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青海省海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青海省海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青海省海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青海省海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省海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新高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互联网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像水流一样互联互交、互通有无。然而一段时间以来,互联网业界“盲目圈地”“围墙篱笆”等乱象频出,给用户体验带来不便,也为发展前景蒙上阴影。有人说,今天的互联网巨头不缺市值、不缺收入、不缺用户,唯独缺稳定输出的价值观。从公共管理角度来说,互联网巨头的市场支配地位实际上形成了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公权力”,用好了可以受益匪浅,用歪了就将。倘若用取代发展远见,只顾着“抢占地盘”,只醉心“厮杀內耗”,只攫取“人头流量“,甚至为维护垄断地位而不择手段打压竞争者,不仅会互联网行业的创新活力,还会削弱整个社会开放共享、互联互通的前进动力。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手握巨大的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决定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要知道,产业再多、市值再高,都必须顺应时代呼声、回应用户需求的企业文化,与互联网经济发展壮大同气同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心同向。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A.贻害无穷一孔之见压制涵养B.流毒无穷门户之见压制培养C.贻害无穷门户之见抑制涵养D.流毒无穷一孔之见抑制培养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里的大,不仅包括格局之广、境界之高,更包括体量之大、规模之大B.—个企业,不仅要有大体量、大规模,更要有大格局、高境界C.一个企业,不仅要有大格局、高境界,更要有大体量、大规模D.这里的大,不仅包括体量之大、规模之大,更包括格局之广、境界之高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手握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考验着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B.手握巨大的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考验着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C.手握巨大的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如何管理使用决定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D.手握数据洪流,坐拥数以亿计的用户流量,如何管理使用决定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安居的住所。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心力在一两个字上,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为什么任何其他朝代的诗都比不上唐诗那样成就辉煌,并普及于社会各阶层而至今盛行不衰?这是由于唐诗自身的特色决定的。其特色之一,是贴近生活而又照亮了生活。唐诗就是用诗绘出的一幅幅唐代生活画面,它用形象化的语言和充沛的感情描述社会各领域的现实动态。其特色之二,是用字造句,通俗明达,入情入理,。没有华丽铺排,大量使用大众口语,使得妇孺皆能记诵互传,于是唐诗既成为文人雅士经常吟咏的珍品,又同时是村妇、儿童乐读会背的诗作,真正做到了。其特色之三,是深入浅出,寓理想于生活,极高明而道中庸,笔尖有温度,平凡而伟大。杜甫《春夜喜雨》最令人佩服的是其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把春夜细雨渗入土地、滋润草木的温和本心写出来了,扩而言之,则可以用于一切文化教育,必须用的方式而不是粗暴灌输的方式才能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于是该诗句成为一种普遍性的哲理。总之,(),使人读之于不知不觉之中进入其内而。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栩栩如生妇孺皆知耳濡目染感同身受B.惟妙惟肖雅俗共赏潜移默化深入浅出C.栩栩如生雅俗共赏潜移默化感同身受D.惟妙惟肖妇孺皆知耳濡目染深入浅出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由唐诗自身的特色决定的。 B.这是受唐诗自身的特色决定的。C.这是由于唐诗自身的特色而决定的。 D.这是因为唐诗自身的特色而决定的。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A.唐诗不能把深奥的道理说出来,却能用明达的语言把优美的意境造出来B.唐诗不是把深奥的道理说出来,就是用明达的语言把优美的意境造出来C.唐诗没有把深奥的道理说出来,而是用明达的语言把优美的意境造出来D.唐诗不是把深奥的道理说出来,而是用明达的语言把优美的意境造出来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春日与裴迪过新昌里访吕逸人①不遇王维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②,看竹③何须问主人。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鳞。(注)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②凡鸟:据《世说新语·简傲》记载,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稀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于门上题“风”字而去,嘲讽稀喜是“凡鸟”。③看竹:事见《晋书·王羲之传》。王羲之之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登其门观竹,“讽啸良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借《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写吕逸人不染风尘的超俗节操。B.诗人寻友不遇,借典故表达了未见到吕逸人的无限懊恼,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真挚。C.作者笔下的吕逸人所居之境,青山妩媚,流水多情,身处自然,充满隐逸生活的情趣。D.这首诗既有上下句虚实相间,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笔姿灵活,变化多端,颇有情味。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作简要分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2.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________________,子无良媒。将子无怒,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2)《诗》三百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报任安书》)(3)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庄子《逍遥游》)(4)恨相见得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5)且尔言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论语》)7、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大江奔流谢阁兰①我不确知它从何奔流而来。它自己也不知道,更不必说那贯穿它,鼓动它,为它的每一次跃动打上印记的江神了。在青藏高原的腹地,一茎细流,才是它的源头。一切江河命中注定了不认识其他江河,只知自己。所有的大河命运相似,它们在世上独一无二,但凡一条河去接触同类,都只是去吞并它。相形之下,山的精魂友于兄弟,山头和山头可以自由相望,且经由地脉相联相通。河流,就算靠得再近,也一个同类都不认识。两股水流,无论路径是否平行,无论水质是否相同,都只是沿着自己的道路前进,犹如天上的两颗星星,即便是它的支流,它去接受,去认识,只是为了立即将它们吸纳为自己的一部分,那时便少不得一场搏斗,时而造成强大的涡流。所有的大河,都绝对唯一而无与匹敌;美丽的生命,苦涩而高傲,从不触类旁通,唯有一己的漫漫长波。②它兼并了嘉陵江,势力得以壮大,于是丰盈,坚实,与群山较劲,义无反顾,一往无前,它投身于崎岖坎坷的幽谷,这一切,位处重庆和宜昌之间,那是它伟大的成熟岁月,充满暴力的年纪:险滩和山峡接踵而至的征途。③重庆的岬角是它新生活开启的标志。当它来到此地,已经拥有了它美丽的醇厚色彩。它打磨了如许的陡岸,它舔舐了如许赤红、赭色、灰色或是微蓝的黏土,而它的水一旦混和了所有这些尘土,便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色泽。不再是愚蠢的清澈,不再是它源泉的眼神里那种天真;而是变幻如虹影的乳色;不再如玻璃般透明,亦不再冷漠……河岸与水的长期磨合造就了这油润的水流。它阻断窥探隐私的目光,藏匿深渊,唯示人以变幻的光影,时而铁锈色,时而蓝绿色,取决于这是它那流动之身本来的颜色,还是蓝天的颜色投映在它不透明的表面上。在翻卷这些泥土,翻卷微尘的过程中,大江回味过往,继续前程。④重庆的岬角是它步入成年的标志。大江雄风浩荡的岁月,正是在重庆。正是在那儿,突然,嘉陵江呼啸而来。起初,尖尖的山嘴将它们隔开:它们本行将相遇,大山蛮横地插手将它们阻拦,在两边都造成了激荡。且看两个敌手先是猛然跳开,再重新扑向对方,厮打起来。它俩分歧显著,差异鲜明:水量、宽度、丰枯季节和水位完全不同。这种反差时时造成剧烈的涡流。大江和嘉陵江搏斗一场,取得了胜利,立即将对手拽上了自己的道路。此时的大江,水量丰沛,仍然鼓胀,只不过是在涪陵江口的对岸。这水融入大江的生命,它顿时春光焕然,步履轻盈。这水蹦蹦跳跳,透着一种天真朝气。正是在险滩的核心,大江所拥有的暴力品质、能量、对付大山的谋略,都达到了极致。险滩滩可谓强暴品质达到巅峰的时刻。它拥抱并包围的每一道障碍,每一次跌宕,都是一头活蹦乱跳的猎物,而大江似乎并不知道能否顺利过关。在这关口之前两三里的地方,我们看到它突然沉静下来,舒展肢体,流速减缓,仿佛陷入一种慵懒的状态。在此,大江肯定是自知即将进入险境,预作准备。在这儿,大江每分钟都在搏动,这是险滩的脉搏,决战在即的颤抖。⑤正是如此,收魄敛魂,屏气凝神,专心致志,水流非常缓慢,却已经因奔向障碍而激动得发抖。大江准备就绪,只等第一次飞颤,周边的岩石不胜高峻,略无缝隙可通,大山拦在那里,扑灭了所有绕道的希望。大江开始加速,坚定无比地奋勇向前:它的脉搏总是堆持同样的节奏,然而愈来愈喧嚣,柔滑的江波变成了狂野的惊涛,涡流和轻微的震颤已经出现,最底下,左右两边突出的岩石像两道栈桥一样,收束着水流,所有奔腾的水正要从那里一泻而过。大江刹那间改变了性格,崩射而出,光滑得犹如一把镪亮的利剑,那是因急速而坚硬无皱褶的水;凝成一股绳的不屈的江流。⑥然而在它岸边,下面,两旁,更深处,所有尚未过关的浩荡洪流在抗争,接着是所有它迄今未知的障碍、顽石、断壁。一些漩涡往一侧打旋,另一些则反向旋转,将它们碰破。水中有瀑布,有水洞。有自下而上的涌射,向水面冲破一只只水泡。大江分散在努力之中,仿佛碎成齑粉,没有脉搏,没有江流,没有意识。唯独在下一道河湾,当它恢复了宁静,平息了暴怒,仅仅当速度重新变得均匀,归于平衡;大江回忆起先前的搏斗,于是明白,那一刻已成过往。1.分析作者在第①段中描写的大河的特点。2.赏析第③段描写江水颜色变化的画线句子。3.第③段说“重庆的岬角”是大江“新生活开启的标志”,第④段说它是大江“步入成年的标志”,对同一地址赋予不同说法,请分析不同说法的原因。4.请以第⑤⑥两段为例,选择除修辞之外的两个角度,评析本文的语言特点。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这段时间,“区块链”成为舆论热词。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党中央的前瞻判断,让“区块链”走进大众视野,成为金融资本、实体经济和社会舆论共同关注点。从网络强国到大数据,从媒体融合到区块链,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瞄准技术变革前沿,展现出党中央的方向把握力、前瞻判断力和未来预见力,引领着中国产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步伐。中央政治局这次集体学习,专门强调“区块链”,则为区块链的发展和应用打开了想象空间。什么是区块链?从科技层面来看,区块链涉及数学、密码学、互联网和计算机编程等很多科学技术问题。从应用视角来看,简单来说,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的共享账本和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而区块链丰富的应用场景,基本上都基于区块链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与一致行动。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存证”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为实现社会征信提供全新思路;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区块链形成“共识机制”,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真正实现从“信息互联网”到“信任互联网”的转变;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能够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相互合作的范围。总体而言,区块链通过创造信任来创造价值,它能保证所有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从而提高协同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使得离散程度高、管理链条长、涉及环节多的多方主体仍能有效合作。区块链“未来已来”,但也要保持理性。区块链技术与加密货币相伴而生,但区块链技术创新不等于炒作虚拟货币,应防止那种利用区块链炒作空气币等行为。同时还要看到,区块链目前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在安全、标准、监管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对于利用区块链存储、传播违法违规信息,运用区块链进行非法交易、洗钱等行为,也应该予以严厉整治。通过包容审慎监管,既包容试错又严禁越界,才能更好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发展区块链大方向没有错,但是要避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方能在有序竞争中打开区块链的发展空间。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一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早有布局,已有20多个省份出台推动区块链产业的政策,人才储备相对充足,应用场景比较丰富,完全有条件在这个新赛道取得领先地位。从更大视野来看,人类能够发展出现代文明,是因为实现了大规模人群之间的有效合作。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也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了人类社会的分工协作。在此基础上,区块链技术将极大拓展人类协作的广度和深度。也许,区块链不只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更是下一代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摘编自李拯《区块链,换道超车的突破口》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项是A.区块链技术打通了部门间的“数据壁垒”,从而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B.区块链的出现虽与虚拟货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区块链并不能和虚拟货币划等号。C.区块链目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任何运用区块链进行活动的行为都是可以包容试错的。D.我国在区块链领域基础好、布局早、政策优、人才足、市场大,具有国际领先地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到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块链,体现了区块链的重要性。B.文章主要从特点、现状、意义等方面对区块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C.文章在论述我国区块链的发展时,既有对现实的观照,也有对未来的憧憬。D.文章最后-段类比论证了区块链也许是下一代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技术变革日新月异,互联网、大数据、媒体融合等都是不同时期的前沿技术。B.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等特点,应用场景丰富。C.区块链的颠覆性不在于信用的建立,而在于保证所有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D.我国应瞄准区块链这一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同时也要保持理性。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新时代: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中国实现由富到强的巨大转变,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基础。中国的富强得益于文化的强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撑。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质,不仅是古人治国理政经验智慧的历史总结,一直以来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也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气象和新风貌,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礼义之邦的大国君子形象一脉相承。早在春秋之际,我国古人就注意到了国家在实现富强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并提供了可资镜鉴的解决之道。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直以来强调的“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的宝贵思想。据《论语》记载,子路曾经向老师孔子请教“富而无骄”如何?孔子回答说,已经很不错了,但要是能做到“富而好礼”就更好。这与孔子回答其另一弟子冉有之问“既富矣,又何加焉",而告诉他要“教之”的道理相辅相成。国家在富庶之后该怎么办,古人以其独特的经验智慧给出了“教之”的方案。所谓教之,即以礼教之或教之以礼,即按照礼的规范和要求上至治国理政、平定天下,下至日新其德、修身齐家,从而在整个社会上形成一个良好风气。在古人看来,“富而无骄”虽然可堪称道,但仍不过是一种被动的不作为,亦可说是没有责任和担当意识,久而久之必然会流于为富不仁。“富而好礼”则展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有为精神,更能彰显自身的道德自觉和追求,对整个社会和国家良好风气的塑造和维系大有裨益。“以礼示之,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如果不依照礼的要求治理国家,就好比盲人失去搀扶,在黑暗中寻找东西,必然不知所措、事与愿违。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践行的外交原则和行为,无不折射着一个富而有礼的国家的风度和涵养。除了“礼”,作为国之四维,“义”也是古人治国理政所主张和恪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强而有义”就是从伦理角度对一个强大起来的国家提出的道德引领和规范,“强”既不是“宽柔以教,不报无道”的南方之强——过于追求隐忍、包容,也不是“衽金革,死而不厌”的北方之强——崇尚勇力、果敢,而是孔子推崇的“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君子之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指的是把义作为立身之本,依礼而行事。立身之本亦可化为治国之道。能做到“强而有义”的君子之强的国家,必然不会忘记和改变自身抱有的信念和使命,而会恪守德义的初心,坚定不移地按照道义的要求循礼而动,通过践行道义而最终实现其理想追求。这也就是“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的道理所在。中国已经向世界庄严承诺,“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就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一贯坚守“强而有义”信念的真实流露。(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4月16日第2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历代都彰显出新气象和新风貌。B.我国在春秋之际就明确提出了国家在实现富强之后怎么办的可资镜鉴的解决之道。C.教之以礼是关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情,能促进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D.“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一贯坚守的治国理政信念。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论述了中国新时代富而好礼、强而有义与五千年文明一脉相承。B.第二段引述孔子的话旨在论述国家富起来之后“礼”的重要性。C.文中“盲人失去搀扶”的比喻从反面阐明中国外交的风度与涵养。D.末段否定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两个极端为的是凸显对君子之强的推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而好礼、强而有义的传统文化必将为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精神基础。B.“富而无骄”缺乏责任和担当意识,久而久之就会为富不仁,这是孔子也是作者所抨击的。C.与“富而好礼”一样,“强而有义”同样展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有为精神道义担当。D.循礼而动,依义而行,从而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秩序,会是中国对于人类的文化贡献。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求自试表曹植臣植言:臣闻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夫论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毕命之臣也。故君无虚授,臣无虚受。虚授谓之谬举,虚受谓之尸禄,《诗》之素餐,所由作也。今臣位窃东藩,爵在上列,身被轻暖,口厌百味,目极华靡,耳倦丝竹者,爵重禄厚之所致也。退念古之受爵禄者,有异于此,皆以功勤济国,辅主惠民。今臣无德可述,无功可纪,若此终年,无益国朝,将挂风人“彼己”之讥。是以上惭玄冕,俯愧朱绂。方今天下一统,九州晏如。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诚欲混同宇内,以致太和也。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三方未克为念!臣窃感先帝早崩,威王弃世,臣独何人,以堪长久。常恐先朝露,填沟壑,坟土未干,而声名并灭。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之举,是以于悒而窃自痛者也。昔毛遂赵之陪隶,犹假锥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况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无慷慨死难之臣乎!夫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干时求进者,道家之明忌也。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诚与国分形同气,忧患共之者也。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是以敢冒其丑而献其忠,必知为朝士所笑。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节选自《曹植集校注》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毕命之臣也毕命:竭力效命B.九州晏如晏:安宁、安定C.窃自惟度度:忖度D.道家之明忌也忌:嫉妒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闻士之生世且为之奈何B.出则事君金就砺则利C.事君贵于兴国不求闻达于诸侯D.皆以功勤济国臣以险衅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B.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C.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D.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为念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尸禄,指空食俸禄而不尽职。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B.玄冕,古代天子、诸侯祭祀的礼服,这里专指天子、圣上。C.填沟壑,古代对死的委婉的说法。人死而尸首填塞山沟,故称填沟壑。D.道家,中国古代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以道为世界的本原,创始人是庄子。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曹植认为,成功的君王会根据品德来授予官职尽心忠君的臣子会估计自己的能力来接受爵位。B.文章以古代接受爵禄的多是一些为国家建立了功勋、利惠人民的人为例,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C.曹植身处外地,睡觉不好,吃饭不香,因为东吴、蜀汉两国还没被攻克,这两国士卒仍在积极备战。D.曹植以尘雾、萤火、蜡烛来自喻,期待能发挥自身的能量,虽遭讥笑,仍然希望得到朝廷实质的任用。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2)昔汉武为霍去病治第,辞曰:“匈奴未灭,臣无以家为!”(3)圣主不以人废言,伏惟陛下少垂神听,臣则幸矣!1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葛乾孙,字可久,平江人也。生而负奇气,仪状伟特,膂力绝伦。未冠,好为击刺之术,战阵之教,百家众技,靡不精究。及长,遂更折节读书,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君曰:“此不足为也。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遂不复应试。犹时时指授弟子,皆有可观。金华黄公溍尤奇其文,劝之仕,不应。②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自丞相以下诸贵人得奇疾,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有士人患伤寒疾,不得汗,比君往见,则发狂,循河而走,君就摔置水中,使禁不得出。良久出之,裹以重茧,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当是时可久之名,重于南北,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③至正壬辰,徽寇转掠江浙,吴人震恐。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请与君图,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明年癸巳春正月,与予游开元佛舍,私与予言:“吾闻中原豪杰方兴,而吾不及预,命也夫。”公云:“六气淫厉,吾犯司地,殆将死矣。如期必于秋。”予曰:“何至是!”逾月果疾,予往视之,则犹谈笑无他苦。秋七月,沐浴竟,遂偃然而逝,年四十有九。其诗未及诠次,藏于家。君既没,而朝廷聘君之命适至,已无及矣。(节选自元·徐显《稗史集传》)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比君往见(_________)(2)君既没(_________)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1)治疾多奇验(_________)A.验证B.经验C.灵验D.试验(2)而吾不及预,命也夫(_______)A.参与B.预先C.料想D.预兆3.第①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三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4.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君劝城之,因守以讨贼,仍请身任其事,李公壮其言,然其计,卒城之,而民赖以安。5.第①段中葛乾孙“不复应试”的原因可以概括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第②段中作者是如何塑造葛乾孙形象的?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礼记·中庸》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③“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大同是中国古代思想,指人类最终可达到的理想世界,代表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也显示出对待文化多元性的传统智慧。中华民族历来追求大同,但当今世界,也有人对此持同意见。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C2.D3.A【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本题,贻害无穷:留下无穷的祸患。流毒无穷:流传的毒害,或指毒害流传。从语境来看,这里应用动词性短语,且"社会公权力"本身不是毒。故用“贻害无穷”。一孔之见:从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门户之见:因派别不同而产生的成见。这里指因企业不同而产生的成见。故用“门户之见”。抑制:压下去;控制。压制:指用强力限制、制止。“压制”的对象通常是人。此处与“活力”搭配,应用“抑制”。涵养:作名词,意为“修养”;作动词,是指滋润培育。培养:指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涵养”大多指在道德学问等修身养性方面而言,搭配的对象通常是较为抽象的事物。“培养”的对象通常是比较具体的。此处对象是文化,是抽象的事物,故用“涵养”。故选C。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承上句,主语应该是“大”,而不是“企业”,排除BC。“体量之大、规模之大”与“格局之广、境界之高”两者之间是递进关系,排除A。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原句有两处问题:“巨大”和“洪”语意重复赘余,应删去“巨大”;“决定”一词使用不当,不合逻辑,“如何管理使用”决定不了“互联网巨头的智慧和能力”。应把“决定”改为“考验”。综合四个选项,只有A项完全改正。故选A。【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C【解析】

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成分残缺,“出台”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的有效办法”。B项,“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语意重复,“随便”与“苟”重复,“苟同”意思是“随便地同意”。D项,“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产生出来”结构混乱,“这一两个字常常使诗歌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语义完整,后面的“产生出来”多余。故选C。3、1.C2.A3.D【解析】1.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非常好。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承接“是用字造句,通俗明达,入情入理”这个句子,照应“唐诗就是用诗绘出的一幅幅唐代生活画面”,应该用“栩栩如生”。妇孺皆知:指众所周知。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从全句看,照应“唐诗既成为文人雅士经常吟咏的珍品,又同时是村妇、儿童乐读会背的诗作”,应选“雅俗共赏”。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到其他方面感染、影响而不知不觉地发生了变化。耳濡目染:指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此处没有“耳、目”的语境,应该用“潜移默化”。深入浅出:用浅显易懂的话把深刻的内容表达出来(指文章或言论),一般用于讲解者、作者或者教者等。感同身受: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根据语境“使人读之于不知不觉之中进入其内”,可知应该用“感同身受”。综合看,选项C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2.本题考查的是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做此类题目,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记忆中的错例,找到错误。横线句子“这是由于唐诗自身的特色决定的”,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由……决定的”是一个固定的搭配。应该把句中“由于”改成“由”。A项,“这是由唐诗自身的特色决定的”,表达正确。故选A。3.本题考查的是补写语句的基本能力,涉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从文段中提炼出关键性词语、主要信息,根据具体的语境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是……而是……”是一个表示并列的搭配。A项,“不能……”的说法,不合语境;B项“不是……就是……”是一个选择性的关联词语,此处并非两者选择其一;C项,固定搭配,缺少关联词“不是”,应该用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搭配。故选D。【点睛】高考对病句的类型明确界定为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平时应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考点复习。辨析病句方法:1、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注意分析比较,明辨原因。2、紧缩法。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紧缩出主干,看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无问题,再检查枝叶部分。3、造句类比法。仿照原句的结构造日常用的句子,经过比较,有无问题便清楚了。4、逻辑意义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看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4、1.B2.尾联的大意是: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时间已久,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苍老了,树皮都像龙鳞一样。这两句诗,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对吕逸人淡定洒脱、精神自足的人生境界的赞美之情;另一方面,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思想情感、语言。解答本题注意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B项,“无限懊恼”不对。访人不遇,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引用历史故事来表达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故B错误。故选:B。2.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以及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考生要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可以抓住题干、作者、注释、关键词、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诗句的意思是:主人在这里著书立说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他亲手栽种的松树已经很老了,树的表皮都象龙鳞一样。这两句从正面写隐逸。吕逸人无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尘世,长时间闭户著书,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终南捷径”的假隐士,这就更为诗人所崇尚,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意。松皮作龙鳞,标志手种松树已老,说明时间之长,显示吕逸人隐居之志的坚贞和持久,表达了诗人对吕逸人淡定洒脱、精神自足的人生境界的赞美之情。“老龙鳞”给“多岁月”作补充,并照应开头的“一向绝风尘”,全诗结构严谨完整。5、1.D2.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项,错在“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这个地方。从首联“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颈联“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等诗句看出,作者对西京的收复是快慰的,并无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故选D。2.本题考查赏析诗中关键语句,品鉴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的能力。要善于抓住关键字眼,从修辞手法、炼字、表现手法等方面去思考。本题要求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本诗的尾联是“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悬知”一词的意思是“哪里知道、怎么知道”,而“悬知”的内容是“寒食节”的时候,在梨花处处的驿路,朝拜皇帝祖先陵墓的使臣,迤逦而来。所以这里运用了超前想象的手法,类似于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另外,“驿路梨花处处开”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些都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情呢?结合下面的注释可知: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所以,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欢快之情。6、匪我愆期秋以为期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匪”“愆”“培”“骢”“虎兕”“柙”“毁”“椟”的书写。【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7、1.①江河只知自己,独一无二,彼此不容。②江河的接触不是共存,而是吸纳和消化对方。③美丽、苦涩而高傲,孤独前行。2.以“愚蠢”修饰清澈,是说单纯透明的水流未经冲刷激荡,处于毫无经验的天真状态;而一当水流变成“油润”的“乳色”,则象征了反复磨合,由单纯走向了成熟;“铁锈色”“蓝绿色”的江水成功阻断了窥探隐私的目光,意味着河水的丰富、深沉。3.大江进入重庆岬角时,打磨陡岸,舔舐各色黏土,拥有了醇厚色彩,意味着大江“新生活开启”;进入岬角后与嘉陵江搏斗,大江变得水量充沛、春光焕然;品质能量都达到极致,为下一步进入险境预作准备;“岬角”是大江由透明向醇厚的转折点,其时大江的力量和心态在厮打后都走向了成熟,“开启”与“成年”是对“岬角”不同侧面的刻画。4.①动词使用精准;刻画江流奔腾有声有色。②形容词摹状精确;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势。③语言充满力度;与江流气势互为表里。④语言总体上风格典雅;四字句、文言短语的运用,雅洁爽净。举例结合文章内容符合题意即可。【解析】

1.本题考查赏析事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其次要挖掘事物的内在品质(内涵、本质、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最后要点明体现的作者的某种情感或表达的作者的某种向往、追求。由原文“一切江河命中注定了不认识其他江河,只知自己。所有的大河命运相似,它们在世上独一无二”可知,大河的特点是江河只知自己,独一无二,彼此不容;由原文“所有的大河命运相似,它们在世上独一无二,但凡一条河去接触同类,都只是去吞并它”和“即便是它的支流,它去接受,去认识,只是为了立即将它们吸纳为自己的一部分,那时便少不得一场搏斗,时而造成强大的涡流”可知,大河的特点是江河的接触不是共存,而是吸纳和消化对方;由原文“所有的大河,都绝对唯一而无与匹敌;美丽的生命,苦涩而高傲,从不触类旁通,唯有一己的漫漫长波”可知,大河的特点是美丽、苦涩而高傲,孤独前行。2.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和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句子“不再是愚蠢的清澈,不再是它源泉的眼神里那种天真”中,以“愚蠢”修饰清澈,赋予了大江思想,“愚蠢”就是毫无经验的天真状态,“不再是愚蠢的清澈”,说明大江不再是未经冲刷激荡而单纯透明的水流。句子“而是变幻如虹影的乳色;不再如玻璃般透明,亦不再冷漠……河岸与水的长期磨合造就了这油润的水流”中,水流变幻成如虹影的乳色,再到如玻璃般透明,从而不再冷漠,是因为河岸与水的长期磨合造就了这油润的水流,由单纯走向了成熟;句子“它阻断窥探隐私的目光,藏匿深渊,唯示人以变幻的光影,时而铁锈色,时而蓝绿色,取决于这是它那流动之身本来的颜色,还是蓝天的颜色投映在它不透明的表面上”中,用“铁锈色”“蓝绿色”来形容此时的江水,江水成功阻断了窥探隐私的目光,意味着河水的丰富、深沉。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来理解文章内容,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由句子“重庆的岬角是它新生活开启的标志。当它来到此地,已经拥有了它美丽的醇厚色彩。它打磨了如许的陡岸,它舔舐了如许赤红、赭色、灰色或是微蓝的黏土,而它的水一旦混和了所有这些尘土,便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色泽”可知,大江进入重庆岬角时,打磨陡岸,舔舐各色黏土,拥有了醇厚色彩,意味着大江“新生活开启”;当它来到此地,已经拥有了它美丽的醇厚色彩,因此“岬角”是大江由透明向醇厚的转折点。由原文“大江和嘉陵江搏斗一场,取得了胜利,立即将对手拽上了自己的道路。此时的大江,水量丰沛,仍然鼓胀,只不过是在涪陵江口的对岸。这水融入大江的生命,它顿时春光焕然,步履轻盈。这水蹦蹦跳跳,透着一种天真朝气”可知,进入岬角后与嘉陵江搏斗,大江变得水量充沛、春光焕然;由句子“正是在险滩的核心,大江所拥有的暴力品质、能量、对付大山的谋略,都达到了极致。险滩滩可谓强暴品质达到巅峰的时刻”可知,大江的品质能量都达到极致,为下一步进入险境预作准备;“岬角”是大江由透明向醇厚的转折点,其时大江的力量和心态在厮打后都走向了成熟,“开启”与“成年”是对“岬角”不同侧面的刻画。4.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语言的赏析点主要有:①语句的含意;②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和谐等;④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⑤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收魄敛魂,屏气凝神”“发抖”等动词使用的精准,刻画江流奔腾有声有色;句子“大江刹那间改变了性格,崩射而出,光滑得犹如一把镪亮的利剑,那是因急速而坚硬无皱褶的水;凝成一股绳的不屈的江流”中的词语“镪亮”“急速而坚硬无皱褶”“凝成一股绳的不屈”,形容词摹状精确,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势。句子“有自下而上的涌射,向水面冲破一只只水泡。大江分散在努力之中,仿佛碎成齑粉,没有脉搏,没有江流,没有意识。唯独在下一道河湾,当它恢复了宁静,平息了暴怒,仅仅当速度重新变得均匀,归于平衡”中的“涌射”“碎成齑粉”“暴怒”,语言充满力度,与江流气势互为表里。句子“碎成齑粉,没有脉搏,没有江流,没有意识”运用四字句,句子“岩石不胜高峻,略无缝隙可通”运用文言短语,雅洁爽净。【点睛】“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或揭示文章主旨,或表达作者情感,或有着丰富内涵。常见的有如下几类:意蕴丰富的哲理句、揭旨明理的议论句、观点鲜明的抒情句、语意深长的双关句、生动形象的修辞句。8、1.B2.D3.C【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A项,“从而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信用共识体系”于文无据。原文是“区块链‘分布式’的特点,可以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C项,“任何运用区块链进行活动的行为都是可以包容试错的”说法绝对。原文有“对于利用区块链存储、传播违法违规信息,运用区块链进行非法交易、洗钱等行为,也应该予以严厉整治”。D项,“我国在区块链领域具有国际领先地位”说法错误,将未然说成了已然。原文是“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拥有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在这个新赛道取得领先地位”。故选B。2.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文章最后一段“从更大视野来看,人类能够发展出现代文明,是因为实现了大规模人群之间的有效合作……也许,区块链不只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更是下一代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没有运用类比论证。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C项,“不在于信用的建立”否定失当,整合第四自然段的相关信息“区块链通过‘智能合约’,能够实现多个主体之间的协作信任,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相互合作的范围”,可以推断出区块链的颠覆性在于创造信任,保证所有信息数字化并实时共享。故选C。【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9、1.C2.C3.B【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A项,“历代都彰显出新气象和新风貌”错。文章开头一段是说“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新气象和新风貌”,而不是“历代都彰显出……”。B项,“明确提出”错。文本说“注意到了国家在实现富强之后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并提供了可资镜鉴的解决之道”,并非“明确提出”。D项,“这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人一贯坚守的治国理政信念。”错。文中说的所坚守的信念是“强而有义”,而非““勤于道义,则刚健而日新”。故选C。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C项,“从反面阐明中国外交的风度与涵养”错。文中“盲人失去搀扶”的比喻旨在从反面阐明国家富起来之后要按照“礼”的要求治理国家。故选C。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B项,“这是孔子也是作者所抨击的。”错。“富而无骄”是一种被动的不作为,“久而久之必然会流于为富不仁”,但“在古人看来”仍“可堪称道”,孔子等古人并未完全否定,体现为一种辩证的批判态度;当然作者主要是抨击。故选B。【点睛】现代文阅读选择题答题技巧: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10、1.D2.B3.D4.D5.C6.(1)所以即使慈父也不会疼爱不能带来好处的儿子,即使仁君也不会养着没用的臣子。(2)从前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推辞说:“匈奴还没有灭亡,臣不可以安家!”(3)圣明的君主不会因为对某人有成见而对他所说的话概不听取,恳请陛下稍微听一听臣的意见,就是臣的大幸了。【解析】1.本题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应对此类试题,平时要广泛积累常见实词的意义,尤其是课本中出现实词。作答时,考生要依据实词的本义,并结合语境、语法来判断实词在句子中的正确意义。与语境中的意义和所需词性相符的解释才是正确的解释。D项,“忌:嫉妒”错误。在这里,“忌”是“忌讳”的意思。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项,第一个“指”是助词,谓间取独,可不译;第二个“之”是代词,这件事。B项,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就。C项,第一个“于”是介词,在;第二个“于”是介词,在……中。D项,第一个“以”是介词,凭借;第二个“以”是连词,因为。故选B。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忠臣”是一个词语,不能被分开,排除A、B两项;“寝不安席”“食不遑味”是相同的句式结构,中间应该断开,所以排除C项。译文:所以忧心国家忘记小家,牺牲生命共度国难,是忠臣的志向。现在臣身处外地,待遇并不是不丰厚,然而睡觉睡不好,吃饭吃不香,只是因为记挂着这两个国家还没有被攻克!故选D。4.本题考查理解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应对此类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筛选内容,如本题要求筛选“体现岑参的才能”的内容,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作答。D项,“创始人是庄子”错误,道家创始人是老子。故选D。5.本题考查理解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C项,“这两国士卒仍在积极备战”理解错误。依据“顾西尚有违命之蜀,东有不臣之吴,使边境未得税甲,谋士未得高枕者”可知,文章只说这两国没有臣服,并未说“这两国士卒仍在积极备战”。故选C。6.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的赋分点:(1)“故”,所以;“畜”,养。(2)“治第”,建府第;“辞”推辞;“辞曰”,省略主语“霍去病”;“家”,安家;“无以”,没有用来……的理由,不可以。(3)“以”,因为;“废”,不采纳,不听取;“伏惟”,恳请;“少”,稍微。【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译文:臣曹植说:我听说士生于世上,在内就侍奉父亲,在外就侍奉君王;侍奉父亲崇尚的是使双亲荣贵,侍奉君王最重要的在于使国家兴旺。所以即使慈父也不会疼爱不能带来好处的儿子,即使仁君也不会养着没用的臣子。根据品德来授予官职的,是成功的君王;估计自己的能力来接受爵位的,是尽心忠君的臣子。所以君王不会平白无故地授官,臣子不应该平白无故地接受官职。无故授官叫作谬举,无故接受官职叫作尸禄,《诗》中素餐讲的就是这个。如今我位居东边的藩国,爵位处于上等,身上穿着轻软暖和的衣服,吃惯了各种美味,看尽了奢华靡靡之物,耳朵听倦了丝竹之声,是高爵位、厚俸禄造成的。回想古代受爵禄的人跟我的情况不同,他们都是凭借功勋突出有益于国家,辅佐君主利惠人民。现在臣没有品德可以称述,没有功劳可以记录,如果像样终年,对朝廷没有带来益处,将蒙受诗人“彼己的讥讽。所以对上愧对君主,对下愧对(我的)印绶。现在天下统一,九州和平。想到西边还有不遵命令的蜀国,东边有不愿臣服的吴国,使得边境百姓不能脱下战甲,谋士不能高枕无忧,臣真是希望统一天下,以达到天下太和的境地。从前汉武帝为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推辞说:“匈奴还没有灭亡,臣不可以安家!”所以忧心国家忘记小家,牺牲生命共度国难,是忠臣的志向。现在臣身处外地,待遇并不是不丰厚,然而睡觉睡不好,吃饭吃不香,只是因为记挂着这两个国家还没有被攻克!臣私下里感慨文帝过早驾崩,威王离开人世,臣难道是什么很特别的人,年寿可以长久吗?臣常常担忧自己比早晨的露水走得还早,死后埋在沟壑里,坟墓上的土还没有干,形体就与功名一起湮灭了。如今臣志在为国家效犬马一样微薄的功劳,暗自忖度,却始终没有伯乐的推荐,因此心情抑郁而暗自痛心。昔日的毛遂只是赵国的奴仆,尚且借着锥囊的比喻,使平原君领悟从而建立功劳,何况是在人才济济的魏国,又怎么能没有慷慨赴国难的臣子呢!自我炫耀才能、自己给自己做媒,是士子和女子丑陋的行为;求合于时俗来取进,是道家明确忌讳的。然而臣之所以敢于把自己的所闻所思陈述给陛下听实在是因为臣与国君是一体分形的骨肉之亲,气血相连,忧患与共。希望能以尘雾一样微渺的力量,来为山海补益;以萤火和蜡烛一样微弱的光芒,来给日月增辉。因此斗胆冒着丑行来奉献臣的忠义,知道一定会受到朝中大臣的哂笑。圣明的君主不会因为对某人有成见而对他所说的话概不听取,恳请陛下稍微听一听臣的意见,就是臣的大幸了!11、1.(1)等到(2)通“殁”,死。2.(1)C(2)A3.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4.葛君劝(李公)筑城,凭借城坚守来讨伐贼人,还请求亲自承担这件事。李公认为他的话很有气势,认可他的计策,最终筑城,老百姓依赖此得以安全。5.元朝政府科举政策限制人才;葛乾孙不愿歪曲经典逢迎献媚。6.以直接评价来表现其医术高明;以典型的治病事例,凸显其治病多奇验;以奇疾他医不能治与葛乾孙随治而愈进行对比,突出其医技高超;以吴人去四方,人们均打听葛乾孙以及四方士大夫经过吴地必定到葛乾孙家请教,侧面衬托出葛乾孙名重一时,塑造一位医术精湛、受人敬重的儒医形象。【解析】1.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1)比:等到;“比君往见”译为:等他去看时。(2)没:通“殁”,死;“君既没”译为:他死之后。2.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考生需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含义,同时要能够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断字词的含义。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语法现象。(1)依据前文所说“世传药书方论,而君之工巧,独自天得”,可知葛乾孙因为祖传医书药方的缘故,他医术高超,所以“治疾多奇验”的意思是“治顽疾大都能奇妙地灵验”,可见“验”意思是“灵验”。故选C。(2)“不及”是来不及的意思,依据前文“吾闻中原豪杰方兴”,可知中原地区豪杰正在起事,所以“吾不及预”的意思是我来不及参与了,可见“预”的意思应为“参与”。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句子大意是:主考官按照规范的取士标准来衡量,不能录用放荡不羁之人,(然而对于他的文章深为赞赏)反复诵读而不忍放手,于是打算将其列为第二批再予考虑。“按图索骏”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比喻墨守成规办事,它是“主司方”的谓语,所以从“按图索骏”之后断开;“斥弛之士”意思是放荡不羁之人,它是“不能识”的宾语,所以从“斥弛之士”之后断开;“把玩不忍舍”是“主司方”对葛乾孙文章的态度,故从其后断开。依据分析,断句如下:主司方按图索骏/不能识斥弛之士/把玩不忍舍/置君亚选。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刪、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注意句中得分点:城,筑城;因,凭借;身,亲自;壮,认为……很有气势;然,认为……正确,认可。译文:葛君劝(李公)筑城,凭借城坚守来讨伐贼人,还请求亲自承担这件事。李公认为他的话很有气势,认可他的计策,最终筑城,老百姓依赖此得以安全。5.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答案时,要仔细审题,确定筛选标准、范围;一般来讲,题干所在的位置前后,往往就是答案所在的地方;在筛选的基础上,对主旨或共性的东西加以提炼概括。依据葛乾孙“应进士举所业,出语惊人”以及“把玩不忍舍”,可知葛乾孙文章新颖大胆,连主考官都反复诵读而不忍放手,可是因为“主司方按图索骏”,即主考官按照规范的取士标准来衡量,所以葛乾孙没有被录用,由此可知葛乾孙“不复应试”的第一个原因是元朝政府科举政策限制人才。依据后文葛乾孙所说,“吾宁龌龊从谀,离析经旨以媚有司意乎”,可知葛乾孙“不复应试”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不愿歪曲经典逢迎献媚。6.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首先考虑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手法;其次,找出文中作者的议论句,或者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人物评价的语句,来评判人物性格;第三,通过事件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第四,通过修辞等手法表现人物特点。第②段中作者在塑造葛乾孙的形象时,使用了直接评价、举事例、对比、侧面烘托的手法。“君之工巧,独自天得,治疾多奇验”,这是作者以直接评价来表现其医术高明;“有士人患伤寒疾……得汗解,其治他疾多类此”,是以典型的治病事例,凸显其治病多奇验;“他医所不能治者,咸以谒君,无不随愈”,是以奇疾他医不能治与葛乾孙随治而愈进行对比,突出其医技高超;“吴人有之四方者,必以可久为问,四方士大夫过吴中,亦必造可久之居而请焉”,是以吴人去四方,人们均打听葛乾孙以及四方士大夫经过吴地必定到葛乾孙家请教,侧面衬托出葛乾孙名重一时,塑造一位医术精湛、受人敬重的儒医形象。【点睛】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要想翻译得通顺正确,平时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做题时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译文:葛乾孙,字可久,是平江人。他天赋异禀,外貌卓异出众,体力超过常人。未成年时,喜好攻伐诛杀的策略、排兵布阵的方法,百家的技艺才能,他没有不精心研究的。成年后,一改往日的志向和行为转而用功读书,在被推荐参加的进士考试中,他的卷子语出惊人。但主考官按照规范的取士标准来衡量,不能录用放荡不羁之人。然而对于他的文章深为赞赏、反复诵读而不忍放手,于是打算将其列为第二批再予考虑。但葛乾孙却说:“这也太不值得了,我怎肯同流合污阿谀逢迎,甘心离经叛道而去迎合当局的意图呢!”于是就不肯再参加考试了。此后他还经常指教读书人,其学问见解很不一般。金华的黄溍特别赏识他的才学,多次劝他去科考做官,他都不答应。葛乾孙家有祖传医书药方,他医术精妙,却独辟蹊径浑然天成,治顽疾大都能奇妙地灵验。从当朝丞相到各级官员凡得了怪病,其他医生都治不好的,就来找他,无不药到病除。有个读书人得了伤寒症,汉不能出来,等他去看时,竟然发狂了,沿着河岸拼命跑,他追上后索性将其丢进水里,不让出来。多时后捞出,用丝绵包裹严实,最后终于把汗捂出,病就好了。他给人治病就是这样的治法。当时的葛乾孙名重南北,吴国的人出门远行,一定要先去向他请教,各地人士途径吴国,也一定要来登门拜访他。壬辰年间,安徽土匪窜扰江浙,吴国人人自危,浙西廉访佥事浙西廉访佥事李公仲善来向他求计,葛君劝(李公)筑城,凭借城坚守来讨伐贼人,还请求亲自承担这件事。李公认为他的话很有气势,认可他的计策,最终筑城,老百姓依赖此得以安全。次年正月,他跟我去游开元寺,私下里跟我说“我听说中原英雄辈出,但我来不及参与了,这就是命啊”,他说“杀气遍地,我的命犯克,不久就要死了,预计是在秋天”,我说“怎么至于呢”。过了一个多月他果然病了,我去看他,还能谈笑自若似乎没有病痛。秋七月,他洗完澡,竟安然去世了,终年四十九岁。他的诗来不及注解编撰,藏在家里。他死后,朝廷给他的任命书正好送到,但已经来不及了。12、例文:尊重差异世界因差异而美丽,世界因差异而充实,世界因差异而充满生机与活力。世界有差异,我们的未来才会充满魅力。如果没有差异,我们的世界,我们的生活会过得平淡无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