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练习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练习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练习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练习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练习高中历史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一、单选题1.“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3.问号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A.民族交往 B.制度变革 C.经济发展 D.商贸往来4.据史书记载,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资粮,取给于道路焉。”该记载表明当时的唐朝(

)A.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训 B.推行轻徭薄赋措施C.出现了封建治世局面 D.实行开明民族政策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6.唐代笔记《因话录》记载:有商人在外地做生意,“得钱数百缗,惧川途之难赍(携带)也,纳于公藏(官府钱库)而持牒(凭证)以归,世所谓‘便换’者,寘(放置)之衣囊。”“便换”也称“飞钱”。这一记载表明(

)A.开始出现最早的纸质货币 B.重农抑商加重商人的负担C.官府强行夺占商人的资财 D.商业发展使汇兑业务出现7.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同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在提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8.史家常常把西汉和唐朝两个朝代并称,认为其历史的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主要有(

)①都在全国划分监察区派官员巡察②都曾出现繁荣稳定的治世局面③都始终采取尊崇儒术的思想政策④都曾设机构加强对西域的管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新唐书·地理志》中“羁縻州”款,提到“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资于戎狄,杂畜被野”。羁縻府州政策的实施(

)A.保证了边疆地区的安宁与稳定 B.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变革C.中央与羁縻府州之间平等共处 D.加强了内地与边疆联系与交往10.隋唐时期的大运河(如下图所示),南起余杭,中经江都、洛阳,北到涿郡,将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联系起来。可见,隋唐大运河(

)A.使全国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 B.推动了对外贸易全面繁荣C.使北方的商品生产陷入持续低迷 D.便利于南北方的经济交流11.唐太宗在《诫皇属》中提及:“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此不可以不察也。”以下选项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是(

)A.以儒为师,大办学校 B.改革吏治,发展生产C.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D.轻徭薄赋,劝课农桑12.交河故城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唐朝安西都护府的所在地,军事防御功能突出。此外,该城街巷垂直交叉、纵横相连,把建筑群分为若干小区,颇似中国内地城市的坊。对该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①交河故城从唐朝开始建造,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②交河故城的城市规划受到了中原传统城市的影响③安西都护府的设立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④安西都护府的设立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3.“盛世”一般是指国家由乱而治,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政权稳定和社会繁荣的局面。统治者向往盛世之治,以反映卓越功绩;百姓亦企盼盛世,以求安定太平。公元7世纪,中国出现的“盛世”“治世”是(

)A.从文景之治到昭宣中兴 B.光武中兴C.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14.在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中有关于曲辕犁的记载。曲辕犁是当时最先进的耕具,在江南水田地方推广。下列几幅图中使用曲辕犁进行耕作的是(

)A. B.C. D.15.中华文化讲究文史相通。文重赏析,史重分析,很多文学作品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此诗意在(

)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百二禁兵辞象阙,三千宫女下龙舟。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四海义师归有道,迷楼还似景阳楼。注:迷楼:隋炀帝时建,曰,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景阳楼:南朝陈后主于金陵建景阳宫、景阳楼。隋破金陵,陈后主与妃子躲在景阳宫井中,被隋军俘虏。A.表彰隋实现统一伟业 B.描绘隋炀帝南巡气势C.赞美开凿运河的功绩 D.对隋亡教训感慨反思二、材料分析题16.20世纪末,在印尼附近水下考古发现一艘公元9世纪的沉船——“黑石号”,出土了大量来自唐朝扬州、明州和广州的货物。其中两件瓷器“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是出自宫廷还是民间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唐玄宗时,多贯赐妃嫔和大臣。负责管理赋税的王供“岁进钱宝百亿,便入内库(又称百宝大盈库),以供人主宴私赏赐之用”,开启官吏向皇帝进贡之风。……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九月,出(售卖)内库罗绮、犀玉、金带之具”,用以补充军费开支。——据《旧唐书》材料二

唐朝“盈”字款的瓷器多为白瓷。“盈”、“进奉”、“翰林”款等宫廷属性明显的瓷器多见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但在西明寺、长安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摘编自齐东方《“黑石号”沉船出水器物杂考》材料三

大历元年(766年),代宗生日,“诸节度使献金帛、器服、珍玩、骏马为寿,共直缗钱二十四万。”肃宗、代宗以后,进奉者多以节度使为主,德、宪二朝进奉的区域集中于东南江淮诸道。——项坤鹏《“黑石号”沉船中“盈”、“进奉”款瓷器来源途径考》(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盈”字款绿釉碗和“进奉”款白釉彩盘这两件瓷器的出处并说明理由。(2)综合以上材料,分析“探究瓷器的出处”这一问题对于研究唐朝历史有何具体价值。参考答案:1.C2.A3.A4.C5.D6.D7.C8.B9.A10.D11.C12.B13.C14.D15.D16.(1)出自宫廷:①据文献记载可知“白宝大盈库”为皇家内库,与瓷器上的文字相对应、②“盈”“进奉”字款瓷器多出土于唐长安大明宫等宫廷遗址之中,考古实物与文献记载相印证。③宫廷因赏赐妃嫔、大臣,由国库流向民间。④朝廷为补充军用而售卖内库藏品,致使宫廷物品散落民间。出自民间:①在西明寺、西安唐新昌坊及河北易县等非高级贵族的唐墓中也有发现,可见并不一定来自宫廷。②可能是地方节度使供奉外的剩余产品被售卖。③虽然有唐代有出售宫廷物品的做法,但出货买卖清单中没有瓷器。④此前“盈”字款多为白瓷,“黑石号”的为绿釉碗,不一定出自宫廷,可能是民间仿造。(2)价值:①有助于研究唐朝中后期政治、经济、军事和财政多方面的情况。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