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溶液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_第1页
第9章溶液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_第2页
第9章溶液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_第3页
第9章溶液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_第4页
第9章溶液练习题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章溶液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持续增大压强更有利于得到更多的淡水B.加压后右侧海水中溶剂的质量减少C.加压后右侧海水溶液的密度不变D.在未加压的情况下,也可使淡水量增加2.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t1℃时a、c两物质的溶液浓度相等C.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可得到饱和溶液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1℃时,溶解度甲=乙<丙B.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较多量的晶体,通常采用降温结晶法C.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将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无结晶水)的质量甲>乙D.t2℃时,将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减小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植物油与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最大溶解量C.将10%的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5.恒温条件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饱和食盐水久置后会有少量晶体析出,这是因为A.溶解度减小 B.溶液不稳定 C.溶剂量减少 D.生成了新物质6.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t1℃时c物质的溶液升温到t2℃,一定有晶体析出B.t2℃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c>b>aC.将a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P点表示在t1℃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7.关于如图所示过氧化氢溶液说法错误的是()A.500g溶液中含溶质30g B.500mL溶液的质量为550gC.500mL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7 D.取出50m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8.溶液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是的A.碘酒 B.澄清的石灰水 C.生理盐水 D.豆浆9.小明在家中用蔗糖和其他常见物品进行了以下家庭小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温度/℃01020406080100蔗糖的溶解度/g181191204238287362497A.甲中得到的是蔗糖饱和溶液B.0℃时,可配得70%的蔗糖溶液C.蔗糖在水中无法解离出离子D.丙中的蔗糖溶液下层比上层甜10.NH4Cl和Na2SO4的溶解度表及溶解度曲线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S/gNH4Cl33.337.241.445.850.460.2Na2SO49.620.240.848.447.547.0A.甲为Na2SO4B.t3℃应介于40℃~50℃C.等质量的甲、乙两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D.将d点甲、乙溶液移至c点,可采用的方法有加入溶质甲、乙或恒温蒸发溶剂,且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1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10ga物质放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a的饱和溶液C.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12.据《说文解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A.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C.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D.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质量变小二、填空1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其中,可能是气态物质的是。(2)t2℃时,完全溶解ag物质A最少需水的质量为g。(3)可用方法从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溶质。室温下,分别向四个装有等质量的水的烧杯中加入硝酸钾固体,且所加固体的质量依次减少,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4.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中盛的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以上均填序号);15.若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序号);16.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种方法即可)。17.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问题:(1)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选填“<””>”或“=”);(2)P点的含义;(3)欲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式是;(4)如果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18.如图是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a点的含义是;(3)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的方法。19.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10203040溶解度(g/100g水)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2.221.839.753.2(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30g碳酸钠加入100g的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20℃时,分别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4)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可以用提纯氯化钠。(5)请使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①2个钾原子。②氢氧化铜中的阳离子。③天然气的化学式是。④3个氖气分子。⑤2个碳酸根离子。20.化学语言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表语言等。(1)用文字描述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①3Fe2+;②;③2Si;④4CH4;(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③稀盐酸除铁锈:;④硫酸铜溶液与石灰浆配制波尔多液:。(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P点的意义是;②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溶液的质量为g(a物质不含结晶水);③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④t2℃时,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21.NaCl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与人类联系非常紧密的物质,在地球的储量也很大。(1)在农业生产上,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选种。某同学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mL)。(2)利用风吹日晒可以从海水中提取粗盐,粗盐中一般含有少量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较纯氯化钠的实验流程,请回答问题。操作1是,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2的名称是,其中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坩埚钳、、;实验结束后计算精盐的产率为,如果该产率超过100%,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就进行过滤

B.操作2溶液飞溅C.实验结束后称量的精盐很潮湿

D.过滤时滤纸有破损三、科学探究题22.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Ⅰ【实验目的】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Ⅱ【查阅资料】(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Ⅲ【提出猜想】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或降低或不变。Ⅳ【实验探究】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案。在图2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Ⅴ【实验结论】(3)图1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下同)。(4)图2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Ⅵ【拓展实验】按照图3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型管内的左边液面将(填“高于”或“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型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填序号)。①CaO

②NH4NO3③浓H2SO4Ⅶ【反思交流】(5)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Q放(填“>”或“<”或“=”,下同),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6)在图2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参考答案:1.B【详解】A、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压强,有利于得到更多淡水,但是不能持续增大压强,压强过大,可能会对淡化膜的寿命等产生影响,不符合题意;B、加压后,水分子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故右侧海水中溶剂的质量减少,符合题意;C、加压后,水分子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右侧海水中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增大,故溶液的密度增大,不符合题意;D、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才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未加压的情况下,水分子不能透过或很少透过淡化膜,不能使淡水量增加,不符合题意。故选B。2.C【详解】A、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t2℃时,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选项错误;B、P点表示t1℃时a、c两物质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是饱和溶液无法比较,选项错误;C、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t1℃饱和的c溶液升温到t2℃,溶质结晶析出,得到的是饱和溶液,选项正确;D、将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解度大于a,溶质质量分数b>a,c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降温之前溶解度小,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选项错误。故选:C。3.B【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溶解度甲=乙<丙,选项说法正确;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要从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较多量的晶体,通常采用蒸发结晶法,选项说法错误;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将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无结晶水)的质量甲>乙,选项说法正确;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t2℃时,将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会析出晶体,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4.D【详解】A、植物油难溶于水,将植物油与水混合,不能得到溶液,此选项错误;B、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加快溶质溶解,此选项错误;C、溶液具有均一性,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10%,此选项错误;D、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此选项正确。故选D。5.C【详解】由题意知恒温条件下,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就不会变化,因是容器敞口,水分会不断蒸发减小,故饱和溶液中出现结晶,故选C。6.B【详解】A、将t1℃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才一定有晶体析出,没有确定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是否有晶体析出,错误;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b>c,溶解度越大的饱和溶液所含溶剂的质量越少,因此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c>b>a,正确;C、将t1℃时a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会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错误;D、P点表示在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错误;故选B。7.A【详解】A.500g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500g×30%=150g,故错误;B.500mL溶液的质量为500mL×1.1g/mL=550g,故正确;C.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30%:70%=3:7,故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取出50m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仍为30%,故正确。故选A。8.D【详解】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碘酒属于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豆浆是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溶液是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混合物。9.C【详解】A、100mL水的质量为100g,由表格可知,40℃时,蔗糖的溶解度是238g,即40℃时,100g水最多可溶解蔗糖238g,所以甲中100g水中加入210g蔗糖,不能达到饱和。所以甲中得到蔗糖的不饱和溶液,A错误;B、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81g,该温度下,蔗糖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故0℃时,不可以配得70%的蔗糖溶液,B错误;C、蔗糖由分子构成,即蔗糖在水中无法解离出离子,C正确;D、溶液具有均一性,故丙中的蔗糖溶液上下层一样甜,D错误。故选C。10.C【详解】A、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NH4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故甲是Na2SO4,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40℃~50℃之间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3℃开始Na2SO4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由数据知两者可能出现相同点,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等质量的甲、乙两溶液状态不能确定,故等质量的甲、乙两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的晶体质量不一定相等,故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d点为甲、乙不饱和溶液,c点为甲、乙饱和溶液,将d点甲、乙溶液移至c点,可采用的方法有加入溶质甲、乙或恒温蒸发溶剂,且溶质质量分数均增大,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1.C【详解】A、由图可知,t2℃时,a、b、c三条曲线的纵坐标大小为:a>b>c,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由此可得,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加入50ga刚好达到饱和,由此得出,20g水中加入10ga刚好达到饱和,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a=c,根据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关系可得,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除去a中少量的c,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不符合题意。12.B【详解】海水晒盐的原理是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氯化钠晶体析出,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水蒸发,水的质量减小,但是氯化钠的质量不变。故选B。13.(1)CBAC(2)100(3)蒸发结晶【详解】(1)由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C可能为气体物质。(2)由图可知,t2℃时,物质A的溶解度为ag,则该温度下,完全溶解ag物质A时最少需水的质量为100g。(3)由图可知,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B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溶质。14.AB/BACD15.B16.蒸发水分【解析】14.饱和溶液是在该温度下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由图示可知A和B中都有固体溶质的不溶物,所以都为饱和溶液;由于C中没有固体溶质不溶物,有两种可能:有可能刚好饱和,也有可能不饱和,所以C中盛的可能是饱和溶液;D中也没有固体溶质不溶物,按常规考虑有两种可能:有可能刚好饱和,也有可能不饱和,因为固体溶质质量依次减少,C中可能饱和或不饱和,D中溶质比C中少,所以D溶液一定不饱和;故答案为:AB;C;D;15.B烧杯中的固体比A烧杯中的少,所以若对A、B两烧杯进行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B;故答案为:B;16.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欲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蒸发水分、增加硝酸钾固体、降低温度等合理即可,故答案为:蒸发水分。17.<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降温结晶【详解】(1)据图可以看出,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为甲<乙,故填<;(2)据图可以看出,P点表示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要将t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用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故填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4)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很大,故甲物质中含有少量乙物质,若要提纯甲,一般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填降温结晶。18.25g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详解】从图示看: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a点AB两条溶解度曲线相交,含义是在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因为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差别很大,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升高较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升高较小。19.(1)36.6g(2)增大饱和溶液3:13(3)氯化钠/NaCl(4)蒸发结晶(5)2KCu2+CH43Ne【详解】(1)由图表数据可知,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g;(2)由图表数据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将30g碳酸钠加入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21.8g,因此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在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39.7g,将上述碳酸钠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由21.8g变为30g,溶液质量变为,故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3)由图表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钠、碳酸钠的溶解度分别为35.8g、12.2g,在一定温度下溶解度越大的,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故20℃时分别配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物质是氯化钠;(4)由图表数据可知,氯化钠、碳酸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故当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时,可以用蒸发结晶提纯氯化钠;(5)①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钾原子表示为2K;②氢氧化铜中的阳离子是铜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省略不写,故铜离子表示为Cu2+;③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④氖气是由氖原子直接构成的,故氖气分子属于单原子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则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氖气分子表示为3Ne;⑤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省略不写,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则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20.3个亚铁离子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2个硅原子4个甲烷分子NaOH+HCl=NaCl+H2O4P+5O22P2O5Fe2O3+6HCl=2FeCl3+3H2OCuSO4+Ca(OH)2=CaSO4+Cu(OH)2↓在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75a>b>cb>a>c加水或升温【详解】(1)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Fe2+可表示3个亚铁离子;②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可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③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Si可表示2个硅原子;④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4CH4可表示4个甲烷分子;(2)①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③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④硫酸铜溶液与石灰浆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uSO4=Cu(OH)2↓+CaSO4;(3)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P点的意义是: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②t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