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咸宁市马桥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LiCoO2(钴锂酸)主要用于制造飞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2.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粉末固体B.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C.倾倒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3.下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A.C、P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的白烟B.Fe在I、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相同C.I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D.I、Ⅱ两类反应均为氧化反应4.下列微观模拟图中的●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①②③④A.①表示混合物 B.②表示能保持H2O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③表示化合物 D.由③和④可知双氧水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5.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B.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C.镁在空气中燃烧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6.一定条件下,某密闭容器内发生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反应前的质量(g)1520105反应后的质量(g)05XYA.D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C的质量范围一定是:0≤X≤45C.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1:1D.若30≤Y≤40,则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7.北京世界因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随意丢弃电池 B.露天焚烧树叶C.任意排放污水 D.分类回收垃圾8.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B.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9.下表是一些食物的pH,其中最不适宜胃酸过多的人食用的是物质玉米粥牛奶鸡蛋清番茄pH7.0~8.06.3~6.67.6~8.04.0~4.4A.玉米粥 B.番茄C.鸡蛋清 D.牛奶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且设计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实验室制取CO2将石灰石与稀硫酸混合反应B回收MnO2将制取氧气后的剩余混合物过滤、蒸发结晶C除去铁锈用过量稀盐酸长时间浸泡生锈铁制品D验证肥皂水呈碱性用pH试纸测定肥皂水的pHA.A B.B C.C D.D11.下列描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项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易挥发,滴一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的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1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金属元素不同C.H2O和H2O2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D.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可增大灶具的进风13.研究物质是为了合理利用物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只用于供给呼吸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可利用海水获取丰富的矿物质D.铝合金常用作建筑材料14.将11.2gFe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某混合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Cl-质量为7.1g,试计算原混合溶液中溶质硫酸的质量为()。A.4.9g B.5.9g C.9.8g D.19.6g1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区分的物质软水和硬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铁粉和氧化铜黄金和黄铜方法一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分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现象方法二分别加入活性炭,观察现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观察二者的颜色观察二者的颜色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依据下图所示实验,按要求回答:(1)装置A中使用的是________流电源。(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装置B,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当气体收集满后,以下操作正确的顺序应该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将导气管移出集气瓶口,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②熄灭酒精灯③将导管移出水槽④将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移出水面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3)小华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在C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____________。①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②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③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为测出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石灰石10克置于烧杯中(烧杯质量为50g),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60g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具体数据如表:时间(分钟)00.51.01.52.02.53.0电子天平读数(克)120118.2117.00116.40116.04116.04116.04(1)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g。(2)计算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_____(3)分析实验数据,画出0-3.0分钟过程中,产生气体质量对应的变化图,并标注必要的数值。_____18.(8分)我州石灰石资源丰富,某课外小组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某地石灰石样品9.0g于烧杯中,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如下。次数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质量/g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质量/g
7.0
5.0
3.0
1.5
X
请计算:(1)X的值为____。(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3)所用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利用空气制取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的主要流程如下:(1)过程I得到氮气的原理是_____。(2)过程II中,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合成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工业生产中的CO2主要来源于石灰石(CaCO3)煅烧生成生石灰(CaO)时的副产品,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4)在过程III中,氨水、水及CO2在反应塔中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铵),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理论上若有17t氨气参加反应时生成的NH4HCO3的质量是_____t.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C【详解】根据化合价原则,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钴元素的化合价为x,由于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而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可得:(+1)+x+(-2)×2=0,则x=+3。故选C。2、A【详解】A、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粉末需匙或纸槽,一斜、二送、三直立;取用块状或大颗粒药品:一横、二放、三慢竖,故A正确;B、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故B错误;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故C错误;D、读取液体体积: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错误。故选A。3、D【详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量,不产生白烟;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够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A错误;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生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Fe在I、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故B错误;C、燃烧和缓慢氧化都放出热量,故C错误;D、I、Ⅱ两类反应均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D。4、B【详解】A、由题图可知①中含有两种不同的分子,表示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B、②中表示的是氢、氧原子,而能保持H2O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符合题意;C、③中只有一种分子,且是由不同原子构成的,表示化合物,故不符合题意;D、根据题图③表示双氧水,④表示水,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的分子,可知双氧水和水不是同一种物质,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C【解析】A.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催化剂时分解较快,相同时间内剩余固体质量更少,选项错误;B.反应物间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反应速率:粉末状>颗粒状>块状,选项错误;C.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不变,镁在空气中燃烧,镁元素的质量不变,选项正确;D.20℃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开始硝酸钾能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达到饱和后溶质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不再改变,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6、D【详解】A、如果Y=5,则反应前后D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B、C的质量范围一定是:0≤x≤(15-0)+(20-5)+10+5=45,即5gD完全反应生成C,该选项说法正确;C、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15-0):(20-5)=1:1,该选项说法正确;D、若35≤Y≤45,,则C质量不变,或减小直至减小到0,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不是反应物、生成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7、D【详解】A、随意丢弃电池,易造成水土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B、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粉尘而造成空气的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C、任意排放污水,易造成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D、分类回收垃圾,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符合题意。故选D。8、B【详解】A、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如果蒸发溶剂,也会变浑浊,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氢气和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B符合题意;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不能用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因为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了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不会吸收大量的热,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分析】胃酸过多的人不适宜食用酸性大的食物【详解】A、玉米粥(7.0~8.0)偏弱碱性,可以食用;故选项错误;B、番茄(4.0~4.4)酸性较大,不宜食用;故选项正确;C、鸡蛋清(7.6~8.0)偏弱碱性,可以食用;故选项错误;D、牛奶(6.3~6.6)偏弱酸性,可以食用;故选项错误故选:B。10、D【详解】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不能使用稀硫酸;故选项错误;B、回收二氧化锰,将制取氧气后的剩余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二氧化锰固体;故选项错误;C、用过量稀盐酸长时间浸泡生锈铁制品,当铁锈除尽时,稀盐酸会与铁制品发生反应,损坏铁制品;故选项错误;D、用pH试纸可以测定肥皂水的pH大于7,验证肥皂水呈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11、D【详解】A、酒精易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滴一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是因为酒精挥发带走热量导致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汽油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人靠近汽车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是因为汽油具有挥发性,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性质;C、铁的熔点高达1535℃,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的物质,是因为铁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D、蜡烛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睛】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12、B【详解】A.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A正确;B.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故B错误;C.H2O和H2O2化学性质差异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故C正确;D.燃气灶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时,是因为燃气没有完全燃烧,可增大灶具的进风,增大氧气量,故D正确。故选B。13、A【详解】A、氧气可用于供给呼吸,还可以做助燃剂或用于化学工业,选项A不正确;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选项B正确;C、可利用海水获取丰富的矿物质,选项C正确;D、铝合金常用作建筑材料,如铝合金门窗等,选项D正确。故选A。14、C【详解】解:测得反应后溶液中的氯离子质量为7.1g,则盐酸溶质氯化氢的质量=,设与稀盐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x。x=5.6g,则与稀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11.2g-5.6g=5.6g,设:与5.6g铁反应的稀硫酸溶质质量为y,y=9.8g。故选:C。15、B【详解】A、水样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分别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软水和硬水都是没有颜色和异味,分别加入活性炭,观察现象不区分软水和硬水,两种方法中有一种错误,不符合题意;B、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混合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使氧化铜由黑变红的是一氧化碳,无明显变化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混合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可以区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两种方法都正确,符合题意;C、铁粉能被磁铁吸引,氧化铜不能被磁铁吸引,分别用磁铁吸引,观察现象可以区分铁粉和氧化铜;铁粉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粉末,观察二者的颜色,不能区分。两种方法中有一种错误,不符合题意;D、黄金化学性质稳定,在空气中加热,颜色无明显变化,黄铜中含有铜、锌,铜在空气加热能生成黑色的氧化铜,混合物分别在空气中加热,观察现象可以区分;黄金和黄铜都显黄色,观察二者的颜色,不能区分两种方法中有一种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然后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鉴别。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直①④③②②③【详解】(1)装置A中使用的是直流电源;(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当气体收集满后,应先把导管口从集气瓶中移出,并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将集气瓶和玻璃片一起移出水面将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再将导管移出水槽,最后熄灭酒精灯,故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③②;(3)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呈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应选②③。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3.96(2)90%(3)【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气体的质量=10g+50g+60g-116.04g=3.96g。故填:3.96g。(2)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X=9g则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故填:90%。(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是逐渐变小(转折点坐标要正确,0-2.0时间段为曲线,2.0-3.0为直线)18、(1)1.5(2)8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成本控制技巧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审计流程优化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微生物新进展题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
- 矿山配电硐室施工方案
- 项目管理导向与成功率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注会备考的逆向思维与策略分享试题及答案
- 股票市场与经济数据的联动性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认证职业路径试题及答案
- 高效备战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的试题及答案
- 比例尺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北京市朝阳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数学 含答案
- 食品工厂5S管理
- 运输公司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下学期4月三模政治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届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河北省唐山市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2025年一级注册计量师考试题库大全及答案
- 卫生院全国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总结(8篇)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投标方案(专家团队版-)
- 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地理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