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_第1页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_第2页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_第3页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_第4页
高中数学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Ⅰ学案新人教A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初等函数(I)

指数与指数幕的运算(一)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指数函数的产生背景,认识学习指数与指数基运算的必要性,理解根式的概念。

2.通过列举,认识根式产生的背景,理解根式的表示、含义,掌握根式化简公式与方法,培

养观察、概括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理解运算及其要义,建构正确的运算心理与观点。

二、课前自学

(一)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舄7-乙0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次方根的定义:

(2)式子后叫做,它是运算的结果,几叫做,。叫做。

(3)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因此:

(­)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符合条件的都填上)

(1)加法运算的结果叫和;(2)减法运算的结果叫差;(3)乘法运算的结果叫商;(4)

除法运算的结果叫积;(5)乘方运算的结果叫嘉;(6)开方运算的结果叫方根。

2.V16=,一厢=___。

3.夜=,^32=,-^32=。

5.荐7=一,我可=一,-/7=一,-而可=一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展示交流

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

(1)(2)J(T0)2.⑶0(3一万)4;(4)«a-b)U

例2设-3<x<3,化简Jx2—2<+1—Jx2+6x+9。

例3若6-4%+4=2-%,求x的取值范围。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数有两个偶次方根B.零的偶次方根是零

C.负数只有一个偶次方根D.负数没有偶次方根

2.已知犬=3,则%=o

3.化简:(7^1)2+J”")2+#(j)3=。

4.己知且〃eN*,化简:0("好+《(a+b)”。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指数与指数塞的运算(二)

一、学习要求

1.理解分数指数基的概念,了解幕的运算性质由整数推广到实数的历程。

2.通过具体例子,学习根式与分数指数事的互化方法,理解哥的运算性质,培养运算求解能

力。

3.于学习过程中理解运算及其要义,建构正确的运算心理与观点。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心,一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当”>0,加、neN*,且〃>1时,正数的分数指数累的意义为:a;=;负分

数指数寨的意义为:a-"=;0的正分数指数基等于,0的负分数指数幕。

(2)实数指数幕的运算性质(a>0,h>(),reRscA):

ar-as=;(a,)s=;(«/?/=。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

1.已知。>0,。2用根式表示是o

2.已知a+b〉0,y(a+»3用分数指数基表示是o

3.5夜是一个确定的实数,其近似值约等于(精确到0.01)。

4.当。>0,reR,seR时,"十"=,它可以写成,因此可以并入基的运算

性质第一条。

5.当a>0力>O,rwRn寸,((),=,它可以写成,因此可以并入籍的运算性

质第三条。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一)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二)展示交流

例1求值:

R、3

2,

(1)273;(2)812;(3)—;(4)—o

例2用分数指数幕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其中a>0):

(1)CT.;(2)fl4CT;(3)\ld\fci。

例3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2|25,311112

(1)(2a3b2)(-6a2b3)^-(-2a^b^);(2)(3)4x4(-3x4^3)4-(-6x2y3)«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L1_1

•a"a8=

2.2A/3XVT5XV12=。

3.已知工+犷1=3,求户+犬2的值。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指数与指数幕的运算(三)

一、学习要求

1.理解根式、分数指数幕的概念,掌握哥的运算性质。

2.通过练习,掌握根式、分数指数基的运算的顺序、算理、算法和结果表示,培养运算求解

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理解运算及其要义,建构正确的运算心理与观点。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重读课本舄9一%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定义:如果xn=a,那么x叫做a的o当a>0,加、neN*,且〃>1时,

mm

an=;an=o

(2)公式:①(折)"=;②2"叱万=,说二=。

(3)实数指数幕的运算性质(a>0力>0,reR,seR):

d-as=;(")’=—o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已知x>y)'=。2.2a^一36=。

122.235

3.凉•凉・"2=。4,o

<13\12

5.户yZ.(-3吗=o

\7

(三)疑惑摘要

自学Z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一)合作解疑

1.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推荐代表展示自学成果、提交问题。

2.教师导学。

(二)展示交流

例1用分数指数塞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

(加,・加

例2计算下列各式(式中字母都是正数):

(1Wa---//—/—\t—

(1)-2肛2.-不12y2+3/y2;⑵仪/一,/卜〃2;

<2」、(4)2户+3了“丫2户

(3)2#+3y"2户-y彳3户

77

例3(1)已知2、=3,求4*的值;(2)已知2*=5,3V=L,求6"2,的值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_2、

§+-6x%?=

7\/

2

(工1V/1口2))\

3.计算:二-后+层+房混+广

\7\//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一、学习要求

L了解指数函数产生的背景,以及指数函数模型、图象与性质。

2.通过探索,经历指数函数建模、画图象和运用图象提炼性质、运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

程,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体会数形结合的含义,进行数形结合思想立意。

二、课前自学

(一)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4-巳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指数函数的定义: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定义

域是R.

a>l0<a<l

(2)填充表格: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图

1.下列函数中指数函数有。象

(1)>'=%3;(2)y=(a2+l)v;

(3)y=2R(4)y=5-';(1)定义域:

性(2)值域:

X

(5)、=3夏;(6)y=4x+\.质(3)过点(0,1)

(4)在R上是(4)在R上是

2.函数y=2x与y=的图象有________函数_________函数

________关系。

3.当a〉0,且awl时,函数y=a'T-2的图象过定点

4.函数y=3、0的定义域为。

5.比较大小:1.0127—1.0产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一)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展示交流

例1课本&例6解读:(1)这是一个问题;(2)用方法求解;

(3)若指数函数/"(x)=/(a>0,且aWl)的图象过点(1,3),则/\-3)=;(4)

若函数y=(a?-3a+3)优是指数函数,则a的值是。

例2课本匕例7解读:(1)这是一个问题;(2)用方法求解;

(3)第(1)、(2)题构造函数时看;(4)第(3)题用方法求解;

(5)若心产>(*)",则加、〃的大小关系是;(6)若,则加、〃的

33

大小关系是。

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53;(2)y=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练习

1.函数y=0.71的定义域为o

2.已知0<。<1,a'"<a",则"2、〃的大小关系是o

3.已知函数y=2*T。(1)作出函数的图象;(2)写出函数的值域;(3)写出函数的单调

区间;(4)指出函数的奇偶性。

4.已知函数y=/(x)是奇函数,且当xNO时,f(x)=3x-l,试求/(-I)的值。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指数函数的模型、图象与性质。

2.通过探索,理解解指数方程、不等式的方法、依据,会解简单的指数方程、不等式。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方程、不等式的工具性意义,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重读课本44一E7的内容。

2.梳理知识:

比较累大小的方法:对于同底数不同指数的两个塞的大小,利用指数函数的

性来判断:对于底数不同指数相同的两个幕的大小,利用指数函数的的变化规

律来判断;对于底数不同指数不同的两个寨的大小,则通过来判断。

(-)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比较大小:08’0.82

2.比较大小:802ON”。

22

3.比较大小:874"

4.函数了=。向+2的图象过定点

5.函数y=JF二i的定义域为o

(=)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二)展示交流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2)y=

例2(1)解方程:9'=3"2,;(2)解不等式:9">3『

例3(1)解方程:4“一3-2'—4=0;(2)解不等式:4'-3-2v-4>0o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练习

1.函数y={2-(5『的定义域为。

2.已知0<a<l,am<a4-m,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3.课本4,B组第4题解:

(1\x~2

4.己知。>0,且awl,a3x-'>-,试求x的取值范围。

3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三)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指数函数的模型、图象与性质。

2.通过探索,理解复合函数及其单调性,会求简单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复合函数的意义和整体观点。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L重读课本44一67的内容。

2.梳理知识:

当a>l时,函数y=的单调性与函数“=/(x)的单调性;当0<。<1

时,函数y=af(x}的单调性与函数〃=/(x)的单调性。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L比较大小:停厂一事

2.函数y=Jl—2*T的定义域为。

3,函数y=22x-'的单调性与函数〃=2x—1的单调性,因此y=22x-'的单

调区间是。

/]、2x-lZ।\2JC-1

4.函数y=—的单调性与函数〃=2%—1的单调性,因此y=-的

单调_______区间是。

5.y=0.71的定义域为,单调_____区间是..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展示交流

例1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1)y=2,T;(2)y=\-

例2(1)求函数/(》)=35(刀4一1,2])的最大值和最小值;(2)求函数y=,16—4、

的值域。

然_I

例3已知函数“*)=三二.(1)确定“X)的奇偶性;(2)判断的单调性;⑶求/(x)

的值域。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练习

1.已知集合4={丫及=/},8={y[y=d),,x>l},则AB=()

A.{y[O<y<fB.{y[O<y<l}C.{y\^<y<1]D.0

2.已知函数y=2a'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是5,则a的值是。

3.设。是实数,且f(x)=a-——o(1)若函数/(x)为奇函数,求a的值;(2)判断函数

2"+1

f(x)的单调性。

(二)探究解答问题:已知函数/(x)=(2n-l)*,g(x)=小321-/。。)若时,/(x)>1.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求函数g(x)的定义域;(3)在(1)的条件下,求不等式数一>在1

中x的取值范围。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四)

一、学习要求

1.掌握指数函数的模型、图象与性质。

2.通过探索,了解指数函数模型应用题的特点,会解简单指数函数的应用问题,培养审题、

解模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解决应用题的相关知识,提高解答应用问题的自信心。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4和匕-&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指数函数模型为。

(2)增长率问题常得出指数型函数模型。形如的函数是一种指数

型函数。

(3)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o

(-)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某种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依次类推,写出1个这样的细胞

分裂x次后,得到细胞个数y与x的函数解析式是o

2.课本舄8问题1中,得到函数模型'=1073*,其中x的实际意义是,y的

实际意义是。

t

(1^5730

3.课本舄8问题2中,得到函数模型p=匕,其中f的实际意义是,尸的

实际意义是o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L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二)展示交流

例1多例8解读:(1)这是一个应用题;(2)课本法得到函数模型;

(3)函数模型y=13xl.Ol,为指数型函数,其中x的实际意义是,y的实际

意义是--------;(4)如果人口均增长率提高1个百分点,得到函数模型为---------:(5)

如果人口均增长率保持在2%,利用计算器求得2025我国人口数为---------

例2课本49A组第9题解:

例3课本%A组第10题解: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1.课本49A组第6题解:

2.课本七)B组第3题解: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1.亍解对数产生的历史,提高对对数与对数运算的认识。

2.理解指、对互化关系,以及对数恒等式,会进行简单的对数计算,培养转化、运算求解能

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对数的意义,了解数学运算发展的历史,树立正确的运算观。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4-%和取一%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对数的定义:

(2)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

(3)特殊对数符号:

(4)对数恒等式: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在优=N中,已知求N,作运算,运算结果叫做。

2.在罐=N中,已知x,N求a,作运算,运算结果叫做。

3.在a*=N中,已知a,N求x,作运算,运算结果叫做。

/1、川

4.将-=5.2写成对数式是,将log“l=0写成指数式是。

5.1g1000=o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展示交流

例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54=625;(2)2-7=—;(3)log,4=-2;(4)lnl0=2.303o

128;

例2求下列各式中的X:

2

2

(1)logMx=--;(2)logv8=3;(3)lg10000=%;(4)-]ne=xo

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1)log,—;(2)log,1;(3)log7343;(4)3略6+e吟。

~165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练习

1.课本&第1题:(1);(2);(3)_;(4)

2.课本&第2题:(1)_;(2)_;(3)__;(4)

logj4+,2+log23

3.计算:⑴log3243;(2)IgO.OOl;(3)3;(4)2-lo

4.求下列各式中的x:(1)log2(Iog5x)=0;(2)log3(lgx)=lo

(-)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对数与对数运算(二)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对数运算性质的推导过程,理解对数运算性质。

2.能够运用对数运算性质及对数恒等式进行简单的对数运算,明确对数运算的算理、算法,

培养运算求解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对数运算的意义,体会其中蕴涵的转化思想和化归策略。

二、课前自学

(一)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一《5的内容。

2.梳理知识:

对数运算性质(a>O,awl,M>0,N>0):(1);(2)

;(3).

(-)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将MN=a",+n写成对数式是。

Mn,n

2.将士=a-写成对数式是。

N

3.用log"X,log„y,log—表示,10gm=。

z

4.IglOO*2*45=o

5.Ig5+1g2=。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二)展示交流

2

X

例1用log“x,log”,log“z表示-log“一M常。

例2求下列各式的值:

75

(1)log525;(2)log2(4X2);(3)IgVlOO;(4)2log510+log50.25;

(5)log2(log,16)»

例3计算:

7lg243

(1)lgl4-21g—+Ig7-lgl8;(2)

lg9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1.课本/第1题:(1)__;(2)(3);(4)

2.课本4第2题:(1);(2);(3);(4)

泰)。

3.计算:(1)log26-log23;(2)log35-log315;(3)31og72-log79+21og7(

//2o

22

4.计算:(1)log2V8+473+log2A/8^4^;(2)lg5+1lg8+lg5-lg20+(lg2)o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对数与对数运算(三)

一、学习要求

1.了解换底公式的推导过程,把握换底公式的结构特征。

2.能够运用换底公式进行简单的对数运算,明确换底公式的作用,培养转化、运算求解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换底公式的意义,体会其中蕴涵的转化思想和化归策略。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46的内容。

2.梳理知识:

换底公式(a>0,awl,c>0,cwl,Z?>0):,由此得到

log“c-logca=。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将log32换成10为底的对数是。

2.将In2换成10为底的对数是。

3.将logs2换成2为底的对数是o

4.log,3-log,4-log45-log52=。

5.log225-log34-log59=。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展示交流

例1已知Ig2=a,lg3=/j,求下列各式的值:

3

(1)1g6;(2)1g—;(3)log34;(4)log,12,

例2计算:

⑴(log43+log83)(log32+log92);(2)lg20+log10025,

例3已知2"=5"=10,求1的值。

ab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练习

1.已知lg2=a,!J>iJlog25=。

2.log618+21og6>/2=。

log72

3.计算:log3V27+1g25+lg4+7+(-3.14)°o

4.计算lg(,3+石+J3-Gb

(~)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一)

一、学习要求

L了解对数函数产生的背景,以及对数函数模型、图象与性质。

2.通过探索,经历对数函数建模、画图象和运用图象提炼性质、运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

程,掌握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体会类比学习的意义。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修-3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对数函数的定义:函数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定义

域是(0,+8).

(2)填充表格:a>l0<a<l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在定义域上,y=log2X是函数。图

2.函数y=logx与y=log|X的图象有

3

________关系。

3.当。>0,且awl时,函数(1)定义域:

y=log"(x+l)-2的图象过定点性(2)值域:

质(3)过点(0,1)

4.函数y=lO5&-i)的定义域为(4)在定义域(4)在定义域上

上是_____函数是________函数

5.比较大小:lg6___lg8。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一)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二)展示交流

例1课本今例7解读:(1)这是一个问题;(2)解题步骤是

(3)函数y=」一的定义域为________;(4)函数y=log7—的定义域为_________

log2xl-3x

函数y=Jlog3》的定义域为o

例2课本修例8解读:(1)这是一个问题;(2)用方法求解:

(3)第(1)、(2)题构造函数时看;(4)第(3)题用方法求解;

(5)比较大小:log056___log().54;(6)若loga/nvlogs",则,〃、〃的大小关系是:

(7)若log“机<log“〃(0<a<1),则加、〃的大小关系是o

例3已知对数函数y=log“x(a>0且a丰1)的图像经过点,求川),八3)。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1.函数y=#log2光的定义域为。

2.若log“>log”“(a>1),则加、〃的大小关系是o

3.设函数/(幻=1。8"(》+勿的图像经过(2,1),(8,2)两点,则函数/(x)=。

4.函数/(£)=108“犬(。>0,。/1)在区间3,2。]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求实数a

的值。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二)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对数函数的模型、图象与性质。

2.通过探索,理解解对数方程、不等式的方法、依据,会求简单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培养

知识迁移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方程、不等式的工具性意义,体会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重读课本V的内容和前面的笔记。

2.梳理知识:

(1)当a>l时,af(x)>ag{x)«;当0<a<l时,〃⑶2/⑶o。

推广:当”>1时,1Jg《同=.;当0<a<l时,

1。国(x)N必(中=.»

(2)当。>1时,函数y=/(*)的单调性与函数”=/(x)的单调性;当

0<。<1时,函数y="⑴的单调性与函数”="X)的单调性o

推广:在定义域上,当。>1时,函数y=log,J(x)的单调性与函数”=/(x)的单调性

;当0<〃<1时,函数y=log"(x)的单调性与函数”=/(x)的单调性。

(-)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2

1.比较大小:log.:?log;'。2.函数y=71og5(4x-3)的定义域为o

3.函数y=loa(a一)的单调性与函数“=2x7的单调性,因此

y=log(2c—)的单调区间是。

4.函数y=log/2:—)1的单调性与函数〃=2x—1的单调性,因此

y=log/2-)1的单调区间是。

5.y=logo5'的定义域为,单调区间是«

■"X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二)展示交流

例1课本4A组第10题解:

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Jlog°.5(4x—3);(2)y=加0.5(4%-3)_2。

例3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单调区间:⑴y=log2(x2-2x-3);⑵y=k)g02(-f+l)。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1.函数y=JZ-logo^x的定义域为。

2.已知0<a<l,k>g)"<k>g.(4-〃i),则实数机的取值范围为。

3.已知函数/(幻=108(1*+1)送(幻=108。0-1),其中。>0,。71。(1)函数/*)+8(1)

的定义域为;(2)判断函数/(x)+g(x)的奇偶性,得结论:o

4.己知0<aVl,b>l,ab>l.比较logJ,log“仇10gz,—的大小。

bb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三)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反函数的概念、求法,以及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

2.通过例子,学习求反函数的方法,理解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培养探究意

识与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体会其中蕴涵的辩证统一思想。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和耳6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函数y=log“x和函数__________互为反函数。

(2)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函数y=log?x的反函数为。

2.函数y=10'的反函数为。

3.点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

4.点M®,〃)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

5.点关于直线y=x的对称点为。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一)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二)展示交流

例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y=2x-3;(2)y=\nx;(3)y=(、/2)'。

例2已知函数y=a'—l的反函数图象过点尸(3,1),求。的值。

例3己知函数f(x)=1g=。⑴求f(x)的定义域定2)判断的奇偶性奇3)判断”x)

2+x

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4

1.函数y=logo5》的反函数为;函数y=—的反函数为«

x

2.函数y=log“(x-l)(a>0,axl)的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4),则。的值为。

3.已知函数/(x)=log,,>0,aw1),如果对于任意的xe;,2都有W1成立,试

求a的取值范围。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四)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图象平移、对称变换的基本规律。

2.通过探索,能够运用图象平移、对称变换作简单函数的图象,培养画图、用图的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作函数图象的方法,提高数形结合的思想水平。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重读课本4子56和々)-B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作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是。

(2)画出函数y=(x-1)?的图象,将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

析式为,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将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再向左平移2个

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一般地,将函数y=/(x)的图象向

左平移a(a>0)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向右平移a(a>0)

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将函数y=/(x)的图象向上平移

b0>0)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向下平移6优>0)个单位

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1.将函数y=2'.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2.将函数y=2'.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3.将函数y=log05x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o

4.将函数y=log05x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5.将函数y=log05x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1.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二)展示交流

例1函数y=log,2二色的图象()

2+x

A.关于原点对称B.关于y轴对称C.关于直线y=x对称D.关于直线丁=—X对称

例2作出下列函数图象的简图:

w

(1)y=2;(2)y=\2'-1|;(3)^=log2|x-2|

例3作出函数y=|lgx|图象的简图,运用图象探讨函数的性质。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一)练习

1.将函数y=log051x|的图象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2.将函数y=2卜一”的图象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为

3.课本A9A组第6题解:

4.作出函数y=|/-2x-3|图象的简图,运用图象探讨函数的性质。

(-)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五)

一、学习要求

1.掌握对数函数的模型、图象与性质。

2.通过探索,了解对数函数模型应用题的特点,会解简单对数函数的应用问题,进一步培养

审题、解模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解决应用题的相关知识,提高解答应用问题的自信心。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6-P67和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对数函数模型为。

(2)函数模型的特征是。

(3)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二)基础自测,检验效果

课本及,例5解读:(1)这是一个________应用题;(2)M=lgATg4中,A是

,4是,M是:(3)第(1)题已知求;

(4)第(2)题已知求;(5)如果没有精度要求,那么第(1)题的结

果是、第(2)题的结果是。

(三)疑惑摘要

自学之后,你还有哪些没有弄清的问题请记在下面,课堂上我们共同探讨:

三、课中互动

(-)概念形成

L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的?

2.小组合作,解决自学“疑惑”,举正、反例理解核心概念。

(-)展示交流

例1课本之例6解读:(1)这是一个________应用题;(2)问题归结到模型尸=57.J-

中,已知求;(3)本例是课本、的后续问题。

例2课本例9题解读:(1)这是一个应用题;(2)第(1)题的本是;

(3)第(2)题己知求;(4)这是一个化学中的酸碱度问题,运用数学

方法处理恰到好处,体现了数学对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工具性。

例3课本A3B组第5题解:

(三)课堂小结

四、课外延伸

(-)练习

1.课本鸟4A组第9题解:

2.课本65A组第12题解:

3.课本自B组第3题解:

(二)后记(学习体会,或提出并探究一个微问题)

嘉函数

一、学习要求

1.了解基函数产生的背景,以及五种幕函数模型、图象与性质。

2.通过探索,经历塞函数建模、画图象和运用图象提炼性质、运用性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

培养归纳概括能力。

3.于学习过程中建构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体会类比学习的意义。

二、课前自学

(-)阅读课本,梳理知识

1.阅读课本鸟7-?8的内容。

2.梳理知识:

(1)易函数的定义:函数叫做暴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a为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