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GBT 40603-2021 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导则_第1页
(高清版)GBT 40603-2021 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导则_第2页
(高清版)GBT 40603-2021 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导则_第3页
(高清版)GBT 40603-2021 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导则_第4页
(高清版)GBT 40603-2021 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导则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4总体要求 25数据准备 26评估方法 3附录A(规范性)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拟合方法 5附录B(规范性)理论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校正方法 附录C(规范性)风电场测风数据外推方法 7附录D(规范性)受限状态风电机组在受限时段内的机舱风速修正方法 8附录E(规范性)风电机组理论发电功率计算方法 9附录F(规范性)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计算方法 附录G(规范性)风电场理论发电电量、可用发电电量和实际发电电量计算方法 附录H(规范性)电量相对偏差计算方法 附录I(规范性)风电场场内受限电量和场外受限电量计算方法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电网运行与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46)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家电网公司西南分部、国家电网公司西北分部、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梁志峰、王勃、王铮、冯双磊、陈国平、李明节、董存、迟永宁、冷喜武、王皓怀、1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导则本文件规定了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的相关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电力调度机构、试运行结束后的并网风电场和受限电量评估服务商等,用于开展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风电场场内受限电量和风电场场外受限电量评估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451.2风力发电机组功率特性测试GB/T18709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方法GB/T18710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GB/Z35483风力发电机组发电量可利用率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单机功率activepowerofwindturbine风电场内每台风电机组实际输出的有功功率。机舱风速windturbinenacellewindspeed风电场内每台风电机组机舱顶部监测的风速。注:根据温度和压力修正为标准参考条件。由风电机组厂家根据现场特定风况给出的风电机组净功率输出与机舱风速的函数关系。理论风电机组功率曲线theoreticalpowercurveofwindturbine按确定的测量程序测试、修正和标准化处理后,风电机组净功率输出与机舱风速的函数关系。注:用图形和表格表示。风电机组的实时发电状态,由待机状态、正常发电状态、场外受限状态、场内受限状态等构成。注1:待机状态以数值0标识,包括技术待机状态、无风待机状态、大风切出待机状态。注2:正常发电状态以数值1标识,包括全性能正常发电状态、性能退化但正常发电状态等。注3:场外受限状态以数值2标识,包括调峰受限状态、断面受限状态等。2注4:场内受限状态以数值3标识,包括覆冰状态、叶片污损状态、环境超限状态、检修状态、故障停机状态、缺陷状态等。受限时段periodincurtailment至少存在一台风电机组处于场外受限状态的时段。没有任何一台风电机组处于场外受限状态的时段。风电机组理论发电功率theoreticalgenerationpowerofwindturbine风电机组处于正常发电状态或假设处于正常发电状态,理论上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theoreticalgenerationpowerofwindfarm风电场内所有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时能够发出的有功功率。风电场内待机状态和场内受限状态的风电机组单机功率与正常发电状态和场外受限状态的风电机组理论发电功率的总和。风电场内所有单机功率的总和。风电场场内受限电量insidecurtailmentpowerofwindfarm风电场内所有处于待机状态和场内受限状态的风电机组可发而未发的损失电量。非风电场自身原因造成的损失电量。4总体要求4.1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应实时评估,数据时间间隔不应大于5min,单次评估时间不应大于3min。4.2应每日评估前一日的风电场场内受限电量和风电场场外受限电量,单次评估时间不应大于3min。4.3风电场实际功率曲线和风电场理论功率曲线应满足GB/T18451.2的相关规定,并报送电力调度4.4单机运行状态应满足GB/Z35483的相关规定。5数据准备5.1风电场受限电量评估所需收集的数据应包括测风数据和风电机组运行数据。5.2风电场测风数据的监测应按照GB/T18709的要求开展,并满足如下要求:——测风数据应来自测风塔等实时测风设备,测风设备的位置应满足GB/T18710的规定;——采集量至少应包括10m、30m、50m、70m及轮毂高度的风速和风向,以及10m层高的气温、3——测风数据取5min平均值,数据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5min,数据传输延时应小于3min。5.3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应带时标,且满足以下要求:——风电机组运行数据应包括风电场内所有风电机组的单机功率、机舱风速、单机运行状态等;——风电机组运行数据的时间间隔不应大于5min,数据传输延时应小于3min。6评估方法6.1风电机组功率曲线获取6.1.1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应优先采用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按照附录A的方法根据非受限时段的风电机组运行数据拟合确定,并应满足以下要求:——用于拟合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的有效数据长度不应少于1个月,且应选择临近时段的数据;——拟合的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应定期修正,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个月;——每台风电机组的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应分别拟合。6.1.2对于无法拟合出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的风电机组,采用理论风电机组功率曲线,理论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应符合GB/T18451.2的规定,并按照附录B的方法进行校正。6.2风电机组轮毂位置测风数据获取及修正6.2.1稳定获取风电机组机舱风速数据的风电场,可将风电机组机舱风速作为风电机组轮毂位置测风数据。6.2.2不能获取风电机组机舱风速数据或机舱风速数据质量较差的风电场,依据5.2的测风数据,按照附录C的方法计算获得风电机组轮毂位置测风数据。6.2.3处于受限状态的风电机组在受限时段内的轮毂位置测风数据,按照附录D的方法进行修正。6.3风电机组理论发电功率计算风电机组理论发电功率根据风电机组轮毂位置处、经修正后的测风数据,采用6.1的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按照附录E的方法计算确定。6.4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计算6.4.1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按照附录F中F.1给出的方法确定。6.4.2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按照F.2给出的方法确定。6.5风电场理论发电电量、风电场可用发电电量和风电场实际发电电量计算6.5.1风电场理论发电电量按照附录G中G.1给出的方法确定。6.5.2风电场可用发电电量按照G.2给出的方法确定。6.5.3风电场实际发电电量按照G.3给出的方法确定。6.6计算模型优化6.6.1如非受限时段内,计算获得的风电场可用发电电量与风电场实际发电电量的月度电量相对偏差大于3%,应对涉及的相关参量进行校验。按照附录H的方法计算确定电量相对偏差。6.6.2若偏差由模型导致,应对计算模型进行优化,直至满足要求。46.7风电场场内受限电量和风电场场外受限电量计算6.7.1风电场场内受限电量按照附录I中I.1给出的方法确定。6.7.2风电场场外受限电量按照I.2给出的方法确定。5GB/T40603—2021(规范性)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拟合方法A.1数据处理根据风电机组运行日志,剔除出力受控、停运等状态的功率数据和测风设备故障等情况下的测风数据。A.2风电机组实际功率曲线拟合功率曲线拟合采用机舱风速及单机功率,根据非参数回归方法,按照公式(A.1)计算得到,其中的核函数在本文件中选用标准正态核,按照公式(A.2)计算得到。……(A.1)……………(A.2)P;——与v;对应的拟合出的单机功率,单位为千瓦(kW);K——核函数,常见的有均匀核、标准正态核和抛物线核等;n——用于拟合的样本数量;v;——第j风速水平下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在0m/s~25m/s范围内取值,v,与v;+i的间隔为0.5m/s;v;——第i个输入的机舱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P:——第i个单机功率,单位为千瓦(kW)。6GB/T40603—2021(规范性)理论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校正方法B.1空气密度空气密度可根据实测气温及气压按照公式(B.1)计算得到,平均空气密度可根据逐5min空气密度按照公式(B.2)计算得到。psmin——5min平均空气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Bsmin——5min平均气压,单位为千帕(kPa);……………(B.1)R——气体常数(取287.05),单位为焦耳每千克开尔文[J/(kg·K)];Tsmin——5min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p——实测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N——样本个数。B.2风电机组理论功率曲线的校正若风电机组理论功率曲线经过实验验证,且实测空气密度在1.225kg/m³±0.05kg/m³范围内,风电机组理论功率曲线无需校正;若在此范围以外,则风电机组理论功率曲线需进行校正。对于失速控制、具有恒定桨矩和转速的风电机组,按照公式(B.3)的方法校正;对于功率自动控制的风电机组,按照公式(B.4)的方法校正。P。——折算前的功率,单位为千瓦(kW);p——实测平均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p₀——标准空气密度(取1.225),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³);V₀——折算前的风速,单位为千瓦(kW)。…………(B.3)7GB/T40603—2021(规范性)风电场测风数据外推方法综合考虑风电场所处区域的地形、粗糙度变化情况,结合风电场布局,建立风电场数字化模型;采用微观气象学理论或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按照公式(C.1)的方法将测风风速外推至每台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建立各风向扇区的风速转化函数。式中:V外推——由测风设备外推至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的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f——转化函数;V测风——测风塔等实时测风设备实测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k₁,k₂,…,kn——影响因子(地形、粗糙度、尾流效应等)。8(规范性)受限状态风电机组在受限时段内的机舱风速修正方法在风电机组处于正常发电状态时,采用测风设备分别监测风轮前轮毂中心位置处和风轮后机舱处的风速。风电机组风轮前轮毂中心位置处风速和风轮后机舱处风速呈公式(D.1)所示的现线性关系。根据辨识出的α和β,在受限时段内,风电机组机舱风速或由实时测风数据外推得到风电机组所在位置的测风数据等于风轮前风速,即公式(D.1)中的V式中:α——修正系数,通过测风设备监测的风轮前轮毂中心位置处风速和风轮后机舱处风速辨识获得;β——修正系数,可通过测风设备监测的风轮前轮毂中心位置处风速和风轮后机舱处风速辨V风轮后.;——修正后的风电机组测风数据,单位为米每秒(m/s);—修正前的风电机组测风数据,单位为米每秒(m/s)。9GB/T40603—2021(规范性)风电机组理论发电功率计算方法利用公式(E.1)计算风电机组理论发电功率,输入数据为修正后的风电机组轮毂高度处的风速。式中:Pwrg——风电机组的理论发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V风轮后——修正后的风电机组测风数据,单位为米每秒(m/s);C(·)——风电机组功率曲线函数,当C(·)为实际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时,按照附录A的方法计算得到;但C(·)为理论风电机组功率曲线时,按照附录B的方法计算得到;Pap——风电机组的额定容量,单位为千瓦(kW);V₁——风电机组切入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V₂——风电机组额定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V₃——风电机组切出风速,单位为米每秒(m/s)。GB/T40603—2021(规范性)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和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计算方法F.1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计算方法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按照公式(F.1)通过风电场内所有风电机组的理论发电功率加和获得。Ptheory.,——t时刻的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单位为兆瓦(MW);n——风电场内所有并网风电机组的数量;Pwrc.——t时刻第i风电机组的理论发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F.2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计算方法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按照公式(F.2)通过风电场内处于待机状态、场内受限状态的单机功率和处于正常发电状态、场外受限状态的风电机组理论功率加和获得。n₀——风电场内处于待机状态的风电机组数量;Twrc.in——t时刻第i。风电机组的单机功率,单位为千瓦(kW);n₁——风电场内处于正常发电状态的风电机组数量;Pwrc₁——t时刻第i₁风电机组的理论发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n₂—风电场内处于场外受限状态的风电机组数量;Pwrc.x₂——t时刻第i₂风电机组的理论发电功率,单位为千瓦(kW);ng——风电场内处于场内受限状态的风电机组数量;Twrc.ig——t时刻第ig风电机组的单机功率,单位为千瓦(kW)。GB/T40603—2021(规范性)风电场理论发电电量、可用发电电量和实际发电电量计算方法G.1风电场理论发电电量计算方法风电场理论发电电量按照公式(G.1)通过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积分获得。式中:Eheoy——风电场理论发电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t——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数据的时间间隔,单位为小时(h);N——统计时段内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数据的数据量;Ptheory.t——t时刻风电场理论发电功率,单位为兆瓦(MW)。…(G.1)G.2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计算方法风电场可用发电电量按照公式(G.2)通过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积分获得。式中:Evilable——风电场可用发电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t——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数据的时间间隔,单位为小时(h);N——统计时段内风电场可用发电功率数据的数据量;G.3风电场实际发电功率计算方法风电场实际发电电量按照公式(G.3)通过风电场实际发电功率积分获得。式中:E——风电场实际发电电量,单位为兆瓦时(MW·h);△t——风电机组单机功率数据的时间间隔,单位为小时(h);N——统计时段内单台风电机组的采样数;n——风电场内所有并网风电机组的数量;Twrc.x.——t时刻第风电机组的单机功率,单位为千瓦(k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