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新人教版_第1页
陕西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新人教版_第2页
陕西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新人教版_第3页
陕西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新人教版_第4页
陕西专版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第三单元综合素养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17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箬篷(nuò) 垂髫(tiáo) 椎髻(chuí) 君子好逑(qiú)B.长髯(rán) 翕忽(xī) 邑人(yì) 窈窕淑女(yǎo)C.问津(jīng) 佁然(yǐ) 悄怆(qiǎo) 参差荇菜(cēn)D.间隔(jiàn) 俶尔(shù) 壬戌(xū) 琴瑟友之(sè)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A.珮环幽邃怡然自乐曾不盈寸B.翠蔓篆章矫首昂视因事象形C.寂寥修狭蒹葭萋萋视端容寂D.俨然寤寐关关雎鸠凄神寒骨3.经典诗文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_,天际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八月湖水平,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3)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桃花源记》)(4)___________________,左右采之。(《关雎》)(5)___________________,道阻且右。(《蒹葭》)(6)亲人见了亲人面,_____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7)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出游鱼的数量和形神姿态,也从侧面生动传神地写出潭水的清澈透亮。(8)《关雎》中的主子公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奇异联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描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4.[2024·唐山期中改编]情境题以下是《经典常谈》的书目的节选部分以及两个同学阅读《经典常谈》后的对话,请你依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将对话补全。(3分)序《说文解字》第一《周易》其次《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四书”第七《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小王:这本书的作者是(1)___________,他在“序”中写道:“假如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小李:它是一些古书的“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小王:阅读这本书时,我先阅读了书目,了解全书的内容和结构,然后,依据自己的爱好进行了选择性阅读。我很宠爱《诗经》,除了它,你宠爱其中介绍的哪部经典?为什么呢?小李:(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①价值是因时间历练而闪光的。②在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虽然我们特殊庆幸可以拥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也可以有多样的价值碰撞,但作为追逐时代幻想的中国人,我们要把自己的价值追求与时代精神相结合。③只有如此,就能演奏出铿锵激越的时代旋律。④当代不少科学家都选择了将自己的幻想融于时代价值中,_____________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看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在第④句中的横线处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二、综合性学习(7分)6.<传统文化>八年级(2)班开展主题为“传统文化破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活动一:读新闻】今日,中国风被广泛应用于流行文化领域。小芳搜集到了下面的新闻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新闻材料的内容要点。(不超过25字)(2分)纪录片《流光拾遗之旅》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指导,通过持续寻访非遗传承人,向全球玩家呈现中国非遗的魅力。该纪录片于2024年1月24日播出,仅3天全网播放量就已超过400万,目前已在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制作了15种语言字幕的版本,可谓风靡全球。【活动二:说图标】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节日感爱好的小语同学,收集了下面三个节日图标。请你从下面三个图标中任选一个,结合节日传统进行解说。(2分)【活动三:集诗词】描写四季景物的古诗词,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形象,说话、作文时引用古诗词句可以增加表达效果。小文同学打算制作“四季诗韵”集锦,请你也分别写出描写春夏秋冬的两句诗词。(2分)【活动四:写汉字】请将下面的语句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1分)我爱中国传统文化。三、阅读(共14小题,计46分)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30分)(一)<人文信息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12分)材料一:①当年楚汉相争,刘邦从汉中出兵攻打项羽时,接受大将军韩信的计谋,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并占据陈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使得刘邦顺当挺进关中,为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而陈仓也因此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芳名。可陈仓拥有的,远不止于此。②古时的战略要地,皆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形优势,陈仓也不例外。陈仓南依秦岭,北靠陇山余脉,西沿渭水,东连岐山,三面环山,中部低洼。③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发生之前,陈仓的文化积淀已经特殊深厚。新石器时期,这里是高度发达的原始农耕文明地区,相传炎帝在这里诞生,开创了中国农耕文明史。到了商周时,陈仓已成为一等诸侯大国——西虢的都城和京畿要地。春秋战国时,这里还是秦国两次建都处……④历史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在这里留下了不少文物痕迹。何尊,出土于陈仓,尊内底铸有铭文,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目前所知的“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何尊现保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那里是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馆藏文物12000余件(组),其中一级文物120余件,包括何尊、折觥、厉王胡簋等禁止出境文物,这些文物是探讨周秦文化的重要历史实物。材料二:①陈仓的记忆在历史深处,也在鲜活的当下。即使时代更迭万千,古陈仓的气韵,也照旧深深烙印在陈仓人的性格之中。他们好像生来就有一种从容的底气,不慌不忙,闲看人世百态。这样的心态也造就了他们对于生活的享受看法,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美食与民俗了。②陈仓美食极具西府特色,兼具混搭的气质。萝卜熬肉、烧肉面皮、浆水滑鱼片等极具陕菜特色的陈仓美食和经典小吃风味肉盒、酥皮糖糕等,折服了多数美食达人的味蕾。③陈仓还是社火艺术之乡,各村都有耍社火的传统和服装道具。社火属于祭祀文化范畴,人们期盼新的一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家业兴盛,人丁健康,逢正月十五前后,装扮成各路神仙、历史名人,在街道庭院游转,以图大吉大利。材料三:①秦岭凝翠,渭水之滨,崇文尚礼。渭滨区地处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宝鸡市的主城区,因面临渭水而得名。渭滨区文化底蕴深厚,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②改革开放四十几年来,渭滨区委、区政府细致实行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持续推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全区人民开拓创新,奋勉图强。渭滨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更,综合实力明显增加,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③如今,渭滨人民正在享受着渭滨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福利。渭滨工业强区、商贸大区、旅游名区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楚,发展措施更加完善。7.请你简要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4分)(1)材料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你结合平常积累和上述材料的内容,当个小导游,给远方的客人介绍一下宝鸡的魅力。(5分)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仓南依秦岭,北靠岐山,西沿渭水,东连陇山余脉。B.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发生之后,陈仓的文化积淀已经特殊深厚。C.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D.陈仓的记忆只在鲜活的当下,陈仓人对生活抱有享受看法,陈仓的美食很丰富。(二)[2024·南通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18分)怒绿刘心武①那绿令我震惊。②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腿般粗的国槐,因为开往旁边建筑工地的一辆吊车行驶不当,将其从分杈处撞断。我每天闲逛总要经过它身边,它被撞是在冬末,我恰巧远远目睹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一天,天气很冷,我走近时,望见从那被撞断处渗出的汁液,泪水一般,但还没等往下流淌,便冻结在树皮上,令我心悸气闷。我想它确定活不成了。但绿化队后来并没有挖走它的残株。开春后,四周的树都再度先后放绿,它仍默然枯立。谁知暮春的一天,我突然发觉,它那残株上,竟长出了几根绿枝,令人惊喜。过几天再去探望,呀,它长出了更多的新枝,那些新枝和下面的株桩在比例上很不协调,好像等不及渐渐伸展,所以奋力上扬,细细的,挺挺的,尖端恨不能穿云摩天,两边滋出柔嫩的羽状叶片……到初夏,它的顶枝所达到的高度,几乎与头年丰茂的树冠齐平,我围围着它望来望去,只觉得心灵在充电。③这当然并非多么希奇的景象。记得三十多年前,一场大雷雨过后,什刹海畔的一株古柳被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残存的一半,坚韧地抖擞着绿枝,接着它的生命拼搏,曾给住在旁边的苦闷中的我以极大的激励,成为支撑我度过那些难以认知的荒谬岁月的精神滋养之一。后来我曾反复以水彩和油画形式来刻画那半株古柳的英姿,惋惜我画技不佳,只能徒现其外表而难传达其神髓。④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曾在大型的美术展览会上,看到过取材类似的绘画;再后来有机会到国外的各种美术馆参观,发觉从古至今,不同民族的艺术家,以各种风格,都曾创作过断株重长新枝新芽的作品。这令我坚信,尽管各民族、各文化之间存在着若干难以共约的观念,但整个人类,在某些最基本的情感、思索与诉求上,是心心相通的。⑤最近常亲近丰子恺的漫画,其中有一幅他作于1938年的素墨画,画上题有四句诗:“大树被斩伐,朝气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这幅画尺寸微小,所用材料极简洁,构图更不困难,但却是我看过的那么多同类题材中,最有神韵、最令我浮想联翩的一幅。是啊,不管是狂风暴雨那样的天灾,还是吊车撞击那类的人祸,受到重创的残株却“春来怒抽条”,再现蓬勃的气象,宣谕超越邪恶灾难的善美生命中那不行被轻易战胜的内在力气;丰子恺那诗中的“怒”字,以及他那墨绘枝条中所体现出的“怒”感,都仿佛画龙点睛,使我原本已经相当丰厚的思绪,倏地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⑥今日闲逛时,再去瞻仰护城河边那株奋力复苏的国槐,我的眼睛一亮,除了它原有的那些打动我的因素,我发觉它那些新枝新叶的绿色,仿佛是些可以独立提炼出来的存在,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倘如非要为之命名,只能称作怒绿!是的,怒绿!⑦那绿令我景仰。(有删改)10.请将文中的“我”对那棵国槐的感情变更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2分)心悸气闷→(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11.依据要求答题。(5分)(1)那一天,天气很冷,我走近时,望见从那被撞断处渗出的汁液,泪水一般,但还没等往下流淌,便冻结在树皮上,令我心悸气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3分)(2)记得三十多年前,一场大雷雨过后,什刹海畔的一株古柳被劈掉了一半,但它那残存的一半,坚韧地抖擞着绿枝,接着它的生命拼搏……(“抖擞”一词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2分)12.有同学在研读本文第⑤段时,查阅到下面的资料后,认为丰子恺漫画中“春来怒抽条”的“怒”比刘心武《怒绿》中的“怒”有更丰富的内涵。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作简要分析。(4分)资料一:“怒”的意思有:①生气;②形容气概很盛,如“怒号”;③超过;④奋举,突起,如“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指责,如“怒言”。资料二:在目睹祖国遭遇的种种磨难之后,丰子恺到处奔跑,从事抗战宣扬工作,有一天他发觉一棵被人砍伐大半截却朝气不绝的大树,触景生情,联想到: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吗!于是,他以这棵大树为题材画了一幅漫画,并题诗:“大树被斩伐,朝气并不绝。春来怒抽条,气象何蓬勃。”资料三:选自丰子恺《大树画册》13.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⑥段画线句中的“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中的“非同一般”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14.本文充溢美感和诗意,其中有国槐的生命之美、作者的人性之美和哲思之美。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说说你对这些“美”的理解。(3分)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三)[2024·绍兴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涉园记[明]陈洪绶①涉园者,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②请名之者也。庚午构堂一、亭一、穿池二,余乐记之。予忆先生名时,众以为仅取诸“日涉成趣”③之义也已。予能广其意,当不是乎止也。忆余十岁,兄十五岁时,读书园之前搴霞阁④中,日爱园有七樟树,经纬之以桑柘,绮绾⑤之以蔬果,幽旷若谋而成,高下咸得其所,谋为亭馆以居之。遂因其地势之幽旷高下,择其华木之疏密高卑,又非嘉木异卉不树也。一日而涉焉,或树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树一花木。一日而涉焉,或去一花木;一月而涉焉,又去一花木。至于其先必以为咸宜不改而植之,历十余年,枝干荣茂而可观,根本深固而不拔者,必树之去之,务与其地之适宜而止。为屋则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图画规制,凡数十改易,务与其树之适宜而始定。凿池则倏东倏西,随开随塞,变田成溪者十余度,务与其地与树之适宜而后成。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夫园,细事也,能作园,末技也,不日涉则弗能为,良学固可弗日涉乎哉?故日涉经史、涉古今,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深惟⑥其涉之之义,而细察其涉之之效,种德乐善,文章用世,朝夕孜孜焉,能如其精择迁改,动与时宜之为善也。然非日涉经史、日涉古今,能乎哉?予愿从兄坐此园也。【注释】①陈洪绶:绍兴诸暨人,明末画家。②予兄己未觞槎庵来先生:我哥哥己未年请槎庵来先生喝酒。己未,古代以干支纪年,下文“庚午”同。槎(chá)庵来先生,陈洪绶岳父来斯行,字槎庵。③日涉成趣:语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意为每天到园中闲逛,成为乐趣。④搴(qiān)霞阁:阁名。⑤绮绾:交织盘绕。⑥惟:思,考虑。15.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予能广其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2)历十余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3)务与其地之适宜而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4)凡数十改易 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此非涉之之久,陈迹不留,新意自启,能若是乎哉?17.<新考法>结合文本、注释与小贴士,探究园名“涉”的丰富含义。(3分)小贴士【涉】①徒步渡水,趟水。②历,阅历。③进入。④涉猎。指阅读学习。⑤关连,牵涉。⑥姓。(《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8.陈洪绶兄弟造园的阅历也适用于生活的其他方面。请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体验,以“从‘造园’到‘____________’”为题,写一个争论性片段。150字左右。(3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4分)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9.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春望》一诗首联所呈现的画面。(2分)20.杜甫在这两首诗中都写到了“鸟”,表达的感情却不尽相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四、作文(5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经常令人感动、钦佩,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须要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迟疑,甚至畏难不前。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感受和思索,以《人是要有一点儿精神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第三单元综合素养评价一、积累和运用1.B【点拨】A项,“箬”应读“ruò”;C项,“津”应读“jīn”;D项,“俶”应读“chù”。2.B【点拨】B项有误,“因事象形”应写作“因势象形”。3.(1)海内存知己(2)涵虚混太清(3)中无杂树(4)参差荇菜(5)溯洄从之(6)兴奋的眼泪眼眶里转(7)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4.(1)朱自清(2)示例:我宠爱《战国策》。因为这部经典对战国时期的说客这个群体有着很具体的介绍,记载了他们的说辞。我对这个很感爱好。【点拨】从《经典常谈》所介绍的除《诗经》以外的经典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宠爱的,并说明宠爱的理由即可。5.(1)价值是闪光的。【点拨】第①句中“价值”是主语;“是”是推断动词,作谓语;“闪光的”是宾语中心语;“因时间历练而”是修饰成分,应删去。(2)示例:把“就”改为“才”。【点拨】第③句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就”改为“才”。(3)示例:并且【点拨】横线处前后分句是递进关系,因此横线上可填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并且”。二、综合性学习6.【活动一】示例:纪录片《流光拾遗之旅》呈现中国非遗魅力,风靡全球。【点拨】依据新闻材料中的“通过持续寻访非遗传承人,向全球玩家呈现中国非遗的魅力”可概括出:纪录片《流光拾遗之旅》呈现中国非遗魅力。依据“目前已在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制作了15种语言字幕的版本,可谓风靡全球”可概括出:纪录片《流光拾遗之旅》风靡全球。【活动二】示例一: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有看牵牛织女星、祈求姻缘等习俗。“七夕图”呈现了牛郎和织女相见的画面,“牛郎织女”的传闻,使七夕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是中国最具浪漫色调的传统节日。示例二:“中秋图”描绘了脚踩祥云的嫦娥,“嫦娥奔月”是中秋节的起源传闻之一。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有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习俗。示例三:“重阳图”中小女孩为奶奶端水,小男孩为爷爷捶腿,体现了重阳节敬老的文化内涵。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九”寓意许久、长寿,寄予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愿。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活动三】示例:春季: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季: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冬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活动四】略。三、阅读(一)7.示例:(1)陈仓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文化。(2)陈仓的美食和民俗。8.示例:敬重的游客挚友们,你们好!陕西宝鸡欢迎你们!宝鸡古称陈仓,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这里的文物资源丰富,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文物何尊即出土于此。如今的宝鸡,经济不断发展,百姓生活华蜜奇异,这里有很多极具特色的美食和寓意奇异的民俗活动,它们必定会让你们流连忘返。9.C【点拨】A项,由材料一第②段中的“陈仓南依秦岭,北靠陇山余脉,西沿渭水,东连岐山”可知,“北靠岐山”“东连陇山余脉”的表述有误。B项,由材料一第③段中的“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发生之前,陈仓的文化积淀已经特殊深厚”可知,“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发生之后”的表述有误。D项,由材料二第①段中的“陈仓的记忆在历史深处,也在鲜活的当下”可知,“陈仓的记忆只在鲜活的当下”的表述有误。故选C。(二)10.(1)惊喜(2)景仰【点拨】本题考查概括作者的感情变更。第(1)空,依据第②段中的关键句“谁知暮春的一天,我突然发觉,它那残株上,竟长出了几根绿枝,令人惊喜”可得出:惊喜。第(2)空,依据第⑦段“那绿令我景仰”可得出:景仰。11.(1)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这棵国槐遭遇车撞的凄惨情景,与下文国槐其次年春天抽出新芽的状况作对比,突出了国槐生命力的坚韧。【点拨】句子运用了比方的修辞手法,将“从那被撞断处渗出的汁液”比作“泪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这棵国槐遭遇车撞的凄惨情景,与下文国槐其次年春天抽出新芽的状况作对比,突出了国槐生命力的坚韧。(2)“抖擞”的意思是“振作”,常用来形容人的精神好,这里用来形容古柳,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古柳的绿枝蓬勃有力的特点,赞美了它强大的生命力。【点拨】赏析词语时,首先,要说明词语的意思;然后,点明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以从表现事物特点、作者情感等角度去分析。12.同意。理由:丰子恺漫画中的“怒”和刘心武《怒绿》中的“怒”都表现了生命向上生长的旺盛气概、蓬勃气象以及一切和善奇异的生命面对邪恶灾难时那不行被轻易战胜的内在力气。但刘心武《怒绿》中的“怒”仅从个人角度动身,思索生命,赞美生命。而丰子恺漫画中的“怒”还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动身,包含着救亡图存的“怒号”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怒言”,象征着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斗争意志。【点拨】联系资料一中“怒”的含义和资料二中丰子恺作画的时代背景“在目睹祖国遭遇的种种磨难之后,丰子恺到处奔跑,从事抗战宣扬工作”以及资料三中大树的形象可知,丰子恺漫画中的“怒”,不仅赞颂着生命的力气,还包含着对日本侵略者的指责以及向中华民族发出的奋起抗争的呼喊。本文中的“怒”与丰子恺漫画中的“怒”有同也有异,同在都赞颂了生命的蓬勃力气及一切和善奇异的生命面对邪恶灾难时那不行被轻易战胜的内在力气。异在丰子恺漫画中的“怒”在赞美生命的基础上还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指责,发出了救亡图存的呼喊。回答时先表明“同意”的观点,然后结合以上分析阐述理由。13.遭遇凄惨:那棵国槐被吊车撞断,几乎性命不保。生命坚韧:被吊车撞断后,那棵国槐抽出新枝,奋力生长。【点拨】依据文章第⑥段中的“那绿,是一种非同一般的绿”可知这是赞美“护城河边那株奋力复苏的国槐”;依据第②段中的“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腿般粗的国槐……我想它确定活不成了”可知,那棵国槐遭遇凄惨,被吊车撞断,几乎性命不保;再依据“谁知暮春的一天……几乎与头年丰茂的树冠齐平”可知,那棵国槐生命坚韧,被吊车撞断后,抽出新枝,奋力生长。14.①那棵国槐被吊车撞断,几乎性命不保,其次年,它却抽出新枝,奋力生长,这体现了国槐的生命之美。②“我”怜悯那棵不幸的国槐,从被劈掉一半的古柳身上受到鼓舞和激励,顺当度过那些难以认知的荒谬岁月,这体现了“我”和善而坚忍的人性之美。③“我”擅长视察、擅长思索,这体现了哲思之美。【点拨】依据第②段中的“那是护城河边一株人腿般粗的国槐……几乎与头年丰茂的树冠齐平”可知,那棵国槐被吊车撞断,几乎性命不保;其次年,它却抽出新枝,奋力生长,这体现了国槐的生命之美。依据第②段中的“令我心悸气闷”和第③段中的“记得三十多年前……成为支撑我度过那些难以认知的荒谬岁月的精神滋养之一”可知,“我”怜悯那棵不幸的国槐,从被劈掉一半的古柳身上受到鼓舞和激励,顺当度过那些难以认知的荒谬岁月,这体现了“我”和善而坚忍的人性之美。依据第④段的内容可知,“我”擅长视察、擅长思索,这体现了哲思之美。(三)15.(1)扩大(2)经过(3)合适,适宜(4)总共,共16.这要不是阅历了长时间的了解,过去的迹象没有留下,新的意蕴又自动出现了,能像这样吗?【点拨】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抓住重点词:涉,阅历;陈迹,过去的迹象;意,意蕴;自启,自动出现;若,像。17.“涉”,其一是“进入”,典出“日涉成趣”,每天进入园中闲逛成为乐趣;其二是“阅历”,不断实践,不断发觉,反复修改,推陈出新;其三是“阅读学习”,每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懂得为学经世之道。【点拨】结合注释中的“日涉成趣……成为乐趣”以及小贴士中“涉”的意思可知,园名“涉”有“进入”的意思,每天进入园中闲逛成为乐趣。结合文本“历十余年……务与其地与树之适宜而后成”可知,园子因为经过不断修改调整,最终才有了新的意蕴,再结合小贴士中“涉”的意思可知,园名“涉”有“阅历”的意思,不断实践,不断发觉,反复修改,推陈出新。结合文本“故日涉经史……动与时宜之为善也”可知,作者每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细致视察学习的效果,培育品德,以和善为乐,懂得为学经世之道。结合小贴士中“涉”的意思可知,园名“涉”有“阅读学习”的意思,每日阅读经史、了解古今,懂得为学经世之道。18.示例:从“造园”到“为学”——陈洪绶兄弟造园历十余年,从规划到建筑,从花木到池溪,都精挑细选,反复调整。可见要做好一件事,需持之以恒,在实践中改进。为学亦如此。首先,学习需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其次,学习需不断实践。“玉不琢,不成器。”只有浸润其中不断改进,才能学有所成。【参考译文】涉园,是我的哥哥己未年请槎庵来先生喝酒,顺便请他为园子取了这个名。庚午年建了一个厅堂,一个亭子,两个贯穿的池塘,我很兴奋地登记。我回想先生给它命名的时候,大家认为只是选取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日涉成趣”的意思。我能够扩大它的意义范围,应当不只是这样。回想起我十岁,我的哥哥十五岁时,在园子前面的搴霞阁中读书,平日里我们宠爱园子里的七棵樟树,四周有桑树与柘树,又有蔬菜瓜果交织盘绕在上面,幽静空旷像细心设计的一样,上上下下都各自生长着,我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亭馆来居住。最终因为它的地势幽静空旷或高或低,(我)选取了长得茂密的、稀疏的、高大的、矮小的好的树木,非好木奇花不种植。一天进入到园子里,有时会种上一些花木;一个月进入到园子里,又种植一些花木。一天进入到园子里,有时会拔掉一些花木;一个月进入到园子里,又拔掉一些花木。直到它看起来比之前更加协调才不变更而种植它,经过十多年,这里的树木粗大茂密很值得看,根基深厚坚实却不拔掉的,确定会种植并适时地修剪,确保和这个地方相适宜才停止。建立房子,那么楼阁、堂轩、廊窗、亭牖、露台、曲房,都要先画图来规划好,(动工前图纸)总共要经过数十次修改,确定要与周边树木相适宜才确定下来。开凿池塘,那么一会儿去东面,一会儿去西面,随时开凿随时闭塞,将田地变成小溪的有十几次,确定要确保和这个地方以及这里的树木相适宜之后才完成。这要不是阅历了长时间的了解,过去的迹象没有留下,新的意蕴又自动出现了,能像这样吗?园子,是精致的事物,能建园子,是小技艺,(但假如)不是每天去到园子里就不能做到这样,好的学业莫非不是每天都去阅读学习才这样的吗?所以每天阅读经史、了解古今,我情愿跟从我的哥哥坐在这个园子里。深化思索学习的意义,并且细致视察学习的效果,培育品德,以和善为乐,懂得为学和处世,每天勤勉努力,能做到像这样细心选择不随意变更,所作所为合乎时宜是最好的。然而不是每天阅读经史、每天了解古今,能这样吗?我情愿跟从我的哥哥坐在这个园子里。(四)19.示例:国都沦陷,城池残缺,虽然山河照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20.第一首诗写黄鹂在柳树上鸣叫,白鹭翱翔上青天,充溢朝气,体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其次首诗中,鸟鸣本应令人愉悦,但诗人听见鸟鸣反而惊心,这体现了诗人感时伤怀、苦闷忧愁的感情。【点拨】本题考查比较鉴赏古诗及对诗人情感的分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宛转地歌颂,一队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这两句诗从听觉、视觉上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