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城煤矿设计煤矿设计详细说明_第1页
岳城煤矿设计煤矿设计详细说明_第2页
岳城煤矿设计煤矿设计详细说明_第3页
岳城煤矿设计煤矿设计详细说明_第4页
岳城煤矿设计煤矿设计详细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区概述及井田特征

1.1矿区概述

1.1.1矿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岳城矿位于邢台市西南约38km,南部与邯郸地区武安市相接。东距京广铁路搭槌

车站25km,煤矿外运铁路专线从矿山村铁路专线权村站接轨,延伸到矿工业广场。井

田内有两条主要公路邢(邢台)一渡(渡口)、邢(邢台)一都(都党)及通向各村的

简易公路,交通极为方便(如图1-1)。

图岳城矿交通位置图

1.1.2矿区地形、地势及河流

岳城井田位于太行山中段东麓山前丘陵地采,地势西高东低,海拨在11和24.10~331

和2.6m之间,地表起伏较大,基岩裸露面积较小,属山前冰磺台地地形。

井田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有中关小溪、栾卸小溪和紫牛湾小溪3条季节性小溪,

均属北洛河支流,雨季时出现水流,旱季断流。该矿区最高洪水位+114m。

1.1.3矿区气象

本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沙河赵泗气象站11和282〜11和21和22年资料,多

年平均降水量41和27.0mm,雨季多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气温13℃,多年平均蒸

发量1711和2mm。风向以北、北东及南为主。11和263年8月1日—10日连续10天

降雨为1264.5mm,造成百年以来的特大洪水。邢台地区蒸发量为1453—2172mm,蒸发

量远大于降水量。冻结期从11月至翌年2月,冻土深度约0.44m。全年最多的风向为南

风,最大风速为16.7m/s。

1.1.4矿区地震震级及裂度

邢台地区于11和266年3月8,在隆尧县白家寨发生6.8级地震,余震不断,东庞

矿区距隆尧县45公里,有三级震感。同年3月22日在宁晋县发生了7.2级大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发办[11和21和22]160号文“关于发布《中国地震烈度区

划图》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使用规范》的通知”,邢台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

1.1.5矿井井田内小煤矿情况

岳城矿井田周边共有正在生产的小煤窑20个,分别属沙河白塔镇或武安邑城镇,

详情见后岳城周边小煤矿井口坐标附表。开采下组煤的主要集中在井田西部的刘石岗地

区和井田北部的上关、新村附近以及井田东部章村井田内,开采上组煤的主要分布在井

田的西部和南部。小煤窑的非法开采和越界开采给该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对安全生

产构成严重威胁,另外工业广场附近分布有古小窑,开采年限及开采情况已无法考证。

1.2井田地质特征

1.2.1煤系地层

岳城井田地表全为新生界地层所覆盖,所发育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四系(0)、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舄M)、下石盒子组(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石炭系

上统太原组(C3t)、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奥陶系中统峰峰组(°2/)、马家沟组(°2加),

现简述如下:

(1)第四系(Q)

下部为冰磺红色泥砾、冰水沉积的杂色粘土、细砂、亚粘土及砂砾石等,一般厚40m;

中部为冰磺粘土砾石层、透镜状砂层及红色亚粘土组成,一般厚30m;上部为多种成因

的黄土,具垂直节理和大孔隙,一般厚2〜10m。

(2)二叠系(P)

①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2M):以灰绿色、紫斑色粉砂岩及砂质泥岩为主,夹有数

层中细粒含砾砂岩和铝土质泥岩。平均厚度307.4m。

②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々,):以灰色、灰绿色、紫斑色粉砂岩和含铝土质的砂质

泥岩为主,中部和下部夹有2〜3层中细粒砂岩。平均41.1m。

③下二叠统山西组(凡):由灰色、深灰色、黑灰色中细粒砂岩、粉砂岩和煤层组

成。中下部含煤2〜4层,平均83.8m。

(3)石炭系(C)

①上石炭统太原组(G,):由深灰色、灰色粉砂岩、灰至灰白色中细砂岩、4-6

层灰岩和6〜1和2层煤组成。平均厚度135.5m。

②中石炭统本溪组(,2〃):主要由深灰色泥岩、粉砂岩及灰岩组成,夹不稳定薄煤

一层,平均厚度17.56m。

(4)奥陶系(0)

①中统峰峰组(°2,):由厚层状致密灰岩、结晶灰岩、角砾状灰岩、白云质灰岩组

成。按岩性特征分为三段,总平均厚度167m。

②中统上马家沟组(°2$):黄、浅红色白云质角砾状灰岩、蜂窝状灰岩、灰色致密

块状灰岩及泥质灰岩组成。按岩性分为三段,总厚度平均246m。

③中统下马家沟组(02工):由角砾状灰岩及蜂窝状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按岩性

分为三段,厚度大于144mo

(5)煤层

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其次为石炭系中统

本溪组,煤层与含煤地层对应关系如表1-1及附图岳城矿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表煤层与含煤地层对应关系表

地层平均厚度

煤层编号地层稳定性、可采性

(m)

1#

山西组下部45.10主要可采煤层

2#

3#太原组上部14.73层位稳定不可采

4#不稳定局部可采

5#太原组中不稳定不可采

80.30

6#部不稳定局部可采

7#不稳定局部可采

8#极不稳定局部可采

太原组下部32.62

1和2#主要可采煤层

10#本溪组17.56不稳定局部可采

1.2.2区域地质构造

邢台煤田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采(华北平原沉降采)西部,西与新华夏系第三隆

起采(即太行山隆起采)毗邻,位于前述沉降采和隆起采之间的太行山山前断裂采的东

侧,属于华北平原沉降采范畴。煤田形成后,受到我国东部中新生代多次构造运动的影

响,尤其受到新华夏系的强烈改造。邯邢煤田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盆地西缘。煤田西

部为太行山隆起的中南段,整体走向呈北东向展布,由赞皇隆起和武安断陷组成。前者

由太古代和少部分元古代变质岩系组成,后者主要由古生代地层组成。岳城井田即位于

武安断陷北部太行山隆起采东侧,为新生代华北盆地的西部边缘。由于西侧太行山隆起

的上升和东侧华北盆地的沉降,使邯邢煤田形成走向NNE〜近SN,西边翘起,东边倾

降,并具波状起伏的翘倾断块。煤田边界断层多为走向NNE的正断层,煤田内发育有

大量NNE—NE向正断层及少量NNW向正断层,组成一系列地堑、地垒和阶梯状单斜

断块。自北向南有NNE向的晋县栾城断陷(地堑)、宁晋隆尧断隆(地垒)、巨鹿邯郸断陷

(地堑)及南部的邢台断陷(与太行山隆起采中的武安断陷共同构成邢台武安断陷),呈雁

行状斜列展布。

煤田内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近东西向的隆尧南正断层以南至澹河一线。轴向NNE,

与大断层走向平行展布的背、向斜为煤田内主要褶皱构造,延伸较长,形态清晰,EW向〜

NW向褶皱规模小,断续出现。地层倾角比较平缓,一般为10°〜20°,局部可达30°

左右。如图l-2o

图1-2区域构造纲要略图

现将煤田内对岳城井田有控制作用的区域性构造简述如下:

(1)隆尧南正断层:展布于隆尧一南宫一采,横贯煤田中部,总体走向近EW,断

层面向南倾斜,倾角55°左右,落差1和200〜21和200m。在煤田内延伸长度约44km,

将邯邢煤田分为南北两个构造单元。其下采(北侧)构成尧山山系,出露煤系基底奥陶

系灰岩;其上采(南侧)有煤系地层广泛赋存。

(2)太行山山前大断裂南段:由隆尧一邢台之间的唐庄农场断层、晏家屯断层、

邢台一邯郸间的百泉断层、临治关断层等组成,总体走向NNE,唐庄农场断层走向NEo

断层面均向东或SE倾斜,落差500〜1200m。太行山山前大断裂是太行山隆起采与华北

盆地的分界,在隆尧南断层以南构成太行山隆起采和华北盆地次一级构造单元一一邢台

武安断陷与巨鹿邯郸断陷之间的分界。

1.2.3井田地质构造

岳城井田位于太行山隆起采与山前大断层之间的过渡地采,即武安断陷的北部。为

一不完整的、被NNE向断层切割的NNE向岳城向斜与NWW向栾卸向斜相复合的构

造。井田东部规模较大的NNE向向斜称为岳城向斜。该向斜宽缓开阔,略显波状起伏,

向斜形态较清晰完整。在第12勘探线以南,发育一轴向NWW向的向斜,称为栾卸向

斜。岳城向斜与栾卸向斜之间还有李石岗向斜及李石岗南背斜等次级褶皱构造。区内大

中型断层大多分布在岳城向斜东翼及栾卸向斜西南翼,井田南半部有火成岩岩床侵入,

如图1-3岳城井田构造纲要图。

图1-3岳城井田构造纲要图

现将岳城井田主要构造简述如下:

(1)褶皱

岳城井田为一褶皱型井田,挤压揉皱及层滑构造发育,残余构造应力大,造成煤层

顶底板岩石破碎,巷道围岩压力大。井田内褶皱构造的特点是:向斜形态完整清晰、延

伸较长,背斜较模糊。NNE与NWW两组褶皱横跨复合,地层倾角8〜30°,一般为

10~15°左右。主要褶皱特征如表1-2。

表1-2主要褶皱构造特征一览表

延伸

名称区内变化两翼倾角

长度

轴部出露最新基岩为上二叠统上石盒子二

东翼倾角10至30°,平均

段,向斜轴10线以北NNE向在上关一采仰

岳城向斜6km17°,西翼倾角较缓,平

起,10线以南SN向,14与17线向东呈弧形

均11°。

弯曲。

轴部出露最新基岩为上二叠统石盒子组二

段。向斜西端伸出井田边界向斜轴向SEE向,

北翼平均倾角14°,南翼

栾卸向斜3km经栾卸村北延至井田中部,被Fl。、F5错断

平均倾角17。。

向东与岳城向斜复合后,又被F1和2断层截

断。西部EW向、中部及东部NWW向。

与岳城向斜基本平行展布,规模较小。向斜

李石岗向东翼倾角较缓平均11°,

2km轴近SN向。10线以北清晰显示,以南与其

斜西翼较陡,平均16°

它构造复合较模糊。

⑵断层

岳城井田揭露的断层绝大多数为压扭性正断层,走向以NNE向为主。大中型断层

主要集中在井田的东南部,井田西北部小断层与层滑构造发育。井田内现已发现大、小

断层61和23条,其中落差大于30m以上的断层有12条;落差20〜30m的断层6条,

落差10〜20m的断层12条,落差5〜10m的断层15条。井田大、中型断层统计如表1-3。

(3)岩浆岩

本区自燕山运动以来,岩浆侵入活动频繁,使煤系地层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岩浆

活动对4#煤层以上影响不大,而对6#煤层以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对1和2#

煤层影响严重。据测算,1和2#煤层受岩浆岩吞蚀、部分吞蚀及直接接触影响的面积约

3.5km2,占1和2#煤层总面积的18.6%。

表1-3岳城井田大中型断层一览表

序编断层产状落差长度控制情况

号号

走向倾向倾角

1F1N10-25°Ew70°56-72m6km井田东部边界。

2F2N10°Ew70°10-35m1.6km中央石门未揭露。

3F3N25-40'ENW5840m3.4km据一采区、二采区揭

露,落差自下而上变

小,走向有变化。

4F4N15°E-N20°E70°13-40m2.4m12勘探线以北2#煤

W层位未见。

5F5N20°ESE70°20-30m1.2km巷道未揭露。

6F6N25°ENW75°20-60m1.15km巷道未揭露。

7F1N40°E-N10°NW65°30-70m3.1和中央石门揭露落差

和2E25km30mo

8F10N25°ESE70°20-40m1.45km九采区下车场未揭

露。

1F11N10°ESN70°20-25m1.6km二采区1#、2#煤层未

和见。

2

10F16SNW70°16m580m巷道未揭露。1715钻

孔2#煤层见。

11F17N10°Ew70°15m320m巷道未揭露。2#以下

发育。

12F18N20°Ew70°20-24m1025m-50回风平巷揭露为

断层组。

续表1.3

序编断层产状落差长度控制情况

号号

走向倾向倾角

13F20N55°WNE65°35m1600m巷道未揭露。

14F21N25°ENW70°30m800m仅由404孔控制,产

状控制不严。

15F22N10°EE67°15m210m仅由304孔控制,控

制不严。

16F25SNW54°1和2.5m360m一采区行人上山揭

露。

17F26N45°ESE61°10m510m一采区行人上山揭

露。

18F28SNW60°10m61和一采区南运大巷揭

20m露,断层采0.3m。

11F21N10°EW501和625m副石门揭露及1001和

和和22-15m2孔控制。

2

20F30N3°EW52。30m不明由主暗斜井揭露,向

上落差变小。

21F31SNW61)25-28m150m-200集中运输巷及1

和2#水源井揭露。

22F32N5°WE74°24m>120m二采区轨道上山揭

露。

23F33114°NNE74°13m二采区通风行人巷

6#-6#下煤底板

24F35152°242°62"30-35m九轨下车场5#-2#煤

底板

(4)陷落柱

自建井以来共揭露4个岩溶陷落柱,仅2#陷落柱含水,且为上部冲积层水。井田

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如表1-4。

表1-4岳城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情况统计表

编揭露

位置形状长、短轴充填情况含水性

号时间

棱角分明,粒径0.03〜0.6m

长轴:14m不等,岩性为绿色泥岩,灰11和

1715

1#椭圆状短轴1和色、紫色砂岩、粉砂岩,其干燥无水21和

工作面

2.5m间被细碎屑及泥质充填,松24

初期:无水;

长轴:1和紫红色铝土质泥岩、黄褐色距离10m:36m3/h11和

九采

2#椭圆状20m粉砂岩及黑色粉砂岩,粒径最大:200m3/h21和

回风巷

短轴:60m0.05~0.25m不等,棱角明显3月后:30m3/h26

稳定:15m3/h

巨砾状粉砂岩、细砂岩,粒

171811和

长轴:1和径0.2〜5.2m,充填物与1#

工作面21和

3#椭圆状28m顶板相差不大,胶结物为碎干燥无水

172028

短轴:52m粉砂岩,呈胶结、半胶结状

工作面2005

11和

1718

巨砾状粉砂岩、细砂岩,粒21和

工作面长轴:62m

4#椭圆状径0.1〜2.5m,胶结物为粉细无水、局部潮湿21和

1720短轴:32m

砂岩碎屑,呈半胶结状态2

工作面

2005

1.3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1.3.1地表水概况

井田范围内没有常年性地表水,季节性的小溪流有中关小溪、栾卸小溪和紫牛湾小

溪。虽然位于井田外围,但仍处于井田所属水文地质单元。对本矿井具有间接充水意义

的河流有南沙河和马会河等。

1.3.2矿区水文地质概况

邯邢矿区以黑龙洞泉群、邢台百泉泉群、临城城河泉群集中排泄点及其各自的径流

区分别划分为三个水文地质单元,按其相对位置称之为南单元、中单元和北单元。

百泉水文地质单元面积3843km2,寒武及奥陶系灰岩裸露面积为645km2,直接接受

大气降水补给,全区补给量约为6.1和211m3/s。百泉水文地质单元为一基本独立且封闭

的单元,东北界为邢台大断层;西界为寒武系中统毛庄组相对隔水层;南界为北名河地

下分水岭。

西部山区的灰岩裸露区是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区,大气降水沿灰岩露头直接下渗,形

成面状补给,白马河、七里河、沙河、马会河、北名河等地表径流的渗漏,形成线状集

中补给。当地下水由垂直运动转变为水平运动以后,由于岩溶裂隙的发育严格受构造和

岩浆岩的控制,从而使地下水的汇集和运动具有明显的径流条采和方向性。区域岩溶地

下水的径流方向总的是以百泉为集中排泄点,由西北、西、西南三个方向汇集。在构造、

岩浆岩及岩性的制约下,形成了五个径流采:

(1)白马河径流采源起潭村以西,经西南庄、张东流至达活泉、百泉,流量约0.70

m3/So

(2)七里河径流采源起皇台底以西,经南石门、孔村流至达活泉、百泉,流量约

1.40m3/so

(3)沙河径流采源起西佐村,沿藁村岩体北侧经西坚固、祁村转向东北与七里河

径流采汇合至达活泉、百泉,流量约1.75m3/s。

(4)北名河径流采,主要是汇集西南山.区地下水,在北名河以北形成地下径流,

地下水流向北东,沿矿山岩体东侧经郭家岭、玉石洼至惠兰村后分流,一股向北进入西

石门铁矿,一股向北东经郭二庄、王窑以后又沿岳城向斜两翼分流,两支在中关合并以

后,受藁村岩体阻挡,除一部分向北与沙河径流采汇合外,大部分折向东流至百泉,流

量约为2.8m3/So

(5)紫山百泉径流采流量约为0.40m3/so百泉及达活泉是邯邢中单元百泉汇水采

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区。

根据11和263年资料,白马河北岸最高洪水位线设有5个洪水位点,记载最高洪

水位为+111.48m〜+102.54m;瞎马河最高洪水位线两岸设有21个洪水位点,记载最高

洪水位为+120.61m〜+87.24m。

白马河在东青山村以东河床下伏寒武、奥陶系碳酸岩地层,地表水在此可渗入河床

补给岩溶地下水。

(6)矿井涌水量

矿井正常用水量为11和22m3/h,最大用水量为211m3/k

1.3.3含水层特征

根据岩性、结构、富水特征及其对开采煤层的影响程度,参考区域含水岩组情况,

矿区含水层(组)划分如下:

A新生界松散类孔隙潜水含水组

全新统砂砾石含水组呈条采状分布于中关、栾卸小溪等沟谷之内,主要为冲洪积相

卵砾石层。厚0~13.00m,平均4.00mo渗透系数13.0m/d,钻孔单位涌水量0.662L/s-m,

水位标高11和28.2m,为HCO3—Ca型水,富水程度中等。

中更新统砂砾石含水层全区大面积分布,主要由粒径1〜80cm冰磺砾石组成,厚

8.00〜81.64m,一般30m。渗透系数0.61和22m/d,钻孔单位涌水量0.125L/s•m,水位

标高280.04m,为HCO3—Ca型水。富水程度中等。

下更新统砂层含水层出露于岳城、新村、柳泉、上关一采。厚10.00〜80.14m。渗透

系数4.05〜5.72m/d,钻孔单位涌水量0.01和238-0.601和2L/s-m,水位标高230.81

和2〜242.77m。富水性中等,但极不均一。井田内小煤窑井筒多见此层,且含水。

以上各含水层动态受季节影响明显,在17勘探线以北该组富水性较强,工作面回

采时应多加注意。

B二叠系砂岩裂隙承压含水组

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厚0.50〜42.71和2m,一般14.37m。矿井揭露时最大涌水量

为60m3/h,后逐渐减小至少量淋水,钻孔单位涌水量0.00433〜0.0231L/s-m,一般

0.0137L/S-m,其渗透系数为0.0262-0.31lm/d,一般0.01和274m/d,水位标高+11和

28.75〜+216.87m,一般+213.58m。水化学类型为HCO3-Q—Na水,矿化度0.301和2g/L。

井田东、北部富水性稍强。但总体呈弱富水性。

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厚0〜23.21和2m,平均1和2.1和25m,不稳定。井下在一轨道

三中、二中材料上山揭露该含水层时,最大涌水量40m3/h;在三采区石门揭露该含水

层时,涌水量为23m3/h,一月后基本疏干。据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178L/s-m,

渗透系数0.14m/d,水位标高+171.74〜+261和2.62m,一般+215.66m,水化学类型为

HCO3-Cl—Na•Ca型和HCO3-SO4—Ca♦Mg型水,矿化度0.427m/do主要富水区集

中于16线以北,属弱富水含水层。为开采1、2号煤时的主要直接充水水源。

C石炭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组

野青灰岩含水层厚0.7~3.76m,平均2.31m。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0575-0.120

L/s-m,平均0.0603L/s-m,渗透系数5.01~0.0154m/d,一般0.721和2m/do为

HCO3•Cl—Ca型水。17勘探线附近、井田的北及西北部富水性稍强。总体富水程度中

等偏弱。

伏青灰岩含水层厚0.31和2〜3.40m,平均1.86m。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

0.00274L/S-m,渗透系数为0.0166m/do富水区主要集中于17线附近及北、西北翼的浅

部。富水性弱偏中等,为HCO3—Na•Ca型水。

大青灰岩含水层厚1.53-1和2.71m,平均4.67mo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0.00357~0.123L/s-m,平均0.0456L/s-m,渗透系数0.0024〜2.1和21m/d,平均1.04m/do

井下涌水点最大水量60m3/h,一般小于30m3/h;8号水源井涌水量41和2.8〜60m3/h。

富水区主要集中于17线附近及北、西北翼的浅部,富水性中等。水化学类型为HCO3—Na

和HCO3—Na•Ca型,矿化度0.646〜1.064g/L,具H2S气味。

本溪灰岩含水层厚度。〜8.00m,平均4.13m,单位涌水量0.106L/s-m,渗透系数

3.38m/d,水位标高+215.34〜+265.16m,一般+247.51和2m⑴和275年)。总体富水性

中等,7勘探线以北地区富水性稍强。

D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组

本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富水性极不均一,具有明显的分采性,在垂向上按岩性、结

构及富水性可分为三组八段,见图1。其中二、四、五、七段为含水段,七段富水程度

最强;一、三、六、八段,可视为隔水层。富水部位主要集中在-250m以浅的上马家沟

灰岩二、三段和下马家沟灰岩二段。由平面分布情况来看,井田内统计的漏水钻孔多分

布在西部,并且涌水量大于100m3/h以上的钻孔包括水7、放2、水1和2、放3、放1、

奥观13等,均集中在井田的西部,应为强富水区。

由于受岳城向斜与栾卸向斜影响,两向斜轴部附近的含水层深埋,使水循环变缓,

勘探期间的涌、漏水点分布少,应属富水性相对较弱区。

第三组(峰峰组)灰岩含水层层厚81和2.00~168.00m,裂隙发育。钻孔单位涌水

量0.0588-0.31和22L/s-m,渗透系数0.0553-31.64m/d,一般6.76m/d。地面1号、4

号水井及井下3号、5号、7号、1和2号水井均取水于该层。九十年代地面1号、风井

1号、7号水源井水位标高+101和2〜+130m,一般+110m左右。富水性强,目前水位+65m。

第二段(上马家沟组)灰岩含水层厚202~320mo钻孔单位涌水量0.0214-0.131和

2L/s-m;出水量在250m3/h左右。该层的第二、第三段(022-2、022-3)裂隙、溶隙、

小溶洞较发育,富水性相对较强。

第三段(下马家沟组)灰岩含水层厚度约75~120m,岩溶裂隙发育,面裂隙率3~6%。

钻孔单位涌水量0.3〜3.0L/s-m,富水程度强。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化度

0.25~0.28g/Lo

井下1和2#煤供水孔最大涌水量120.03.6m3/h;放水孔最大放水量224.00m3/h(放

2);钻孔抽(注)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277〜10.01和20L/S-m,一般大于0.6L/s-m,

渗透系数0.053-16.05m/do

E燕山期闪长班岩风化裂隙承压含水层

该组/层出露于沙河南部紫牛湾小溪西南;侵入中奥陶统灰岩和煤系地层。厚0~56.1

和2m,平均26.88m。节理裂隙较发育,强风化采深度一般为10〜20m。据钻孔抽水试验

单位涌水量0.0605L/S•m,渗透系数0.21和2m/d,影响半径71m,水位标高+176.1和

21和2m(11和275年1708孔);井田南部富水程度稍强。水化学类型为

HCO3—Na-Ca-Mg型,矿化度0.818g/L。在局部构造破碎采内可形成钻孔涌水量达

100.2m3/h的强富水区,但总体呈弱富水性。正常情况下该含水层组对矿井充水威胁不

大。如图1-4所示。

图1-4奥陶系灰含水层分组及分段柱状图

1.3.4断裂采水文地质特征

井田内的断裂构造多表现为高角度正断层。除栾卸附近有NW向断裂外,大多呈

NE或NNE向,即基本与岳城向斜轴平行。

在南部郭二庄煤矿二坑在21大巷(+80m水平)穿越此F1断层时,未见突水,但

早在11和256年2月23日该矿一坑在该断层附近开采时发生了突水。显示了该断层富

水性极不均一。

F10断层位于井田西南东下河村的西侧,井田内长度1450m。据1708号钻孔对该断

层采进行的抽水试验,渗透系数0.311m/d,单位涌水量0.0231L/S•m,富水程度较弱。

生产揭露的中小断层大小61和23条,性质均为正断层,其中有水或导水断层仅数

条。1#、2#煤层生产中揭露的中小断层具有在2#煤层以下、4#煤层以上落差变小或尖

灭之特征,有水断层表现为以静储量为主,一般初始水量仅5〜6m3/h左右,且短时间内

即可被疏干,一般不需特别处理。深部富水断层部分表现为静储量为主,部分与灰岩含

水层联通性较好,2004年2月20日,九煤一采运输上山巷道掘进时,遇一落差5m断层,

初始水量20m3/h,数日后水量渐增大至30m3/h,当该巷向前揭露大青灰岩后,原出水

点水量明显减小。

1.4煤层特征

1.4.1煤层稳定性评价

岳城矿主要可采煤层为1#、2#、1和2#煤层,4#、6#、7#、8#、10#为大部分或

局部可采煤层,2下#煤层是2#煤层的分叉煤层,仅小块可采,3#煤层仅个别达到可采

厚度。现从上到下分述如下:

A1#煤层

1#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为井田最上一层主要可采煤层。下距2#煤层3.01和2〜21

和2.80m,平均11和2.71m。

1#煤层最厚0.26~2.1和28m,平均2.76m,煤层厚度多集中在2.2〜2.6m之间。煤层

一般含叶1~2层,夹叶平均厚0.15m,煤层平均厚:上分层0.78m,下分层0.58m。1#

煤层厚度变异系数⑺分别为31.3%、22.1和2%、35.7%,可采指数(Km)分别为0.1

和24、1.00、0.1和24,应属较稳定煤层。

B2#煤层

2#煤层是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位于山西组底部,1#煤层之下3.50〜30.50m,

平均17.1和20mo

2#煤厚度1〜7.21和2m,平均3.51和2m。煤层厚度多集中在2.6〜3.2m之间。煤矿

已采区煤层结构较复杂,距煤层底板0.2〜0.3m处有一层0.2m左右的炭质泥岩夹秆,煤

层中、下部有一层夹开,厚0〜0.60m,其厚度和层位均不稳定。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

可采指数评价均属不稳定煤层,见表1.5。

C3#煤层

3#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一座灰岩之下1.17〜20.34m,平均7.17m处。下距野青灰

岩3.27〜12.14m,平均6.54m。

3#煤层真厚度0〜2.04m,平均0.56m。煤层厚度多集中在0.5〜0.7m之间。区内仅个

别点煤厚达到可采厚度,且零星分布,不能成片,绝大部分地区煤层不可采。3#煤层用

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可采指数评价,属极不稳定煤层。

D4#煤层

4#煤层位于太原组上部,野青灰岩之下0〜2.16m,平均1.30m处,上距3#煤层

5.04~15.03m,平均10.26m,下距6#煤层平均21和2.84m。

煤层真厚07.1和27m,平均0.74m。煤层厚度多集中在0.5〜1.1m之间。煤层结构

简单,一般不含夹叶。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可采指数评价均,属极不稳定煤层。

E6#煤层

6#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4#煤层11和2.62〜43.67m,平均21和2.84m。下距

伏青灰岩0〜21.30m,平均13.51和2m。

6#煤层厚度0〜2.84m,平均0.81m。煤层结构较复杂,含砰1~2层,单层夹砰厚

0.30m左右。煤层厚度多集中在0.1和2〜1.6m之间,煤厚变化较大,常有尖灭和相变为

炭质泥岩的地方。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可采指数评价均,属极不稳定煤层。

F7#煤层

7#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伏青灰岩之下2.35~1和2.85m处,上距6#煤层平均21.1

和20m,下距中青灰岩1.14〜14.77m,平均7.51m。

7#煤层厚度0〜1.1和26m,平均0.83m。煤层厚度多集中在04〜0.1和2m之间,煤

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歼。井田北部、西部煤厚变化较大,大部分地区可采,且煤厚

变化不大。井田东部及南部煤层较薄,不可采面积较大。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可采指

数评价均,属极不稳定煤层。

G8#煤层

8#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大青灰岩之下0〜2.17m,平均0.10m处,上距7#煤层

17.54〜31.36m,平均24.85m,下距1和2#煤层平均12.43mo

8#煤层真厚0~2.61m,平均0.82m。含歼0~3层,一般含一层夹歼,夹开厚0.2~0.3m

左右。煤层厚度多集中在0.7〜1.3m之间,8#煤层煤厚变化较大,主要在井田中、西部

地区出现一些南北向狭长可采条采,其余有一些局部可采处。西南部有火成岩侵入,且

局部有吞蚀煤层现象。可采煤厚0〜2.12m,平均0.65m,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可采指

数评价均,属极不稳定煤层。

H1和2#煤层

1和2#煤层位于太原组底部,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之一。上距8#煤层

1.22〜42.58m,平均12.43m,下距本溪灰岩7.31〜23.50m,平均15.1和23m。

1和2#煤层真厚0.4574.71m,平均6.25m,全区可采。煤层厚度多集中在3.1〜7.5m

之间。煤厚变化值也大。且北部大于南部,西部大于东部。东南部煤层受火成岩和断层

影响,煤厚多在3.0m以下。1和2#煤层结构复杂,含砰0〜7层,煤层愈厚,夹开层数

愈多,夹砰总厚度在12勘探线以北大于0.5m,12勘探线以南,夹叶总厚多小于0.5m,

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可采指数评价均,属较稳定煤层。

J10#煤层

10#煤层位于本溪组顶部的灰岩之下或夹于其中,上距1和2#煤层10.58〜31.05m,

平均18.48m,下距奥陶纪灰岩顶面1.32~22.1和22m,平均15.42m0

10#煤层真厚度07.1和24m,平均0.88m,煤层厚度多集中在0.5〜1.3m之间,煤

层结构简单,煤层沉积不稳定,有尖灭或变为炭质泥岩现象。用煤层厚度变异系数、可

采指数评价均,属不稳定煤层。

岳城矿各煤层厚度、可采性、层间距及稳定性评价结果详见表1-5。

表1-5各煤层厚度稳定性评价结果表

煤层厚度(m)

统计可采性指变异系数

煤层稳定性备注

点数数Km

最小最大平均Y

1#870.262.831.460.1和2431.3较稳定全区

1#340.802.831.561.0022.1和2稳定已采区

1#530.262.601.370.1和2435.7较稳定未采区

1#76402.501.670.1和2727.2较稳定已采区生产点

7.21和1.61

2#8100.6786.6不稳定全区

2和2

7.21和2.1和

2#251.111.0056.5较稳定已采区

221

2#5603.781.140.5283.6不稳定未采区

2#5160.108.002.760.1和2245.8不稳定已采区生产点

3#7702.040.560.0146.5极不稳定全区

1.1和

4#8600.740.3746.1极不稳定全区

27

81和

6#02.840.810.5183.6极不稳定全区

2

1和1.1和

7#00.830.3444.5极不稳定全区

2226

81和

8#02.610.820.5356.3极不稳定全区

2

1和1和

0.4514.716.250.1和2647.83较稳定全区

2#23

1.1和

10#8800.880.5251和2.5极不稳定全区

24

1.4.2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各煤层均为高变质煤,为黑色〜灰黑色,受构造破坏,裂隙十分发育,煤体结构多

为碎裂结构和碎粒结构,硬度较小,机械强度低。燃烧时难燃、无烟,无火焰或火焰短,

不熔不膨胀。视相对密度无岩浆岩区1.40〜1.50,岩浆岩区1.60。

煤岩成分由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组成。太原组各煤层以半亮型为主,山西组1#、

2#煤层则以半亮型和半暗型为主,含有较少量的暗淡型煤。

1.4.3煤类的确定及煤类分布

1、2、1和2各主要可采煤层煤布着贫煤和无烟煤两大类,各煤层煤类以三号无烟

煤为主,局部为贫煤。1#煤层以第10勘探线为界,2#煤层以第10勘探线以北150m为

界,3#煤层以第7勘探线为界,北部为贫煤,南部为无烟煤。4#、5#、6#、7#、8#、1

和2#、10#煤层全属无烟煤。

1.4.4煤的化学性质及有害元素

A化学性质

6#、7#、8#、1和2#煤的水分为2.23-2.67%,其它煤层煤的水分为1.50-1.85%,

风氧化的煤水分明显增高,达3.11%以上,最高达20.78%。

各煤层灰分变化较大,3#、6下#、8#煤层属低灰煤;1#、2#、4#、5#、6#、7#、

1和2#、10#煤层属中灰煤。各煤层经1.4〜1.5比重液洗选后灰分大大降低,浮煤灰分一

般在8%左右。

各煤层中1#、2#煤层属特低硫煤;3#、4#、5#、6#、6下#和1和2#煤层属中高

硫煤;7#、8#和10#煤层属高硫煤。经过浮选太原组各煤层硫分含量有较大幅度降低,

脱硫率在40%以上。

B有害元素

依据现行磷含量和神含量分级标准,3#、4#、6下#煤层属特低磷分煤;2#、6#、

8#、1和2#、10#煤层属低磷分煤;1#、7#煤层属中磷分煤。各煤层原煤硅均属一级含

神煤。

2井田境界和储量

2.1井田境界

岳城一矿井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