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升高系列】专题13现代文阅读Ⅱ-小说阅读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专题13现代文阅读Ⅱ-小说阅读
《初中课程要求》《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对记叙文整体感知,理解内容,把握主旨;品味重要语句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在作品中的作用;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写作方法等做出评析;主动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拓展对作品的认识。
《高中课程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应注重审美体验,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能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高中知识预习
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特征以叙述和描写手法为主,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通过细腻完整的情节刻画人物性格;允许进行艺术虚构。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在三要素中居于第一的重要地位,小说通过外貌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如《故乡》中善良麻木的闰土。
情节情节是小说中矛盾冲突的演变过程,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过程,小说的情节贵在曲折、跌宕。
环境社会环境概念指的是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及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它所描写的范围可大可小,大至整个社会、时代,小至一个家庭、一处住所。描写的内容可以是室内陈设、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气氛等。
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题。
举例《最后一课》中:“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司令部的各种命令啦……"这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普法战争这个时代背景,同时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法国战乱频繁、变故迭起、人心惶惶的社会现象。
自然环境概念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还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等。
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②渲染环境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④表现人物性格;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举例《最后一课》中:“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这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喜悦的气氛,与后面小弗郎士的悲哀形成巨大的反差,让人心情沉重,同时反映出小弗郎士不爱学习、幼稚糊涂的性格。
文章结构开头①开篇点题,总领下文;②渲染气氛,设置悬念;③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中间可从三个方面考虑:①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②结构方面,如承上启下过渡、呼应等;③语言、写法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结尾①总结全文,照应题目、开头;②点明中心,升华主题;③给读者回味思考的空间等。
鉴赏方法人物形象鉴赏(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外貌描写指通过对容貌、姿态、服饰、神情、体型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
语言描写指通过人物个性化的独白或对话来表现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揭示人物性格,展示人物的价值观念、情感特征、性格气质、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方法。
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刻画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往往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交叉在一起。
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常见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文章艺术感染力。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指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描写主人公。如用有关人物的对话、心理活动、事件叙述等烘托所要描写的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情节发展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而环境描写则有衬托、烘托的作用。
故事情节鉴赏(作用)理清线索,把握情节的来龙去脉;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环境描写鉴赏(作用)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渲染;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含义既要考虑浅层含义,又要考虑深层含义。先理解标题的含义,再明确标题的语境义,最后提炼整合答案。
作用(好处)①设置悬念,吸引兴趣;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代写作对象);④揭示(表现)主题(中心);⑤富有诗意,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⑥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⑦确定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风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
“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
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
姑娘噘噘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
“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细节描写细致传神,生动地刻画了小伙子拾钱时的动作。
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已察觉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
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的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
D.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4.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C
3.①捡钱之前,吹着口哨,悠闲无聊;②捡钱时,装模作样,兴奋紧张;③捡钱后,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④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决定还钱,内心悔悟。
4.①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②指理发师傅的言行让小伙子醒悟,改正错误。③理发师傅对小伙子的包容、爱护,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④故事蕴含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
B.“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错误,工友们多给理发师傅钱,表现了工友们的友爱互助精神;理发师傅不要这些钱体现了他的自尊自爱自强。作者对此是感到尊敬和温暖的,不是“对小人物的同情”,也谈不上“命运悲惨"。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C.“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错,主要是表现这一家人的互相关心、和睦幸福。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捡钱之前可结合“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概括出“吹着口哨,悠闲无聊”;
捡钱时,可结合“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栗,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可概括出“装模作样,兴奋紧张";
捡钱后结合“‘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概括出“对话心不在焉,内心慌乱”;
了解理发师傅的家境后结合“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可概括出“决定还钱,内心悔悟"。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
理解标题的含义可从表面意义与真实意义、指代意义与比喻意义、一语双关、双层含义等角度思考。这是一道分析文章标题含义的题目,答题时注意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情节和内容分析。
首先看浅层含义,文中写到了自然界的风,比如“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因此题目表层含义是“指自然界的风和小姑娘用扇子扇的风,给人带来凉爽"。
再看深层含义,这“清风”也喻指理发师傅的一番教诲,“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这番话让做错事的小伙子醒悟,改正了错误。这是深层含义之一。
再看深层含义之二,“清风拂面”也是“我"的感受,理发师傅不仅用自己的话教育、点醒了小伙子,并且还说“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他的大度、包容、爱护,以及小伙子的知错能改,像清风一样使“我"舒畅。
最后从主题上看,这“清风”也指理发师傅的美好品格、理发师傅一家的相亲相爱、小伙子的知错能改等,喻指美好的人性光辉,像清风一样使读者愉悦。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束光
李朝德
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
车窗外,最后一抹余晖落下,远山只剩下黛色的模糊轮廓。
火车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才经过村里,那时天早就黑了,那么晚让母亲站在路口做什么呢?
火车在夜色中呼啸。望着车窗外的阑珊灯火,我一路忐忑。
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这趟城际列车要穿过家乡的村庄。我家离铁路并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五六百米。
火车夜过家乡,最熟悉的景致与最亲近的人就在窗外一闪而过,近乡情更怯,兴奋激动转眼间又成远离失落,那种感觉难以描述。
十多分钟前,我打电话告诉母亲我要坐火车去宣威,要路过村里。母亲很是高兴:“去宣威做什么?大概几点钟到?"我一一回答,但有些遗憾:“可惜村里没有站,不然可以回家看看。”母亲说:“你忙你的,我身体好好的,不用管。"说完这句,电话里一阵沉默。
我理解这时的沉默。
我与母亲,如许多农村母子一样,不善于表达感情,大多数时候都是沉默,诸如爱与想念这类的话语,我们一句也说不出来。即便电话里经常联系,但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原因在于,没个理由就跑回家去,每一次母亲都会责怪我。母亲总是说:“你哥你姐就住在村里,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
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路,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母亲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
但是,车过村庄,母子相距几百米却不能相见,对我来说终究是一个大大的遗憾。于是,我打破沉默:“妈,要不火车快到的时候,我打电话给你,你去村里的铁路口等我,我在7号车厢的门口,会向你招手,你就可以看见我,我也可以看见你了。"
这个突然的提议,我自己也觉得有点意外和为难,夜色中叫母亲在路口等着见我,这算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母亲很高兴,一口答应了下来。
火车一过沾益县城,我就给母亲打电话让她去道口等着。沾益县城离老家松林村不到二十公里,估计不到十分钟我就可以看见母亲。
此时一明一暗,车里车外仿佛两个世界。我把脸贴在7号车门的玻璃上,努力寻找熟悉的山川轮廓。
正纳闷这是哪条路呢?远远的路上放着光芒的“施家屯收费站”白色大字突然出现了。我心里一阵酸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一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与站在路口的母亲。
我颓然打电话告诉母亲:“妈,天太黑了,我还没等看见你,火车就已经到了施家屯。”
母亲也说:“刚才有趟火车经过,太快了,没有看见你。我想应该就是这趟火车,知道你坐在上面,就行了。"
我不甘心,对母亲说:“妈,要不明晚我返回时,在最近的曲靖站下?站上有到村里的汽车,半个小时就到家了,住一晚再回昆明,方便得很。”
电话里,母亲慌忙阻止,语气固执而又坚定,仿佛我如果这样做,都是她引起的。我没有办法,告诉母亲,那明晚还是在这个路口,到时候我会站在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招手,我们一定可以看见对方。
翌日返程,我早早地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车门旁。黑夜里的火车如一条光带在铁轨上漂移,伏在玻璃上的我把眼睛使劲睁大,可还是很难看清车窗外的任何景物。
这时候,我又看见了“施家屯"这几个字。
车内外温差大,窗户上起了一层薄薄的雾,我慌忙用手掌擦拭玻璃,用双手罩住眼眶,以遮挡车内的亮光,在微弱的光线下仔细搜寻外面的一景一物。我终于能看见车灯照出几米远模糊的路面轮廓,还看见了如萤火样的村庄里的昏黄灯光。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刚要摇手呼喊,火车却又过了!
我忙掏出电话,颤抖着告诉母亲:“妈,我看见你在路口了。”
母亲在电话里说:“我也看见你了。"
两句话说完,车外再没有了村庄,母亲越来越远了。
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作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写“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写出了“我"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而生发出的悔意。
B.“我理解这时的沉默”是因为母子之间不善于表达感情,而且似乎彼此之间已经适应了这种不用言表的感情,也是因为作者从这沉默中感受到深沉的母爱。
C.文段交代了“我"不经常回家的原因,为下文“我”和母亲约好“见面"作铺垫,也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体贴。
D.文章多次提到母亲不愿意让“我”回家看望她,是因为“我"家境贫困,母亲担心路费太贵,来回的路上又耽搁时间而执意不让我探家。
2.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我”的视角叙事,写了出差旅程中,在黑暗的夜晚,“我"在疾驰的火车上与等在道口的母亲短暂的“见面”。感情深挚,感人至深。
B.文章运用倒叙手法,开篇“挂上电话,我立刻就后悔了”,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C.“母亲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D.从文章结尾看,母亲没有看见“我”,“我”也只是看到那束光,没有看清母亲,但心灵的默契让母子“看见"了对方。
3.请从细节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文章以《那一束光》为题,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答案】1.D
2.B
3.语段运用了细节描写。“擦拭”“罩住"遮挡”“搜寻"等动词写出了“我”寻找暗夜里站在道口的母亲的艰难。“慌忙"仔细”写出了“我"寻找母亲的迫切与专注。“突然看见”写出了“我"看见母亲手中那束光的惊喜。细腻的描写突出了“我”对母亲的思念与牵挂,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母亲的爱。
4.①母亲黑暗中照着火车的手电筒的光。
②母亲对孩子思念牵挂、理解支持的母性之光。母亲体谅儿子的不易,她希望儿子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母亲尽管思念儿子,但是总是责怪、阻止儿子回家。
③母子之间至纯至真的亲情之光。“我”惦念、心疼母亲,为让母亲在路口等“我"而后悔,为没见到母亲而颓然,为见到母亲那束光而惊喜。母亲爱“我”,“我"也爱母亲。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是因为‘我’家境贫困,母亲担心路费太贵,来回的路上又耽搁时间而执意不让我探家”错,母亲主要是担心给我带来麻烦,影响工作和生活。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文章运用倒叙手法"的说法不当,文章是按照“我”两次坐火车的时间顺序叙述的,而比如“那天,我从昆明乘火车去一个叫宣威的小城参加会议……"如果不是假期或者有特殊事情,我一般很少回家……母亲总是说……”,这些都是插叙。所以文章叙述手法应是顺叙中有插叙。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应找出细节描写之处,然后再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与作用。
寻找细节描写之处,从本文段中能找出很多动作的细节描写,比如“擦拭"罩住”“遮挡"搜寻”等动词,“慌忙"仔细”等神态的细节变化,然后分析这些细节描写是为了表达什么。“擦拭"罩住”“遮挡"搜寻”等动词写出了“我"寻找暗夜里站在道口的母亲的艰难,“慌忙”“仔细"写出了“我”寻找母亲的迫切与专注。“突然看见"写出了“我”看见母亲手中那束光的惊喜。这样细化的处理,作用就是更好地表现“我"对母亲的思念与牵挂和对母亲的爱。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那一束光”首先是指手电筒的光,“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这束光让“我”在黑夜中看到了母亲的身影。
再理解深层含义,文章描写了母亲的点点滴滴,母亲对“我"的理解和疼爱,“你哥你姐就住在村里,我身体好好的不用挂念,打个电话就行了,那么远,跑来跑去浪费车费”“我理解母亲的本意,儿子好不容易在城里立足,她希望我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路,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要有半点闪失,因此,她不愿意耽搁儿子的时间。母亲总是把孩子看得重于泰山,却把自己看得轻于鸿毛”,母亲尽管思念儿子,但是总是责怪、阻止儿子回家,母亲就是那一束光,是母亲对孩子思念牵挂、理解支持的母性之光。
文章写“我心里一阵酸楚,‘施家屯’已是隔壁村庄,火车刚在一分钟前驶过松林村,我竟然没有看见我熟悉的村庄与站在路口的母亲”“就在一个路口,我突然看见有束电筒光在黑暗中照着火车"我在夜色的火车中,不过是一晃而过的黑点,那个叫作小米田的道口,不过只有三四米宽,而站在道口等我的母亲,她还没有一米六高啊”可知,为让母亲在路口等“我"而后悔,为没见到母亲而颓然,为见到母亲那束光而惊喜。母亲爱“我”,“我"也爱母亲,那一束光也体现了母子之间至纯至真的亲情之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李开会
龙颖
下了几天的暴雨终于停了,太阳也已经出来了,但风一吹还是很冷。小镇上萧条一片,街道旁家家闭门封户,一场暴雨把这往日的人间烟火也冲刷走了。
今天早上镇上要开会,要求各村各寨的村主任都要参加。一大早,老李就起来了,没惊扰村里任何人,自己徒步走到了镇上。
前脚刚踏进镇政府的院子里,一眼瞧见了空中飘扬的红旗,老李后脚就软了。整个人就像突然被扎了一针的皮球,内里轻飘飘的,十分没底。当了一辈子农民的他从未见过如此庄严肃穆的情景,心里一下就打了退堂鼓。后脚怎么也抬不起来,怎么也跨不过镇政府这铁门槛。
门卫觉得奇怪,赶忙出来询问:“老乡,您是有什么事?”
“我……我……我是营头村的村主任。"老李一把按住发抖的大腿,把后脚抬了进来。
“哦,来开会的吧。快去吧,他们快开始了。”门卫转身就走,给老李提了个醒。
老李见门卫进了传达室,关上了门,嗓子眼上的一颗心才落下了。老李抬手抹了抹额头的虚汗,整理了一下黑色的中山装,战战兢兢地走进了铁门。各个办公室的门都是开着的,老李也不知该从哪一扇门进,走到一扇门就往里瞧上几眼。
老李犹豫着要不要上去再问一下门卫,一抬眼,就看见了玻璃窗后面门卫迷惑的眼神。慌忙间,老李立刻转开了头,却在下一秒又看见了大门前立着的“为人民服务"的牌子。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的,像一团灼灼燃烧的火焰,烤得老李大汗直冒。
背后传来了门卫的开门声,老李全身血液突涌至心脏,心脏“突突”地撞击着胸口。老李往后偷瞄了一眼,发现门卫已经在门前拿什么东西了,老李大脑里立刻闪现出电视上的那些警匪狭路相逢的情景,警察快速掏出枪,朝着匪徒,抬手就是一枪。
老李心里害怕极了,抬起双脚,绕过“为人民服务”,噔噔跑上了二楼,一不小心摔在了楼道上,连忙捂住嘴,紧张地环视了四周。见没人,赶忙深吸了几口大气。
待稍稍平静下来,老李慢慢地趴在窗户上,只露出脑袋望向院子里。
门卫不知何时抬出了一张软椅,正舒舒服服地躺着晒太阳。老李紧绷的心才放松下来,顺着墙,一屁股滑坐在了冰凉凉的楼道上。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一惊一乍,老李憨实实地挠了挠头,忍不住笑了出来。
楼道里静悄悄的,老李迷迷糊糊间听到有人在讲话,断断续续的,一个人讲完另一个人接着。老李激动得立刻爬起来,循着声源悄悄地走过去。越往前走,声音越大,听得越清楚。老李高兴透了,终于找到开会的地方了。
他立刻从中山装的口袋里拿出工作报告稿,粗糙的大手刚一触碰到门把手,反射性地缩了回来,心里又打起了退堂鼓。
这么大的场面,要是徐主任,肯定不怕。可是,我是李老头啊,我怕啊!
会议室里面突然重重拍了一下桌子,老李被吓得哆嗦起来,整个人向门倾去,无意间推开了会议室的大门。
会议室里安安静静的,坐着的人都低垂着头,只有干练的镇长站着,十分正气凛然地叉腰看着面前的众人。他瞧见了门口哆嗦的老李,缓了缓神色问:“你是做什么的?”
老李定了定神,立刻解释道:“哦哦哦,领导您好,我……我是来开会的。"
老李赶忙摊开手中的东西,小步跑到镇长身边,双手递给他过目。
“你是?”镇长收了东西,放到了自己面前的桌子上。他的印象里没有哪个村的主任是长这样的。
“我是营头村的徐主任。"老李明明十分紧张,却强迫自己挤出笑容来回答他的话。电视剧里面,下属对领导都是这样的,老李也这样演。
“把笑容收了!干部要有干部的样子,嘻嘻哈哈的干什么!”
老李被威慑住了,心里的紧张现在全部都表现出来了。整个人抖得跟筛筛子一样,紫色的双唇激烈地上下打着架,硬是讲不出一句话来。
“营头村的徐主任,不是在昨天走访贫困户的路上被大水冲走了吗?"一堆人中不知谁说了一句,大家的目光突然齐刷刷地投到了老李身上。
老李知道自己被揭穿了,一只手不停地抹着脸上的汗,一只手紧紧地按住直发抖的腿,一时没控制住,瘫坐在了地上,大哭起来,“徐主任是个好人,山洪来的时候,他把报告稿塞给我,把我推到了旁边的高地,自己……”老李哭着拿过报告稿,深深地埋在自己的胸前,“今天的会他准备了好久,我只是想帮他把会开完……"
众人皆默默地低下了头,镇长抹了抹眼泪,蹲下来把老李扶起来坐到自己的位置上。自己走到了旁边,对着下面的人说:
“下面,我们有请徐主任报告自己的工作……”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卫"这一人物出现多次,引发了老李的心理波动和举止变化,从而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B.在意识到自己一惊一乍之后,老李忍不住笑了出来,这既是忐忑之后放轻松的表现,也是为自己解嘲。
C.老李进入会场时,恰逢会议气氛紧张,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他忙把徐主任的报告稿交给镇长检查。
D.听到老李代替徐主任开会的缘由,众人感到羞愧和不自在,为之前轻视老李的错误行为而低下了头。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描写了镇政府院中的红旗、“为人民服务”的牌子等典型景物,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这种气氛加剧了老李的紧张,促成其一系列反应。
B.镇长既有干练、威严的一面,也有面对群众的和蔼平易,是一位工作认真严肃、把人民放在心上的基层干部,落泪的细节体现出他的刚中之柔。
C.小说两次写到老李穿着黑色中山装,这种严肃正式又略显过时的服装穿在老农民身上,虽然显得不伦不类,但符合他不想引起其他开会人员注意的心理。
D.小说有两条线索,明线是老李开会的经过,暗线是徐主任为救群众而牺牲的故事,老李开会的原因最后才点出,小说善于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3.简要分析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4.这篇小说善于制造“反差"的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1.D
2.C
3.①营造出暴雨之后小镇萧瑟、冷清的氛围;
②多日暴雨暗示了文末徐主任救人牺牲的原因。
4.①老李底层小人物的身份和参加政府会议的行为形成反差;
②政府院子、会场的庄重气氛和老李的滑稽行为形成反差;
③文末为人民服务的主题升华和前文可笑的过程铺垫形成反差;
④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和徐主任舍己为民的牺牲精神形成反差。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
D.“羞愧和不自在”有误,众人知道了徐主任具体死因,“皆默默地低下了头,镇长抹了抹眼泪”,应为哀悼、悲痛。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不想引起其他开会人员注意”有误,对农民来说,黑色中山装就是开会的正装,这里是想认真完成徐主任的嘱托。而黑色又暗含悼念徐主任的意味。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小镇上萧条一片,街道旁家家闭门封户,一场暴雨把这往日的人间烟火也冲刷走了”,暴雨过后,人烟萧条,景物描写营造出暴雨之后小镇萧瑟、冷清的氛围;
“下了几天的暴雨”,多日暴雨,很可能会引发山洪,暗示了文末徐主任救人牺牲的原因,前后内容照应,使小说内容圆融,结构严谨。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独特艺术手法的能力。
老李底当了一辈子农民,是层小人物,如今要参加的镇政府召开的会议,他的身份和参加会议的行为形成反差;
“镇政府的院子……空中飘扬的红旗……大门前立着的‘为人民服务’的牌子"会议室里安安静静的,坐着的人都低垂着头,只有干练的镇长站着,十分正气凛然地叉腰看着面前的众人”,政府院子、会场气氛庄重;“老李后脚就软了……后脚怎么也抬不起来……噔噔跑上了二楼,一不小心摔在了楼道上,连忙捂住嘴,紧张地环视了四周。见没人,赶忙深吸了几口大气……老李明明十分紧张,却强迫自己挤出笑容来”,老李的行为滑稽可笑。二者形成反差;
文末明确徐主任救人牺牲,使为人民服务的主题得到升华,前文老李参加会议的过程充满滑稽可笑的场面,前后形成反差;
“老李一把按住发抖的大腿,把后脚抬了进来”“烤得老李大汗直冒"老李大脑里立刻闪现出电视上的那些警匪狭路相逢的情景,警察快速掏出枪,朝着匪徒,抬手就是一枪”“噔噔跑上了二楼,一不小心摔,一屁股滑坐在了冰凉凉的楼道上"整个人抖得跟筛筛子一样”,叙述语言幽默诙谐;“徐主任是个好人,山洪来的时候,他把报告稿塞给我,把我推到了旁边的高地,自己……”,老李哭着拿过报告稿,深深地埋在自己的胸前,“今天的会他准备了好久,我只是想帮他把会开完……”,徐主任舍己为民的牺牲精神感人至深,二者形成反差。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抉择
林语堂
战争开始之时,木兰正和全家在牯岭避暑。
阿眉现在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女,在南京一所教会中学念书。阿通已经大学毕业,正在上海附近政府电信局的无线电台做事。他请了六个礼拜的假,随家到牯岭。
时局越来越紧张,中国将来的命运如何?或沦为日本的保护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或抗战建国,使中国成为一个自由团结独立的国家。
在七月十七号,政府终于向全国广播抗战到底的国策。
阿通说:“我愿去前线。"
木兰喊道:“什么”她的脸突然沉下来。
“妈,怎么?您不恨日本吗?"
木兰看着荪亚,默不作声,荪亚也一言不发。
阿通又问:“您不赞成?现在国家需要人人奋斗哇。”
但是木兰却走开了,依然没说话。又经过一个钟头,她也一句话没说。她失去了心情的平静。她突然的感觉,就犹如战争来临时普天下的父母的感觉一样。战争已经来到门前,为什么过去她没想到呢?中国现在向她来有所索取,索取她的儿子,她和丈夫商量这件事。一个钟头之后,她和荪亚把阿通叫去,有话和他说。
她问:“你已经决定去打仗了吗?"
阿通回答说:“我若不去,我受教育有什么用?妈,我不了解您的意思。”
“你不能了解……我只是问你是不是已经决定。"
阿通说:“是,我已经决定。”
木兰心里在挣扎交战,她眼中流出泪来。她说:“阿通,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儿子…"
说着哭起来。
荪亚说:“儿子,你现在年轻,你不懂父母的心……”木兰喊道:“我宁愿自己死,不愿看见你死。我受不了。"他父亲又说:“阿通,你听着。你妈和我已经商量过。国家若需要你,你必须要去,可是你要知道,在我和你妈这方面忍受的牺牲比你的牺牲要大。我们并不是阻拦你。你也要为家里想一想。”
阿通说:“国若亡了,家还有什么用"
阿通两手很紧张地攥住椅子的两臂,他说:“爸爸,妈,我知道您两位老人家难过……可是我不得不去。”
木兰脸上流着眼泪,抬头看了看儿子,她说:“好,去吧!"
到九月一号,情势十分危急,孙亚和木兰决定把阿后接回杭州来,情势若再坏,就欲归不得了。
他们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接到阿通的一封信:
父母大人尊前,敬禀者,儿已从军。念及国若不存,家有何用若为人子者皆念父母儿女之私情,中国将如何与日本作战?祈勿悬念。不驱倭寇于东海,誓不归来。
儿阿通
木兰看完信愣住了。儿子已经从军,她内心有种震动,但是何处从军,在何部队?为何不先告知父母?一丝担忧迫使地越发急于往上海一行,也许阿通正在上海某处作战,亦未可知。他们到了上海但是那些日子在上海,并不太平、轰炸机天天在头上飞。空中机关枪的扫射常常打在街上和屋顶上爆炸之声,昼夜可闻。最坏的是,逃难的男、女、孩子,由闸北涌来,在大街上踟蹰犹豫而无所归。
前途如何,茫然不可知,她现在已经觉得自己是个无儿之母,也开始了解陈三的母亲等儿子回家的心情,望子归来似乎永远是母亲生活之中的一部分。
现在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到了秋天,但她又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生活的意义,也感觉到青春的力量正在阿通身上勃然兴起。
荪亚发现她的面容已经改变,虽然有点儿伤感,有点儿衰老,但却显得慈爱多了,她已经不再对死亡恐惧,也不再担心自己的遭遇,不再担心自己的利害。
不久,他们看到军队的卡车,上面载的是中国兵,高举着手向这些难民欢呼。如洪波巨浪起伏相续的欢呼声,向他们涌近,又由巨大的峭壁将声音传回。他们是开赴前线的部队。
军队的卡车近了,士兵戴着钢盔在车上站得威风凛凛,向老百姓招手。士兵得到民众的欢迎,开始唱出军歌,那军歌的重复句子是:
上战场
为家为国去打仗
山河不重光
誓不回家乡
木兰的眼泪开始往下掉,这时她四周每个人都参加了震耳欲聋的欢呼。歌声渐渐在远处变小,站在道旁的群众的欢呼声也渐渐淹没了那远处的歌声。很多人还在欢呼,有些人在流泪。
木兰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快乐感,一种光荣感,她想那是必然无疑的,她的激动为从前所未有。这种激动,只有个人融进伟大的运动中,才会感觉得到,她感觉到自己的国家,以前从来没有感觉得这么清楚,这么真实;她感觉到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的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她更感觉到一个民族,其耐心,其力量,其深厚的耐心,其雄伟的力量,就如同万里长城一样,也像万里长城之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
木兰所见的外在的光景改变了,她的内心也改变了,因为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她也迈步加入了群众,站在群众里她的位子上。
(节选自《京华烟云》,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兰和荪亚之所以开始不同意阿通从军打仗,是因为他们首先是站在父母角度来考虑孩子的生命安全,这是人之常情。
B.文章插入阿通写给父母的一封信的具体内容,将阿通忠勇爱国、牺牲自我、勇于斗争的精神展现出来,非常具有真实感。
C.小说中的军歌,凸显抗日军人誓死保卫国家的精神,使小说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时也看出作者林语堂作为爱国者的胸怀。
D.文章写到木兰看完儿子阿通的信后“愣住了”,一方面展现了她得知儿子参军的震撼,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写,描述了一个小家庭在大背景之下的抉择与成长,展现了国难当头之际国人的团结与爱国精神。
B.小说通过信件的巧妙安排,虚实结合,以实写虚,详略得当,和前文阿通想要去参军这一想法相呼应,使故事情节更完整。
C.本文由点到面,由写木兰一家在抗日时期的状况到写所有的抗战军民的抗战热情,增强了小说的张力,使小说更具感染力。
D.小说人物形象立体,木兰开始不同意儿子上前线,后来忍痛同意,经过了艰难的抉择,塑造了一位有着爱国情怀的母亲形象。
3.衬托是创作中常见的手法,它既可用类似的事物正衬,也可用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反衬。请从文本中各找一例加以简析。
4.请结合文本,筒析小说标题“抉择"的丰富意蕴。
【答案】1.D
2.B
3.示例:(1)正衬:如以陈三的母亲等儿子回家的心情烘托了阿通当兵后木兰对儿子的思念的痛苦。(2)反衬:如写难民逃难的情景反衬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的抗日热情。
4.(1)“抉择”既指政府在民族存亡的时候作出的抗战的决定,也指以阿通为代表的有志青年在抗战面前所做出的毅然参战的决定,还指木兰在经历内心种种矛盾之后所做出的决定。(2)“抉择"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在国难当头之际,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全国人民都做出了一个抉择,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抵御外侮,浴血奋战,展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暗示了她内心的痛苦”错误,依据原文“儿子已经从军,她内心有种震动,但是何处从军,在何部队?为何不先告知父母?一丝担忧迫使地越发急于往上海一行,也许阿通正在上海某处作战,亦未可知"可见,更多的是对儿子的担忧,再依据“现在她觉得自己的人生到了秋天,但她又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生活的意义,也感觉到青春的力量正在阿通身上勃然兴起”“木兰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情绪,是一种快乐感,一种光荣感,她想那是必然无疑的,她的激动为从前所未有"可知木兰内心没有体现痛苦。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以实写虚”错误,依据原文“他们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接到阿通的一封信:父母大人尊前,敬禀者,儿已从军。念及国若不存,家有何用?若为人子者皆念父母儿女之私情,中国将如何与日本作战?祈勿悬念。不驱倭寇于东海,誓不归来"可知作者通过信件的巧妙安排,用虚写的方式呈现,以虚写实,有利于突出主人公。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1)依据原文“前途如何,茫然不可知,她现在已经觉得自己是个无儿之母,也开始了解陈三的母亲等儿子回家的心情,望子归来似乎永远是母亲生活之中的一部分”以陈三的母亲等儿子回家的心情正面烘托了阿通当兵后木兰对儿子的思念的痛苦;
(2)依据原文“最坏的是,逃难的男、女、孩子,由闸北涌来,在大街上踟蹰犹豫而无所归"不久,他们看到军队的卡车,上面载的是中国兵,高举着手向这些难民欢呼。如洪波巨浪起伏相续的欢呼声,向他们涌近,又由巨大的峭壁将声音传回”“军队的卡车近了,士兵戴着钢盔在车上站得威风凛凛,向老百姓招手。士兵得到民众的欢迎,开始唱出军歌"可知难民逃难的情景反衬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的抗日热情。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1)依据原文“时局越来越紧张,中国将来的命运如何?或沦为日本的保护国,陷于万劫不复之地;或抗战建国,使中国成为一个自由团结独立的国家。在七月十七号,政府终于向全国广播抗战到底的国策”可知“抉择"指政府在民族存亡的时候作出的抗战的决定;
依据原文阿通信中“不驱倭寇于东海,誓不归来”可知“抉择"还指以阿通为代表的有志青年在抗战面前所做出的毅然参战的决定;
依据原文“前途如何,茫然不可知,她现在已经觉得自己是个无儿之母,也开始了解陈三的母亲等儿子回家的心情,望子归来似乎永远是母亲生活之中的一部分”“也不再担心自己的遭遇,不再担心自己的利害"木兰所见的外在的光景改变了,她的内心也改变了,因为真正的中国老百姓是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在他们深爱的中国土壤里。她也迈步加入了群众,站在群众里她的位子上”可知“抉择"还指木兰在经历内心的挣扎交战、种种矛盾之后所做出的决定。
(2)阿通毅然参军,木兰最终同意,“她四周每个人都参加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在国难当头之际,从个人到家庭,再到全国人民都做出了一个抉择。依据原文“这种激动,只有个人融进伟大的运动中,才会感觉得到,她感觉到自己的国家,以前从来没有感觉得这么清楚,这么真实;她感觉到一个民族,由于一个共同的爱国的热情而结合,由于逃离一个共同的敌人而跋涉万里;她更感觉到一个民族,其耐心,其力量,其深厚的耐心,其雄伟的力量,就如同万里长城一样,也像万里长城之经历千年万载而不朽"可知“抉择”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大家同心协力,共同抵御外侮,浴血奋战,展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
梁晓声
周秉昆从郑娟手中接过楠楠的骨灰盒,紧紧抱在胸前,泪如雨下,“楠楠,楠楠,爸的好儿子,爸没去接你……"他泣不成声。周蓉朝周聪使了个眼色,周聪要从父亲手中接回骨灰盒。周秉昆不松手。
周聪小声说:“爸,妈更需要你抱抱她。”秉昆这才松开了手。
周聪将骨灰盒轻放在靠墙的长方桌上时,秉昆已将郑娟抱在怀中了。郑娟的脸贴在周秉昆胸前,呜呜哭得像个孩子。周蓉周聪互相看看,都流下眼泪。
在楠楠遇害这件事上,郑娟的表现与秉昆相反。因为秉昆当时吐血昏过去,住院了,她表现得相当坚强,大大出乎朋友们的预料,也令周聪、周蓉特别敬佩。
“作为母亲,一个文化程度很低的中国母亲,我对儿子唯一的教育,就是希望他长大后是一个好人。如果他不是一个好人,那么不管他多么出人头地,都会让我伤心。现在,他用行动证明了我的希望没有落空。我有多么悲伤,同时就有多么欣慰……"郑娟在大学里为周楠举行的追思仪式上说。
周蓉、冬梅和周聪,他们都想为郑娟写好讲话稿,让她事先背下来。
郑娟问:“需要我说很多吗?”
亲人们说不用,又不是演讲,几句就行。如果她实在不想说什么,其他亲人也可以代替讲话。
郑娟说:“我想说,话多了我说不好,就几句话我还是说得来的。"周聪说:“妈,你如果想好了说什么,最好先说给我们听听。”郑娟却说:“不用,妈又不是小孩子。"
郑娟在台上讲话时,只流泪,没有哭,甚至都没抽泣一声。周蓉为她做翻译。她刚说了前两句,周蓉便猜到她接下来会怎么说。她的样子那么镇定,那么从容不迫,亲人们完全放心了。周蓉的英语口译水平是一流的,表现也无可挑剔。
参加追思仪式的师生们为她们鼓掌,那是不同寻常的,人们情不自禁地为她们的真诚破例了。
事后,有电视台和报社记者要采访。他们对周蓉郑娟姑嫂二人很有兴趣,两人中,一个是举止优雅、学养深厚的学者,而另一个是粗服乱头、笨拙淳朴的家庭主妇。他们认为很有新闻点,值得深度报道,但都被亲人们拒绝了。于是,竟有小报怀疑,除了母亲可能是真的,其余四位所谓亲人可能都是中国有关部门的人员冒充的。
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人对周楠母亲和亲人们的敬意完全是真实的,但他们对周楠舍身保护师生的赔偿却相当苛刻。周楠属于公派留学生,没有缴纳人身安全意外保险,学校不会为枪击事件受害者提供多少经济补偿,只会提供道义上的支持。对于枪击案件中的伤亡者,另有慈善基金伸出了援手,总算给了一些救济,但需要办理一系列复杂的手续。
当周蓉手持多份表格向郑娟说明情况时,郑娟平静地说:“咱们并不是来祈求同情和怜悯的,是不是?”
周蓉说:“那是,但你作为楠楠的母亲,有权利理直气壮地接受一笔……"她一时不知该用什么词,求助地看着嫂子冬梅。
冬梅也想不出更好的词,只能这么说:“弟妹,你别立即决定,今晚考虑考虑,明天早晨再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郑娟说:“那我考虑考虑。我太累了,想一个人待会儿。"周蓉们便都离开了她的房间,到了冬梅的房间。
周聪说:“姑,大娘,自从我和我妈都有了工作后,我妈就再没认为钱对我们家很重要。她对钱的认识一向有限,够花就知足,你们真得从长远方面引导引导她。”
周蓉说:“你先出去,我和你大娘商量一下。"周聪走出房间后,周蓉说:“对于钱,她是像周聪说的那样。”
冬梅也是个从小就没有金钱概念的人,她提醒说:“要不你再去给她讲讲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周蓉说:“看来有必要。”
她回到郑娟的房间,郑娟已躺在床上了。
周蓉坐在床边,绕了几个话题,开始谈到美元与人民币汇率。郑娟流下泪来,她说:“姐啊,你比我这个妈还强,你还在法国见着了楠楠一次。可我……楠楠发了重誓,他爸不出狱,他就不回国。我那么多年以来,日盼夜盼,终于盼到他爸出狱的一天了,也终于盼到全家团圆的年头了,可见着的却是……我现在满脑子都是楠楠小时候的样子,不闭眼睛困得头痛,一闭眼睛楠楠就在我眼前,想跟我说话似的……姐啊,你跟我说的事,现在入不了我的脑子啊!"
听她那么一说,周蓉默默地退出了房间。
第二天早饭时,郑娟低垂着目光说:“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再者呢,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
周蓉和冬梅互相看看,都没说什么,默默点头而已。于是,周蓉按郑娟的意见,在报上发了一则简短声明,结果引起了更多记者的采访请求。当记者们赶到周家人的住地时,他们已乘上了回国的班机……
(节选自《人世间》有删改)
注:题目为编者自加。周楠:公费美国留学生,学成即将归国,却因为见义勇为而被人射杀;郑娟:周楠母亲;周秉坤:周楠养父;周聪:周楠弟弟;周蓉:周楠姑姑;郝冬梅:周楠大妈。
1.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娟舍弃补偿金是因为她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热情和尊敬,觉得来回机票和吃住已经花费人家很多钱,不好意思再要了。
B.儿子能成为一个见义勇为的好人带给一个母亲的欣慰,让作为生母的郑娟表现得比作为养父的周秉坤坚强,赢得亲人敬佩。
C.周蓉和郝冬梅劝说郑娟接受补偿款既出于他们以往对郑娟为人处世的了解,也是出于对郑娟一家未来生活的关心。
D.周楠舍身救人,郑娟等周家人拒绝接受美国慈善机构补偿款,这些做法体现出中华民族无私助人、不求回报的传统美德。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娟发言结束后,记者们的反应表明美国记者对郑娟和周蓉的极大兴趣,也为后文记者们见到郑娟在报纸上的简短声明后蜂拥而至做了铺垫。
B.郑娟在见到周秉坤后哭得像个孩子和她在美国坚强的表现不一致。这种亲人面前的真情宣泄使得郑娟这个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立体丰满。
C.选文中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并且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突出了郑娟的善良和坚强。
D.选文采用了大量的对话描写,每个人的语言都符合自己的身份特点,这种写作手法更适合中国大众的阅读习惯,更容易为阅读者接受并容易产生共情。
3.有人评价《人世间》中的郑娟:“身处逆境的郑娟磨炼着隐忍坚强中的明理”,选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郑娟的这一特点?
4.梁晓声在谈《人世间》的创作时说:“不论是灾难、战争,还是时代转折期的阵痛……更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请你就选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案】1.A
2.C
3.(1)周蓉等人想要为她写发言稿或者代替她发言时,她婉拒并坚持自己发言。
(2)她拒绝接受金钱上的补偿。
(3)她回到国内才在周秉坤怀里哭泣。
(4)周蓉劝说她接受补偿款时,她流泪的诉说表明她深明大义。
4.(1)郑娟放弃补偿款体现出对儿子爱的纯洁,亲情之纯粹,这是亲情的温暖。
(2)郑娟对美国的接待心存感恩,表达了她的理解、体恤,让读者感受到了她带来的温暖。
(3)周蓉、郝冬梅等人对郑娟的安慰、帮助体现了亲人之间的温暖。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觉得来回机票和吃住已经花费人家很多钱,不好意思再要了"分析错误。从小说中“姐,嫂子,我认真考虑过了……我是来接儿子回家的……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可知,郑娟放弃补偿金除了这些原因外,最主要的是认为儿子的性命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选文中对主人公郑娟的刻画采用了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错误。对郑娟的刻画没有心理描写。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郑娟的“隐忍坚强中的明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小说中周蓉等人想要为她写发言稿或者代替她发言时,她表示“我想说,话多了我说不好,就几句话我还是说得来的。"这表现出她的坚强,她用自己的发言来表达对儿子的赞美和怀念。
其次,她在周楠的补偿问题上没有在意金钱的数额问题,她最后拒绝接受金钱上的补偿,“周蓉按郑娟的意见,在报上发了一则简短声明,结果引起了更多记者的采访请求”。这些表态都体现出郑娟心怀感恩之情,表明她的明理。
再次,与周秉坤吐血昏倒住院相比,郑娟回到国内才在周秉坤怀里哭泣。“郑娟的脸贴在周秉昆胸前,呜呜哭得像个孩子"她表现得相当坚强,大大出乎朋友们的预料,也令周聪、周蓉特别敬佩”,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郑娟坚强的性格。
在周蓉劝说她接受补偿款时,“咱们并不是来祈求同情和怜悯的,是不是?"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再者呢,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这些诉说表明她深明大义。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及评论性语句的能力。
在周蓉劝说之后,郑娟做出了放弃补偿款的决定,她说“楠楠这孩子的死,不能和钱沾一丁点儿关系。我敢肯定,秉昆也会是这么个态度。我们当父母的,如果花儿子用命换来的钱,那是种什么心情?”,从这些话可以体现出郑娟对儿子爱的纯洁,亲情之纯粹,其中不掺杂任何的利益关系,这是亲情的温暖。
从“再者呢,人家处处对咱们恭敬,拿咱们当高贵的人物一般接待,咱们五个人的来回机票吃住,已经花了人家不少钱,所以你们替我谢谢就是了”可以看出,郑娟并没有因为周楠在美国的死亡而对美国有任何的怨恨,而是对学校的贴心接待心存感恩,这体现了她对别人的理解、体恤,这也是她所一贯表现出的品质。这些行为让读者感受到了她带来的温暖。
而在郑娟遭受丧子之痛后,周蓉、郝冬梅等人对郑娟表现出真诚的关心,为她着想希望她接受补偿款,而在郑娟说明拒绝捐款的理由后,又全力地支持她的决定,替她在报纸上发表声明,他们对郑娟的安慰、帮助体现了亲人之间的温暖。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事
沈从文
这事说来又是十多年了。
算来我是六岁。因为我第二次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辨子就不见了。那是夏天秋天之间。妈怕我到外面乱吃东西,每天都要靠到她身边坐着,除了拿五个小钱到道门口去买士元的凉粉外,剩下便都不准出去了!至于为甚又能吃凉粉,那大概是妈知道士元凉粉是玫瑰糖,不致吃后生病吧。本来那时的时疫也真凶,听隔壁瑞龙妈说,杨老六一家四口人,从十五得病,不到三天便都死了!
爹好象到乡下江家坪老屋去了好久了,有天忽然要四叔来接我们,大概也就是闻到城里时疫的事情吧。妈也不说什么,她知道大姐二姐都在乡里,我自然有她们料理。只嘱咐了四叔不准大哥到乡下溪里去洗澡。
因大哥前几天回来略晚,妈摸他小辫子还湿漉漉的,知他必是同几个同学到大河里洗过澡了,还重重的打了他一顿呢。四叔人不大肥,但很精壮。妈常说这是会走路的人。铜仁到我凤凰是一百二十里蛮路,他能扛六十斤担子,一早动身,不摸黑就到了,这怎么不算狠!他到了家时,便忙自去厨房烧水洗脚。那夜我们吃的夜饭菜是南瓜炒牛肉。
妈捡菜劝他时,他又选出无辣子的牛肉放到我碗里。真是好四叔呵!
那时人真小,我同大哥还是各人坐在一只箩筐里被四叔担去的!大哥虽大我五六岁,但在四叔肩上似乎并不什么不匀称。乡下隔城有四十多里,妈怕太阳把我们晒出病来,所以我们天刚一发白就动身,到行有一半的唐峒山时,太阳还才红红的。到了山顶,四叔把我们抱出来各人放了一泡尿,我们便都坐在一株大刺栎树下歇憩。那树的杈桠上搁了无数小石头,树左边又有一个石头堆成的小屋子。四叔为我们解说,小屋子是山神土地,为赶山打野猪人设的。树上石头是寄倦的:凡是走长路的人,只要放一个石头到树上,便不倦了。但大哥问他为甚不也放一个石子时,他却不做声。
他那条辫子细而长,正同他身子一样,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芸儿,莫闹!扯着我不好走!"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
“四满①,到了?”大哥很着急的这么问。
“快了,快了,快了!芸弟都不急,你怎么这样慌?你看我跑!"他略略把脚步放快一点,大哥便又嚷摇的头痛了。
他一路笑大哥不济。
到时,爹正同姨婆五叔四婶他们在院中土坪上各坐在一条小凳上说话。姨婆有两年不见我了,抱了我亲了又亲。爹又问我们饿了不曾,其实我们到路上吃甜酒、米豆腐已吃胀了。上灯时,方见大姐二姐大姑满姑②各人手上提了一捆地萝卜进来。
我夜里便同大姐等到姨婆房里睡。
乡里有趣多了!既不很热,夜里蚊子也很少。大姐到久一点,似乎各样事情都熟习,第二天一早便引我去羊栏边看睡着比猫还小的白羊,牛栏里正歪起颈项在吃奶的牛儿。
我们又到竹园中去看竹子。那时觉得竹子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本来城里的竹子,通常大到屠桌边卖肉做钱筒的已算出奇了!但后园里那些南竹,大姐教我去试抱一下时,两手竟不能相掺。满姑又为偷偷的到园坎上摘了十多个桃子。接着我们便跑到大门外溪沟边上拾得一衣兜花蚌壳。
事事都感到新奇:譬如五叔喂的那十多只白鸭子,它们会一翅从塘坎上飞过溪沟。夜里四叔他们到溪里去照鱼时,却不用什么网,单拿个火把,拿把镰刀。姨婆喂有七八只野鸡,能飞上屋,也能上树,却不飞去;并且,只要你拿一捧苞谷米在手,口中略略一逗,它们便争先恐后的到你身边来了。什么事情都有味。我们白天便跑到附近村子里去玩,晚上总是同坐在院中听姨婆学打野猪打獾子的故事。姨婆真好,我们上床时,她还每每为从大油坛里取出炒米、栗子同脆酥酥的豆子给我们吃!
后园坎上那桃子已透熟了,满姑一天总为我们去偷几次。爹又不大出来,四叔五叔又从不说话,间或碰到姨婆见了时,也不过笑笑的说:“小娥,你又忘记嚷肚子痛了!真不听讲——芸儿,莫听你满姑的话,吃多了要坏肚子,晚上又吃不得鸡膊腿了!”
乡里去有场集的地方似乎并不很近,而小小村中除每五天逢一六赶场外通常都无肉卖。因此,我们几乎天天吃鸡,惟我一人年小,鸡的大腿便时时归我。
(选自《湘西往事》,有删改)
(注)①四满:湖南乡人称叔叔为满满。②满姑:湖南乡人称最小的姑母。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叔人很精壮,他能担着“我"和大哥去隔城四十多里的乡下,正像妈常说的,四叔是个“会走路的人”。
B.“乡里有趣多了"事事都感到新奇”“什么事情都有味”,这些感慨充分说明在“我”这个孩子眼里,乡下生活是新鲜的。
C.四叔照鱼、满姑偷桃等细节体现了乡下生活的自由有趣,姨婆亲“我"、鸡大腿归“我”等细节体现了姨婆等人对“我"的疼爱。
D.文章描绘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场景,和“我”在城里的生活形成了对比,体现了“我"对乡下生活的喜爱和对城里生活的厌倦。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运用了大量方言,如“为甚”“摸黑"四满”等,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以儿童的视角来叙事,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B.文章开头介绍的“我"在城里生活的情况,既体现了妈对孩子们的担心、疼爱,也交代了“我”和大哥去乡下生活的原因。
C.满姑是最小的姑母,她为我们到后园坎上偷桃子的情节,既突出了满姑的调皮淘气,又反衬了“我"的天真无邪。
D.文章倒数第三段在写姨婆喂的野鸡时,用白描的写法突出了鸡不怕人的特点;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3.小说两处画横线语句中都提到了四叔的“辩子”,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4.文中写了十多个人物,但并无所谓的主要人物,有的人物甚至一笔带过。请结合作品探究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1.D
2.C
3.①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使小说的情节更加的连贯;②表明“我”对四叔的辫子很感兴趣,突出“我"幼年时的淘气和四叔的和蔼憨厚;③表达“我”对美好往事的怀念,为下文写淳朴的人情关系做铺垫。
4.①淡化个体,突出群体形象,更能表现乡村人的人性之善;②淡化个体,更能突出“往事"的主体地位,点明题意;③叙写众人之善,更能渲染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④这种写法使小说在叙述语言上有散文化倾向,带有一种恬淡闲远的韵味。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的能力。
D.“和对城里生活的厌倦”说法错误,文章只是体现了“我"对乡下生活的喜爱,并没有写“我”对城里生活的态度。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的能力。
C.曲解文意,满姑偷桃主要突出了满姑对“我"的疼爱,不能理解为“反衬了‘我’的天真无邪”。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中物象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算来我是六岁。因为第二次我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辫子就不见了"分析,四叔剪去了辫子,暗示了故事的社会背景:清朝末年,民国初年。
结合“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芸儿,莫闹!扯着我不好走!’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分析可知,“辫子"表现人物形象,写出了我的“淘气”和四叔的和和气气、温和憨厚。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开头提及四叔的“辫子”,文中写四叔担“我”去乡下的途中又两次提及“辫子”,结构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体现小说的整体性。
写四叔的辫子,写四叔借“我”去农村的事情,表达“我"对美好往事的怀念,歌颂了美好的人情关系,为下文写满姑偷桃、四叔照鱼,姨婆亲“我”,鸡大腿归“我"等表现淳朴的人情关系的事情做铺垫。
4.本题考查学生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这篇小说没有所谓的主要人物,有的人物甚至一笔带过,这是淡化了叙述的个体,有突出了群体形象的作用。
首先,在塑造人物形象上,小说写了十多个人物,但并无所谓的主要人物,这样,更能突出这类人整体的形象特征,表现当地乡村人淳朴的人情之美,这种美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民风,起到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其次,在渲染的环境氛围上,营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和谐温馨的环境氛围,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总能感受到那流露出的淳朴的乡村气息,朴素勤劳的民风。
再者,在文章的主旨上,文章题目为“往事”,主要内容紧紧围绕这群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往事写起,更能表现文章主旨,突出乡村人的人性之善。
最后,在叙述语言上,更加随意,显得恬淡闲远,这也符合作者沈从文的通过描写乡村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的写作特色,体现了他“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
五、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沂州道上
邓友梅
赶车人个子魁梧,黑地里看不清脸相,问过我俩的来处后,骡车就摇晃着出了村子。
风悠悠地吹着,一团团黑云从沂蒙山顶往东南涌过来,一带山峦成了墨黑色。沂州道上,一片肃穆景象。
坐在我对面黑影中的是顾彤,一个热情而容易激动的人。我俩来临沂采访,对象是一位出色的农业社主任。顾彤望望四周,充满感慨地说:“这条道,我十年没走了。十年前,我在这里认识了一个人。那人高大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我眼前,他那火焰似的目光总烧得我浑身震动。这两天,看到这久别的景象,他的影子又在我眼底活了过来。”
他说的是什么人呢?我禁不住要求他讲下去。
一九四七年夏末,我们那个纵队奉陈毅将军的命令从鲁中插到鲁南敌后,破坏敌人的重点进攻。
西进第一天,火药烟似的黑云连成一片,从西北方压下来。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智慧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优化合同
- 2025年度橙子包装设计与定制生产合同2篇
- 2025年度环保设备销售与服务合同4篇
- 2024版人身损害赔偿协议
- 二零二四年外墙清洗专业团队服务合同样本3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环境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 二零二五版城市综合体土方运输与临时堆场租赁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饮业人力资源派遣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特色小镇物业经营权及配套设施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科技公司股份交易与税收筹划合同3篇
- 上海纽约大学自主招生面试试题综合素质答案技巧
- 办公家具项目实施方案、供货方案
- 2022年物流服务师职业技能竞赛理论题库(含答案)
- 危化品安全操作规程
- 连锁遗传和遗传作图
- DB63∕T 1885-2020 青海省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技术规程
- 高边坡施工危险源辨识及分析
- 中海地产设计管理程序
- 简谱视唱15942
-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
- 项目付款审核流程(visio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