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春期期终七年级阶段性调研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闭卷考试,考生应独立答题。3.本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选择题(共20小题,4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在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谥号。文是中国古代评价较好的谥号之一、隋文帝得到这个谥号的原因是A.渡江灭陈,完成统一B.不恤民力,奢侈无度C.统一货币和度量衡D.修建运河,开创殿试2.下面是后人对隋朝大运河的不同评述,据此关于大运河的开通理解最准确的是皮日休:“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李敬方:“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脂膏是此河。”A.加剧了人民的负担B.促进了南北间交流C.应一分为二来看待D.应持完全肯定态度3.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作“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描写的是A.开放的社会风气B.北京城的商业繁荣C.科举考试后的盛况D.长安城的节日气氛4.下图中的文物史料生动再现了唐朝妇女的日常活动,这些史料折射出唐朝A.妇女地位的提高B.开放的社会风气C.生活水平的提升D.高超的科技水平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5.公元907年,一个在东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塌,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这个“乱世”是A.春秋战国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6.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也未发生藩镇割据。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文臣取代武将成为地方长官B.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C.削减地方节度使权力D.分化事权,削弱相权7.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这里的“他”是指A.完颜阿骨打B.元昊C.耶律阿保机D.安禄山8.两宋绘画的一个特色是风俗画日益增多,下面的三幅风俗画共同反映了宋代A.手工业的兴盛B.普通人的日常生活C.农业的大发展D.海外贸易的大繁荣9.在历史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讲述了唐朝文成公主入藏、辽宋澶渊之盟、回族的形成等故事。这场故事会最恰当的主题是A.中外交流B.经济繁荣C.政权并立D.民族交融10.下图所示为某班级黑板报的部分内容。这体现的共同思想是A.英勇不屈的报国情怀B.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C.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D.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1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称蒙古族的英雄铁木真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是A.率军攻灭南宋B.开发江南地区C.完成全国统一D.统一蒙古草原12.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元朝时管辖台湾地区的机构是A.西域都护B.宣政院C.澎湖巡检司D.伊犁将军1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国古代之所以能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不断的制度创新是分不开的。下列制度建立于元朝的是A.分封制B.行省制C.科举制D.郡县制14.经典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三字经》中有“元灭金,绝宋世。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的记载,材料描述的历史史实是A.蒙古族灭金,赵匡胤建立宋朝B.元朝灭金政权,并建都于金陵C.朱元璋灭金和宋,建立了明朝D.元朝灭南宋,朱元璋建立明朝15.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斐然,优秀作品灿若星河。下面图片展现的文学作品是A.《兰亭集序》B.《资治通鉴》C.《窦娥冤》D.《红楼梦》16.徽剧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改造和创新,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得到发展主要原因是A.贴近生活B.脱离现实C.博采众长D.政策鼓励17.中国古代画作丰富,类型多样,各种画作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下列画作(局部)中能反映乾隆时苏州繁华的市井风情的是18.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727年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的地方政务:1762年清朝设立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清朝的这些措施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B.导致了国家官僚机构的臃肿C.规范了地方行政体制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19.小明同学进行专题复习时,搜集到完善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削弱相权、明太祖废除丞相、雍正帝设军机处等方面的资料。由此可知,他复习的专题是。A.君主专制的强化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开国皇帝的三把火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0.宋代《岁朝图》、清代《龙舟盛会图》和清代《清明戴柳图》是七年级历史课本中的插图。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共同的史学价值是有助于了解我国的A.书画艺术的起源B.文艺的世俗化C.节日习俗的传承D.美学的革新非选择题(共5小题,60分)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丁男不充,以妇人兼役,而死者大半。……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选自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二自贞观以后,……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斗值二钱。——杜佑《通典》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来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1)据材料一说出隋朝速亡的根本原因。(2分)(2)材料二中“励精为理”的是唐朝的哪位皇帝?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4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4分)(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要注重什么?(2分)22.(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苏湖熟,天下足。”——南宋时期谚语材料二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选自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三(1)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最终完成是在哪一个朝代?(4分)(2)材料二反映出宋朝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从材料中分析宋朝实行该政策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中的两幅图,指出图1到图2,民族政权关系有何变化?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4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时,一位平民发明家在胶泥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硬。排版时把字模放在一个铁框里,用松脂等加以固定,印完以后,泥字拆下还可以再用。材料二材料三《天工开物》是一部科技巨著。作者宋应星自由勤奋好学,读了很多书,知识面十分宽广。他中了举人以后,担任过地方官,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选自七年级历史下册(1)材料一中涉及的是中国古代的哪一重大发明?(2分)(2)材料二中的人物是谁?他的药物学著作是什么?(4分)(3)《天工开物》这部书成书于何时?它传到国外,在国际上产生重要影响,曾被誉为什么?(4分)(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古代科学家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2分)24.(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至唐朝,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朝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大量瓷器、茶茶叶、丝绸运到海外市场。——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材料二明初,由于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材料三雍正三年(1725)下令禁教,驱逐在华传教士,对中外交往和接触实行严格限制的强硬政策。乾隆九年(1744),清政府制定《管理澳夷章程》,防范来华外国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政府命令只许在广东贸易。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批准《防范外夷规条》,标志以一口通商体制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最终形成。(1)根据材料一,指出宋元时期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宋元时期陆路和海陆的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