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病毒性传染病_第1页
猫病毒性传染病_第2页
猫病毒性传染病_第3页
猫病毒性传染病_第4页
猫病毒性传染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猫病毒性传染病(一)猫瘟热

Filinedistemper

概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传染性肠炎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双向热、呕吐、腹泻、脱水、及循环血流中白细胞减少病原猫瘟病毒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的病毒与水貂肠炎病毒,犬细小病毒有抗原相关性血凝性较弱,只能在4℃条件下凝集猴和猪的红细胞流行病学猫瘟病毒除感染家猫外,还可以感染其他猫科动物(虎、豹)、鼬科(貂、雪貂)和浣熊科(浣熊)。各种年龄的猫均可感染。仔猫可通过母源抗体获得保护。多数情况下,1岁一下的猫易感,感染率可达70%,死亡率50~60%,最高可达90%。成年猫感染,通过特异性疗法和对症治疗死亡率较低。流行病学自然条件下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染。发病的动物,可通过粪便、尿液、呕吐物、分泌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食物、饮水、用具及周围环境,康复的猫可长期排毒达一年之久健康猫经口腔感染,水平传播。通过胎盘垂直传给胎儿病毒感染后毒血症的时间可达7天,因此,吸血昆虫(跳蚤、虱子、螨及蜱)造成机械性传播。流行病学易感猫的感染率可达100%并非所有感染猫均表现临床症状一部分猫仅呈温和型及亚临床感染潜伏期2~9天,平均4~5天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外来引进的纯种猫比本地品种的猫易感,并且死亡率高发病机理病毒进入口腔后现在咽部定居进入血液,18小时后形成毒血症48小时全身所有组织均由病毒7天后病毒到达高峰随着血清抗体的出现,病毒滴度开始下降,14天大多数组织已很少有病毒肾脏可持续存在少量病毒达1年之久怀孕的母猫感染病毒时,病毒可侵害胎儿的脑组织造成胎儿畸形症状最急性型动物不显临床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24小时内死亡亚急性型病程7天左右,成双向热型第一次发热体温40℃左右,24小时后体温正常2—3天后体温再次升高40℃左右,呈稽留热,连续不退,精神沉郁,顽固性呕吐,饮食欲废绝,被毛粗乱,4天左右出现腹泻并有血便,机体高度脱水,眼球下陷,第三眼睑外露实验室检查典型的血液学变化,WBC明显下降至5×109/L,严重的可降至2×109/L一下分类是很难找到嗜中型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故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的程度标志着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WBC降至2×109/L以下,往往预后不良。病程一般7天,7天后具有康复的希望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血液学变化,白细胞明显减少。特异性诊断,猫温热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诊断,可在几分钟内进行确诊治疗特异性疗法特异性疗法:初期应用抗猫温热血清或猫温热单克隆抗体有良好的治疗作用。2ml/kg,每日一次,连用三次对症治疗对症疗法:消炎、止吐、止泻、补充营养及补液疗法消炎卡那霉素5万/kg,2次/日,肌肉注射5%Baytril(拜有利)0.1ml/kg,1次/日,肌肉注射止吐胃复安1mg/kg,2次/日,肌肉注射山莨菪碱(654—2)1mg/kg,2次/日,肌肉注射止泻思密达0.4g/kg,2次/日,口服。鞣酸蛋白0.15g/kg,2次/日,口服补充电解质和能量葡萄糖、氨基酸、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维生素C。乳酸纳林格氏液;复方盐水等预防免疫程序:使用猫三联疫苗进行免疫50-70日龄,进行首免,每间隔21天进行免疫一次,免疫三次。以后每年免疫一次(二)猫病毒性鼻气管炎

(FelineViralRhinotracheitis)

概述猫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猫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角膜结膜炎、上呼吸道感染和流产主要感染幼猫,发病率100%,死亡率50%成年猫不发生死亡病原猫病毒性鼻气管炎(FHV-1)在分类上属疱疹病毒科,甲型疱疹病毒亚科病毒具有疱疹病毒的一般特性。病毒粒子中心致密,外有囊膜双股DNA病毒病原特点FHV-1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离开宿主后只能存活几天对酸、热和脂溶剂敏感,甲醛和酚可将其灭活对温度敏感﹣60℃条件下可存活3个月50℃4-5分钟可灭活在干燥条件下12小时可灭活流行病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主要是接触传染病毒经鼻、眼、口腔分泌物排出,病猫和健康猫通过鼻与鼻直接接触及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经呼吸道感染静止空气中,可在1米范围内发生飞沫传播自然康复的猫能长期带毒和排毒,成为危险的传染源发病初期的猫,可通过分泌物大量排毒达14天之久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2-6天。幼猫比成年猫易感且症状严重突然发病,体温升高40℃左右,并且呈稽留热,数天不退上呼吸道症状明显,阵发性咳嗽和喷嚏,鼻部有浆性和脓性分泌物结膜炎症状明显,羞明、流泪症状鼻液和泪液的特点,初期为透明液体,随症状发展,变为粘脓性的分泌物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进行性消瘦约50%以上的幼猫死亡,如继发混合感染死亡率更高症状部分患猫可见角膜树枝状充血,结膜水肿。舌、硬腭及软腭、口唇可见溃疡,溃疡初期表现为水泡,2-3天后破溃,上皮变黄、脱落,出现典型的溃疡灶。慢性病例,可见有慢性鼻窦炎、溃疡性结膜炎和全眼球炎,严重者可失明血象变化:发病初期可见WBC低于正常值,淋巴细胞低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可进行初步诊断FHV-1的病状和其它几种猫的传染病有类似之处,如猫的杯状病毒病(FCV)、猫瘟热(FPV)和猫肺炎(衣原体感染),故临床诊断较困难确诊时需要进行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或病毒分离才能做出准确诊断可用病猫眼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涂片或做组织切片,用FHV-1荧光抗体染色,可做出准确快速诊断治疗目前尚缺乏特效疗法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及增加抵抗力疗法。抗菌素、胸腺肽、免疫球蛋白、地塞米松静脉补充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对于结膜炎可每天多次用抗菌素滴眼液进行点眼预防建立良好的通风环境和消毒措施,注意环境卫生,降低饲养密度,发现病猫及时隔离、消毒,防止接触传播新引进的猫要隔离饲养猫三联疫苗(三)猫杯状病毒病

FelineCalicivirusInfections概述猫杯状病毒(FCV)引起的猫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双相发热,浆液性和粘液性鼻漏,结膜炎,精神沉郁,有的猫可听到呼吸啰音猫FCV感染是猫的多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

病原

FCV在分类上属杯状病毒科,杯状病毒属病毒。核酸为单股RNA,无囊膜FCV对脂溶剂(如乙醚、氯仿和脱氧胆酸盐)具有抵抗力流行病学

自然条件下,仅猫科动物易感,常发于56-84日龄的猫传染源主要是病猫和带毒猫。病猫在急性期可随分泌物和排泄物排出大量病毒,污染用具、地面和物品可直接接触传染带毒猫——最重要最危险的传染源。一般由急性期病例转变而来,虽然临床症状消失,但可长期排毒,症状精神欠佳,打喷嚏、口腔、鼻和眼分泌物增多,出现流涎和角膜炎口腔溃疡为特征性症状鼻、眼分泌物成浆液性、灰色,后呈粘液性,4-5天后成脓性毒力较强时呈肺炎症状,表现呼吸困难一般7-10天康复诊断

诊断较为困难由于多种病毒均可引起猫的呼吸道疾患,且症状具有类似之处怀疑本病时,可刮去眼结膜组织进行荧光抗体染色,以监测抗原加以确诊采取眼、鼻分泌物用猫原细胞进行分离培养进行确诊。治疗和预防同病毒性鼻气管炎病毒(四)猫传染性腹膜炎

FelineInfectiousPeritonitis概述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引起(FIPV)的猫科动物的一种慢性进行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腹膜炎、大量腹水聚集和致死率高为特征病原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在分类上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病毒核酸型为单股RNA,病毒粒子呈多形性,大小90-100nm,螺旋状对称有囊膜,囊膜表面有长约15-20nm的花瓣状纤突理化特性FIPV对乙醚等脂溶剂敏感,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差,室温下1天失去活性,一般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但对酚、低温和酸性环境抵抗力较强。流行病学感染各种年龄的猫以1-2岁的猫和老龄猫(大于11岁)发病最多易感性无品种、性别差异,但外来引进的纯种猫发病高于本地家猫遗传因素对该病的发病率有一定影响呈地方流行,首次发病的猫群发病率可达25%,但从整体看发病率较低。本病可经消化道感染或昆虫传播,猫的粪尿可向外界排毒。怀孕的母猫可经胎盘垂直传给胎儿症状本病症状分为“湿性”(渗出性)和“干性”(非渗出性)2种发病初期症状常不明显,病猫表现体重减轻,食欲减少或间歇性厌食,身体状况日渐衰弱随后,体温升高40.5℃左右,呈稽留热,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增多。有些病猫可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症状7-40天后,可见腹围渐进性增大,腹腔内有大量的腹水积聚,触诊无痛感随腹水的增多,病猫表现呼吸迫促或呼吸困难,贫血、消瘦、营养不良有些猫数周后衰竭死亡。约20%的猫可有胸水积聚及心包液增多,一般有大量胸水的猫预后不良干性病例的临床症状主要侵害眼、中枢神经、肝和肾等组织器官,几乎见不到腹水眼部感染,可见角膜水肿,角膜上有沉淀物,虹膜睫状体发炎,眼房液变红,眼房液内有纤维蛋白沉淀中枢神经受损伤时,表现为后躯运动障碍,行动失调,痉挛,背部肌肉高度敏感。肝脏受损时,可见全身性黄疸,肝的生化指标升高现象肾受损伤时,肾脏高度肿大,出现进行性肾功能衰竭现象。湿性病例病理变化腹腔中有大量的腹水无色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接触空气后发生凝固腹膜浑浊,覆有纤维蛋白沉着,肝、脾、肾及肠浆膜上也有纤维蛋白附着,肝表面还可见直径1-3mm的小坏死灶。胸腔可见有胸水和心包积液。干性病例的病理变化几乎见不到腹水眼部有结膜炎及角膜炎表现中枢损伤表现为脑水肿肾脏表面凹突不平,有肉芽肿样变化肝脏也可见有坏死灶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应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确诊血清学检查常用中和试验、免疫荧光实验进行确诊RT-PCR检测敏感性大约90%。基于目前的RT-PCR检测技术,在全血中检出冠状病毒RNA与FIP有时无关渗出液检查有助于确诊渗出型FIP渗出液检查腹腔液早期多呈无色~黄色透明液体含有纤维蛋白,有粘性,接触空气发生凝固比重一般较高(大于1.017),蛋白含量高(3.5~12g/dl),并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测量渗出液中蛋白质浓度可以帮助确诊渗出型FIP渗出液中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率超过0.81或总蛋白中白蛋白浓度超过48%,发生FIP的几率小如果总蛋白浓度超过3.5g/dl,并且总蛋白中球蛋白的浓度超过50%,发生FIP的几率大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的猫预后不良。应用对症治疗和激素疗法可有一定的作用预防国外已有疫苗进行免疫,国内目前还没有厂家生产疫苗。一旦发现病猫,应立即隔离、消毒,防止病情蔓延典型病例分析流行病学半年前引入一只波斯猫,2个月前发病,食欲下降,眼、鼻流分泌物,角膜溃疡、穿孔,消瘦,黄疸,抽搐等症状,一周前死亡。家中原有的三只猫在其后相继食欲下降、消瘦,其中一只病情严重的猫送医院就诊临床症状消瘦,贫血,有大量眼、鼻分泌物,腹水;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异常。在进行保肝护肾治疗4天后死亡典型病例分析(接上)(五)猫白血病

Theinfectionoffelineleukemiavirus概述猫白血病病毒(felineleukemiavirus,FeLV)感染猫可引起两类疾病—白血病或免疫缺陷病白血病淋巴瘤、成红细胞性或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免疫缺陷性疾病以细胞损害和细胞发育障碍为主,表现为胸腺萎缩、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骨髓红细胞系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贫血病毒对猫的危害很大,所引发的疾病是猫非意外死亡的最常见原因首先从FeLV中发现反转录病毒可以水平传播这种“肿瘤”反转录病毒导致肿瘤发生引起退性行病变,如贫血和免疫抑制病原FeLV和FeSV均为反转录科哺乳动物C型反转录病毒病毒粒子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单股RNA病毒与FeLV及所感染细胞有关的抗原有3类囊膜抗原表面蛋白gp70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具有型特异性,区分亚型的主要抗原病毒粒子内部抗原核心蛋白P27可以从感染的组织细胞中检出,是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目标抗原猫肿瘤病毒相关的细胞膜抗原(FOCMA)

FeLV感染后,可从患猫的T细胞核B淋巴肉瘤细胞膜上检出血清亚群与致病性根据囊膜抗原性不同,FeLV分为A、B、C三个亚群或血清型A、B两型易从猫分离到,C型不常见三个亚群常以混合状态存在,A、B两型混合存在更常见A型致病作用弱,但能建立持久的病毒血症B型致病作用最强,可能是诱导恶性病变和FAIDS的直接病原,但不易建立病毒血症C型主要引起骨髓红细胞系发育不全而贫血流行病学长期接触感染。FelV主要经唾液排出,每微升可含200万个病毒粒子。唾液中FeLV经眼、鼻和口腔粘膜进入头颈部的局部淋巴结增殖,多数病毒被消灭使机体产生免疫力未被消灭的进入骨髓,在成骨细胞系和成红细胞系中大量增殖随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扩散至全身,几周之内到达唾液腺、口腔黏膜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并由此向外界排毒猫在感染白血病后的6周内,产生2种结果持续性感染持续数月的病毒血症,缺乏中和抗体和FOCMA抗体,分泌物排毒,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占30%)自限性感染多数猫表现为自限性感染,产生中和抗体和FOCMA抗体,无病毒血症,不排毒,不发生白血病(占70%)致病性的猫白血病病毒经水平传播,但只有少数猫感染流行病学经子宫感染胎儿乳汁传播潜伏期变化很大,平均为3个月83%的感染猫在3.5年内死亡97%的感染猫的骨髓中持续存在,终生带毒,只有3%的猫可完全清除病毒症状与FeLV相关的肿瘤性疾病消化道淋巴瘤肠道淋巴组织或肠系膜淋巴结出现出现B细胞淋巴瘤为主,占全部病例的30%。体重减轻、粘膜苍白、贫血、呕吐或腹泻多发性淋巴瘤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浅表淋巴结触手可及,此型病例约占20%。消瘦、精神沉郁等一般症状胸腺淋巴瘤瘤细胞常具有T细胞特征,严重者整个胸腺组织被肿瘤组织代替。由于肿瘤形成和胸水增多,引起呼吸和吞咽困难,常使猫发生虚脱,多发于青年猫淋巴白血病常具有典型症状,初期骨髓细胞异常增生。白细胞引起脾脏红髓扩张会导致恶性病变细胞的扩散及脾脏肿大、肝脏肿大、淋巴结轻度至中度肿胀。临床上出现间歇热、食欲下降、机体消瘦、粘膜苍白、粘膜和皮肤上有出血点。白细胞总数增多免疫抑制FeLV阳性猫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贫血、感染和白细胞减少,这是FeLV所致的免疫抑制引起的FeLV性贫血

FeLV可直接诱导致死性的成髓细胞减少综合征,特点:全白细胞减少、贫血、出血性淋巴腺、出血性肠炎等。引起贫血的类型有三种:FeLV成红细胞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15%~18%;FeLV成红细胞减少症(非再生障碍性贫血);FeLV全细胞减少症,以造血干细胞减少为特征,有些猫伴有骨髓纤维瘤免疫缺陷导致继发感染——FeLV致死感染动物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约45%的慢性传染病患猫感染FeLV。如FIPV、慢性胃炎和齿龈炎,久治不愈的慢性感染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后,诱导机体产生大量抗体,抗体与可溶性病毒抗原如P27、gp70等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引起肾小球肾炎。该病征在临床常见,死亡告终引起幼猫和成年猫的胸腺萎缩。幼猫生长障碍、复合感染、胸腺和淋巴结萎缩,一般死于8~12周龄。成猫淋巴组织的胸腺依赖区萎缩,引起免疫抑制,最后死于继发感染FeLV感染还可引起流产、胚胎吸收综合征和FeLV神经综合征FeLV对犬也有致病性FeLV感染还可引起流产、胚胎吸收综合征和FeLV神经综合征FeLV对犬也有致病性诊断通过临床观察可初步诊断猫白血病和猫肉瘤。确诊必须依赖病理学、病毒学和免疫学方法最常用免疫学方法IFA检测抗原。敏感、特异,但阳性只说明感染,不能证明患病。它与病毒分离的符合率很高,阳性符合率97.5%,阴性98%ELISA可以大规模应用,比IFA方便。但阳性结果符合率仅为40.8%,阴性结果符合率尚可,86.7%。ELISA结果需要经IFA验证。防治可以通过净化来控制。净化程序用IFA对全群动物进行检疫,剔除阳性猫;间隔3个月,第二次检疫,如果检出阳性猫。则进行第三次检疫猫淋巴肉瘤多采用免疫疗法,即大剂量输注正常猫的全血浆或血清,使猫的淋巴肉瘤完全消退。小剂量输注含有高滴度FOCMA抗体,治疗效果也不错采用免疫吸收疗法,将淋巴肉瘤患猫的血浆通过SPA蛋白柱,除去免疫复合物,消除与抗体结合的病毒抗原。经此治疗的病猫,淋巴肉瘤完全消退,体内不再检出FeLV预防国内市场上没有疫苗综合防治措施对症治疗抗菌、消炎、补液(六)猫免疫缺陷病

felineimmunodeficiencydisease概述由猫免疫缺陷病毒(FIV)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呼吸、消化系统炎症,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容易继发感染广泛流行,中老年猫多发病原的生物学特性和感染猫的症状与人的艾滋病相似,故又叫做猫艾滋病(FAIDs)猫嗜T淋巴细胞病毒——在T细胞内增殖并杀伤T细胞病原反转录科,慢病毒属,猫慢病毒群的唯一成员,单股RNA病毒病毒对热、脂溶剂(如氯仿)、去污剂和甲醛敏感对紫外线有很强的抵抗力流行病学与其它慢病毒一样,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世界性流行,世界各地健康猫群的抗体阳性率略有差异,通常为1%~15%,美国为1%~3%,而日本高达29%成年猫FIV抗体常见,5岁以上的猫血清阳性率最高群养猫抗体阳性率高于单养者流浪猫和野猫抗体阳性率高于室内饲养的猫流行病学传播机制了解很少。FIV在唾液中含量高,可随唾液排出,含毒唾液可经皮下、肌肉、腹腔或静脉接种而实验感染易感猫,并在接种后很快就能从血液和唾液中分离出病毒一般认为猫与猫打斗、咬伤为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一般性接触,例如,公用水槽和睡窝不能传播本病很少经交配传染症状潜伏期很长,因此,自然病例主要见于中老年猫感染猫免疫功能低下,易遭受各种病原的侵袭,抗生素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根除疾病常见症状为发热,慢性口腔炎,严重的齿龈炎,慢性呼吸道疾病,消瘦,淋巴腺病、贫血、慢性皮肤病、慢性腹泻和神经症状症状与人相似,感染分急性期、无症状携带期(AC)、持续的扩散性淋巴瘤期(PGL)、AIDS-相关综合征(ARC)和艾滋病期急性期可达4周或长达4个月有的急性期无临床症状,无症状携带期可长达几个月到几年,随之为短的PGL期ARC和艾滋病期不明显ARC期常有慢性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紊乱,伴有皮肤和淋巴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