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历史
湖北卷
·真题解读2024年新高考历史湖北卷命题思想2024年湖北高考历史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坚持立德树人核心理念,将服务教育强国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等要求融入试题,优化试卷设计,突出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注重教考衔接,引导中学课堂提质增效。试卷风格、结构、题型题量稳中有变,推动考试内容改革稳步前行。一、试卷总评2024年新高考历史湖北卷结构1、2024年湖北省选择性考试历史科试题的命题结构与2023年基本一致,但是稳中有变。共15道客观题,4道主观题,其中客观题继续保持15道,分值依然不变,继续保持为45分,考点内容分布更加丰富。主观题55分,共4道大题,9小问,主观题的题量设置有所减少,但是主观题对考生的表述能力、史料的解读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突出表现在论述题增加为两道,对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要求更高。2、从试题考察范围来看,选择题中,中国史部分共10道选择题,共30分,约三分之二,其中,中国古代史共5小题,15分;中国近代史共4小题,12分;中国现代史共1小题,3分;主观题的16、17题皆为中国史,共26分,占比约为二分之一。综上,全卷中的中国史共56分,世界史44分,世界史的比重明显上升,与去年比例差距较大,但考察范围依然偏重于中国史。一、试卷总评题号考察内容考察知识点考察范围分值1襄阳遗址与龙山文化遗存的联系新石器时代的文明中国古代文化3分2秦朝重视农业生产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国古代政治3分3唐朝后期节度使的任命,藩镇独立性受限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中国古代政治3分4元朝前期南方地区纳税状况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中国古代经济3分5明成祖仿汉高祖统治,分封子弟为藩王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中国古代政治3分6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洋务运动,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中国近代外交3分71925年北洋政府统治下部分省份收支状况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中国近代经济3分8抗战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敌后战场的抗战中国近代政治3分二、考情分析题号考察内容考察知识点考察范围分值91948年中共因解放区的具体情况不同而最终没形成统一文件政策指示,代之以具体指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现代政治3分10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建立身份证制度问题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现代经济3分11罗马帝国时期禁卫军权力过大对政权的影响古代罗马及罗马帝国世界古代政治3分12中世纪的的佛罗伦萨与威尼斯货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中世纪城市自治世界中古经济3分1317世纪欧洲城市的夜晚的变化早期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世界近代经济3分14一战期间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世界近代经济3分1520世纪50年代的联邦德国的情旧电影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世界近代文化3分二、考情分析题号考察内容考察知识点考察范围分值16(1)秦汉西部版图的变化秦汉时期的民族交往,北击匈奴,西域管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6分(2)版图反复变化的原因8分17(1)五四时期期刊的特征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近代思想文化6分(2)五四时期期刊发展的原因8分18(1)二战后法国殖民主义政策战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世界现代民族解放运动5分(2)1958年后代法国对外政策的转变10分19(1)近代以来物质与文明的关系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战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12分二、考情分析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史选择题题量应为5个。2、中国古代史涉及的分期应为先秦,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五个典型时期中的四个时期。3、中国古代史客观题中未考查的时期,应在中国古代史主观题中作为重点考察内容。4、中国古代史客观题中应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进行全面考察。二、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客观题题量应为3个。2、中国近代史涉及的分期应为晚清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3个典型时期中的2个或3个。晚清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分别考察1个选择题的可能性较大,且考查近代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可能性较大。3、中国近代史客观题中应对中国近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进行全面考察。2025年湖北卷选择题预测三、备考指南三、中国现代史:1、中国现代史客观题题量应为2个。2、中国现代史涉及的分期应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2个典型时期。在两个时期中,改革开放前的工业化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几个重要内容考查的可能性较大。3、中国现代史客观题中应对中国现代的政治、经济进行着重考察,同时也不排除结合中共党史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四、世界史:1、世界古代史客观题数为1-2个,早期文明的产生与交流、中世纪西欧的可能性较大。2、世界近代史客观题数为2-3个,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可能性较大。3、世界现代史客观题题量应为1-2个。一战二战及战后国际秩序;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两极对治格局;多极化;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瓦解。三、备考指南题号2023年2024年16题材料分析历史地图、材料分析宋至明清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用秦汉、魏晋南北朝西部版图与管理机构两宋、明清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2025年湖北卷主观题预测1、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其考查内容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的其中一个时期。在上述几个时期中考查相临的两个时期的可能性较大。2025年高考中考查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可能性降低,考查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的可能性上升。2、在题型考察上面,应以历史地图和材料分析两种为主,2025年高考中表格式和材料混合的可能性上升。在材料选取中,除历史地图外,会提供文字材料,更加全面考察考生素质,体现高中历史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三、备考指南题号2023年2024年17题材料分析、历史地图历史地图、材料分析根据地与敌后战场抗战五四期刊与社会思潮全面抗日战争时期五四时期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与救亡图存、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可能性较大。通过晚清时期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下救亡图存培养学生家国情怀。通过考查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近代化考查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社会转型的艰难。现代史部分主要分为过渡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1976)、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进行考查,考查改革开放前相关史实的可能性较大。三、备考指南三、备考指南题号2023年2024年18题材料分析材料分析美元霸权与国际秩序大国对外政策的转变世界现代史: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变化世界现代史: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冷战,多极化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1、这两题主要考查的范围为世界近现代史。2、世界近代史中考查西方工业文明可能性较大,此外早期文明的产生与交流、中古时期的西欧、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与瓦解也是可能的考查点。3、本题采用题型应为提供材料进行论述、分析的题目,不排除在2025年高考中采用历史地图的形式进行考查。题号2023年2024年19题论述题材料分析材料分析文明涵化与文明自信物质与文明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二战后科技的新发展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1.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的“蛋壳陶杯”(如下图)制作精美,陶胎轻薄,杯壁厚度不超过0.5毫米。一般认为,蛋壳陶杯是显示尊贵身份的礼器。该类器物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据此可推断(
)A.早期国家认同已广泛形成B.南北地区间贸易往来较为频繁C.史前文明存在远距离交流D.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真题详解【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蛋壳陶杯”此前主要发现于龙山文化遗存,在其他地区极为罕见”,但是湖北襄阳凤凰咀遗址出土了“蛋壳陶杯”,说明两个地区有了一定的联系,C项正确;新石器时期,国家尚未出现,排除A项;受生产力水平影响,新石器时代南北地区不可能贸易往来较为频繁,排除B项;据材料主要可以推知湖北襄阳凤凰咀和龙山文化之间存在交流,无法得出凤凰咀遗存与大汶口文化同期,排除D项。故选C项。C正视图
俯视图四、真题解读2.《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令皆明焉,以为恒。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这表明秦朝() A.相权挑战皇权 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C.统治残暴严苛 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解析】这段秦简大致意思是:丞相应按照制度明确告知郡县,不允许官吏在春夏农忙季节用繁重的劳役夺取百姓的劳动时间。这些命令要明白地传达下去,并作为常态执行。不遵从命令的地方官员,包括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等,都将被处以每人两副甲胄的罚款。说明秦朝时期,中央要求地方官员不能实行苛刻的徭役抢夺百姓春夏农时,这说明秦朝建立后依然很重视农业生产,延续秦国耕战国策,B项正确;C项,统治残暴严苛虽然秦朝法律确实以严苛著称,但这段记载更多体现了保护农业生产的一面,而非单纯的严苛,排除;D项,崇尚儒家民本思想也不准确,因为秦朝尊崇的是法家思想,而非儒家的民本思想。故选B项。B3.唐朝后期,一位河朔藩镇幕僚述及本镇节度使更替时称,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之后才正式任命本镇推举的节度使。而具体的任命,通常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A.藩镇的独立性受限 B.官员任免程序规范C.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D.宦官权力有所扩大【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当时节度使的更替,朝廷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并且具体的任命由宦官传达,这说明此时藩镇的独立性受到朝廷的限制,A项正确;材料体现节度使任免要么立刻任命亲王遥领节度使一职,要么搁置数月,说明任免程序不规范,排除B项;外重内轻局面是在唐朝中期就出现了,排除C项;题干中的宦官仅仅是传达任命,不能体现宦官权力扩大,排除D。故选A项。A4.元英宗即位初,中书省奏议: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据此可知,元朝前期()A.抑制土地兼并 B.优容江南经济C.简化赋税名目 D.提高南人地位【解析】根据材料“南宋故地纳入版图四十余年来,有田地的纳地税,做买卖的纳商税,此外别无征发,比北方的汉人负担要轻;田多的富户们,有的一年收二三十万石租子,纳的官粮却轻”可知,元朝前期,南方地区纳税较北方轻,这说明元朝前期,政府优容江南经济,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抑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材料没有简化赋税名目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此结论,排除C项;材料与提高南人地位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B5.赵翼《廿二史札记》中有“明祖行事多仿汉高”条:“明祖以布衣起事,与汉高同,故幕下士多以汉高事陈说于前,明祖亦遂有一汉高在胸中,而行事多仿之。”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定鼎前朝旧都 B.推行文化专制C.废除行政中枢 D.建立宗室藩屏【解析】根据材料“明祖行事多仿汉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建立明朝之后分封子弟到各地做藩王,也及时建立宗室藩屏,这与汉高祖建立汉朝后实行封国制异曲同工,D项正确;明太祖并没有定鼎前朝旧都,而是将都城定在了南京。排除A项;汉高祖没有推行文化专制,排除B项;朱元璋并没有废除行政中枢,而是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系,排除C项。故选D项。D6.近代中国第一代外交官郭嵩焘等多是传统科举出身,不谙外语,了解西方有限;第二代外交官陆征祥等基本出身于同文馆、广方言馆等,外语能力尚可,相对了解西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基本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外语娴熟,非常了解西方。这种演变()A.受益于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 B.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C.体现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向 D.适应晚清政治体制的变革【解析】从第一代外交官到第三代外交官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外交人员素质和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对西方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这与中国努力适应近代国际关系体系、推动外交体制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相吻合。第一代外交官多基于传统教育背景,对现代国际规则不甚熟悉;第二代外交官开始接受一些近代化的教育,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和西方知识;而到了第三代,外交官普遍拥有海外留学背景,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并深入了解西方社会与国际规则,这标志着中国外交向更加专业、高效和国际化的方向迈进,体现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趋向。C项正确;由第一代到第二代的演变体现的是清政府洋务运动的成果,和民主革命思想的深化无关,排除A项;促成近代中外关系的平等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第三代外交官顾维钧等,他们外交活动的主要时期是民国时期,清朝已经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C7.下表是1925年中国部分省份的岁入、岁出总额及军费数据(单位:银元)。省份名目奉天直隶山西江苏广西云南岁入总额12393554934216373356921677731541041412218068岁出总额101312481096169280212631489239374694524260138军费691853866928445636044612237456734352131416该表可论证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②北洋政府收支失衡③国民革命的迫切性④南北军阀一丘之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各省军费开支在岁出总额中占比较大,表明各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卖官鬻爵,搜刮民脂民膏,这反映出国民革命的迫切性,支持了③。④从各省军费占比巨大,结合1925年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推断出南北军阀一丘之貉也是可以选的选项。故选D;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②材料是各省的收支状况,不是北洋政府的收支状况,排除。故本题选D项。D8.大学生杨静远曾坚持“我一个学文学的,对政治根本不发生兴趣”。1944年豫湘桂战役后,她开始意识到“国家真是每个人的”,决意“要把自己献给我的国家”,主动了解中共政纲,进而走上革命道路。杨静远的转变折射出()A.全民族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B.中共中流砥柱作用得到认可C.国民党政权深陷统治危机 D.和平建国成为人民共同愿望【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44年,正值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豫湘桂战役大溃败,豫湘桂战役使部队大部丧失抵抗信心和战斗力,是其军事上的溃败,也是其政治上腐败的表现。而此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正成为抗战的主战场,由此形成鲜明对比,大学生杨静远逐渐由对政治不感兴趣到主动认识中共政纲,进而走上革命道路,这折射出中共的中流砥柱作用得到认可,B项正确;1935年华北事变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进入新高潮,排除A项;国民党政权深陷统治危机是解放战争后期,排除C项;和平建国成为人民共同愿望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排除D项。故选B项。B9.1948年1月,中共中央原则通过《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引发热烈讨论。因各解放区分歧较大,该文件最终未成为正式决定,代之以一系列细致且分门别类的具体指示。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A.巩固统一战线 B.坚持实事求是 C.转变工作重心 D.注重自身建设【解析】根据材料“因各解放区分歧较大,该文件最终未成为正式决定,代之以一系列细致且分门别类的具体指示”可知,每个解放区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不同,因此最终没有形成统一的文件政策指示,而是代之以具体细致且分门别类的具体指示,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B项正确;统一战线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党外人士,而材料主要针对的党内,排除A项;工作重心此时尚未转移,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党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指示各个解放区,不是强调党的自身建设,排除D项。故选B项。B10.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计划在城市建立身份证制度,因客观条件及种种原因而没有实施。1983年5月,公安部党组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提请国家立法,实行《公民证》制度,得到批准。1985年9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开始施行。该条例的施行反映()A.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 B.体制改革助推基层自治C.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D.人口流动推进政策调整【解析】根据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计划实施身份证制度,但当时由于实行计划经济,户口人员流动较少,最终没有实施,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人口流动量加大,因此居民身份证条例得以实施,这说明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国家人口管理政策调整,D项正确;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排除A项;材料中人口管理政策调整的确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但人口管理政策调整不属于基层自治,排除B项;人口管理的政策是针对全国性的,不能缩小城乡差距,排除C项。故选D项。D11.罗马帝国皇帝奥古斯都为了维护统治,建立禁卫军并给予他们特殊待遇。后续皇帝不但遵循给禁卫军发放大量赏金的惯例,而且发放金额越来越大。禁卫军甚至认为皇帝的任命必须征得他们的同意。这显示罗马帝国()A.军人集团威胁政权稳定 B.经济繁荣提升军人待遇C.皇帝赏赐增强军队战力 D.边境压力增加军费支出【解析】材料中提到禁卫军因特殊待遇和不断增加的赏金而权力膨胀,甚至认为皇帝任命需征得他们同意,这显示出军人集团的势力过大,对政权稳定构成了威胁,A项正确;材料重点强调的是禁卫军权力过大对政权的影响,并没有提及军人待遇的提升是经济繁荣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为了维护统治,不断提升禁卫军赏金,而非强调这些赏赐是为了增强军队战力,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边境压力和军费支出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A12.中世纪中前期,地中海地区的主流通货是拜占庭帝国的苏勒德斯金币、阿拉伯帝国的第纳尔金币。自13世纪中叶起,佛罗伦萨的弗洛林金币和威尼斯的杜卡托金币取代它们,成为地中海贸易的主流通货。这一转变的原因是()A.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 B.封建庄园制度的成熟C.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 D.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商业日益繁荣,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其发行的货币也逐渐在地区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D项正确;意大利民族国家兴起在这一时期并不明显,且与货币转变的直接关联不大,排除A项;封建庄园制度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结构,而金币流通的变化更多地反映了贸易和商业活动的变迁,排除B项;此时新航路还未开辟,欧洲并没有大量的贵金属涌入,排除C项。故选D项。D13.1669年,国际贸易重要港口阿姆斯特丹在全城设立了多达1800盏街灯,由100名城市点灯人负责运营。该市还雇佣150名市民每夜在大街小巷巡逻。造访该城的来客纷纷注意到这里少有犯罪和骚乱。同期,伦敦的夜晚也沐浴在玻璃灯笼的光辉之中。17世纪末,欧洲人第一次驯服了夜晚。据此可推断()A.西欧海外活动获利丰厚 B.科学发展拓展人类活动空间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变 D.工业革命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解析】阿姆斯特丹全程设置1800盏灯,100名点灯人,150名市民巡逻,伦敦也是夜晚沐浴在玻璃灯笼中,这要大量的钱财,那么钱从那里来的,海外殖民活动获利丰厚,这个推断是合理可以说的过去的,所以选A;材料体现的内容不能体现17世纪科学发展,人类活动的空间也没有拓展,排除B;题目中并没有提到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主要描述的是城市内部的夜间管理改善,排除C。17世纪末工业革命尚未开始,因此这一选项与题目给出的时间背景不符,排除D。故选A项。A14.1913年,多米尼加对德国进出口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约20%,到1916年这两项数据均清零。1914—1917年,阿根廷三大农产品大麦、小麦和亚麻的出口量价齐跌。尽管战时需求挽救了巴西橡胶业,但其咖啡贸易在1914—1915年间下降了三分之一。1914—1918年,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A.世界市场因战争濒临崩溃 B.欧美国家侵略重心转移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全球性 D.单一产业结构弊端显现【解析】据题干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一战期间的经济数据变化,多米尼加与德国贸易清零,阿根廷农产品出口量价齐跌,巴西部分产业受影响,而上海、大阪的现代纺织厂产量暴增,这些现象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不同地区经济的影响,体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的全球性,C项正确;虽然战争确实扰乱了世界市场,但“濒临崩溃”的表述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A项;题干信息未直接体现欧美国家侵略重心的变化,排除B项;单一产业结构的问题并非题干现象的主旨,排除D项。故选C项。C15.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盛产怀旧电影。这些影片多数是纳粹时期电影的翻版,取景于风光优美的德国南部山区,勾画出未遭炮火的乡村和纯朴快乐的民众——“没有受到最近历史的玷污,也没有受到东西方势力的占领”。这反映出当时联邦德国社会()A.积极反思纳粹罪行 B.致力于摆脱战败阴影C.重视传承电影艺术 D.热衷于重构本国历史【解析】据题干中联邦德国的怀旧电影内容,对未遭炮火的乡村和纯朴快乐民众的描绘,以及强调“没有受到最近历史的玷污,也没有受到东西方势力的占领”,这反映出当时联邦德国社会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摆脱战败的阴影,重构一种没有战争影响的历史形象,B项正确;这些电影内容并非是积极反思纳粹罪行,排除A项;题干重点不是强调传承电影艺术,排除C项;这种重构更多是为了摆脱战败阴影,而非单纯热衷于重构本国历史,排除D项。故选B项。B16.[农耕文明与疆域变迁]西汉形势图张骞“凿空”后,西汉开始控制西域,第一次形成由河西走廊连接中原和西域的版图,形状如图。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等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以及相应的管理机构设置。(6分)【参考答案】变化: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开始对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机构: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其疆域也往往以该区域的边缘为界:北阻大漠、草原,沿年均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筑长城,区隔游牧;东南阻于浩瀚无垠的太平洋;西南阻于山高流急的横断山脉和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只有西北沿河西走廊的狭长农耕带通向新疆。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形状版图反复出现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原因: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中原王朝一般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新疆的农业优势。【解析】(1)本题是变化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中国)。变化:根据材料中的西汉形势图和所学可知,西汉时期西部版图相较秦朝时的变化主要体现为版图范围明显扩大和开始对河西走廊、西域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机构: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在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在西域设西域都护府进行军政管理。(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原因:据材料一“西汉末年,西域为匈奴所控制。东汉前期,朝廷恢复对西域的管控。东汉末年,中原政权再次失去西域。曹魏西晋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再一次形成。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盛唐时期,该形状的版图又一次形成”可知,中原政权的政局动荡、更迭与强大,影响对西域的控制程度;根据材料一“西域为匈奴所控制”“西域为高车等游牧政权所据有”可知,不同的少数民族势力的兴衰;根据材料二“中原王朝一般属于农耕政权,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农业,经营的区域往往是农耕区”可知,中原王朝一般的地理环境,农耕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材料二“新疆以天山为界,北有准噶尔盆地,南有塔里木盆地,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雪山融化,形成了绿洲农业,也便于中原王朝驻屯军队”可知,新疆的农业优势。17.[五四期刊与社会思潮]材料一以五四运动为中心的前后时期(1915—1923年),大量期刊涌现。下图是五四时期期刊创办情况:——摘编自杜波《五四时期期刊研究材料二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科学》及1917年的《太平洋》,代表了当时思想界的动态。文化类期刊有《湘江评论》《浙江新潮》等新文化期刊,《国故》《学衡》等保守主义文化期刊,《侦探世界》等通俗文学期刊,《小说月报》《创造》等新文学期刊。《科学》“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主张科学救国,同类期刊有《电界》《心理》等。《太平洋》主要刊发政论文章,主张政治革新。政府及政党亦办期刊,如中共刊物《共产党》《劳动界》,国民党刊物《建设》等。——摘编自《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五四时期期刊的整体特征。(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五四时期期刊蓬勃发展的背景。(8分)【参考答案】(1)集中在少数地区,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创办期刊的数量较多;《新青年》《科学》《太平洋》是当时思想界的代表;期刊的种类丰富;与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色彩;【参考答案】(2)五四运动的影响;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政党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等的宣传;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新思想的传播等等。【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一“五四时期期刊创办情况”可知,集中在少数地区,北京、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创办期刊的数量较多;根据材料二“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科学》及1917年的《太平洋》,代表了当时思想界的动态”可知,《新青年》《科学》《太平洋》是当时思想界的代表;根据材料二“文化类期刊”“《科学》‘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职志’”“《太平洋》主要刊发政论文章,主张政治革新”“政府及政党亦办期刊”可知,期刊的种类丰富;根据材料二“新文化期刊”“新文学期刊”“主张科学救国”“主张政治革新”可知,与思想启蒙和救亡图存的色彩;(2)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一“以五四运动为中心的前后时期(1915—1923年),大量期刊涌现”五四运动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创办于1915年的《新青年》”新文化运动中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根据材料二“政府及政党亦办期刊”政党政治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等的宣传;结合所学从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新思想的传播等角度分析。18.[大国对外政策的转变]材料一19世纪末,法国共和党领袖茹尔·费里曾直言不讳地宣称:“对于富强的国家来说,殖民地是最有利可图的投资对象之一。”戴高乐同样是一位竭力维护法兰西殖民利益的帝国派军人,一向视遍及全球的殖民地为法兰西辉煌业绩的一部分。他在首次执政期间(1944年9月至1946年1月),奉行老殖民主义政策。1946年8月17日,戴高乐在向报界讲话时强调:“同海外领地联结在一起,法国是一个大国;失去这些领地,法国将不再成为大国。”——摘编自陈永祥《戴高乐对第三世界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结束后法国政府坚持殖民主义政策的原因。(5分)【参考答案】(1)殖民主义传统的影响;法国政治人物戴高乐固守殖民帝国的政策;殖民地与法国大国的地位相结合。材料二1958年,戴高乐重新上台后,着手调整对外政策。政策之一是建立一个新的法兰西共同体,以代替之前的法兰西联邦,给各成员国以内政方面的自治权,允许它们随时退出共同体。1964年9月至10月,戴高乐出访拉美十国。此次行程二万多公里,发表演说五十多篇,主旨是抨击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调维护民族独立,并号召拉美国家“向法国看,向欧洲看”。他还呼吁美国“在适当的和确定的限期内从印度支那撤走,让其人民以自己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摘编自罗会钧《戴高乐与法国殖民主义的终结》(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戴高乐1958年重新执政后法国政府对外政策的转变,并予以评述。(10分)【参考答案】(2)转变:建立法兰西共同体,许可殖民地对内的自治权;抨击美国霸权主义;支持民族独立。评述:美苏两极对峙逐步形成,欧洲成为美国与苏联对峙的前沿阵地。二战后法国经历社会经济的逐渐恢复,戴高乐政府谋求法国重新建立大国地位,法国和联邦德国和解并组建欧洲共同体,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冲击两极格局。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地高涨,冲击战后西方殖民主义的统治。因此,综合以上因素,戴高乐政府调整了法国的对外政策。【解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计教育与设计师
- 全肺灌洗术的护理
- 胫骨截骨术的护理
-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达标名校2025届初三3月月考化学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甘肃省临夏地区夏河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中新课程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厦门市2025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朔州陶瓷职业技术学院《AutoCAD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临床检验仪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高级法语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兴安盟达标名校2025届全国中考招生统一考试中考化学试题模拟试题(2)含解析
- 药企变更与偏差培训课件
- 云南省2025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校园招聘4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娱乐行业艺人经纪部年度工作总结
- 第十八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知识科普竞赛题库(附答案)
- 实验室管理团队建设与文化建设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创业思维-创造你喜爱的人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
- 9《屈原列传》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2023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招聘笔试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