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22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则脑啡肽由几种氨基酸缩合形成、脑啡肽可称为几肽()A.3、四 B.4、四 C.4、五 D.5、五〖答案〗C〖祥解〗连接两个氨基酸的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详析】连接两个氨基酸的结构式是-CO-NH-,图中含有“-CO-NH-”四个,说明该多肽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五肽,又由于有两个氨基酸的R基都是-H,因此含有4种氨基酸,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细胞膜的流动性只与c有关C.d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D.a在细胞的外侧,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答案〗B〖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糖蛋白,d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为磷脂分子。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详析】A、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B、膜结构中的d蛋白质分子和c脂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d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C正确;D、a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D正确。故选B。3.正常情况下,甲、乙两种物质在同一动物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的参与D.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答案〗A〖祥解〗1、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2、题图分析,甲物质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不需要消耗能量;甲运输细胞是逆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乙物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乙进入细胞是逆浓度,需要消耗能量;乙运出细胞是顺浓度,如果是自由扩散或者协助扩散就不需要消耗能量。【详析】A、甲运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A正确;B、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能量,B错误;C、乙运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一定有载体的参与,C错误;D、乙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一定需要能量,D错误。故选A。4.科学家在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过程中,发现囊泡膜和靶膜(与囊泡膜结合的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识别蛋白,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之间的囊泡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B.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C.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D.一个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可与细胞膜融合的囊泡,也可与其他细胞器膜融合〖答案〗D【详析】试题分析:囊泡运输的典型实例即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分泌蛋白最初是在核糖体中合成→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经胞吐释放到细胞外,全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之间的囊泡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A项正确;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B项正确;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C项正确;一个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可与细胞膜融合的囊泡,不能与其他细胞器膜融合,D项错误。5.如表所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温度下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水解作用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试管编号①②③④⑤⑥2mL3%淀粉溶液++++++1mL2%蔗糖酶溶液---+++1mL2%淀粉酶溶液+++---反应温度(℃)4060804060802mL斐林试剂++++++注:“+”表示有,“-”表示无A.④⑤⑥试管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蔗糖酶水解淀粉产生非还原糖B.若①试管中砖红色沉淀最明显,说明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40℃C.本实验中斐林试剂不能作为检测试剂,原因是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该实验可说明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蔗糖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答案〗C〖祥解〗表格分析中,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种类和反应温度,因变量是加入斐林试剂后颜色变化,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作用的专一性特点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详析】A、④⑤⑥试管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A错误;B、若①试管中砖红色沉淀最明显,说明40℃时淀粉水解的最多,但是由于温度梯度太大,无法确定最适温度,B错误;C、本实验中斐林试剂不能作为检测试剂,原因是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该过程中温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酶促反应的进行,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正确;D、该实验可说明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具有专一性,不能说明蔗糖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C。6.图甲表示某生物进行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两倍B.图甲细胞所示时期对应图乙的BC段C.核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图乙的AB段D.纺锤体的消失发生在图乙的DE段〖答案〗B〖祥解〗分析甲图:甲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详析】A、图甲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二倍,A正确;B、图甲细胞不含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对应图乙的DE段,B错误;C、核DNA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发生在图乙的AB段,C正确;D、纺锤体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对应图乙的DE段,D正确。故选B。7.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给予适宜的条件,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中释放0.500.751.001.502.253.003.50A.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有关酶的活性实现的B.适当降低晚上温度,可使植物一昼夜的净积累量增多C.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D.以上7种温度条件下,每天光照,植物都能正常生长〖答案〗D〖祥解〗分析表格可知:光照下吸收CO2(mg·h-1)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mg·h-1)代表的是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详析】A、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正确;B、适当降低晚上温度,可使呼吸作用速率降低,有机物消耗减少,使植物一昼夜的净积累量增多,B正确;C、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25℃时将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故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正确;D、植物要想正常生长,有机物积累量应该大于0,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量-黑暗下消耗的有机物量,故每天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以上7种温度条件下,30℃和35℃时,每天有机物积累量均小于0,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错误。故选D。8.下列能正确反映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A. B.C. D.〖答案〗A〖祥解〗细胞中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的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个)2N2N2N4N4N染色单体数(个)04N4N00【详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所以对应的曲线是A,A正确,BCD错误,故选A。9.豌豆的紫花(A)对白花(a)是显性,高茎(B)对矮茎(b)是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豌豆个体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依次是()A.6、4 B.3、5 C.8、6 D.9、4〖答案〗A〖祥解〗1、这两对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解答本题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析】由于Aa×Aa→AA、Aa、aa,bb×Bb→Bb、bb,所以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有6种基因型(3×2=6种)。根据Aa×Aa→AA、Aa、aa,表现型为紫花和白花2种,bb×Bb→Bb、bb,表现型为高茎和矮茎2种,所以Aabb×AaBb后代共有4种表现型(2×2=4种),即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故选A。10.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6种基因型B.A+、A和a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了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D.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答案〗C〖祥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详析】A、由于基因A+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共5种,A错误;B、A+、A和a属于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后代为A+A+(死亡)、A+a、aa,所以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A+a),C正确;D、一只黄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雄鼠(aa)杂交,后代可能出现黄色(A+a)、灰色(Aa)或黄色(A+a)、黑色(aa)共2种表现型,D错误。故选C。11.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若只考虑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B.孟德尔可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纯合高茎豌豆与纯合矮茎豌豆杂交,能够验证分离定律D.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答案〗B〖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A错误;B、测交可用于检测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因此,孟德尔可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即若后代只有一种性状,则亲本是纯合子,若出现两种性状,则可判断亲本位杂合子,B正确;C、纯合高茎豌豆与纯合矮茎豌豆杂交,F1均表现位高茎,而后经过F1自交产生的F2的性状分离比才能验证分离定律,C错误;D、鉴别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其中自交法是最简便的方法,D错误。故选B。12.人(2N=46)体内某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有46条染色体、46个核DNA分子,该细胞最可能()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含有92条染色单体C.DNA分子正在复制D.将形成精细胞〖答案〗D〖祥解〗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数由46个变为92个;1、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分别为46条、92个,均含有92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末期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目均分别为92条、92个,着丝点已分裂,不存在染色单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46条、92个、92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23条、46个、46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46条、46个、0条。【详析】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92条染色体、92个核DNA分子,A错误;B、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为1:1,此时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C、DNA分子进行复制时,核DNA数多于染色体数,C错误;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核DNA数分别为46条、46个,该细胞继续分裂将形成精细胞,D正确。故选D。13.某小组同学在课后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他们在两个大信封上分别写好“雄1”和“雌1”,然后在“雄1”“雌1”信封内均装入“黄Y”卡片20张和“绿y”卡片10张(模拟一种特殊情况),之后他们随机取“雄1”和“雌1”卡片各1张组合在一起模拟子代的基因型,重复50次后统计,则YY:Yy:yy的比例接近于()A.1:2:1 B.1:1:1 C.4:4:1 D.3:2:1〖答案〗C〖祥解〗用两个大信封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信封内的卡片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从一个信封内抽出一张卡片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用不同卡片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析】从“雄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表示F1雄个体产生配子,从“雌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表示F1雌个体产生配子,由于两个信封内都是Y∶y=2∶1,说明雌雄配子均为Y∶y=2∶1,则随机取“雄1”和“雌1”卡片各1张组合在一起模拟子代的基因型,重复50次后统计,YY=2/3×2/3=4/9,Yy=2×1/3×2/3=4/9,yy=1/3×1/3=1/9,即YY∶Yy∶yy的比例接近于4∶4∶1,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到如下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说法是()A.曲线c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B.曲线b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曲线b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曲线a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答案〗A〖祥解〗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由此可见,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且无限接近于1;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无限接近于1/2;杂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详析】A、杂合子的比例为(1/2)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即c曲线,A正确;B、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所以曲线a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错误;CD、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与隐性纯合子的比例相等,因此显性纯合子的比例=隐性纯合子的比例=1/2[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2,所以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隐性纯合子或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D错误。故选A。15.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各自的遗传结果,发现了F2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比约为3:1,由此总结出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是()A.完全归纳法 B.不完全归纳法C.自变量控制法 D.模型构建法〖答案〗B〖祥解〗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对所有调查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属性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完全归纳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实现性。而不完全归纳法是指只考察了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这种属性,而结论却断定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2、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详析】A、完全归纳法是对所有调查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属性进行归纳总结,孟德尔研究的只是豌豆的遗传,没有用到完全归纳法,A错误;B、不完全归纳法是指只考察了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这种属性,而结论却断定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各自的遗传结果,发现了F2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比约为3:1,由此总结出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符合不完全归纳法,B正确;C、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没有设置对照实验,没有用到自变量控制法,C错误;D、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没有构建模型,D错误。故选B。16.某种闭花授粉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白花=3∶1;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9∶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通过测交实验可验证F1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D.实验二中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1/2〖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花色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析】A.根据实验二中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知F1紫花(AaBb)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说明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B.实验一中F1全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可知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项正确;C.测交是待测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只与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有关,C项正确;D.实验二中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F2紫花中纯合子AABB占1/9,则杂合子占8/9,D项错误。故选D。1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受精作用使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为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之和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答案〗B〖祥解〗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析】A、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故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B、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母方,B错误;C、受精作用使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为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之和,有利于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正确;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D正确。故选B。18.蜜蜂群体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它的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分裂过程如图(图中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雄蜂的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不均等的分裂B.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这种减数分裂方式最终产生1个精子C.雄蜂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和精子含有的染色体数可能不同D.雄蜂和蜂王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D〖祥解〗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没有同源染色体;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没有性染色体。【详析】A、由图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因此雄蜂的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不均等的分裂,A正确;B、由图可知,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1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只形成1个精细胞,故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这种减数分裂方式最终产生1个精子,B正确;C、由图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与精子含有的染色体数相同,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与精子含有的染色体数不同,C正确;D、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雄蜂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蜂王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故选D。19.甲型血友病(HA)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H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XAXa个体不是HA患者 B.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C.女患者的儿子一定患HA D.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答案〗D〖祥解〗甲型血友病(HA)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XaY。【详析】A、XAXa个体携带血友病基因,但不是HA患者,A正确;B、男性只要有一个隐性基因即患病,而女性有两个隐性基因才患病,因此人群中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正确;C、女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其儿子为XaY,一定患HA,C正确;D、男患者的基因型为XaY,Xa传给了女儿,若男患者的妻子传给女儿的是XA,则女儿正常,若男患者的妻子传给女儿的是Xa,则女儿患病,D错误。故选D。20.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遗传因子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作为母本、矮茎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3:1 B.7:1 C.5:1 D.8:1〖答案〗B〖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相关基因用A/a表示,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AA)做母本,矮茎植株(aa)做父本进行杂交,由于父本产生的花粉粒很多,因此只有1/3花粉的成活率并不影响产生的后代的数目,则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均为Aa。由于子一代基因型为Aa,雌配子的基因型为1/2A、1/2a,而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3/4A、1/4a,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aa为1/2×1/4=1/8,则A_=7/8,故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7:1,B正确。故选B。21.已知鸡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B和b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鸡的毛腿(A)对光腿(a)为显性,A和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毛腿芦花鸡雌、雄各一只,其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则杂交后代中只表现出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A.5/8 B.3/8 C.1/2 D.3/16〖答案〗D【详析】根据题意可知,毛腿雌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ZBW,毛腿雄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ZBZ,两者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aaZBZ-),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aaZBW)、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aaZbW),因此亲本中毛腿雌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aZBW,毛腿雄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aZBZb,故杂交后代中只表现出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1/4×3/4=3/16,D正确。故选D。22.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阴影表示患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1-2与Ⅱ-6基因型可能不同C.该遗传病在男、女群体中发病率不同D.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答案〗D〖祥解〗题图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5号和6号患病而他们的女儿9号正常,判断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病,则父亲患病女儿必患病,所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该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详析】A、根据遗传系谱图中5号和6号患病而他们的女儿9号正常,确定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A错误;B、由图推出Ⅰ-2与Ⅱ-6基因型都是Aa,所以他们的基因型一定相同,B错误;C、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该遗传病在男、女群体中发病率相当,C错误;D、由于9号正常,所以5号和6号的基因型都是Aa,则8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又7号正常,基因型为aa,因此,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3×1+2/3×1/2=2/3,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23.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需要_______参与。假如用C14标记CO2,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2)乙图中d曲线表示______(选填“玉米”或“花生”)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

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请据图回答:(3)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其原因是_____〖答案〗(1)①.暗反应②.NADPH、ATP③.CO2→C3→(CH2O)④.叶绿体基质(2)①.花生②.光照强度减弱(或光反应过程减弱)(3)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除叶绿素a外,还有叶绿素b等其他色素,作用光谱反映的是这些光合作用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祥解〗题图分析:甲图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玉米和花生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据图可知,d曲线代表的植物在夏季白天中午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所以d曲线代表的植物是花生,a曲线代表的植物是玉米。【小问1详析】光合作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ATP,二氧化碳和三碳化合物在NADPH、ATP及酶的作用下,转化成五碳化合物及(CH2O),所以甲图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需要NADPH、ATP参与,碳元素随二氧化碳发生CO2→C3→(CH2O)的变化,这个过程需要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质,所以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小问2详析】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中,d曲线代表的植物在中午12点左右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说明乙图中d曲线表示花生,17点到18点太阳逐渐下山,光照强度减弱使光合作用减弱。【小问3详析】绿色植物中有多种色素参与了光合作用,作用光谱反映的是所有色素共同作用结果,所以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24.仓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且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E基因的仓鼠毛色均为野生色,e基因可控制仓鼠具体的体色:F、f是控制毛色的具体基因,含F、f分别表现为黑色、褐色。现用纯合亲本进行下面的两组杂交实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组别亲本仓鼠的表现型F1表现型及比例F2表现型及比例第一组野生色(♀)×褐色(♂)野生色(♀、♂)野生色:黑色:褐色=12:3:1第二组黑色(♀)×褐色(♂)黑色(♀、♂)黑色:褐色=3:1第三组野生色(♀)×黑色(♂)野生色(♀、♂)野生色∶黑色=3∶1(1)根据已知内容,推断野生色仓鼠的基因型有______种。(2)据上表,第一组中得到的F2野生色仓鼠中纯合子占____,F1与褐色仓鼠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3)在第二组实验中,F1黑色仓鼠的基因型为_____,F2黑色仓鼠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黑色仓鼠出现的概率是____(4)现有一只野生色仓鼠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测交实验检验该仓鼠是否是纯合子,原因是_____〖答案〗(1)6(2)①.1/6②.野生色:黑色:褐色=2:1:1(3)①.eeFf②.8/9(4)①.不能②.野生色仓鼠中纯合基因型有EEFF、EEff,杂合子EEFf的测交后代均为野生色〖祥解〗题意分析,仓鼠的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且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第一组中由于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色∶黑色∶褐色=12∶3∶1,为9∶3∶3∶1的变形,所以F1野生色的基因型为EeFf,亲本为EEFF×eeff;第二组中由于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褐色=3∶1,可推知F1黑色的基因型为eeFf,亲本为eeFF×eeff;第三组由于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色∶黑色=3∶1,可推知F1野生色的基因型为EeFF,亲本为EEFF×eeFF;【小问1详析】含有E基因的仓鼠毛色均为野生色,可推断仓鼠的野生色的基因型有E_F_、E_ff,共有2×3=6种。【小问2详析】第一组中由于F2表现型及比例为野生色∶黑色∶褐色=12∶3∶1,为9∶3∶3∶1的变形,所以F1野生色的基因型为EeFf,褐色基因型为eeff,黑色的基因型为eeF-,第一组亲本为EEFF×eeff,第一组中得到的F2野生色仓鼠中纯合子有1/16EEFF、1/16EEff,野生色仓鼠占9/16+3/16,故其中纯合子占1/6。F1与褐色仓鼠(eeff)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EeFf∶Eeff∶eeFf∶eeff=1∶1∶1∶1,故其表现型及比例是野生色∶黑色∶褐色=2∶1∶1。【小问3详析】在第二组中由于F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色∶褐色=3∶1,可推知F1黑色的基因型为eeFf,F2黑色仓鼠的基因型有1/3eeFF,2/3eeFf,可只考虑F、f这一对等位,其中F的基因频率为2/3,f的基因频率为1/3,所以后代中ff占的比例为1/3×1/3=1/9,可得后代中黑色仓鼠的概率是1−1/9=8/9。【小问4详析】野生色的仓鼠的基因型有EEFF、EEff、EEFf、EeFF、Eeff、EeFf,野生色的仓鼠,通过测交实验不能检验该仓鼠是否是纯合,原因是野生色仓鼠中纯合基因型有EEFF、EEff,杂合子EEFf,它们测交后代均为野生色。25.下图为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果蝇的体细胞内有____对同对源染色体,图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2)该果蝇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3)该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理论上可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的配子。(4)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了一个含有ABEXD的卵细胞,与此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极体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4②.3③.1:2:2④.AaBBEeXDXd⑤.8⑥.ABEXD、aBeXd、aBeXd〖祥解〗据图分析,图示为雌果蝇的染色体图,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4对基因,3对等位基因,其中A、a与B、B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E、e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而D、d位于性染色体上。【详析】(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该果蝇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3对等位基因。(2)该果蝇的初级卵母细胞核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和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比为1:2:2。(3)据图分析可知,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EeXDXd,理论上可以产生2×1×2×2=8种基因型的配子。(4)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EeXDXd,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相互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细胞,且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两两相同,若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BEXD,则与该卵细胞同时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也是ABEXD,而另外两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都为aBeXd。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1-22题为单选题,每小题3分)1.脑啡肽是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下图是脑啡肽的结构简式,则脑啡肽由几种氨基酸缩合形成、脑啡肽可称为几肽()A.3、四 B.4、四 C.4、五 D.5、五〖答案〗C〖祥解〗连接两个氨基酸的结构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详析】连接两个氨基酸的结构式是-CO-NH-,图中含有“-CO-NH-”四个,说明该多肽是由5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称为五肽,又由于有两个氨基酸的R基都是-H,因此含有4种氨基酸,C正确,ABD错误。故选C。2.如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细胞膜的流动性只与c有关C.d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D.a在细胞的外侧,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答案〗B〖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为糖蛋白,d为蛋白质,b表示磷脂双分子层,c为磷脂分子。细胞膜的成分: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详析】A、b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A正确;B、膜结构中的d蛋白质分子和c脂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C、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d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C正确;D、a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具有细胞识别的功能,D正确。故选B。3.正常情况下,甲、乙两种物质在同一动物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B.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的参与D.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答案〗A〖祥解〗1、自由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常见的有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的方向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的方向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等。2、题图分析,甲物质细胞外浓度高于细胞内,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不需要消耗能量;甲运输细胞是逆浓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乙物质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乙进入细胞是逆浓度,需要消耗能量;乙运出细胞是顺浓度,如果是自由扩散或者协助扩散就不需要消耗能量。【详析】A、甲运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A正确;B、甲进入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需要能量,B错误;C、乙运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不一定有载体的参与,C错误;D、乙进入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一定需要能量,D错误。故选A。4.科学家在研究细胞内囊泡运输过程中,发现囊泡膜和靶膜(与囊泡膜结合的膜)上都存在自身的识别蛋白,只有二者相互识别并特异性结合后方可实现囊泡和靶膜的融合。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膜之间的囊泡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B.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C.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D.一个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可与细胞膜融合的囊泡,也可与其他细胞器膜融合〖答案〗D【详析】试题分析:囊泡运输的典型实例即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分泌蛋白最初是在核糖体中合成→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形成囊泡→运输到细胞膜,经胞吐释放到细胞外,全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由上述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之间的囊泡运输时需要消耗能量,A项正确;囊泡运输说明细胞内的生物膜之间存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B项正确;细胞中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C项正确;一个由高尔基体形成的可与细胞膜融合的囊泡,不能与其他细胞器膜融合,D项错误。5.如表所示,为某同学探究不同温度下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水解作用的实验设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试管编号①②③④⑤⑥2mL3%淀粉溶液++++++1mL2%蔗糖酶溶液---+++1mL2%淀粉酶溶液+++---反应温度(℃)4060804060802mL斐林试剂++++++注:“+”表示有,“-”表示无A.④⑤⑥试管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蔗糖酶水解淀粉产生非还原糖B.若①试管中砖红色沉淀最明显,说明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是40℃C.本实验中斐林试剂不能作为检测试剂,原因是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D.该实验可说明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蔗糖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答案〗C〖祥解〗表格分析中,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种类和反应温度,因变量是加入斐林试剂后颜色变化,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酶作用的专一性特点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详析】A、④⑤⑥试管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是蔗糖酶不能水解淀粉,A错误;B、若①试管中砖红色沉淀最明显,说明40℃时淀粉水解的最多,但是由于温度梯度太大,无法确定最适温度,B错误;C、本实验中斐林试剂不能作为检测试剂,原因是使用时需要水浴加热,该过程中温度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酶促反应的进行,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C正确;D、该实验可说明淀粉酶对淀粉的水解具有专一性,不能说明蔗糖酶对蔗糖的水解具有专一性,D错误。故选C。6.图甲表示某生物进行有丝分裂某时期的模式图,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两倍B.图甲细胞所示时期对应图乙的BC段C.核DNA数目加倍发生在图乙的AB段D.纺锤体的消失发生在图乙的DE段〖答案〗B〖祥解〗分析甲图:甲图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详析】A、图甲细胞为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二倍,A正确;B、图甲细胞不含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对应图乙的DE段,B错误;C、核DNA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发生在图乙的AB段,C正确;D、纺锤体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对应图乙的DE段,D正确。故选B。7.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给予适宜的条件,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表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1.001.752.503.253.753.503.00黑暗中释放0.500.751.001.502.253.003.50A.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是通过影响有关酶的活性实现的B.适当降低晚上温度,可使植物一昼夜的净积累量增多C.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D.以上7种温度条件下,每天光照,植物都能正常生长〖答案〗D〖祥解〗分析表格可知:光照下吸收CO2(mg·h-1)代表的是净光合作用速率,黑暗中释放CO2(mg·h-1)代表的是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总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详析】A、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正确;B、适当降低晚上温度,可使呼吸作用速率降低,有机物消耗减少,使植物一昼夜的净积累量增多,B正确;C、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在25℃时将光合作用速率最高,故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C正确;D、植物要想正常生长,有机物积累量应该大于0,有机物积累量=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量-黑暗下消耗的有机物量,故每天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以上7种温度条件下,30℃和35℃时,每天有机物积累量均小于0,植物不能正常生长,D错误。故选D。8.下列能正确反映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A. B.C. D.〖答案〗A〖祥解〗细胞中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染色单体数目、DNA分子数的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DNA含量2a-→4a4a4a4a2a染色体数目(个)2N2N2N4N4N染色单体数(个)04N4N00【详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为: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所以对应的曲线是A,A正确,BCD错误,故选A。9.豌豆的紫花(A)对白花(a)是显性,高茎(B)对矮茎(b)是显性,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豌豆个体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依次是()A.6、4 B.3、5 C.8、6 D.9、4〖答案〗A〖祥解〗1、这两对基因的分离与组合是互不干扰的,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解答本题可采用逐对分析法,即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详析】由于Aa×Aa→AA、Aa、aa,bb×Bb→Bb、bb,所以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共有6种基因型(3×2=6种)。根据Aa×Aa→AA、Aa、aa,表现型为紫花和白花2种,bb×Bb→Bb、bb,表现型为高茎和矮茎2种,所以Aabb×AaBb后代共有4种表现型(2×2=4种),即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故选A。10.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是显性,A对a是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6种基因型B.A+、A和a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产下了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D.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现型〖答案〗C〖祥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详析】A、由于基因A+纯合时会导致小鼠在胚胎时期死亡,所以该鼠种群中存活小鼠毛色的基因型有A+A、A+a、AA、Aa、aa共5种,A错误;B、A+、A和a属于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C、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交配后代为A+A+(死亡)、A+a、aa,所以产下的3只小鼠可能全表现为黄色(A+a),C正确;D、一只黄色雌鼠(A+A或A+a)和一只黑色雄鼠(aa)杂交,后代可能出现黄色(A+a)、灰色(Aa)或黄色(A+a)、黑色(aa)共2种表现型,D错误。故选C。11.关于孟德尔杂交实验,若只考虑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B.孟德尔可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纯合高茎豌豆与纯合矮茎豌豆杂交,能够验证分离定律D.鉴定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测交〖答案〗B〖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A、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A错误;B、测交可用于检测待测个体的基因型,因此,孟德尔可根据亲本和隐性纯合子测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即若后代只有一种性状,则亲本是纯合子,若出现两种性状,则可判断亲本位杂合子,B正确;C、纯合高茎豌豆与纯合矮茎豌豆杂交,F1均表现位高茎,而后经过F1自交产生的F2的性状分离比才能验证分离定律,C错误;D、鉴别一株圆粒豌豆是不是纯合子可采用自交法和测交法,其中自交法是最简便的方法,D错误。故选B。12.人(2N=46)体内某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有46条染色体、46个核DNA分子,该细胞最可能()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含有92条染色单体C.DNA分子正在复制D.将形成精细胞〖答案〗D〖祥解〗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核DNA数由46个变为92个;1、有丝分裂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均分别为46条、92个,均含有92条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后期、末期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目均分别为92条、92个,着丝点已分裂,不存在染色单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46条、92个、92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23条、46个、46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核DNA数、染色单体数分别为46条、46个、0条。【详析】A、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有92条染色体、92个核DNA分子,A错误;B、细胞中染色体数:核DNA分子数为1:1,此时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C、DNA分子进行复制时,核DNA数多于染色体数,C错误;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核DNA数分别为46条、46个,该细胞继续分裂将形成精细胞,D正确。故选D。13.某小组同学在课后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他们在两个大信封上分别写好“雄1”和“雌1”,然后在“雄1”“雌1”信封内均装入“黄Y”卡片20张和“绿y”卡片10张(模拟一种特殊情况),之后他们随机取“雄1”和“雌1”卡片各1张组合在一起模拟子代的基因型,重复50次后统计,则YY:Yy:yy的比例接近于()A.1:2:1 B.1:1:1 C.4:4:1 D.3:2:1〖答案〗C〖祥解〗用两个大信封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两信封内的卡片分别代表雌雄配子,从一个信封内抽出一张卡片模拟等位基因的分离,用不同卡片的随机结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详析】从“雄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表示F1雄个体产生配子,从“雌1”信封内随机取出1张卡片,表示F1雌个体产生配子,由于两个信封内都是Y∶y=2∶1,说明雌雄配子均为Y∶y=2∶1,则随机取“雄1”和“雌1”卡片各1张组合在一起模拟子代的基因型,重复50次后统计,YY=2/3×2/3=4/9,Yy=2×1/3×2/3=4/9,yy=1/3×1/3=1/9,即YY∶Yy∶yy的比例接近于4∶4∶1,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将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到如下所示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说法是()A.曲线c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B.曲线b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曲线b所对应的比例要小D.曲线a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答案〗A〖祥解〗杂合子自交n代,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n,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2)n。由此可见,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纯合子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多,且无限接近于1;显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无限接近于1/2;杂合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详析】A、杂合子的比例为(1/2)n,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且无限接近于0,即c曲线,A正确;B、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所以曲线a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B错误;CD、纯合子包括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的比例与隐性纯合子的比例相等,因此显性纯合子的比例=隐性纯合子的比例=1/2[1-(1/2)n],自交代数越多,该值越趋向于1/2,所以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隐性纯合子或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CD错误。故选A。15.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各自的遗传结果,发现了F2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比约为3:1,由此总结出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是()A.完全归纳法 B.不完全归纳法C.自变量控制法 D.模型构建法〖答案〗B〖祥解〗1、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包括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对所有调查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属性进行归纳总结,因此完全归纳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可实现性。而不完全归纳法是指只考察了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这种属性,而结论却断定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2、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详析】A、完全归纳法是对所有调查对象的某些特征或属性进行归纳总结,孟德尔研究的只是豌豆的遗传,没有用到完全归纳法,A错误;B、不完全归纳法是指只考察了某类事物中的部分对象具有这种属性,而结论却断定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种属性,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研究了7对相对性状各自的遗传结果,发现了F2中显性性状个体与隐性性状个体的数量比约为3:1,由此总结出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在此过程中运用的科学方法符合不完全归纳法,B正确;C、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没有设置对照实验,没有用到自变量控制法,C错误;D、孟德尔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没有构建模型,D错误。故选B。16.某种闭花授粉植物,其花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花色的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现选取白色、红色和紫色三个纯合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红花×白花,F1全为红花,F2表现为红花∶白花=3∶1;实验二:紫花×白花,F1全为紫花,F2表现为紫花∶红花∶白花=9∶3∶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中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通过测交实验可验证F1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可反映F1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D.实验二中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占1/2〖答案〗D〖祥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的花色由A和a、B和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析】A.根据实验二中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可知F1紫花(AaBb)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说明控制花色的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项正确;B.实验一中F1全为红花,F2中红花∶白花=3∶1.可知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B项正确;C.测交是待测基因型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只与待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有关,C项正确;D.实验二中F1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F2紫花中纯合子AABB占1/9,则杂合子占8/9,D项错误。故选D。17.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B.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受精作用使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为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之和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答案〗B〖祥解〗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析】A、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故染色体数目减半,A正确;B、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完全来自母方,B错误;C、受精作用使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为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之和,有利于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C正确;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意义,D正确。故选B。18.蜜蜂群体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在产生精子的过程中,它的精母细胞进行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减数分裂,分裂过程如图(图中显示部分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雄蜂的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不均等的分裂B.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这种减数分裂方式最终产生1个精子C.雄蜂处于减数分裂时期的细胞和精子含有的染色体数可能不同D.雄蜂和蜂王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D〖祥解〗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没有同源染色体;雌蜂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蜜蜂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数目决定的,没有性染色体。【详析】A、由图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质分裂不均等,因此雄蜂的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进行不均等的分裂,A正确;B、由图可知,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1个次级精母细胞,1个次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只形成1个精细胞,故雄蜂的1个精母细胞通过这种减数分裂方式最终产生1个精子,B正确;C、由图可知,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以及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与精子含有的染色体数相同,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与精子含有的染色体数不同,C正确;D、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雄蜂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蜂王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含有同源染色体,蜂王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故选D。19.甲型血友病(HA)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H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XAXa个体不是HA患者 B.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C.女患者的儿子一定患HA D.男患者的女儿一定患HA〖答案〗D〖祥解〗甲型血友病(HA)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正常人的基因型为XAXA、XAXa、XAY,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XaY。【详析】A、XAXa个体携带血友病基因,但不是HA患者,A正确;B、男性只要有一个隐性基因即患病,而女性有两个隐性基因才患病,因此人群中HA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B正确;C、女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其儿子为XaY,一定患HA,C正确;D、男患者的基因型为XaY,Xa传给了女儿,若男患者的妻子传给女儿的是XA,则女儿正常,若男患者的妻子传给女儿的是Xa,则女儿患病,D错误。故选D。20.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遗传因子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现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作为母本、矮茎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A.3:1 B.7:1 C.5:1 D.8:1〖答案〗B〖祥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析】相关基因用A/a表示,用多株纯合高茎植株(AA)做母本,矮茎植株(aa)做父本进行杂交,由于父本产生的花粉粒很多,因此只有1/3花粉的成活率并不影响产生的后代的数目,则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均为Aa。由于子一代基因型为Aa,雌配子的基因型为1/2A、1/2a,而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为3/4A、1/4a,子一代自交,子二代中aa为1/2×1/4=1/8,则A_=7/8,故子二代性状分离比为7:1,B正确。故选B。21.已知鸡的芦花斑纹(B)对非芦花斑纹(b)为显性,B和b这对等位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鸡的毛腿(A)对光腿(a)为显性,A和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毛腿芦花鸡雌、雄各一只,其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则杂交后代中只表现出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A.5/8 B.3/8 C.1/2 D.3/16〖答案〗D【详析】根据题意可知,毛腿雌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ZBW,毛腿雄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ZBZ,两者杂交雄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和光腿芦花鸡(aaZBZ-),雌性子代中出现毛腿芦花鸡、光腿芦花鸡(aaZBW)、毛腿非芦花鸡、光腿非芦花鸡(aaZbW),因此亲本中毛腿雌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aZBW,毛腿雄芦花鸡的基因型为AaZBZb,故杂交后代中只表现出光腿和芦花两种性状中的一种的概率为1/4×3/4=3/16,D正确。故选D。22.下图为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阴影表示患者),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1-2与Ⅱ-6基因型可能不同C.该遗传病在男、女群体中发病率不同D.若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3〖答案〗D〖祥解〗题图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5号和6号患病而他们的女儿9号正常,判断该遗传病为显性遗传病;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病,则父亲患病女儿必患病,所以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该遗传病由等位基因A、a控制。【详析】A、根据遗传系谱图中5号和6号患病而他们的女儿9号正常,确定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A错误;B、由图推出Ⅰ-2与Ⅱ-6基因型都是Aa,所以他们的基因型一定相同,B错误;C、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该遗传病在男、女群体中发病率相当,C错误;D、由于9号正常,所以5号和6号的基因型都是Aa,则8号的基因型为1/3AA、2/3Aa;又7号正常,基因型为aa,因此,Ⅲ-7与Ⅲ-8结婚,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为1/3×1+2/3×1/2=2/3,D正确。故选D。二、综合题23.自然界中,与花生相比,玉米更适合生长在高温、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环境中,其利用CO2的能力也远远高于花生。某科研小组选取玉米和花生为实验材料做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实验。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图表示光合作用的_____过程,此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还需要_______参与。假如用C14标记CO2,碳元素的转移途径是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2)乙图中d曲线表示______(选填“玉米”或“花生”)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17点到18点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

下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请据图回答:(3)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曲线不吻合,其原因是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