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纸考】2023.12_第1页
1133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纸考】2023.12_第2页
1133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纸考】2023.12_第3页
1133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纸考】2023.12_第4页
11333《古代诗歌散文专题》【纸考】2023.1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3[纸考]《古代诗歌散文专题》2023.12一、选择题1.著名赋体文《洛神赋》的作者是(C.曹植)。2.著名的咏梅词<暗香X疏影)不属于(D.叠韵)3.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校缀玉)是南宋词人(C.姜菱)作品。4.著名的散曲套数【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A.帷景臣)的作品。5.著名的乐府诗《木兰诗》属于(D.北朝乐府)。7.著名的怀古词《永遇乐》(千古江山)是词人(C.辛弃疾)抒发爱国之志、表现英雄情怀的作品。8.咏梅词的绝唱《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的作者是(A.姜要)。9.姚鼐是著名的古文流派(C.桐城派)的代表作家。10.下列作品中属于七古的是(D.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11.下列作品中属于骈文的是(A.《吊魏武帝文》)。12.下列作品中属于汉代大赋的是(D.《两都赋》)。13.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五古的是(C.王维《山居秋膜》)。14.下列作品中不属于苏轼的是(D.《游山西村》)。15.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七律的是(D.李贺《神弦曲》)。16.下列作品中不属于七古的是(B.杜甫《石壤吏》)17.下列作品中不属于骄文的是(B.《祭十二郎文》)。18.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庄子》的是(D.《五蠹》)。19.下列作品篇目中出自《庄子》的是(A.《齐物论》)。20.下列作品不属于骈文的是(C.《与高司谏书》)21.下列文学流派中属于古文派别的是(C.桐城派)。22.下列史书中属于纪传体的是(B.《史记》)。23.下列史书中不属于纪传体的是(A.《左传》)。24.下列诗歌中属于七古的是(A.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5.下列马致远散曲作品中属于套数的是(B.[双调●夜行船]秋思》)26下列论说文中属于韩愈的作品是(A.《马说》)27.下列句子中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8.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C.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篙茅舍)29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D.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30.下列句子中不符合律诗规则的句子是(C.青山正补墙头缺)。31.下列杜甫作品中属于五古的是(A.《无家别》)。32.下列杜甫作品中属于七古的是(A.《哀江头》)。33.下列词作中不属于苏轼的是(D.《满庭芳》(山抹微云))。34.下列词作中不属于令词的是(B.《永遇乐》(落日熔金))。35.下列词人中属于花间词人的是(A.韦庄)。36.下列词牌中不属于令词的是(B.《兰陵王》)。37.下列词牌中不属于令词的是(B.《兰陵王》)38.五律名篇《使至塞上》是诗人(C.王维)的作品,其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充满画意,是其诗歌的长处。39.吴歌、西曲是(C.南朝乐府)中的两大类。40.为律诗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的诗体是(A.永明体)。41.唐代诗人(B.王昌龄)擅长创作绝句,{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42.宋代古文家欧阳修擅长写亭台记,下列亭台记中属于欧阳修的是(A.《丰乐亭记》)。43.宋代词人(B.晏殊)的词以小令为主,风格委婉含蓄又雍容华贵,如《涴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44.今本《诗经》是汉代四家诗中的(D.毛诗)。45.黄庭坚《寄黄几复》在体裁上属于(D.七律)。46.从结构上看,下列词牌属于双调的是(D.《浣溪沙》)。47.词人(D.李煜)的词以个人的不幸写出人生普遍的悲苦,如《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就借对往事的追怀,写出了对人生无常的追问。48.【中吕·山坡羊】《漳关怀古》是(B.张养浩)的散曲小令作品,其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显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切体悟。4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著名散曲作家(C.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二、填空题1.子虚、乌有先生和亡是公出自汉代作家司马相如的散体大赋,作者借他们的口夸写了汉天子在上林苑政猎的盛况。2.著名作家庚信的骈文著名一时,《哀江南赋》前的序即是其骈文代表作之一。3.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名作《报任安书》抒写自己的屈辱和痛苦,《古文观止》评价说“大有燕赵烈士之风”。4.著名曲家关汉卿_在[南吕●--枝花](不伏老》中将自已描述为“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5.著名古文家韩愈哀悼侄子的《祭十二郎文》被认为是“祭文中千年绝调”。6.著名古文家,韩愈_的论说文善于借助比喻来论说事理,如《马说)就借助识马之难来写识人之难。7.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疏影》(苔枝缀玉)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作品8.著名的叙事诗《陌上桑》中用行人、少年、耕者等的反应渲染了采桑女罗敷_的美貌,是乐府诗中烘托手法运用最成功的诗篇。9.著名的抒情小赋《归田赋》的作者是张德,他还擅长散体大赋,《二京赋》即是代表。10.中唐新乐府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白居易___,秦中吟>+首和(新乐府)五十首是.其代表作品。11.在(诗经》的风雅颂三体中,被认为是朝廷正乐的是(雅)12.我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是《花间集》,其中收录了温庭筠等十八位词人的作品。13.为汉代大赋的形成奠定基础的作品是枚乘的《七发_,这篇作品在体制上确立了大赋问答体、铺叙展衍、曲终奏雅等特征。14.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藕在古文理论上提出“义理”“考据”和(辞章)的统一。15.唐代作家柳宗元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意境幽冷孤寂,是其山水游记的代表作品。16.唐代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田园、隐居生活的绝句多为五绝,如《鹿柴》鸟鸣涧》等。17.唐代诗人李白_的七古多以乐府古题抒写自己的情怀,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借饮酒放歌的旧题写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18.唐初诗人陈子昂在《修竹篇序》里提出了以汉魏风骨为典范、复归风雅的诗歌主张。19.宋代诗人王安石晚年所作绝句被称为“王荆公体",风格雅丽精绝,《书湖阴先生壁)可为代表.20.宋代古文家欧阳修__擅长写亭台记,《丰乐亭记X相州昼锦堂记)等即是其亭台记的代去,21.宋代词人晏几道_的词多追忆往昔恋情、感伤聚散高合,其《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等即是此类作品。22.宋代词人柳永首先在慢词里使用领字,如其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就多次使用领字。23.宋代词人(周邦彦)的慢词艺术成就极高,《六丑》(正单衣试酒〉是其代表作之一。24.宋代词人周邦彦的慢词在章法结构上回环往复、跌宕多姿,著名的《兰陵王·柳》可为代表。25.诗人__苏轼_的七言律诗以理妙意新见长,如《和子由渑池怀旧》即借“雪泥鸿爪”的比喻写个人的生活体悟。26.诗人(王安石)绝句多写景抒情之作,风格雅丽精绝,《泊船瓜洲》可为代表。27.诗人(杜甫)在七律方面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秋兴八首》和《蜀相》等是其七律的代表作品。28.诗人(苏轼)的作品善于阐发人生哲理,如其七律中的《和子由海池怀旧》、七绝中的《题西林壁》等29.诗人王维描写山水田园、隐居生活的绝句多为五绝,如《鹿柴》、《鸟鸣涧》等。30.擅长慢词的宋代词人(柳永)描写羁旅行役之感的作品有些兴象高远,颇得文人士大夫喜爱,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31.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常借助“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曲折地表达自己政治失意之感,如《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和《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32.南宋词人姜夔的自度曲在词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咏梅词《暗香》《疏影》便是他的自度曲。33.明代作家袁宏道在山水游记中“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满井游记》是其山水游记的代表。34.刘兰芝是著名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35.汉代散体大赋名篇(七发)的作者是枚乘36.古文名家苏轼的记文常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合起来,《文与可画贸笆谷偃竹记》石钟山记》等可为代表。37.第一个大力写作五言诗的诗人是,曹植__,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其前后期的代表作品。。38.北宋词人__晏几道_的小令堪称两宋令词的典范,“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即是其名作《临江仙》中的名句。39.《雨霖铃》(寒蝉凄切)是宋代著名词人柳永的慢词代表作之一。40.《永州八记》是作家(柳宗元)滴居永州期间所作,是其最令人称道的山水游记。41.《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__的讽喻诗代表作。42.《文与可西贫笃谷偃竹记》是古文名家苏轼的代表作品之--。43.《陶庵梦亿》和《西湖梦寻》是作家张岱追忆早年经历,寄托故国之思的作品。44.《秋兴八首》是诗人杜甫最著名的七律代表作品。45.《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讽喻诗代表作。46.《湖心亭看雪》是作家张岱的文集《陶庵梦忆》中的一篇。47.《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酒江天)是宋代词人柳永描写羁旅行役之感的名作,作品兴象高远,颇得文人士大夫喜爱。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著名散曲作家,马致远_《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49.宋代诗人王安石_晚年所作绝句被称为“王荆公体”,风格雅丽精绝,《书湖阴先生壁》可为代表。三、简答题1.试结合作品简析李白七古的特点。答:(1)多用乐府旧题,但往往发掘古题中没有的意味,借古题抒写个人情志胸怀。(2)多用夸张、想象、梦境等表现手法,情感奔放,格调壮阔。2.试以慢词作品为例,简要分析苏轼和辛弃疾词在情感内涵上有何不同。答:(1)苏轼生活在党争激烈之时,常借词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表现为空灵超旷,多出世之思。(2)辛弃疾生活在民族危亡之际,多用词表现英雄主义情怀和爱国思想,表现为慷慨悲壮,多入世之情。3.韩愈的古文创作是如何实践他的古文理论的?答:(1)以明道为根本目的,论说文宣导儒家思想、批判社会现实,碑志传记则借人物对社会现象发表议论。(2)形式上多为散体文,语言自然流畅,辞气恣肆。4.以《离骚》为例,简要说明“香草美人”比兴手法指的是什么。答:(1)所谓“香草”是以香花美草构建比喻高贵品格的意象系统。(2)所谓“美人”是以男女之情隐喻君臣之义的象征手法。2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杜甫五律风格的多样性。答案要点:(1)表现爱国忧民主题的作品风格多沉郁深婉。(2)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多格调轻快、意境萧散。5.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杜甫五律风格的多样性。答:(1)表现爱国忧民主题的作品风格多沉郁深婉。(2)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多格调轻快、意境萧散。6.举例说明《庄子》和《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的不同。答:(1)《庄子》的寓言多虚幻的想象和神话,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隐秘。(2)《韩非子》的寓言多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直接。7.结合作品简析周邦彦慢词的艺术成就。答:(1)善于化用典故和前人诗词,语言风格典雅精工。(2)善千打乱时空顺序,营造回环往复的章法结构。(3)善于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发情志。8.以温庭筠和李煜为例,简析花间词和南唐词的不同。答:(1)花间词以女性情感为题材,语言香艳绮丽,不脱"伶工之词”的身份。(2)南唐词注入士大夫的忧患之感和生命意识,语言比较清新雅丽,成为士大夫词的先驱。9.简述柳宗元记叙文创作的成就。答:(1)传记文,尤其是小人物传记,多借描写人物来“明道”。(2)山水游记善于用幽美的语言来营造画意、诗意,抒情性强。10.简析晏几道令词的特点。答:(1)内容上主要是追忆往日恋情,情感高雅澄净。(2)将失意不平之气溶解在悲欢离合的题材中,具有浓重的感伤情调。(3)继承令词传统的表达技巧外,注意吸取慢词的精神气度,还用作诗的方法来填词。11.举例说明《庄子》和《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的不同。答:(1)《庄子》的寓言多虚幻的想象和神话,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隐秘。(2)《韩非子》的寓言多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直接。12.试以慢词作品为例,简析苏轼词和辛弃疾词在情感内涵上有何不同。答:(1)苏轼生活在北宋党争激烈之时,渴望获得精神世界的自由,词多空灵超旷,多出世之思。(2)辛弃疾生活在民族危亡之际,追求生前身后的功业盛名,词多壮慷慨,多入世之情。13.以温庭药和李煌为例,简析花间词和南唐词的不同。(1)花间词以女性情感为题材,语言香艳绚丽,不脱"伶工之词"的身份。(2)南边说则在词中注入士大夫的忧患之感和生命意识,语言比较清新雅丽,成为士大夫词的先驱。14.举例说明辛弃疾的词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1)辛弃疾继承了传统香革美人的比兴手法,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身世之感。(2)代表作品《青玉案·元夕》、《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15..韩愈的古文创作是如何实践他的古文理论的?(1)韩愈的古文理论:在内容上强调文章当以载道为目的,形式上反对拼俑文风,提倡学习先秦两汉的散体文,主张"词必己出"0(2)韩愈的古文创作:注重载道,议论文宣导儒家思想、批判社会现实,碑志、传记借人物事迹发表议论,借以明道;形式上多为散体文语言平易。16.简析晏几道令词创作的特点。1)主要内容是追忆往日恋情,感情深沉真挚。(2)将牢骚不平之气洛解在悲欢离合的题材中,具有浓重的感伤情调。(3)继承令词传统的表达技巧外,又注意吸取慢词的精神气度,用作诗的方法来填词。17.举例说明词在声韵上的特点。(1)平仄上不但讲究平仄,还讲究四声,每个字的平仄甚至四声都是固定的。(2)押韵上用韵灵活自由,根据词牌的要求,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还可平仄互押,可以换韵。但每个词调的韵部都是固定的。18.结合《史记》文本,简述你对“子长爱奇”的理解。(1)“子长爱奇”是指司马迁偏好记载奇异的人事。(2)选择性格行事奇特的人进行描写。(3)叙写人物的传奇经历。19.《离骚》是如何“寄情草木”的?以草木构建比喻高贵品格的意象系统。(1)以香草作为主人公的配饰,象征主人公高洁的品质。(2)以香草象征古代三后身边的君子。(3)以培植的香草象征培养的人才。20.简述欧阳修古文创作的成就。(1)议论文长于立论,观点新颖;(2)亭台记文多将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兴昧无穷。(3)语言平易、行文婉转。21.举例说明《庄子》和《韩非子》在寓言运用上的不同。(1)《庄子》的寓言多虚幻的想象和神话,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隐秘。(2)《韩非子》的寓言多以较为平实可靠的历史事迹或现实生活为题材,与要表达的哲学思想间的关系比较直接。四、论述题1.结合作品谈谈对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理解。答:(1)内容上表现为深刻反映下层民众的生活及其生命体验,揭示杜会不公;@描写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展示个人情感世界。(2)艺术上表现为叙事手法的娴熟以及感情抒发的质朴。叙事上善千选取生活中富有诗意的片段,把矛盾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对话描写、层层烘托等手法刻画人物。@感情抒发上不事雕琢,平实流畅。2.试以慢词为例,分析苏轼对词风的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变革刷新词调,用调多音韵洪畅、气度豪迈。(2)提升词的品格,描写女性的词无俗艳之风,哲理词超凡脱俗,提高了词的审美境界和艺术品位。(3)开创了新的豪放词风,使阳刚之美进入词的世界。3.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白、杜甫七古的不同。答:(1)李白多用乐府旧题,杜甫多”即事名篇'勹自创新题。(2)李白多抒写个人情志胸怀,杜甫多叙写时代现实。(3)表现手法上,李白多用夸张、想象、梦境等;杜甫多用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叙事角度丰富多样。4.为什么说杜甫的七律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答:(1)大规模地扩充了七律的表现内容,拓宽了七律的表现力和思想艺术内涵。(2)对声律、格调、意境等做了创造性发展,实现了技巧与意境的完美结合。(3)风格多样,或沉郁顿挫,或清新畅快,为七律创作提供了不同风格的典范。5.杜甫新题乐府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1)善于通过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展现出广阔的社会背景。(2)叙事手段丰富,增加了叙事的多面性。(3)化用汉乐府的神理,极大地创新了乐府诗的表现手法。6.司马迁《史记》的叙事成就表现在那些方面?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1)有"事核"的特点,也就是叙事有坚实的依据。(2)精心剪裁,叙事缤密有序。(3)擅长运用"互见法7.试述苏轼古文创作的成就。(1)议论文:史论文、政论文具有纵横家气息,见解新颖,文势跌看起伏。杂说、杂论叙议结合,论说透辟。(2)叙事记游之文①好发议论,常在叙事记游中阐发哲理。②常打破各类文体的限制,随意而行,看似结构松散,实则是以胸中感受为线索贯穿全文。8.试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李白、杜甫七古的不同。(1)李白多用乐府旧题,杜甫多“即事名篇”,自创新题。(2)李白多抒写个人情志胸怀,杜甫多叙写时代现实。(3)表现手法上,李白多用夸张、想象、梦境等;杜甫多用高度概括的场面描写表现广阔的社会背景,叙事角度丰富多样。9.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苏轼词和辛弃疾词的不同之处。(1)词风不同,苏词偏于放,辛词偏于豪。(2)情感内涵不同。苏轼多出世之思,表现为空灵超旷;辛弃疾多人世之情,表现为悲壮慷慨。(3)表现手段不同。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苏轼运哲思入词,辛弃疾则善用比兴。10.为什么说杜甫的七律达到了集大成的境界?(1)大规模地扩充了七律的表现内容。(2)以组诗形式拓宽了七律的表现力。(3)对声律、格调、意境等做了创造性发展,实现了技巧与意境的完美结合。(4)风格多样,或沉郁顿挫,或清新畅快。一、结合作品分析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在题材内容与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与南朝民歌相比,北朝民歌反映的社会生活要宽广得多。北朝民歌的直率粗犷、质朴刚健与南朝民歌的柔美清丽、婉转缠绵恰相对照。北朝民歌较少修饰,也没有双关、隐喻等南朝民歌中常见的技巧,没有对景物细致精工的描绘,不追求音韵的圆转流利,纯以气势夺人,真率动人,写实感人。虽然很多民歌是翻译作品,我们仍可感受到这种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正是南朝偏于柔弱的诗风所缺乏的。这位后世诗人集南北之长、开拓新境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二、结合作品分析杜甫新题乐府诗如何“讽兴当时之事”的。主要体现在杜甫新题乐府诗的内容上,而杜甫创作大量的“行”体新乐府则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这类诗以《兵车行》为代表。(2)揭露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对百姓的欺压。(3)揭露安史之乱对百姓的伤害,这以“三吏”、“三别”为代表。三、律诗是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上都有严密限定的一种诗体,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杜甫是诗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七律的诗人,《咏怀古迹》五首、《秋兴八首》、《登高》等都是杜甫的七律代表作。请认真学习教材第四章《格律诗》,并仔细研读杜甫《咏怀古迹》其五,完成下列任务。《咏怀古迹》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一)平仄是律诗最重要的格律因素,请学习律诗的平仄规定,完成下列任务。1.请标出《咏怀古迹》其五的平仄。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2.粘对是律诗平仄规则的一部分,请以《咏怀古迹》其五为例,说明何谓“粘”、何谓“对”。所谓“粘”,是指上联的对句与下联的出句平仄必须是同一类句式,如果上联对句是仄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影视仄起仄收;如果上联对句是平起平收,则下联出句应是平起仄收。即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须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的平仄一致。所谓“对”,是指每联出句与对句必须是相对的句式,出句为仄起仄收,则对句应为平起平收;出句为平起仄收,则对句应为仄起平收。即一联之内平仄相对。若不符合以上规则,就被称为“失粘”、“失对”,是律诗写作的大忌。押韵的字为:高、毛、曹、劳四、请于唐宋词人温庭筠、李煜、冯延巳、晏殊、欧阳修、晏几道、秦观、苏轼、李清照中选取一家,以其令词作品为研究对象,自拟题目撰写一篇小论文,论文字数不少于1200字。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浅谈李煜词的宗教色彩南唐后主李烃用他的词为人们营造了一个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同时也为自己编造了一个苦苦寻求灵魂的精神世界。因而每阅读一遍李煜的词,都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宗教。的确,如同死亡和爱情题材一样,宗教也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但是文学和宗教的联系,却远远不止于在内容上选取宗教题材,而在于一种深刻的内在契合。美国著名的宗教学家蒂利希认为:宗教就最广泛、最根本的意义而言,是一种终极关切。“人有种种关切和追求,但人不同于世间万物,因为人有精神性的,超乎自然和超越自我的关切和追求;人不但有自我的意识,有探索人生意义的愿望,而且有对终极存在或宇宙本原的意识,有探索它并同它和谐一致的愿望。”①因此,正是在对人类、对宇宙的终极关切上,在探讨生命的永恒与自由时,文学艺术与宗教找到了共伺点。对终极的关切,构成了人类一切精神活动最深层、最内在和最本质的东西。终极价值的迷失,使人类精神四处漂泊流浪,无处依归;而终极价值的复归,则也标志着人类精神的回归。本文所讨论的李煜词的宗教色彩,便是一种非宗教教义的广泛的精神现象,是一种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执着于探索生命的永恒与自由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对人生、对世界的终极关切。也正是由于这种态度,使得李煜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享有独特的价值。一、对自己灵魂的忏悔李后主用他的词,向世人展示了他那深层的苦难,然而在这深层的苦难之中,饱含了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和仟悔意识。他用自己的血泪之作,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深的仟悔。这一点,在中国的古代文化中是很少见的。仔细考察一下中国的古代文化,发现其中往往缺乏一种因灵魂的折磨而带来的情感的痛苦和悲剧意识。无论是宗教还是文学,往往被作为一种逃避现实人生的心灵避难所。中国古代的诗人是较早面对大自然的,其中那清淡闲适的田园生活,恬静悠远的自然风光,清江明月的宇宙之思,确实具有美感,常常令人留连忘返。然而,古代诗人面对大自然,却往往是因为仕途之路堵塞或时代正临衰世,心中常常带着一番无可奈何的委屈,在面对大自然时,“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②,诗人们净化了自身的情感,也忘却了痛苦,可同样也失去了与社会抗争的勇气。中国古代文人也喜欢吟咏前贤,在历史的反思中寻找自己的人生位置,但往往只是借此排遣自己心中的愤怒和不满。“古来圣贤皆寂寞”③,圣贤寂寞,“我”也寂寞,于是心中的忧患与不满也得到了慰藉。然而,在众多的古代诗人之中,我觉得李煜是一个例外。由于他那特殊的经历,由于他那赤子的心灵,由于他那大起大落的巨大的生活落差,他的词,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面目。要么,全身心地去拥抱欢乐,企图寻找理想中那一片安宁而又平静的精神家园;要么,时时拷问着自己的灵魂,用他深层的苦难对人生展开一番彻底的追究。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宵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这是李烃亡国之后的反思之作《破阵子》,不仅展示了后主亡国之时的悲苦情怀,而且追悔了自己当年的安逸生活,饱含着一种沉痛的悔恨之情。词的开头便追述了南唐先王所创下的宏伟基业,“四十年”、“家国”、“三千里”、“山河”、“凤阁龙楼”、“玉树琼枝”,祖先留下的这些大好河山,本应是物阜民丰、国柞绵长,代代兴旺发达下去。可是谁料想,一个好端端的国家,竞轻而易举地断送在自己的手中。此时李后主以沉痛的心情,追悔自已往日的生活,为什么当时的“我”就不能想到会有战争这回事呢?“几曾识干戈”,这一短短的五字句,饱含了他心中多少深层的悔恨和懊恼。可是悔又何用?恨又如何?到如今也只能无奈地在这令人揪心的短歌声中“仓皇辞庙”’“泪对宫娥”。当然,李后主那深深的仟悔之情,不仅仅表现在对家园沦亡的悔恨之上,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如对世事的反省和对人生的自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首《浪淘沙》是首感慨人生的凄婉之作。也包含了对世事人生的自责和反省;五更梦醒,帘外雨声漏漏,春意将尽,这是现实的凄然之景。然而“我”在这样凄婉的梦中,却竟然忘记了自己是囚徒之身,依然去寻往日的快乐生活。至此,词人的心中不免有些自责伤怀,并由自责伤怀引出对江山故国的感慨,那无限的江山啊,今生都已无法再见,就是那过去的一切也如那流水落花,一去不返。这种愤慨、反省、自责之情,已经成为一种无以囊括的悲哀。李煜就是这样,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灵魂,在展示自己苦难的同时,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了深层的反省,他没有掩饰什么,真诚地把自己心中的泪水、自责和那份深深的仟悔,毫无保留地袒露给世人看。这与宗教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灵魂作深层的反省有何差异?而在中国众多的诗人中,除了李后主,还有谁能够真正去面对自己的灵魂?二、对命运人生的关注与探索作为悲剧人物的李煜,在经历了极盛之荣与绝悲之辱之后,失去了生活的自由,生命遭压抑、围困,毁灭的痛苦时时吞噬他的生命,他的灵魂倍受煎熬,他在绝望中苦苦地挣扎。那国破家亡的深悲巨痛,抚今思昔的无穷悔恨,身陷囹圄的忧惧,遭受玩弄的屈辱,忍辱负重的凄凉,以及在痛苦绝望中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命的思考、对前途的迷茫,使得他在词中频频回望故土,环思宇内,力图找到一份人生的答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李煜的一首名作《虞美人》,也是他的绝命之词。词中的李烃,由于南唐的亡国,由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囚。他失去了欢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甚至失去了生存的安全感。他对人生已经绝望,于是对那本来美好的“春花秋月”也产生了厌恶,厌恶它的无穷无尽。为什么会厌恶它的无穷无尽呢?这是因为他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安定不变,而是无法把握。而故国的那些雕栏玉砌、凤阁龙楼,那些玉树琼枝、春花秋月,都已经从他的生活中永远地逝去。纵使那些春花秋月、玉砌雕栏应该还在吧,但他却再也不能拥有,再也没有机会与它们相伴相依,而自己的生命也在那无穷无尽的春花秋月的变更中渐渐地枯萎、老去。因而他厌恶那无尽无休的春花秋月,感叹自己那变幻无常的生命将随着世间的每一度花谢月缺而长逝不返。这是一种怎样的哀愁呢?他渴望安定永恒的生活而偏偏不能,这是为什么呢?他怎样也弄不明白。于是,他质问那岁岁如是的春花秋月要到何时才能停止、了结。他时时都在思考着:人生为什么这样变幻无常?生命为什么这样短暂而又无法把握,然而他却无法得到回答。这些疑问,这些悲愁和哀怨,时时困扰着他,使得他不堪重负,只得在那月明星稀的夜晚,独倚小楼,向那寂静悲愤地喊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深沉慨叹。就这样,李煜在对故土的频频回望中,环思宇内,对生命展开思考,对人生展开探索,孜孜以求,悲苦而又执着。我们再看他的另一首名作: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是李烃的名作《乌夜啼》,虽然作于他被沦为囚徒之后,其中也包含了家国之恨,但是这其中所包含的绝不仅仅是家国之恨,而是一种由对自己人生的反省、思索,继而扩大为对人类命运的一种思索,一种对人生的寻根究底。词的开头便借“林花”、“春红”这两种美的事物,以此象征人生和自然的美好。而美无论是对于自然或对于人生,总是转瞬即逝的。因而词人深深地叹惋:“太匆匆”。然而不仅如此,美的悲哀不仅在于匆匆地逝去,更难堪的是,当生命十分美好的时候却倍受摧残。“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自然界与人世间的无情摧残毁灭了多少美好的生命。然而,无论自然界,还是人世间,总是希求美的存在和永恒。“烟脂”这美好的颜色,无论是指代“林花”、“春红”,还是象征红颜、青春,尽管饱含着热泪,却依然不肯离去。“留人醉”是绝望之中的希望,是一种对美的深深的挽留。然而“几时重”又是当头一棒,给词人留下的仍然是深深的绝望。至此,词人才恍然大悟:生命原本短暂,而人生所追求并为之沉醉的美丽其实只是一种凄艳,就像那混合着泪水的烟脂一样,更何况这种凄美也是弹指即逝。而人生终究是痛苦的,那么人生的慰藉何在?人生的归依何在?在这痛苦的思索中,词人悲痛地喊出了“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样无可奈何的怅叹。诸如此类的词还有“深院静,小庭空,继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栈!”这首(捣练子),虽然是围绕着人世间的离愁别绪来展开。院静庭空,寒风阵阵,砧声断续,月照帘栊。主人公置身在这样一个孤寂的氛围中,独立小楼,长夜不寐,他究竟被一种怎样的情感所困扰?由此可见,词人经过苦难的熏染,个人之愁已升华为人生之愁。那无奈的人生、悲惨的现实使他执着的个性备受拷打,却又愈益坚实。他在辗转反侧的挣扎中俯仰天地,纵观古今。那漫漫无际的哀愁和苦恨汇成了他精神上一道解不开的结,同时也成了他灵感滚滚而来的源头。在萦绕着往事烟尘的苍凉凄婉的哀歌中,他的精神情结升华成普遍的情结,他的痛苦沉淀成人生的痛苦,他的忧伤转化成生命的忧伤,从而显示出对人生毁灭的挽歌式的情调,并形成了一种关注宇宙人生的普遍悲苦情怀。在李烃词中,时不时都表现出他对生命的思索,对人生的探索,为什么美好的生命总会受到无情的摧残毁灭而显得那样的短暂?他热烈渴求生命的永恒与存在,这一点与宗教追求人生的永恒也有着相同之处。三、对精神家园的寻觅与追求为什么李烃的词给我们留下的是这样一位“满鬃清霜残雪思难任”的末代帝王形象?是一位如此孤独寂寞的精神流浪者?为什么充斥于李烃词中的是这样一种极为浓厚的悲剧氛围?他究竟有着一种怎样的人生重负?这还得从他做帝王开始说起。李煜当帝王,可以说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本是那个时代的一位艺术天才。“聪颖敏慧嗜书成性,善诗文,兼通书画,更妙于音律”。④因此,他花很多时间去填词弄曲,饮酒赋诗。他的才能和素质及其理想和目标都与帝王身份相去甚远。且生性率直,敏锐善感。但就是这样一位敏锐善感、率直耽溺的风流才子却偏偏被推上了乱世之时的君主宝座。当然,如果说李烃完全不想做皇帝也不符合历史,而且他是中主李璟的第六个儿子,按理说帝位怎么也轮不到他。而他的长相也与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天生一副帝王相。只“因他生有奇表,广额丰颊,风神洒落,故从小就遭其长兄文献太子弘冀的忌恨”。⑤于是,李烃为了避祸,便自号钟隐,别号莲峰居士、钟山隐士,一心只想邀游在自然与艺术的天地里,无心参与政事。但人生常常就是如此,渴望安宁与和谐,可安宁与和谐却往往被急风暴雨所打破;希望在自然与艺术的天地里驰骋,可他偏偏却被推上了王位。在后主“23岁时,文献太子卒,他才徒封为吴王,并以尚书令知政事居于东宫,后因弘冀以下的四位兄长皆相继早亡,25岁时,嗣位于金陵”。而等到他嗣承王位以后,本来也想振作一番,可是此时的南唐已国微兵弱。“南唐在五代十国中本来是一个历史较久,领土较广,实力较厚的国家,无奈李烃之父中主李璟只好学能诗,天性儒儒,素昧威武,因而错过了大好时运。”⑦而李烃又生性软弱,没有治国安邦的政治素质、振作之举,终于无济于事。于是在强大宋室的威压之下,他深感不安,对未来充满了忧惧,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向宋室纳贡称臣,屈求一份太平安宁的日子,然而这一份安宁最后也随着宋师的南渡而破灭了。就这样,李烃从身为皇子遭人忌恨,到身为皇帝被人欺凌,他依然没有政治和人身的自由,甚至没有生存的安全感,伤恨、忧愁、无奈的情绪塞满了他的肺腑。而他那纤弱敏感的神经又使他比别人感受更快,体验也更深。常常是一叶落而悲秋,见飞花便伤春,寒砧阵阵催他失眠,垂柳依依引他相思,总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再因那离愁别恨的困扰,内忧外患的打击,国破家亡的痛楚,使他常悲盛筵不常,叹人生短暂。因此在这样沉重的人生重压下,他总是愁恨满怀却又无以排遣,他渴望得到欢乐,他渴望得到安宁。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依有几人。一棹春风一个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酝,万顷波中得自由。这两首《渔父词》,是李烃在遭受长兄弘冀的忌恨之时所写的。他在词中描绘了自己L1中理想的生活图景。他希望自己寄身渔樵,渴望过那种举酒垂钓、逍遥自在的生活。他厌倦尘世的烦扰,追求超逸的佛仙之境,盼望那“万倾波中得自由”的无拘无束。然而这理想的图景却总是被现实所打破,他渴望安宁自由的生活总是不能实现。他又怎能不愁呢?可愁又何用?从皇子遭人忌恨到皇帝被人欺凌,再到囚徒充满恐惧,命运变幻无常,无法把握,谁也不能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是怎样。于是,词人带着一种深深的忧愤与疑问,带着一种无法解脱的悲苦和哀愁,带着自己理想破灭的绝望与哀怨,去纵情生活,及时行乐。他甚至颓唐地说:“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鸟夜啼》)。人生世事有如转烛飘蓬,到头来只剩得“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开元乐》)。因而阅读李烃的词,我极为强烈地感觉到在那深深的悲愁后面,在那颗骚动不安的灵魂之下,李后主有一种强烈的内在需求。希望在纷坛陆离、变化万端的短暂人生和冥冥的大自然之中,寻找到一块永恒的绿洲,以便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让漂泊流浪的心灵有一个真正的归宿。是的,人需要归宿,需要一种寄托,因为这种寄托可以为人们解释那些无法解释的一切。而这个寄托,就是宗教,就是作为人的精神形态和生命依托的宗教。李烃就是这样,不断地追怀往事,感情在不断地挣扎;他也不断地反省人生,反省自己,心情矛盾抑塞。也正是由于他的仟悔和反省,以及对人生的彻底的追究,对自身存在的关注与自救,才使得他的词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也使得他在那深层的苦难中不断地拷打着自己的灵魂。尽管李后主的苦难有着自己不可推脱的责任,但在他的苦难中却体现了人类为寻求灵魂而展开的上下求索,这种苦难是与作为生命形态和精神现象的宗教同在的苦难,因而特别提出来加以论述。选取王勃骈体文《滕王阁序》和苏轼散体文《石钟山记》中各百余字的一段,抄录于下,并对比阅读,仔细体会骈体文与散体文的区别。本题所考核知识点:骈体文与散体文的区别。常见错误:学生对散体文的理解不够全面。骈体文《滕王阁序》散体文《石钟山记》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虹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