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十 化学实验基础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十 化学实验基础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十 化学实验基础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十 化学实验基础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二轮复习 选择题突破十 化学实验基础 专项特训(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题突破十化学实验基础A卷1.(2023·广东模拟)下列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错误的是()A.割伤后,用药棉将伤口清理干净,然后用1%硼酸消毒B.溅出的少量酒精着火时,用湿布或灭火毯覆盖火源以灭火C.轻微烫伤后,先用洁净的冷水处理,降低局部温度,然后涂上烫伤药膏D.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3%~5%NaHCO3溶液冲洗2.(2023·深圳二次调研)NaCl是实验室中的一种常用试剂。下列与NaCl有关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将铁钉浸没在NaCl溶液中可验证铁的析氢腐蚀B.模拟“侯氏制碱”时,应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CO2再通入NH3C.进行粗盐提纯时,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BaCl2溶液以检验SOeq\o\al(2-,4)是否除尽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应将多余液吸出3.(2023·广东百万联考模拟)已知O2与焦性没食子酸(含KOH)反应很快,利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选择①装置制备氧气B.选择②装置干燥和收集氧气C.选择③装置探究焦性没食子酸(含KOH)与氧气的反应D.选择④装置分离MnO2和K2MnO44.(2023·广州二中模拟)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C>Si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C.制备并收集少量NO气体D.制备少量氧气5.(2023·汕头二模)某实验小组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NaHCO3,下列有关连接方式正确的是()A.a→d→e→b→c→f→gB.a→b→c→d→e→f→gC.a→c→b→d→e→g→fD.a→f→g→c→b→d→e6.(2023·广州天河区二模)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验证SO2的性质,培养皿中①、②、③三个塑料瓶盖内盛有不同物质。向Na2SO3固体上滴加适量稀H2SO4,迅速用玻璃片将培养皿盖严,实验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装置瓶盖物质实验现象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②蘸有品红溶液的棉花红色褪去③蒸馏水无明显变化A.产生SO2的离子方程式:SOeq\o\al(2-,3)+2H+=SO2↑+H2OB.瓶盖①中的实验现象证明SO2具有还原性C.瓶盖②中的实验现象证明SO2具有漂白性D.瓶盖③中的实验现象证明SO2和水不反应7.下列实验装置及试剂的使用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除去SO2中少量的HCl气体B.探究CH4与Cl2的反应C.实验室制氨气D.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8.(2023·江门名校模拟)氢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储氢试剂、缩合剂、还原剂、烷基化试剂,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某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备少量氢化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丙中将Na分散到NaCl晶体中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B.装置乙和装置丁内盛放的试剂可以分别为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C.实验过程中应先打开K1,一段时间后,尾端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D.mgH2储存到NaH中,与足量水反应也释放mgH2,遵从质量守恒定律9.(2023·揭阳联考)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并收集NH3B.作为反应过程的安全瓶C.除去Cl2中的HClD.制备并收集NO2气体10.(2023·佛山质量检测)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可在实验室模拟合成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应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一段时间H2,再点燃酒精灯B.NaNO2和NH4Cl反应生成N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C.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导管口a处的NH3D.a、b相连,乙装置可收集到纯净的氨气B卷11.(2023·茂名二模)实验室用浓硫酸与乙醇制备乙烯,并进行净化、检验和收集实验。下列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制备乙烯B.净化乙烯C.检验乙烯D.收集乙烯12.(2023·深圳二调)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SO2的制备和性质探究实验(夹持装置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固体X可为CuB.若试剂Y为氢硫酸,则试管中可产生淡黄色沉淀C.为证明SO2具有还原性,试剂Y可为酸性KMnO4溶液D.该装置中试管口应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13.(2023·广东四校联考)用浓硫酸与乙醇共热制备乙烯时,常因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使制备的乙烯气体中可能存在CO2和SO2等杂质气体,某同学将上述混合气体通入下列装置中以验证其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品红溶液a褪色证明气体中有SO2B.品红溶液b不变色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原乙烯气体中有CO2C.SO2的生成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氧化乙烯和SO214.(2023·汕头二模)为探究氨及铵盐性质,将NH4Cl晶体装入如图所示T形三通管两端进行微型实验(无水CaCl2可吸附NH3,形成CaCl2·8NH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气密性检查:轻轻挤压乳胶头,观察到蒸馏水中有气泡冒出,松开后观察到形成一段水柱B.同时点燃两个酒精灯后,两端湿润的pH试纸均有颜色变化C.实验过程中只能观察到蒸馏水液面上升,未见白烟产生D.停止加热后可以交替挤压两边乳胶头,使气体更充分吸收,减少污染15.(2023·深圳外国语学校模拟)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某钠盐粉末上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或Na2S2O3B向酸性KMnO4溶液中滴入适量的FeCl2溶液KMnO4溶液紫色褪去Fe2+具有还原性C取5mL0.1mol·L-1KI溶液,滴加5~6滴0.1mol·L-1FeCl3溶液,充分混合后,将溶液分成两份,一份溶液中滴加2滴淀粉溶液,另一份溶液中滴加2滴KSCN溶液滴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KI与FeCl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D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16.(2023·肇庆一中质检)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氯气与铁(钢丝棉可视为极细的铁丝)的反应,待产生较多棕黄色烟时,向上抽拉装有KSCN溶液的注射器活塞柄,观察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KSCN溶液变红B.每生成1molCl2,转移1mole-C.与Cl2反应的速率:钢丝棉>铁屑D.图中的NaClO固体可更换为MnO217.(2023·广州十七中段考)利用以下装置制备、纯化CO,并探究CO和Na2O2的反应(CO+Na2O2=Na2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中的试剂可选用无水CaCl2B.装置d中的试剂可选用NaOH溶液C.实验开始时,依次点燃a、c处酒精灯D.加热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粉末由白色变为淡黄色18.(2023·广州测试)下列实验对应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向食品脱氧剂样品(含还原铁粉)中加入硫酸后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食品脱氧剂样品中含Fe2+B向FeSO4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红色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金属铁比铜活泼D向FeCl3溶液中加入KI溶液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氧化性:Fe3+>I219.(2023·深圳二调)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氨气中的水蒸气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浓H2SO4的洗气瓶B验证CH3COOH是弱电解质分别取相同体积、0.1mol·L-1CH3COOH溶液和盐酸,测定两者pH,并比较大小C检验1-溴丁烷中含有溴元素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加热,再滴加AgNO3溶液D验证Ksp(AgCl)>Ksp(AgI)向2mL0.1mol·L-1AgNO3溶液中滴加几滴0.1mol·L-1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几滴0.1mol·L-1KI溶液选择题突破十化学实验基础1.A[A.割伤后,用药棉将伤口清理干净,防止伤口产生感染,然后用H2O2或碘酒消毒,A正确;B.当有少量酒精溅出引发着火时,可以用湿布或灭火毯覆盖火源以达到灭火目的,B正确;C.高温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故轻微烫伤后,应该先用洁净的冷水处理,降低局部温度,然后涂上烫伤药膏,尽量不要弄破,防止感染,C正确;D.大多数酸具有强腐蚀性,少量酸沾在皮肤上,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D错误。]2.C[A.NaCl溶液呈中性,故将铁钉浸没在NaCl溶液中可验证铁的吸氧腐蚀而不能验证析氢腐蚀,A错误;B.由于CO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而易溶于NH3碱化后溶液中,且NH3极易溶于水,故模拟“侯氏制碱”时,应向饱和NaCl溶液中先通入NH3再通入CO2,B错误;C.进行粗盐提纯时,可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BaCl2溶液以检验SOeq\o\al(2-,4)是否除尽,若无明显现象则已除尽,C正确;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不能将多余液吸出,应该重新配制,D错误。]3.D[MnO2和K2MnO4都不升华,不能用④装置分离,D项符合题意。]4.D[A.发生的反应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CO2+Na2SiO3+H2O=H2SiO3+Na2CO3,证明酸性顺序H2SO4>H2CO3>H2SiO3,即非金属性强弱S>C>Si,故A项正确;B.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分液漏斗中进行,故B项正确;C.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NO不溶于水,该装置可以制备并收集少量NO气体,故C正确。D.Na2O2遇水即溶解反应,不能留在筛孔上,无法做到随关随停,故D错误。]5.A[制备NaHCO3的具体过程为先制备CO2,再除去杂质HCl,然后将纯净的CO2通入饱和氨盐溶液中制得NaHCO3,最后用NaOH溶液处理多余的CO2,所以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d→e→b→c→f→g,故A正确。]6.D[A.H2SO3的酸性比H2SO4弱、H2SO3易分解,则Na2SO3和H2SO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A正确;B.瓶盖①中二氧化硫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则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能证明SO2具有还原性,B正确;C.品红是有机色质、瓶盖②中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证明SO2具有漂白性,C正确;D.有些反应无明显现象,瓶盖③中蒸馏水没有明显变化,不能证明SO2和水不反应,D错误。]7.C[A.亚硫酸钠溶液能吸收SO2生成亚硫酸氢钠,故A错误;B.强光下易发生爆炸,应适当光照,B错误。C.铵盐与碱加热可制备氨气,图中固体加热装置可制备氨气,故C正确;D.乙醇溶于乙酸乙酯,不能通过分液的方式分离,故D错误。]8.D[A.装置丙中将Na分散到NaCl晶体中可以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A项正确;B.装置乙和装置丁起干燥作用,盛放的试剂可以分别为无水氯化钙和碱石灰,B项正确;C.实验过程中应先打开K1,用生成的氢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一段时间后,尾端验纯后,说明空气已经排尽,再点燃酒精灯,C项正确;D.1molNa吸收0.5molH2生成1molNaH,NaH与水的反应为归中反应,1mol氢化钠与足量水完全反应,生成1mol氢气,D项错误。]9.C[CaO和氨水反应生成Ca(OH)2和氨气,收集装置不能使用单口胶塞,气体无法排出,A项错误;左边导管与右边导管均为短导管或左边导管短右边导管长才能防止倒吸,B项错误;气体从长管通入,经过溶液除杂,从短管导出,C项正确;NO2与水反应,收集方法错误,D项错误。]10.D[A.反应前,应先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一段时间H2,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影响后续实验,A正确;B.NaNO2和NH4Cl反应生成N2,亚硝酸钠中的氮元素由+3价变为0价,氯化铵中的氮元素由-3价变为0价,故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正确;C.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正确;D.合成氨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在乙中收集的NH3中含有N2、H2,乙装置与水直接相连,收集的氨气中混有水蒸气而不纯,还有可能会引起倒吸,故D错误。]11.B[实验室利用乙醇在170℃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制备乙烯,由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部分乙醇脱水碳化,然后发生反应C+2H2SO4(浓)eq\o(=,\s\up7(△))CO2↑+2SO2↑+2H2O,即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2、SO2气体。A.乙醇在170℃发生消去反应制备乙烯,温度计要插入反应液中,A不符合题意;B.由于制得的乙烯中混有CO2、SO2气体,氢氧化钠可与CO2、SO2反应,不与C2H4反应,因此可用NaOH溶液净化乙烯,B符合题意;C.乙烯不能使品红褪色,因此不能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C不符合题意;D.乙烯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乙烯,气体应从短导管进长导管出,D不符合题意。]12.A[A.铜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因此固体X不可能是Cu,故A错误;B.若试剂Y为氢硫酸,二氧化硫和氢硫酸反应生成单质硫和水,则试管中可产生淡黄色沉淀,故B正确;C.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为证明SO2具有还原性,试剂Y可为酸性KMnO4溶液,其现象是溶液褪色,故C正确;D.二氧化硫会污染环境,因此该装置中试管口应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团,主要吸收逸出的二氧化硫,故D正确。]13.B[A.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若品红溶液a褪色,则证明气体中有SO2,A正确;B.因为酸性高锰酸钾可氧化乙烯气体转化为二氧化碳,所以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只能证明存在二氧化碳,不能证明原混合气体中含二氧化碳,B错误;C.乙醇与浓硫酸反应,若生成二氧化硫,则证明S元素化合价降低,即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C正确;D.乙烯和二氧化硫均具有还原性,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D正确。]14.C[A.T形三通管,只要检测两端的气密性,轻轻挤压任一乳胶头,若蒸馏水中有气泡冒出,则乳胶管处不漏气,装置气密性良好,故A正确;B.点燃左侧酒精灯后,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可以被氯化钙吸收,氯化氢使左端湿润的pH试纸变红,点燃右侧酒精灯后,氯化铵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氯化氢可以被氢氧化钠吸收,氨气能使右端湿润的pH试纸变蓝,故B正确;C.根据B中分析可知,实验过程中竖直支管上方会有氯化氢与氨气的化合,生成氯化铵白色颗粒,故C错误;D.停止加热后可以交替挤压两边乳胶头,使剩余的气体更充分吸收,减少污染,故D正确。]15.C[A.可能为NaClO或NaMnO4,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气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钠盐为含硫元素的钠盐,A错误;B.氯离子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溶液褪色,不能证明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B错误;C.取5mL0.1mol·L-1KI溶液,滴加5~6滴0.1mol·L-1FeCl3溶液,两者可以发生反应:2Fe3++2I-=2Fe2++I2,碘遇淀粉变蓝。由于Fe3+量少,如果不是可逆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应该不含Fe3+,但是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少量的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KI与FeCl3的反应是可逆反应,C正确;D.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澄清溶液不是因为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而是发生反应AgNO3+NH3·H2O=AgOH↓+NH4NO3,生成的AgOH和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溶于水的[Ag(NH3)2]OH:AgOH+2NH3·H2O=[Ag(NH3)2]OH+2H2O,D错误。]16.D[A.浓盐酸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l2,Cl2与钢丝棉在加热时反应产生FeCl3棕黄色烟,此时向上抽拉装有KSCN溶液的注射器活塞柄,部分FeCl3被吸入注射器中,FeCl3与KSCN在溶液中发生络合反应产生Fe(SCN)3使溶液变为红色,A正确;B.在左边试管中浓HCl与Na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NaCl、Cl2、H2O,反应方程式为2HCl+NaClO=NaCl+Cl2↑+H2O。由于元素化合价升降数目等于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总数,可知每生成1molCl2,转移1mole-,B正确;C.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就越快。由于固体物质的表面积:钢丝棉>铁屑,因此在加热时与Cl2反应的速率:钢丝棉>铁屑,C正确;D.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需加热条件,浓盐酸与NaClO固体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取Cl2,图示没有加热装置,因此不能将图中的NaClO固体更换为MnO2,D错误。]17.C[A.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a中水蒸气、甲酸进入装置c,因此装备b中试剂可选用碱石灰等碱性干燥剂,故A项错误;B.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完全的CO,防止污染空气,而NaOH溶液与CO不能反应,故B项错误;C.实验过程中需先点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