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湖南省卷)(全解全析)_第1页
历史(湖南省卷)(全解全析)_第2页
历史(湖南省卷)(全解全析)_第3页
历史(湖南省卷)(全解全析)_第4页
历史(湖南省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湖南省卷)历史·全解全析(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文物可以入选博物馆“宅兹中国——夏商周三代文明展”的是()A司母戊鼎B五铢钱C击鼓说唱俑D青瓷莲花尊【答案】A【解析】据“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可知,司母戊鼎是商朝时期铸造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故选A项;五铢钱是汉武帝时期颁行的货币,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击鼓说唱俑是东汉时期的文物,反映了东汉的民间生活气息和地方风貌,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青瓷莲花尊是的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2.“中国的文化就陆地情况来看,它越过亚洲中部,打开了通往印度、西域的道路”。为此作出重要贡献的是()A.张骞鉴真B.张骞玄奘C.鉴真郑和D.玄奘郑和【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打开了通往印度、西域的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玄奘西行天竺,打通了通往印度的道路,故选B项;鉴真东渡日本,排除A、C两项;郑和七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D项。3.中国古代史学界名家辈出,被后世称为“史学两司马”的是西汉的司马迁和北宋的()A.司马炎B.司马睿C.司马光D.司马懿【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北宋司马光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有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故选C项;司马炎建立了西晋,不是北宋时期的,排除A项;司马睿是东晋王朝的建立者,不是北宋时期的历史人物,排除B项;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格归纳法有利于总结规律,得出结论。通过表1的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表1朝代措施秦朝设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唐朝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彼此制约,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设立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B.丞相权力不断加强C.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D.皇帝权力不断加强【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秦朝三公九卿制,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事无不统;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明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清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皇帝权力不断加强,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央官制的变化,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故排除A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皇帝权力不断加强,不是丞相权力不断加强、中枢机构办事效率不断下降,故排除BC项。5.为拓展学生思维,某中学开展了“思维导图主题命名”活动。图1最恰当的“主题”是()图1A.中国近代沦为殖民地的过程B.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C.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加剧D.中国近代主动开放的过程【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主权开始丧失,《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可以看到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主权不断沦丧,最后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故选C项;中国近代沦为了半殖民地,不是殖民地,排除A项;这个主题是侵略,不是近代化探索,近代化探索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等,排除B项;这些条约都是不平等条约,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等都是被动开放的,不是主动,说法错误,排除D项。6.中国以清帝退位的形式和平解决了南北战事,结束帝制,“南北战事”指的是()A.辛亥革命B.二次革命C.护国战争D.北伐战争【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清帝退位……结束帝制”,结合所学可知,逼迫清帝退位,终结君主专制的是辛亥革命,因此题干材料中的“南北战事”指的是辛亥革命,故选A项;1913年二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为了反对袁世凯倒行逆施而发动的,排除B项;1915年护国战争是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排除C项;北伐战争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D项。7.实物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获取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下图图片中的实物史料见证了()图2中共一大上海会址图3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A.近代科技的发展B.中国共产党诞生C.国共两党的合作D.渡江战役的盛况【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中共一大开始在上海召开,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红船上,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故选B项;图片信息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与科技发展无关,排除A项;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会议——国民党一大的地点在广州,与图片地点无关,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召开会议,与图片地点无关,排除C项;渡江战役最后占领南京,与图片信息不符,排除D项。8.红军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下图中的()图4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因此地点是遵义,故选B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定都瑞金,排除A项;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排除C项;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排除D项。9.图5是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出()图5A.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C.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答案】C【解析】据宣传画“走合作化道路,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和人物开心的表情,以及1954年的时间信息可知,这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反映了我国人民热情参与社会主义改造,故选C项;建国后的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基本结束,时间不符,排除A项;宣传画的信息是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不是工业,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开始实施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10.帝国的中心——君士坦丁堡,不仅以“丝绸之路”的终点而著称,也是当时世界商路的汇合中心。这使帝国文化独具特色,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这个帝国是()A.罗马帝国B.奥斯曼帝国C.查理曼帝国D.拜占庭帝国【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帝国分裂后,拜占庭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世界商路贸易的汇合中心,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典文献,为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故选D项;根据所学可知,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排除A;奥斯曼帝国于15世纪灭亡拜占庭帝国,对过往商人征收重税,阻隔了东西贸易交流,不合题意,排除B项;查里曼帝国兴盛于8世纪末9世纪初,以亚琛为中心,是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排除C项。11.中世纪某个西欧城市,以每年向王室缴纳300英镑税金的代价,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这个城市获得自治权的方式是()A.投票表决B.武力斗争C.金钱赎买D.制定法律【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据材料“每年向王室缴纳300英镑税金”可知,这是金钱赎买,故选C项;其他三项,材料未体现,只体现了金钱赎买,排除A项、B项、D项。12.下图是某班同学绘制历史板报时拟定的各板块题目。由此判断图6板报的主题是()图6A.封建时代亚洲文明的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D.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确立资本主义的民主共和制度,法国大革命最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三大板块体现的共同主题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故选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不是封建时代的亚洲文明,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没有涉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排除C项;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日本等国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排除D项。13.观察图7,分析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石油产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7A.珍妮机的发明B.蒸汽机的改进C.内燃机的发明D.电力广泛应用【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石油产量”示意图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石油产量大幅度增加,结合所学可知,主要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以石油为燃料的内燃机发明,故选C项;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排除A项;瓦特改进蒸汽机,为机器生产提供了便捷的动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排除B项;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机器生产新的动力资源,促使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排除D项。14.列宁说:“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1921年春,列宁选择的“另一条道路”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开展了农业集体化D.颁布苏联新宪法【答案】B【解析】据所学可知,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故选B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国内三年战争时期实行的政策,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苏联农业集体化是20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与列宁无关,排除C项;1936年颁布新宪法,时间不符,排除D项。15.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政治两条绳索很快就将西欧圈进了自己的霸主战略。这条政治“绳索”是()A.雅尔塔会议B.波茨坦会议C.杜鲁门主义D.华约【答案】C【解析】据所学可知,美国在二战后,为了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约”,将西欧圈进美国的霸主战略,因此政治上的是杜鲁门主义,故选C项;雅尔塔会议是二战快结束时,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召开的会议,与美国称霸无关,排除A项;波茨坦会议是督促日本投降的会议,与美国称霸无关,排除B项;“华约”是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的军事组织,不是美国对欧洲的政策,排除D项。16.收集资料、整理分析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某同学收集了“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欧洲实力进一步增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中国的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俄罗斯力求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等信息。据此分析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A.单极世界B.两极格局C.五极格局D.多极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美国企图……”“欧洲……”“日本……”“中国……”“俄罗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

“单极世界”,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联盟或国家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D项;美国企图建立一个以它为主导的

“单极世界”,但它的企图遭到日本、中国、俄罗斯等国和欧洲联盟的挑战,排除A项;1955年,华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排除B项;五极格局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排除C项。第Ⅱ卷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追求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材料一:图8材料二从1895年5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抗击日本3个近代化师团和1支海军舰队,先后打死打伤日军3.2万多人。日本近卫师团有一半被消灭。民军和留台清军除少数人生还外,大部分战死。——《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反分裂国家法》(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所示图8为哪个朝代的疆域图?为了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在地方实行了什么制度?该朝代在台湾设置了什么管理机构?(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台湾人民为什么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什么重大历史事件使得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4分)材料三体现的实现两岸统一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看法?(2分)【答案】(1)元朝(2分);行省制(2分);澎湖巡检司(2分)。(2)《马关条约》割台湾(2分);抗日战争胜利(2分)。(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祖国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14分)【解析】(1)朝代:据图中疆域和“都城大都”等可知,该朝代是元朝。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机构:元朝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2)原因: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事件: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看法:从元朝开始我国就开始在台湾地区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辖可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想要分裂祖国的行为都终将失败18.(14分)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民族进步之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9造纸工艺流程图(部分)图10泥活字版(1)中国古代有很多对世界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科技成就。写出图9造纸术的改进者和图10科技的发明者。(4分)材料二图11晚清科学传播模式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摘自杨德才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2)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科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方式并分析原因。(6分)材料三整体而言,计划经济时期的技术引进,以自主研发为主体、以快速实现技术追赶并建立完整工业体系为目标。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选择的是一条植根于独立自主的技术进步路线,在一些高精尖技术领域进行了艰难的研发和攻关。——摘编自王丹莉《新中国技术引进的历史检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六七十年中国在“高精尖技术领域”的一例非凡成就。(2分)材料四随着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美国开始了对华科技企业的种种打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随着我国科技强国的加快建设,美国正不断调整对华科技政策。中美科技的竞争仍在继续,智慧应对是我们的不二选择。——摘编自陈淑梅《中美科技竞争的态势与前景》(4)根据材料四,中国如何应对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2分)【答案】(1)改进者:蔡伦(2分);发明者:毕昇(2分)。(2)方式:首先通过文化渗透,让部分开明官员学习,接着借助官员的科普进行传播(2分)。原因:当时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腐朽,大多数人因循守旧,顽固不化,因此西方科学无法正常传播,只能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先吸引一部分人,然后借助统治集团的权力进行科普传播。(4分)(3)成就:“两弹一星”成就(答“原子弹爆炸、成功进行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氢弹爆炸、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中的任意一例也可);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屠呦呦提取出青蒿素等。(任答一例即可)(2分)(4)应对: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科技强国的建设等。(2分)(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共14分)【解析】(1)第一小问,抓住题干关键词“造纸术”,联系所学,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故改进者是蔡伦;第二小问,据题干关键词是“活泥字”可知,图二反映的科技成就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故发明者是毕昇。(2)第一小问,观察材料二中的晚清科学传播模式图,可以看到“西方科技”在最外侧,顺着箭头往里传播,先是“文化渗透”,然后是“官员科普”因此,传播方式可概括为:首先通过文化渗透,让部分开明官员学习,接着借助官员的科普进行传播;第二小问,据题干时间分析传播方式出现的时代背景,由“1840年”可知是在晚清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中,英国人以坚船利炮“砸开”了中国的大门,清政府由于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而落后,战败,封建统治之下的清朝在对外交往方面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所以晚晴科学传播的方式受清朝封建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故答当时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专制制度下统治腐朽,大多数人因循守旧,顽固不化,因此西方科学无法正常传播,只能通过文化渗透的方式先吸引一部分人,然后借助统治集团的权力进行科普传播。(3)据题干关键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精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系列突出成就有,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件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等,这些显著成就被概括为“两弹一星”;除此之外,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袁老培育出了杂交水稻,实现了粮食增产,屠呦呦带领团队提取出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等,这些也是我国当时在"高精尖技术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从中任选一项作答即可。(4)本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此类题目,在整个大题的最后一问,可以综合前几则材料,从中寻找答题方向,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辉煌科技成就,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闭关落后,材料三强调自主研发,因此,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可以从政府政策,自主研发,科技发展等几个方面组织语言回答,故答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科技强国的建设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19.(14分)应对危机,不同国家策略不同,结果各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表219世纪中期的中国、日本与俄国中国日本俄国1856—1860年发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掀起了自救运动1853—1854年,美国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内外交困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改革方案(1)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事件?日本是通过哪一场重要改革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的?俄国通过“改革方案”走上了什么道路?(6分)材料二美国股票市场的崩溃始于1929年9月……到1933年时,工业总产量和国民收入暴跌了将近一半,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贸易量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大萧条不仅是无比强烈的,而且具有独特的世界性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分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如何有效应对这场经济危机的?德国、意大利、日本又是通过哪种方式来转嫁这场危机的?(4分)材料三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以后又有21个国家在宣言上签字。——部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3)材料三中《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什么?(2分)材料四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演变。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大国,中俄责无旁贷,应该共同努力,引导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符合国际社会期待的方向前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3年3月23日央视网《习近平: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4)根据材料四回答,面对人类文明进程中遇到的诸多挑战和危机,你认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2分)【答案】(1)洋务运动(2分)。明治维新(2分)。资本主义道路(2分)。(2)实施罗斯福新政(2分)。发动侵略战争(2分)。(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2分)(4)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高科技,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团结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等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共14分)【解析】(1)事件:据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掀起了自救运动”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洋务派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故中国的“自救运动”指的是洋务运动。改革:据材料一“美国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黑船事件”,美国打开了日本的大门,日本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民族危机加剧,中下级武士发起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确立了天皇的统治,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道路:据材料一“19世纪中期,在内外交困下,沙皇政府开始酝酿改革方案”并结合所学可知,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开始了1861年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2)应对:结合所学可知,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经济大危机,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宣布实施新政,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方式: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却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3)标志:据材料三“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并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促使各国相互支持,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可从中国自身发展目标,并且结合世界发展要求加以总结阐述,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发展高科技,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团结合作,反对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0.(10分)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呈现不同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重炮和商品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庞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二表3中国现代大事记时间事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4年“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2017年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据《中国共产党史》编制(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崛起的突出特点。(2分)(2)根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或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答案】特点:殖民扩张(或强占殖民地,或对外侵略扩张等)。(2分)【示例一】观点: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强国之路。(1分)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兴办四个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1984年,中共中央推动改革在城市的全面展开;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社会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空间。(6分)结论:综上所述,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强国之路。(1分)【示例二】观点: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分)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4年,中共中央作出推动改革在城市全面展开的决策;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