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生社会排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目录TOC\o"1-2"\h\u18487中职生社会排斥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1266461文献综述 178551.1社会排斥的概念与界定 1148401.2社会排斥的相关理论及模型 2260701.3社会排斥测量 4307811.4中职生的社会排斥研究现状 44468参考文献 61文献综述1.1社会排斥的概念与界定1.1.1社会排斥的概念社会排斥作为一个有着深远影响的社会矛盾课题长久以来一直备受着社会学家和研究学者们的关注。前人研究表明社会排斥(socialexclusion/socialrejection)是指人们由于在团体中表现欠佳,或者本身具有一些不受欢迎的人格特质,因此使其缺乏人际吸引力,没有被群体成员所接纳,受到排斥的情况(Baumeister&Tice,1990)。Twenge等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伙伴、亲戚朋友或者某一群体拒绝接纳自己,阻碍个体的归属需求的现象(Twenge,Baumeister,DeWall,Ciarocco&Bartels,2007)。排斥出现后,被排斥的人他们的归属需要就会受到威胁,然后出现攻击、回避、伤心、恐惧、焦虑等一系列消极行为或情绪。Williams(2002)将社会排斥认定为,某个个体或者某个群体在社会活动中不愿意接纳或者冷落他人的现象。MacDonald与Leary则将社会排斥解释为在人际交往中,个体遭受想与其创设良好关系的群体或个人的排挤、拒绝或贬损,从而使其归属需求及关系需求不能够满足的一种社会现象(MacDonald&Leary,2007)。国内学者杜建政和夏冰丽(2008)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个体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人是社会性动物,人无法脱离群体,必须依靠同类达成生存、繁衍、发展的需求,而社会排斥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如果遭受排斥,人们的生活将遭遇威胁(程苏,刘璐,郑涌,2011)。青少年群体有自身的特殊性且群体内部本身分化极大,而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排斥往往与学校或教育有关(陆士桢,陆玉林,吴鲁平,2004)。张登浩等人在研究中将社会排斥定义为个体遭受忽视和拒绝的经历,遭受社会排斥将损害个体归属、自尊、控制、生命意义四种基本需要,社会排斥会剥夺青少年取得良好发展的心理和社会资源(张登浩,黄莲琼,董妍,2018;张登浩,邵蕾,张积家,2019)。综上,本研究根据对以往学者对社会排斥的定义与青少年社会排斥的相关研究对社会排斥的定义为:在校园情境下,学生个体被其他学生群体或伙伴拒绝接纳的情况,具体表现形式为:排挤、拒绝、伶仃、忽略、言语中伤等。1.1.2社会排斥与校园欺凌社会排斥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发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范哲(2017)发现社会排斥使得青少年建立和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变得困难,使个体的归属感、控制感、自尊和存在感降低。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多样,需要由专门机构认定。首先,欺凌行为可以是人身财产伤害(殴打、霸占财物等),也可以是精神伤害(谩骂、嘲笑、取绰号或者进行孤立),还可以是性侵害(如取笑其性别、性取向等)。其次,欺凌行为可以当面进行,也可以通过电子信息手段(如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网站等散布图像或者侮辱语言等)来进行(任海涛,2017)。校园欺凌行为的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具备力量失衡性、重复发生性、行为故意性三个特点,只要是持续地对学生进行财产、人身、精神上进行侵害或侵犯,都可以列入校园欺凌行为。然而,校园欺凌有时会与校园中的社会排斥发生混淆,他们的表现形式有交叉,但相比社会排斥,校园欺凌行为更容易被观察且更公开。张登浩等(2019)提出校园中存在的社会排斥有别于直接的欺凌形式,不易为人所察觉,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学校和家长对校园中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的关注远远大于校园社会排斥现象的关注,由于排斥现象的本身不受“规矩条例”的管制范围,没有办法明令禁止,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去消除,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引导,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正确引导,减少给被排斥者带来的心理上的伤害,给予他们关爱与鼓励,帮助他们早日回归到正常的校园生活中。1.2社会排斥的相关理论及模型1.2.1自我责任论自我责任论是指个体或群体之所以受到排斥的原因,本质上是由于他们自身原因所决定的,有观点认为是由于他们自身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而形成的自我排斥(杜建政,2008)。西方的学者们往往习惯于把社会排斥的根源归咎于下层阶级本身,在他们看来穷人之所以改变不了穷的状态是由于他们自身懒惰和无能以及无心改变现状的结果(周林刚,2003)。Baumeister(1990)认为人类自身有一种基本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是要融入社会群体,参与社会活动,焦虑也许是满足这种需求的一种反应机制,人们可能因为自身原因如:不合群、不道德(尤其是不道德)和缺乏吸引力,将人排斥在外。人类参与社会群体活动的形式繁复,形式也千奇百怪,但沟通与交流始终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人们通过沟通获取消息,通过交流传递信息,受排斥者在沟通与交流方面往往存在着不小的缺陷,无法准确捕获对方交流中的信息,这也导致了排斥现象的发生,被排斥者因为自身沟通交流能力的不足导致了被排斥的现象在社会互动中屡见不鲜。在社会活动中,受排斥的往往只是一小部分人,邓继元(2020)将弱势群体遭受排斥的原因总结为知识文化素养低以及自我身份认同不清导致边缘化。被排斥者本身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存在着个体能力性格的缺陷与不足,与自我被排斥有着密切地联系。1.2.2需要—威胁时间模型Williams(2009)等人在整合大量的社会排斥的心理与行为实证研究时发现,根据受到排斥后的心理行为变化的个体差异性与阶段性,在1997年Williams在提出放逐模型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新的模型——需要—威胁时间模型(Williams&Sommer,1997)。需要—威胁时间模型认为,在个体遭受排斥后,主要是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反射阶段、反省阶段,以及退避阶段。需要威胁时间模型中的被忽视感和排斥感会威胁到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使基本需要受挫威胁身心健康。需要—威胁时间模型认为,个体遭受排斥后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为:反射阶段、反省阶段,以及退避阶段。个体遭受排斥后首先回进入反射阶段,该阶段会感受到痛苦、悲伤、愤怒以及低满意度等相关的四种基本的心理需求,具体表现为归属感、自尊感、控制感以及有意义的存在感等需要受到威胁。随后进入反思阶段,该阶段个体通过一系列努力试图从被排斥中脱离出来,他们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最近研究者发现该阶段还存在另一种反应——退缩反应,即有些个体受到排斥后只是希望从痛苦的社会交往中解脱出来,寻求独处(Ren,Wesselmann,&Williams,2018)。最后,当排斥依然持续存在时,个体会进入第三个退避阶段,会感到强烈的疏离感、沮丧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1.2.3青少年社会排斥的结构模型张野(2021)基于社会排斥已经发展到现实和网络双重情境排斥的状况,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青少年人际交往的特点,挖掘社会排斥的内涵和主要表现,探索青少年网络现实双重情境及实施与遭受双重主体排斥的测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青少年社会排斥是一个双情境、双主体、多维的测量结构。从青少年社会排斥的结构来看,青少年社会排斥既包括现实的和网络的双重情境排斥,也包括实施和遭受双重主体排斥。在社会排斥实施中,有三个维度:拒绝、中伤、差别对待。在遭遇现实的社会排斥中,存在着四个维度,包括:“被拒绝”“被中伤”“被差别对待”“被忽视”。实施和遭受网络社会排斥的模式包括“忽视”和“中伤”两个维度。被排斥者往往认为自己的意见不被重视而被“忽视”,是否被认定为“拒绝”,并且还应通过实施排斥者的表情、肢体语言、语气等方面的综合落实来判断。当“忽视”发生时,执行排斥的人和被排斥的人之间没有交流,被排斥的人没有收到明确的排斥信号,但对“忽视”排除造成的伤害仍然敏感。因此,基于排斥双主体的问卷共同构成了青少年现实社会排斥的基本理论结构。1.3社会排斥测量师保国等人(2009)通过对8名儿童的深度访谈,针对流动儿童编制了学校社会关系排斥问卷。该问卷共6个题目,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并且在当时应用性也较为广泛(师保国,徐玲,许晶晶,2009)。Gilman等人2013年专门针对青少年群体编制了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theOstracismExperienceScaleforAdolescents,简称OES-A。量表共11个题目,分为忽视和拒绝两个维度,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并且信效度良好(Gilman,Carter-Sowell,DeWall,Adams&Carboni,2013);张登浩等人在2018年对其进行中文版修订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文版OES-A的结构与英文版OES-A完全相同,各项拟合指标良好,中文版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有良好的结构效度。张野等人(2019)先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以11-18岁青少年学生遭受校园排斥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表现,后通过大样本测试探究青少年学生遭受校园排斥的测评结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遭受的校园排斥包含被拒绝、被忽视、被中伤和被差别对待等4个因子,编制的青少年遭受校园排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也是近年来测查青少年学生遭受校园排斥状况的有效测评工具(张野,苑波,张珊珊,2019)。以上总结了国内外较为经典并应用度较高的测量量表,针对本文的研究特点,本次研究选择采用张野等人编制的《青少年遭受校园排斥问卷》,对中职生的社会排斥水平进行测量。1.4中职生的社会排斥研究现状1.4.1中职生概念界定为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结合社会对劳动力人才结构的要求,自1979年起,我国开始时兴职业中学教育院校,将原先的部分普通高中经过改造,成立新的职业高中。职业高中办学伊始,以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中级技术管理型人才为主要目标。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又在原先的任务目标基础之上新增了“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中毕业生”这一新任务,自此之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已形成规模化、正规化,如今又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郑加东(2011)提出,职校学生主要学习某一特定的专业知识,如林业、畜牧业、医学、电工等,以培养专业技术、培养相关专业技能。不以普通教育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服务、生产、技术等实用型操作人才。中等职业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它是处于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目前,许多地方,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建立了一大批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是学校和企业联合创办的,甚至有一些学校是企业直接投资的,学生毕业后直接被安置在定制培训单位(邢亚欣,2017)。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读过或毕业于中等职业学校、技术学校或成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均可称为中职生。1.4.2中职生特点中职生由于其本质上的一些原因,他们隶属于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或是由于成绩原因没能顺利升入普通高中;或是留守儿童;或是来自单亲及经济困难的家庭;或是其他原因导致的性格缺陷,所以他们的内心是极其不平衡、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产生排斥,且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恰好是叛逆期,行为举动易偏激,更容易封闭自我。李鹏和朱德全2013年总结出中职生主要有厌学心理重、人际交往狭窄、自控能力差、面对学业无所适从等特点,中职生由于构成的群体较为特殊,大多数是在应试教育中被忽略的弱势群体(李鹏,朱德全,2013)。在校时,由于学习成绩的原因,中职生长期遭受到老师的指责、家长的忽视、同学的歧视,有些来自单亲或者生活贫困家庭的学生,更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缺乏真诚地关爱,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抑郁自卑,焦虑不安的性格,对社会、学校、家庭产生冷漠、仇视、反抗、恐惧等负面消极的情绪。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原因,对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存在一定的偏见,如果在这种特殊的时期给予他们不公平地对待,就容易激发出他们的反抗情绪以及出现突发式的情绪失控,造成不良后果。1.4.3中职生社会排斥研究现状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国内外对社会排斥的研究日趋完善,从理论模型、实验范式、影响因素到影响后果上都比较成熟。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国内外对于社会排斥的研究多采用量化研究与情景实验法,量化研究十分精确,可以通过大样本的统计方法得到社会排斥和各因素相关关系,具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情景实验借鉴了实验法与调查研究的优点,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实验范式,比如网络投球范式、捕鱼范式、孤独终老范式等;从研究对象上看,研究者重点集中在社会排斥对被排斥者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减缓这种影响。国内对中职生研究大多关注中职生校园欺凌,而针对其前置性因素的社会排斥的研究还较为零散和单薄,而深入挖掘中职生内心真实想法和感受的访谈研究较少。林克松等人在调查8028名中职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时发现,关系欺凌和言语欺凌等“隐性欺凌”通常难以被当场察觉,对被欺凌者的身体可能不造成直接伤害,但对其精神、情感伤害较大。该研究认为“关系欺凌”包括“其他同学故意孤立排斥我”“其他同学散布关于我的流言蜚语”;言语欺凌包括“其他同学对我进行嘲笑讥讽”,属于社会排斥的范畴(林克松,沈家乐,杨磊,2020)。陆宗尧(2017)采用心理阈下干预技术对127名中职生进行研究,探索他们经历不同社会排斥情境后自动化情绪调节的效果。结果表明,拒绝组调节效果显著好于放逐组,但这些研究仅探究了中职生社会排斥发生后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忽视了于中职生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探究。利用量化和质化结合的方式展开研究,可以在得到现状数据同时,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进而挖掘出影响因素。在本研究的访谈部分,将展开以更加多样的原因和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根据中职生社会排斥实际情况,丰富理论研究。因此,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中职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地探究校园情景下社会排斥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量化评估社会排斥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访谈研究和问卷调查,从多方面分析社会排斥的影响因素,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中职生社会排斥的探索性建议,以期对中职生健康成长有所裨益,为改善当前我国中职生排斥现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参考文献程苏,刘璐,郑涌.(2011).社会排斥的研究范式与理论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06),905-915.程宏.(2011).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4),94-97.
邓继元.(2020).社会排斥背景下肢体残障人士的就业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杜建政,夏冰丽.(2008).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心理科学进展(06),981-986.范哲.(2017).3-6年级小学生社会排斥的访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郭亚恒,郭俊汝.(2020).中职生心理安全问题调查与预防研究——以郑州市某学校为例.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2(01),44-47.韩军才.(2011).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西部(下旬.理论版)(06),205-211.赖晓红.(2005).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李爱华.(2007).中专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安徽预防医学杂志(6),45-48李鹏,朱德全.(2013).建立中职学生心理档案探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04),93-96.李森,张登浩.(2016).社会排斥的结果:对象与影响因素.心理研究(03),10-16.李珍,宋晓红.(2019).中职学生人际交往辅导方法.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05),148-150.林克松,沈家乐,杨磊.(2020).中职校园欺凌的“真相”——我国中职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实然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职教论坛(02),115-123.刘晓,吴梦雪.(2019).中职校园欺凌现状:基于数据的分析与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9),63-69.陆士桢,陆玉林,吴鲁平.(2004).社会排斥与社会整合——城市青少年弱势群体现状与社会保护政策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05),1-11.陆宗尧.(2017).中职生遭遇社会排斥的心理阈下干预技术实证研究.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毛良斌,郑全全.(2005).元分析的特点、方法及其应用的现状分析.应用心理学(04),354-359.马力.(2021).当代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疏导路径.山西青年(07),157-158.苗胜男,庞巍巍.(2015).社会排斥后的社会疼痛和生理疼痛共享神经生理机制.社会心理科学(10),25-28.聂冠伊.(2016).大学生社会排斥、自尊对社交焦虑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师范大学)潘佳雁.(2002).中学生同伴交往接受和拒绝的归因研究.心理科学(01),64-68彭苏浩,陶丹,冷玥,邓慧华.(2019).社会排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其脑机制.心理科学进展(09),1656-1666.任海涛.(2017).“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及其法律责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2),43-50.师保国,徐玲,许晶晶.(2009).流动儿童幸福感、安全感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系.心理科学(06),1452-1458.孙琳.(2018).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才智(05),92-93.王玲凤.(2006).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亲子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07),444-446.王玉龙,陈慧玲,袁燕.(2020).社会排斥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羞耻感的中介和认知重评的调节.心理科学(02),333-339.文书锋.(2007).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34),10-12.吴惠君,孙靓樱,张姝玥.(2013).大学生社会排斥类型初探.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1(07),1105-1108.徐同洁,胡平,郭秀梅.(2017).社会排斥对人际信任的影响:情绪线索的调节作用.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5(06),1064-1068.邢亚欣.(2017).中职生自我接纳、人际交往与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杨瑜.(2020).中职生家庭教养方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张登浩,黄莲琼,董妍.(2018).青少年社会排斥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信效度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6(06),79-82.张登浩,邵蕾,张积家.(2019).社会排斥对朝鲜族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以民族认同的中介作用为视角.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5),51-55.郑加东.(2011).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认识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曲阜师范大学)张嘉旗,李欢欢,沈程峰,王雪薇,张玲玉,华越尔.(2017).大学生社会拒绝与蓄意自我伤害的关系:一个中介和调节效应的混合模型.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04),763-767.张野,闫平,温兆欢.(2018).小学生校园排斥:一项基于教师视角的访谈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108-112.张塑.(2019).初一学生校园排斥干预的实验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张野,苑波,张珊珊.(2019).青少年学生遭受校园排斥的结构与测量.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3(03),119-124.张野,张珊珊,苑波.(2021).现实到虚拟:双情境背景下青少年社会排斥的结构探析.
当代青年研究(01),74-78.Baumeister,R.F.,Twenge,J.M.,Nuss,C.K..(2002).Effectsofsocialexclusiononcognitiveprocesses:anticipatedalonenessreducesintelligentthought.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83(4),817-827.Baumeister,R.F.,Tice,D.M..(1990).Anxietyandsocialexclusion.Journ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实验中学教学工作总结6篇
- 给学校的感谢信模板汇编八篇
- 2021年年末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 事业单位员工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大全
- 出纳职业发展规划
- 销售个人工作总结2022汇报5篇
- 争吵生字课件
- 寒假十课第八课的观后感
- 我和书的故事小学作文(集锦15篇)
- 小学班主任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招聘人员真题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软件测试汇报
- 吉林省长春市第一〇八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组”赛项考试题库
- 初中《孙中山诞辰纪念日》主题班会
-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教学设计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 阿斯伯格综合症自测题汇博教育员工自测题含答案
- 天津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试卷一)客观题试卷及解答参考
- 桩基及基坑支护工程技术施工方案(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