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1页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2页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3页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4页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样本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管理是学部遵循教学

规律,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相对稳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化

管理,是建设卓越学校的核心工程。为促进公学教学文化

的形成与发展,加快实现世界一流民办学校目标步伐,特

制定本教学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涉及范围包括:计划、备课、上课、作业、

辅导、考试、校本课程、教研、总结、教师管理、学生管

理以及组织保障等内容。

二、本制度为指令性规定,要求全体教学人员遵照执

行。

第一部分教学计划

国家教育部颁行的学科课程标准和有关课程政策,是

学部研发与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

科任教师应在每学期正式开课第一周,向学部课程与

教学处提交《个人学科教学计划》(电子版),工作要求:

1.系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本学科的特点、

目的、任务,掌握教材知识的广度、深度及其组织结构。

2.了解学生实际。从基础、能力、学法等方面分析学

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基础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研究确定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进度、工作重点、考

试安排、提高质量的措施等。

4.制订《个人学科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经备

课组讨论通过后,上传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研组长负责

收齐本科组教师的《个人学科教学计划》,于开学第一周

内,逐一审阅批准同意后,挂发在学部网站指定栏目,供

学部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审查和同事学习借鉴。

教学必须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进行,不得随意拔

高或降低要求,也不得随意放慢或加快速度。如需变动须

经学科教研组长同意后,报课程与教学处批准实施。

第二部分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一、备课的内容

备课应从教材、学生、目标、程序、教法、板书等六个方

面着手,做好充分准备。

1.备教材。

认真钻研2011年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阅读相应的教

学参考书,借鉴不同版本的教材体例,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

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经过对教材掌握的懂、透、

化三个阶段,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①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逻辑结构,弄清本

单元、本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及与其它单元、章节的内

在联系。

②明确每节课的知识点,确定其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③挖掘出教材中德育和培养能力的因素。

④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合在一

起。

2.备学生。

掌握学生的年龄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方

法、知识缺陷等;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态度、价值

观、兴趣爱好等。在了解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要对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问题、困难、态度)作出比

较准确的预见;进一步确定每节课知识点中的难点和关键,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要注意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

用,教师既要有育人意识,又要有服务意识,明确教为学而

服务。

3.备目标。

根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

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将每节课的目的和任务具体化。教

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出结构性和层次性。

(1)结构性:完整的教学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部分构成。

(2)层次性:

每项教学目标都应明确学生应达到的水平,而水平的高

低则根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分为不同

层次。其中知识掌握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层

次;能力培养目标分为初步掌握、熟练掌握、设计或灵活运

用等层次。

4.备程序。

根据课的类型,设计好整堂课的教学基本结构。按照最

优化原则,确定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顺序以及每一环节的

预定时间。课堂教学结构既要完整、严密,又要疏密得当具

有节奏性。

5.备教法。

重点解决如何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基于学生

个体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升,获得学习的快乐。要做到以

下四个方面:

(1)组织材料:对教材作教学方法的加工,使它成为

学生便于接受的东西。

(2)确定教法: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传授新知识、

巩固旧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等)、学科和教材的内容及特点、

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围绕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已有知识基础,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求

知欲望,帮助学生解决思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注意充分发

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3)预设调控措施:根据课堂教学中可预见的情况(如

兴趣降低、思维障碍、习惯性错误以及进行德育的时机和方

法等),准备好采取的措施。

(4)选择适宜媒介:根据直观性、拓展性原则,确定

教学中使用的教具(如:实物、模型、标本、图片、图表等),

并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

(5)积极建构基于网络学习的课程建设。根据教材内

容和学生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基于网络的课程学习,要加强

课堂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积极、灵活使用多媒体教

育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效能。

6.备板书(含课件)。

精心设计板书和课件,使板书(课件)能体现出优化的

教学程序和精练的教学内容。板书(课件)要标题鲜明,条

理清楚,繁简适中,重点突出,形式美观,有助于学生的记

忆和思考。

二、备课的方法

备课应包括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和完善教案三个步骤。

1.个人备课。

教师个人在认真钻研课标、教材、学生和阅读参考资料

等的基础上,对备课的六项内容做到深入、周密的思考,从

而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清晰的框架方案,形成个人教案。

2.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负责召集并做好记录。组长于开

学第一周集体研究本学期集体备课的方法与内容分工,形成

集体备课工作计划,上传课程与教学处备案(电子版)。集

体备课每周2次,由课程与教学处统筹安排,做到“五定”:

定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力戒集体备

课中的形式主义。

集体备课的任务有三项:

(1)说课,对备课的六项内容进行心得体会的交流,

尤其是对教材的处理加工、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作业练习

的设计、试题命制的安排等方面充分交换意见,以便集思广

益,取长补短、学习借鉴。

(2)在集体备课中要做到“六统一”:统一教学目的,

统一教学进度,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布置,统一考试

安排,统一资料使用。

(3)集体备课要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骨干教师要通

过集体备课主动帮助其它教师备好课,努力完成培养新教师

的任务。

集体备课的步骤:

第一步:个人初备。备课组长提前一周布置集体备课的

内容,让每个老师心中有数,早作准备;第二步:集体研讨。

主讲人将集备电子稿(含教学过程及设计,板书设计、作业

设计等),复印后分发到备课组每个教师手中。在主讲人发

言后,备课组教师针对个人的初备信息各自发表建议;第三

步:整理完善。根据主讲人的阐述,以及其它教师的建议,

形成教学预案;第四步:操作实践。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

案后,每位教师再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和自己的特长,对集

备教案进行微调。实现“个人自备一一集体交流一一个性修

改一一教后反思一一教案复备”五方面的整合与统一,发挥

发挥备课组教师的团队作用。

各学部教研组组长在工作计划中,要将重点章节、重要

的教学问题列入计划予以研究落实。

3.写好教案(电子稿)。

教案包括教案、课件、配套练习等内容。要按照“凡课

必备、凡课必练、凡练必改”的原则,不论何种课型,每节

课都必须写出课时计划电子稿。各学科的课时计划应有完整

统一的格式,其中的教学内容部分详简不做统一规定,经验

丰富或教材教法较熟悉的教师可以写简明些;新教师及教龄

在3年以内的教师要写详细教案。倡导电子教案,严禁使用

旧教案或下载的他人教案上课。

完整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授课时间

(2)题目

(3)教学目的和任务(含具体要达到的各项目标)

(4)重点、难点。

(5)课的类型。

分单一课、综合课两大类。单一课又分为:讲授新课、

复习课、练习课、检查课、试卷讲评课、实验课等。

(6)教学方法。

常用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

法、实习操作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小组汇报学习法。

其中讲授法是经常应用的方法,它又有四种形式:讲述法、

讲解法、讲读法、讲演法。各种方法或单一应用,或以一种

为主多种并用。

(7)使用教具(设备)。

(8)教学进程。

这是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结构程序(含时间分配)、教

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学生活动的内容

与方法、教学调控的内容与方法(主要指可预见性的)。

(9)正、副板书设计(包括课件)。

包括版面安排,书写的内容,颜色粉笔选用等以及课件

展示的内容。

(10)教学后记(即课后记载)。

4.教材批注。

教材批注(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要标注教学目

标,教学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流程,重要知识点,重要习

题的解答。

三.教案和教材批注的审阅和检查

1.上课前3天必须写好教案和教材批注。

2.学科教研组组长每月对本组教师的教案、教材批注

检查评价一次,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

评价结果于一周内电子稿上传课程与教学处备案,计入教师

业务量化考核。

第三部分上课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

心环节,每一位教师都要在充分备好课的基础上,有效地利

用好每节课的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

一、确立卓越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增强育人意识、创新

意识、目标意识、情感意识、调控意识,转变陈旧的思想,

严格遵循教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明确以下一些基本观念:

1.要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坚决撰弃“应试教学”倾向。

2.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由不会到学会,再由学会到会

学,让学生形成“好学、善悟”的习惯,教要为学服务。坚

决杜绝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一言堂”等教学现象。

3.增强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坚决克服课堂教学中的随

意性、盲目性。

4.教学中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培养和锻炼学生积极

的学习心理品质,使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特长得到全面

充分的发展。要克服教学中的“知”、“情”分离倾向。

5.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基本原理,搞好组织

教学,采用各种教学调控方法,使教学始终在积极、和谐、

紧凑、高效的气氛中进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建构适宜的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环节以及各环节进行的顺

序和时间分配。不同的课堂类型,结构也不全同,要从实际

情况出发来确定。总的来说,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有:

1.组织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始终,用各种措施激发和保持全体学

生的积极学习状态。任何课型都要进行组织教学。组织教学

一般包括:

(1)使学生做好上课前的各种准备;进入课堂后集中学

生的注意力,保证教学能够顺利的开始进行;同时了解学生

出勤情况。时间分配约为-2分钟。

(2)利用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专心致志学习、自觉遵守

纪律的良好习惯,保持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对于不遵守课

堂纪律的现象,恰当的进行教育处理。

(3)在全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气氛、学习行

为、心理活动的变化情况,采用各种措施和方法,协调师生

关系,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积极的思维以及动手

操练的热情,密切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从而保证教学任务

顺利完成。调控一般分两种情况:

其一、可预见性的调控。按照教案中准备的调控内容和

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其二、随机性的调控。遇到未能预料到的学生学习行为

的变化,或用目光、语气、提问、停顿等信息交流的方法,

或以调整时间分配的方法,从注意、观察、思考、记忆等方

面调节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

2.检查复习。

教师对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或以前学过并与即将学习

的新知识有联系的内容,通过检查复习,一方面了解学生对

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加深,培

养学生对课业的责任感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另一方面,

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完成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搭建脚手

架。与本堂课无直接关系的问题一般不宜提出;也不要成为

上一堂课有关内容的简单重复。检查复习的方法有口头回

答、朗诵背诵、黑板演算、检查课外作业等。检查后要给予

评定,指出优缺点。

3.讲授新教材。

这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讲授新教材时,要

注意贯彻教学原则(常用原则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理论

联系实际、直观性、启发性、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巩固性、

因材施教等七条)。要注意所选用教学方法的要求。

4.巩固新教材。

通过归纳总结、巩固练习,使学生对所学新教材进一步

当堂理解、当堂消化、形成较深的印象;或使学生能初步练

习和运用新教材,为完成课外作业做好准备。巩固新教材有

以下两种形式,可以单用,也可以并用:

(1)归纳总结。要把握好归纳总结的时机和方法。可以

在新知识学习结束之后一次进行;也可以在学习中分段进

行,最后再做总的归纳总结。可提问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

讲述,或结合进行。归纳总结应该精练简洁,突出重点,便

于记忆,必要时可以进一步引申、深化。

(2)巩固练习。要精心设计好练习题,注意练习针对性。

题型和练习方法多种多样,可适当引入教科书以外的材料。

要注意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照顾。

5.布置作业。

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新教材预习等。教师在布置

时,应说明具体要求,对难度较大的作业,可以适当提示完

成作业的方法。

三、对上好课的要求

正确全面的贯彻教学原则,是上好课的根本保证。

1.目的明确。

教师对本堂课应完成的教学目的心里要明确。教学目的

是以教材内容为根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是从教师的主

观愿望出发。应既注重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又注重思想品

德教育。教学任务要具体,能分层次的达成目标。教师和学

生的活动都始终围绕着教学目的进行,按计划完成任务。教

师还要积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正确的学习动机,使学

生不断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学风。

2.内容正确。

其一,授课不能有科学性、思想性上的错误。概念要明

确,用词要贴切,不能似是而非,不写错别字。其二,既要

把主要精力放在“三点一线”上(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消除疑点,疏通和诱发正确的思维路线);又要顾及教材的

系统性、连贯性、使知识结构化。其三,挖掘教材内在的逻

辑联系,而且使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的某些部分以

适当的方法相结合,产生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其四,在上实验课时要对仪器的使用、药品的取法、试剂的

配制、操作的规范、事故的处理等都有正确清楚的要求。体、

音、美等课的示范动作及范唱、范画要准确。

3.方法适当。

教材方法的选择要恰当,运用也要恰当,使教学符合学

生认识规律,易于学生接受。其一,教师既要发挥主导作用,

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要通过创设情境、设

问激疑、启发点拨,让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着力培养其思

维能力。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加强练习的多样性、启发

性,让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和实践能力。其二,教师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深度,避免提

“对不对”、“是不是”这类不假思索即可回答的问题;对学

生的回答要给予明确的评价;提问要面向大多数学生,对后

进生尤其应给以照顾。其三,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应有一定的

知识密度、广度及推进的速度。体育课的运动量要适宜(学

生平均心率为120-150/分),运动量高峰要出现在课的中后

期,学生练习的时间能达一课时的1/3以上,生理负担符合

年龄特征。

4.语言清晰。

教学语言要清楚简练、通俗自然、流畅生动、富有感染

力。声音不要太高,免得学生的听觉经常处在强大的压力之

下,而使听觉中枢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也免得教师声嘶力

竭;声音也不能太低,否则学生听得费力甚至难以听清,而

降低教学效果。授课语言的速度也不要太快或太慢,根据内

容的需要,适当的将轻快和凝重相结合,呈现出节律感。除

非强调重点和引起学生的注意,一般不要紧接着做简单的重

复。要避免语病。(除了新入学的一年级外,其它年级严禁

使用扩音设备上课)

5.积极性高。

其一、在整个课的进行中,教师始终要精神饱满,处在

积极的状态;还要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也处在积极状态。

既不要教师唱独角戏,又不要学生行为完全脱离教师的指

导。其二、体现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课堂

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得到充分展现。其三、既要面向全体学

生,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正确处理好“尖子”、“一般”

与“后进”三者的关系,处理好“吃不饱”与“吃不了”的

矛盾。其三,善于区分课堂上学生的积极行为、中性行为和

消极行为,要充分利用中性行为的不稳定性进行指导,使之

向积极行为转化;要随时采取各种教育形式,防止或转化课

堂中的消极行为。其四,对“后进”生不讽刺、挖苦、污辱、

体罚。

6.组织得好。

其一,整个课的进程,有很强的计划性,环节的顺序,

时间的分配,板书的位置,演练的时机都应安排妥当,一切

都井井有条,秩序良好。其二,随时注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

的情况,防止和克服不良倾向的发生,机智、冷静、灵活地

处理突发情况,在讲授中间不要过分或长时间的批评教育学

生。其三,有效地利用时间,珍惜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

7.收获性大。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快提高,学习学习的满意度

高。

四、课堂规范

1.时间。

教师上课必须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不得迟到、早退、

拖堂。及时候课,上课前2分钟,必须站在教室门口组织学

生做上课准备;上课铃响时准时进入课堂(铃响结束时,仍

未到教室门口即为迟到);下课铃响时才能退出教室。

2.秩序。

(1)教师上课前要将手机调至振机状态。教师进入课

堂,走上讲台,在学生致礼(集体起立或问好)后,应向学

生还礼(点头或问好)。上课时间教师不得随意中断讲课或

中途离开课堂(有急病确实无法坚持上课者除外),不得与

个别学生进行非教学内容的交谈,不得做与教学系无关的事

情,不得接听手机。

(2)严格按课程与教学处编制的“教师课程安排表”

授课。为严肃劳动纪律,确保正常教学秩序,非学校安排,教

师个人不得私自调课、换课,因公、私事确需要调课的,至

少提前30分钟向课程与教学处提出申请,个人不得轻易调

课或改变课的性质。

(3)室外课、专用教室课,任课教师应视情况提前一

定时间半程或全程接送学生,并于铃响前后到达施教地点;

各班主任有责任教育督促本班学生排队前往上课地点,要求

队伍整齐,不大声喧哗,更不能打闹。出现队伍混乱、打闹

现象,课任教师为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为第二责任人。

3.内容。

必须按照备课内容进行教学,不能讲授与本堂课教学无

关的内容,不能炫耀个人的经历和著述。坚决不允许散布有

错误倾向的观点和不健康思想的言论。

4.语百o

教师要用普通话授课,尽量消除方言;英语教师要用英

语授课,英语发音要力求准确。讲课时要面对学生,不要板

书和讲授同时进行,尤其不要在讲解重要内容时进行板书。

5.板书(课件)。

正、副板书要分开,不要夹杂在一起。副板书一般写在

黑板的右侧,要边写一些,边擦一些,不要大量的挤在一起

或过长时间的留在黑板上。书写要整齐规范,不要潦草。语

文尤其要努力写得工整美观、点划分明。字体大小以7-10

公分见方为宜,行距的疏密也要适当。课件要适宜。

6.教态。

教师教态要亲切自然,舒展大方既不要矫揉造作,也不

要生硬呆板。站立要端庄,不能翘腿、爬伏、斜倚、更不能

坐在桌子上。在讲台上可适当变换位置,但不要频繁往复。

手势要适当,动作要从容,无意义的习惯性动作要尽量避免。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抽烟、喝水、不能坐着讲课(生病等

特殊情况除外)。

7.仪容。

上课时教师的衣着要整洁、朴素、大方,式样和色彩不

要过于新奇、艳丽。不能穿着汗衫、无袖衫、短裤、超短裙、

拖鞋上课。教师的手机不能挂在腰间带进教室。

第四部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一、作业的布置

1.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

学改进教学的的重要依据与手段,必须十分重视,做到精心

设计,要求明确,布置清楚。

2.作业要根据教学要求,教材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形

成多样,富于启发,做到少而精,切忌多而滥,不布置机构

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

3.课堂作业要课内完成。课间、午后,一律不留作业。

作业既要注重基础训练,又要注重综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

提出不同要求,不能搞一刀切,对中下生要求完成基本题,

让他们“吃得了”,优等生可布置适当的提高题,使他们“吃

得饱”。

4.严格控制课后作业量(晚自习)。一年级原则上不布

置书面作业;二三年组不超过三十分钟;四年级不超过四十

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

5、作业种类(加粗为必查作业)

语文:一年级:拼音本(田字格)、练习册、单元试卷、

周末作业、硬笔书法。

二年级:生字本、练习册、写话本、单元试卷、周

末作业、硬笔

书法。

三至六年级:方格本、作文(8次)、日(周)记、

练习册、单

元试卷、周末作业、硬笔书法。

数学:课堂作业本、练习册、周末作业、单元试卷。

英语:一至二年级:练习册、作业本、周末作业、单元

试卷。

三年级:作业本、抄写本、活动手册、听写本、

周末作业、单元试卷。

四至六年级:听写本、作文本、第一课堂或课堂跟

踪、单元试卷、

活动手册、作业本、周末作业。

科学:练习册、单元练习。

二、作业评价要求与形式

1.实行“一次作业,两项评价”。即在批改作业时,对

学生的一次作业进行两项评价:一项是对作业正确情况的评

价,一项是对卷面书写情况的评价。作业正确情况按优、良、

中、差等第进行评价,卷面书写评价以A、B、C等第进行评

价。(例如:优/B9.22)

2.对卷面书写特别美观的可进行“A+”评价,对连续两

次得到“A+”的作业可用一个等表示老师对作业的

意,多次可用两个等表示奖赏。对卷面书写连续被

评定为C等级的可用一个“”脸表示警告;对三次以上

用“”脸表示严重警告,并及时找学生谈话,对其

作业态度进行教育,促其改正。

3.各学科教师应通过作业讲评,正面引导学生将平时练

字与作业书写融为一体。

4.教学处的常规检查,将视学生的卷面书面与教师的作

业批改同样重要。

5.学生的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并作好记录(作文)。

不得叫学生批阅。

6.提倡面批,边批改边指导。

7.学生作业马虎潦草或不及时完成者,要加强教育、指

导。不准以作业压学生、罚学生,不准撕毁学生的作业本。

8.每小题打一个小勾,每次批语、等第、符号的格式、

位置要统一。

三、作业的书写、批改及符号

1.学生作业应根据年级统一使用铅笔或钢笔(水笔),

一本作业必须一种颜色。

2.提倡做完一题空一行。

3.语文(作文除外)、数学、英语、科学(常识)等作

业,一律把等第

写在每次作业的右下角,并注明批改日期。

4.作文要有边批、总批,等第写在作文题目的后面,

在总批的右下角注明批改日期。

5.一般作业批改符号:正确的打“J”,错误的打

待学生订正后教师再打“v|一|

6.作文批改符号:①S别字用"”并在边批栏

内,订正后关门;②遗漏字、词增补“V”;⑧用

词不当或病句划“一一”;④优美词句“”;⑤复

原号△”划在字词的下面,表示划去后再用;⑥词句

颠倒用“”⑦多余、应删掉的字、词、句用“

7.小作文(日记、周记):以学生练习为主,教师可以

粗批。

8.大作文:教师必须精批细改,边批每篇习作不得少

于3处,尾批不得少于两整行,所有的批语应具有针对性、

激励性、指导性,切忌千篇一律,空话、套话、大话。

第五部分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照顾个性差异,对学生分类指导,鼓励拔尖,推进后进,全

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利措施。

一、辅导的任务

1.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做好课后作业。

2.给基础差和缺课的学生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

困难。

3.对成绩优良和能力强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适当提高

学习内容的难度,扩大知识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4.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要处理好上课与课外辅导的关系,上课是主要的,

课后辅导是辅助手段,既不能忽视课后辅导的作用,又不能

把课后辅导搞成变相上课。

二.辅导的方法

1.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按基础、能力、方法、

学风分类排队,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对症下药,讲究实效,

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

2.辅导和补课一般应分散或个别进行,不要占用大多数

学生的时间,更不要采用给全班学生重讲一遍的做法,不能

把辅导变成课堂教学的延续,更不能利用辅导讲授新课。

3.对后进生的帮助,是辅导的重点。其一,对他们进行

思想教育,解决思想实际问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

度,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

其二,要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必要的补课,

弥补知识缺陷;作业批改多以面批为好,同时进行辅导。其

三,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尤其要培

养发散思维能力,使他们逐渐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他们

的要求应是先易后难,逐步从严,逐步赶上。

4.对优等生的辅导主要是扩大知识面,进一步提高逻辑

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创造性。可介绍参考书,增加练习题的

难度,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还可鼓励他们在某一方

面拔尖,学有特色,获得更大的进步。

5.对于中间层学生的提高,一要摸清底子,二要针对性

强,根据他们所属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参照上述

两种情况),给予耐心教育。对这层学生,在他们有共同性

问题的情况下,可组织学习小组进行集体辅导。

6.课后辅导时应强调独立钻研,自学为主,要重视对学

生学法的辅导。

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耐心细致的做好工作,才能使课

后辅导收到实际效果。

三.辅导的时间

语文、外语课教师在上早读课时要按时到位,布置具体

内容(书写在黑板上),指导学生早读,早读要有朗朗的读

书声。下午上第七节作业整理课时,根据备课组统一安排,

都应下班进行答疑辅导;对基础差或缺课的学生,任课教师

与学生约定时间,进行补课。晚自习时间,任课教师可根据

当天课堂教学中反映出的情况,随机性的对学生进行个别的

辅导,或答疑,或拓展。

第六部分考查考试

通过考查、考试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检查与评定,

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指引着教和学的努力方向。

因此,应当重视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工作,更好地发

挥其对提高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

一.考查

考查是平时进行的检查评定工作,常用的方式有口头提

问、书面测验、实践考查等。

1.口头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

教材等环节,都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学生进行单个的提

问,即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要把简单提问和详细提

问结合起来,简单提问一般不要选择学生不假思索而从教科

书和板书一望而知的内容,学生回答后要给予明确的评价,

对学生回答不全面不准确的内容一定要补充和纠正。口头提

问的对象要普遍,对于后进生要有所照顾,及时帮助他们克

服学习上的困难和落后状况,并督促他们勤勉地学习。

2.书面测验。

教师根据教学进程可以在一个单元学习完毕以后在课

堂上进行测验。可以事先通知学生,也可以事先不通知学生,

以督促学生复习功课经常化。测验后教师要及时批阅,把成

绩输入登记表,并上传给备课组长,备课组长把情况反馈给

教学处,同时,每次检测后都应给学生作讲评,应补充讲解

教材中的某些部分,以弥补学生知识中的缺陷,解决学生的

疑难问题。,使学生即时知道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

3.实践考查。

对学生的品德表现情况和技能技巧掌握程度,主要通过

实践活动来进行考查。品德课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

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对他们平日的思想和品德表现

进行积累性考查,到期末进行优差等级的评定。科学课程要

在实验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水平进行考查。学生

对体育课各活动项目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更要通过经常性

的考查才能准确地给予评定。其它学科根据教学需要,对某

些应掌握的技能也可通过对学生的实践考查进行测试。

二.考试

1.考试的安排。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

方法,但又不是唯一方法,考试过多或过少都不可能充分发

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除了平时的考查测验,考试须由学

部课程与教学处统一组织实施。

学部课程与教学处组织的考试一般有期中考试、期末考

试、以及新生的摸底考试,毕业班的月考等。期中、月考由

教学处组织有关教师命题、流水阅卷、统计和分析,课程与

教学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统计分析。考试的方法一般为

闭卷笔试,个别情况下采用开卷笔试、口试、实践考试等辅

助方式,须经学部同意。考试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

理素质和品德行为。

2.命题。

(1)试题的内容与形式:

其一,试题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和引导作用,因此,命

题一定要以课程标准为准则,以教科书为基本依据;要符合

引导学生全面、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

立思考能力的原则。其二、注意提高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使

实际考试的分数呈正态分布;试题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

考查点的分布要合理;难易度、区分度和层次比例要适当,

以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水平为标准,适当兼顾优差两头,防止

出偏题、怪题,防止试题太难、太死,防止越重越好和随意

命题的倾向。其三,题型要多种多样,主观性与客观性试题

的比例及基本题与综合题的比例都要适中。

(2)试题的编写与审定:

普通性考试同一年级只能用同一套试题,由课程与教学

处委派专人命题,或由备课组讨论确定试题编写方案,指定

专人命题,备课组校核后交学科组长(或学科组长委托的教

师)审定签字。还要书面写出试题编写方案(交学科组长审

阅),以便作为试卷分析的参照标准。试题编写方案包括考

试目的、知识和能力的考试范围、考试重点、难度要求(指

试题极难、较难、中等、较易、极易各层次题目的预估通过

率)、达成目标(指试题中识记、理解、简单应用、分析综

合、迁移发挥等各类型题目的预估合格率)等项内容。

(3)绝不允许向学生泄漏考题。

3.考前准备

(1)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要采用正面引导、强化纪律

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加强考风考纪教育。

(2)语文备课组长负责将各班学生相对均等地分配到

各个考室,班主任在黑板上写明本考室参考人数。

(3)班主任考试前一天负责检查班级电教设备是否能

正常使用。

4.监考。

凡被安排监考工作的人员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考试的监

督、检查工作,对考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保证考试工作

顺利进行。

街道及有关部门委托组织的统考,完全按有关监考守则

和考场规则遵照执行。

学部组织的其它考试按本校的监考守则执行:

考试工作要求及监考规则:

要求:

(1)考试前15分钟备课组长领取本堂考试的试卷,清

点份数,然后在教学楼一楼大厅分发给主监考教师。

(2)一般不予请假,确实因急病和要事无法监考,必须

按程序履行请假手续并作考勤记载。未经批准不得缺堂。

(3)任何监考人员不得迟到,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及

时向主考报告(如主考不在,可向副主考报告),以便及时

对监考人员进行调整补充。

(4)在监考期间,监考人员不得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

(阅读报刊杂志等);不能与其他监考人员大声喧谈,不能

长时间地在某一考生旁逗留或拿起答卷观看。巡视员要加强

对各考室的巡查,如发现监考人员看书报、坐着的,或学生

举手、学生作弊而监考人员未发现的,要做好记录,并督促

其改正。

(5)对考生要关心爱护,态度和蔼。若考生有病影响考

试则报告教学处进行处理。如有考生违纪,给予口头警告;

严重的可做初步处理(不要没收或撕毁答卷将考生赶出考

室,可在答卷上做出记载),考试结束后将答卷、作弊用物

交教学处,报告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6)考试结束后,主监考负责装订,副监考看班,必

须等到班主任接班后方可离开。

规则:

(1)监考人员提前10分钟入场,调整考生座位之间的

距离,进行考场纪律教育,清点考生人数,检查有无废卷,

然后分发试卷。考试前5分钟发试卷,提前3分钟指导考生

写好班级、姓名等,并逐个进行检查(主监考负责)。

(2)一年级读一题做一题,二年级只读题目要求;对

考生提出的问题,监考人员可轻步向前低声询问情况,但

只有回答试卷上印制不清的问题,无权回答诸如“这道题是

什么意思?”等有暗示作用的提问。

(3)监考老师要提醒学生:考试时坐姿端正、书写认

真、卷面整洁。

(4)监考老师应一前一后,一坐一站,如有不清楚的

问题应及时报告巡视员,由巡视员向课程与教学处反映,经

课程与教学处批准方可改动;防止和制止考生舞弊行为;监

考人员不得自行决定延长或缩短考试时间,密切关注学生答

卷进度,发现10个以上学生来不及做的情况,要及时汇报

巡视员。离考试结束还有10分钟时,监考人员必须提醒考

生。

(5)考试时间到,监考人员应仔细收起试卷,避免正

反不一、上下颠倒;试卷收好后,再核对一遍试卷份数与考

生人数是否一致,然后拿至课程与教学处装订(备课组长为

订卷验收人),并在卷头上写清考场监考人,考生人数。注

意各年段考结束时间不一致,监考老师要准确把握结束时

间,及时收卷。

(6)英语学科考试时,英语教师需负责相邻班级的巡

视。

5.阅卷

(1)学科组长为阅卷负责人。

(2)阅卷人员不得迟到早退。在阅卷前先由各年级阅

卷组长拿出一份阅卷方案(答案及评分标准)

(3)教师应严格掌握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地判定正

误和评定学生的成绩。

(4)各组长要严格做好阅卷责任人登记工作和阅卷情

况反馈表统计工作,统分、登分责任到人,统分、登分造成

失误的,追究责任人相应责任,在学部内通报批评并进行一

定的经济处罚。阅卷完毕,组长要抽样检查,符合阅卷要求

后,方可拆卷登分。

(4)要求各阅卷老师批阅试卷时批改符号要规范,保

持卷面整洁。

6.成绩统计与质量分析:

(1)备课组长及时统计成绩,并于考试结束的第二天

下午5:00前交成绩统计和登记表电子稿至课程与教学处。

(2)试卷分析。任课教师必须认真做好考试分数统计

和试卷分析的工作。分数统计按学部规定的分档进行。总结

成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今后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等;

还可以从班级、年级的纵、横两方面进行整体和个别的分析

研究。

(3)备课组长要及时写出质量分析报告,召开质量分

析会。

第七部分课外活动(校本课程)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能拓广加深学生的

文化科学知识领域,培养他们的志趣爱好,锻炼提高他们的

专门技能;并且对培养有特色的人才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学部的课外学习活动,有群体性活动、小组活动、

个别活动三种形式。其中群体性活动一般有学科讲座或报

告、学科竞赛、体育比赛,文娱活动、演讲会、办专栏、作

品成果展览及集会活动等;小组活动一般有科学小组、艺术

小组、劳动技术小组、体育队等。

二、课外活动由学校课程与教学处统一安排,学段、学

科组、、班级具体组织。活动时间以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和休息为限。所有组、队都必须有专人负责指导、训练。群

题性活动(除学校组织的以外)由各年段、各学科组、各班

自行组织。

三、各年段、学科组、确定的各项课外活动指导教师,

开学初要制订好活动计划,分别交课程与教学处。

四、对在课外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指导、训练教师,学步

给予表彰,并将工作成绩载人教师业务考核档案。对成绩突

出的学生同时给以表彰。由学校组织参加市区级以上竞赛活

动或体育比赛取得好名次,按本校有关规定对指导、训练教

师和有关学生给予表彰奖励。

第八部分教研工作

教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

路。因此,学部全体教师务必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做到一手

抓教学,一手抓教研,相互促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构建学习型组织。每学期学步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

教育教学理论,尤其要学习2011年版新课标、教育学、心

理学、教材教法,了解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观念,不断提

高理论水平,并努力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教师要抓紧自

己的业务进修,在学科组长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每学年初制定学习计划,学部鼓励教师在职进修,取得合

格学历。

二、以活动为载体。开展经常性听课评议、观摩教学活

动。其一、首先从各学科组开始进行,经过评议推举出部分

教师,分语、数、英三大组由学科组长主持听课评议,最后

再进一步推举出一些教师做全校性示范性公开教学。其二,

各学科组配合学部中心教研活动,每学期组织2-3次观摩教

学活动,并进行认真评议。公开课教师讲课人选根据学科组

教研计划的内容确定。其三,在观摩活动以外,各任课教师

都要互相听课学习,取长补短。其四,所有听课人员都要填

写听课记录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其五,每学期听课节数

要求: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学处主任的教研性听课和

检查性听课合计不少于25节;其它的行政领导、学科组长

听课和检查性听课合计不少于15节;教师听课不少于10节。

三、形成行动教育研究与教学反思的习惯。各学科组的

学期工作计划中要有学科组教研课题,学科组长组织全组教

师将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深入进行研讨,并认真进行

总结,推广成果和经验。教学人员要重视写教学笔记,经常

总结点滴经验和体会,积累资料,形成教研专题。教龄在六

年以上的教师每两年至少写出一篇教研材料。学部每学年举

行一次全校性教研报告会或教学经验交流会,将论文进行评

定并选辑成册。

学部每学年对教研活动中评选出的好论文、好成果及优

质课进行奖励,鼓励先进,推广经验,推动教研工作广泛、

深入地开展。教师在市级以上的教研、学术刊物上发表教研、

学术论文,或正式出版教研、学术著作,学部按本校有关规

定给予奖励。

四、积极开展基础课程改革与实验。加强对新课标、新

教材的学习研究,摸索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模式,配合学校保

证新课改实验的顺利推行。

五、抓好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帮教工作,促进教师专

业成长。学步每学期要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老教师从

师德教育入手,指导新教师过好教材和教学五个环节关,开

展师徒互相听课、评课,让青年教师迅速掌握教学规律,尽

快适应教学要求。

第九部分总结

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作全面的回

顾,在回顾的基础上,加以检查、分析、评价,找出成绩、

经验,明确问题、教训,揭示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提高教学

水平,促进今后的工作。这是教学常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

节。

总结主要有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两种。

一、综合性总结

主要是全面地记载以往一个阶段的工作。教师的学期、

学年工作总结就属于这一类。每学期结束,教师离校前要写

好总结送交学科组长,学科组长收齐、阅读后,再送交课程

与教学处。

综合性总结通常应包括如下内容:

1、基本情况:概括地简要介绍本学期或学年担任的教

学教研工作,计划完成的情况。

2、取得成绩:主要写教学、教研的结果,完成的任务,

达到的指标,获得的效果,采取的作法。

3、获得的经验:针对取得的成绩、效果,采取的作法,

谈认识和体会,要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4、尚存问题:找出工作中切实存在的问题,不尽如人

意的地方。

5、今后意见:主要是指今后的打算和态度。

二、专题性总结

主要是指对某一项工作或对某一专门问题的总结。教研

工作的总结、指导课外活动的总结、外出参观学习的总结等

都属这一类。

专题性总结要根据实际,总结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经验,

或谈认识、体会;同时也可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的

原因。

第十部分教师管理

1.按时上课。教师要在上课前3分钟前到达教室,并

把所需用的教学器材、教具送到课室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

创设适宜的教学氛围。上课预备铃响后,任课教师要检查学

生教材、教辅、作业本、笔记本、用笔等准备情况;整理与

教学无关的物品和不规范的行为;清点学生人数,记录缺课、

迟到等学生情况。对缺课学生应查明情况,对无故缺课的学

生应及时调查清楚,立即通知班主任或年段长后才能上课。

2.上课铃响时,教师走上讲台,班长喊“起立”,学生

以立正姿势向教师行注目礼,教师说“同学们好!”,学生齐

声回答“老师好!”,教师说“请坐”。要求声音宏亮、整齐。

如不符合要求,教师须让学生重做,直到达到标准,才能开

始授课。

3.下课铃响后,教师应机智处理授课内容,尽快宣布

“下课”,班长喊“起立”,待全体学生站好后,同学们呼“老

师再见!",教师答“同学们再见!”,教师还鞠躬礼方可下课。

4.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按时下课,不得因没讲完课而

拖堂,延误学生课间休息。

5.任课教师着装要朴素大方,整洁得体,不染发,不佩

戴首饰,教态自然,不允许坐着或趴在讲台上讲课,要注意

保持教师形象。

6.不得锁门上课,以便巡视人员巡堂或特殊情况下学生

出入。

7.上课不许开手机。除非有紧急情况,任何人不允许干

扰教师上课,上课教师也不允许走出课堂接、打电话。

8.上课期间,教师不允许浏览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网页,

不允许站在窗前欣赏外面的风景,要时刻把注意力集中在课

堂上,注重到学生中去,主动与学生交流。

9.严禁教师在学生正常上课时单独留学生到其它地方

补课,任何教师不允许在上课时将学生逐出课堂,教师不许

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上课。

10.课堂教学一般要有板书,设计要合理,字迹要清楚、

工整。

n.科学等课程做实验时,要熟练实验操作,掌握教具

和电教设备的使用方法,恰当运用课件促进教学,不断改进

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2.重视提问设计,突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增强授

课的启发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