开辟过程来看,其本身含有殖民性质,因此两种观念并不冲突,排除A;题干并未强调是非,排除B;碑文正反面说明不存在主流,只有立场之分,排除C。7.C【解析】依据材料“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贸易中心的转移,促使联系更加紧密,C项正确;世界市场的维形的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结果,排除A项;价格革命体现的是价格的变化引发阶层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亚洲人口的膨胀,排除D项。故选C项。8.C【解析】根据材料“反对中世纪的……生活方式”“创造尽可能与古典时代的生活方式相似的新的生活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学者和艺术家”是在借助古典文化宣扬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主张,属于文艺复兴的内容,这迎合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C项正确;这些“学者和艺术家”只是借助古典文化,而不是意图恢复古代文化,排除A项;文艺复兴并没有力求推翻教会统治,构建美好“理性王国”属于启蒙运动的内容,排除B、D两项。故选C项。9.C【解析】启蒙思想家的诉求:“我希望看到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个神父的肠子给绞死。”反映出他既反对专制王权又反对教会神权,而希望最后一个国王被最后一位神父的肠子绞死,可以看出他更反对专制王权与教会神权的结合——君权神授,C项正确;AD选项没有反映出他反对的王权与教权的关系,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他反对君权神授的思想,不能体现他崇尚天赋人权,排除B项。故选C项。10.D【解析】“启蒙运动直接推动下”的资产阶级革命,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故选D项;“以宗教为外衣”的革命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排除A;“以狭隘的民族意识”的革命,是美国的独立战争,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11.B【解析】根据图片内容可知,②是英国,英国议会选举产生的内阁首相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即首相是实际最高行政首脑,B项正确;①是德国,是在国家实现统一后确立君主立宪制,A项错误;③是法国,通过法国大革命以及之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直到1875年以法律形式确立共和政体,而不是渐进的制度变革,C项错误;④是意大利,通过1848-1871年间意大利人民反抗奥地利帝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而不是通过民主改革,D项错误。12.D【解析】根据“1785年后,他把工厂由河边搬迁到了交通更为便利的地方”,可知他搬迁工厂是得益于瓦特改良蒸汽机,动力技术革新,改变了工业布局,故选D;1840年左右英国机器制造业建立,排除A;“宽松的社会环境”不是材料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排除B;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1825年英国出现世界上第一条铁路,排除C。13.C【解析】根据材料“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主要出自有经验的技工,由材料“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研究作用巨大;故相比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同时在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但与材料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不符,A项错误。B项中的“唯一要素”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强调第二次工业革命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不符,故错误。材料强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的比较,没有涉及“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的信息,D项错误。抓住材料信息“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紧扣设问要求“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14.B【解析】材料中的“为知识所指导时”表明,马克思特别强调了正确理论指导的重要意义,这是马克思从巴黎公社运动中总结的经验,故B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不符;材料中马克思强调的是指导工人运动的理论武器,D项不是马克思强调的重点。15.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列强与落后地区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签署保护协议,将这些地区纳入到其势力范围,其本质上仍属于殖民主义,D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迈入帝国主义阶段,实力并未衰弱,排除A项;材料强调保护国和保护领的存在未改变殖民主义的本质,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作为殖民者的欧洲列强不可能维护被压迫民族权益,排除C项。故选D项。16.A【解析】根据“1906年”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初亚洲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高涨,所以“东方觉醒”指的正是资产阶级民主运动的高涨而非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故选A,排除B;综上所述可知CD都不符合“东方觉醒”的内涵,排除。17.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组成“同盟国”集团的分别是德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其中①是英国,②是法国,③是德国,④是俄国,⑤是奥匈帝国,⑥是意大利,③⑤⑥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8.C【解析】根据“邀请书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可得出一战后的美国强调亚太地区的争端解决须由美国来决定,其他相关国家要表示同意,说明美国想要确立亚太地区的霸权,C项正确,排除D项;美国没有加入国联,排除A项;美国不会帮助中国,排除B项。故选C项。19.D【解析】根据材料“1921年开春以来”,说明此时苏俄正在推行新经济政策;再根据材料“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即可明确这一政策的特点是采用市场关系来调节生产,故D项符合。【考点定位】必修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探索(新经济政策)。20.D【解析】根据“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不给临时政府任何支持”、“由工兵农代表苏维埃实行、调节、指导的普遍劳动义务制,虽然还不是社会主义,但是已经不是资本主义了”等信息可知,列宁是在强调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D项正确;二月革命已经推翻了沙皇统治,排除A项;列宁是主张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手中夺取政权,并不仅仅是痛斥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腐败,也不是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法,排除BC项。故选D项。21.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也是一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D正确;A是在一战前,排除;B属于非洲埃及的民族独立运动,排除;尼赫鲁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是在二战后,C排除。故选D。22.B【解析】根据材料漫画可知漫画反映的是面对1938年发生在捷克斯洛伐克与纳粹德国之间争夺苏台德地区的冲突事件,英法意等国同意让整个苏台德地区与德国合并,这体现了英法等国的绥靖,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苏台德事件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没有体现民族主义空前高涨,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苏台德事件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不是殖民国家矛盾激化,排除C项;共抗法西斯的决心,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23.A【解析】根据所学,开罗会晤召开于1943年11月,颁布《开罗宣言》,主要内容是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A项正确;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美英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东西方配合对德作战问题。会议还讨论了分割德国,建立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巴尔干、法国、远东、芬兰以及波兰疆界等问题。会议发表了《德黑兰宣言》,宣言宣布就消灭德军的计划,三国达成了协议,并将协力在战后创造和平。排除B项;1945年2月美苏英召开雅尔塔会议,主要是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主要内容:有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②战后德国有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③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④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排除C项;1945年7月,美英苏召开波茨坦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与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行施。排除D项。故选A项。24.D【解析】材料“战后欧洲的分裂不从杜鲁门主义开始,亦不从北约组织的建立开始,而应从马歇尔计划的酝酿和实施开始”强调的是马歇尔计划加剧了欧洲的分裂,D项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马歇尔计划对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与拉拢东欧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5.C【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福利制度是政府通过税收政策重新分配国民收入的一种社会政策,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矛盾激化而采取修正资本主义制度的措施,C项正确;大力发展垄断组织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A项;构建国际贸易体系属于殖民扩张时期的措施,排除B项;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属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26.C【解析】由材料可知,1971~1985年,苏联国民经济投资结构表中,对交通运输和邮电的投资略有提升,对工业是先减后增,而对农业则是持续降低,这表明政府仍然将重心放在发展工业方面,忽视农业的投资,这凸显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实质仍是维护斯大林体制,经济改革活力日益减退,故答案为C项;A项说法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C项。27.D【解析】根据材料中20世纪60年代前后非洲国家坦桑尼亚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主题变化及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后的主题强调非洲历史,这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D项正确;教学大纲主题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历史研究理论的丰富发展”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世界多极化趋势,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非洲国家坦桑尼亚构建国家认同的需要,并不是英国对殖民的反思,排除C项。故选D项。28.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美国商务部通过强制手段,要求台积电、三星等晶圆代工厂交出被视为商业机密的库存量、订单、销售纪录等数据,说明的是经济全球化受到美国的霸权主义的阻碍,也反映了当前全球治理体系变革面临阻力,D项正确;美国强制合作伙伴交出商业机密不能解决芯片短缺问题,排除A项;材料与科技的自主创新无关,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各国经济之间的依赖性,排除C项。故选D项。29.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C阶段重工业总产值远远超过农业和轻工业的总产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C阶段的状况是由于大跃进造成的;从C—D阶段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比较正常,这是由于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农业”;CD项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状况,排除。30.C【解析】根据美国“肯定是第一梯队”,中国“将是第二梯队的龙头”,以及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打压可知,中美之间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激烈,所以大国之间的竞争终究是高新科技的竞争,C项正确;题干没有反映高科技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冷战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瓦解也最终结束,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中美在世界高科技领域的博弈,不是国际经济新秩序,排除D项。故选C项。31.(1)特征:政治:实行封君封臣制度(贵族等级);经济: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思想文化: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2)观点:欧洲的中世纪时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阐释:城市:城市自治权的萌发、商品经济的发展教育:大学的发展社会结构:市民阶级壮大;政治势力:专制王权的强大时代: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解析】(1)特征:根据“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得出政治上实行封君封臣制度(贵族等级);根据“农奴制度”得出经济上盛行庄园与农奴制度;根据“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得出思想文化上基督教会占有重要地位。(2)观点:根据“中世纪……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得出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阐释:根据“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弱小,却充满了生机”,结合所学得出城市自治权的萌发、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创造了新的文化”得出大学的发展;根据“站立起了一个弱小的市民社会”得出市民阶级壮大;根据“孕育出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得出推动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根据所学,还可从专制王权的强大分析总结。32.(1)趋势:中国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苏联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原因:中国:1978年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广。苏联:苏联最高领导层无意借鉴中国农村改革的做法。勃列日涅夫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补,效果有限、发展缓慢。继续片面发展重工业,国民经济更加畸形。(2)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并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贡献中国方案),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成果突出;基础设施建设走在世界前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解析】(1)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