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天津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天津大学附中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将下列原始人类按其生活年代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北京人

②半坡人

③河姆渡人

④元谋人

⑤山顶洞人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⑤④③①② D.④①⑤③②【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半坡人,距今约6000千年;河姆渡人距今约7000千年;元谋人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④①⑤③②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点睛】2.歌谣“骨木石陶,种植水稻,猪狗水牛,定居不移”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情况A.山顶洞人 B.半坡原始居民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种植水稻”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他们建造房屋,栽培人工水稻,河姆渡遗址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C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都没有种植水稻的内容,排除ABD;故选C。3.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民族,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和炎帝 B.黄帝和蚩尤C.黄帝和尧 D.黄帝和舜【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黄大败蚩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至今,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故选A。4.研究夏商周历史对于研究中国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夏商周的史实或评述,正确的一项是()A.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封建制王朝 B.商王盘庚将都城由殷迁到了亳C.牧野之战后周武王建立了东周 D.夏商周灭亡都是出现暴君【答案】D【解析】【详解】夏朝、商朝、西周最后一个王分别是夏桀、商纣王、周幽王,都是暴君,都实行暴政,导致国家灭亡。根据题意,D项正确;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排除A项;商王盘庚将都城由亳迁到了殷,排除B项;牧野之战后周武王建立了西周,排除C项;故选D项。5.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甲骨文都是商朝时期出现的,故B正确;夏朝时期没有发现甲骨文,故排除A项;西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甲骨文,故排除CD项。故选B。6.在春秋时期,你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A.在田间使用牛来耕地B.已经可以使用文字记录社会现象C.诸侯祭祀的时候使用九个鼎D.商业活动还全部是物物交换【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商业活动十分活跃,主要表现在春秋时期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商业活动不全是物物交换,所以你不可能看到的社会现象是D,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在春秋时期均有可能看到,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战国时期,位于最西面的一个诸侯国,通过与其他六个国家的战争,不断向东扩大自己的国土,这个国家是()A.秦国 B.齐国 C.楚国 D.燕国【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秦“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地理位置优越,处在最西,物质基础雄厚。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实行法治,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具备了统一的历史条件。A项正确;BCD项都较秦国来说处于更东的位置,排除BCD项。故选A项。【点睛】8.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变法运动D.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诸子百家,除了儒家和法家外,还有墨家、道家、兵家,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墨子、庄子和孙武。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B。9.下列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焚书坑儒,有利于文化的统一C.征收沉重的赋税和繁重的徭役,统治暴虐D.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推动了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故B符合题意;ACD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贾谊《过秦论》中记载:“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包括①创立中央集权制度②征发繁重的徭役③征收沉重的赋税④实行严酷的刑法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而暴政的具体体现是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刑罚残酷等,②③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维护国家统一,①与秦朝灭亡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11.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下列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①汉高祖②汉武帝③汉文帝④汉景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西汉建立之初,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下列统治者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汉高祖吸取秦朝暴政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故①符合题意。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与休养生息不符,故②不符合题意。汉高祖之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故③符合题意。汉高祖之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故④符合题意。①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文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之内一个新的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余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新的朝代”是西汉,使这个“新的朝代”达到鼎盛的帝王是汉武帝。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C项正确;秦朝灭亡以后,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并没有达到鼎盛,排除A项;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虽然出现了“文景之治”,但也没有达到鼎盛时期,排除BD项。故选C项。13.关于汉武帝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他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B.他虽然有雄心大志,但频繁的战争,也损耗了西汉前期积累的财富C.他喜爱道家学派的学说D.他仿效文景之治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虽然有雄心大志,但频繁的战争,如北击匈奴等,也损耗了西汉前期积累的财富,B项正确;汉武帝没有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排除A项;汉武帝喜爱儒家学派的学说,排除C项;汉武帝多次发动对匈奴的战争,没有与民休息,排除D项。故选B项。14.小李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A.秦朝 B.东汉 C.西汉 D.新朝【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武中兴是在东汉光武帝时期出现的盛世;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是东汉末年的政治特征;黄巾起义是东汉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因此材料研究的是东汉,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5.在古罗马,丝绸的价值等同于同等重量的黄金,古罗马人以能穿上中国丝绸为荣。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关联的一项是()A.张骞出使西域 B.道教兴起 C.佛教传入 D.设置西域都护【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极度苦难的人民需要寻找精神上的寄托,为道教的兴起提供了土壤,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当时在汉中、巴蜀地区还有张陵创立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可知与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关联的一项是道教兴起。B项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开辟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起源于古印度释迦摩尼创立的的佛教在西汉末年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为保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和商旅往来,西汉王朝设置西域都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6.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张衡―创造“五禽戏”C.华佗―制成“麻沸散”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衡发明地动仪,制成“麻沸散”和创造“五禽戏”的是华佗,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A不符合题意;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可以概括为A.建立帝国新秩序B.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C.巩固大一统局面D.政权分立和民族汇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这时期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因此,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突出特点,D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建立帝国新秩序,A不符合题意。生产发展不是政治方面的特点,B不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时期没有建立大一统局面,C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8.下面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几个共同点,其中叙述正确的是()①都发生在三国时期②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④曹操都有参与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战胜袁绍,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胜曹操,曹操都有参与,②④符合题意;①错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生在东汉末年;③错误,这两次战役与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无关,C项正确;A项①②,①错误,排除A项;B项③④,③错误,排除B项;D项①③,①③都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9.《宋书•州郡志》所载,自(西晋)永嘉初至(南朝)刘宋末,南渡(迁)人口约90万,约占北方总人数的1/8还要多。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北方人口锐减 B.政权分立C.经济重心南移 D.江南得到开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描述的现象可知指的是西晋永嘉之乱后,大量人口从中原迁往南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史实,人口大量南迁仅为江南开发提供了劳动力,而且为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所以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故选D。点睛: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区分清楚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江南地区得以发展的原因。20.下列作品与其作者及时间对应正确的是()A.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 B.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C.西晋—祖冲之—《大明历》 D.东汉—钟繇—《兰亭集序》【答案】B【解析】【详解】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B符合题意;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A排除;南朝的祖冲之著《大明历》,C排除;《兰亭集序》的作者是王羲之,D排除。故选择B。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21.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人教版《中国历史》材料二:两汉时期,社会经济的繁荣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司马迁、蔡伦、张仲景、华佗等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据人教版《中国历史》材料三:魏晋南北朝处于分裂割据时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继续传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科技文化,祖冲之是其杰出代表。——据张岂之《张岂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逐一列举出表中的代表人物。道家儒家墨家法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所学知识,依次指出材料二中每个人物“突出的成就”的主要表现。(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杰出代表”的人物理解。【答案】(1)①.老子②.孔子③.墨子④.韩非(2)司马迁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3)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墨家创始人是墨子,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每个人物“突出的成就”的主要表现有司马迁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蔡伦改进造纸术;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对材料三中“杰出代表”的人物理解是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材料二: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一他在位期间,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______……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凤凰网》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先提出的?为加强中央的统治,秦朝设置了哪些官职?(2)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的目的是什么?(3)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听取了谁的建议?在政治采取了哪些措施?(4)在思想上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了哪些措施?(5)材料二的中空白处应填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答案】(1)首创者:秦始皇(或嬴政)。官职: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2)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建议者:主父偃。措施:颁布推恩令。(4)建议者:董仲舒。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5)填空:匈奴。影响: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可知,这种制度指的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这种制度的创立者是秦始皇。官职:根据所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可知,为加强中央的统治,秦朝设置了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知四可知,在地方上,秦朝进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这样皇帝和朝廷牢牢的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利,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下诏规定诸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王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汉武帝随后又找各种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他们的叛乱,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可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听取了主父偃的建议。在政治采取了推恩令。【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方接受董仲舒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可知,在思想上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采取了“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小问5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______……他两次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最终凿通西域,建立起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丰富和充实了华夏文明。”可知,汉武帝时期,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西汉巩固了统一。可知,空白处应填匈奴。影响:汉武帝时期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措施的共同作用是巩固了大一统局面,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3.丝绸之路。材料一:2100多年前,中国汉代一位伟大使者肩负和平友好的使命,两次出使中亚,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为了使我们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近平主席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材料二: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丝绸和养蚕技术、铁器、造纸术等都陆续西传,中亚的特产如胡桃、石榴、芝麻、胡豆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等国贡献而来。——赵毅、赵铁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三:海上丝绸之路把丝绸远销海外,古代南亚、东南亚各地人民都喜欢穿中国丝绸制成的简裙,在中国文献中,东南亚人民“以帛缠首”的记载比比皆是。日本出现了仿制“唐绫”(中国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博多织”纺织法。海上丝绸之路远远不只是向外传布丝绸,还把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