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诊断历史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诊断历史试卷(考试时间:上午8:00——9:30)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5页表格内。1.良渚文化大墓玉琮、玉钺上的神人兽面纹形象生动、造型突出,晚于它的中原龙山文素面,更是创新出多璜联璧、组合头饰等新的象征物以凝聚族群。这反映出A.多元一体格局逐步形成B.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C.文明发展的日益理性化D.南北方手工业差异明显2.齐桓公召集诸侯“葵丘会盟”,这反映出A.会盟主要维护齐国利益B.齐国建立中原军事同盟C.黄河流域得到有效治理D.争霸战争威胁各国生存3.汉武帝实行均输、平准之法,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辗转发卖各地的贡物以营利,责仅仅是“掌知物价”,已不从事商业经营。东汉初年的这一做法A.体现了统治者让利于民B.造成了地方割据的局面C.服务于现实政治的需要D.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4.贞观年间,规定官员路遇各位亲王均需要下马而拜。魏征认为这样做与魏晋礼法不合,意见。这一举措A.平衡了亲王与大臣的矛盾B.意在保障政局的稳定发展C.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局面D.体现了礼法结合趋势加强5.北宋时,分成地租占据支配地位,地主和佃农根据每年收成划分利益。到了南宋,定交租,可以使用货币支付。这一变化A.促进农业经济发展B.缘于经济重心南移C.推动了白银货币化D.提高了土地利用率6.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7.族田指宗族共有的田地,包括祭田、社田、义庄田、祠堂田等。由族长或委托专人经此可知时间数量(单位:亩)万历年间2111康熙年间16409雍正年间20233乾隆年间33711A.中央集权遭到极大挑战B.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C.地方行政得以良好运转D.宗族利于稳定基层社会8.1852年,时任香港副总督密切尔称:1850年末英国出口到中国的制造品比1844年末减少将近75万英镑,“中国的手工业能够以远超过5%的优势打倒我们的动力纺织机”,英国从中国大量进口的茶叶和生丝完全是以鸦片和金银而非制造品换取的。这说明A.农耕经济仍具有明显优越性B.英国对华贸易仍居入超地位C.英国制造品不符合中国需求D.中国传统经济模式依然牢固9.光绪年间,轮船招商局由于外商公司联合压价造成连年亏损,户部令沿海、沿江各省“齐价合同”,同时垫借200万两白银助招商局全款买下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这些举措A.加强了清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增强了民族航运业发展信心C.摆脱了列强对航运业的控制D.保证了民族工业的健康发展10.1910年,原本由资政院决议的云南盐斤加价和广西学堂限制外籍学生事件,被上谕交由行政衙门核查,军机大臣副署通过。资政院代表据理力争,要求“定枢臣责任”“速设责任内阁”。摄政王载沣批示“毋庸议”,奏稿被搁置。这表明,当时A.立宪派民主斗争意识增强B.责任内阁的建立符合民意C.清廷的权威地位不断强化D.军机大臣控制了朝廷大权11.193325%,因此鼓励群众,鼓励的建立A.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性质B.确立了公有经济的主导地位C.壮大了工农革命的经济基础D.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围剿”12.1936年中共中央计划出版“长征纪实”。由于人手有限,毛泽东专门致信要求亲历者“自己所经历……择其精彩有趣的写上若干片断”,务必保证出版。1937编定完成,但直到1942年,中共中央仅作为内部资料少量印发,不准公开出版。这是由于A.出版内容的真实性有待考证B.日本侵华导致民族危机初现C.国共两党消除争端团结抗敌D.中共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3.17001952“私营剧团”改称“民间职业剧团”,,办理登记证与演出证后方可正常演出。这些举措A.顺应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需要B.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越性C.有利于激发剧团的创作积极性D.是对苏联文化发展经验的借鉴14.1982年到1983好往来,改变过去主要以无偿赠与或贷款为主的援助方式,主张开展互利的经济合作。这一转变A.有利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B.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C.践行了“全方位”外交战略D.着眼于发展各国友好关系15.1995年末,国务院正式批准启动“关于面向21世纪的100所重点高校与重点学科建设工程”,“211工程”,成为今天全国116所211大学的历史由来。据此可知,“211工程”旨在A.优化高等教育的办学结构B.实现教育与市场经济接轨C.提高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D.服务于国家未来发展战略16.14560芗统治时期,仅埃及行省上缴的税收就超过了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国库一年税收的总和。这说明A.帝国扩张主要目的是增加税收B.行省强化了对地方的集权管理C.大河流域农耕区经济比较发达D.帝国运转需要维持庞大的开支17.“五王说”“四天子说”,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拜占庭和印度。据此可知A.多元文明存在交流互动B.东西方天下观认知趋同C.古代世界政治秩序形成D.欧亚文化相互吸收借鉴18.可以“撤回效忠”,据此可知,中世纪封建法A.有效阻止了国王滥用权力B.蕴含近代西方法律精神C.保障了西欧封建统治秩序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9.香料曾经是西欧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新航路开辟的动因之一是去东方寻找香料,基督教也认为香料是神圣的。而到了18、19世纪的欧洲文学作品中,东方的香料却被赋予了异域、颓废等意义。这反映出A.欧亚两地关系正在发生变化B.新航路开辟后商品价格下降C.思想解放破除对香料的迷信D.工业生产发展不再依赖香料20.针对北美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地方议员亚当·斯密认为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制性的殖民地政策阻碍了财富增加,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赤字,也违背了人权。亚当·斯密的这一认识A.推动英国外交政策转变B.论证了美国独立的正当性C.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涵D.指出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21.18世纪,英国政治漫画中常用“约翰牛”形象代指英国人。最初“约翰牛”常被描绘成18“约翰牛”被画成了普通英国憨汉甚至是国王乔治三世。这一变化A.旨在凸显英国制度的优越B.强化了对民族国家的认同C.反映了君主权威不断增强D.源于人权观念的日益深化22.18—19“工业风”,“风景——技术”1788年创作的《铁桥一瞥》;19世纪中后期,“工业风”逐渐与浪漫主义渐行渐远,开始与现实主《铁桥一瞥》《伦敦:朝圣之旅》A.工业革命改变艺术表现形式B.科技进步推动绘画水平提高C.工业发展摆脱了自然界束缚D.人们对王业社会认识的深化23.一战后,亚洲出现了“亚洲和亲会”“东亚同盟”等地区性的革命联盟组织,约定“一国爆发革命,其他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与此同时,北非摩洛哥里夫起义的领导人也呼吁“让我们同东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进行决胜的打击”。这说明A.世界性革命洪流已经形成B.民族运动的斗争水平提高C.马克思主义理论广泛传播D.世界殖民体系已走向瓦解24.1950年,美国国会拨款4.7千万美元扩建“美国之音”,从每天30小时24种语言的播音增加到每天61小时451960年底,特别增加英语节目广播时间,使用1500个基本单词,以每分钟65个词的缓慢速度介绍美国音乐、文学甚至是肥皂剧。这些举措A.致力于传播美国本土文化B.服务于美国全球战略需要C.创新了民族文化宣传方式D.影响了国际关系发展走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中世纪西欧由于城乡之间没有形成贡赋关系,城市不能向农民征收税赋,城市最初的粮食需求只能来自周边农民的销售。大约从12世纪起,西欧城市迅速发展,“农业腹地”“巡回法庭”村传统的农业结构。材料二与西欧相比,中国古代重点城市的粮食供应主要通过官府调拔,如南宋都城临安“凡诸军、诸司、三学及百司、顾券、诸局工役等人,皆给焉”,但“细民之食,皆需之铺家”。与西欧不同,中国农村的粮食不一定直接卖给附近的城镇,而是由商人舟当部分作为商品粮直接运往城镇或急需地点销售。地主居于市镇中,既从事农业经营,又进行商品生产,当粮价低贱时,地主则大肆收购,反之则出售粮食,从中获取厚利,存无须单独依靠周围的乡村,因此城乡关系比较松懈,没有建立起来直接的经济联系,因而城市不可能推动农村发生转变。——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丰斋《比较中西方古代城市的粮食供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西欧与中国城市粮食供应的差异。(6分)(2)影响。(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中国共产党集中开展了以破除封建思想、改造1935方面军到达陕北,半年后,该地烟民比例降至20%,不到两年,该地烟民基本绝禁。材料二8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贫困问题的有效缓解以及农村思想环境的根本好转,“乡风文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二是开展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三是开展文明村镇与和谐村镇“讲文明树新风”2010安全等与经商致富相关的内容,引导农村除旧布新。——(1)(4分)(2)响。(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20世纪50-6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安全……政府独立解决。70-80年代后,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70并提供大量环境援助。80-9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环境外交政策由积极合作转为消极对抗,90年代初再次进行了调整。1996年,美国以捕捞大虾未采取措施保护海龟繁殖的环境义务为由,禁止进口中国的大虾。自1997年起,美国政府在每年的地球日都要发布有关环境外交的报告,对全球环境状况和国际环境政策作出评估……日本在1991年主持召开亚太环境会议,表示积极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加强亚太各国重的企业……1992和葡萄牙等国则表示反对。——摘编自房乐宪等《美日欧环境外交政策的比较》(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美、日、欧的环境外交政策。(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环境外交政策对中国的启示。(4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年代消费理念消费实态公元前3世纪至享乐是最高的公元5世纪幸福赛马、剧场表演等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消费迅速发展衣食住行极端简朴,除宗教歌剧之外,几乎没有休闲娱乐活动5世纪至15世纪节制是美德16世纪至19世奢侈有利、节宫廷贵族奢侈消费卷土重来,中产阶级提倡有节制纪上半叶俭有弊到保证消费;衣食住等日常消费质量大大提升;休闲娱乐积累、有效消和精神消费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费19世纪下半叶消费至上、需饮食消费比例下降,物质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成为至20世纪上半求创造生产主要消费项目;汽车等奢侈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超前消费成为时尚叶20世纪下半叶消费至上,开消费强调审美和文化意义,追求个性,炫耀品位;始倡导适度、生存性消费比重降低,享受性、发展性消费比重升绿色、可持续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消费周期变短的消费——根据杨魁、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取向》整理读。(要求:明确写出消费活动变化,解读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准确)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学业诊断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14分)(1)中国则是地主富商直接参与粮食贩卖;西欧粮食市场受行政手段干预(粮食市场排斥市场竞争),中国政府利用经济手段调节粮价(较少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粮食买卖)。(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2)(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加强);推动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与商品化(提高了农村经济的商品化水平);关系。(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城市对乡村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市镇经济难以摆脱封建性质(不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不利于传统社会转型。(42分,任答2点即可)26.(12分)(1)据地(革命中心转移至农村);(42分,任答2点即可)(2)(4分,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42分,任答2点即可)27.(14分)(1)评分建议:10分,分析原因4分,评价6分,评价应从积极、消极两方面作答。示设置贸易壁垒;这些问题增加了环保落实的难度,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消极影响。(2)技术的同时应保持独立性。(4分,每点2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28.(12分)评分建议:(1)变化:0~3分。能准确写出整体或是任一历史时期西方消费活动的变化。(2)解读:①第一等7~9分:能从时代背景、影响评价等方面充分说明消费活动的变化;逻辑清晰,表述准确。(时代背景两个角度及以上,最多6分;只答一个角度,最多3分;影响评价最多3分。)②第二等4~6分:对西方消费活动的变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