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丰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入学考试试卷语文考试范围:必修上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磨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材料二: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以此为背景,它进而被放大为亲族和家国概念,放大为“四海为家”或“四海之内皆兄弟”,甚至最终被解构为“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上序列使乡愁成为一种圈层式结构,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个体价值逐步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诗的逻辑逐渐演变为哲学的逻辑。但显然的问题是,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也就愈益导致个体的情感无处安放,并由此生发出无家可归的虚无感和悲情意识。乡愁作为情感表达是直观的,但它背后却潜隐着社会政治变革的强大促动,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认识中国当代社会的乡愁性质也是重要的。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大量的农民进城,既离了“乡”,也离了“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联结纽带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社会中,作为不同个体之间联结方式的血缘、地缘,已不能满足社会现实和个体生存的基本需求,越来越多的人经由职业、爱好、性别、年龄等多元因素组织起来。但是,人们由乡村进入城市,在文化上可能仍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认同,其生命的意义仍在乡村。如红白喜事的往来、人生情感的寄托、春运不远千里回家过年等,仍与“乡”与“土”有关。在此阶段的“乡愁”正处于从“传统乡愁”到“现代乡愁”的过渡,因而兼具二者的某些特点,但也有与众不同之处,承载主体是在城乡之间不断流动的农民工群体;客体特征兼具“传统乡愁”之有形、具体、确定与"现代乡愁"之无形、抽象、非确定;主观体验上则因在城乡之间不断游走而与家人分离,既离不开城市,也离不开乡村,由此生发“有家难归”“有根难依”的情感体验。与工业化、城市化相应的,是大量“乡村”的消失,无论是政治经济学层面,如“合村并居”与外来人构成的“产业村”,还是社会伦理学层面,“乡”或“家”的原有意涵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这种乡土变迁对既有生活方式、联结纽带、伦理规范等的挑战,成为一种共享的特定时代氛围,赋予人们以某种相似的生活感受、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这为特定个体或群体的“乡愁”扩展为近乎全社会共有的“乡愁”提供了外部条件。(节选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里,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谋生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固守乡土。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微型村落的存在。C.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3.结合材料,下列选项不能反映“乡土本色”的一项是()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C.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杨万里《插秧歌》D.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客至》4.著名作家冯骥才感叹:“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阅读,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请结合本文,分析“乡土性”逐渐消失的原因。5.请结合下列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二所提到的乡愁的“圈层式结构”的理解。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以指自己的太太一个人;“家门”可以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可以大到像个小国。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乡土中国·差序格局》【答案】1.A2.B3.B4.①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②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④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于现代社会产生流弊。5.①乡愁的圈层式结构是指乡愁是一个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②这种圈层式结构是受血缘和地缘影响的。家庭与社会圈子的范围是可变的,且愈推愈远﹑愈推愈薄。③因时代变迁,由于“己”在生活感受与情感体验等多方面产生了变化,“家”与“乡”的概念也不断扩大,从而引发甚至加速了乡愁概念的扩大。随着圈层式结构的扩大,乡愁也正由个体、群体进而扩展为全社会共有的乡愁。【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乡村之间的彼此关系的孤立与隔膜”错误,由原文“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可知,不流动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不流动”和“孤立和隔膜”没有因果关系,选项强加因果。C.“从心所欲”错误,由原文“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可知,原文是“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选项以偏概全。D.“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错误,由原文“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这种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所以两者无法比较。属“无中生有”。故选A。【2题】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整句理解错误。原文相关信息有“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可见礼俗不是一种“抽象真理”,更不是“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故选B。【3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句意:笼子中的鸟儿依恋往日的山林,池塘中的鱼儿思念着以前的深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自由的向往。能够反映“乡土本色”。B.句意: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不能反映“乡土本色”。C.句意:农夫抛起秧苗,农妇接住秧苗,小儿子拔起秧苗,大儿子种下秧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能够反映“乡土本色”。D.句意:如果愿意与邻家老翁举杯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表现了乡村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能够反映“乡土本色”。故选B。【4题】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本文,分析“乡土性”逐渐消失的原因,结合冯骥才感叹的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可从自身局限性及外在环境的变化方面筛选概括信息。①根据材料一第三段“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和第四段“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可知,乡土社会的地方性(孤立与隔膜)妨碍了现代社会的流动性。②根据材料一第七段“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和第八段“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可知,乡土社会尊崇的是礼俗。它与现代社会尊崇的法理精神不符。③根据第九段“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可知,乡土社会对世界的认识只限于个别关联,影响对抽象的普遍原则(真理)的追求。④根据第十段“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可知,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于现代社会产生流弊。【5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涉及乡愁的圈层式结构的概念,“中国式的乡愁是一个既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据此可概括出“乡愁的圈层式结构是指乡愁是一个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结合材料“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及原文“在核心处,它指向血缘,即从对父母的牵念中获得关于乡愁的原初经验;其次是父母所居之地,即父母所居,便是故乡……它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这是人从血缘共同体逐步迈向人类共同体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以普遍理性克服情感本能的结果”,可知这种圈层式结构是受血缘和地缘影响的。家庭与社会圈子的范围是可变的,且愈推愈远﹑愈推愈薄;根据“与工业化、城市化相应的……‘乡’或‘家’的原有意涵开始发生深刻变化。这种乡土变迁对既有生活方式、联结纽带、伦理规范等的挑战,成为一种共享的特定时代氛围,赋予人们以某种相似的生活感受、主观认知和情感体验,这为特定个体或群体的‘乡愁’扩展为近乎全社会共有的‘乡愁’提供了外部条件”,因时代变迁,由于“己”在生活感受与情感体验等多方面产生了变化,“家”与“乡”的概念也不断扩大,从而引发甚至加速了乡愁概念的扩大。随着圈层式结构的扩大,乡愁也正由个体、群体进而扩展为全社会共有的乡愁。(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晓风杨柳唐弢陶渊明在院子里来回踱步。他垂着头,显得非常颓唐,瘦弱,肚子是瘪瘪的,那件过分宽大的外衣,和他身体很不相称,脚也似乎有点病,大概是湿气搔破了的缘故。那只黑狗站在院子尽头的篱笆边,目光随着渊明的脚步移动,摇着尾巴。它好像猜不透主人的心思,又似乎正在猜着。风吹动宅边的柳树,时时落下一瓣两瓣枯叶来。渊明的脚尖触着枯叶,低头沉思。猛的———“刘寄奴不会做皇帝的吧?”他一面问,一面回过头来,这才发现身边并没有人,颊肉牵动了一下,仿佛是想笑,但立刻又转成严肃了。“阿舒!”院子静悄悄的,石板地偶然有飞鸟的影子掠过,他踱到板门边,继续喊:“阿舒!”廊屋里走出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来,瘦长个子,被太阳炎黑了的脸孔,带着幽郁的表情,他垂着手,很恭敬地问:“爹有什么吩咐?”渊明望了他一眼。真的,有什么吩咐呢?挖空肚皮想了一回,觉得也实在没有什么话要说。挥了挥手说:“没有什么。”院子里依旧是一片静。“赵家伯父昨天差人来说,请你今天去喝酒。”阿舒望着渊明的鼻子,好像是等待着回答,但那鼻子却什么动静都没有。他站了会儿,就回转身,仍旧向着廊屋里走去。渊明可又叫住他。“早稻每亩能收多少,计算了没有?”“还有十几箩潮谷没有扬晒,依眼前估计,大约有三袋零。”渊明不作声,阿舒接着说:“去年半粒都没有哩,年成的确还不错!”饥饿的回忆带来感伤的情调,在阿舒的声音里跳动,他忘不了一年来艰苦的挣扎,“乐天安贫”的庭训,再也不能弥补他心上的罅隙———被穷困灰暗的生活蛀蚀的罅隙。初秋的太阳异常明亮、畅炎,微风带来田野的气息,小麦、桂子、野草,尽量发出清幽的香气。一带疏疏落落的桑林,南山悠然地现了出来。“变了!变了!县里出了告示啦!”阿宣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喘息着说。“什么?”“唉!”阿宣学着渊明的样子,长长地叹了口气,接着说:“县里出了告示,说是宋王①登了大宝,大赦天下。现在得叫做大宋永初元年七月了。”他说着回过头来,向着渊明:“是永久的永,起初的初。”已经交了亥时了,陶宅里还没有熄灯。渊明坐在床沿上,疲乏而又幽郁,眼睛深深地陷了进去。身边放着一只竹篮,他好像在整理什么,脸色是那么枯黄、刻板,仿佛病酒的样子,使人看不出一点活气来。菜油灯点了半夜,那一点黄豆似的火焰,寂寞地泛出了幽绿的颜色。“唉!”渊明长叹一声。窗外的月光晶莹地照着,院子里像是洒了水。阿雍和阿通走进来,后面跟着阿舒。“我们现在都是遗民了。”过了一会,渊明放下手里的诗稿,叹气说。“怎样啦,遗民?我们不再照旧活下去了吗?”阿通问。“活是总得活下去的。”阿雍参加了意见。“不过,”渊明说,声音似乎有点嘶哑,“要是我当年不曾辞官……要是我现在还年青……唉!唉!”“吱!吱!吱!”床底下老鼠在打架。“你看见告示上还说些什么?”渊明看着刚进来的第二个儿子问。“这个,”阿宣想了想说,“我记不清楚了,但现在就得叫做大宋永初元年七月,却是千真万确,一点也不会镨的。”“吱!吱吱!吱吱!”“亡了国,我们不食宋粟,我们到南山采薇去,大家做伯夷,做叔齐。”阿端跑进来说。“唉!你的话说得活像爸爸。”阿通批评。“我们要淡泊,要清静无为,不要去管这些俗事,我们得学老出聃。”这回是阿雍的意见。“唉!你的还要像。”阿宣说,“不过,顶好是去请和尚拜几天忏,或者来一个什么法会,祈祷祈祷,救救国家。可惜慧远法师涅槃了。”“畜生!”渊明厉声喝道,“不要胡说。”阿宣吃了一惊。床底下打架的老鼠吱过了最后一通,逃跑了。“年青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渊明解释着。“留名声的事情,”阿宣说,“得让大哥去干,我不该抢先。兄弟要友爱,谦让,爹说过的。”“但是,”阿舒嗫嚅着,“我的身体不行,不及二弟结实。近来还有点神经衰弱。”“唉!你们都去睡觉吧!”渊明说。大家一哄而散以后,房间里又开始沉寂了。灯光更加暗下去,蚊虫唱着歌,蝎子偷偷地爬出来,在泥壁上布好阱。渊明搔着脚趾,默默地,兀自生着气。他觉得人类是没有理智,没有情感,蠢过于一切生物的东西。他悲愤,愧悔。他定定神,在案头坐下了,摊开诗稿,心里一片乱麻。但终于动起笔来,这一晚,他写了不少诗。写了《述酒》②,写了《咏荆轲》③,一直写到寅时尽头,还不曾停笔,呵欠已经打了几十回,然而他想:“我还得写下去,我得留一点教训,我要写到天明。”柳枝叶里萧萧地吹起了一阵晓风。(有删改)【注】①宋王,永初元年,刘裕代晋自立,定都建康,国号“宋”。②《述酒》反映了晋恭帝被刘裕杀害的事件,表达了诗人对刘裕篡权丑行的极大愤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不肯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抗争精神。③《咏荆轲》以极大的热情歌颂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对黑暗政治、强暴势力的憎恶和铲强除暴的愿望。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刘寄奴不会做皇帝的吧?”写出了陶渊明对刘寄奴的关切,以及对当时社会变革局面的忧虑。B.陶渊明叫来阿舒却又什么吩咐也没说出来,从侧面展现出陶渊明隐居后因无事可做而内心空虚的状况。C.陶渊明告诫儿子“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却不曾想到自己“乐天安贫”的思想已对他们产生了消极的影响。D.阿舒对陶渊明十分恭顺,阿宣认为“留名声的事情”应该“让大哥去干”,突出了他们都遵从儒家的忠君孝悌之大义的品质。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陶渊明“颓唐、瘦弱,肚子是瘪瘪的”,以肖像描写来展现其归隐后的物质生活情况,为后文的“愧悔”作了铺垫。B.本文以全知视角,写了陶渊明与儿子们的对话,看似散漫,实则展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观,使本文的主题更加深刻。C.在陶渊明与儿子们交谈过程中,多次提到老鼠“吱吱”叫,使本文的语言庄重之余不乏活泼,生动而饶有趣味。D.小说截取了陶渊明归隐后的日常生活场景,淡化了故事情节和矛盾,场景看似独立却又前后勾连,引人入胜。8.小说开篇和结尾画波浪线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陶测明作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其“种豆南山”“采菊东篱”的隐居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向往,但本文却另辟蹊径,赋予这一形象以崭新的意义,这样安排带来怎样的文学效果?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理解。【答案】6C7.B8.①开篇、结尾的两处景色描写,都选择以“杨柳”和“风”为主体,突出了陶渊明乡居的生活环境。②首尾互相辉映,结构严谨。③开篇景色提到了“一瓣两瓣枯叶”,为小说的氛围增添了暗淡的色彩,有利于烘托陶渊明当时烦闷不安的心理。结尾处的萧萧晓风,有利于烘托陶渊明经历了“悲愤、愧悔”后的坚定。9.①本文虽以陶渊明为主人公,但却并未展现其归隐生活的闲适自得,而是对陶渊明在政权交替期间的心理变化进行了虚构,展现了其内心的忧虑、矛盾、愧悔。②使陶渊明这一人物有多面立体感,能够使人多角度理解陶渊明。③文中借陶渊明对儿子的生活态度的失望和最后的“悲愤、愧悔”,有利于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现实人物理想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思索。【解析】【6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写出了陶渊明对刘寄奴的关切”说法有误,应是表现陶渊明对刘寄奴是否会篡位当皇帝的怀疑与担忧。B.“从侧面展现出陶渊明隐居后因无事可做而内心空虚的状况”说法有误,陶渊明叫来阿舒,是想就刘裕的事情跟阿舒探讨一番,但最终发现阿舒并不关心国家大事,因此又说不出来。D.“他们都遵从儒家的孝悌之大义的品质”说法有误,是因为他们只关注自我生存,并不关心国家大事。故选C。【7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技巧的能力。A.“为后文的‘愧悔’作了铺垫”说法有误。陶渊明愧悔不是因为自己归隐后导致生活贫困,而是后悔因为自己归隐田园导致儿子们不关心国事。C.“使本文的语言庄重之余不乏活泼,生动而饶有趣味”说法有误。文中多次写到老鼠,是为了烘托气氛,而非表现语言灵动活泼。D.“淡化了故事情节和矛盾”说法有误。小说中虽选取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但小说中他与儿子们的矛盾、他内心的矛盾冲突非常强烈。故选B。【8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小说开篇和结尾画线处的两处景色描写“风吹动宅边的柳树”和“柳枝叶里萧萧地吹起了一阵晓风”,都以“杨柳”和“风”为主体,这是乡居生活最常见的景象,此外,结合原文其他语句“那只黑狗站在院子尽头的篱笆边”等描写可知,作者在首尾强调这一景象,是为了突出了陶渊明乡居的生活环境。从结构来看,画线处的两处景色描写,展现的都是风吹动柳树的景象。首尾都用相同的景色描写,可以起到首尾互相辉映,结构严谨的作用。小说中的景色描写、环境描写等,重点还是要为体现人物而服务。从本文的主人公陶渊明来看,首先,开篇作者描写景色时,特意选取“一瓣两瓣枯叶”的景象,为小说的氛围增添了暗淡的色彩。而一切,都是为了展现“他垂着头,显得非常颓唐,瘦弱”,从而烘托陶渊明当时烦闷不安的心理。结尾处,作者在描写景色时,特意用“萧萧”这一形容词来修饰,从而展现前文“他悲愤,愧悔。他定定神,在案头坐下了,摊开诗稿,心里一片乱麻”,烘托陶渊明经历了“悲愤、愧悔”后的坚定。【9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本文的另辟蹊径之处,在于赋予陶渊明的是“貌似退隐”的人物形象,他表面上退居乡里,不在朝为官,实则心念朝政和国运,并非完全是一个恬淡退隐的人。原文“还想……那个浓眉毛,阔下巴,黑而且丑的面孔,又在渊明记忆里浮了上来”“但愿这不是事实”“刘寄奴不会做皇帝吧?”“我们现在都是遗民了”“你看见告示上还说些什么?”等都通过对陶渊明的心理描写或语言描写,直接或间接地展现陶渊明在政权交替期间的心理变化。这些心理描写,展现的并非陶渊明淡泊处世的心态,而重在其内心的忧虑、矛盾、愧悔。由此可见,他已经归隐田园,但仍关注时局,为国家命运而忧虑。结合文中“年青人应该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留得身后的名声”可知,小说中写陶渊明教训儿子要“有血气”“应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与一般人熟悉的陶渊明并不相同,而是积极表现出其内心深处具有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这样描写,也使陶渊明这一人物有多面立体感,能够使人多角度理解陶渊明。文中除了展现这一个复杂多面的主角陶渊明之外,还描写了他的好几个儿子。在文中,与关心国事的陶渊明不同,阿舒、阿宣等人“乐天安贫”,只关心自我生存,以至于“渊明搔着脚趾,默默地,兀自生着气。他觉得人类是没有理智,没有情感,蠢过于一切生物的东西。他悲愤,愧悔”。这个结局也有利于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现实人物理想的思考,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自己人生价值的思索。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材料二: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淙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李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露从,使鼐为记。(节选自姚鼐《游媚笔泉记》)【注】①《游媚笔泉记》是姚鼐随其伯父姚范等游览本乡名胜媚笔泉后写的一篇游记,此文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姚鼐成进士返里之后。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复西循崖A可二里B连石C若重楼D翼乎临于溪右E或曰F宋李公G麟之“垂云沜”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南水北叫做阳,山北水南叫做阴。我国许多地名与此有关,如淮阴、汉阳、华阳。B.“望晚日照城郭”与“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赤壁赋》)中“望”字含义不同。C.“振鬣宛首而顾其侣”与“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中的“侣”用法不同。D.就,指完成,选文中的含义与“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就”的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鼐用很少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B.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描写景致与泰山道上“迷雾冰滑”照应,展现了一派寒冬景象。C.《游媚笔泉记》开篇描写桐城西北龙眠山的山势与源出于此的龙溪水势。龙眠山绵亘数百里,但在将平之处,两崖忽合。D.《游媚笔泉记》以水为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游程。作者所到之处都有龙溪或媚笔泉的水相伴。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2)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14.请简要分析《游媚笔泉记》与《登泰山记》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答案】10.BDE11.D12.D13.(1)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2)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14.同:探访胜景,寄情山水,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异:《游媚笔泉记》中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山林的意向。【解析】【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可二里”补充说明“西循崖”的距离,B处断开;“连石若重楼”,主谓宾结构,句意完整,D处断开;“翼乎临于溪右”,状语后置句,“于溪右”为后置状语,E处断开。“曰”后内容为间接引用,不断开。故BDE三处需要断句。【1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正确。远望。/农历十五日。句意: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C.正确。伴侣。/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句意: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与鱼和虾为伴侣,与麋鹿结交朋友。D.错误。完成。/靠近。句意:还没建成。/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故选D。【12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以水为明线,还有一条暗线是游程”错误,本文以游程为明线,暗线是水。故选D。【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或”,有的;“驳色”,颜色错杂;“偻”,脊背弯曲的样子。(2)“石罅”,石缝;“荫”,动词,遮蔽;“布”,布置,铺。【14题】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情感的能力。《登泰山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游媚笔泉记》作者先写桐城西北的形胜,次写循溪西入,沿途所见之景物风光,而后自然地落在媚笔泉,既把媚笔泉与桐城、小溪沿途的景物风光连为一幅完整的图画,也在人们眼前现出作者探幽赏奇的志趣。探访胜景,寄情山水,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游媚笔泉记》作者对媚笔泉的记述,先是写媚笔泉景致,犹有访古赏奇的情怀;然后写左学冲筑室幽居,盛情邀饮,却以“山风卒起”,令人悚然,扫兴而归。显出此地其实僻野荒冷,不宜久留。结合注释,此时作者刚中进士第,正是大展拳脚的时期,含蓄表示出作者不喜欢隐逸的意向。参考译文:材料一: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南面十五里。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了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个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顶以后,只见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材料二:桐城的西北方向,重山叠岭大概有好几百里,一直到县衙所在地才开始平坦。平地和山地交界的地方,两座山崖合立一起,像屏障一样耸立,高的横的缝隙几乎不能走人。像龙一样曲折的溪流,从这里边流出来。去年三月上旬,我们徒步顺着溪流从西边走进去。连续下了较长时间的雨,天气刚刚转晴,溪流发出很大的哗哗声。走了十多里路,山道两旁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蕙草、松树、枞树、槐树、枫树、栗树、橡树等,不时听到杜鹃的叫声。溪下面有个很深的大水潭,一块大石头露出在水面上,好像在里面洗澡的马刚刚站起身,甩着鬃毛回头看它的伙伴。扒着石头向上爬,俯视云彩,飞鸟看起来就像要坠落的样子。接着沿着悬崖往西走大约二里,层叠的石头好像高楼,翅膀一样探出在溪流的右方。有人说这是宋代李公麟所说的“垂云沜”啊,有人说后人寻找李公麟记载的地方,没有找到,于是这块石头就被命名。石缝中长出大树,能遮蔽几十人,前面有平地,可以铺席而坐。树南边有泉水,明代的何文端先生的摩崖书刻在上边,泉水叫做“媚笔之泉”。泉水漫过石头形成一个圆形的水池,上边的溪水流落进去。左丈学冲在水池边的平地上建造房子,还没建成,邀请九位客人在这里饮酒。傍晚天气转为半阴,山风突然刮起来,猛烈地吹打悬崖峭壁,树木草丛、许多泉水、碎石乱响,游玩的人感到十分害怕,于是回去了。这一天,我的伯父姜坞先生也去了,我跟随他,他让我记下来这件事。(姚鼐《游媚笔泉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次韵王定国停扬州①苏轼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红尘不易收。未许相如还蜀道,空教何逊在扬州。又惊白酒催黄菊,尚喜朱颜映黑头。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②应未厌穷愁。【注】①王定国:苏轼好友,时因政治风波任扬州通判。②虞卿:战国时期名士,曾弃官著书。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直接从友人身处官场的处境落笔,直接抒发宦海浮沉、身不由己而无奈的感慨。B.颔联用司马相如“回不了”和何逊“空在外”的典故,呈现了不遂人愿的人生境遇。C.颈联“又惊”一句表明诗人对友人因借酒消愁而容颜消瘦、精神不振的惊讶与担忧。D.全诗都在劝慰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也表露了自己对立功和立言的价值判断。16.苏轼曾在《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写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结合本诗内容,分析苏轼是如何劝慰友人“心安”的。【答案】15.C16.(1)借前人命途多舛,为官难有建树的典故,安慰友人自古仕途不顺也是常态,不要过于在意;(2)开导友人虽时光流逝,但容颜未老,年富力强,还可有所作为;(3)鼓励友人既然文才可追司马相如、何逊等人,不妨远离官场,安心著书立说,留下千古美名。【解析】【15题】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C.“一句表明诗人对友人因借酒消愁而容颜消瘦、精神不振的惊讶与担忧”错误。此句整体理解错误,应理解为对时光飞逝、又过一年的惊叹。故选C。【16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未许相如还蜀道,空教何逊在扬州”意思是不曾允许司马相如回到蜀道,白白教何逊待在扬州,借用司马相如“回不了”和何逊“空在外”的典故,呈现了不遂人愿的人生境遇。所以诗人借前人命途多舛,为官难有建树的典故,安慰友人自古仕途不顺也是常态,不要过于在意。“又惊白酒催黄菊,尚喜朱颜映黑头”意思是又吃惊地发现菊花开放,时间流逝,尚且高兴的是容颜还年轻头发还未白,所以开导友人虽时光流逝,但容颜未老,年富力强,还可有所作为。“火急著书千古事,虞卿应未厌穷愁”意思是赶紧将千古之事写进书中,应像虞卿那样弃官著书,所以鼓励友人既然文才可追司马相如、何逊等人,不妨远离官场,安心著书立说,留下千古美名。(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登高》中对杜甫一生漂泊,老年病苦多愁的生活状况作了生动概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胆战。(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对于天地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应有“__________”的洒脱;而对于造物者提供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又应有“__________”的快意。【答案】①.万里悲秋常作客②.百年多病独登台③.熊咆龙吟殷岩泉④.栗深林兮惊层巅⑤.虽一毫而莫取⑥.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作、殷、栗、巅、毫、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梁实秋说过:“北平,不像十里洋场,人的心理比较保守,沾染的洋习气较少较慢。东郊民巷是特殊区域,路灯亮,洋房高,但北平人却能①,宁可提笼架鸟到城根儿溜达,也不轻易踱进那块地方。”1999年星巴克在国贸中心开了中国第一家店,并没在北京人的生活里激起水花。曾在这里工作过的韦寒夜提到,当时店里的客人多是外国人,有的一天来三次,像犯了大烟瘾,这让他非常奇怪。直到有一次他骑车去八达岭,最累时疯狂想喝一口咖啡,才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得了这个“富贵病”。韦寒夜后来成了BERRYBEANS咖啡馆的主理人,很多人觉得BERRYBEANS是最符合公众想象的北京咖啡馆,在帝都大同小异的咖啡馆中②。店开在朱家胡同,站在二楼露台上,一眼望去全是灰瓦屋顶,让韦寒夜想起自己小时候印象中的北京。如果说胡同里已经满是北京的痕迹,那房顶上看到的则依然是北平的房脊,正所谓“地面是北京,屋顶是北平”。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称“北平”为“故都”,你又如何理解“地面是北京,屋顶是北平”这句话呢?【答案】18.熟视无睹(敬而远之)独树一帜(别具一格)19.北平是北京的旧称之一,二者在地理概念上是相同的,但却有不同的文化内蕴和情感内涵。所谓“地面是北京”,指的是胡同中已经充满了现代北京的气息,繁华都市的痕迹;而“屋顶是北平”是指胡同房屋屋顶上的灰瓦和古旧的房脊,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悠远绵长、古都历史的深沉古朴。【解析】【18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语境中“宁可提笼架鸟到城根儿溜达,也不轻易踱进那块地方”说的是北平人对东郊民巷漫不经心或不愿接近这样特殊的区域,故可填写“熟视无睹”或“敬而远之”。熟视无睹:看惯了却像没看见一样。形容对事物漫不经心或不重视。敬而远之: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第二空,语境强调的是BERRYBEANS咖啡馆在帝都大同小异的咖啡馆中自成一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故可填写“独树一帜”或“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可以指自立门户。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19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北平”,意为北方太平,则显得优雅文艺,带有祈福味道;“北京”,意为北方的京师,显得权威正统。北平,是北京的旧称之一。带有政治色彩二者在地理概念上是相同的,文化内蕴和情感内涵却不同。结合“郊民巷……路灯亮,洋房高”“星巴克在国贸中心开了中国第一家店……当时店里的客人多是外国人”“胡同里已经满是北京的痕迹”分析,所谓“地面是北京”,指的是胡同中已经充满了现代北京的气息,繁华都市的痕迹;结合“店开在朱家胡同,站在二楼露台上,一眼望去全是灰瓦屋顶”“那房顶上看到的则依然是北平的房脊”分析,而“屋顶是北平”是指胡同房屋屋顶上的灰瓦和古旧的房脊,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悠远绵长、古都历史的深沉古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概所有人家里都会有一些单只的袜子,另一只却怎么也找不到了。①?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要么被裹到了衣服堆里,要么在沙发或者床底下,甚至被刮到邻居的院子里去了。有心理学家做了调查,发现英国人平均每个月丢1.3只袜子,一年下来大约丢15只,整个英国一个月就会丢失8400万只袜子,每年损失20亿英镑。袜子容易丢,首先是②。你抱着该洗的衣服,从卧室或客厅走到阳台的洗衣机前,路上可能就会遗落一些小件,洗的时候它们也可能会钻进其它衣服里。其次,人们做家务时有点心不在焉,发现袜子不成对也先丢进洗衣机洗了再说。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会夸大丢失袜子的数量,①当看到成对的袜子时,②你不会记得这是没有问题的;③而看到单只的袜子,④你会埋怨自忌怎么又丢了一只?⑤每丢一只我们都会算成丢了两只。虽然丢失袜子很难避免,但听从收纳专家的建议,我们至少可以③:不要把所有的袜子堆成一堆,拿出一只,再找另一只,这样太慢。应该先按颜色或长短分类,这样配对会更轻松。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第一处:______(填序号)使用有误,改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______(填序号)使用有误,改为________________。22.袜,又作襪,古人以著红袜表达对神灵的赤诚之心。色彩饱含着东方礼仪、审美和哲学智慧,也表达了中国人的诗意浪漫。下列古诗中关于色彩的运用,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C.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答案】20.①丢失的袜子哪里去了呢②因为它们只是小件衣物③提高收拾袜子的效率(减少丢袜子的几率)21.①.①②.句号或冒号③.⑤④.句号22.B【解析】【20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根据句末的问号可知此处应为疑问句,根据前文“大概所有人家里都会有一些单只的袜子,另一只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和后文“其实也没什么神秘的,要么被裹到了衣服堆里,要么在沙发或者床底下,甚至被刮到邻居的院子里去了”,可知此处语境的话题是袜子在哪里。所以此处可填“丢失的袜子哪里去了呢”。第二处,根据前文“袜子容易丢,首先是”可知此处语境是在说明丢袜子的原因,根据后文“路上可能就会遗落一些小件,洗的时候它们也可能会钻进其它衣服里”,可知袜子是小件,可能会遗落或钻进其他衣服里,所以此处可填“因为它们只是小件衣物”。第三处,根据前文“听从收纳专家的建议”和后文“不要把所有的袜子堆成一堆,拿出一只,再找另一只,这样太慢。应该先按颜色或长短分类,这样配对会更轻松”,可知此处语境强调了听从专家建议的好处和收纳袜子的方法,所以此处可填“提高收拾袜子的效率”或“减少丢袜子的几率”。【21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①“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在心理上往往会夸大丢失袜子的数爱”意思完整,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所以不能用逗号,可用句号或冒号。使用句号表示这句话的终结;使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⑤“你会埋怨自忌怎么又丢了一只”是陈述句,所以不能用问号,应改为句号。【22题】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及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A.借代,“绿”代指叶子,“红”代指花。B.比喻、夸张。“黑云压城”为比喻,将敌军比作黑云。“城欲摧”为夸张。“金鳞”为比喻,将阳光下的铠甲比作金鳞。C.借代,“一枝黄”代指“菊花”。D.借代,“黄”代指黄狗,“苍”代指苍鹰。故选B。四、写作(6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2557-2024木工机床安全技术规范
- 商铺租赁合同书参考
- 离婚合同协议书离婚协议书合同2024年
- 四年级英语教学计划
- 餐厅经营许可协议
- 上海市房产竞价协议
- 工程材料租赁合同模板
- 山西省棉花订购协议
- 家用电器购销协议案例
- 兼职工作劳务协议书范本样式
- XX小学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生一案)
- 地质勘探中的安全生产考核试卷
- 期中(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八上沪科版数学】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名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数学试卷
- 评标专家库系统系统总体建设方案
-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造型的表现力》 教案
- 数学-湖湘名校教育联合体2024年下学期高二10月大联考试题和答案
- 202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拟聘人员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共享汽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门禁机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运行战略规划报告
- 2024世界精神卫生日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健心安心宣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