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枣儿
知识目标:
1、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积累生字词。
2、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3、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能力目标: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
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活状况,正确认识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反思
现代社会与人的感情之间的冲突,关注亲情、关注身边的孤独人群。
教学重点:
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剧本的主题,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读法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相关知识介绍:
1、作者及作品简介: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
中国曹禺戏剧奖一一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
演员奖。
2、剧本的相关知识:
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
行演出。
剧本的内容:剧本主要由人物对话(即对白)和舞台提示组成。舞台提示一般指
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指出场景或其它效果变换等。
3、扫除文字障碍:请读准字音:
蓦然mo翘首qiao咀嚼jQju6因冏hil
liin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剧本内容:
1、概括剧情。
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老人回忆
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
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到自己身边,来吃
这家乡的“枣儿”。
2、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
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3、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本文把时空集中在什么地
方?“枣儿”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红枣儿树下,老人思念亲人的场景交待,枣树为背景。
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借“枣儿”牵系和寄托人
物的感情:老人和男孩因“枣儿”而相遇、而亲近,又因“枣儿”而引起他们对
亲人的思念和呼唤。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在剧中,
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
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全
剧的结构与内容都与“枣儿”密切相关。
3、从老人与男孩的交谈中,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往事?
(1)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
(2)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
(3)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4)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
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4、剧中人物各是什么样的人?塑造这些人物运用的是什么方法?
明确:老人、孩子的语言动作表现其形象,反映社会变化。
老人:老一辈农民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念旧而传统,有希望有失落。(首先是
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年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
留守家园。老人的形象又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
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念
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农村)思念亲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是年幼的新生一代
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
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父亲在城里又有了一个家,他爱吃巧克力并盼望父亲
带巧克力回来,则显示了男孩成长环境的鲜明时代特征。)
合作探究: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
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
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
5、剧本表达了人物形象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孩子对父亲的期盼之情,老人对孩子的怜
爱之情以及老人对往日岁月的怀念之情。
小结:全剧以“枣儿”为题,“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
行对话,老人回忆品味“枣儿”的往事,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他们满怀
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四、深入探究,理解剧本内涵
一部优秀的作品,必然是意蕴丰富的作品。《枣儿》能够获奖,决不仅仅因
为它揭示了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期盼亲人的痛苦;它还具有更深厚的社会内涵。
1、你能说说“枣儿”的象征意义吗?
剧本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以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枣儿”是亲情
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合作探究: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
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本中既表现了
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的固守、对精神家
园的追寻,也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
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2、戏剧语言有时较含蓄,有丰富的潜台词。揣摩语言,分析下列台词中加横线
句子的象征意味。
(1)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
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
老人(自豪地)我的儿子就叫“枣儿”。
并非指个子,隐含了永不褪色的亲情,永远割舍不了的乡情。
(2)男孩(接住,看枣)爷爷,这熟枣儿和你一样。
老人和我一样?
男孩和你脸一样,皱巴巴的。
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
嫩白光滑呢。唉!眨眼工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从匾子里挑了颗熟
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还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老人内心呼喊儿子,因儿子没有回应而伤心;老人被儿子遗忘,透出一种
深深的失落感。
(3)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
味。
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不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
月、对传统生活、对精神家园的感情。
(4)男孩枣儿叔叔啥时候回来?
老人不知道。
男孩迷路了吧?(见老人沉默,自语)不会的。这棵树好大好大,会
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见老人不语)爷爷,你怎么了?
“迷路”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失落、
精神家园的失落。
(5)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来了。
男孩来呢,你的枣儿甜!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它是现代生活的象
征。走出去的人们,往往迷恋于外面世界,忘记了回家的路,但喧嚣之后,他们
最终会回来的。
(6)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
他早晚会回来的。
道德、伦理、亲情是每个人必须有的,但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
挡地席卷着一切,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3、开头结尾使用了同一首童谣,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课文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同一首童谣。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
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
“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
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但情境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前台,
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人回应转为“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的声音”,既与开头相
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文中的老人和孩子都没有具体的姓名,看来这个故事具有普遍性。现在
请同学们看两则广告:常回家看看、有时间多陪陪孩子。
这两则广告和《枣儿》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反应了现代社会的亲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力学作业答案
- 金融科技与银行业
- 消防知识大讲座
- 金融机构防范洗钱活动内部控制制度
- 工业自动化控制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中华蜜蜂购销合同协议书
- 机械工程原理与运用知识题库
- 公司经营大额借款合同书
- 工厂劳动用工合同
- 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人才招聘中的社交媒体运用与效果评估
- 北京2025年北京教育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人力资源许可证制度(服务流程、服务协议、收费标准、信息发布审查和投诉处理)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数学试卷(苏教版)
- 2024年4月贵州省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易错题梳理和重难提升(含答案)
- 西安市绿化养护管理标准
- 一只猫的生命哲学The Zen of Cat(中英文)
- 中外酒店财务管理比较研究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