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03 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解析版)_第1页
综合训练03 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解析版)_第2页
综合训练03 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解析版)_第3页
综合训练03 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解析版)_第4页
综合训练03 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训练03金属、酸、碱、盐之间的反应(满分6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4·广东广州·一模)为探究X、X、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某同学做了如图实验。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实验操作

现象产生气泡无明显现象Y表面析出Z固体A.X、Y、Z B.Y、X、Z C.X、Z、Y D.Z、Y、X【答案】A【解析】Y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Y的活动性在氢前;Y放入硫酸X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X的活动性强于Y;Y放入硫酸Z溶液中,Y表面析出Z固体,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Z,故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Y、Z,故选A。2.(2024·北京西城·模拟预测)下列物质敞口放置在烧杯中,质量会减少的是()A.氢氧化钙 B.浓盐酸 C.浓硫酸 D.碳酸钙【答案】B【解析】A、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敞口放置在烧杯中,质量会增加,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烧杯中,质量会减少,故B选项符合题意;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烧杯中,质量会增加,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碳酸钙常温下不吸收也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反应,敞口放置在烧杯中,质量不变,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4·宁夏银川·一模)下列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A.浓硫酸吸水 B.浓盐酸挥发 C.铁钉生锈 D.氢氧化钠潮解【答案】C【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挥发过程中,只是HCl进入空气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放在空气中会潮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4·广东汕头·一模)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来干燥的是()A.NH3 B.CO2 C.O2 D.N2【答案】B【解析】A、NH3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错误;B、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正确;C、O2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错误;D、N2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错误。故选B。5.(2024·安徽安庆·一模)硫酸铜是一种常见的盐。下列有关硫酸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呈蓝色 B.可用铜和稀硫酸置换反应制得C.可用于制铜 D.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答案】B【解析】A、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故A说法正确;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所以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B说法错误;C、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可用于制铜,故C说法正确;D、硫酸铜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D说法正确;故选:B。6.(2024·天津河西·一模)下列实际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有关的是()A.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B.盐酸去除铁锈C.氧化钙与水反应做干燥剂 D.硼酸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答案】D【解析】A、熟石灰为氢氧化钙的俗称,属于碱,硫酸铜属于盐,两者之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属于氧化物,盐酸属于酸,两者之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氧化钙和水均属于氧化物,两者之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硼酸和碱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7.(2024·河南南阳·一模)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锌放入稀硫酸中 B.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C.碳酸钠粉末放入稀盐酸中 D.氧化铜入稀硫酸中【答案】B【解析】A.锌和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因为参与反应的锌的质量大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铁和硫酸铜反应可以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为参与反应的铁的质量小于生成的铜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故选项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为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大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铜和水,因为该反应没有气体或沉淀生成,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8.(2024·山东济南·一模)已知某溶液X是和溶液两者之一,甲、乙、丙是酚酞试液、溶液、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滴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产生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不合理的是()所加溶液甲乙丙实验现象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无明显现象A.甲是溶液 B.乙是酚酞试液C.丙是溶液 D.溶液X是溶液【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碳酸钠和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和硝酸钾、氯化钡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硝酸钾不反应,无明显现象,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结合表格信息,则某溶液X为碳酸钠溶液,甲为氯化钡溶液,乙为酚酞溶液,丙为硝酸钾溶液。A、由分析可知,甲为氯化钡溶液,故A合理;B、由分析可知,乙为酚酞溶液,故B合理;C、由分析可知,丙为硝酸钾溶液,故C合理;D、由分析可知,溶液X为碳酸钠溶液,故D不合理;故选:D。9.(2024·山东日照·一模)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Na+、K+、、B.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Cu2+、Cl-、C.加铁粉产生氢气的溶液中:、K+、、D.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中:Mg2+、Fe3+、、【答案】B【解析】A.紫色的,溶液不是无色液体,选项错误;B.四种离子之间相互结合不出现气体、水或沉淀,均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选项正确;C.加铁粉产生氢气的溶液,溶液呈酸性,还有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错误;D.能使紫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溶液,说明溶液呈碱性,含有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与铁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错误;故选B。10.(2024·河北邯郸·一模)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取曲线上A点的溶液,向其中加入铁粉,有气泡产生C.取曲线上M点的溶液,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D.曲线上B点的溶液里溶质有H2SO4、Na2SO4、NaOH【答案】B【解析】A、溶液pH的初始值小于7,说明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到稀硫酸中,选项错误;B、A点溶液pH小于7显酸性,说明此时硫酸有剩余,所以加入铁粉会有气泡产生,选项正确;C、M点溶液pH等于7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B点溶液pH大于7显碱性,说明此时氢氧化钠有剩余,故溶质为硫酸钠和氢氧化钠,选项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共40分)11.(2024·天津河西·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系统探究,将足量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的试管中,回答:(1)试管中产生气体(填序号)。(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黑色粉末逐渐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填序号),要证明该试管中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可行的是(填序号)。①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②滴入溶液,无红褐色沉淀出现③滴入浴液,有白色沉淀出现(4)已知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上述实验结束后,若在A试管中逐滴加入溶液,开始时未发现有白色沉淀,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答案】(1)AD(2)溶液变蓝色(3)C①②(4)【解析】(1)A试管中镁与稀硫酸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产生气泡;B试管中,CuO与稀硫酸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C试管中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D试管中稀硫酸与Na2CO3溶液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气泡;E试管中稀硫酸与BaCl2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故试管A和试管D中产生气体;(2)试管B中CuO与稀硫酸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固体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3)试管C中稀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要证明该试管中已发生了化学反应,①滴入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呈中性或酸性,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①方案可行;②滴入FeCl3溶液,无红褐色沉淀出现,说明溶液中无氢氧化钠,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②方案可行;③滴入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不能说明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因为硫酸也能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③方案不可行;故选:①②;(4)上述实验结束后,A试管中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锌,若在A试管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会与硫酸锌反应生成氢氧化锌白色沉淀,若开始时未发现有白色沉淀,可能是A试管中溶液中溶质除了由硫酸锌还有剩余的硫酸,硫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12.(2024·北京·模拟预测)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金属的性质。(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③中的实验现象为。(3)④的实验目的是。(4)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_______(填序号)。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④【答案】(1)Fe+H2SO4=FeSO4+H2↑(2)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证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4)BC【解析】(1)①中,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③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铜为紫红色,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亚铁溶液显浅绿色,则现象为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④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则可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4)A、实验④中铜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实验①中铁能和硫酸反应,只能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位于氢前,但不能说明铁和铜或铁和银的活动性强弱,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实验③中铁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实验④能说明铜比银活泼,则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该选项符合题意;C、实验②铜不能和硫酸反应,与实验①对比,可知铁比铜活泼,而实验④能说明铜比银活泼,则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C。13.(2024·山西阳泉·一模)实验课上,为了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同学们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请根据下列提示,补全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边不断振荡试管。(1)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现象:滴入稀盐酸,。(3)实验结论:。【问题与交流】(4)①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注意。(写1点)②简述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答案】(1)NaOH+HCl=NaCl+H2O(2)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4)胶头滴管要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解析】(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遇中性和酸性溶液不变色,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红色溶液变为无色;(3)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4)①向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应注意胶头滴管要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②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14.(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学习交流】(1)上述实验A最终溶液的,则最终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除酚酞外)。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B中有蓝色沉淀产生,最终溶液为无色。蓝色沉淀是(填化学式)。【提出问题】反应后B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3)猜想一:

猜想二:【实验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如下表。同学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甲取少量反应后B中上层清液,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一成立乙取少量反应后B中上层清液,滴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猜想二成立(4)你认为上述同学依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反思拓展】(5)丙同学取A中的最终溶液逐滴滴入B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然后由红色慢慢又变成无色,接着蓝色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丙同学的实验现象能证明猜想成立。【答案】(1)氯化钠、氯化氢/NaCl、HCl(2)(3)、NaOH(4)甲(5)二【解析】(1)A中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溶液的pH=2,说明盐酸有剩余,所以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氢;方程式为:;(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所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Cu(OH)2;(3)最终溶液为无色,说明硫酸铜没有剩余,可能是两者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结合猜想一,故猜想二为:Na2SO4、NaOH;(4)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取少量反应后B中上层清液,滴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证明有硫酸钠,不能证明氢氧化钠的有无,故做出猜想一成立不合理;(5)A中的最终溶液为含有酚酞的氯化钠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取A中的最终溶液逐滴滴入B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说明B中存在氢氧化钠,红色慢慢又变成无色,说明盐酸将氢氧化钠全部反应掉了,接着蓝色沉淀逐渐消失,溶液变为蓝色,说明反应掉氢氧化钠后溶液中的盐酸仍有剩余,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使沉淀消失,故可知B含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成立。15.(2024·吉林长春·一模)“变化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以盐酸为例,多角度认识物质,回答下列问题。【认识物质的构成】(1)稀盐酸中含有大量的阳离子是;【认识物质的性质】(2)打开浓盐酸的瓶盖,观察到瓶口有产生;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如图为盐酸的化学性质。【探究物质的变化】为探究和验证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分组进行如下实验:(3)一组同学:利用如图中盐酸的性质1制备了一杯红色的溶液,该指示剂为(填“紫色石蕊溶液”或“无色酚酞溶液”);(4)二组同学:发现有气泡产生,而无明显现象,该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盐酸的哪一条化学性质?(填图中的性质序号),说明了此类化学反应的发生是有条件的。(5)三组同学:利用图1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图3的曲线。①结合图1、图2可知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②结合图2可知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字母);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和B.取图2中d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C.图2中所示溶液中的质量不断增加D.图3中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6)四组同学:从定量的视角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取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案】(1)(2)白雾(3)紫色石蕊溶液(4)5(5)12C(6)10%【解析】(1)带正电的离子为阳离子,故稀盐酸中含有的阳离子为H+;(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结合空气中的水形成盐酸小液体,因此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有白雾;(3)稀盐酸呈酸性,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紫色石蕊遇酸变红,故该指示剂为紫色石蕊溶液;(4)碳酸钙、氯化钠都属于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盐酸与盐的反应,故选5;(5)由图2可知,该实验过程中pH逐渐减小,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图1中A中溶液的溶质是HCl;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12,是因为V时,放热最多,恰好完全反应,pH=7;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NaOH,该选项说法正确;B、图2中d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加热蒸干HCl气体逸出,故所得固体为NaCl,属于纯净物,该选项正确;C、图2中c→d(稀盐酸过量)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图3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解设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10%,故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16.(2024·天津和平·一模)实验桌上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同学们对其是否变质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呢?【猜想与假设】(1)猜想Ⅰ:没有变质。猜想Ⅱ:。猜想Ⅲ:部分变质。【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进行探究,请你协助完成相关内容(2)小军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猜想Ⅲ成立②向①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有产生(3)小慧设计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取一定量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猜想Ⅲ成立②实验①结束后进行过滤,向得到的滤液中滴加。溶液变成蓝色【反思与评价】(4)同学们讨论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拓展实验】(5)小慧实验②中所加的试剂替换为下列操作,也可以实现相同的目的。a.测溶液的pH

b.滴加溶液

c.通入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