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1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2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3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4页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下列情形中,属于光的反射是(

)。A.手影游戏B.猴子捞月C.凿壁偷光D.一叶障目2.降雨形成的温度(

)。A.不低于0℃B.不高于0℃C.可以是任何温度3.地面上水的沸点是100℃,高山上水的沸点会(

)。A.降低B.升高C.不变4.排队时,老师会说每位同学保证自己只能看到前一位同学,这句话中包含的主要科学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很快B.光线会拐弯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5.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A.人眼→准星→靶标B.人眼→准星→靶标C.人眼→靶标→准星D.靶标→准星→人眼6.在金属片的中部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A.不确定的B.向一个方向传递C.向四周传递的7.露和霜的不同之处(

)。A.露是固体,霜是液体B.露是液体,霜是固体C.露白天形成,霜夜晚形成8.下列物体中,导热性能最好的是(

)。A.塑料泡沫B.陶瓷C.铁锅9.地壳岩层在(

)时会发生地震。A.断裂B.褶皱C.平静D.挤压10.下列(

)是热的不良导体。A.铁B.泡沫C.锡箔纸二.填空题(共10题,共62分)1.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化石,这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在远古时期很可能是(

)。2.地形主要包括(

)、(

)、(

)、山地、丘陵等。3.热传递主要通过(

)、(

)、(

)的方式来实现。不依靠任何物质,在真空也能进行的传热方式是(

)。4.彩虹的颜色按照从内圈至外圈依次是:(

)、(

)、(

)、(

)、(

)、(

)、(

)。5.在地形地球仪上有各种颜色,(

)色面积最大,代表的地形是(

)。山西所处的地形是(

),用(

)色表示。6.人体不同部位的(

)是不一样的,而人体不同部位的反应也(

)。7.不同物体的传热(

)不一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

),如(

)、(

)等。8.岩石碎屑经过风、流水等的搬运后沉积于陆地、河湖及海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形成的岩石叫(

)。9.当我们照镜子时,镜中的像与我们是完全一样的。(

)10.为了防止烫手,锅铲的手柄应该用(

)类的材料制作。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热幅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2.夜晚,萤火虫能发出微弱的光,所以萤火虫是光源。(

)3.冬天手冷时,我们用力搓一搓手,就会感觉暖和了,这是因为两只手互相摩擦产生了热的缘故。(

)4.空气冷热不均会使空气产生循环流动。(

)5.一旦脊髓受损,轻则身体麻木,重则瘫痪。因此,我们在运动时要注意自身安全。(

)6.太阳光可以用三棱镜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7.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往复的,所以不需要节约用水。(

)8.人在冷的时候多穿衣服会让身体热起来,这是衣服能生热。(

)9.雾就是水蒸气。(

)10.火山和地震不仅破坏性大,而且危害程度也高。(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把下列地形与其主要特点连起来。山地地势起伏很小,宽广平坦平原地势起伏很大,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幽深的山谷丘陵四周高,中间低盆地地势起伏较大,山顶浑圆,山坡坡度不大五.简答题(共6题,共24分)1.地震来临,我们应该怎样做?(写三条)2.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己?(至少写出两种方法)3.都说不能拿鸡蛋去碰石头,这说明石头是坚硬无比的,可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4.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到哪里去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又来自哪里?5.“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请从科学的角度解释这句话。6.简要说说大自然中的雨、雪是怎样形成的?六.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模拟雨的形成实验,选择正确的填写。加热烧杯里的水时,一部分液态水会变成(

),当遇到冷的培养皿时,会在底部凝结(

)。在培养皿中加冰块,是为了使温度(

),这样培养皿底部的小水珠会(

),一旦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时就会掉下来。这是模拟雨的形成。A.变大

B.水蒸气

C.小水珠

D.降低2.人造霜实验过程:①在杯中放入碎冰和冷水,杯下垫一块湿毛巾。②在冰水中加盐,测量冰水的温度。③观察杯子的外壁。(1)加盐前后杯子外壁的不同:加盐后温度降低(2)将杯中的冰水倒掉,过一会杯子外壁出现的现象:_______。3.睡眠对大脑的影响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但目前对睡眠发生的原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人和高等动物都有周期性进入睡眠的需要,通过睡眠可以使人消除疲劳,使脑功能和体力得到恢复,因此睡眠具有保护作用。睡眠机能有了障碍,常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皮层活动失常。人需要的睡眠时间随年龄、身体和工作情况而不同。成年人一般每天要7~9小时,老年人一般每天需要5~6小时,儿童一般每天需要10-12小时,新生儿一般每天需要18~20小时。睡眠时,许多生理功能发生了变化,如感觉功能减退、骨骼张性减弱、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瞳孔缩小、尿量减少、呼吸变慢、体温下降、发汗功能增强,还会伴随脑电波的变化。1.睡眠可以消除________,恢复_______和_______。2.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一般是(

)小时。A.7~~9 B.10~12 C.18~203.睡眠机能有了障碍,会有哪些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A4.C5.D6.C7.B8.C9.A10.B二.填空题1.海羊2.平原;高原;盆地3.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辐射4.紫;靛;蓝;绿;黄;橙;红5.蓝;海洋;高原;棕6.皮肤敏感性;有快有慢7.能力;良导体;铜;铁;不良导体;塑料;木头8.沉积岩9.×10.热的不良导体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地震发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可燃气源,打开逃生出口。来不及逃出时,应该选择到重心低、结实坚固的家具下躲避,在没有坚固家具可以藏身时,可用坐垫等物品保护好头部。2.保持冷静,不要乱跑或者试图跳楼,及时切断电源,煤火等,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如果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3.风化侵蚀原因造成的。4.雨和雪降落到地面上后,渗透到地下或流入河、海中,再通过蒸发作用转化为水蒸气进入空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水的蒸发和雪或冰的升华。5.“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是一句气象谚语,主要描述的是雨和云的关系。6.地面、海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