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覆盖工程设计规范_第1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覆盖工程设计规范_第2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覆盖工程设计规范_第3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覆盖工程设计规范_第4页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覆盖工程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光纤光纤分布系统设计规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发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发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发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发布目 录TOC\o"1-2"\h\z\u一.总则 1二.覆盖场景选择原则 1三.RRU信源设计原则 13.1工作频段 13.2安装位置 13.3信源配置 2四.MDAS设备设计规定 24.1安装位置 24.2设备配置 24.3组网方式 24.4扩容方式 3五.线缆布放原则 4六.分场景覆盖方案 56.1按高低划分 56.2按结构划分 66.3按楼宇数划分 6七.设计指标规定 77.1天馈系统性能设计规定 7八.外泄控制 78.1外泄设计指标 78.2外泄控制方式 7九.干扰隔离规定 89.1干扰分类 89.2干扰隔离措施 8十.社区划分原则 8十一.社区切换原则 911.1室内社区间切换原则 911.2室内与室外社区切换原则 9十二.设计范围及分工 1012.1设计范围 1012.2设计分工 10十三.配套设计规定 1113.1环境监控 1113.2接地与防雷 1113.3电源 1113.4防火 1113.5抗震加固 11前 言光纤分布系统是移动网络在建筑物室内和室外覆盖的延伸,是提高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吸取室内外话务、提高网络质量和业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太原电信为了保持居民住宅等进深较小楼宇的深度浅覆盖领先,适应未来多系统融合发展需要,提高网络建设效率,规划编制了本设计规范。本规范是在充足了解太原电信相关规划、建设和测试情况,参考电磁辐射、光纤分布系统天线、移动基站工程规划等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编制而成。本技术规范主编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太原分公司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一.总则(1)为使太原电信光纤分布系统工程设计有所依据,制定本设计规范。(2)本设计规范合用于太原电信新建光纤分布系统工程设计。(3)设计应进行多方案经济比较,努力减少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4)工程设计应考虑施工、维护方便及机房和相关设备摆放环境的整齐美观。(5)本规范与国家标准、规范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办理。(6)本规范未尽事宜参照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二.覆盖场景选择原则光纤分布系统主干路由采用光纤,网络结构灵活、扩容便利、监控完善,适合在大型单体建筑或建筑群场景下采用,在路由复杂、信源安装空间受限、施工困难的场景,具有更大的优势。太原电信重要应用于住宅社区,场景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户型密度低、容量需求不高的高层板式楼、点式楼、低层社区。(2)楼间距在20-70米范围之内。(3)具有施工安装条件,涉及设备、电源、传输、天馈等。三.RRU信源设计原则3.1工作频段太原电信MDAS光纤分布系统频段以800M为主,根据容量需求扩容1.8G。3.2安装位置(1)RRU设备安装于社区地下室、弱电井或配电室,注意方便布线及取电,同步做好接地防水。(2)无电梯井的低层社区,RRU安装于社区地下室。(3)若现场无安装条件,RRU安装于就近无线机房。3.3信源配置在容量满足前提下,单台RRU挂接MRU数量应在60台以内。四.MDAS设备设计规定4.1安装位置(1)MAU、MEU设备安装于社区地下室、弱电井或配电室。(2)无电梯井的低层社区,MAU、MEU壁挂于社区中间楼宇地下室。(3)MRU设备应依照天馈系统位置,按就近原则安装,减少馈线损耗,同步注意布线方便。4.2设备配置(1)单台MAU挂接MEU数量应在16台以内(单台MAU最大支持24台MEU)。(2)单台MEU挂接MRU数量应在8台以内。(3)按需灵活配置MEU、MRU数量,需注意单台RRU挂接MRU总数应在60台以内。(4)MRU设备出口功率0.5W/27dBm(按需采购2W/33dBm设备)。4.3组网方式考虑组网安全、覆盖均衡、后期扩容等因素,高层住宅社区场景应选择星型组网方式。光纤分布系统的网络结构灵活,可采用星型、链型、星链混合型组网,主干采用光纤支持更远的传输距离,实现更加丰富的组网方式。设计时应根据具体的覆盖和容量需求,灵活选择网络结构。(1)星型组网图4-3-1光纤分布系统星型组网示意图(2)链型组网图4-3-2光纤分布系统链型组网示意图(3)星链混合型组网图4-3-3光纤分布系统星链混合型组网示意图4.4扩容方式(1)光纤分布系统采用增长信源、接入单元的方式等扩容方式。(2)分阶段的容量建设,初期采用薄覆盖,有容量需求后进行社区分裂。(3)信源按需设立,满足差异化的需求。(4)避免一栋楼宇由多扩展单元覆盖。社区分裂示意图如下:图4.4-1光纤分布系统社区原有示意图图4.4-2光纤分布系统社区分裂后示意图五.线缆布放原则(1)MDAS光纤分布系统中使用的线缆应满足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及太原电信相关规范规定。(2)缆线选型应根据缆线用途,考虑传输损耗、频率合用范围、机械和物理性能等性能指标,合理选择缆线类型。(3)应合理设立缆线路由,满足分布系统规定。(4)RRU与MAU连接设计时原则上尽量是使用1/2馈线,馈线长度超过30m的应使用7/8馈线。(5)接入单元、扩展单元之间用光纤连接。采用单模光纤时,光纤的传输距离不超过5km。纤芯设计时需考虑“1+1”备份。扩展单元、远端单元之间用复合光缆连接,目前复合光缆布放方式有PVC套管或自带保护层方式,考虑节省建设成本及使用寿命,选择最优覆盖方式,最远不超过200米。(6)接入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之间光纤选择及布放应满足系统传输带宽需求,并综合考虑后续扩容能力进行合理纤芯预留。六.分场景覆盖方案6.1按高低划分(1)低层社区场景a)选择一体化内置定向天线MRU.b)天线增益7dB.c)隔单元布放,天线间距25米以内,前后楼宇交叉覆盖。如图6-1-1所示:图6-1-1天线安装俯视图(2)高层社区场景a)选用外接型MRU+射灯天线b)水平波瓣角30-32度,垂直波瓣角60-65度,天线增益12dB,c)楼宇纵深较窄,单侧覆盖;楼宇纵深较长,双侧覆盖。d)单副天线有效覆盖楼层12层,天线间距25米以内。覆盖方案如图6-1-2所示:图6-1-2天线安装侧视图(3)停车场场景选择外接型MRU+定向板状天线,天线增益9dB。6.2按结构划分(1)板式楼、低层社区,户型密度较低(1梯2-3户,户型面积110左右),南北通透,便于信号穿透,应采用单侧覆盖方式。(2)点式楼、低层社区,户型密度较高(1梯4-6户,户型面积不等),楼宇结构复杂,不利信号穿透,应采用双侧覆盖方式。(3)板点结合楼,应根据现场场景,灵活采用单双侧结合覆盖。6.3按楼宇数划分(1)南北多栋,对于大型连片社区,高低板点结合分布场景,天线选择应综合考虑网络性能、工程实行条件、天线美化与隐蔽等多方面需求,结合建筑特点进行选型和方案设计,选择高增益定向天线实现室外对室内的良好覆盖。(2)独栋楼宇,东西向多栋,应选择附近可放置天线的楼宇,充足运用周边楼宇环境。七.设计指标规定7.1天馈系统性能设计规定(1)系统驻波比:各工作频段驻波比小于1.5。(2)在进行光纤分布系统设计时,各系统的覆盖指标参考下表:表3-2-1各系统覆盖指标规定序号网络制式参考指标覆盖电平(dBm)有效覆盖率1CDMARSRP-8595%2800MRSRP3LTEFDDRSRP-10595%注:上表结果作为设计的参考,应根据建筑物内部不同的功能区、不同的用户需求等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如会议室、办公楼层等区域覆盖电平适当加强,地下停车场等区域覆盖电平适当减弱。八.外泄控制8.1外泄设计指标在进行光纤分布系统系统设计时,应考虑各系统的室内信号外泄指标,各系统的信号外泄指标参见表8-1-1:表8-1-1各系统信号外泄规定序号网络制式参考指标室外10米处信号电平(dBm)1CDMARSRP-902800MRSRP-1053LTEFDDRSRP-105注:上表结果作为设计的参考,一般在室外10米处室内社区外泄的信号电平应比室外主社区低5dB。8.2外泄控制方式(1)调整设备出口功率,控制覆盖距离;(2)调整天线位置、方向角、下倾角等,控制覆盖区域;(3)灵活运用隔挡物来阻止天线信号泄漏。九.干扰隔离规定9.1干扰分类光纤分布系统重要有来自外部的干扰和内部干扰。外部干扰指系统外的其他无线通信设备及强电、强磁设备等的干扰。内部干扰指系统内各制式、各频率之间的干扰。其中最为常见、危害性最大的重要是杂散干扰、互调干扰和阻塞干扰。9.2干扰隔离措施光纤分布系统在设计时需远离强电、强磁设备和额外加装滤波器等措施规避外部干扰。对于光纤分布系统各种制式之间的内部干扰采用以下隔离措施:(1)尽量提高功放部件的线性设计水平,加强设备内部通道隔离设计,并合理设计无源器件的端口隔离度、互调克制等参数规定;(2)提高施工工艺规定;(3)在必要的保护频带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合理的频率避让和规划措施。十.社区划分原则光纤分布系统社区划分应综合考虑各系统容量配置、覆盖效果、干扰规避、切换区域划分等多种因素,保证光纤分布系统性能满足规定,并保证室内外网络的协同覆盖效果。MDAS光纤分布系统社区规划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MDAS光纤分布系统社区规划要充足考虑室内具体环境。规划时重点考虑社区之间的隔离,应借助建筑物的楼板、墙体等自然屏障产生的穿透损耗形成社区间的隔离。(2)原则上单个社区覆盖面积不应过大,容量不应过高,均衡覆盖和容量,从而避免后期容量增长对现网光纤分布系统做大的调整。(3)社区的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规定及社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光纤分布系统社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十一.社区切换原则11.1室内社区间切换原则不应多个社区信号对同一楼宇重叠覆盖,尽量减少楼宇内乒乓效应。11.2室内与室外社区切换原则光纤分布系统覆盖应与室外覆盖协同设计,共同完毕目的区域的无缝覆盖。室内外社区协同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避免出现同一区域由于室内覆盖信号电平与室外覆盖电平相称而导致用户在室内社区和室外社区间频繁切换的情况。(2)MDAS光纤分布系统社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应设立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3)应严格控制室内社区信号的泄漏,在建筑物一定距离外应保证室外社区信号占主导地位。(4)应根据室外基站在建筑物内的覆盖情况合理设立室内覆盖目的,在建筑物高层适当提高室内覆盖电平,尽量保证室内社区信号占主导地位。(5)相邻室内外社区的切换过渡区域设立应保证避免用户移动时大量集中的社区间切换发生,切换区域的范围应保证切换的可靠进行,同时避免出现用户在室内外社区间的频繁切换。(6)用户移动较为频繁的室内外社区应尽量划分在同一个位置区/跟踪区和路由区,避免出现大量集中的位置更新和路由区更新。十二.设计范围及分工12.1设计范围无线专业负责设计RRU到MAU、MEU、MRU及天线的安装位置及数量,MEU到MRU的复合光缆路由及距离。传输专业负责设计宏基站到MDAS站址的主干光缆路由,MAU到MEU的光缆路由。12.2设计分工无线专业拟定MDAS方案信源、建设规模、勘测、施工图设计等,MDAS厂家和信源厂家负责MDAS站址协调、安装、调测、维护工作,传输专业负责对传输施工图进行设计。具体分工如下:(1)MDAS站址进行勘查,拟定其规模和需覆盖的区域;(2)拟定MDAS站址信源的类型;(3)负责概预算的编制工作;(4)负责MDAS施工图的编制工作;(5)负责可研文献、设计文献的编制工作;MDAS厂家负责光纤分布系统的安装、调测、维护工作,基站设备作为信号源时其安装调测由主设备厂家或建设单位相关部门负责。具体为;(1)负责MDAS系统的站址协调、勘测;(2)负责MDAS系统的安装、调测和维护工作;(3)负责竣工图纸的编制工作;(4)配合设计院的设计工作。若需要采用传输设备,由传输设计院进行MDAS站址传输接入段的设计,费用列入传输网工程。十三.配套设计规定13.1环境监控信号源、有源设备安装位置设立环境监控。13.2接地与防雷(1)信号源、有源设备及室外安装的天线、馈线、光缆的防雷与接地规定应执行GB50689-2023《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有关规定。(2)接地位置选取:室内接地点选择在桥架,室外接地点选择女儿墙楼顶防雷网。13.3电源(1)新建电源应执行YD5079-2023《通信电源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