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西省新余市分宜中学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b为阳极、a为阴极 B.通电一段时间后,d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若电路中转移0.2mole-,则d极增重6.4g2、在理论上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C(s)+H2O(g)=CO(g)+H2(g)ΔH>0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10H2O(l)ΔH>0C.CH4(g)+2O2(g)→CO2(g)+2H2O(l)ΔH<0D.Mg3N2(s)+6H2O(l)=3Mg(OH)2(s)+2NH3(g)ΔH<0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B.蛋白质C.合成纤维D.合成橡胶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氮气液化 C.酒精燃烧 D.汽油挥发5、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基于CH3OH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只有2种B.CO2、CH3OH均属于有机化合物C.制取CH3OH反应:CO2+3H2CH3OH+H2O的原子利用率为100%D.利用CO2合成CH3OH燃料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6、下列变化中,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A.氯化氢溶于水 B.加热氯酸钾使其分解 C.碘升华 D.氯化钠熔化7、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O2和SiO2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NaOH和Na2O8、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碳、硅非金属性强弱:将CO2气体通入水玻璃中,观察现象B.检验淀粉水解是否生成葡萄糖: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直接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观察现象C.探究NaCl是否属于离子化合物:将两个电极插入NaCl溶液中,进行导电性试验D.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中的水9、NO是氮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下图表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有关反应和NO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B.1molN2(g)和1molO2(g)反应生成2molNO(g),放出能量180kJC.在1L的密闭容器中N2(g)和O2(g)反应生成NO(g),10分钟内减少1molN2,则10分钟内化学反应的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v(NO)=0.1mol/(L·min)D.N2(g)分子中化学键键能大于O2(g)分子中化学键键能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实验室中用稀HNO3溶液与Cu反应制取NO气体反应很慢,加一块石墨使之与Cu接触后反应加快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11、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同位素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同位素原子的中子数是A.50 B.136 C.86 D.22212、4种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W和X元素原于内质子数之比为1∶2,X2+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与W相邻的同主族元素可制成重要的半导体材料B.元素原于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X、Y、ZC.WZ4分子中W、Z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且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结构D.W、Y、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2YO413、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H2O等气体,用①无水CuSO4②澄清石灰水③红热CuO④生石灰⑤品红溶液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等药品可将其一一检出,检测时香烟烟雾通入药品的正确顺序是A.①⑤②①④③B.①⑤⑥②④③C.③④②⑥⑤①D.②⑤①④③⑥14、把甲、乙、丙、丁四块金属泡在稀H2SO4中,用导线两两相连可以组成各种原电池。若甲、乙相连,甲为负极;丙、丁相连,丁上有气泡逸出;甲、丙相连,甲上发生氧化反应;乙、丁相连,乙是电子流入的一极。则四种一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A.甲>丙>丁>乙B.甲>丙>乙>丁C.甲>乙>丙>丁D.乙>丁>丙>甲15、下列物质中,不溶于水的是A.苯B.乙醇C.乙酸D.蔗糖16、下表中: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元素I1I2I3I4X496456269129543Y5781817274511575下列根据表中所列数据的判断,错误的是A.元素X是ⅠA族的元素B.元素Y的常见化合价是+3价C.元素X与氧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2O2D.若元素Y处于第三周期,它可与冷水剧烈反应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已知X、Y均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几种物质间有以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X____、Y_____、A_____、B_____、C____。(2)反应①的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18、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气体C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I的溶液常用作漂白剂。气体H的水溶液显碱性。J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且与H所含元素种类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C的结构式是_____,I的化学式是_____。(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19、从石油中获取乙烯已成为目前生产乙烯的主要途径。请根据下图回答:(1)以石油为原料,获取大量乙烯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A水解B裂解C分馏(2)乙烯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B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3)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利用该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原子利用率为__________。(原子利用率=期望产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之比)(4)某同学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试管甲上层为透明且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实验时,为分离出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A和B,试管中应先加入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振荡试管甲,有无色气泡生成,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最后分离出乙酸乙酯用到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20、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3+、Fe2+和Mn2+等离子的易溶盐。以卤块为原料可制得轻质氧化镁,工艺流程如图:已知:(1)Fe2+氢氧化物呈絮状,不易从溶液中除去,常将它氧化为Fe3+,生成Fe(OH)3沉淀除去。(2)原料价格表物质价格/(元·吨-1)漂液(含25.2%NaClO)450双氧水(含30%H2O2)2400烧碱(含98%NaOH)2100纯碱(含99.5%Na2CO3)600(3)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物质开始沉淀沉淀完全Fe(OH)32.73.7Fe(OH)27.69.6Mn(OH)28.39.8Mg(OH)29.611.1回答下列问题:(1)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证明卤块中含有Fe3+为:取少许样品加水溶解,____,则说明卤块中含Fe3+。(2)工业上冶炼镁常用的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3)步骤②加入NaClO而不用H2O2的原因是____,步骤②反应后产生少量红褐色沉淀,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比例为____。(4)沉淀A的主要成分为____;步骤④加入的物质为____。(5)步骤⑤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6)步骤⑥如在实验室进行,应选用在____(填仪器名称)中灼烧。21、利用化学反应可以为人类提供能源,也可用来解决环境问题。(1)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化学键H-HO=OO-H键能kJ·mol-1436495463①写出H2与O2反应生成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②利用该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已知该电池每发1kW·h电能生成360g水蒸气,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
_____
%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三室式电渗析法可以处理含K2SO4的废水,原理如图所示,两极均为惰性电极,ab为阳离子交换膜,cd为阴离子交换膜。①阴极区的pH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②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③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的电量时,阴极上生成气体的体积为_____L
(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如图所示,根据电流方向可判断:b为正极、a为负极、c为阴极、d为阳极;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u2++2e-=Cu。A项,由上述分析知b为正极、a为负极,故A错误;B项,d为阳极,生成氯气为黄绿色,故B正确;C项,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故C错误;D项,d极产生氯气,电极质量不变,故D错误。2、C【解析】
根据可设计成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详解】A.C(s)+H2O(g)=CO(g)+H2(g)ΔH>0不能自发进行,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10H2O(l)ΔH>0是非氧化还原,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CH4(g)+2O2(g)→CO2(g)+2H2O(l)ΔH<0可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反应;故C正确;D.Mg3N2(s)+6H2O(l)=3Mg(OH)2(s)+2NH3(g)ΔH<0是非氧化还原,所以不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C。【点睛】依据原电池构成原理进行判断。构成原电池的原理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3、B【解析】试题分析: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的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塑料,蛋白质不是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答案选B。考点:考查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记住即可。点评:4、C【解析】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据此分析解答。【详解】A.干冰升华是固体CO2不经过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因此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B.氮气液化是N2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C.酒精燃烧是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D.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转化为气态,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掌握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产生。5、D【解析】
A.图中能量转化方式有风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电能等,选项A错误;B、CO2属于无机物,CH3OH属于有机化合物,选项B错误;C、制取CH3OH反应:CO2+3H2CH3OH+H2O中除生成甲醇外还生成水,原子利用率未达到100%,选项C错误;D、利用CO2合成CH3OH燃料有利于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并减少碳排放,选项D正确。答案选D。6、C【解析】试题分析:氯化氢溶于水,电离出离子,共价键被破坏;加热氯酸钾分解生成氧气和氯化钾,离子键、共价键均被破坏;碘升华,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氯化钠熔化,电离出离子,破坏的是离子键,答案选C。考点:考查物质变化、化学键的判断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变化的实质,以及变化时是如何改变化学键的。7、B【解析】
A.
SO2和SiO2均只有极性共价键,但分别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A项错误;B.CO2和H2O均只含极性共价键,均属于分子晶体,B项正确;C.
NaCl中只含离子键,为离子晶体;HCl中只含极性共价键,为分子晶体;C项错误;D.
NaOH中含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Na2O中只含离子键,二者均为离子晶体,D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由离子构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由原子构成且存在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为原子晶体。8、A【解析】
A.将CO2通入水玻璃中生成白色沉淀,根据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备弱酸的原理,碳酸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可以验证碳、硅非金属性强弱,故A正确;B.淀粉水解溶液显酸性,应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则检验淀粉水解产物,可在水解所得溶液中先加NaOH只碱性,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后水浴加热,故B错误;C.将两个电极插入NaCl溶液中,进行导电性试验,不能证明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如氯化氢的水溶液也能导电,但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误;D.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乙酸乙酯能够发生水解反应,违反了除杂原则,应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故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证明NaCl属于离子化合物,应该将两个电极插入熔融的NaCl中,进行导电性试验。9、D【解析】
由示意图中数据可知,反应物键的断裂吸收的能量为(946+498)kJ=1444kJ/mol,生成物键的形成放出的能量为2×632kJ=1264kJ/mol,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详解】A项、一氧化氮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项、该反应是吸热反应,1molN2和1molO2反应生成2molNO,吸收能量为180kJ,故B错误;C项、由示意图可知1molN2和1molO2反应生成2molNO,若10分钟内减少1molN2,反应生成2molNO,则10分钟内化学反应的的平均速率可表示为v(NO)=△c(NO)△t=2mol1L10min=0.2mol/(D项、破坏N2分子中氮氮三键消耗的能量大于破坏O2分子中氧氧双键消耗的能量,则N2分子中化学键键能大于O2分子中化学键键能,故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不容易被打断,化学键越稳定,物质越稳定。10、C【解析】A、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正极反应式为2H++2e-=H2↑,铜片表面出现气泡,A正确;B、加一块石墨使之与Cu接触后构成原电池,反应加快,B正确;C、发生反应是2Fe3++Cu=2Fe2++Cu2+,C错误;D、加入几滴氯化铜,锌先把铜置换出来,构成原电池,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D正确;答案选C。11、B【解析】
利用原子构成、质量数、中子数与质子数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详解】根据原子构成,222为质量数,86为质子数,中子数为222-86=136.故B正确;答案选B。12、D【解析】
根据X2+和Z-离子的电子数之差为8,由元素周期表可以确定X2+为Be2+或Mg2+;推断Z为F-或Cl-;依据W和X元素原子内质子数之比为1∶2,判断W为He或C,结合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所以两种判断中:W为He、X为Be、Z为F时,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因为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不符合;若各元素为W为C、X为Mg、Z为Cl,由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Y为S,据此分析解答。【详解】根据上述分析,W为C元素,X为Mg元素,Y为S元素,Z为Cl元素。A.与碳同主族的元素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故A正确;B.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Mg、S、Cl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B正确;C.四氯化碳分子中每个氯原子和碳原子形成一个共用电子对,每个碳原子和四个氯原子形成4个共用电子对,所以四氯化碳分子中碳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且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结构,故C正确;D.非金属元素最强的元素是Cl元素,所以W、Y、Z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ZO4,故D错误;答案选D。13、B【解析】
先用①检测出水,无水硫酸铜变蓝,因为后面一些步骤中会有水产生,且空气中的水蒸气可能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再用⑤检测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再用⑥将多有的二氧化硫除去(或者说检测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因为如果不除尽,二氧化硫会影响后面的实验;再用⑤检测二氧化硫是否除净;再用②检测二氧化碳并除去过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通过④碱石灰除去二氧化碳;再用③来检测CO,红热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故B项正确。14、A【解析】
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较为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为较不活泼的金属,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以此判断金属的活动性。【详解】原电池中,负极材料为较为活泼的金属,若甲、乙相连,甲为负极,所以甲的活泼性大于乙的活泼性;丙、丁相连,丁上有气泡逸出,氢离子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丙的活泼性大于丁的活泼性;甲、丙相连,甲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材料为较为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所以甲的活泼性大于丙的活泼性;乙、丁相连,乙是电子流入的一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所以丁的活泼性大于乙的活泼性;所以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由大到小排列为甲>丙>丁>乙。答案选A。15、A【解析】乙醇、乙酸、葡萄糖都易溶于水,而苯难溶于水,故选A。点睛:有机物中低级醇、羧酸、单糖一般能溶于水,而烃、卤代烃、酯一般不溶于水。16、D【解析】
根据电离能数据分析:X和Y都是主族元素,I是电离能,X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相差较大,则X为第IA族元素;Y元素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相差较大,则Y是第IIIA族元素,X第一电离能小于Y,说明X活泼性大于Y。【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知,X属于第IA族元素,故A选项是正确的;B.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但O、F元素除外,Y为第IIIA族元素,则Y常见化合价为+3价,故B选项是正确的;C.X为第IA族元素,和O元素化合时可能形成过氧化物,如H2O2、Na2O2,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如果Y是第三周期元素,则为Al,Al和冷水不反应,能和酸和强碱溶液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元素的位构性的知识。根据电离能数据判断X和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进而判断相关的性质,根据电离能的大小,判断元素的活泼性即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Cl2SO2HClH2SO4FeCl3Cl2+SO2+2H2O=2HCl+H2SO42Fe3++SO2+2H2O=2Fe2++SO42-+4H+【解析】
A与硝酸银溶液、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可知A中含有Cl-;B与氯化钡溶液、盐酸生成白色沉淀可知B中含有SO42-;X、Y、H2O生成Cl-和SO42-且X、Y均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推知X、Y是二氧化硫和氯气,反应为SO2+Cl2+2H2O=H2SO4+2HCl;X能与铁反应可知X为Cl2,则C为FeCl3、Y为SO2,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氯化亚铁、硫酸和盐酸,则A为HCl,B为H2SO4,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以及题目要求解答该题。【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X为Cl2、Y为SO2、A为HCl、B为H2SO4、C为FeCl3;(2)X、Y是二氧化硫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SO2+2H2O=2HCl+H2SO4;二氧化硫通入氯化铁溶液生成氯化亚铁、硫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2-+4H+,故答案为:Cl2+SO2+2H2O=2HCl+H2SO4;2Fe3++SO2+2H2O=2Fe2++SO42-+4H+。18、N≡NNaClO2Cl-+2H2OCl2↑+H2↑+2OH-NaClO+2NH3=NaCl+N2H4+H2O【解析】
由A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可知,A是氯化钠;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氢气与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的氮气反应生成水溶液显碱性的氨气,则D是氢气、C是氮气、H是氨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由B是常见的无色液体,I的溶液常用作漂白剂可知,B是水、I是次氯酸钠;由J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且与氨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可知,J是肼(N2H4),氨气与次氯酸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肼、氯化钠和水。【详解】(1)C为氮气,氮气为含有氮氮三键的双原子分子,结构式为N≡N;I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故答案为N≡N;NaClO;(2)反应①为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故答案为2Cl-+2H2OCl2↑+H2↑+2OH-;(3)反应②为氨气与次氯酸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肼、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O+2NH3=NaCl+N2H4+H2O,故答案为NaClO+2NH3=NaCl+N2H4+H2O。【点睛】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注意熟练掌握常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结合转化关系推断是解答关键。19、BCH2=CH2羧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83.02%饱和碳酸钠溶液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分液漏斗【解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石油经催化裂解的方法获得乙烯,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则A为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则B为乙酸,据此解答。【详解】(1)工业上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催化裂解的方法获取大量乙烯,故答案为:B;(2)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B为乙酸,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故答案为:CH2=CH2;羧基;(3)A与B的反应是在浓硫酸作用下,乙酸与乙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若有1mol乙醇反应,期望乙酸乙酯的总质量为88g,生成物乙酸乙酯和水的总质量为106g,则该反应制取乙酸乙酯的原子利用率为88g106g×100%≈83.02%,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酯化反应;83.02%;(4)乙酸乙酯中混有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可以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碳酸钠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最后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分液用到的主要仪器是分液漏斗,故答案为:饱和碳酸钠溶液;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分液漏斗。【点睛】乙酸乙酯中混有挥发出的乙醇和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够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使之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便于闻乙酸乙酯的香味;能够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能够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分层得到酯是解答的关键。20、往所得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MgCl2(熔融)Mg+Cl2↑漂液比H2O2的价格低得多1:2Fe(OH)3Mn(OH)2Na2CO3MgCO3+H2OMg(OH)2+CO2↑坩埚【解析】
为除去Fe2+,先将Fe2+氧化成Fe3+,然后加入NaOH调节pH为9.8,然后在滤液中加入纯碱将Mg2+从溶液中以MgCO3沉淀出来,然后加热煮沸可得到Mg(OH)2,灼烧后得到MgO,据此解答。【详解】(1)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证明卤块中含有Fe3+,可以向溶液中加入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成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否则不含铁离子,所以实验操作为:取样,加水溶解,往所得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卤块中含铁离子;(2)镁是活泼的金属,一般用电解法冶炼,则工业上冶炼镁常用方法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3)步骤②是为了将Fe2+氧化成Fe3+,并在控制合适的pH条件时生成Fe(OH)3沉淀而除之,虽然漂液和H2O2都可采用,但对比表中提供的原料价格可以看出,漂液比H2O2的价格低得多,所以选漂液最合理;步骤②反应后产生少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