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第1课《放大镜》
一、填空。
1.放大镜是()透镜,镜片特点是(),()、()o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越()。
3.放大镜镜片的()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加满
水的()形的玻璃器具放大倍数最大。
二、判断。
1.放大镜的镜面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2.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3.通过近视眼镜的镜片观察物体,可以看到放大的物体的图像。
()
4.装满水的烧杯、锥形瓶、广口瓶等都能放大物体的图像。()
5.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都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6.放大镜能显现物体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三、选择。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有关。
A.凸度B.材料C.面积
2.小科用一个球形鱼缸制作了一个生态瓶,里面有金鱼藻和小鱼,
小科发现从鱼缸外看小鱼,小鱼()。
A.比实际的小B.比实际的大C.和实际的-样大
3.透明玻璃片()是有些同学戴的近视眼镜片。
4.下面有关放大镜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o
A.可用一只手拿着放大镜靠近一只眼睛
B.观察物体时可移动放大镜
C.放大镜可以帮助人们观察微生物
5.下面各种物体不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A.小草上的露珠B.透明的玻璃弹珠C.窗户上的玻璃
6.下面适合用放大镜观察的是()
A.细菌B.蝴蝶C.叶子表面的气孔
7.1号放大镜直径是3厘米,2号放大镜直径是5厘米,它们的镜
片凸度是一样的,它们的放大倍数相比,()o
A.1号大B.2号大C.一样大
四、简答题。
1.放大镜镜片有什么特点?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跟什么有关?
2.人们把放大镜叫作凸透镜,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
1.凸透明中央厚边缘薄
2.小
3.凸度球
1.x
2.4
3.x
4.弋
5.弋
6.q
三、
1.A
2.B
3.B
4.C
5.C
6.B
7.C
四、
1.放大镜是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放大镜镜片的特点
是透明,中央厚、边缘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中央凸起有
关,中央凸起越大,其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就越大。
2.因为放大镜的结构是中间厚,边缘薄,两个表面呈球面,符合凸
透镜的特征。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的像的功能,能用来观察细小
的物体,生活中常叫作放大镜。
第2课《怎样放得更大》
二、填空。
1.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镜平行组合起来,可以明显
提高放大倍数。
2.用透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叫作()显微镜,它能把物体的图
像放大几百到几千倍。
3.用()显微镜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约200万倍。
4.()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是人类认识世界
的一大飞跃。
二、判断。
1.用放大镜我们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都是无限的。()
3.用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SARS病毒。()
4.早期的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构成的。()
5.制作简易显微镜时,上下两个放大镜要平行放置。()
6.我们可以用两个凸透镜来自制一个简易显微镜。()
7.显微镜和放大镜相比,显微镜放大物体图像的倍数更大。()
8.光学显微镜能将物体图像放大一万倍。()
三、选择。
1.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A.2000B.2万C.200万
2.下面()不能被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A.细菌B.病毒C.中子
3.常见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A.两块都是凸透镜
B.两块都是凹透镜
C.一块是凸透镜,另块是凹透镜
4.组成简易显微镜的两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5x和8x,则显
微镜的放大倍数是()o
A.13xB.40xC.400x
5.有关显微技术的发展历史过程正确的是()。
A.放大镜一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B.放大镜一电子显微镜一显微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
C.放大镜一扫描隧道显微镜一显微镜一电子显微镜
6.显微镜与放大镜的区别是()0
A.放大镜只有一个镜片,显微镜有两个镜片
B.放大镜用凸透镜制成,显微镜用凹透镜制成
C.放大镜能放大物体,显微镜不能放大物体
7.我们制作的简易显微镜的镜片()。
A.两块都是凸透镜
B.两块都是凹透镜
C.一块是凸透镜,一块是凹透镜
8.右图所示是用()观察到的大肠杆菌。
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
四、实验探究。
1.请根据简易显微镜的制作过程,写出正确的顺序。
)找到物体最大、最清晰的图像。
)准备两个放大镜。
()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
()移动两个放大镜,调整距离。
2.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参考答案
1.凸透
2.光学
3.电子
4.显微镜
-、
1.X4.q7.q
2.x5.V8.X
3.x6.q
三、
1.C4.B7.A
2.C5.A8.C
3.A6.A
四、
1.3142
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
第3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一、填空。
1.用显微镜观察蝴蝶的足,很大,很清楚,足上有很多(),
但只能看到足的()。
2.用放大镜观察蝴蝶的翅,图像很大,还看到翅膀上有不规则网
格状的()o
3.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鼻子”,这个鼻
子能分辨出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4.蝇的眼睛由许多()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范围
内的物体。
5.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
、()、()°
二、判断。
1.记录显微镜视野下观察到的图像时,应双眼离开显微镜在记录
纸上记录后再继续观察。()
2.调焦时快速降低镜筒,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
3.蝴蝶的彩色翅膀其实是由许多小鳞片组成的。()
4.苍蝇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会滑落,这和它翅膀的结构有关。(
)
5.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
)
6.在显微镜下观察物体时,物体要尽量薄一些。()
7.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物体的图像被放大了,视野也大了很多。(
)
三、选择。
1.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
2.显微镜使用的顺序是()。
①上片②安放③观察④对光⑤调焦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①⑤③C.②①④⑤③
3.如果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微生物的图像很模糊,此时应该(
)°
A.转动调节旋钮B.移动载玻片C.转动转换器
4.蚕蛾的触角是()的。
A.棒状B.丝状C.羽毛状
5.下面动物的眼睛,属于复眼的是()°
A.马B.苍蝇C.羊
6.下面()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
四、连线。
请将相对应图片、触角类型与生物种类,用线连起来。
天牛蝗虫蝴蝶
五、实验探究。
夏天到了,小科观察到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
,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
(1)小科想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放大镜来观察苍蝇,应选择下面三
个凸透镜(侧面图)中的()。
(2)苍蝇落在竖直光滑的玻璃上后慢慢爬行。为了观察到大而清晰
的苍蝇图像,小科应该移动()。
A.放大镜B.物体(苍蝇)C.人的眼睛
参考答案
、
1.毛一部分
2.翅脉
3.触角
4.小眼360°
5.安防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
1.X
2.x
3.N
4.x
5.4
6.4
7.x
三、
1.B
2.B
3.A
4.C
5.B
6.C
(1)C(2)A
第4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一、填空。
1.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结构。
2.显微镜的目镜:12x,物镜:16x,这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
3.盖盖玻片时,应()着盖到标本上面,注意不要有()o
4.光线强时,用()反光;光线弱时,用()反光,它会
聚集光线照明标本。
5.洋葱表皮上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其中看到的小
黑点是()。
二、判断。
1.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通过调节目镜,可以增加标本图像的明亮
程度。()
2.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可以用手撕一块洋葱表皮。
()
3.洋葱表皮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等。()
4.洋葱外表皮细胞内呈现紫红是因为液泡的缘故。()
5.观察植物细胞结构,可以直接将植物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
6.有的植物细胞很大,我们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
7.在用显微镜观察时,移动标本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相
反。()
三、选择。
1.若发现显微镜的视野中要观察的物体如左下图所示,则应向
)方向移动载玻片。
显微镜中的视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
A.①B.②C.③D.④
2.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的形状是()。
A.近似正方形B.近似长方形C.不规则形状D.近似圆
形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是用()染色。
A.碘液B.生理盐水C.苏丹红D.清水
4.如果老师要求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的细胞,你应该取()做成
临时装片。
A.洋葱叶B.洋葱根
C.洋葱表皮D.任意部位
5.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色的正确方法是()o
A.先将碘液滴在载玻片中央,再将洋葱表皮放入并展平
B.先盖盖玻片,再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一侧,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C.将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并展平,再加一一滴碘液,然后
盖上盖玻片
D.直接将碘液滴在盖玻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
6.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观察蜗牛爬行用到的工具分别是()。
A.显微镜、放大镜B.放大镜、放大镜
C.显微镜、显微镜D.放大镜、显微镜
四、实验探究。
小科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时,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帮他一
起解决。
⑴小科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看到了一个小黑点,移动载玻片,
小黑点不动,更换目镜,调节焦距后,小黑点仍不移动。由此可
以判断小黑点在()上。
⑵下面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操
作顺序是()o(填序号)①盖盖玻片②划“#"字③滴清水④取
放表皮⑤染色
(3)右面甲、乙两图是小科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两个视野,使用低倍镜观察的是()图(填
“甲”或“乙”);如果a表示标本的同一位置,
则从甲图得到乙图的操作步骤是()(填序号)。甲乙
①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4)小科在显微镜下看到了“b”,实际在载玻片上的是()。
参考答案
、
1.罗伯特•胡克细胞
2.192
3.倾斜气泡
4.平面镜凹面镜
5.细胞细胞核
二、
1.x5.x
2.x6,x
3.q7.q
4.7
三、
1.C
2.B
3.A
4.C
5.B
6.A
四、
(1)物镜
⑵③②④①⑤
⑶甲①③⑤
第5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一、填空。
1.植物叶表皮上的()可以控制气体和水汽的进出,它在两个(
)细胞之间。
2.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组成的。
3.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和功能单位,生物的呼吸、消化、(
)、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都是通过细胞
进行的。(病赤
除外)
二、判断。
1.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的结构都是一样的。()
2.制作人血涂片与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样,也要先滴清
水,再取样。()
3.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
4.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呈中间略凹陷的圆盘状,能输送氧气和二
氧化碳。()
5.生物细胞不仅形态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
6.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血红蛋白,专门负责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
7.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8.虽然不同细胞的功能不同,但它们相互依存、共同协作,发挥
生命体的各种功能。()
二、选徉。
1.不属于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的是()o
A.细胞壁B.细胞核C.叶绿体
2.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o
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C.施莱登
3.()不是由细胞组成的。
A.蚂蚁B.岩石C.四叶草
4.下图表示观察到的叶表皮上的气孔的是()。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o
A.叶绿体B.细胞核C.液泡
6.下面细胞中含有叶绿体的是()。
A.叶肉细胞B.口腔上皮细胞C.人体血液细胞
四、实验探究。
右图是小科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时看到的图像
1.请你在图中圈出一个气孔。
2.图中的黑色小点是()。
A.细胞核B.气孔C.液泡
3.显微镜中用来调节光线明暗的主要装置是()。
A.目镜B.物镜C.反光镜
4.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的表皮细胞时,将显微镜原来标有10义
的目镜,更换成16x的目镜,观察到的范围会()0
A.变大B.变小C.不变
5.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图像偏下,通过()可将图
像移至视野中心。
A.向上移B.向下移C.向左或向右移
参考答案
、
1.气孔保卫
2.细胞
3.结构排泄繁殖遗传
1.X5.q
2.X6.q
q
3.7.X
4.78.7
1.B
2.A
3.B
4.C
5.A
6.A
四、
1.自己圈一圈。
2.A
3.C
4.B
5.B
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新月藻太小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微生物只能生活在水中
C.木耳是一种微生物
2.下列不属于水中微生物的是()。
A.鼻涕虫B.草履虫C.变形虫D.船型硅藻
3.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不同,下列能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的微生物是
()O
A.草履虫B.大肠杆菌C.鼓藻
4.首先笑笑用干稻草放入水中制成培养液(如图),甲杯中的液体最好选用()。
A.矿泉水B.自来水C.池塘水
5.选择合适的工具才能进行有效的观察,病毒专家观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标本
需选用()。
A.放大镜B.光学显微镜C.电子显微镜
6.微生物()生物。
A.是B.不是C.有的是,有的不是
7.下面()是微生物与其他生物共同的特点。
A.能吃食物B.能新陈代谢C.能制造食物
8.“2019新型冠状病毒”属于()。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
9.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是()。
A.:B.
10.下列选项中,使用滴管的正确方法是()。
A.先用手捏住滴管的皮囊,再把滴管放进药瓶吸取药水
B.先把滴管放进药瓶,再用手捏住滴管的橡皮囊,然后松开
C.直接把滴管放进药瓶再拿出来即可
D.以上方法都正确
11.下列几种水中微生物的图像中,最可能是草履虫的是()。
二、填空题
13.在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微生物,常见的有、、o
14.显微镜的发明使人们不仅看到了细胞,还发现了很多()的生物。
15.我们一般可以用培养草履虫。
16.微生物是,具有同其它一样的共同特征。
17.荷兰的安东尼・范•列文虎克是世界上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的人。
18.微生物是包括()、()、()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
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
19.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
物包括、、等。
20.细菌的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头发丝那么粗,它们有三种基本
形态:、、0
21.病毒是一类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________
和组成。绝大多数病毒只有在_________下才能看到。
22.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时,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是为了
(填“加快”或“减慢”)微生物的运动。
三、判断题
23.列文虎克用显微镜看到了河水中的微小生物,并画了下来,轰动了全世界。
()
24.微生物是生物,也具有生长、消化等与其他生物一样的特征。()
25.微生物大多都是单细胞生物。()
26.澄清透明的水中没有微生物。()
27.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
殖等。()
四、综合题
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人类的视野不断拓宽,人们逐渐认识了丰富多彩、生机勃
勃的微小世界,发现生命世界的诸多奥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8.下面这些器材你认识吗?请把器材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
29.下列三项是B器材使用的步骤,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安放一对光一调焦一上片一观察
B.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
C.对光一安放一调焦一上片一观察
30.小虞同学用低倍境观察临时切片时,在视野内看到了一个黑点。当他移动装
片时,黑点不动;当他用换向器换高倍镜观察时,黑点还在原处。
下列说法能解释这个问题的是()。
A.黑点在临时切片上B.黑点在物镜上C.黑点在目镜上
31.在B器材下观察到的草履虫是()。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为了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小梅决定自己培养微小生物,她设计了以下
几种培养方法:
①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放在窗台上;
②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水田里的水,放在窗台上;
③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窗台上;
④号烧杯中,加入30毫升纯净水,并放入一些干稻草,放在冰箱冷藏室里。
32.一星期后小梅用滴管,从4个烧杯中分别取了一滴水,分别用显微镜观察,
除了②号烧杯,你认为还有可能观察到微小生物的是号烧杯里的水。
33.在显微镜下,小梅观察到了如图中的一种微小生物,这是(请
选择下边的编号)。
A.草履虫B.变形虫C.喇叭虫
34.上边的实验说明,微小生物与常见的生物一样,生长需要和
______________等条件。
35.上边描述的“小梅研究哪种方法能够培养出微小生物”的实验属于()
A.对比实验B.模拟实验C.观察实验
小明准备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
36.培养草履虫一般可以用()。
A.池塘水和干草B.自来水和菜叶C.池塘水和猪肉D.自来水和猪肉
37.在开始观察时,小明为了更容易观察到草履虫,应当用()。
A.目镜10X,物镜40XB.目镜5X,物镜10X
C.目镜15X,物镜40XD.目镜5X,物镜40X
38.小明目镜中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他应该()。
A.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B.转动反光镜,让其对准通光孔
C.将显微镜放到太阳底下D.让物镜靠近载物台
39.在观察标本前,应调节准焦螺旋,然后()镜筒,使物镜恰好在载玻片
的上面。
A.观察B.抬升C.降低D.换一个
40.观察到的草履虫,其形态应该是()。
取一些鱼缸里的水或池塘里的水,倒入装有干草的烧杯中进行培养(如图1所
示)。一周后我们发现水面上出现了很多霉点(如图2所示)。
A.灰尘B.微生物C.干草残体
42.在烧杯中放入干草的目的是()。
A.为微生物提供营养B.美观C.吸水
43.观察时,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易观察,我们应()。
A.放弃观察B.在装片中滴入碘酒
C.用脱脂棉纤维吸走一部分水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C
6.A
7.B
8.C
9.B
10.A
11.A
12.C
13.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
14.微小
15.干草
16.生物生物
17.微生物
18.细菌真菌病毒
19.细菌霉菌病毒
20.杆菌球菌螺旋菌
21.没有细胞结构蛋白质外壳内部的核酸电子显微镜
22.减慢
23.q
24.q
25.q
26.x
27.q
28.放大镜显微镜镶子烧杯
29.B
30.C
31.B
32.③
33.A
34.营养适宜的温度
35.A
36.A
37.B
38.B
39.C
40.A
41.B
42.A
43.C
第7课《观生物与健康》
二、填空。
1.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用()、()、(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病毒和()
O
3.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疾病的元凶原来是(
)和(),并研制了许多对付它们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传
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
4.()的食物对身体有害。保持()可以防霉。
二、判断。
1.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可以制作泡菜、腐乳等风味独特的食品。(
)
2.豆科植物根部生长着许多根瘤菌,根瘤菌吸收并固定空气中的
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同时吸收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自身
的营养。()
3.所有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我们应想尽办法消灭它们。()
4.霍乱、肺结核、伤寒这些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
5.我们周围的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也要靠微生物,如果没有它们
,地球就将成为垃圾的世界。()
三、选择。
1.馒头和面包疏松多孔,是因为里面加入了()。
A.酵母菌B.大肠杆菌C.乳酸菌
2.科学家一般选择用()观察细胞。
A.放大镜B.显微镜C.平面镜
3.扫描隧道显微镜最大能放大()倍。
A.几百万B.几千万C.几亿
4.小鱼在短时间内就变质发臭了,而小鱼干却能长时间保存很好
o这说明微生物的生长与()有密切的联系。
A.空气B.温度C.水分
5.面粉中加入酵母,做出来的面包就会很膨松,这是因为酵母能
分解糖类并释放出()。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
6.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霍乱肺结核等疾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
的
B.人类不断探索微小世界,在医药、食品、农业、生物工程、电
子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C.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许多仅靠肉
眼无法发现的
自然界的秘密
四、连线。
请将下面科学家与其相对应的主要成就用线连起来。
列文虎克发现细胞
罗伯特・胡克杂交水稻之父
简・施旺麦丹发现微生物
弗莱明发现血液红细胞
袁隆平发现青霉素
参考答案
、
1.眼耳鼻舌皮肤
2.细菌生物细胞
3.细菌病毒
4.霉变干燥低温
1.<
2.q
3.x
4.4
5.<
三、
1.A
2.B
3.C
4.C
5.C
6.A
四、
列文虎克发现田胞
罗伯特•胡克姬频/
简•施旺麦丹发现微生物
弗莱明发现血液红细胞
袁隆平发现青霉素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课《我们的地球模型》
三、填空。
1.地球的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和()。
2.地球表面主要由陆地和海洋组成,并且()的面积
大,()的面积小,陆地被海洋包围着。
3.我们制作的三个关于地球的模型分别是()模型、()模
型和()模型。
二、判断。
1.不同的模型适合表达不同的知识。我们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表达的
地球知识,选择制作不同的地球模型。()
2.我们居住在地球上没有感觉到地球的运动,所以地球是静止不动
的。()
3.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
4.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要模拟赤道线横切橙子。()
5.在地球自转模型中,吸管模拟的是地轴。()
6.在用橙子模拟地球自转时,应将吸管垂直放置。()
7.从地球仪上不仅可以看出世界的山川河流等的分布,还可以看出
世界各地的人口分布。()
三、选择。
1.研究我们的地球,科学上常用的实验方法是()o
A.对比试验B.模拟实验C抽样实验
2.通过地球结构模型,可以看到()。
A.地球的内部结构
B.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分布
C.地球的自转运动
3.对比三个不同的地球模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表达了相同的地球知识
B渚R有地球的基本特征(是一个球体),都能用于科学研究
C.制作方法、材料不同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已经超过40亿岁
B观察地球海陆分布模型可以发现,地球上陆地多海洋少
C.在制作地球自转模型时,要将吸管按地油垂直于赤道的方向穿过
橙子
四、实验探究题。
仔细观察地球仪,在图上相应的位置标出“经线”“纬线”“赤道”“南
极”和“北极”。
参考答案
、
1.地壳地幔地核
2.海洋陆地
3.地球结构地球海陆分布地球自转
-、
1.7
2.x
3.<
4.弋
5.弋
6.x
7.x
三、
1.B
2.A
3.A
4.B
四、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填北极、纬线、南极、经线、赤道
四、填空。
第2课《昼夜交替现象i.地球上被太阳光照到的地方
》处于(),没有被太阳光照
到的地方处于()O
2.在科学研究中,由于受客观条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不同。(
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对研)
究对象进行直接实验时,我们7.太阳不动,地球绕着太阳转
可以采用()展开研究。,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中,用手电筒模拟(),用乒二、远伸。
乓球模拟()。1.
二、判断。下面假设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
1.昼夜交替现象,只要太阳绕象的是()o
着地球或地球绕着太阳进行圆A.地球自转
周转动就可以产生。()B.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2.只有地球自转才能产生昼夜C.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交替现象。()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3.在有新证据之前,我们不能O
轻易对假设进行否定,各种假A.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可
设都应暂时保留。()能有许多种
4.地球面对太阳的一面是白昼B.地球自转会引起昼夜交替现
,背对太阳的一面是黑夜。(象
)C.用模拟实验就可以确定昼夜
5.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交替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
因只有一个,但用模拟实验无3.下面关于模拟实验的说法,不
法全部判断,因为没有足够的正确的是()o
证据。()A.地球自转,太阳也自转的模拟
6.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实验没有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有多种,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B.需要确定地球与太阳的运动
状态,才能确认哪种假设是正模型时,被光照到的地方是(
确的)°
C.在模拟实验中,可以通过观A.白昼B.黑夜
察标记点的明暗变化来判断是C.都有可能
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四、简答题。
4.下面因素与产生昼夜交替现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
象无关的是()。几种?通过模拟实验你发现了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什么?
B.地球上有生命
C.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五、实验探究。
5.在科学研究中,由于受客观小聪探究了地球上昼夜交替现
条件的限制,不允许或不能直象的成因,下面是他画的三幅
接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时,我猜想图。
们可以采用()的方式开展
研究。
A.对比试验
图1:太阳不动,地球自转
B.模拟实验
C.直接观察
6.右面是太阳光照射地球的示
意图,此时地球上A所在
的区域处于(),B所在的区
域处于()。
图3:地球不动,太阳公转
A.白昼
1.上面三幅猜想图中,无法解释
B.黑夜
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的是(
7.用手电简代替太阳照射地球
)。
A.图1B.图2
C.图3
2.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
,下面三种光源最适合用来模
拟太阳的是()»
A.日光灯B.手电筒
C.酒精灯
参考答案
、
1.白昼黑夜
2.模拟实验
3.太阳地球
--、
1.7
2.x
3.7
4.4
5.7
6.7
7.x
1.B
2.C
3.A
4.B
5.B
6.AB
7.A
四、
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主要有以下四种:
⑴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⑵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⑶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通过模拟实验发现:四种假设都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也就是说只
要地球和太阳处于相对圆周运动就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五、
1.A
2.B
第3课《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五、填空。
1.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有两个代表性的学
说:()和()o
2.古希腊的托勒密提出(),认为()处于宇
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围绕着()
旋转。
3.波兰的哥白尼提出(),认为()处于宇宙的
中心,而且静止不动,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
做圆周运动。
二、判断。
1.“日心说”认为其他行星都围绕着太阳运动。()
2.星星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运动的缘故。()
3.哥白尼在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中提出了“地心说”。()
4.在没有新的证据时,我们不能轻易对解释加以否定,各种解释都
应暂时保留。()
5.“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都是相反的。()
6.伽利略观察到木星的卫星以木星为中心旋转而不是围绕地球旋
转,这个证据支持了“地心说”,而否定了“日心说”。()
7.法国物理学家傅科通过傅科摆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是支持“日
心说”的有力证据。()
8.地轴只是人们假想的轴,实际上并不存在。()
9.地球自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也随之变化。()
三、选择。
1.下面选项中,()的假说被“日心说”理论排除。
A.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
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
C.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2.哥白尼的理论中,地球是运动的,并且每()自转一周。
A.24小时B.30天C.365天
3.下面不是“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点的为()o
A.地球是球体B.日月星辰都在旋转
C.运动的天体做圆周运动
4.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
说是()o
A“日心说”B.“地心说”C.天论
5.下面几种昼夜交替的假说中,相当于托勒密的观点的是()。
A.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B.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C.地球自转
6.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
光逐渐降低,直至最后消失。这一事实能够说明的观点是()。
A.地球是球体
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C.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转
7.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形成的。
A地球绕太阳运动
B.地球自转
C.太阳绕地球运动
8.再次做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与前一次模拟实验有很多不
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条件不同,第二次模拟实验的地球模型增加了地轴
B.实验结果不同,第二次模拟实验确定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证
明了之前的假设“地球围者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是正确的
C.实验方法都是相同的,都是选择了多个观察点进行观察记录
四、实验探究。
小科阅读了“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相关资料后,再次进行了昼夜交
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下面是他的观察记录。
图1图2
⑴在开始模拟实验之前,首先改进了地球模型,增加了地轴,并
且地轴是()的。
⑵如果图1是自转前的记录结果,那么图2代表的是()
时的观察结果。
⑶在机相实验中小科发现标记点昼夜交替次正好地球模型自转了
一周,由此可以说明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形成的。
参考答案
、
1.地心说日心说
2.地心说地球地球
3.日心说太阳太阳
-、
1.q4.47.V
2.x5.X8.4
3.x6.x9.x
三、
1.B4.A7.B
2.A5.A8.C
3.B6.A
四、
(1)倾斜
(2)自转半周
地球自转
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
六、填空。
1.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地球以外的其他星体(如太阳、星星等)东升
西落,这其实正是地球与它们相对运动的结果,是()
方向。
2.地球的()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
边地区(),西边地区()□
二、判断。
1.在地理位置上,北京在乌鲁木齐的西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东
边。()
2.每天,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3.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4.从模拟实验中我们发现由于地球自转方向不同,北京和鸟鲁木
齐迎来黎明的先后就不同。()
5.要确定不同地区谁先迎来黎明,必须结合它们的地理位置关系
和地球自转方向才能确定。()
6.坐在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的旋转木马上,会看到周围不动的景物
在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7.在“大转椅”实验中,可以根据看见的“太阳”东升西落确定“地球”
的自转方向。()
8.地球的自转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
晚。()
9.从北极点上方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10.地球同一纬线上的人们同时迎接日出。()
三、选择。
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没有固定方向
2.地球的自转周期是()。
A.24小时B.365天C.一月
3.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这是因为()。
A.太阳绕地球自东向西公转
B.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4.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圆的同学代表()o
A.太阳B.地球C.地球自转轨道
5.下面三座城市中,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A.上海B.北京C.西藏
6.坐在转椅上,自西向东转动转椅,看到的周围景物是()运动
的。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南向北
四、实验探究。
在教室里,小科同学生在转椅上,然后逆时针
转动转椅,他发现教空里的景物也展着旋转。
1.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科坐在转椅上逆时针
转动代表()。
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2.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科看到教室里的景物旋转方向是()°
A.自西向东B.自东向西C.自上而下
3.在这个模拟实验中,小科代表()。
A.地球B.太阳C.北极星
五、简答题。
我们是怎样知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
参考答案
1.自西向东
2.自转方向早晚
--、
1.X
2.x
3.4
4.4
5.«
6.4
7.«
8.4
9.x
10.x
、
1.B
2.A
3.C
4.B
5.A
6.B
四、
1.A
2.B
3.A
五、
(答案不唯一)根据太阳和地球之间的相对运动,我们每天看见太阳
东升西落,也就是从东边运动到西边,说明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
西向东。
第5课《影长的四季变化》
七、填空。
1.古人借助()来观测正午时刻日影长度的变化。
2.圭表由()和()组成,其中有刻度的平面叫(),
立着的叫()。
3.北半球()时,正午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长。
二、判断。
1.我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也是利用圭表划分的。()
2.在不同季节,正午时太阳的位置和高度不同,但是呈现周期变化
的规律。()
3.圭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正午时圭在表上投影的方向和长度来确
定时间。()
4.正午时,物体影子随季节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
5.用圭表测量时,圭表要放在向阳的地方,方向可以随意。()
6.夏季太阳位置低,影子短,冬季太阳位置高,影子长。()
7.圭表是古代测量一天中日影长度变化的工具。()
8.在不同的季节,正午阳光下物体影长是不同的。()
三、选择。
1.关于古人观测的日影长度变化规律,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春到冬,逐渐变长;从冬到春,逐渐变短
B.夏短冬长,循环变化
C.春季和秋季影子适中
2.正午时刻,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不正确的是()o
A.同一地点,冬至——春分——夏至影子逐渐变长
B.同一地点,夏至——秋分——冬至影子逐渐变长
C.同一地点,春分、秋分正午日影适中
3.科学兴趣小组测得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杆影最短的一天是
一年之中的()。
A.春分B.夏至C.冬至
4.在规划城市住宅楼群时,为了使底层住户全年的正午都能见到阳
光,楼群间距应该依据()日楼影来计算。
A.春分B.夏至C.冬至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地点,不同的季节,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等的变
化呈现一定的规律
B.同一地点,夏至日出时间最晚,日落时间最早
C.同地点,太阳仰角在夏至最低,冬至最高,春分、秋分也是不一
样的
6.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长的变化规律是()。
A.逐渐变短B.逐渐变长
C.先变短再变长D.先变短再变长
四、实验探究。
小科和同学们自制了圭表,并用手电简模拟太阳的不同位置,观
察影长的四季变化。下面是他们测量的不同季节的影长。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影长/厘米13.28.513.218
(1)观察影长的数据,可以发现()影子最长,()影子最短,
春分和秋分影子()o
(2)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的不同位置时,()太阳最高,()太
阳最低,春分和秋分太阳位置适中。
⑶下图是四季影长的示意图,请分别标出季节时间,并画出对应
的影长。
五、简答题。
四季交替,正午时物体的影长会怎样有规律地变化?
参考答案
1.圭表
2.圭表圭表
3.冬至
1.74.77.x
2.V5.x8.«
3.x6.x
三、
1.A3.B5.A
2.A4.C6.A
四、
(1)冬至夏至适中
(2)夏至冬至
五、
在北半球,春分到夏至正午的影长由长变短,到夏至日正午,影
长达到最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过了夏至,影长由短变长,影
长慢慢变长。到冬至日正午,影长达到最长,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第6课《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八、填空。
1.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叫()o
2.地球公转的轨道呈(),公转周期大约是()。
3.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是()亿千米。
二、判断。
1.地球不停地围绕地轴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2.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样的。()
3.地球的自转产生四季变化。()
4.当我国处于冬季时,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处于夏季。()
5.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会改变。()
6.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温度高.说明此时地球离太阳近,冬季温
度低,说明此时地球离太阳远。()
7.四季变化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无关。()
8.同一时间,南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9.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1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所以有近日点和远日
点。()
二--、选冰寂徉。
1.在做模拟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实验中,用圆盘模拟()。
A太阳B.地球C.地球公转轨道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B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C.地球的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3.下面()现象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一年的四季变化C.昼夜交替
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为()。
A.1天B.l个月C.1年
5.地球公转一周时,同时自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图书产品试用及读者评价协议3篇
- 2025年变电站电气设备绝缘试验与安装合同3篇
- 2024年鱼苗供需协议2篇
- 2025年度石场开采与地质勘探承包合同3篇
- 2025年文创商业街出售合同3篇
- 2024版钻井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重点区域安全保卫外包专项合同2篇
- 2024版画室租赁与创作分成合同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绿化工程承包管理协议2篇
- 2024科技公司股东之间股权转让协议
- 财务机器人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
- 《保单检视专题》课件
- 建筑保温隔热构造
- 智慧财务综合实训
- 安徽省合肥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3
- 教育专家报告合集:年度得到:沈祖芸全球教育报告(2023-2024)
- 肝脏肿瘤护理查房
- 护士工作压力管理护理工作中的压力应对策略
- 2023年日语考试:大学日语六级真题模拟汇编(共479题)
- 皮带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 ISO9001(2015版)质量体系标准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