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模拟1)(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模拟1)(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模拟1)(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模拟1)(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模拟1)(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4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化学试卷(模拟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分。1.下列现象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

B.对着干燥玻璃呼气

C.

检验氧气

D.

浓氨水是酚酞溶液变色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医用酒精 C.水泥砂浆 D.果汁3.以下图示中“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 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 D.读数偏大4.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下表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是(

)熔点密度强度导电性导热性抗腐蚀性25003与钢相似良好良好优异A.用于焊接金属 B.制造航天飞机 C.制外科手术刀 D.用于通信设备5.目前一种叫碘酸钙[Ca(IA.碘酸钙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 B.碘酸钙能使淀粉变蓝色

C.碘酸钙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D.6.珍惜资源,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它办法

B.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骸经过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新装修的房屋入住前开窗通风一段时间,防止甲醛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7.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也是世界上金属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B.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

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

D.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8.下列对聚氯乙烯(PVC)A.性质:能被点燃 B.用途:可用于包装食品

C.组成: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 D.填埋处理会破坏土壤结构9.准确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帮助分析化学实验的本质。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或氯化氢气体接触湿润的红石蕊试纸时,都会变为蓝色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无论氧气是否充足,都会放出热量

C.烧碱和硝酸铵溶于水都有热量变化,前者放热,后者吸热

D.在空气中白磷比红磷更易燃烧,都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10.某自来水广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②主要是除去可溶性杂质

B.试剂Y是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步骤④加入氯气是为了杀死水中的细菌

D.11.为探究原子内部结构,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如图1),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有实验现象进行推理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原子核带正电 B.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相对于原子核,核外空间很大12.某活动小组利用数据采集器探究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

B.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C.b点表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向1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14.陕西临潼火晶柿子软化后,色红耀眼似火球,晶莹透亮如水晶,故得名“火晶柿子”。火晶柿子中富含葡萄糖(C6H12O6A.1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C.葡萄糖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火晶柿子中的“钙、磷”指单质15.下列元素是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元素(氩元素除外),在化学反应中,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失电能力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 B.得电子能力:S<Cl

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16.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过滤②蒸馏③静置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______(填序号)。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

(2)实验时要处处注意安全。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熄灭火焰的主要原理是______(填序号)。

A.降温到着火点以下B.隔绝空气C.清除可燃物

(3)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_。

(4)17.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是______。

(2)汽车的铅蓄电池工作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Pb+X+2H2SO4=2PbSO4+2H218.小明同学在参观生态农庄时收获很大,发现化学在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生态农庄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集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为一体。小明很爱吃庄园的食物,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

A.青菜B.鱼肉C.牛奶D.大米

(2)生态农庄在开发和使用新能源上进行了很多尝试,小明在农庄道旁发现一不用外接电源的路灯,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______。

(3)中午做饭时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清理垃圾时,下列物品应放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破损棉纺织品19.化学为5G助力。

(1)芯片是5G时代的关键元器件。制造芯片的单晶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则构成单晶硅的粒子是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基站供电系统的导线多为铜线,使用铜是因为它具有______和导电性。

(3)承载基站的铁塔表面涂漆,是为了隔绝______和水,从而防止锈蚀。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欲使a物质的溶液从M点转化为N点,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3)“P”点的意义为______。

(4)t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21.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因此要保护、使用好金属。

(1)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铁一旦生锈若不除去会加快生锈速度,写出实验室用稀硫酸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金属活动性的比较

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铜丝和硫酸锌溶液,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一种溶液是______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验证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新型材料纳米级Fe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Fe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纳米级Fe粉在氧气中能自发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此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②请补充完成上述制备工艺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在制备纳米级Fe四、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22.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C装置的优点是______,若用图C装置制取CO2,欲停止反应,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可选装置______与F组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则气体发生装置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如下图装置收集较干燥的O2,气体应从______端通入(选填23.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对比观察实验B,一段时间后,试管______里的铁钉锈蚀;

(3)实验C的目的是______;

(4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24.如图所示,在6支试管中分别低价2滴紫色石蕊溶液。

(资料:KCl溶液、CaCl2溶液均显中性)

(1)作为对照试验的是试管______(选填①~⑥编号)。

(2)试管②、⑤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溶质都含有______元素。

(3)试管⑥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碳酸钾属于______(填物质类别),可做______肥使用,取该溶液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______色。

(4)将试管⑤倒入试管④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25.某化工厂的氯化钡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1)依据图中实验过滤得到沉淀______g。

(2)求D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检查氧气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浓氨水使酚酞试液变色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A

【解析】A、冰水混合物只有水一种物质组成,即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是纯净物。

B、医用酒精由水和酒精两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C、水泥砂浆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D、果汁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

故选:A。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种类可以判断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属于混合物。3.【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解答】

A、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13,以防液体喷出伤人,故A正确;

B、用自来水清洗过的滴管取取用试剂,会造成试剂的污染,故B正确;

C、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溅出,引发火灾,故C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若仰视读数,会导致读数偏小,则量取的液体的体积偏大,故D4.【答案】A

【解析】解:A、该金属的熔点很高,不能用于焊接金属,选项错误:

B、该金属密度小、强度大,耐腐蚀,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选项正确:

C、该金属强度大,耐腐蚀,可用于制外科手术刀,选项正确;

D、该金属导电性好、耐腐蚀,可用于通讯设备,选项正确;

故选:A。

根据表中信息推测用途。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5.【答案】B

【解析】解:A、碘酸钙[Ca(IO3)2]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正确;

B、碘酸钙[Ca(IO3)2]中含有碘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无单质碘,故不能使淀粉变蓝,故错误;

C、碘酸钙[Ca(IO36.【答案】C

【解析】解:A、要根据发生火灾的可燃物的性质考虑灭火方法,有的火灾不适于用水灭火,故A错;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B错;

C、甲醛有毒,所以新装修的房屋入住前开窗通风一段时间,防止甲醛等有害物质危害健康,故C正确;

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D错。

故选:C。

A、根据发生火灾的可燃物的性质考虑灭火方法;

B、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根据甲醛有毒考虑;

7.【答案】C

【解析】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铝,故A错误;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故B错误;

C.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故C正确;

D.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因此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故D错误;

故选:C。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是铝;

B.根据空气的成分解答;

C.根据人体中元素含量解答;

D.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解答。

8.【答案】B

【解析】解:A.对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机物,具有可燃性,能被点燃,故正确;

B.对聚氯乙烯中常含有一些增塑剂,有毒,不宜用对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包装食品,故错误;

C.聚氯乙烯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对聚氯乙烯是一种有机物,具有可燃性,能被点燃,故正确;

D.对聚氯乙烯填埋处理会破坏土壤结构,故正确。

故选:B。

A.根据聚氯乙烯(PVC)的性质来分析;

B.聚氯乙烯(PVC)的用途来分析;

C.聚氯乙烯9.【答案】A

【解析】解:A、氨气是碱性气体,接触湿润的红石蕊试纸时,会变为蓝色;氯化氢气体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无论氧气是否充足,不论是充分燃烧还是不充分燃烧,都会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错正确。

C、烧碱和硝酸铵溶于水都有热量变化,前者放热,后者吸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空气中白磷比红磷更易燃烧,都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碱性气体与湿润的红石蕊试纸变蓝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烧碱和硝酸铵溶于水的热量变化,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白磷和红磷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溶于水的热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A

【解析】解:A、步骤①②(沉降、过滤)主要是除去不溶性杂质,故A说法错误;

B、试剂Y是活性炭,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说法正确;

C、步骤④加入氯气是为了杀死水中的细菌,故C说法正确;

D、若想检验净化后的水是否是硬水,可以取样后加入适量的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则是软水,产生较多浮渣则是硬水,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净化水的方法与原理,结合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来分析。11.【答案】C

【解析】解:A、由于α粒子带正电,而少数α粒子发生偏转,且极少数α粒子被反射,则说明原子核带正电,A不符合题意;

B、由于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射,则说明原子核体积小、质量大,B不符合题意;

C、该实验并不能证明原子核的构成,即无法得出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符合题意;

D、由于大部分α粒子未发生偏移,则说明相对于原子核,核外空间很大,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中有一个很大的空间,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有含有带正电荷的微粒,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使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金原子中有体积很小,质量大的原子核;结合所学原子的构成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结构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2.【答案】C

【解析】解:A.a点对应溶液的pH小于7,显酸性,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选项说法错误;

B.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使pH增大,说明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稀盐酸中,选项说法错误;

C.b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D.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向点c所示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色,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

B.根据溶液的pH变化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pH来分析;13.【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过程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4NH3+3O2− 一定条件 6H2O+2N2。

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

B、甲是NH3,相对分子质量为:14+×14.【答案】A

【解析】解:A、1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1个葡萄糖分子由24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葡萄糖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D、火晶柿子中的“钙、磷”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磷”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1个葡萄糖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葡萄糖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

D、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锌、碘”等不是以单质、氧化物、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答案】D

【解析】解:A、硫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为16,故A正确;

B、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得电子能力:S<Cl,故B正确;

C、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0.97,故C正确;

D、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已有的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6.【答案】②

吸附

B

减小

塑料

【解析】解:(1)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

(2)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灭火的方法是:A.降温到着火点以下,B.隔绝空气,C.清除可燃物,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熄灭火焰的主要原理是隔绝空气;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减小。

(4)由图片可知,图中标示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选择钛合金作为螺丝材料,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大。

故答案为:

(1)②;吸附;

(2)B;

(3)减小;

(4)17.【答案】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PbO2

降低可燃物温度至着火点以下【解析】解:(1)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也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但物理性质差异大,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Pb、H、S、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1、4、2、8,反应后Pb、H、S、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4、2、10,X中含有1个Pb原子和2个氧氧子,则X的化学式为PbO2;

(3)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主要灭火原理是将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4)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故答案为:(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PbO18.【答案】BC

太阳能

CH4【解析】解:(1)青菜富含维生素,鱼肉、牛奶富含蛋白质,大米富含糖类,故选:BC。

(2)电源的路灯,只要每天有短时间的光照就能使用,这种路灯使用的新能源是太阳能,故填:太阳能。

(3)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 点燃  CO2+2H2O。

(4)破损棉纺织品、矿泉水瓶、易拉罐可以回收利用,霉变的蛋糕、剩饭菜属于厨余垃圾,故选:A19.【答案】原子

延展性

氧气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解:(1)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则构成单晶硅的粒子是原子。

故填:原子。

(2)基站供电系统的导线多为铜线,使用铜是因为它具有延展性和导电性。

故填:延展性。

(3)承载基站的铁塔表面涂漆,是为了隔绝氧气和水,从而防止锈蚀。

故填:氧气。

(4)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明显差异的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同,即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石墨中的碳原子是正六边形结构。

故填: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金刚石、硅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20.【答案】饱和

增加溶剂

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解析】解:(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0g,所以把80g物质a加入到200g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形成的是饱和溶液;

(2)M点是t3℃时,a的饱和溶液,N点t3℃时,是a不饱和溶液,所以欲使a物质的溶液从M点转化为N点,可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溶剂;

(3)“P”点的意义为:t1℃时,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21.【答案】水蒸气和氧气

Fe2O3+3H2SO4【解析】解:(1)钢铁的锈蚀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铁一旦生锈若不除去会加快生锈速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2)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铜、银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铜丝和硫酸镁溶液,他还需要的另外一种溶液是硝酸银溶液;上述验证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22.【答案】分液漏斗

集气瓶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夹紧弹簧夹

CaCO3+2HCl=CaCl2+H【解析】解:(1)仪器①和②的名称:①分液漏斗;②集气瓶;

(2)装置C中将固体反应物放在多孔塑料片上,打开弹簧夹,液体反应物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二者接触时反应发生,夹紧弹簧夹,产生的气体不能逸出,容器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反应物压回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装置C的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若用图C装置制取CO2,欲停止反应,应采取的操作是夹紧弹簧夹;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