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校卷)_第1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校卷)_第2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校卷)_第3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校卷)_第4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完整答案(名校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

)。A.立秋B.秋分C.霜降2.雨和雪的相同之处是(

)。A.都是液体B.都是固体C.都是水3.根据喜马拉雅山上发现的菊石化石,我们能推测喜马拉雅山很以前是(

)。A.海洋B.陆地C.高山4.(多选)下列主要用到热对流的是(

)。提示:请选出两个正确选项。A.烧水B.炒栗子C.走马灯转动D.炉子旁取暖5.大脑的软硬程度和(

)差不多。A.苹果B.核桃仁C.豆腐6.所有热传导现象的本质都是(

)。A.温度高→温度低B.温度低→温度高C.不能确定7.我们制作的走马灯能转起来,是因为(

)。A.冷热空气的循环流动B.纸杯受热后膨胀C.蜡烛燃烧后质量发生变化8.脊髓位于(

)中间。A.头骨B.脊柱C.全身各器官9.冬天,我们在操场上晒太阳时,太阳传给我们热量的主要方式是(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10.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A.人眼→准星→靶标B.人眼→准星→靶标C.人眼→靶标→准星D.靶标→准星→人眼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水滴直接落下或冰晶在下落过程中融化,就成了(

)。冰晶在下落过程中没有融化,就成了(

)。2.热可以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

),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3.在地形地球仪上有各种颜色,(

)色面积最大,代表的地形是(

)。山西所处的地形是(

),用(

)色表示。4.在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

)遇(

)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当夜晚的气温急剧降低到(

)℃以下,接近地表的水蒸气会在物体表面凝结成冰晶,这就是(

)。5.露和霜都是地面附近的(

)遇冷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物体表面上,形成露的温度在(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成的像是(

)像。7.听到上课铃响后,同学们都回到了教室。从刺激与反应的方面来看,上课铃声是(

),同学们回到教室的动作是(

)。8.成人脑的质量约为(

)克,其中大脑的质量约占人脑质量的(

)%。9.(

)由冰水混合物组成,由雨滴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而成,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10.(

)是最复杂的“机器”,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在人体活动中起着指挥中心的重要作用。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过马路时,当你的眼睛受到绿色光线的刺激后,快速过马路就是你作出的反应。(

)2.我们的情绪、行为、习惯都不受大脑的控制。(

)3.热传导时,热可以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也可以从温度较低处传到温度较高处。(

)4.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5.热辐射需要依靠空气、水等物质,在真空中不能进行。(

)6.热幅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7.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递速度都是一样的。(

)8.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

)9.人的本能反应也要受大脑的控制。(

)10.植物没有参与水循环。(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列地形与其主要特点连起来。山地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平原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丘陵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2.蓬松的棉被为什么盖起来很暖和?3.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4.假如正在教室上课时,突然发生了地震。作为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正确的做法是什么?5.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6.在青藏铁路设计时,为了不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和迁徙,事先采取了可行有效的方案。那么假如要在藏羚羊迁徙必经之地规划修建一条铁路,你将从哪些方面评估铁路的修建方案?六.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风对地表的影响实验方法:实验材料托盘、小石头、玉米碎粒、玉米粉、吸管、护目镜等。实验步骤①在托盘里放几块小石头。②铺上1-2厘米厚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③用吸管轻吹玉米碎粒和玉米粉。④观察托盘里的情况。我看到的现象当我们用吸管轻轻的吹托盘里的玉米碎粒和玉米粉、小石头的时候,首先被吹走的是(

),然后力气大一点,被吹走的就是(

),最后剩下来的是(

)。实验结论风具有(

)作用。地表(

)同,颗粒被搬运的距离、堆积效果也不同。2.人造雾实验。实验步骤: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量筒内会产生___________。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步骤①、②,此时,量筒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回答问题:①在量筒内倒温水的目的是产生更多的____________________。②放入点燃的线香是为了增加空气中漂浮的___________________。③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成众多的小水滴,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__________,接近地表就是__________。3.人造雾实验过程:①往量筒内倒入适量温水,放入点燃的线香。②移走线香,用冰袋完全封住量筒口,观察量筒内的现象。③用冷水代替温水,重复,再观察量筒内的现象。(1)放入线香的目的:_________。(2)在量筒中倒入温水的目的:_________。(3)用冰袋的目的: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AC5.C6.A7.A8.B9.C10.D二.填空题1.雨;雪2.接触;热传导3.蓝;海洋;高原;棕4.水蒸气;冷;雾;0;霜5.水蒸气;0℃以上6.光沿直线传播;倒7.刺激;反应8.1400;809.冻雨10.脑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2.棉花隔绝空气流动,其棉花和空气都是热的不良导体,具有保暖作用。3.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热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热传递:是由于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4.①在老师的统一指挥下,护头、擦墙边有秩序地迅速撤离教室。到开阔的地带避震,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危险物。②镇定、不拥挤、不喊叫,有秩序撤离③迅速躲到课桌下面,双手保护头部,听教师指挥,可以到空间小的房间暂避。5.雨和雪降落到地面上后,渗透到地下或流入河、海中,再通过蒸发作用转化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水的蒸发和雪或冰的升华。6.除了铁路的常规性评估之外,还应该从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