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a卷】_第1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a卷】_第2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a卷】_第3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a卷】_第4页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物质中,传热最快的是(

)。A.铜B.木条C.塑料条2.下列情形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手影游戏B.凿壁借光C.猴子捞月3.杯子里的水受热部分会上升,比较冷的部分会下降,于是不断循环,流动的水就把热带到了各部分,使整杯水热起来,这种传热方式叫(

)。A.热辐射B.对流C.热传导4.小鸥一家驾车出发,爸爸提醒小鸥要系好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保护(

)。A.汽车安全B.财产安全C.生命安全5.云和雾(

)。A.本质上一样B.本质上不一样C.距离地表的远近相同6.训练有素的运动员,起跑反应时间与一般人相比,(

)。A.一般人更快B.运动员更快C.一样快7.做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时,三张卡纸上洞的位置是(

)。A.任意B.不同的C.同一直线8.下列光的反射现象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A.B.C.9.太阳光是由(

)颜色的色光组成的。A.一种B.多种C.两种10.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很快B.光线会拐弯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二.填空题(共10题,共64分)1.官兵们是通过(

),进行抢险救灾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职责。2.在地形地球仪上有各种颜色,(

)色面积最大,代表的地形是(

)。山西所处的地形是(

),用(

)色表示。3.热传递有(

)、(

)和(

)这三种方式。烧开水是通过(

)方式传播热量的;冬天,明明抱着热水袋取暖,这种传热方式属于(

);电烤箱、电暖器和太阳能热水器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

)。4.像燃着的蜡烛那样,能发光的物体叫作(

),光是沿着(

)传播的。5.人的身体可以觉察到环境的改变或接收到某些信号,这些环境的改变或信号就是(

)。6.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中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

)。7.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8.热传递主要通过(

)、(

)、(

)的方式来实现。不依靠任何物质,在真空也能进行的传热方式是(

)。9.空气中的(

)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直接从云层中降落下来的小冰晶就是(

)。10.天气晴朗的夜晚,当温度降低后,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会在草木或其他物体上凝结成小水滴,这就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大脑的质量约占人脑的50%。(

)2.云和雾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3.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4.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手肘,我们能感受到两个笔尖的位置。(

)5.世界上最复杂的“机器”是人脑。(

)6.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7.地球表面约29%是陆地,71%是海洋。(

)8.只有陆地上才有火山。(

)9.玻璃能照出人像它是光源。(

)10.热对流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大脑的左右半球与它们的管理功能连起来。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同学们生活、学习的校园一定很漂亮,你能在自己的校园里找一找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把你找到的写下来(生物写2个,非生物写2个)答∶校园里的生物有∶校园里的非生物有∶2.请简要说说烙饼的传热过程是怎样的?3.对比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三种传热方式,请你找出它们之间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写出三种制作彩虹的方法?5.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6.请举例说明人类的哪些行为对自然界的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至少三点)六.综合题(共3题,共38分)1.热传递实验。为了研究热是怎样传递的,小明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然后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如图)。1.在加热铁丝的过程中,图中所示的四根火柴的掉落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热总是从_____________的地方传到_____________的地方。3.在加热铁丝的过程中,两个铁架台之间的这段铁丝的长度____________。(填“变短”“变长”或“不变”)4.如果把图中的铁丝换成同样粗细的铜丝,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火柴掉落的情况是(

)。A.火柴掉落的顺序会发生改变B.火柴掉落的时间会发生改变C.火柴掉落的时间和顺序都会发生改变2.模拟雨的形成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_________,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成_________。在培养皿中加冰块,是为了使温度_________,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_________,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会掉下来。这是模拟_________的形成。3.记录模拟雨的形成。1.加热烧杯里的水直至沸腾。用一个热培养皿盖住烧杯,过一会儿,观察培养皿底部,发现(

)。A.有一些水珠 B.出现雾 C.没有水珠2.在培养皿中加冰块,观察底部,发现(

)。A.水珠变多了 B.水珠变少了 C.没有变化3.冰块的作用是使培养皿的温度更(

),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

),一旦大到上升气体流拖不住时会掉下来,这是模拟(

)的形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C3.B4.C5.A6.B7.C8.A9.B10.C二.填空题1.分工合作2.蓝;海洋;高原;棕3.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对流;热传导;热辐射4.光源;直线5.刺激6.水蒸气;雾7.能力;良导体;铜;铁;不良导体;塑料;木头8.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辐射9.水蒸气;云;雾;雪10.露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小鸟、蚂蚁;石头、课桌2.炉火将热传递给锅面,冷饼与热锅面接触,锅面再将吸收来的热不断地传递给饼,饼持续受热温度逐渐升高而变熟了。3.相同之处:它们都是由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热。不同之处:1、热传导:①需要直接接触;②在固体中传递能力最强,液体中较强,气体中最弱。2、热对流:①循环流动传递热;②只在液体和气体中进行。3、热辐射:①从热源处向四面八方传递热;②可以不依靠介质而直接传递热。4.彩虹是因为阳光射到空中接近球形的小水滴,发生色散而成。方法:在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