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课本P14—3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学情教材分析】
入学的儿童通过学前教育,有许多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有的孩子还认
识了百以内的数,但学生掌握数学的水平不同,虽然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
识及加减法,但多数是在唱数,对数的概念的整体认识还不够,有的计算加减法只是在背数。
本单元包括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5的认识是数
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教材中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认数与加减法穿插编排,适当结
合,加强数概念的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适当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学段课程标准】
1.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
3.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4.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5.能用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6.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单元学习目标】
L通过观察、比一比的活动,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
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写一写的活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熟练口算20以内加减法。
3.学生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的活动,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
【单元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
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使学生认识“>”、
“<”、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使学生
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1课时
第1课时1〜5的认识
【学习内容】课本P14—16完成练习三1、2、4、5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主题图和数一数的学习活动,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
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等学习活动,能认、读、写1〜5各数。
【学习重点】1〜5的基数意义。
【学习难点】1〜5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同学们喜欢去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现在同学们就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动物。除
了看动物之外,我们还要从中学习数学知识,1〜5的认识,看谁学得又快又好。(板书)
二、探究新知
(-)1-5的认识
1.(屏幕显示“农家院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什么?各有几个?说给你的同桌
听。(指名说)
2.你们能不能按照顺序来说一说?先说数目小的,在说数目大的。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指
名说,根据学生发言操作课件)
3.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表示?
4.(投影“1”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在数字“1”的下面,可以怎么摆?
(学生上来演示)
5.(投影“2”数字卡片)现在请你拿出2根小棒,在桌子上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
上来演示)(3、4、5类同)
6.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7.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
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二)教学数序
1.(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儿表示?(板书:1)
2.(计数器上再拨1颗珠子)再拨一颗珠子,一添上一是几?(板书:2)(3、4、5类同)
3.齐读1、2、3、4、5。
4.1的后面是几?5得前面是几?3得前面是几?后面是几?(全班回答)
5.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三)、教学书写
1.(屏幕显示1〜5的数字卡片-)请同学们想一想,这5个数字各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物体?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学1、2的写法。
(1)动画展示“1”、“2”笔顺。
(2)请同3学们跟着老师用手划。
(3)在书上描写。
3.教学3的写法。(同上)
4.教学4、5的写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1、2、4、5
四、课堂总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2课时比大小
【学习内容】课本P17完成练习三3、6、7、8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主题图说出猴子和各种水果的个数,会比较谁多谁少还同样多的环节,来认识
“〈”,“〉",“=”,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体会文字和图之间的关系。
2.学生通过操作比一比,会运用“<”,">","=”三种符号比较数字的大小,会比较物
体的大小。
【学习重点】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学习重点】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课本情境图:小猴子分水果
(1)摘了这么多水果,三只小猴子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学生用学具卡片按自己
的想法,摆放小猴和3种水果。)
(2)让学生摆出图片学具表示数量,设疑激趣:摘了这么多的水果,到底哪一种水果比较
多,哪一种水果够分,哪一种水果不够分,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
看。
(3)展示学生摆放的结果。
二、探究新知
1.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
独立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比较大小。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
2.认识等号。(研究第一种情况)
(1)把小猴和水蜜桃做比较。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够分吗?是怎么知道的?
(2)展示学生各种不同的摆法,比出好的,将学生引导到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课件出示)
(3)认识“=”小猴有3只,水蜜桃也有3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3和
3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大部分学生都能说出“等号”)出示3=3读作:3等
于3
(4)找找课室里还有谁和谁同样多,几等于几?
(5)举例:除了3=3,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1=1,
5=5.....)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
3.认识“>"、(猴和香蕉比、猴和梨比....)
(1)认识。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引出大于号。师:3比2多,在3和2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
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
小点,就成了大于号。
(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
③这个式子3>2怎么读?(3大于2)。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
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
(2)认识小于号。
①猴子分香蕉,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3比2多,用“>”表示,那么3比4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
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
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4(3小于4)。课件:我们用左手表
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
4.区分“>"、和“=”。
5.以游戏方式,熟悉、记忆这3种关系符号。
①看谁举得对: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出相应符号;
②看谁摆得好:教师说符号名称,学生用小棒摆出相应的符号。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三3、6、7、8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第几
【学习内容】课本P20完成做一做,练习四1、2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初步感知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和序数含
义,并能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会用『5表示事物的多少,还可以表示事物的次序,感
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学习重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
【学习重点】明确方向决定次序
【学习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
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
上车……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
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
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
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2.动画展示:
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
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二、探究新知: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
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3.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
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4.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引导学
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5.拓展应用知识
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
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
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
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小结: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6..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第几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练习四1、2
四、总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4课时分与合
【学习内容】课本P21、P22做一做及练习四3、4
【学习目标】
L通过摆小棒和说一说的学习活动,能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会说4、5的组成。
2.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读一读的学习活动,能熟练地说出4、5的组成,体会部
分与整体的关系。
【学习重点】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
【学习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L猜猜有几颗?
老师带来了一些糖,要奖励给认真的同学(媒体出示)。
数一数,一共有几粒糖?(3粒)(点击括号,媒体出示答案。)
老师把糖分别放成两堆,左边里有2粒(媒体出示),猜一猜右边有几粒?
(点击括号,媒体出示答案,媒体并演示。)
再添上1粒糖,现在一共有几粒糖?(4粒)
老师举左手有3粒,猜一猜右边里有几粒?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几和几。(板书:几和几)
二、探究新知
自主探索:4的组成
1.请你拿出4个小棒,摆一摆。
2.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
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学生上来摆一摆,边摆边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
4.动动脑:说说自己还有什么方法来分数
5.引导学生将图片抽象成数字,4可以由几和几组成?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6.再一次玩刚才的游戏,指名回答。
7.读一读:4的分解式,边读边做手势(想一想,如果先说部分,再说整体应该怎么说?)。
8.玩猜一猜游戏:教师两只手分别拿纽扣,让学生看见其中一只手里的数目,并告诉学生总
数,猜一猜另一只手里有几颗纽扣?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9.自学5的分解式: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按照学习4的分解过程,摆一摆,说一说,写一
写,读一读的学习方法学习。
10.汇报学习情况:要求每组都要说一说。
三、巩固练习
1.师生拍手说数的组成,同桌两人做这样的拍手练习。
2.课本P22做一做及练习四3、4
四、总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5课时加法(一)
【学习内容】课本P24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1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演示,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
2.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学习重点】认识加号、等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学习难点】知道加法的意义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倒数到1。
2.看图填数字:
3.出示数字卡片,读数(开火车读、个人读、小组读等形式)。
4.按顺序填数:103()5。
5.抢答:看卡片说数,复习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数学王国到了,智慧爷爷给我们准备了礼物呢!你们看,是什么呀?(气球)
智慧爷爷一共送来了几个气球?(评价目标1)
说得真好!这个符号叫什么呢?(加号)
对了,加号,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一一“+”像什么呀?
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就是把3个红气球和1个黄气球合起来,用加
法计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加法”(板书课题)
指你们认识吗?他表示同样多。列式为:3+1=4
谁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板书:3加1等于4(齐读)
2.小朋友真棒!瞧:小精灵也给我们送礼物来了。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接着出现两个小
精灵的图片,你又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想好了,请小朋友把你
的加法算式写下来算一算。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算的是什么?算式中的每一个数分别表示
什么意思?
对了,像这样把红纸鹤和蓝纸鹤合起来,我们用加法计算。还有不同的想法吗?一个小精灵
加2个小精灵是3个小精灵。你讲的非常好,我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算式所表示的意思也就
不一样。
3.举生活中的事例。
三、巩固练习
1.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得数。
1+13+12+23+2
2.口算题卡。
3.()+()=5
4.看图写算式。
你能写出多少个加法算式?
5.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第1
四、总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6课时加法(二)
【学习内容】课本P25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2
【学习目标】
1.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通过说一说的活动,会读加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学习重点】进一步认识加法的意义,正确读加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学习难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加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
内小伙伴说一说。
我看到在大森林里有4只小鸟,又飞来1只,合在一起就是5只,列式就是:4+1=5根据
学生回答板书:4+1=54加1等于5,你是怎样算出的?可以利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想一
想,说一说。
2.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3.全班交流,代表汇报算法:
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数数法。)
(根据回答贴图板书)
我先数4只,接着再数1只,就是5只。(接着数。)
先有4只小鸟,又飞来5只小鸟,4和1就组成5,用组成来算。所以4+1=5
三、巩固练习(评价目标2)
1.第25页的“做一做”第1题。
a.仔细观察、分析、说图意。
b.全班交流,汇报算式。c.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d.仔细观察这两道题,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集团和不变规律)
2.第25页的“做一做”第2题。
a.学生按要求摆一摆。
b.口头列算式。
c.打开书第25页填上书上。
分组进行“红花配绿叶”活动。
a.要求:为“绿叶”上的算式,找到相应的“红花”答案。
b.活动方式: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组找到的答案多,图案设计最美。
c.生生互评:给优胜小组奖励“团结协作星”、“智慧星”。
四、总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7课时减法(一)
【学习内容】课本P26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3、4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一”号,
2.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的活动,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减法。
【学习重点】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学习难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L每个小朋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游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3.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支,右手1支,合起来是几支?用算式表示。
教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一说,把3支铅笔拿走2支,还剩下1支,可以用什么数学知
识表示?
(教师按照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师一共有3支铅笔用3表示,拿走了2支铅笔用“一2”表示,剩下1支铅笔用“=1”
表示
2.说一说:学生看老师动作,说一说老师做了什么?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式子。
小组内学习:学生观察课本纸鹤图和气球图,小组内每个小朋友任选自己喜欢的一幅图来说
说图的意思,并用算式表示出来。互相检查列式正确了没有。
3汇报学习情况:每组请一个小朋友说图意和算式。
4.巩固练习:贴红花图2,拿走1朵,列式计算;接着出示三朵,指名上来任拿红花,列式
计算,接着下去贴四朵、五朵红花,说说有几种拿法和算法。
5.我当小老师:小组内一人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摆出用减法计算的图,考考大家,其它人说说
图意,并列式计算。
6.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三、巩固练习
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4—1=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计时赛。
师小结:同学们做得很好,以后我们在计算2—1时,可以想:2可以分成1和1,2减1等
于1;计算3—2时,可以想:3可以分成2和1,3减2等于1,
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3、4
四、总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8课时减法(二)
【学习内容】课本P27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剩余题目
【学习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的活动,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减法。
【学习重点】进一步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弄懂计算过程。
【学习难点】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1.拍手接力游戏。
2.看图说图意(减法),并列式计算。
3.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1.(小黑板)出示画图: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一只。根据这幅图,你能提什么问题呢?
2.那么你怎么列式呢?先和小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再指名回答,请学生上来板书列式。
3.汇报情况:指名小老师上来教大家计算的过程。
(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有意识请想法不同的学生上来说一说)
4.抽象出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如果不看图,不数手指,你会计算“5-1”得几吗?
(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
5.用小圆片摆出用减法算的图,让学生在小组内用类似的方法学习。并汇报学习结果,能完
整地说出计算过程。
6.同桌让一人任意说出一个减法式子,学生先和同桌交流计算过程,然后指名你认为你同桌
方法好的介绍给大家听。
(1)出示课件1,动态显示:荷叶上原来有4只青蛙,“扑通”跳到水里1只。学生说说
题意,再列式,交流算法。
(2)出示课件2,学生说图意:架上原来有4只丝瓜,摘下2只,架上还有几只?然后学
生列式完成,小组交流订正。
(3)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5只纸鹤,你能用这5只纸鹤,摆出几种不同的减法算式吗?
摆摆试试,看谁摆的多。
三、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及练习五剩余题目
四、总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9课时加减法综合练习
【学习内容】练习五剩余题目
【学习目标】
1.通过经历各种形式的数学学习活动,能明确加法、减法的不同含义,能选择加减法解决实
际问题。
2.通过算一算,能正确地计算1〜5的加减法,能初步直观感知加减法的联系。
【学习重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学习难点】会正确、迅速地计算1〜5的加减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谈话引入:同学们,(出示火车)再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节日里很多人去旅游,现在老师
也带着小朋友一起乘着火车去祖国大好河山走走瞧瞧。但上车之前老师先要进行一下体验检
测,通过的同学才能领到车票。出示小火车,做座火车的游戏。
学生活动组长发给每人一张“车票”,进行纸上题的口算练习,得数是几,就上几号车厢。
(说明:每一大组一个火车挂图,学生到位后,做开小火车的动作)
二、探究新知
L教师活动引入:同学们掌握得真好,火车把我们带到了一片大花园,好美啊!蝴蝶、蜻蜓
在唱歌跳舞,羊羔、青蛙在游戏玩耍。集体交流。
(青蛙主题图)
呱呱呱,小青蛙在招呼我们呢?你看到了小青蛙在干什么?要想知道现在荷叶上还有几只青
蛙,可以怎样想?怎样用算式表示?
学生活动班交流。小青蛙在干什么?现在荷叶上还有几只青蛙,可以怎样想?列算式表示。
2.组内交流
联系生活、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观察画面情境列式计算。
谈话:火车开呀开呀,把我们带到了小朋友最喜爱的海洋公园。
主题背景图,动态演示:4条鱼和1条鱼游到了一块儿。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现在有几条鱼?操作提示:原来的5条鱼,游走了2条。学生继续列式。
学生活动动手列式计算。(板演、群练)
4.语言情境列式计算。
师:大家玩得可开心了,哦,到家了,老师开始点人数了。
(1)1号车厢原来有4个小朋友,下车2人,帮老师想想车上还有几个人?
(学生直接说出得数)
(2)小红看到2号车厢一开始下车4人,后来又下来1个人后车厢里就没有人了。原来2
号车厢有几个人?现在2号车厢还有几个人?
(3)3号车厢原来有2个女同学,2个女老师,3号车厢原来有几个女性?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五。
四、总结
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第10课时0的认识和加减法
【学习内容】课本P30完成练习六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能知道“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能较整洁地书写“0”。
2.通过算一算的活动,能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学习重点】理解0的含义,并能写正确书写。
【学习难点】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口算(看卡片口算5以内加、减法)
2.看数画图(用图形表示5、4、3、1)
二、探究新知
1.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评价目标1)
师: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对老师教过的内容已经熟练掌握了。那今天老师给同
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好吗?
看!这是谁?(小猴子)它叫小谗猫。一听它的名字就知道它的嘴巴特别谗。请同学们再观
察一下,在小谗猫面前放了东西呢?(放了2个桃子)对,小谗猫可开心了,马上抓起一个
吃起来。那么现在盘子里还有几个桃子呢?(1个)可是小谗猫吃完了一个还觉得不过瘾,
马上又抓起一个接着吃。那么现在盘子里还有几个桃子呢?
好,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猴子面前放了两个桃子,用哪一个数字来表示呢?
(用2来表示。)
剩下一个桃子时用哪一个数字来表示它呢?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的时候用哪一个数字
来表示它呢?嗯,同学们知道的可真不少,用0来表示。
师:同学们,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
(板书课题:0的认识)
教师通过演示盒子里的硬币,进一步巩固0的含义。
师:现在,让我们先来认识0。看,老师手上有一个盒子,请同学们听一听,猜一猜,老师
在盒子里放了几个硬币,用个数来表示呢?
2.寻找“0”
师:刚才啊,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用0来表示,盒子里一个硬币也没有用。来表示。那
你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实例还可以用0来表示呢?你在哪见到过0呢?
3.教写0:
(1)让学生用手指书空0,说说0像什么?书写时要注意笔顺,从右上角起笔,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写得圆滑,不能写得一头圆,一头尖,不能有棱角。
(2)课本上描红,练习写。
4.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看课本P29小鸟图,指名说图意,适当进行爱鸟教育。“窝里有3只小鸟,全飞走
了,还有0只小鸟。3-3=0"o
(2)看青蛙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左边有4只青蛙,右边有0只青蛙,一共有几只
青蛙?”列式:4+0=4。
(3)说说“5-0”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突破自我护士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涉猎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内容试题及答案
- 科谱与营养教育结合的方式试题及答案
- 系统架构设计师考试要点回顾试题及答案
- 教师资格笔试能力提升试题及答案
- 文献管理软件使用技巧试题及答案
- 护理高考试题及答案
- 突破2024图书管理员考试难关试题及答案
- 三规一制试题及答案
- 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更新的必要性及试题及答案
- 《活着》读后感课件
-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
-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规范标准
- 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及围术期血压管理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小学劳动教育二下第三单元 1 《水培绿萝》课件
- 初一英语情态动词练习题含答案
-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1章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课件
- 立体构成概述课件完整版
- 沪教牛津版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