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T 2904-2024《聚全氟乙丙烯树脂》_第1页
HGT 2904-2024《聚全氟乙丙烯树脂》_第2页
HGT 2904-2024《聚全氟乙丙烯树脂》_第3页
HGT 2904-2024《聚全氟乙丙烯树脂》_第4页
HGT 2904-2024《聚全氟乙丙烯树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83.080.20CCSG32HG代替HG/T2904-1997Perfluorinatedethylene-propyleneIHG/T2904—XXXX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HG/T2904—1997《模塑和挤塑用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本文件与HG/T2904—199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更改了“标准名称”;——增加了外观(见第5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分类(见第4章);——更改了分类中E1和E2对应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范围(见表1,1997版的表1);——更改了拉伸断裂应力和拉伸断裂应变指标(见表2,1997版的表3)及测定方法(见6.4,1997版的5.5);——增加了挥发份、老化性能、阻燃性、耐折次数、含水率、粒径技术指标类型(见表2),并确定了技术指标范围(见表2)及测定方法(见6.8、6.9、6.10、6.11、6.13、6.14);——增加了附录A(规范性——增加了附录B(规范性);——增加了附录C(规范性);——增加了附录D(规范性)。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程塑料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SC9)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华夏神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蓝晨光成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厦门业盛电气有限公司、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聊城氟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泰兴梅兰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华谊三爱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福建海德福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新氟科技有限公司、金华永和氟化工有限公司、赣州立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汉利、刘力荣、徐清钢、张艳君、朱好言、熊菊华、苏琴、刘治梅、余国军、叶钦赐、孟祥青、高翔、赵景平、冯兴文。本文件于1997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HG/T2904—XXXX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本文件规定了聚全氟乙丙烯树脂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由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为主要原料制得的聚全氟乙丙烯树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57-2008纸和纸板耐折度的测定GB/T1033.1-2008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1040.2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GB/T1409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波长在内)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GB/T1842塑料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GB/T2408-2021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GB/T291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3682.1塑料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第1部分:标准方法GB/T6284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干燥减量法GB/T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B/T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GB/T7141-2008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9077粒度分布激光衍射法GB/T19466.3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第3部分:熔融和结晶温度及热焓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聚全氟乙丙烯树脂perfluorinatedethylene-propyleneresin一种以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为主要原料经共聚而成的一种含氟树脂,简称FEP或F46。3.2耐热应力开裂thermalstresscracking表面带刻痕的弯曲试样,在规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的抗开裂能力。2HG/T2904—XXXX3.3挥发份volatilematter样品在规定温度和真空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后的质量损失百分比。4分类本产品按照成型方法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分为七个型号,见表1。表1产品成型方法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代号5要求本产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中规定。表2技术要求124.0<MFR3—4—5—6熔点,℃7—8—9挥发份,%—— —————— ——————3HG/T2904—XXXX 6试验方法6.1试样制备按照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6.2外观的测定取10g±0.1g树脂在自然光下目测。6.3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测定按照GB/T3682.1的规定进行,其中:a)温度:372℃±1℃;b)负荷:5kg;c)口模内径:2.095mm±0.005mm;d)切样时间间隔和取样条数,如表3所示。表3切样条件s5553535356.4拉伸断裂应力和拉伸断裂应变的测定按照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6.5相对密度的测定按照GB/T1033.1-2008中A法规定进行,试样由附录A中A.2.3制备的试片冲切而成,尺寸为38mm×25mm。6.6熔点的测定按照GB/T19466.3规定的进行。6.7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定按照GB/T1409的规定进行测定,测定频率为106Hz,试样由附录A中A.2.4制备的试片冲切而成。6.8挥发份的测定按照附录C规定的方法进行。6.9老化性能保持率的测定按照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6.10阻燃性的测定4HG/T2904—XXXX按照GB/T2408-2021中第9章规定的试验方法B-垂直燃烧法进行测定。试样由附录A中A.2.3制备的试片冲切而成,试样长度125mm,宽度13mm,厚度1.5mm和3mm。阻燃性等级判定见表4。表4垂直燃烧阻燃等级否否否否否是6.11耐折次数的测定按照GB/T457-2008中9.3规定的MIT法进行测定。6.12耐热应力开裂的测定按照GB/T1842的规定进行,其中:试验温度:250℃±1℃;试验时间:6h;试验介质:空气。试样由附录A中A.2.5中制备的试片冲切而成,长度为38mm±2mm、宽度为13mm±1mm。6.13含水率的测定按照GB/T6284中的规定进行测定。6.14粒径的测定按照GB/T19077中的规定进行测定。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产品需经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文件检验合格并出具合格证后方可出厂。产品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为外观、熔体流动速率、拉伸断裂应力、拉伸断裂应变。7.3型式检验本文件表2要求的所有项目均为型式检验项目。其中熔点、挥发份、相对密度应每月抽检一次;介电常数、介质损耗角正切、老化性能保持率、阻燃性、耐折次数、耐热应力开裂、含水率应每年抽检一次。所有项目亦可根据供需双要求进行。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试制或老产品定型检定时;b)产品结构设计、材料、工艺以及关键的配套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产品停产重新恢复生产时;5HG/T2904—XXXX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4组批和抽样7.4.1组批以相同原料、相同配方、相同工艺生产的一釜产品为一批。每批最大量不超过5000kg。7.4.2抽样按照GB/T6678、GB/T6680规定的方法抽样。所取样品应不少于500g,混合均匀,装入两个清洁、干燥的塑料袋中。塑料袋上粘贴标签,注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批号、型号、采样日期和采样者。一袋作为测试样品,另一袋保存备查,保留时间由生产厂根据实际需要确定。7.5判定规则试验结果如需采用修约值判定法,应按照GB/T8170规定进行。应按照本文件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依据检验结果和本文件的要求对产品做出合格判定。所有项目指标满足要求才可判为合格。7.6复检规则检验结果若某项指标不符合本文件要求时,可重新自该批产品中以双倍采样单元数采样并对该项目进行复验。以复验结果作为该批产品的质量判定依据。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无法解决的,可提请双方同意的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以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费用由责任方承担。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本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有牢固清晰的标签,标明生产厂名、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等级、净含量、批号或生产日期及本文件号。8.2包装本产品采用聚乙烯塑料袋包装,每袋净重25kg±0.5kg。亦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包装。每一包装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或产品检测报告。8.3运输本产品采用汽车或火车运输,运输时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轻拿轻放,防止外包装破损。8.4贮存本产品应贮存于清洁、阴凉、干燥的库房内,防止雨淋、日晒,避免水汽、尘土等杂质混入。应远离火源、热源。应有贮存期,一般从生产之日起,不超过36个月。6HG/T2904—XXXX(规范性)试样制备A.1模具采用图A.1所示的板框式模具,其技术条件如下:a)材料:耐热模具钢;b)模板尺寸:170mm×170mm×2mm;c)模框外尺寸:170mm×170mm;d)模框内尺寸:120mm×120mm;e)模框厚度:1.5mm、2.0mm、3.0mm。图A.1板框式模具示意图A.2操作步骤A.2.1称取51g±1g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放入模框尺寸为120mm×120mm×1.5mm的模具内。A.2.2在模板和聚全氟乙丙烯树脂间铺垫一层厚度约0.07mm的退火铝箔(表面涂覆羟基硅油将模具放在已加热至330℃±10℃的液压机的下平板上,闭合上下平板,不加压保持2min~4min,加1MPa的压力,保持1min~5min。然后,施加2MPa~4MPa的压力,保持1min~5min。取出模具放入冷压机平板上,闭合上下平板,施加2MPa~4MPa的压力,在冷却至200℃之前,须维持此压力。当模具冷却至50℃~60℃时,从模具中取出试片剥掉铝箔。A.2.3制成的厚度为1.5mm±0.2mm的试片,供测定拉伸断裂应力、拉伸断裂应变、相对密度、阻燃性能和老化性能保持率用。A.2.4称取68g±1g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放入模框尺寸为120mm×120mm×2.0mm的模具内,重复A.2.2的操作步骤,制成厚度为2.0mm±0.2mm的试片,供测定电性能用。A.2.5称取102g±1g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放入模框尺寸为3.0mm的模具内,重复A.2.2的操作步骤,制成厚度为3.0mm±0.2mm的试片,供测定耐热应力开裂用。A.2.6使用挤膜机对聚全氟乙丙烯树脂挤出成膜,制备厚度为0.2mm±0.02mm的聚全氟乙丙烯薄膜,并裁剪至宽度为15.0mm±0.1mm,长度140mm±1mm的薄膜,用于耐折次数的测试,要求试样膜表面无褶皱、污点。7HG/T2904—XXXX拉伸断裂应力和拉伸断裂应变的测定B.1试样试样由A.2.3制得的试片冲切而成,其尺寸如图B.1所示:单位为毫米图B.1拉伸试样尺寸B.2状态调节按照GB/T2918规定的标准环境进行调节,调节时间至少4h。B.3操作步骤按照GB/T1040.2规定的进行,其中:试验环境温度为23℃±2℃;拉伸速度为50mm/min±5mm/min;夹具夹持试样两段的长度相等,夹具间距为24mm;B.4结果实验结果以每组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每个试验值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10%,若超过±10%则将该值舍去,舍去后试样个数不少于3个。8HG/T2904—XXXX(规范性)挥发份的测定C.1操作步骤称量用铝箔制成的铝盒重量(精确至0.0001g在铝盒内加入经预处理的聚全氟乙丙烯树脂3g~5g(精确称量至0.0001g)。将铝盒放入温度380℃±1℃、真空度小于1.5kPa的真空环境中保持30min,取出铝盒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01g)。C.2结果与计算挥发份按C.1式计算:V=m2-m3×100%..(C.1)m2-m1式中:V——挥发份,单位为百分数(%m1——加热前铝盒质量,单位为克(gm2——加热前铝盒和树脂质量,单位为克(gm3——加热后铝盒和树脂质量,单位为克(g)。结果以两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表示,取小数点后两位数字。9HG/T2904—XXXX老化性能的测定D.1测试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