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ZM-00PAGE第1页共6页照明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第4页共6页采用的规范、规程和工程验收标准设计依据业主与我公司的签订的设计委托合同;业主提供的其它相关技术资料;前期设计资料及批复;1.2采用的规范、规程及相关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GB50217-2018)《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GJJ45-2015)《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电缆敷设》D101-1~7(2013年合订本)《常用低压配电设备安装》04D702-1《20kV及以下变配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168-2018《电气装置安装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1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50065-20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规范》GB55002-2021《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2-2015《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GB55024-2022《成都市公园城市智慧综合杆设计导则》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1)项目位于邛崃市全市范围中部、滨水新城区南部,起于东锦街,止于318国道,道路全长约210.513米,规划红线宽度25米。计划开工时间2023年10月,竣工时间2024年4月,美食街东段道路项目勘察设计的建设将为片区提供基础支撑,解决区域内交通出行问题,道路设计全长210.513米,实施长度210.513米,红线宽度25m。(2)设计内容包括:路灯及光源选择、照明配电系统及控制、防雷接地及其它注意事项。照明工程电气部分设计分界点为照明配电箱进线下桩头,不含外线设计。照明工程设计3.1道路等级、负荷等级及供电方案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依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15),供电负荷等级为三级。在道路起点处绿化带内设置照明专用箱变,且采用综合电源箱(1AP01)控制对路灯进行配电系统控制。箱变位置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但须提前与设计协商。3.2路灯及光源选择次干路路照明设计标准为:平均亮度1.5cd/m,总均匀度最小值0.4,照度均匀度最小值0.4,眩光值不大于10%,道路侧照度20LX,道路功率密度LPD≤0.,8W/㎡。交会区照明设计标准为:交汇区类型路面平均照(Lx)照度均匀度眩光限制主干道和次干路交会30/500.4在驾驶员观看灯具的方位角上,灯具在90°和80°高度角方向上的光强分别不得超过10cd/1000lm和30cd/1000lm次干路与次干路交会20/30次干路与支路交会15/20人行道照明设计标准为: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照明应该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照度》3.5条规定。机动车道一侧或两侧设置的、与机动车道无实体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的照明应执行机动车道的照明标准;与机动车道有实体分隔的非机动车道的平均照度宜为相邻机动车道的照度值的1/2,但不宜小于相邻的人行道(如有)的照度。(2)灯具样式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照度》以及前期设计资料,照明灯具选用LED灯,选用双挑灯,路灯具体样式由业主确定。(3)路灯布置本次设计推荐采用双挑灯于侧分带上布置,光源采用LED灯。路灯具体布置如下表:道路等级布置形式灯杆高度(米)纵向间距挑臂(米)仰角(度)光源功率次干路双侧对称10+8301.512150W+50W道路照明计算参数如下表:桩号平均亮度Lav(cd/㎡)总均匀度U0最小值车行道平均照度Eh,av(lx)人行道平均照度Eh,av(lx)眩光限制阈值增量TI功率密度LPD全段1.520.42411.2100.75通过以上照度计算结果分析,道路照度基本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照度》规范值,各路口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作加强照明,满足各类交会区要求。本道路照明工程按LED灯进行设计。灯具均选用具有较好曲线和高效率的半截光型,采用电子型整流器。灯具整流器或驱动器通过CCC认证,灯具整体通过CQC节能认证。如绿化中有高大乔木,则乔木的种植位置(或树池)应与路灯保持纵向2米,横向5米的距离,防止乔木成长后影响道路照明效果。3.3配电系统在道路起点处绿化带内设置照明专用箱变,且采用综合电源箱(1AP01)控制对路灯进行配电系统控制。照明箱变采用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形式安装,箱变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供电电压要求照明回路末端电压降不大于5%,各回路最大压降为1%。照明箱变采用预装式箱式变电站形式安装,箱变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路灯电源引自综合电源箱,箱变至照明控制箱采用YJY22-0.6/1kV电缆。照明回路配电均采取三相间隔配电,并尽量使三相负荷平衡。综合电源箱安装在绿化带内(或其它适当位置)。根据《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2013中的3.6.1条;预装式变电站的选用和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GB17467的有关规定。配电系统图报送当地的供电部门确认后再实施。3.4路灯控制(1)照本工程前期照明控制方式采用:时钟控制、手动控制、光控和RTU远程控制相结合,并预留接口;后期可接入城市路灯管理处的总控制系统中。路灯远程控制系统由当地路灯管理处设置。在每盏灯具上需增加电力载波单灯控制器。(2)每盏路灯均设后备保护。路灯采用带剩余动作电流保护器(In=6A,I△n=30mA/3P+N/具体参数路须灯厂家复核)做灯具间接接触及接地保护,PE线严禁接入剩余动作电流保护器。3.5电缆导线选择照明控制箱至路灯的电源线用YJV-0.6/1kV铜芯电力电缆,照明灯具线采用BVV-0.45/0.75KV-3X2.5的绝缘导线。3.6照明线路的敷设路灯布置人行道上,照明管线采用综合排管。电缆直埋或在保护管中不得有接头,管线敷设的间距应满足GB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及其他相关规范的要求。3.7防雷与接地(1)路灯接地系统:采用TN-S制接地系统,设置专用的PE接地线,采用熔断器作接地故障保护,为提高末端单相接地故障电流,满足熔断器灵敏度校验,故PE接地线采用与相、零线同截面的铜芯线,与相、零线同管敷设,另外,为防止故障电压沿专用的PE接地线串接,故设置重复接地,要求除在首端和末端设重复接地外,还要求每隔100~150m(宜为灯杆间距的整数倍)再设重复接地,接地极为两根长2.5m水平间距不小于5.0m的L50x5角钢接地体,要求其上部埋深不小于0.8m,底部制成尖角形,两根角钢之间采用-40X4镀锌扁钢联接,详"接地装置安装"图集号:14D504P11,灯杆基础钢筋、镀锌扁钢、灯杆、基座等非带电金属体均应与PE线可靠联接,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2)城市道路照明电气设备的下列金属部分均应接零或接地保护:变压器配电柜等金属底座、外壳和金属门。室内配电装置的金属架构及靠近带点不为的金属遮挡。钢灯杆、金属灯座I类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其他因绝缘破坏可能使其带电的外露外壳。灯杆基础钢筋、镀锌扁钢、灯杆、基座、桥梁金属拦杆等非带电金属体均应与PE线可靠联接。(3)严禁采用裸铝线导体做接地线或接地极。接地线严禁兼做他用。(4)当瞎用接零保护时,单相开关应装在相线上,零线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5)箱式便是暗战、控制柜可开启的们应与接地的金属框架可靠连接,采用的裸铜软线界面不应小于4mm2。(6)一切正常情况不带电金属均需可靠接地,所有接地金属件均须热镀锌处理。(7)注意做好金属灯杆的防雷接地,金属灯杆原则上采用灯杆基础内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接地。路灯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若实测不满足要求,应增加人工接地体,直到满足接地电阻要求。3.8杆件设计1、综合杆设计应满足功能和安全性的要求,确保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综合灯杆设计应分层设计,杆体宜采用以下4个层次进行分层设计:(1)高度0.5m-2.5m,适用检修门及仓内设施;(2)高度2.5m-5.5m,适用路名牌、小型标志牌、治安监控卡口通信设施、行人信号灯、机动车辅灯及其它小型智能设施;(3)高度5.5m-8m,适用机动车信号灯、治安监控卡口通信设施卡口通信设施、大型标志牌、小型标志牌及其它小型智能设施;(4)高度8m以上,适用照明灯具,移动通信设施等。3、杆件结构设计应按《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等规范执行。设计荷载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规定取值,杆体荷载增加冗余荷载设计,保证后期功能扩展承重需求。4、综合杆的底座、杆体、悬臂及其连接配件的设计应符合GB50068中相关规定,使用年限为25年,安全等级符合二级标准。5、综合杆杆体设施搭载应采用卡槽形式,预留接口,接口型式进行标准化设计。6、综合杆杆体采用Q355及以上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与高强度铝合金型材等新材料进行制作,挑臂及连接法兰采用Q355及以上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附属构件在满足受力要求的前提下可选用Q235及以上碳素结构钢。7、钢结构杆体应进行热镀锌处理。8、主体构件(含杆体和挑臂杆)之间、杆体与基础之间以及挑臂杆与信号灯之间的连接采用法兰螺栓对接,大型标牌采用标牌自带卡槽和挑臂连接,其余设施应通过卡槽和连接件安装。9、综合杆基础设计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执行,按照杆件类型以及搭载设施进行设计。10、杆体2.5米以下部分应进行防粘贴处理,防粘贴层采用无色透明材料。11、综合杆杆体内部应采用物理分仓设计,强弱电线缆分仓走线。3.9杆件布设要求(一)一般要求1、综合杆的布设应满足点位控制、整体布局、功能齐全、景观协调的总体要求。2、综合杆的设置应遵循“先路口、后路段”的原则。3、综合杆布置应结合不同断面形式及照明需求进行布设,并保持中心对齐。(二)杆件分类1、本工程根据主要搭载设施不同分为5类灯杆:Ⅰ类综合杆:主要搭载照明设施及机动车信号灯。可搭载行人信号灯、公共设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标志、治安监控设施、移动通信设施、公共广播及其他智能设施。Ⅱ类综合杆:主要搭载照明设施及交通检测设施。可搭载LCD显示屏、公共设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标志、治安监控设施、移动通信设施、公共广播及其他智能设施。Ⅲ类综合杆:主要搭载照明设施及大型标志牌。可搭载LCD显示屏、公共设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标志、治安监控设施、移动通信设施、公共广播及其他智能设施。Ⅳ类综合杆:主要搭载照明设施及中、小型标志牌。可搭载LCD显示屏、公共设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标志、治安监控设施、移动通信设施、公共广播及其他智能设施。Ⅴ类综合杆:主要搭载照明设施。可搭载LCD显示屏、公共设施指示牌、小型交通标志、治安监控设施、移动通信设施、公共广播及其他智能设施。3.10节能设计(1)本次工程照明功率密度值均满足《城市道路明设计标准》第7.1.2的规定的指标。(2)灯具效率不低于75%,功率因素不低于0.9。选用的光源、镇流器的能效不宜低于相应能效标准的节能评价值。4、在每盏灯具内需增加单灯控制器及降功率装置,以达到节能效果。5、根据所在道路的照明等级、夜间路面实时照明水平以及不同时间段的交通流量、车速、环境亮度的变化等因素,确定相应时段需要达到的照明水平,通过智能控制方式,调节路面照度或亮度。6、电力变压器、交流接触器和照明产品的能效水平应高于能效限定值或能效等级3级的要求。7、配电系统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不宜大于15%。3.11机电抗震措施本工程建筑场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1、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要求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机电工程设施必须进行抗震设计,重要电力设施可按设防烈度提高1度进行抗震设计,但当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可不再提高。以及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2、根据《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说明规定电气系统抗震设计范围有:内径不小于60mm的电气配管;重力不小于150N/m的电缆梯架、电缆槽盒、母线槽。3、配电箱(柜)、通讯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配电箱(柜)、通讯设备的安装螺栓或焊接强度应满足抗震要求;2)靠墙安装的配电柜、通讯设备机柜底部安装应牢固,当底部安装螺栓和焊接强度不够时,应将顶部与墙壁进行连接。3)当配电柜、通讯设备柜等非靠墙落地安装时,根部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或焊接的固定方式。当8度或9度时,可将几个柜在中心位置以上连城整体。4)配电箱(柜)、通讯设备机柜的元器件应考虑与支承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元器件之间应采用软连接,接线处应做防震处理。5)配电箱(柜)面上的仪表应与柜体组装牢固。4、变压器的安装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安装就位后应焊接牢固,内部线圈应牢固固定在变压器外壳内的支撑结构上。2)变压器的支撑面宜适当加宽,并设置防止其移动和倾倒的限位器。3)应对接入和接触的柔性导体留有位移的空间。4)油浸变压器上油枕、潜油泵、冷却器及其连接管道等附件以及集中布置的冷却器与本体间连接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5、配电装置至用电设备间连接应符合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慢性肾衰的中医护理方案
- 急救与危重症护理新进展
- 教育局人员述职报告
- 实验室的规范操作
- 先兆流产的个案护理
- 辽宁省重点高中2025届高考扣题卷(一)数学试题
- 加强宿舍电器安全教育
- 基于MBSE的2025系统工程CAD集成技术员协同工作协议
- 小儿股骨骨折悬吊牵引护理
- 中班防火知识教案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定级评分标准(2023版)
- 律师行业律师事务所管理系统开发方案
- 宽带业务合同协议书
- 钢结构及旧楼加固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至2030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市场调查及投资咨询报告
- 实习护生社会焦虑情况调查量表
- CJ/T 120-2016 给水涂塑复合钢管
- SL-T+712-2021河湖生态环境需水计算规范
- 2024届合肥高三二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缩短创伤患者急诊滞留时间医院护理品管圈成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