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课件: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_第1页
国际金融课件: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_第2页
国际金融课件: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_第3页
国际金融课件: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_第4页
国际金融课件: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资本流动与债务危机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和类型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与有关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与我国利用外资1第一节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与类型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概念:

指一个国家(政府、企业或个人)与另一个国家(政府、企业或个人)之间以及与国际金融组织之见的资本流出与流入。 资本流动表现的载体可以是商品、技术或货币资金;表现形式包括商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其中以货币金融资本为主。2国际资本流动与资本输出入

资本输出入通常指与投资和借贷等金融活动相联系而以谋取利润为目的的资本流动,但不能概括资本流动的全部内容。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资产负债资本流出:本国对外国负债减少外国对本国负债增加外国对本国资产减少本国在外国资产增加资本流入:本国对外国负债增加外国对本国负债减少外国对本国资产增加本国在外国资产减少3资本流动与资金流动

资本流动即资本转移,指可逆转性流动或转移,如投资或借贷资本的流出伴随着利润、利息的回流以及投资资本或借贷资本的返还。资金流动相当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账户的收支,指不可逆转性的流动或转移,也即一次性的资金款项的转移。国际资本流动与外币请求权

凡属于资本金融账户项下的资本流动均伴随有外币请求权和应得的权利。而同样以实物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形态出现的跨越国界的流动如战争赔款等则不附有外币请求权。4二、国际长期资本流动及其表现形式

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直接投资概念:

一国企业或个人对另一国企业部门进行的投资。直接投资可以取得某一企业的全部或部分管理和控制权,或直接投资新建企业。类型:创办新企业;兼并与收购(M&A);利润再投资;5特点:投资者一般提供资金、技术与管理经验,对资金缺乏与技术不发达国家进行投资,如接受投资国家政策得当,则对其经济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投资者控制企业,参加管理的最终目的一般为获取利润;直接投资不构成东道国的对外负债,按有关企业章程规定,只负定期支付或汇出利润的义务。案例:据国际著名金融信息供应商Dealogic发布的最新资料,2006年1至11月,全球并购金额已涨至3.39万亿美元,超过了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3.33万亿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6法国阿尔卡特与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共达成了一项价值为134.5亿美元的整体合并交易;美国花旗集团牵头的中外金融财团出资242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中国广东发展银行85.6%的股份;纽约证券交易所出资102亿美元竞购欧交所(泛欧证券交易所),意欲打造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平台。证券投资/间接投资概念:

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外国政府、银行或工商企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或在国际股票市场上购买外国公司股票而进行的对外投资。7特点:对于投资对象的企业并无实际控制或管理权,即使是购买股票的投资,如没有达到足够控股比重,也只能收到股票利息或红利,而直接投资者则持有足够的股权来管理经营所投资的企业,并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和享受企业的经营利润;投资于国际证券能随时转让买卖,具有流动性,而直接投资不具有此特点。国际贷款概念:

一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或国际银行对非居民(包括外国政府、银行、企业等)所进行的期限为一年以上的放款活动。8类型政府贷款 各国政府或政府部门之间的贷款。利率通常比较低,偿款期限也较长,部分资金来自政府预算,但具体数额一般不大。一般分为有限制性的贷款和无限制性的贷款两种。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提供的贷款,这些贷款一般都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的特点,大多属于向成员国提供的优惠贷款。国际银行贷款 一国的公司、银行或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向国际银行借入中长期的货币资金的商业贷款。9三、短期资本流动概念: 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动,包括现金、活期存款以及大多数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类型:贸易资本流动

由国际贸易引起的货币资金在国际间的融通和结算,是最为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形式。银行资金调拨

各国外汇专业银行之间由于调拨资金而引起的资本国际转移。10保值性资本流动概念: 即资本外逃(CapitalFlight),指一国居民出于安全动机、避税动机或其他动机而将财富转移到本国政府管辖之外的行为。原因:

国家政局动荡不安;国际收支严重恶化,货币趋向大幅度贬值等。我国资本外逃的原因:转移非法所得 如贪污、受贿、寻租等所获得的资金,侵吞的国有资产,从事走私、贩私、诈骗、偷漏税所攫取的巨额财富;

11实现化公为私 境内母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向境外子公司或外商转移资产、利润,使少数人在境外获得了更大的公有资产支配权,或者直接化公为私。逃避管制 如规避投资管理和外汇管理。一些企业或个人未经批准将资金转移或截留境外,企图投资获益。

趋利避险 如国内企业将外汇资金转移境外后又作为外资流回国内,以享受各种税收和其他优惠待遇,称为“过渡性”资本外逃。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导致“过渡性”的资本外逃。

12转移个人财产 由于担心私人合法资本被侵占,私营业主采取抽逃资本或购买“绿卡”到国外的办法,将资本转向所谓“避风港”国家。资本外逃的负面影响:减少经济发展所需资本导致或者加剧国内的金融市场乃至商品市场的不稳定(俄罗斯)国际收支失衡(经常项目赤字、误差项目增加)税基的流失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外逃的资本形成游资,在外汇及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严重干扰了政府制定合意的宏观经济政策)国有资产流失影响国家经济安全、降低国内居民总体福利水平13投机性资本流动(国际游资)

投机者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差别或汇率差别来谋取利润所引起的资本国际流动。外资豪赌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hotmoney)流入中国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途径:

(1)直接投资,成立外资房地产企业; 外资TOP10企业:世茂、新世界、凯德置地集团、和记黄埔、仁恒置地、长江实业、新鸿基、瑞安、吉宝置地与恒隆地产。

(2)直接购买国内物业;

(3)参与内地房地产项目运作; 摩根斯坦利、高盛、美林集团、莱曼兄弟、荷兰国际集团14

例子:

大量外资流入上海投资于房地产市场,致使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上扬。

2004年以来,国外投资者在沪上购房面积高达395万平方米,比2003年同比增长85%。高价房更是外资的青睐之物,上海内环线以内中心城区高档房,有七成以上是被境外买家所买走。 统计数据:在沪上每10元房地产投资中就有近1.3元来自境外的逐利资金,每10个买房人中就有2个买主是境外或外地人士。

15特点:形式多样;因各种短期金融工具直接影响一国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一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执行;流动性和投机性大16第二节国际资本流动的

基本格局与有关理论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格局19世纪70年代至一战英、法、德为主要资本输出国掠夺资源开辟市场北美、亚洲、非洲为主要资本输入国

北美和大洋洲诸国,中国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17一战至二战之间美国:债务国→债权国流动方式:私人借贷→政府借贷流动呈萎缩状态:外汇管制的结果二战至20世纪80年代债权国地位变化:美国:债权国→债务国石油输出国、日本、德国:债权国流动方式的变化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18投资流向的变化: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资本流动规模不断扩大脱离生产与贸易的短期资本流动加快

国际游资资本流动构成多样化银行贷款直接投资债券19国际投资流向发达国家的比重继续上升,对第三产业投资占主要地位投向发达国家的国际投资主要流向欧美,其主要原因是: (1)美国经济增长强劲; (2)美国非关税保护措施加强,通过直接投资可改善投资国在美国的市场地位; (3)美国房地产价格上涨; (4)欧元启动在即。投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主要流向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中国约占50%,主要得益于这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市场改革进展迅速,以及经济增长强劲与投资环境的改善。20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收购兼并成为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国际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增幅减缓中国的对外投资

中国一直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对外投资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2006年中信资源以19.1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哈萨克斯坦油田(100%股份)21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2005年5月1日,联想以17.5亿美元收购IBM的PC业务,杨元庆接替柳传志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担任非执行董事。合并后的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22二、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基础 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国际长期资本流动是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的表现形式,即生产力与国际分工的发展深化是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基础。从工业革命开始,垄断前的资本主义国家向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与原材料,产生了资本输出萌芽;20世纪初期科技发展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输出与证券投资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二战以后,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加强了国际分工与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促进了经济金融一体化以及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从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国际化进一步趋向货币资本国际化。23三、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条件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以直接投资形式出现的国际资本流动,其形成条件是各国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H.Duning)提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所应具有备的相对竞争优势是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优势的综合,相对优势的综合是实现对外投资的条件。 (1)所有权优势:一国企业所独享而别国企业所没有的利益。 (2)内部化优势:决定企业海外投资所采取的策略与组织形式。 (3)区位优势:一国企业能在国外开发所有权优势的地区特殊禀赋。24四、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诱因经济增长与资本供求

国际资本通常流向经济增长迅速、利润较高,或国内资金不足、储蓄率低的国家。利率与汇率差异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深入发展市场发展的潜力与投资环境 资本通常流向具有潜在发展前景、投资环境良好的国家。各国经济政策及行政体系的办事效率25五、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积极作用促进世界生产水平的提高与经济效益的增长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促进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协作有利于各国国际收支的调节有利于国内外突发事件不良影响的环节出口贸易有助于缓解商品过剩;进口贸易有助于缓解商品短缺26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引起货币市场的混乱与外汇市场的动荡长期、过度的资本输出,一定条件下会引起资本输出国经济发展的停滞资本输入国如无正确的产业政策与投资政策,就不能正确地引导发展国际上具有竞争性的优势产业;或外国直接投资规模过大,则易成为外国资本的附庸。27六、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间接投资理论古典证券投资理论主要研究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和规律。各国间存在利率差别是国际证券投资即金融资本国际流动的原因。资产选择理论主要研究在国际资本流动中国际证券的选择和优化组合。最初由美国的投资学家马柯维兹在1959年提出。28在证券组合投资中,不同证券的收益与损失经常可以相互抵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主要内容: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时应遵循这样的原则,既不要把自己的全部投资都放在一种股票的债券上,也就是俗话说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是要分散投资于不同的股票。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业结构论(IndustrialOrganizationApproach)

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斯蒂芬·海默(StephenHymer)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打破了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在完全竞争假设条件下进行分析的观念,提出跨国公司和直接投资产生于市场的不完善(MarketImperfection)或不完全党争。29

他的理论后来又由金德伯格(C.Kindlberger,1969)加以补充和发展,形成产业结构论。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同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是对外直接投资获利的条件。市场不完全性产生于四个方面:

(1)产品市场不完全。这主要与商品特异、商标、特殊的市场技能或价格联盟等因素有关; (2)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这主要是特殊的管理技能、在资本市场上的便利及受专利制度保护的技术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3)规模经济引起的市场不完全; (4)由于政府的有关税收、关税、利率和汇率等政策原因造成的市场不完全。30垄断优势 (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控制市场价格的能力等。 (2)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技能、融通资金的能力优势、掌握的技术专利与专有技术。 (3)规模经济优势。即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在供、产、销各环节的衔接上提高效率。 (4)政府的课税、关税等贸易限制措施产生的市场进入或退出障碍,导致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其垄断优势。 (5)信息与网络优势。

31评论:根据海默—金德伯格理论,国际直接投资是由于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善。这种不完善产生于跨国公司在生产、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在掌握专门技术和融资信用等方面的优势和对原材料来源和产品市场的控制能力等等。处于寡头垄断竞争中的企业总是试图建立企业独有的竞争优势,而这些优势是投资东道国企业所不具备的。另外,政府对贸易实施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政策,也使国际贸易不能顺利进行,从而促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以便越过对方的贸易壁垒。所有产业结构不完善的因素都推动企业跨国经营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32生产内部化论(InternalizationApproach)

最先由英国的巴克莱(Buckley)和卡松(Casson)于1976年在《跨国公司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后经加拿大学者卢格曼(Rugman,1980)的补充。在市场不完善的前提下,进一步说明企业为何要进行直接投资,而不是以其他方式获取更高利润。 根据生产内部化理论,海外直接投资产生于企业以内部交换取代外部市场交易的过程。现代企业要从事许多一般生产过程以外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产品、产品推销、劳动力培训等。所有这些活动是相互独立,但又是相互关联的中间生产过程、然而市场的不完善使某些中间产品,特别是知识产品和专门人才的价值无法正确估计,也难以合理转让。这便促使企业越过市场,而将技术性知识产品保留在企业内部,即不是出口技术,而是利用技术专利进行直接投资和生产活动。从而创造出企业内部市场。33

根据生产内部化理论,市场交易会有交易成本,特别是对于有纵向生产联系的不同国家市场来说,用企业内部的过程转换来替代市场交易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于是跨越国界的市场内部化过程,就形成了跨国公司和海外直接投资。 企业使市场交易内在化的过程会持续进行,直到所形成的成本超过了所带来的收益。 生产内在化过程带来的收益包括缩短了交易时间,避免了市场不准确性,还可以利用内部划拨价格和差别价格越过政府的贸易壁垒和外汇资金的管制。内部化过程形成的成本主要是跨国经营带来的管理不便,以及通迅联络方面的费用支出增加。34生产综合论(AnEclecticApproach)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H.Dunning,1977,1979,1988)提出了国际生产综合论,以市场不完善为前提,将产业结构论、生产内部化论和传统的区位优势论综合起来。 认为企业要从事海外直接投资,必须具备三方面的条件:其一,与竞争对手相比,企业必须具备某些独有的优势或无形的资产,包括专门技术、管理和推销技巧、产品差别等;其二,对于企业来说,利用其独有的优势较之将其出售,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其三,投资东道国必须在资源、市场和信息等方面有特殊的禀赋,并能够与企业独有的优势相结合。 35

简言之,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具备企业专有优势和生产国际化的优势,同时投资东道国还必须具备企业所需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即区位的综合资源优势,即某一地区在发展经济方面客观存在的有利条件或优越地位。其构成因素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社会、经济、科技、管理、政治、政策、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区位优势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单项优势往往难以形成区位优势。一个地区的区位优势主要就是由自然资源、劳动力、工业聚集、地理位置、交通等决定。36

国际生产综合论是从动态分折的角度说明只要企业具备了以上三方面的条件,国际直接投资就可以发生。这个理论虽然并不完全,但是它说明了国际直接投资并不取决于资金、技术或经济发展的绝对水平,而是取决于企业的相对优势,因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如果具备条件,也可以从事海外直接投资。 这种理论对解释近10年来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37产品生命周期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沃能(Vernom)于1966年提出的。 根据这个理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是产品从研究开发到成熟,再到标准化,最终过时这一过程中的一个自然阶段。 新产品最初在国内被开发研制出来,开始时产品全部在国内市场销售。随着国内市场的满足,产品不断得到改进,生产过程也不断成熟,于是定型的产品很快会出口到国外。随之而来的是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都遇到相似产品的有力竞争,而利润下降。此时企业要保住市场份额,就会直接投资到国外,这是一种防御性的直接投资。38产品生命周期曲线39

在激烈的竞争中,产品的生产过程也会完全成熟和标准化。这时企业将通过直接投资把标准化的生产工艺转移到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地区,比如发展中国家,以求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最后当新的生产工艺或新产品问世。而原有产品过时不再有有利可图时,则出现向其他国家企业出售生产许可证形式的投资。 产品的生命周期论也是动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推论很严谨,能够充分解释某些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现象。40第三节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与我国利用外资一、外债与债务危机的概念外债IMF的定义:

对外债务是在某一特定时点上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所负有的尚未清偿的契约性债务的总和。特点:是一个存量概念;当事双方必须形成债权债务关系;41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债务;债权债务关系必须具有契约性。我国的外债定义:

中国境内的各类机构(居民)对境外的金融机构、外国政府及企业(非居民)用外国货币所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外债的衡量指标负债率一国年末外债余额与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之比。公式表示:负债率=(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国际上公认负债率应控制在8%左右。42债务率一国外债余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公式表示为:债务率=(当年年末外债余额/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100%。国际公认的债务率参考数值为100%。偿债率一国当年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收入的比率。公式表示如下:偿债率=〔(当年偿还债务本金+当年应付债务利息)/当年商品和劳务的出口收入〕×100%。国际上一般认为20%为警戒线到期应偿还债务与GNP的比率比率越高,该国当年GNP就越多地被用于偿还债务,其可用于国内生产与消费的部分则相对越少。国际上公认的经验数据为5%。43债务危机定义: 所谓债务危机,即金融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指作为债务人的一国政府、机关、企业,在一特定的、比较集中的时期内,因支付困难不能履行对内对外的债务契约,按期还本付息,致使债权人受到呆账损失或威胁的一个经济过程。要点:内容广泛,既包括主权债务,也包括私人债务,既包括国内债务,也包括国外债务,重点在后者;指比较集中的特定时期内相继发生的重大债务违约事件;金融危机一定伴随有债务危机,但债务危机可单独爆发;债务危机不一定与经济危机直接联系44二、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爆发:

1981年3月波兰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外债的本息,随后1982年8月墨西哥决定停止偿还一切外债。各国纷纷效仿。格局:

发展中国家外债近半数集中在拉美国家。拉美9个主要债务国—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巴拿马、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在1982年的外债总额约3,000亿美元,当时债务总额占商品劳务出口的比率为26%,还本付息额占商品劳务出口比率的偿债率高达41%。这9个国家中,又主要集中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三国,它们外债占拉美国家外债总额的70%,占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的40%。

451982年底外债余额(亿美元)1983年应付本息额(亿美元)1983年偿债率(%)墨西哥876431126巴西913308117阿根廷436184153委内瑞拉350.619910120世纪80年代拉美地区部分国家的债务状况46债务危机爆发的一般原因资金借入为浮动利率,贷款使用期间利率大幅上升超过投资收益率水平;资金使用角度,利用资金进行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低于预期水平;资金市场运作中出现低效率;发展中国家外汇短缺,出口下降带来贷款偿付困难47债务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早期石油价格上涨,石油输出国收入进入欧洲货币市场,发展中国家以低浮动利率借入贷款;80年代发达国家反通胀措施,利率上升外在冲击恶化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1979年石油价格第二次上升,非石油发展中国家石油进口支出增加;1980年世界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原材料出口价格与数量明显下降48发展中国家未能合理利用所借资金来促进出口的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战略失误 墨西哥:对本国出口增长有过高期望,借外债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阿根廷:进口替代工业发展战略,借债发展国内工业,忽视出口;发展中国家资金外逃严重,难以充分利用所借资金

1981-1982年,阿根廷、墨西哥、委内瑞拉资金外逃占同期外债总额的64%、40%、137%投资项目管理不善、经营效率低下商业银行没有采取能有效控制风险的措施

外债多以国家名义借入。花旗银行主席瑞斯顿:国家永不破产论49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债务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债权银行陷入困境,美国1982年底,最大的9家银行共向拉美国家提供510亿美元贷款,相当于这些银行自有资金总额的176%,其余银行提供了790亿美元。债务国基本丧失了主动从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措资金的能力,经济全面紧缩。最初的援助措施(1982-1984)

在IMF的协调下,一方面,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机构向债务国提供贷款以缓解资金困难,另一方面,重新安排债务,IMF要求债务国国内紧缩,债权银行延长债务本金的偿还期限,但是并不减免债务总额。50贝克计划(1985-1988) 通过安排延长原有债务期限、新增贷款来促进债务国的经济增长,同时要求其调整国内政策。在贝克计划执行中,产生了一系列创新手段,如债务资本化、债权交换、债务回购等。 债务资本化(债务股本互换)是指债权银行按官方汇率将全部债务折合成债务国货币,并在债务国购买等值的股票或直接投资取得当地企业的股权; 债权交换是指债权人按照一定的折扣将所持债务交换附有担保品的其他债务,这种交换要求新债券的信用较之原有的高。 债务回购是指债务国以一定的折扣用现金购回所欠债务。51布雷迪计划(1989年后) 鉴于许多银行对不良债务失去了信心,因此,提出在自愿的、市场导向的基础上,对原有债务采取各种形式的减免。 墨西哥:贷款交换为30年债券,本金不变支付低于原利率约1/3的固定利率(40%银行选择);交换为折扣债券,消减本金35%,利率为LIBOR+13/16%(41%银行选择);提供新贷款,保留全部原有债权,在今后四年内每年提供原来风险债权25%的新贷款(10%银行选择) 墨西哥消减债务35% 1990年后,美国利率显著下降,减轻了债务国负担并促使国际资金寻求获得更高收益的场所,债务国的政策调整也初见成效。1992年,债务危机基本宣告结束。52三、我国利用外资与外债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外商直接投资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作开发资源外商间接投资形式一:国内政府机构、银行及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为筹集外币资金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行外国债券或欧洲债券;形式二:为筹集外币资金在国内或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股票,包括B股、H股和N股等外商其他投资对外借款53我国外债及其管理制度我国外债的概念:

2003年3月1日《外债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中国外债是指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承担的以外币表示的债务。境内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常设机构,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关、金融境内机构、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所谓非居民是指中国境外的机构、自然人及其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非常设机构。我国外债的分类:外国政府贷款中国政府向外国政府举借的官方借贷。54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中国政府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以及其他国际性、地区性金融机构举借的非商业性信贷。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境内机构向非居民举借的商业性信贷。我国外债概况

截至2012年3月末,我国外债余额为7512.61亿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区、澳门特区和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4801.61亿美元,企业间贸易信贷余额为2711亿美元。55

从债务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935.59亿美元,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5577.02亿美元(编者注:占总额约74%),其中,企业间贸易信贷占48.61%,银行贸易融资占26.50%,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5.11%,主要与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