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民为贵》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3课 民为贵》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3课 民为贵》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课 民为贵》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3课 民为贵》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民为贵》课文同步练习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牺牲既成,粢(zī)盛既洁,祭祀(sì)以时,然而旱干水溢(yì),则变置社稷。B.故为渊驱鱼者,獭(tǎ)也;为丛驱爵(jué)者,鹯(zhān)也。C.其何能淑(shū)?载胥(xū)及溺(nì)。D.天下诸侯朝觐(jìn)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sònɡ)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ōu)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答案B解析B项,“爵”通“雀”,应读“qu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B.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D.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答案C解析C项,终身:一辈子。A项,牺牲:祭祀用的牲畜/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B项,然而:这样,却/连词,表转折,可是。D项,中国:中原地区,文中指国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3.下列句子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B.贼义者谓之残。C.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答案C解析“畜”通“蓄”,积聚。4.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非人之所能为也B.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C.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D.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答案C解析C项,“之”,此处为动词,“到”。其他三项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5.下列与“天下诸侯朝觐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以勇气闻于诸侯 B.缚者何为者也C.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D.石之铿然有声者答案D解析D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定语后置句。A项,介宾短语后置句,B项,判断句,C项,省略句。6.文句填空。(1)贼仁者谓之贼,________。残贼之人谓之一夫。(2)故________,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________。答案(1)贼义者谓之残(2)为渊驱鱼者桀与纣也二、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曰:“天与之。”“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孟子·万章上》)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谆谆然命之乎 命:命令B.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示:显示C.践天子位焉 践:登上,承袭D.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 受:接受答案A解析A项,“命”,任命、委派。8.下列句子中,“暴”与“暴之于民”的“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B.性行暴如雷C.暴霜露,斩荆棘 D.忠义暴于朝廷答案D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显露,显示”的意思;A项,“暴”,晒;B项,“暴”,暴躁;C项,“暴”,蒙受。9.下列加点的词与“舜相尧二十有八载”中“相”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牗其前以通明B.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C.军中皆不敢以说书目敬亭D.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答案B解析礼:名词作状语,“依照礼节”。“相”,名词作动词,辅助;A项,“牖”,增开窗户;C项,“目”,看;D项,“墓”,修墓。10.选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1)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A.大夫可以向诸侯推荐人,却不能强迫诸侯把大夫的职位授予他。B.大夫能够将人才举荐给诸侯,却不能使诸侯还给他一个大夫。(2)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A.天的视听由民的视听决定。B.天的视听由民的视听表现出来。答案(1)A(2)B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有诉讼之事的人不到尧的儿子那儿去而到舜那儿去。(2)如果舜强行住进尧的宫室,逼走尧的儿子,那样的话就是篡位。(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2、13题。邹与鲁哄①。穆公②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③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④而残⑤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⑥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梁惠王下》)【注】①哄: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③转:弃尸的意思。④慢:轻慢。⑤残:残害。⑥尤:责备、归罪。12.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穆公感到不解的是,有一批死命报效国家的忠臣,为什么百姓不愿意为国家赴死尽节。孟子认为这根本上还是君与民、官与民的关系问题。B.在古代,下情想要上达,必须以官员为桥梁,因而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有司与百姓这层关系。君主要施行仁政,让官员勤政,善待人民,百姓才愿意为他赴难。C.孟子指出当老百姓灾荒年岁饿死或逃荒时,国家明明是仓廪充实,而官吏却乘机巧取豪夺。这种毫不体恤百姓的贪官污吏,是不可能得到百姓的信任的。D.孟子引述曾子的话“出乎尔者,反乎尔者”,就是要让穆公知道事出必有因,若真要追究的话,那么弃百姓于不顾的官员,才是造成恶果的主要原因。答案C解析原文没有“乘机巧取豪夺”的意思,而是强调官吏在灾年毫不体恤百姓,见死不救。1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离娄下》),孟子说的也是投桃报李的道理,结合上面的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出乎尔者,反乎尔者”的理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臣下看待君主就会如同自己的腹心,以死相报。“出乎尔者,反乎尔者”这种情况在我们平常的人际交往中,也同样存在;“你不仁我不义”和“你仁我义”情况的产生,都是原先善恶的回报。【参考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辗转饿死在荒山沟里,壮年人逃往四方,都快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警惕啊,警惕啊!你做出的事,后果会反加到你身上。’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效死了。”三、文化经典专栏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14、15题。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注】,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论语·阳货》)孟子曰:“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注】廉:棱角。这里形容人的品行方正有威严。14.这两个选段是围绕哪一个话题展开分析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两段文字都是围绕缺点和错误这一话题展开的。15.孔子和孟子两人分别强调了什么观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孔子认为上古时期人们的“狂”“矜”“愚”虽然是毛病,但并非不能让人接受,而今天人们的这三种毛病都变本加厉,希望人们能够得到警示。孟子则以古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提醒人们有了错误就应该及时改正。【参考译文】孔子说:“古代的老百姓有三种毛病,今天的人们也没有了。古人的狂是肆意直言,今人的狂是放荡不羁;古人的骄傲是方正威严,今人的骄傲则愤怒乖戾;古人的愚是天真直率,今人的愚却是装样子骗人罢了。”孟子说:“古时候的君子,他的错误,就像天上的日食和月食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等到他们改正错误以后,人们都抬头仰望。”四、表达与交流16.阅读下面的文字,逐段概括中国古代木构房屋的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①中国古代木构房屋需防潮防雨,故有高出地面的台基和出檐较大的屋顶。②这种房屋内部可以全部打通,也可按需要用木材进行装修分隔,分隔方式可实可虚,实的如屏门、板壁等,虚的如落地罩太师壁等。③工匠们设计房屋的各种构件(如梁、柱)时,在保有其功能的基础上,往往顺应其形状、位置进行艺术加工,使之更加漂亮美观。如把直梁加工成月梁,以给人举重若轻之感。④为防止木材腐烂,工匠们给木构房屋涂上油漆,油漆在木材表面形成坚韧的保护膜,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台基高,出檐大。②内部可通可隔。③构件艺术美观。④涂有油漆以防腐。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逐段概括”,二是“房屋的特点”,三是“每个特点不超过10个字”。逐段概括时,应分别抓住古代木构房屋的基本构造,把握其特点。如第①段中,要抓住房屋的基本构造“台基”“出檐”概括其特点。第②段中,要抓住房屋的内部构造来概括。第③段中,要抓住房屋的“构件”把握其特点。第④段中,要抓住房屋的外观“涂上油漆”及目的来概括。17.某校举办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在横线处填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要求使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人生难免会有不如意,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面对坎坷时,往往乐观坚强,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对我们有重要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如何拥有健康的心理呢?我们邀请了著名心理学家王教授给大家谈谈这个问题,请鼓掌欢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它如春风,吹走我们脸上的愁云;如阳光,驱散我们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