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有理数的减法(解析版)-2024小升初数学暑假衔接讲义_第1页
专题07 有理数的减法(解析版)-2024小升初数学暑假衔接讲义_第2页
专题07 有理数的减法(解析版)-2024小升初数学暑假衔接讲义_第3页
专题07 有理数的减法(解析版)-2024小升初数学暑假衔接讲义_第4页
专题07 有理数的减法(解析版)-2024小升初数学暑假衔接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7有理数的减法1.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2.会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理解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并会计算;4.在学习、探究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中,体会“化归”的数学思想,强化应用意思。题型探究题型1、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辨析 3题型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4题型3、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5题型4、有理数减法的实际应用 7题型5、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9题型6、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2题型7、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17题型8、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新定义 19培优精练A组(能力提升) 21B组(培优拓展) 21【思考1】下列四天中哪一天的温差最大?11月11日11月12日11月13日11月14日多云南风级阵雨北风级阵雨北风级晴西北风级1.定义: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注意:(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2)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的绝对值。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有:。注意: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同时进行的两变,一变是减法变加法;二变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如: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步骤:1)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全部转化为加法;2)观察式子是否可以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再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结果。注意:1)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时候注意符号的改变;2)多利用运算律,能使计算更加简便。4.省略加号和括号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可以把加号和括号省略,改写成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形式(利用法则)。例如:(-2)+(+3)+(-5)+(+4)=-2+3-5+4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正3、负5、正4的和”,或读作“负2加3加负5加4”。题型1、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辨析【解题技巧】有理数减法的法则: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例1.(2023·广东·七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有理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有理数的差大;B.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小于被减数;C.零减去一个有理数等于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D.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差为零.【答案】C【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判断A项,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可判断B、C两项,根据相反数的性质举出反例可判断D项,进而可得答案.【详解】解:A、两个有理数的和不一定比这两个有理数的差大,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两个有理数的差一定不小于被减数,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零减去一个有理数等于这个有理数的相反数,故本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绝对值相等的两数之差不一定为零,如3与﹣3的绝对值相等,但3-(﹣3)=6,故本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以及相反数的性质等知识,属于基础题型,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例2.(2024·广东江门·模拟预测)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

)A. B. C. D.【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利用数轴判断有理数的大小,以及式子的符号,根据数轴上的数右边的比左边的大,判断出数的大小关系,进而判断出式子的符号,即可.【详解】解:由图可知:,,故选项C正确;∴,故选项A错误,,故选项B正确;,故选项D正确;故选A.变式1.(23-24七年级上·山东潍坊·阶段练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多选题)A.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B.两个数的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C.一定是正数D.两个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正数【答案】AC【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分类,绝对值的意义,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根据相关知识点,逐一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两个数的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一定是非负数,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两个数的和为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正数,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C.变式2.(23-24七年级上·重庆·期中)给出下列结论:①若,则;②若,则;③若,则;④若,且,则.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答案】①②④【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减法法则,解题关键是熟记法则,准确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所以,则,①正确;②若,所以,则,②正确;③若,所以,则,③错误;④若,且,所以,则,,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②④.题型2、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解题技巧】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根据加法法则计算即可。例1.(23-24七年级上·广西南宁·期中)下列运算错误的是()A.B.C.D.【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掌握相关的运算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则对各选项依次计算判断即可.【详解】A.,原式计算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原式计算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原式计算正确,故此选项的计算正确;D.,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例2.(2024·安徽宿州·三模)比小4的数是(

)A.1 B. C. D.6【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正确的翻译句子,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比小4的数是;故选C.变式1.(2024·天津南开·二模)计算的结果是(

)A.6 B.4 C.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熟练掌握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减法法则计算即可.【详解】解:故选:B.变式2.(2022·重庆七年级月考)给出下列计算: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 B. C. D.【答案】C【分析】分别求出各个式子的值,然后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①,故①正确;②,故②错误;③,故③正确;④,故④正确;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的有3个,故C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减法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准确计算.变式3.(2024·江苏南京·一模)计算的结果是(

)A.5 B. C.1 D.【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绝对值.先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计算,再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即可.【详解】解:,故选:A.题型3、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解题技巧】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两种方法:①先把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再省略括号和加号;②利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口诀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形式.例1.(23-24七年级上·河南安阳·阶段练习)将式子省略括号和加号后变形正确的是(

)A. B. C. 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计算化简.根据题意利用“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即可化简该式.【详解】解:,故选:C.例2.(2024·河北石家庄·二模)式子有下面两种读法;读法一:负,负,正与负的和;读法二:负减加减.则关于这两种读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读法一正确B.只有读法二正确C.两种读法都不正确D.两种读法都正确【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读法.据此解答即可.【详解】解:对于式子,可读作:负,负,正与负的和;也可读作:负减加减,∴两种读法都正确.故选:D.变式1.(23-24七年级上·山东潍坊·期中)将写成省略加号后的形式是()A. B. C. D.【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了对式子进行化简,关键是正确理解加法的定义.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可把减法统一成加法.省略加号时,注意符号变化法则:得得得得.【详解】解:原式故选:A.变式2.(23-24七年级上·陕西延安·阶段练习)将式子改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为(

)A.B.C.D.【答案】B【分析】直接利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化简得出答案.【详解】解:,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熟练掌握去括号法则及正确去括号是解题关键.题型4、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题技巧】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步骤:1)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全部转化为加法;2)观察式子是否可以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结果。注意:1)减法转化为加法的时候注意符号的改变;2)多利用运算律,能使计算更加简便。例1.(23-24七年级上·广东·假期作业)计算下列各式:(1)(2)(3)(4)【答案】(1)(2)(3)(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计算,根据有理数的加减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1)解:;(2)解:;(3)解:;(4)解:.变式1.(23-24七年级上·上海长宁·期中)计算:;【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按照同分母的结合法则,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是解本题的关键.【详解】解:.变式2.(23-24七年级上·辽宁葫芦岛·阶段练习)计算.(1);(2).(3);(4).【答案】(1)(2)(3)(4)【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求解;(3)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求解;(4)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详解】(1)解:;(2)解:;(3)解:;(4)解:.题型5、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简便计算【解题技巧】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常见方法:①相反数结合——抵消;②同号结合——符号易确定;③同分母结合法——无需通分(分母倍数的也可考虑);④凑整数;⑤同行结合法——分数拆分为整数和分数。例1.(23-24七年级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计算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3)(4)【答案】(1)13(2)(3)16(4)【分析】(1)运用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处理;(2)运用有理数的加法处理,可运用加法结合律简化运算;(3)可运算加法结合律、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处理;(4)小数变形为分数,运用加法结合律、加法、减法运算法则处理.【详解】(1)(2)(3)(4)【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法,加法运算律;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例2.(23-24七年级上·四川眉山·阶段练习)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3).(4).【答案】(1)(2)(3)(4)【详解】(1)(2)(3)(4)【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例3.(2022秋·广东七年级课时练习)观察下列等式_________将以上三个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1)猜想并写出:;(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计算结果:①;②;(3)探究并计算:.【答案】(1);(2),;(3)【分析】(1)观察所给算式,根据观察到的规律写出即可;(2)①、②都是根据得出的规律展开,再合并,最后求出结果即可;(3)根据观察到的规律展开,然后合并,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1)故答案为;(2)①原式=+…+=1-;②原式=+…+=1-,故答案为,;(3)所以: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根据已知算式得出这一规律是解题的关键.变式1.(2023·广西·七年级月考中)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3);(4).【答案】(1)3(2)(3)(4)【分析】(1)先将分数化为小数,然后按照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2)根据同分母结合计算;(3)先算绝对值,再计算减法;(4)根据同分母结合计算.【详解】(1)解:;(2)解:;(3)解:;(4)解:.【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和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绝对值,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是解题的关键.变式2.(2024·山东·七年级期中)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1)-+-;(2)-8721+53-1279+4;(3)-+.(4)【答案】(1);(2)-9942;(3);(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3)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减法和绝对值的性质可以解答本题;【解析】(1)-+-;(2)-8721+53-1279+4=(-8721-1279)+=-10000+58=-9942;(3)-+(4)原式=【点睛】本题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变式3.(23-24七年级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用较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2);(3);(4).【答案】(1)(2)(3)(4)1【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绝对值的含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运算顺序与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利用交换律与结合律化为,再计算即可;(2)先求解绝对值,再计算即可;(3)先化为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再计算即可;(4)利用交换律与结合律化为,再计算即可;【详解】(1)解:.(2).(3).(4).题型4、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解题技巧】有理数运算相关的实际应用题种类较多,但是很多题目只是所给的情境不一样,解答的方法并没有发生改变。能够熟练的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找准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例1.(23-24八年级下·广东茂名·阶段练习)某年,某河流发生流域性洪水,将其水位下降记为负,上涨记为正,甲地和乙地的七日水位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单位;m)时间地区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第七天甲地乙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第四天时,乙地的水位达到七天中的最高峰B.乙地第七天后的最终水位比初始水位高C.这七天内,甲地的水位变化比乙地小D.甲地第七天后的最终水位比初始水位低【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有理数运算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正负数的意义,正确的列出算式,是解题的关键.依次进行计算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在第六天时,乙地的水位达到七天中的最高峰,故选项A不正确,∵,∴乙地第七天后的最终水位比初始水位低,故选项B不正确,∵,∴这七天内,甲地的水位变化比乙地大,故选项C不正确,∵,∴甲地第七天后的最终水位比初始水位低,故选项D正确,故选:D.例2.(23-24九年级下·北京·阶段练习)小宇计划在某外卖网站点如下表所示的菜品.已知每份订单的配送费为3元,商家为了促销,对每份订单的总价(不含配送费)提供满减优惠:满30元减12元,满60元减30元,满100元减45元.如果小宇在购买下表中的所有菜品时,采取适当的下订单方式,那么他点餐的总费用最低可为元.菜品单价(含包装费)数量水煮牛肉(小)30元1醋溜土豆丝(小)12元1豉汁排骨(小)30元1手撕包菜(小)12元1米饭3元2【答案】54【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根据满3元减元,满元减元,满元减元,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小宇应采取的订单方式是一份,一份,所以点餐总费用最低可为元,答:他点餐总费用最低可为元.故答案为:.变式1.(2023秋·河北石家庄·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某集团公司对所属甲、乙两工厂前5个月经营情况记录如下表所示(其中“”表示盈利,“”表示亏损,单位:万元),则这5个月甲厂比乙厂多盈利()万元

月份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5月份甲厂乙厂A.3 B.2.7 C.2.6 D.2.4【答案】B【分析】先分别求出这5个月甲厂、乙厂的盈利或亏损,再作差即可得.【详解】解:这5个月甲厂的盈利为(万元),这5个月乙厂的盈利为(万元),则这5个月甲厂比乙厂多盈利(万元),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减的应用,正确列出运算式子是解题关键.变式2.(2024·北京海淀·一模)201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3月14日定为“国际数学日”,也被许多人称为“节”.某校今年“节”策划了五个活动,规则见下图:小云参与了所有活动.(1)若小云只挑战成功一个,则挑战成功的活动名称为;(2)若小云共挑战成功两个,且她参与的第四个活动成功,则小云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为.【答案】鲁班锁;1,2,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逻辑推理:(1)根据小云参与了所有活动.可得小云第一个挑战必定成功,再由只挑战成功一个,可得小云第一个挑战成功需要得到4个“币”,即可;(2)根据题意可得小云第一个挑战必定成功,且挑战成功的活动可能为华容道或魔方或鲁班锁,第二,三、五次挑战失败,然后分三种情况讨论,即可.【详解】解:∵小云参与了所有活动.∴小云第一个挑战必定成功,∵小云只挑战成功一个,∴小云第一个挑战成功需要得到4个“币”,∴挑战成功的活动名称为鲁班锁;故答案为:鲁班锁;(2)∵小云共挑战成功两个,且她参与的第四个活动成功,∴小云第一个挑战必定成功,且挑战成功的活动可能为华容道或魔方或鲁班锁,第二,三、五次挑战失败,若第一次挑战华容道,当第四次挑战24点或数独时,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取值为;当第四次挑战魔方时,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取值为;当第四次挑战鲁班锁时,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取值为;若第一次挑战魔方,当第四次挑战24点或数独时,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取值为;当第四次挑战华容道时,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取值为;当第四次挑战鲁班锁时,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取值为;若第一次挑战鲁班锁,当第四次挑战24点或数独时,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取值为;当第四次挑战华容道或魔方时,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取值为;综上所述,最终剩下的“币”数量的所有可能取值为1,2,3.故答案为:1,2,3题型7、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新定义【解题技巧】“新定义”型问题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初中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学生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进行理解,而后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它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定义新运算;(2)定义初、高中知识衔接“新知识”;(3)定义新概念.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对“新定义”的理解和认识,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时需要将“新定义”的知识与已学知识联系起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例1.(23-24七年级上·重庆江津·阶段练习)大家都知道,九点五十五分可以说成十点差五分.这启发人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加减记数法.比如:9写成,,198写成,写成,7683写成,;总之,数字上画一条杠表示减去它,按这个方法计算:=.【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新定义,以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根据题目提供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故答案为:.例2.(2023·陕西咸阳·七年级阶段练习)已知表示小于或等于的最大整数,如:,,.现定义,如,则______________.【答案】/【分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解答即可.【详解】根据题意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解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关键是根据题意正确列出算式式计算.变式1.(2023·重庆·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寻找共同存在的规律:有一个运算程序a⊕b=n可以使(a+c)⊕b=n+c,a⊕(b+c)=n﹣2c,如果1⊕1=2,那么2020⊕2020=_____.【答案】﹣2017【分析】由题中所给程序可计算出(1+2019)⊕1,即2020⊕1=2021的值,再计算2020⊕(1+2019),进而求解2020⊕2020的值.【详解】解:由(a+c)⊕b=n+c,a⊕(b+c)=n﹣2c可得出,(a+c)⊕b=a⊕b+c=n+c,a⊕(b+c)=a⊕b﹣2c=n﹣2c,∵1⊕1=2,∴(1+2019)⊕1=1⊕1+2019=2+2019=2021,即2020⊕1=2021.又∵2020⊕(1+2019)=2020⊕1﹣2×2019=2021﹣2×2019=2021﹣4038=﹣2017,∴2020⊕2020=﹣2017.故答案为:﹣2017.【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及定义新运算题型,解题关键是明确各个字母之间的关系.变式2.(2023·贵州·七年级阶段练习)将n个互不相同的整数置于一排,构成一个数组.在这n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可以得到一个算式.若运算结果可以为0,我们就将这个数组称为“运算平衡”数组.(1)数组1,2,3,4是否是“运算平衡”数组?若是,请在以下数组中填上相应的符号,并完成运算;1234=0(2)若数组1,4,6,m是“运算平衡”数组,则m的值可以是多少?(至少写出4个满足条件的m的值)(3)若某“运算平衡”数组中共含有n个整数,则这n个整数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规律?【答案】(1)-,+,+,-或+,-,-,+;(2)或,或;(3)这n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分析】(1)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即可求解;(2)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即可;(3)根据“运算平衡”数组的定义可以得到n个数的规律.【详解】解:(1)∵,∴数组1,2,3,4是否是“运算平衡”数组,故答案为:-,+,+,-或+,-,-,+;(2)∵数组1,4,6,m是“运算平衡”数组,∴;-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1-4-6-m=0;共16种情况,解得:或,或;(3)由题意得可知这n个整数互不相同,在这个数字前任意添加“+”或“-”号后运算结果为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计算,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准确读懂题意进行求解.A组(能力提升)1.(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计算的结果为(

)A.2 B. C.8 D.【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加减法,根据有理数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故选:C.2.(2023·浙江杭州·一模)“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对新疆地区昼夜温差的真实写照.据统计,吐鲁番三月份某天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则吐鲁番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A. B. C. D.【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减法的应用,依题意,用最高温减去最低温,即可作答.【详解】解:∵吐鲁番三月份某天的最高气温是,最低气温是,∴吐鲁番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为:故选:C.3.(2023春·陕西咸阳·七年级统考期中)某海滨浴场某日气温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该浴场气温在以上时才允许游泳,请根据图象分析该浴场在这一天开放的时间为(

)A.5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10小时【答案】D【分析】根据图象得出相关信息即可解答.【详解】解∶由图象可知∶10时到20时的温度在以上,∴该浴场在这一天开放的时间为(小时).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从图象获取信息,有理数的减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问题.4.(2022秋·山东青岛·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负数相减,等于绝对值相减 B.两个负数的差一定大于零C.负数减去正数,等于两个负数相加 D.正数减去负数,等于两个正数相减【答案】C【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减法逐项判断.【详解】解:A、两个负数相减,不一定等式绝对值相减,错误,例如:-2-(-1)=-2+1=-1;|-2|-|-1|=2-1=1;B、两个负数的差不一定大于零,错误,例如:(-3)-(-1)=-3+1=-2;C、负数减去正数,等于负数加上这个正数的相反数,即加上一个负数,正确;D、正数减去负数,等于两个正数相减,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是对有理数减法的考查,要知道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5.(2024·广西柳州·三模)大约公元前2200年在我国出现的“洛书”中就有关于幻方的记录.在如图所示的三阶幻方中,填写了一些数和汉字(其中每个汉字都表示一个数).若处于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都相等,则“中”“国”“梦”这三个字表示的数之和是(

)A.3 B.1 C.0 D.【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由题意知,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3个数之和为,则由第三行可得“梦”表示的数,由第一行可得“中”“国”两字表示的数之和,最后求得结果.【详解】解:由于一条对角线的数分别为,则其和为,第三行“梦”表示的数为,第一行“中”“国”两字表示的数之和为,则“中”“国”“梦”这三个字表示的数之和是;故选:B.6.(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把写成省略括号的和是(

)A.B.C.D.【答案】D【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后省略括号即可.【详解】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利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是解题的关键.7.(2022·广西梧州·七年级校考期中)把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后,正确的是(

)A.B.C.D.【答案】B【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法则解答即可.【详解】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属于应知应会题型,熟知有理数的加减法则是关键.8.(23-24七年级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期中)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B. C. D.【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了数轴与有理数,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正确的判断出,,,的取值范围以及大小关系.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确定大小关系,对选项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则A正确,不符合题意;∵,,∴,即,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9.(22-23七年级上·山东济南·期中)有理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用“>”或“<”填空:,.【答案】<>【分析】本题考查了借助数轴比较数或式子的大小,熟知数轴上的数越往右越大.根据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判断出、、的大小关系即可解答.【详解】由数轴可知,,故答案为:<,>.10.(2023·四川宜宾·七年级统考期中)若“方框”表示运算,则“方框”______.【答案】【分析】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根据题意得:“方框”.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11.(23-24七年级上·黑龙江绥化·阶段练习)十一国庆期间,俄罗斯特技飞行队在黄山湖公园特技表演,其中一架飞机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请解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高度变化记作上升千米千米下降千米千米上升千米千米下降千米千米(1)此时这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千米?(2)若飞机做特技表演时,有4个规定动作,起飞后高度变化如下∶上升千米,下降千米,再上升千米.若要使飞机最终比起飞点高出1千米,问第4个动作是上升还是下降,上升或下降多少千米?【答案】(1)此时这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千米(2)第四个动作是下降,下降千米【分析】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实际应用,以及有理数的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注意计算的准确性.(1)计算即可求解;(2)计算第四个动作是下降,下降千米即可求解;【详解】(1)解:∴此时这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千米(2)解:∴第四个动作是下降,下降千米12.(23-24七年级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计算:(1);(2);(3);(4).【答案】(1)(2)6(3)1(4)【分析】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先把减法运算变为加法运算,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2)先把减法运算变为加法运算,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3)把负数与负数、正数与正数结合,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4)先去括号,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解:;(2)解:;(3)解:;(4)解:.13.(23-24七年级上·河南南阳·阶段练习)计算(1);(2);(3);(4)【答案】(1)(2)(3)(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计算法则求解即可;(2)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3)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4)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计算法则求解即可.【详解】(1)解:;(2)解:;(3)解:;(4)解:.B组(培优拓展)1.(2023·湖北·七年级专题练习)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若a>0,b<0,则a-b>0 B.若a<0,b>0,则a-b<0C.若a<0,b<0,则a-(-b)>0 D.若a<0,b<0,且|b|>|a|,则a-b>0【答案】C【详解】解:A、若a>0,b<0,则a-b>0,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若a<0,b>0,则<0,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若a<0,b<0,则a-(-b)=a+b<0,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D、若a<0,b<0,且|b|>|a|,则a-b>0,故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23-24七年级上·浙江金华·期末)观察前三个图形,利用得到的计算规律,得到第四个图形的计算结果为(

)A. B. C.5 D.9【答案】D【分析】根据前三个图形得到规律:左上角与右下角的两数之和减去右上角与左下角的两数之和,即可得到答案.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根据图形,发现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详解】解:由题意可得,,,,∴,故选:D.3.(2024•南京七年级期中)M、N两地的高度差记为M﹣N,例如:M地比N地低2米,记为M﹣N=﹣2(米).现要测量A、B两地的高度差,借助了已经设立的D、E、F、G、H共五个观测地,测量出两地的高度差,测量结果如下表:(单位:米)两地的高度差D﹣AE﹣DF﹣EG﹣FH﹣GB﹣H测量结果3.3﹣4.2﹣0.52.73.9﹣5.6则A﹣B的值为()A.0.4 B.﹣0.4 C.6.8 D.﹣6.8【分析】观察表格,若将表格中的所有数加起来,即是B﹣A的值,若结果大于0,则B比A高,若结果小于0,则A比B高.【解答】解:B﹣A=(D﹣A)+(E﹣D)+(F﹣E)+(G﹣F)+(B﹣G)=3.3﹣4.2﹣0.5+2.7+3.9﹣5.6=0.4(米).A比B地高0.4米,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有理数的减法,此题是一道应用题,同学们要读懂题意,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所以一定要细心.4.(2023·江苏常州·七年级校考期中)小明同学将2B铅笔笔尖从原点开始沿数轴进行连续滑动,先将笔尖沿正方向滑动1个单位长度完成第一次操作,再沿负方向滑动2个单位长度完成第二次操作;又沿正方向滑动3个单位长度完成第三次操作;再沿负方向滑动4个单位长度完成第四次操作,…,以此规律继续操作,经过第99次操作后笔尖停留在点处,则点对应的数是(

).A.0 B. C. D.50【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先规定正方向为正、负方向为负,再利用有理数加减运算法则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规定正方向为正、负方向为负,则,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正负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按照题意规定正负,运用有理数加减运算求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2023·浙江绍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