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5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19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少开私家车出行 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D.为治理雾霾,全面禁止使用化石燃料2.以下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 B.氯化钠 C.二氧化碳 D.氧气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A.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B.在反应中,由①③构成的物质其质量比为1:1C.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D.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②④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图1验证甲烷燃烧生成CO2和H2OB.图2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图3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图4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5.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道尔顿提出分子论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铕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6.如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化学性质都很活泼B.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D.它们都是原子7.实验室中的破碎玻璃可以回炉制作新的玻璃仪器,碎玻璃属于A. B. C. D.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D.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无色透明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B.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不稳定的乳浊液C.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溶液D.溶液是均一的,内部各处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同10.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谷氨酸(化学式为C5H9NO4)转化而成的。下列关于谷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谷氨酸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B.谷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C.谷氨酸是是氧化物D.谷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5:911.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真”的是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B.使用天然气报警器时,应安装在厨房顶部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D.有人称发明了新技术,能将水转变成汽油12.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必贴的图标是()A.B.C.D.1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B.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C.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3种氧化物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4.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2个氢原子:H2;②两个氮分子:2N2;③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2价的镁元素:Mg2+;⑥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15.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实验一:验证空气的密度大于CO2 B.实验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C.实验三:验满O2 D.实验四:验证反应前后质量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为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1)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___。(2)实验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____(填“能”或“易”)溶于水。(3)实验Ⅲ中,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观察到石蕊溶液变红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________;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通过这一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1)某同学用市售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1)配制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通过计算可知需要浓盐酸_____mL,水(密度为1g•mL-1)_____mL。(上述两空答案都精确到0.1mL)(2)某兴趣小组对石灰石样品进行如下实验分析:取13g样品放入烧杯中,将80g稀盐酸分4记录如下。次数1234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0743请计算:①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____。②最终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最终结果保留0.1%)。18.(8分)“药金”是锌和铜的合金,因外形似黄金容易以假乱真。向盛有30克药金粉末样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怡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1)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鉴别某黄色金属是真黄金还是铜锌合金,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其中合理的是_____。A取样,在空气中加热B取样,加入稀盐酸C取样,加入硫酸锌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学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实验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出图中标号②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__________(填序号)①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②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3)某同学选用A发生装置完成实验室制取氧气,该装置中仪器①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4)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用A和该装置制氧气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不能用于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糖类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成分,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C6H12O6)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CO2和H2O,同时放出能量(已知每克葡萄糖放出约16kJ的能量)。请回答:①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②葡萄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写最简整数比);③一般人每行走lkm,大约需消耗170kJ的能量。假设这些能量全部来自葡萄糖,请问:小明同学步行5km,大约需消耗多少克葡萄糖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取整数)。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详解】A、少开私家车,鼓励绿色出行会减少尾气对环境的污染,故A做法正确;B、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利于环境保护,故B做法正确;C、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可以净化空气,能防止环境污染,故C做法正确;D、为治理雾霾,要减少使用、合理化石燃料,不能禁止使用,故D做法错误。故选:D。2、A【详解】A、铜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正确;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错误;D、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故选A。3、A【详解】由反应的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CO+O22CO2。A、由物质的构成可知,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不同种的分子构成的,均为混合物,故A正确;

B、在反应中,由①③构成的物质其质量比为2×(12+16):2×(12+16×2)1:1,故B错误;

C、由物质的构成可知,①②是构成物质的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⑤没有直接构成物质,不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故C错误;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④⑤,故D错误。

故选:A。4、C【详解】A、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能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不能检验是否有水蒸气生成,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反应后烧杯中的物质质量减少,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实验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并且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红磷的着火点高,虽然与氧气充分接触,但达不到着火点仍不能燃烧;水中的白磷虽达到着火点,但不与氧气接触,同样不能燃烧;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或空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D、因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好确定空气中减少的气体的体积,则不能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目的。故选C。5、A【详解】A、分子论是由阿伏伽德罗提出的,错误;B、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正确;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正确;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铕等几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正确。故选A。【点睛】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论。6、B【详解】A、氖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化学性质都很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B、三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C、它们的核内质子数分别是7、11、10,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第一种粒子,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第二种粒子,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第三个是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睛】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7、B【详解】破碎玻璃可以回炉制作新的玻璃仪器,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B。8、B【详解】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如: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A错误;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臭氧分子,故B正确;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可能发生变化,故C错误;D、有的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故D错误;故选:B。9、D【解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详解】A、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但不一定是无色的,故A不正确;B、植物油溶入汽油中形成稳定的溶液,而不是乳浊液,故B不正确;C、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故C不正确;D、溶液是均一的,所以溶液内部各处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故选D。【点睛】溶液内部各处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相同。10、B【详解】A、一个谷氨酸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故A错;B、谷氨酸化学式为C5H9NO4,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B正确;C、两种元素组成的含氧化合物是氧化物,谷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C错;D、谷氨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故D错;故选:B【点睛】本题考察化学式的意义化学式的常规运算11、B【解析】A、绿色食品是指环保无污染的无公害食品,与颜色无关,任何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不过是有天然和合成之分,所以错误;B、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泄漏后会很快上升到室内的上方,接触报警器,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故正确;C、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地方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亡,因此人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先要进行灯火实验,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故错误;D、水中含氢、氧元素,油是碳氢化合物,必含碳、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发生变化,故水变油是不可能的;故错误。故选B。12、A【分析】加油站、面粉加工厂、煤矿井内、纺织厂都含有大量可燃物,必贴的图标是:禁止烟火或禁止吸烟;【详解】A、表示禁止吸烟;故选项正确;B、表示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C、表示有毒物品;故选项错误;D、表示腐蚀品;故选项错误;故选:A。13、C【详解】从微观反应结构示意图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实现把无机物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甲烷,故选项A正确;B.从微观构成看: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故选项B正确;C.从物质分类看:CO2、H2O是氧化物;CH4是有机物,O2是单质,氧化物有2种,故选项C不正确;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故选项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微观粒子的反应示意图,首先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再依据化学方程式逐项进行解答。14、D【详解】①2个氢原子:2H;选项错误。②两个氮分子:2N2;选项正确。③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O3;选项错误。④两个铁离子:2Fe3+;选项正确。⑤+2价的镁元素:;选项错误。⑥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选项正确。故选:D。15、C【详解】A、倾倒二氧化碳时,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故不符合题意;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形成明显的压强差,不能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故不符合题意;C、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符合题意;D、镁条燃烧有氧气参加,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软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气压降低能H2O+CO2=H2CO3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详解】(1)实验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实验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软塑料瓶变瘪,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瓶内气压降低。由于瓶没有完全变瘪,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3)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呈酸性,实验Ⅲ中,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可观察到石蕊溶液变红色,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碳酸加热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酸性物质消失,加热后,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通过这一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1)183.2;583.8(2)10g;13.0%【详解】(1)用市售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1)配制8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所需要的浓盐酸的质量为800g×10%÷37%≈216.2g,折合体积为216.2g÷1.18g•mL-1≈183.2mL,需要的水的质量为800g-216.2g=583.8g折合体积为583.8mL;(2)①根据前三次都是固体减少3g,而第四次只减少1g,说明此时已经完全无反应,说明剩余的固体为杂质,碳酸钙的质量为13g-3g=10g;②设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x=11.1g,y=4.4g,最终所得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100%≈13.0%。18、(1)9.8%;(2)AB【详解】(1)由图像知生成氢气的质量为0.2g,设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是x,计算过程如下:解得x=9.8g则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8%。(2)A取样,在空气中加热,金不会反应,没有现象发生,而铜锌合金加热时会由于铜受热变成黑色氧化铜,出现固体变黑的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B取样,加入稀盐酸,金不会反应没有现象,铜锌合金加入稀盐酸会由于锌反应生成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取样,加入硫酸锌,由于铜、金的金属活动性都比锌弱,两者均不能与硫酸锌反应,故加入硫酸锌后均没有现象发生,故无法鉴别两者;故选:AB。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集气瓶②防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