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文学奖颁发给“文学家,他曾在文学园地里创作出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诺贝尔文学奖无法脱离政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其最突出的偏向恰恰是其政治趣味。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身不由己地奉行了一种——“中立国”的政策。文学奖获得者大多来自北欧和一些较小的民族国家,他们在政治立场上保持中立,文学成就显得平庸,缺乏独树一帜的创新和探索。在对待苏联作家时,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显得更为褊狭。五名获奖者为蒲宁、帕斯捷尔纳克、肖洛霍夫、索尔仁尼琴、布罗斯基,除了因文学性而获奖的肖洛霍夫之外,要么是“流亡者”,要么是“叛徒”,要么是持不同政见者、三人流亡异国,一位拒绝流亡却选择了自我放逐。1964年,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批评诺贝尔文学奖在冷战中偏向西方阵营,或对东方阵营的叛逆者或“理想主义者”青睐有加。(摘编自黄发有《诺贝尔文学奖和中国当代文学》)材料二:印度文学巨匠泰戈尔于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获奖的《吉檀迦利》是一部献给神的颂歌集。他无限崇敬的神,是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泰戈尔一生都在思考神、自我和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吉檀迦利》中,泰戈尔正是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信仰标准——自由、平等、博爱——来包装印度传统宗教的神,其实质是他的以人为本的宗教。这里面包含了与大自然的和谐感和与万物的亲近感。瑞典文学院在颁奖词中说,泰戈尔诗歌里“充满了为全人类所理解的真正的人性”。“这位诗人的动机之一是在努力调和人类文明的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的状态乃是我们当今世界的特征。”众所周知,泰戈尔获奖时,欧洲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而时代的语境正是寻找救世良方、解除欲来之危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这一点的。奈保尔的文化身份是特殊的。他是印度高种姓婆罗门的后裔,却远离了印度文化的大氛围:他出生在特立尼达,但对这个曾被西班牙和英国先后殖民过的岛国的贫瘀的历史文化并不认同:他接受了英国教育并定居此地,但又无时不在一种“中心”(殖民地)和“边缘”(宗主国)感觉之间徘徊。基于此,杂保尔的作品一方而关注后殖民社会边缘人的根基丧失、家园失却、归属不定的虚无感和无根感,另一方而也反映后殖民地边缘文化与欧洲主流文化的冲突。被瑞典文学院誉为杰作的《抵达之谜》中,叙述者最终拥有的“房子”是奈保尔生存在这个急遽变化、动荡不安的世界中,重新发现和创造出的自我栖居之所。奈保尔苦苦追寻后殖民时代的“诗意的栖居”,恰与时代的语境——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探讨人的生存哲学暗相契合。奈保尔的获奖,明显地体现出时代语境对于文学审美的制约和影响。(摘编自尹锡南《泰戈尔与奈保尔:诺贝尔文学奖“光晕”与印度书写》)材料三:在诺贝尔的遗嘱及由此而制定的诺贝尔奖颁奖规章中,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是:不论国籍,但求对全人类有伟大贡献,且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不难看出,这个标准太过笼统,也太死板。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评委会会在不同的时期将标准作出相应的变通,以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如瑞典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成员埃斯普马克曾于1987年说过:“三十年代,得文学奖的人是高尔斯华绥、辛克莱·路易斯、赛珍珠等,因为他们是世界公认的作家。文学奖是奖给对全人类有益的人。当时许多人都喜欢看他们的作品。二战以后发生了变化,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年轻的评委会倾向于艺术上有创新的人。艾略特、福克纳等被推上来了,他们作品的质量是上乘的——虽然读者范围在当时还不大。采取这样的标准完全是一种新的做法。”同样,当大江健三郎得知他继泰戈尔、川端康成等人之后,成为第七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时,他也感到很偶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大江健三郎始终怀抱并坚持不懈地在作品中表达人道主义的理想。他的创作方法熔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变异怪诞风格为一炉,独创性地将这三大要素整合成为“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在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已经先后得到国内外的多项大奖。他的作品已被译为世界上的86种文字出版。到1994年,瑞典文学院对大江的评价已经非常之高,其颁奖理由为:“大江凭着诗的想象力,创造了使现实与神话紧密地凝缩在一起的想象的世界;在他自己创造的想象的世界里,他努力发掘个人的体验,成功地描绘出人类共同的追求。这在他成了残疾儿的父亲之后的作品里有更充分的体现。”(摘编自魏善浩《世纪之交的“东方诺贝尔文学奖情结”——大江健三郎获奖的启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联某些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体现了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如蒲宁、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肖洛霍夫。B.印度传统宗教的神被泰戈尔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信仰标准包装,成为以博爱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化身。C.埃斯普马克认为,基于二战后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这一变化,艾略特、福克纳等人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D.大江健三郎坚持在作品中表达人道主义的理想,这是其创作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必要前提。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北欧的某些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其文学成就并不一定十分出色。B.奈保尔的作品反映出后殖民地边缘文化与欧洲主流文化的冲突,这与其特殊的文化身份有一定关系。C.为了以人的生存哲学的探讨来引发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创造出自我栖居之所。D.大江健三郎的创作将“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变异怪诞风格”熔为一炉,这可以给一些作家带来启发。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在提出观点后,列举不同的事例加以论证,如苏联作家获奖的情况,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B.材料二提及泰戈尔和奈保尔的具体作品,意在强调他们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文学性。C.材料三引用埃斯普马克的话,是为了证明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标准会去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D.三则材料都围绕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展开论述,但在论述的侧重点上并不相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4.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影响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的因素有哪些。5.材料三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请结合材料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B2.C3.B4.①政治偏见;
②时代的语境。5.①评选委员会发现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和艺术上的创新性,授予其诺贝尔文学奖;
②这种做法遵从了诺贝尔的遗嘱,把文学奖颁发给“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
③同时也体现出评委会的变通,能根据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勇于对评选标准作出相应的调整。【解析】【1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如蒲宁、帕斯捷尔纳克、索尔仁尼琴、肖洛霍夫”中“肖洛霍夫”的获奖不能体现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从材料一中明确说明“除了因文学性而获奖的肖洛霍夫之外……”。C.“基于二战后年轻的读者喜欢看现代作品这一变化,艾略特、福克纳等人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说法错误。从材料三第一段“年轻的评委会倾向于艺术上有创新的人。艾略特、福克纳等被推上来了,他们作品的质量是上乘的”可知,“艾略特、福克纳等人被授予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由于他们在艺术上有创新,作品质量上乘,且“年轻的评委会倾向于艺术上有创新的人”。D.“这是其创作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必要前提”不合逻辑。材料三第三段的表述为“大江健三郎始终怀抱并坚持不懈地在作品中表达人道主义的理想。他的创作方法熔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变异怪诞风格为一炉,独创性地将这三大要素整合成为‘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故选B。【2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奈保尔在《抵达之谜》中创造出自我栖居之所”的目的不是“以人的生存哲学的探讨来引发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由材料二第二段“奈保尔苦苦追寻后殖民时代的‘诗意的栖居’,恰与时代的语境——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探讨人的生存哲学暗相契合”可知,“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与“探讨人的生存哲学”为并列关系,且主语都是“世界人们”。故选C。【3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意在强调他们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因为其作品的文学性”说法错误。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恰与时代的语境——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探讨人的生存哲学暗相契合。奈保尔的获奖,明显地体现出时代语境对于文学审美的制约和影响”可知,作者是强调二人获奖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契合了时代的语境。故选B。【4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一中“诺贝尔文学奖无法脱离政治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其最突出的偏向恰恰是其政治趣味”“在对待苏联作家时,瑞典文学院的政治趣味显得更为褊狭”“1964年,萨特发布拒绝受奖的声明,批评诺贝尔文学奖在冷战中偏向西方阵营”等内容可总结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带有政治偏见。从材料二“泰戈尔获奖时,欧洲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而时代的语境正是寻找救世良方、解除欲来之危机。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在很大程度上是考虑到这一点的”“奈保尔苦苦追寻后殖民时代的‘诗意的栖居’,恰与时代的语境——世界人们普遍关注人的生存境况、探讨人的生存哲学暗相契合。奈保尔的获奖,明显地体现出时代语境对于文学审美的制约和影响”等内容可以总结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符合时代的语境。【5题】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材料三说“我们不得不承认评选委员会是有眼光的”,诺奖评选委员会的眼光,首先体现在对获奖作家特点的发现。从材料三第二段“同样,当大江健三郎得知他继泰戈尔、川端康成等人之后,成为第七位获得话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时,他也感到很偶然”,第三段“大江健三郎始终怀抱并坚持不懈地在作品中表达人道主义的理想。他的创作方法熔现实主义基础、心理体验特色、变异怪诞风格为一炉,独创性地将这三大要素整合成为‘怪诞的心理现实主义’方法,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等内容可知,评选委员会发现大江健三郎的作品富有思想性和艺术上的创新性,授予其诺贝尔文学奖,显示出他们是有眼光的。其次,从材料一中“诺贝尔在遗嘱中规定,文学奖颁发给‘文学家,他曾在文学园地里创作出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可知,诺奖评选委员会所选出的获奖作品,要遵从了诺贝尔的遗嘱,把文学奖颁发给“富有理想主义的最杰出的作品”。从材料三“在诺贝尔的遗嘱及由此而制定的诺贝尔奖颁奖规章中,文学奖的评选标准是:不论国籍,但求对全人类有伟大贡献,且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不难看出,这个标准太过笼统,也太死板。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评委会会在不同的时期将标准作出相应的变通,以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具体操作中,评委会会在不同的时期将标准作出相应的变通,以适应文学不断发展的实际情况”等内容可知,诺奖评选委员会也要根据文学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变通,勇于对评选标准作出相应的调整。所选出的获奖作品要符合时代的标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请戏陈德鸿秋收过后,农事便闲了下来。这时节,村里有请戏的传统。以往这时到城里请出戏,一二百块钱就行。今年,那六子从远房亲戚孙团长那儿了解到,请戏的钱已经涨到了四百。①四百就四百。村长和村民们一商量,能在家门口看场大戏,每口人还不到五毛钱,值!大清早,老韩便套好车,拉着村长往城里赶。两人都是戏迷,一路上,谈论着县剧团这些年到村里演过的几出戏,谈论着哪个演员长相好、唱腔好。老韩偶尔还会学着某个女演员,捏鼻压嗓地唱上几句,惹得村长哈哈大笑。②大青马也很精神,飞快地迈动四蹄,脖子上的铃铛响得十分悦耳。两个多小时后,马车进了县城。买好村民们预定的东西后,老韩把车赶到了县剧团院外。村长拎起那六子捎给孙团长的那袋花生对老韩说:“你先喂喂马,我谈成了就出来。”孙团长见到村长很高兴,忙不迭地让座、倒水,不待村长屁股坐稳,便说:“老李这是请戏来了吧?”“正是,我把钱都带来了。”村长说完,从怀里掏出用橡皮筋扎好的一捆钱,递给孙团长,“你数数,四百元,一分不差。”孙团长愣了一下,并没有把钱接过去:“老李啊,您带了四百元来请戏?”“对呀,前些天那老六不是问过你嘛。”村长说。孙团长说:“当时是这价不假,可现在请戏的钱已经定为六百了。”“啥,六百?”村长喝到嘴里的半口水一下全喷了出来,“咋一下子涨这么老高啊!”孙团长说:“这不是涨,这叫行情,咱们的土地不是也承包了嘛。老李啊,我这么跟你说吧,这两天,有好几个村子甚至想掏八百块钱来请戏,就是希望剧团早点儿去演出,我们都没同意我们感觉还是六百比较合适,起码每个村子都能掏得起。”村长苦着脸说:“我们村今年遭了雹子,收成比往年减少了二成以上。”顷了一下,又说,“这样,我个人再加五十,四百五咋样?”孙团长摇头说:“老李呀,你就是再加一百也不行。我要是应了,跟别的村子咋交代?六百,一分也不能少了。你不知道,有的村子掏了钱,还想排前边,又拿烟又送酒的,我都没答应。你们村要是肯出六百块钱,我可以考虑往前排一排,毕竟,前些年没少和你在村里喝酒。”村长犹豫了好一会儿,才说:“我再回去琢磨琢磨。”说完,起身便往出走,却被孙团长喊住了,“老李呀,你还是把这袋花生带回去吧。”老韩看村长阴着脸从院里出来,手里还拎着那袋花生,知道事情出了岔头,便小心翼翼地说:“到饭点了,喝点儿酒解解闷吧。”“喝个六,气都气饱了。”村长把那袋花生扔上车,没好气地说。“天天能气饱倒是省粮了。”老韩说,“那我就往回赶了,别车一颠,气一泄,也像我似的成了瘪肚子。”村长被老韩逗笑了:“得,没心情喝酒了,还是吃点儿饺子得了。”吃过饺子,老韩赶着马车往回走。两人骂了一通孙团长后,便默默无话。③大青马好像也理解主人的心思,走得无精打采。脖子上的铃铛也响得七零八落。走到半路,马车的侧后方突然响起了一声震耳的爆炸声。大青马的身子抖了一下。停住了。村长朝后面瞧了瞧说:“这是谁用雷管炸鱼呢!”话音刚落,又一声更强烈的爆炸声传了过来。大青马的身子抖个不停,猛然间撒开四蹄,向前狂奔起来。老韩紧煞车闸,车子的速度减缓了许多。大青马拼了命似的往前挣,不多时,车闸竟然失灵了。老韩和村长急得通身是汗,怎么也无法让大青马停下来。马车到了山口的一处拐弯处,迎面正有一辆拖拉机驶来。老韩使劲儿拽住马嚼子,大青马的身子哆嗦了一下,扭身拐下路基,沿着山坡,径直冲进了一个鱼塘。村长灌了一肚子冷水,命虽然保住了,却断了左腿。老韩多处受伤,倒并无大碍,只是头肿得猪头似的多天不消。那匹大青马则扭断脖子,很快断了气。给村民们代买的粉条、红纸、白糖、豆饼等等,包括那六子给孙团长的二十斤小粒花生,统统填了鱼塘。那六子说:“④早知这样,还不如把花生喂猪,起码还能向自己摇摇尾巴呢!”孙团长很快得知了此事,⑤竟然掉了几滴眼泪。他和演员们一商量,决定免费为村里演出一场。于是,选了一个日子,一行人坐着大客车,一路烟尘朝村里驶去。车到村口时,竟然被村长拦住了。村长坐在老韩推的车子上,手中晃着拐杖对孙团长说:“请回吧,我们村没有白看戏的传统。”死了的大青马被那六子剥皮卖肉,卖了两百元。村长拿了这些钱从镇上请来一个二人转班子,热闹了两三天。(有删改)文本二:威廉·荷加兹在《美的分析》中曾指出,在所有的线条中,波状线和蛇形线是极美的。而我以为,微型小说情节的曲折方式中最典型最优美的便是这“蛇状”和“波状”。清代但明伦在批《聊斋志异》中说“文忌直,转则曲”,说的是结构上有转折,便造成曲折之美。微型小说善于借助不同的手段,如情节的运行、发展及反转来兴起波澜,从而产生曲折有致又耐人寻味的变化之美。(摘编自方雪梅《尺水兴波曲折生致——微型小说的情节结构技巧》)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以简洁的语句介绍请戏发生在秋收之后,农事空闲的时候,“以往”一词表明请戏是村里的一个传统。B.从老韩学女演员唱戏的情节以及劝慰村长的语言可看出,老韩是一个幽默风趣、性格开朗的人,并且善解人意。C.其他村竞相请戏,请戏价格也上涨了,可见土地承包后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得以改善,他们更为积极地追求精神生活。D.孙团长借其他村请戏出高价等行为影射村长,并讽刺村长没有送礼。这让村长无地自容,因此才阴着脸。7.对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①中,“就”“一商量”“值”等表述,表现了村民们请戏的决心和强烈的渴望。B.②与③都使用了比喻手法,在内容上形成对比,衬托出人物内心的变化。C.④是对那六子的语言描写,既包含了他的懊恼,也包含了对孙团长的抱怨。D.⑤中,孙团长“掉了几滴眼泪”,可见孙团长的自责和对村长受伤的同情。8.请根据文本二中的画线句,分析文本一如何实现“曲折有致又耐人寻味的变化之美”。9.有评论者说,陈德鸿的《请戏》这篇小说,“以小题材塑造了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村长的形象”。请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6.D7.B8.①情节的运行始于“村里要请戏”,但价钱却从二百涨到四百;村长见到孙团长之后才得知,价钱又涨到了六百。价格的一再变化使得请戏过程有了曲折。②接着写请戏不成,回村的路上出现“意外”,请戏过程有了第二个曲折。③听到消息后,孙团长态度转变决定免费演出一场,形成第三个曲折。④孙团长免费送戏但却遭到村长的拒绝,村长前后行为的反转形成第四个曲折。9.①小说讲述的是村里要请剧团演出,但最终拿出二百元钱请了二人转班子这样一个故事,可谓“小题材”。②小说借这样一个故事塑造了村长的形象。他为了村民的利益,全力争取;而对于施舍,绝不降格乞求。③事情确实发生在小小的村子,施舍的也不过一场县级剧团的演出,可那份为乡邻嘱托全力以赴的责任心,靠自身努力而不接受施舍的原则性,让人肃然起敬。【解析】【6题】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D.“并讽刺村长没有送礼”“无地自容”等说法言过其实;另外,村长“阴着脸”是因为自己出的价格一再被拒绝而生气,并不是因为“无地自容”。故选D。【7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B.“都使用了比喻手法”说法不当,这两个句子均未使用比喻手法,用了拟人手法。故选B【8题】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情节特点的能力。“以往这时到城里请出戏,一二百块钱就行。今年,那六子从远房亲成孙团长那儿了解到,请戏的钱已经涨到了四百,情节的运行始于“村里要请戏”,但价钱却从二百涨到四百;孙团长说:‘当时是这价不假,可现在请戏的钱已经定为六百了。’”,村长见到孙团长之后才得知,价钱又涨到了六百。价格的一再变化使得请戏过程有了曲折。““走到半路,马车的侧后方突然响起了一声震耳的爆炸声……大青马的身子抖个不停,猛然间撒开四蹄,向前狂奔起来……径直冲进了一个鱼塘村长灌了一肚子冷水,命虽然保住了,却断了左腿。老韩多处受伤,倒并无大碍,只是头肿得猪头似的多天不消。那匹大青马则扭断脖子,很快断了气。给村民们代买的粉条、红纸、白糖、豆饼等等,包括那六子给孙团长的二十斤小粒花生,统统填了鱼塘。”,接着写请戏不成,回村的路上出现“意外”,请戏过程有了第二个曲折。“孙团长很快得知了此事,竟然掉了几滴眼泪。他和演员们一商量,决定免费为村里演出一场。于是,选了一个日子,一行人坐着大客车,一路烟尘朝村里驶去”,听到消息后,孙团长态度转变决定免费演出一场,形成第三个曲折。“车到村口时,竟然被村长拦住了。村长坐在老韩推的车子上,手中晃着拐杖对孙团长说:‘请回吧,我们村没有白看戏的传统。’”,孙团长免费送戏但却遭到村长的拒绝,村长前后行为的反转形成第四个曲折。【9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题材特点及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四百就四百。村长和村民们一商量,能在家门口看场大戏,每口人还不到五毛钱,值”“村长拿了这些钱从镇上请来一个二人转班子,热闹了两三天”,小说讲述的是村里要请剧团演出,但最终拿出二百元钱请了二人转班子这样一个故事,可谓“小题材”。请剧团的过程主要都是村长在参与,小说借这样一个故事塑造了村长的形象。“村长苦着脸说:‘我们村今年遭了雹子,收成比往年减少了二成以上。’顷了一下,又说,‘这样,我个人再加五十,四百五咋样?’”,他为了村民的利益,不惜放下尊严,全力争取;“村长坐在老韩推的车子上,手中晃着拐杖对孙团长说:‘请回吧,我们村没有白看戏的传统。”,剧团来给免费演出,被村长拒绝,村长代表了全村人的骨气,对于施舍,绝不降格乞求。村长只是一个小小村子的村长,来施舍戏的也不过一个县级的剧团,一开始村长为不辜负乡亲们的期待争取到戏曾要自己掏50元的腰包,可谓全力以赴;最后又能毫不犹豫地拒绝剧团,那份为乡邻嘱托全力以赴的责任心,靠自身努力而不接受施舍的骨气原则性,让人肃然起敬。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太史公曰: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①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②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待农而食之,虞③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民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所验邪?农工商虞,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上则富国,下则富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二: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故上下序而民志定。于是教民种树畜养,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管子》云:“古之四民不杂处。”士相与言仁义于闲宴,工相与议技巧于官府,商相与语财利于市井,农相与谋稼稻于田野,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及周室衰,礼法堕,其流至乎士庶人,莫不离制而弃本,稼穑之民少,商旅之民多,谷不足而货有余。至桓文后,礼义大坏,上下相冒,嗜欲不制,借差亡极④。于是商通难得之货,工作亡⑤用之器,士设反道之行,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上争王者之利,下佃齐民之业,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节选自班固《汉书·货殖传》)【注】①指牛羊猪狗等牲畜。②风俗习惯。③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④破坏等级秩序的行为没有止境。⑤通“无”,没有。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须断句,请将对应的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昔先王【A】之制【B】自天子【C】至于皂隶【D】各有【E】差品【F】故上【G】下序而【H】民志定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穷,意为穷尽、尽享,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中的“穷”意思不同。B.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其中仓指贮存谷的粮仓,廪指贮存米的粮仓。C.四民,是古代中国政府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农、工、商。D.甘,是“认为……甜美”的意思,其用法与《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中“云”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与财富追求是人的本性,因而统治者治理百姓最好的办法是教诲整顿他们。B.班固认为天下百姓各安其所,乐于从事自身的行业,国家才能发展。C.在司马迁看来,各行各业之人凭本事努力工作以满足欲望,这就如同水往低处流一样合乎规律。D.在班固看来,士农工商追求世俗所好而获取社会财富,对上是同王者争利,对下是独占平民产业。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2)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14.统治者如何治理百姓,司马迁和班固的看法不同。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0.BDF11.D12.A13.(1)人们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2)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厉的手段就能治理好国家的大致原因。14.①司马迁认为,物质享受和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统治者治理百姓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以利引导,再次是教诲他们,又次是整顿他们,最下等的办法是与他们相争。②班固认为,遵从先王礼法秩序,百姓各安其业;统治者用仁德礼仪去引导整顿百姓,使百姓看重礼仪而轻视钱财,国家就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解析】【10题】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按照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到差役,各有不同的等级,因此国家上下有序民心安定。“昔先王之制”是名词短语作状语,前面省略了谓语动词“按照”,应在B处断开。“自天子至于皂隶”也是状语,单独断开;“各”是主语,“有”是谓语动词,“差品”是宾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应在DF处断开。故选BDF。11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穷尽、尽享/处境困难、穷厄。句意:嘴巴想要尝尽肉食的美味。/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B.正确。C.正确。D.“用法相同”错误。意动用法,认为……甜美/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句意:认为自己的食物甘美并且觉得自己的衣服美丽。/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故选D。【12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而统治者治理百姓最好的办法是教诲整顿他们”错误。原文“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是说因此(治理百姓)最好的办法是顺着他们,其次是拿利益诱导他们,再次是教诲他们,又次是整顿他们,最下等的办法是与他们相争。故选A。【13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任”,发挥;“以”,来;“所欲”,想要的东西。(2)“所以”,……的原因;“直道”,正确的道路;“……也”,判断句。【14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司马迁说的“虞、夏以来,人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可知,在他看来物质享受和追求财富是人的本性,所以君主治理百姓应采取这样的态度,“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其次是以利引导,再次是教诲他们,又次是整顿他们,最下等的办法是与他们相争。根据材料二中班固所说的“昔先王之制,自天子至于皂隶,各有差品,故上下序而民志定”和“于是在民上者,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民有耻且敬,贵义而贱利。此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不严而治之大略也”可以看出,班固认为,遵从先王礼法秩序,百姓各安其业;统治者要用仁德礼仪去引导整顿百姓,使百姓看重礼仪而轻视钱财,国家就会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参考译文:材料一:太史公说:虞、夏以来,人的耳目想要享尽歌舞和女色的美好,嘴巴想要尝尽肉食的美味,身体安于闲逸快乐,而心里夸耀着权势带来的荣华。因此(治理百姓)最好的办法是顺着他们,其次是拿利益诱导他们,再次是教诲他们,又次是整顿他们,最下等的办法是与他们相争。国内百姓所喜好的,是风俗习惯中穿着饮食、养生送死的物品。因此要依赖农民供给粮食,依赖虞人送出木材野兽,依赖工匠制造工具,依赖商人流通物品。人们各自发挥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百姓各自勤勉从事自己的行业,乐于做自己的事情,就像水流向低处,日日夜夜没有休止的时候,不用征召就自动前来,不用强求百姓就会生产出物品来。这难道不是与规律相符,受到自然法则验证了的吗?农工商虞,这四种行业,是百姓衣服食物的来源,它们对上可以使国家富强,对下可以使家庭富有。“仓库充实从而知道礼节,衣食充足从而知道荣辱。”礼仪从富足中产生而在贫穷中废弃。所以君子富有,就好施行他的仁德;平民百姓富足,就会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合适的地方。水深了鱼就生在里面,山深了野兽就前往那里,人富有了仁义就会归附他。材料二:(按照)从前先王的制度,从天子到差役,各有不同的等级,因此国家上下有序而民心安定。于是教导百姓种植和畜养,百姓用来养生送终的东西,没有不被生产出来的。《管子》中说:“古代的士农工商四类百姓不能杂居相处。”士人在悠闲安静之处相互谈论仁义,工匠在官府相互议论工艺技巧,商人在街市上相互讨论财物货利,农民在田野中相互商量农事,各自安于所居之处,乐于从事自身的行业,认为自己的食物甘美并且觉得自己的衣服美丽,欲望少而行事简单,财物充足而无须争抢。于是位居百姓之上的统治者,用仁德去引导他们,用礼义去整顿他们,所以百姓有羞耻心而且待人恭敬,看重礼义而轻视财利。这就是夏商周三代能够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不需采用严厉的手段就能治理好国家的大致原因。 等到周王室衰微,礼法毁坏。这种破坏礼制的风气流传到士人和庶民当中,大家无不背离圣王之制而放弃本业,务农的人减少,经商的人增多,粮食不足而商品有余。到了齐桓公、晋文公之后,礼义大为毁坏,上下之间相互冒犯,追逐利欲的活动得不到控制,破坏等级秩序的行为没有止境。于是商人买卖难以得到的货品,工匠制作没有用处的器物,士人从事违反正道的活动,以追求世俗之所好来获取社会财富。对上同王者争利,对下独占平民的产业,损伤教化败坏风俗,这是导致社会大乱的途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送邢桂州①王维铙吹喧京口,风波下洞庭②。赭圻③将赤岸,击汰复扬舲。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明珠④归合浦,应逐使臣星。【注】①邢桂州:指邢济,作者的发人。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②洞庭:邢济此行盖自京口溯江而上,取道洞庭湖、湘水赴桂州。③赭圻:《元和郡县志》卷二十八:“赭圻故城在(宣州南陵)县西北一百三十里。”赤岸:赤岸山,在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东南。④“明珠”句:据《后汉书》记载,合浦(在今广西)原产珠宝,因官吏搜刮珠宝渐移他地,人物无食,贫者饿死在道上。孟尝调任合浦太守后,革除前弊,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贾流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的上句先声夺人,以饶吹之声描绘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喧”字点明送别场景之热闹。B.首联对仗工整,其中下句使用“下”字,写出友人乘风破浪、远去洞庭湖的情景,生动形象。C.颔联在描写友人行舟途中的景色时选取不同的色彩,意境开阔,富有极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D.尾联用语直率而又真诚恳切,所运用的艺术手法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不相同。16.钱锺书在《谈艺录》中指出,唐人作诗用地名“尚有用意,非徒点缀”。本诗中,诗人使用多个地名有哪些“用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5.D16.①使用多个地名,展示了友人的行程,表现了其路途之遥远与艰辛;
②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挂念与期盼;
③多个地名引发读者对当地景色的联想,扩展了诗歌的意境;
④多个地名散落句中,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动态美),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解析】【15题】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尾联用语直率而又真诚恳切”错误。尾联运用典故,委婉含蓄。故选D。【16题】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赭圻将赤岸,击汰复扬舲”颔联承上联写路途所见。“赭圻”为地名(今安徽繁昌县西),“赤岸”亦为地名,可能在桂州境内。展示了友人的行程,表现了其路途之遥远与艰辛。多个地名引发读者对当地景色的联想,扩展了诗歌的意境。首句写京口(即今日镇江)送别场景,“铙吹喧京口”,钟鼓齐鸣,运用通感,以听觉感受来写视觉形象,一个“喧”字表现了送别场面之热烈壮观。“风波下洞庭”,这一句点明邢济取水路前往桂州,一个“下”字勾划出了由江入湖、扬帆直济之气势。“风波下洞庭”一句,表现出了诗人目送孤帆碧天、望尽风烟洞庭的深情,感情含蓄而沉着。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动态美),使得情感的表达更为强烈。(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屈原志向高洁,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2)《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3)《过秦论》中作者用对比的方法提出陈涉的部队武器装备落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推此志也②.虽与日月争光可也③.忧劳可以兴国④.逸豫可以亡身⑤.锄櫌棘矜⑥.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词:逸豫、櫌、棘、矜、铦、钩戟、铩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主体,通常是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组织或者个人。其测评结果不具备权威性,但高品质的测评有一定参考价值,能降低消费者的试错成本。《“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消费者会在购物前观看“第三方测评”。与消费者期待相比,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品质尚难令人满意。A是整个行业需要深思的问题。①作为一种新兴业态,②处于发展初期的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遭遇“成长的烦恼”,或许势在必行。③一方面,因为市场准入门槛高,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23.4%;④另一方面,也和行业内在特征相关。⑤由于测评所涉商品种类繁多,使得形成公认标准尚需一段时间。不过,标准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测评公信力,不能任其处于自发状态。应建立合理的申请审批机制,防止不具备相应专业知识者混入测评队伍。作为一种消费信息服务,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必须把真实可靠作为立身之道、生存之本。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的模式,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也难以赢得长久的信任。以“第三方测评”的方式为商品打广告,或许B,但损害的是行业信誉。因此,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必须加强行业自律,摒弃这一不良模式。对有商业行为的测评账号,监管部门要统一备案管理,推进测评人员实名制认证与商品信息认证,做到“谁测评、谁负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A如何有效提升测评品质B能一时获得收益19.②将“势在必行”改为“在所难免”;③将“市场准入门槛高”改为“市场准入门槛低”;⑤将“由于”删去或删去“使得”。【解析】【18题】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上文“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品质尚难令人满意”,推断①处是说“整个行业需要深思的问题”是怎样提高测评品质,可以填入“如何有效提升测评品质”之类的内容。第二空,结合上下文“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的模式,侵害了消费者知情权,也难以赢得长久的信任”“但损害的是行业信誉”,推断②处是说以“第三方测评”的方式为商品打广告只能获得短期的利益,可以填入“能一时获得收益”之类的内容。【19题】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的语病有:第②句,不合逻辑,可以将“势在必行”改“在所难免”;第③句,不合逻辑,可以将“市场准入门槛高”改为“市场准入门槛低”;第⑤句,成分残缺,可以将“由于”删去或删去“使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所住的旅馆是租房不卖饭的,饭菜必须另外叫来,但又无味,入口如嚼泥土。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我午餐本没有饱,又没有可以消遣的事情,便很自然的想到先前有一家很熟识的小酒楼,叫一石居的,算来离旅馆并不远。我于是立即锁了房门,出街向那酒楼去。其实也无非想姑且逃避客中的无聊,并不专为买醉。一石居是在的,狭小阴湿的店面和破旧的招牌都依旧;但从掌柜以至堂倌却已没有一个熟人,我在这一石居中也完全成了生客。然而我终于跨上那走熟的屋角的扶梯去了,由此径到小楼上。上面也依然是五张小板桌;独有原是木棂的后窗却换嵌了玻璃。“一斤绍酒。——菜?十个油豆腐,辣酱要多!”我一面说给跟我上来的堂倌听,一面向后窗走,就在靠窗的一张桌旁坐下了。楼上“空空如也”,任我拣得最好的座位:可以眺望楼下的废园。这园大概是不属于酒家的,我先前也曾眺望过许多回,有时也在雪天里。但现在从惯于北方的眼睛看来,却很值得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客人,酒。……”20.文中加点的词“姑且”可以删去吗?请说明理由。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是……”的语句,二者表意上是否相同?请结合材料分析。【答案】20.不能。“姑且”指暂且。暗示这种客中孤独、无聊的愁绪难以排遣。21.①拟人:把“山茶花”人格化,表现了山茶花在雪景中逼真的形态,展现其傲慢的情态、愤怒的情感,寄寓对故乡与异地的复杂感受。②比喻:将山茶树的红花比作火,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山茶花的红,勾勒出一幅明丽红艳的景象。22.不相同。第一句中的“是”表同一关系,此句是对“第三方测评”的主体作解释。第二句中的“是”表示存在关系,描写窗外天空。【解析】【20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首先回答不能。然后理解“姑且”的含义,“姑且”指暂且。再结合语境看,“其实也无非想姑且逃避客中的无聊,并不专为买醉”,这句话是说到酒楼买酒,借此消解客中孤独、无聊的愁绪,使用“姑且”一词,暗示这种愁绪难以排遣,所以不能删去。【21题】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愤怒而且傲慢”“蔑视”都是人的情态,此处用于写山茶花在雪景中逼真的形态,使其具有人的情态特点,运用拟人手法,借助山茶花传达出对故乡与异地的复杂感受。“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运用比喻修辞,把山茶花比作火,生动形象的展现了山茶花的红艳,在雪光的衬托下色彩格外明丽红艳,画面感强烈。【22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消费市场‘第三方测评’的主体,通常是未取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及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组织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莫扎特课件
- 2024-2025学年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8章 第3节 摩擦力含答案
- 咕咚 生字课件
- 第五讲 巧用关联词写一写(看图写话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秋)
- 地高辛药品课件
- 2024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中考语文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小班音乐《开汽车》课件
- 西京学院《云计算》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版教材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训练
- 《煤油灯》少儿美术教育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
- 浙江省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无答案)
- 第四单元测试卷(单元测试)-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统编版语文
- 100MWp户用光伏发电EPC总承包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店铺门面转让合同协议书2024年
- DL∕T 618-2022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
- MOOC 大学英语视听导学-湖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4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人民陪审员职业道德、司法礼仪及庭审纪律培训
- 2024年云南呈贡区城投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XX学校学籍核查工作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