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4届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4含解析_第1页
新教材2024届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4含解析_第2页
新教材2024届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4含解析_第3页
新教材2024届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4含解析_第4页
新教材2024届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4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四)(考试用时: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溶酶体作为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其含量及溶酶体pH的较大波动与癌症、炎症等疾病密切相关。准确测定细胞内溶酶体的含量及pH具有重要的医学参考价值。氟化硼二吡咯类(BODIPY)荧光染料对pH不敏感,具有良好的光学和化学稳定性,以BODIPY为母体结构,以哌嗪环为溶酶体定位基团,可以设计成溶酶体荧光探针。该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溶酶体参与细胞自噬,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清除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合成和加工的C.溶酶体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升高可说明溶酶体内pH下降D.癌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定位癌细胞位置2.气孔的张开与保卫细胞膜上的H+-ATPase有关。H+-ATPase被蓝光诱导激活后会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运到细胞外,此时细胞外的K+运进保卫细胞,同时其他相关阴离子在H+协助下也进入保卫细胞,从而使气孔张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激活的H+-ATPase通过主动运输将细胞内的H+运出保卫细胞B.其他相关阴离子在H+协助下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蓝光诱导下,气孔开启后短时间内叶肉细胞消耗C5的速率会增大D.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使其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吸水,气孔张开3.内质网上的跨膜蛋白TMCO1可以“感知”内质网中Ca2+浓度变化。当内质网中Ca2+浓度过高时,TMCO1会形成四聚体离子通道转运出Ca2+,当内质网与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接近时,四聚体离子通道解体失去转运活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内质网中Ca2+浓度失衡可能会影响脂质的合成B.TMCO1蛋白感知到Ca2+浓度变化后会改变自身的空间结构C.Ca2+以协助扩散的方式由内质网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D.敲除TMCO1基因会导致内质网中Ca2+浓度下降4.将一个双链均被13C标记的外源基因A和一个双链均被14C标记的外源基因a插入某卵原细胞中一条染色体的两端。将此卵原细胞在含12C的培养液中培养,先完成一次有丝分裂,再发生如图所示的“逆反”减数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逆反”减数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在减数分裂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在减数分裂ⅡB.此过程产生的两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同时都含有基因A和aC.可能有一个卵细胞同时含有13C和14C,一个卵细胞只含14CD.子细胞中只含有12C的极体数目是4或65.三位美国遗传学家发现了控制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的分子机制,其核心组件的简化示意图如下(PER蛋白是与生物节律有关的关键蛋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PER基因的表达过程中,只有转录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PER/TIM蛋白复合物、mRNA通过核孔自由进出细胞核C.PER/TIM蛋白复合物对PER基因表达的调控属于翻译水平的调控D.PER蛋白积累后抑制PER基因的活性属于负反馈调节6.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用甲、乙两种近缘蝴蝶杂交得到了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H蝴蝶,H与自然界中的一种已知的蝴蝶物种完全相同,且H仅选择同种的H蝴蝶交配。结合该材料推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的该已知蝴蝶物种起源于甲、乙两种近缘蝴蝶杂交B.没有经过地理隔离,故H蝴蝶不是新物种C.甲、乙两种近缘蝴蝶之间没有生殖隔离D.H与甲或乙种蝴蝶之间存在生殖隔离7.研究发现,当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会促使免疫细胞中的一种名为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蛋白质与α4整合素结合在一起,加速免疫细胞的移动,使免疫细胞能快速赶往感染部位,帮助人体战胜疾病。人体发热达到38.5℃持续6小时以上时,hsp90就会被完全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持续发热38.5℃时机体产热等于散热B.体温在38.5℃时人体出现体温调节障碍C.新冠病毒等致热因子能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D.通常,发热一段时间后再使用退热药物较为合理8.研究发现,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脑局部的葡萄糖代谢降低,这与抑郁的症状密切相关。甲状腺激素缺乏通过影响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导致抑郁。甲减与抑郁均可引起局部脑血流异常,两者存在部分重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缺乏可能与甲状腺细胞上的TRH和TSH受体异常有关B.甲减大鼠脑局部葡萄糖代谢降低,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物质代谢C.边缘系统功能异常导致抑郁,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兴奋性D.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甲减大鼠的抑郁症状9.高等植物可以利用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调节自身生长,如图表示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和光敏色素B缺失突变体(phyB)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下胚轴的生长状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B.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远红光,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红光或白光C.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促进与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D.光敏色素A和B被激活后结构均会发生变化10.青鱼栖息于湖泊的中、下层水体,年龄结构可分1~5龄,3龄时性成熟。为研究未受人类干扰,封闭的某天然湖泊中的青鱼种群,研究人员先后用小网眼和大网眼的渔网进行捕捞,小网眼渔网捕捞到的青鱼均进行标记后放回原地,两次捕捞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龄级1龄2龄3龄4龄5龄体长/cm<2020~5051~7071~85>85小网眼渔网捕获量/条44331070610538352大网眼渔网总数0012571107836捕获量/条标记个数——173127100A.该湖泊中3~5龄青鱼的数量约为12000条B.两次捕捞间隔的时长不影响青鱼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C.该种群的数量变化由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D.栖息于不同水层的青鱼形成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11.草原上,在食物极度匮乏时,田鼠会掘食草根,破坏草原植被。利用生物方法可有效地防治鼠害:鹰是田鼠的天敌,鹰往往在田鼠的高密度区捕食体型较大的田鼠;利用只在田鼠间传播的病原体也可对田鼠进行种群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田鼠掘食草根会造成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沙化B.鹰的过度捕食可改变田鼠种群的空间分布和年龄结构C.传播病原体的方法在田鼠种群密度低时效果最好D.田鼠种群大爆发时可优先考虑采用化学方法灭鼠12.蓝莓酒工业化生产的大致流程如下:蓝莓→破碎→酶解→榨汁过滤→灭菌→主发酵→后发酵→分离提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蓝莓破碎后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可提高出汁率B.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灭菌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C.菌种繁殖在主发酵完成,而酒精生成主要在后发酵完成D.用显微镜检测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结果比实际值偏高13.为探究阿莫西林(一种抗生素)对连续传代大肠杆菌的选择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采用滤纸片法测定阿莫西林的抑菌效果,图甲、乙、丙分别是大肠杆菌第一、二、三代抑菌圈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阿莫西林溶液不需要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B.扩增培养下一代大肠杆菌时应在上一代培养基的中央挑取菌落C.培养基1号区域的滤纸片应是用无菌水处理后的滤纸片D.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出现耐药性14.一种杂交瘤细胞只能产一种抗体,抗体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构成。科学家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两株不同的杂交瘤细胞(A和B)融合形成双杂交瘤细胞AB。双杂交瘤细胞能够悬浮在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可以产生双特异性抗体AB。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杂交瘤细胞A、B混合并诱导融合后,只利用选择培养基无法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ABB.双杂交瘤细胞同时识别α、β抗原后,才能产生双特异性抗体C.对培养到一定密度的双杂交瘤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无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D.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腹水能为细胞提供所需的营养条件15.离子交换吸附是植物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第一阶段,是指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溶于水形成H2CO3,H2CO3解离出HCOeq\o\al(-,3)和H+,分别与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进行交换,使得阴、阳离子吸附在根细胞膜表面的过程。离子的选择吸收是指植物对同一溶液中不同离子或同一无机盐溶液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吸收比例不同的现象。某植物根系对几种阴、阳离子的吸收情况见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盐溶液类型离子的吸收量情况NaNO3Na+吸收少NOeq\o\al(-,3)吸收多(NH4)2SO4NHeq\o\al(+,4)吸收多SOeq\o\al(2-,4)吸收少NH4NO3NHeq\o\al(+,4)和NOeq\o\al(-,3),吸收量相同A.根细胞膜上的H+可与NaNO3盐溶液中的Na+交换吸附B.根吸收矿质离子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土壤通气状况影响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D.长期施用肥料NaNO3,可能会引起土壤酸化16.将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基因(PSY)和胡萝卜脱氢酶基因(ZDS)导入水稻细胞,培育而成的转基因植株“黄金水稻”具有类胡萝卜素超合成能力,其合成途径如图所示。已知目的基因能1次或多次插入并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一个PSY和一个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1∶1B.若一个PSY和一个ZDS分别插入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亮红色大米∶橙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9∶3∶4C.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1∶14∶1时,则不可能有PSY、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D.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的比例为1∶15,则一定有PSY、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17.研究发现,雌激素可显著提高神经细胞的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基因的表达,CCO是生物氧化的重要电子传递体,可参与[H]和氧气结合过程,增加ATP合成。因此,雌激素具有改善神经细胞的糖代谢、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另外,神经细胞中存在两种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在ERα缺失条件下,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完全消失,但ERβ缺失对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几乎没有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雌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神经细胞,与位于靶细胞细胞核中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人体内雌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是通过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实现的C.CCO位于线粒体基质中,通过参与细胞呼吸的第二阶段增加ATP合成D.可选择雌激素受体ERβ调节剂作为某些神经系统疾病预防与治疗的药物18.膜表面免疫球蛋白(BCR)是分布在B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会为激活B细胞提供信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细胞表面的BCR与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B.BCR聚集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BCR与抗原结合产生的激活信号是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D.根据图示过程可推测,记忆B细胞表面也具有BCR选择题答题栏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19.(16分)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膜上有磷酸转运器,可将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用于合成蔗糖,同时将释放的Pi运回叶绿体(图甲)。图乙是温度影响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曲线。甲乙(1)图甲中,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D是____________,物质B的去向是进入____________和大气中。(2)研究表明,磷酸转运器工作时,并不会直接改变叶绿体内磷酸丙糖和Pi的总含量,推测磷酸转运器对这两类物质的转运比例为____________。若磷酸转运器的工作效率下降,可能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图乙分析,该植物生长的适宜环境温度约为________℃。在环境温度高于4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0.(16分)为了适应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大趋势,研究水稻耐高温的调控机制,对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1)研究获得一株耐高温突变体甲,高温下该突变体表皮蜡质含量较高。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1/4,说明耐高温为________性状,且最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基因控制。(2)已知耐高温突变体乙的隐性突变基因位于水稻3号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探究甲、乙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方案(不考虑互换)。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③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3)为进一步确定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图所示。图1图2图3①图1中F1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3号染色体发生互换,产生F2中相应的植株,然后用F2植株进行________,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R1~R5。②对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结果如图2、图3所示。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分子标记)之间。将该区段DNA进行测序,发现TT2基因序列的第165碱基对由C/G变为A/T,导致蛋白质结构改变、功能丧失。(4)基因OsWR2的表达能促进水稻表皮蜡质的合成。为了验证“高温胁迫下维持较高的蜡质含量是水稻耐高温的必要条件”,研究小组以突变体甲为对照组,实验组为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两种水稻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检测水稻蜡质含量及耐高温性。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__________。21.(16分)肥胖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易患2型糖尿病,临床上二甲双胍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伤寒论》中的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1)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由____________分泌后经________运输并作用于靶细胞,通过“3-磷酸肌醇激酶(PI3K)—磷酸二酯酶(PDE)”途径调节葡萄糖代谢,其部分机理如图所示。研究发现部分肥胖患者的PDE活性明显降低,使机体持续高血糖,据下图分析,PDE活性降低导致机体血糖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葛根芩连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利用2型糖尿病模型鼠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研究证实葛根芩连汤可通过提高脂联素含量发挥作用,且效果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请利用以下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验证上述结论,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材料及用具: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2型糖尿病模型鼠、清水、不同浓度葛根芩连汤、脂联素检测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16分)苯丙酮尿症是由PKU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定点整合可以将正常PKU基因定点整合到PKU基因突变的小鼠胚胎干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替换突变基因,用于研究该病的治疗。基因定点整合的过程是从染色体DNA的突变PKU基因两侧各选择一段DNA序列HB1和HB2,根据其碱基序列分别合成HB1和HB2,再将两者分别与基因K1、K2连接,中间插入正常PKU基因和标记基因neor,构建出如图所示的重组载体。重组载体和染色体DNA中的HB1和HB2序列发生交换,导致两者之间区域发生互换(如图)。(1)构建重组载体时,需采用PCR技术对PKU基因进行扩增,PCR扩增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增时,需要先加热至90~95℃使DNA解链,再冷却至50℃左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重组载体中的HB1和HB2之间除了插入正常的PKU基因和neor基因以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_____。neor基因的作用是_________。(3)用图中重组载体转化时,会出现一些PKU基因错误整合的胚胎干细胞。错误整合时,载体的两个K基因中至少会有一个与neor基因一起整合到染色体DNA上,已知含有neor基因的细胞具有G418的抗性。K1、K2的产物都能把DHPG转化成有毒物质而使细胞死亡。根据上述信息,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从转化的胚胎干细胞中筛选出正确整合的胚胎干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学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试题(四)1—5BBDDD6—10BBACA11—15CCBBD16—18BBA1.B溶酶体中有水解酶,能将细胞内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清除,A正确;溶酶体内的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错误;溶酶体荧光探针在中性和碱性环境下荧光较弱,与H+结合后,荧光强度急剧升高,若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升高可说明溶酶体内pH下降,C正确;由题意可知,溶酶体含量及溶酶体pH的较大波动与癌症有关,所以癌细胞内溶酶体含量与正常细胞不同,可用溶酶体荧光探针定位癌细胞位置,D正确。2.B激活的H+-ATPase会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H+运到细胞外,可见H+运出保卫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正确;其他相关阴离子在H+协助下进入保卫细胞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只不过消耗的是氢离子的梯度势能,B错误;蓝光诱导下,气孔开启后,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固定速率上升,因而短时间内叶肉细胞消耗C5的速率会增大,C正确;离子进入保卫细胞会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使其渗透压升高,导致细胞吸水,进而使气孔张开,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D正确。3.D内质网是脂质合成车间,所以内质网中Ca2+浓度失衡可能会影响脂质的合成,A正确;由题中,“当内质网中Ca2+浓度过高时,TMCO1会形成四聚体离子通道转运出Ca2+,当内质网与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接近时,四聚体离子通道解体失去转运活性”可知,TMCO1蛋白感知到Ca2+浓度变化后会改变自身的空间结构,B正确;内质网中浓度过高的Ca2+通过四聚体离子通道释放到细胞质基质中,该过程顺浓度梯度,需要通道蛋白,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敲除TMCO1基因,当内质网中Ca2+浓度过高时Ca2+不能运出内质网,会导致内质网中Ca2+浓度上升,D错误。4.D据图可知:逆反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Ⅱ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分裂Ⅰ分离,A正确。据题意可知,一个卵原细胞先进行一次有丝分裂,然后又进行一次逆反减数分裂共产生8个细胞,该卵原细胞一个染色体两端均插入13C标记的基因A和14C标记的基因a,在普通12C培养液中培养,经有丝分裂形成的2个卵原细胞均有一个染色体两端均插入13C标记的基因A和14C标记的基因a,然后这两个卵原细胞分别进行一次逆反减数分裂。因发生染色体互换是不一定的,减数分裂Ⅰ结束时,子细胞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一个细胞有一条染色体同时含13C标记和14C标记,有一条染色体不含标记;另一个细胞两条染色体都不含标记;②一个细胞一条染色体含14C标记和一条染色体含13C标记;另一个细胞两条都不含标记;③一个细胞一条染色体含13C标记,另一条染色体不含标记;另一个细胞一条染色体含14C标记,另一条染色体不含标记;即此过程产生的两个次级卵母细胞中,可能同时都含有基因A和a,B正确。按照B选项的几种情况推测有一条染色体同时含13C标记和14C标记的次级卵母细胞所产生的卵细胞同时含有13C和14C标记;一条染色体含14C标记和一条染色体含13C标记的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可能只含14C,C正确。按照B选项的几种情况推测,若同时含13C标记和14C标记的染色体进入卵细胞,则三个极体均只含12C,若进入卵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3C标记或14C标记,则三个极体中有2个只含12C,若进入卵细胞的染色体只含12C标记,则三个极体中可能只有1个只含12C,又由于两个卵原细胞的分裂是上述几种情况中的随机的一种,则6个极体中只含12C的个数为2或3或4或5或6,D错误。5.DPER基因的表达过程中,转录和翻译都需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错误;PER/TIM蛋白复合物、mRNA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但核孔具有选择性,物质不能自由进出,B错误;PER/TIM蛋白复合物对PER基因表达的调控属于转录水平的调控,C错误;PER蛋白积累后抑制PER基因的活性,早晨,PER/TIM蛋白复合物降解,对PER基因的抑制解除,所以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6.BH与自然界中的一种已知的蝴蝶物种完全相同,说明自然界中的该已知蝴蝶物种起源于甲、乙两种近缘蝴蝶杂交,A正确;没有经过地理隔离,也可能产生新物种,H与甲或乙种蝴蝶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故H可能是新物种,B错误;甲、乙两种近缘蝴蝶杂交可得到一种具有繁殖能力的H蝴蝶,说明甲、乙两种近缘蝴蝶之间没有生殖隔离,C正确;H仅选择同种的H蝴蝶交配,说明H与甲或乙种蝴蝶之间存在生殖隔离,D正确。7.B体温维持恒定的实质:产热量=散热量,机体虽已发烧,但是体温是持续维持在38.5℃,此时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A正确;体温在38.5℃时,意味着机体的产热量是等于散热量的,而这正是体温调节正常运行的结果,B错误;新冠病毒可以通过致热源,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温阈上升,促进产热、抑制散热,C正确;结合题意“当体温达到38.5℃及以上时,加速免疫细胞的移动,使免疫细胞能快速赶往感染部位,帮助人体战胜疾病”可知,在病人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热一段时间后再使用退热药物较为合理,D正确。8.A甲状腺细胞只有TSH(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没有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受体,A错误;甲减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进而使大鼠脑局部的葡萄糖代谢降低,说明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物质代谢,B正确;由题文“甲状腺激素缺乏通过影响大脑边缘系统的功能导致抑郁”可知,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兴奋性,C正确;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大鼠脑局部的葡萄糖代谢降低,这与抑郁的症状密切相关,则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甲减大鼠的抑郁症状,D正确。9.C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远红光的条件下,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的下胚轴的长度更长,说明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A正确。在红光或白光的条件下,拟南芥光敏色素B缺失突变体(phyB)的下胚轴的长度更长,说明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红光或白光;在远红光的条件下,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的下胚轴的长度更长,说明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远红光,B正确。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故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与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C错误。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后,光敏色素A和B被激活后结构均会发生变化,D正确。10.A第一次捕捞和标记数量为:610+538+352=1500,第二次捕捞量为:1257+1107+836=3200,其中标记数为:173+127+100=400,所以该湖泊中3~5龄青鱼的数量为:1500×3200÷400,约为12000条,A正确;若捕捞间隔时间过短,会导致第一次被捕捞标记的鱼难以再次捕捞,导致比实际数值偏大,所以两次捕捞间隔的时长会影响青鱼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B错误;该种群处于一个封闭的天然湖泊,所以没有迁入率和迁出率,C错误;栖息于不同水层的青鱼,是同一物种,没有形成群落的空间结构,D错误。11.C植被可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而田鼠掘食草根会造成植被破坏,加速土壤风沙化,A正确;鹰往往在田鼠的高密度区捕食体型较大的田鼠,故鹰的过度捕食可改变田鼠种群的空间分布和年龄结构,B正确;利用只在田鼠间传播的病原体也可对田鼠进行种群控制,该技术属于密度制约因素,在田鼠种群密度高时效果最好,C错误;用药物灭鼠是快速控制鼠类的有效措施,田鼠种群大爆发时可优先考虑采用化学方法灭鼠,灭鼠效果更快,但灭鼠药也会对其他生物产生一定的危害,D正确。12.C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可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破坏细胞壁,提高出汁率,A正确;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发酵设备进行灭菌,B正确;果酒的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菌种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酒精生成在主发酵阶段完成,C错误;用显微镜检测发酵过程中酵母菌数量时,因为无法区分活菌和死菌,会导致统计结果比实际值偏高,D正确。13.B阿莫西林是一种抗生素,因此阿莫西林溶液不需要用湿热灭菌法进行灭菌处理,A正确;扩增培养下一代大肠杆菌时应在上一代培养基的抑菌圈的边缘挑取菌落,B错误;培养基1号区域的滤纸片应是用无菌水处理后的滤纸片,作为对照组,C正确;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抑菌圈越来越小,说明大肠杆菌对阿莫西林出现耐药性,D正确。14.B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在特定培养基生长且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和克隆化培养的方法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双杂交瘤细胞本身就是由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而成,只利用选择培养基无法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AB,A正确;杂交瘤细胞是由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无需接触抗原就能产生抗体,B错误;杂交瘤细胞是悬浮培养的细胞,细胞之间并未接触,若要传代培养,细胞培养液直接离心,去除上清液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即可,无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C正确;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水中培养,腹水作为天然培养基,为细胞提供各种生长条件,D正确。15.D根据题意可知,根细胞表面的H+与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发生交换,根细胞膜上的H+可与NaNO3盐溶液中的Na+交换吸附,A正确;根吸收矿质离子时离子跨膜运输进入根细胞内,吸收离子的种类及速率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B正确;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需要消耗能量,土壤通气状况影响根细胞的细胞呼吸强度,进而影响根对矿质离子的吸收速率,C正确;结合题表可知,长期施用肥料NaNO3,根细胞不断吸收NOeq\o\al(-,3),可能会交换出更多的HCOeq\o\al(-,3),使得pH升高,引起土壤碱化,D错误。16.B若一个PSY和一个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只有3/4个体含有这两个基因,其他的个体均不含有这两个基因,故后代中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3∶1,A错误;若一个PSY和一个ZDS分别插入到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假设控制PSY基因为A,控制ZDS基因为B,那么可以简化为基因型为AaBb个体自交,则此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亮红色大米∶橙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9∶3∶4,B正确;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橙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白色大米的比例为1∶14∶1,则可能有PSY、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如图:,C错误;若某一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现白色大米∶亮红色大米的比例为1∶15,则不一定有PSY、ZD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如,D错误。17.B雌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不定向运输到神经细胞,A错误;人体雌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分级调节,同时血液中雌激素含量相对稳定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的,B正确;CCO是生物氧化的重要电子传递体,可参与[H]和氧气结合过程,该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C错误;在ERα缺失条件下,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完全消失,但ERβ缺失对雌激素的神经保护作用几乎没有影响,故不能选择雌激素受体ERβ调节剂作为某些神经系统疾病预防与治疗的药物,D错误。18.A由题可知,B细胞表面的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会为激活B细胞提供信导,B细胞表面的BCR与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相同的抗原,A错误;结合题图可知,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正确;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故BCR与抗原结合产生的激活信号是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C正确;膜表面免疫球蛋白(BCR)是分布在B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可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记忆B细胞也能识别抗原,推测记忆B细胞表面也具有BCR,D正确。19.解析:(1)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生成氧气、ATP和NADPH的过程,图甲中D为ATP和NADPH,ATP和NADPH可以为暗反应提供能量(NADPH还能作为还原剂);物质B为氧气,可以用于线粒体参与细胞呼吸,也可以排到大气中。(2)磷酸转运器对这两类物质的转运比例为1∶1,因此并不会直接改变叶绿体内磷酸丙糖和Pi的总含量;若磷酸转运器的工作效率下降,则磷酸丙糖运出叶绿体的速率下降,叶绿体内磷酸丙糖会产生更多的Pi和淀粉,导致叶绿体内淀粉含量升高,叶肉细胞内蔗糖含量下降,光合产物的积累导致光合速率下降。(3)据图乙分析,该植物生长的适宜环境温度约为25℃,总光合速率最大;在环境温度高于45℃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因此该植物不能生长。答案:(1)NADPH和ATP线粒体(2)1∶1叶绿体内淀粉含量升高、叶肉细胞内蔗糖含量下降,光合速率下降(3)25℃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没有有机物的积累20.解析:(1)让甲与野生型(WT)杂交,F1自交后代中耐高温植株约占1/4,符合基因分离定律,说明这对相对性状是由1对基因控制的,并且耐高温为隐性性状。(2)为探究甲、乙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实验方案:使纯合突变体甲与纯合突变体乙进行杂交后,F1再自交,观察其F1和F2的表型及比例(不考虑互换)。预期实验结果:①若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突变所致,纯合突变体甲与纯合突变体乙进行杂交,子代全是突变体,即F1和F2都耐高温;②若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两对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假设突变体甲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产生的F1为AaBb,由于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F1产生的配子为Ab和aB,则F1自交产生的F2为AaBb∶AAbb∶aaBB=2∶1∶1,表型为不耐高温∶耐高温=1∶1;③若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即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假设突变体甲基因型为aaBB,突变体乙基因型为AAbb,则甲乙杂交产生的F1为AaBb,表型为不耐高温,F1自交,F2表现为A_B_∶(A_bb+aaB_+aabb)=9∶7,即F2不耐高温∶耐高温=9∶7。(3)①由图1可知,F1在减数分裂Ⅰ前期(或四分体时期),3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产生F2中相应的植株;然后用F2植株进行自交,可获得纯合重组植株R1~R5。②对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如图2、图3,植株R2、R3与R1、R4、R5之间的差别是caps3~caps4,但是R2、R3耐高温,R1、R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