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4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XX-XX-20XX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XXXXX-20XX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RoadsandGroundswithPermeableBricks(flags)(征求意见稿)X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目次TOC\o"1-3"\u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透水砖(板)质量要求 54.1透水砖(板)分类、规格、等级 54.2技术要求 55设计 75.1一般规定 75.2结构组合及竖向设计 75.3面层 85.4找平层 95.5基层 105.6垫层 115.7土基 115.8排水设计 116施工 136.1一般规定 136.2基层施工 136.3土工布及找平层施工 136.4透水砖(板)面层施工 146.5排水系统施工 167验收 177.1一般规定 177.2质量检验标准 178养护 21附录A保水性试验方法 22附录B透水系数测试方法 23附录C典型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建筑构造 26附录D 典型自体透水砖(板)块型及铺装形式 27附录E有效空隙率测试方法 28本规程用词说明 29引用标准名录 30附:条文说明 31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andSymbols 23BasicRequirements 44TheQualityrequirementsofWaterpermeablebrick 54.1TheClassification,specification,gradeofWaterpermeablebrick 54.2Skillsrequirement 55Design 75.1Generalprovisions 75.2Structuralcombinationandverticaldesign 75.3Surfacelayer 85.4Levelinglayer 95.5Grassroots 105.6Cushion 115.7Soilfoundation 115.8Drainagedesign 116Construction 126.1Constructionpreparation 126.2Grassrootsconstruction 126.3Geotextileandlevelinglayerconstruction 126.4Constructionofpermeablebricksurface 136.5Constructionofdrainagesystem 157Acceptance 167.1Generalprovisions 167.2Qualityinspectionstandards 168Conservation 19AppendixATestmethodofwaterretention 20AppendixBTestmethodforpermeabilitycoefficient 21AppendixCPermeableBrickPavementDrainageDesignDrawing 26AppendixDTypicalpermeablebrickblockandpavementform 27AppendixETestmethodofeffectivevoidratio 28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 29ListofQuotedStandards 30Addition:ExplanationsofProvisions 311总则1.0.1为适应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规范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园林工程等工程建设所配套的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1.0.3透水砖(板)产品质量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标准《透水路面砖与透水路面板》GB/T25993、《砂基透水砖》JG/T376及《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的要求。1.0.4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除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的规定。2术语2.0.1透水砖(板)Waterpermeablebrick(flag)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含固体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为主要原材料,经成型等工艺处理后制成具有较大水渗透性能的铺装块材,块材的长厚比不大于4的称为透水砖,长厚比大于4的称为透水板。按生产工艺不同,分为烧结透水砖(板)和免烧透水砖(板);按透水原理不同,分为自体透水砖(板)、缝隙透水砖(板)和明孔透水砖(板)。2.0.2烧结透水砖(板)Firedwaterpermeablebrick(flag)原材料成型后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透水砖(板)。2.0.3免烧透水砖(板)Unfiredwaterpermeablebrick(flag)原材料成型后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透水砖(板),分为混凝土透水砖(板)和砂基透水砖(板)。2.0.4混凝土透水砖(板)permeableconcretebrick(flag)用水泥混凝土经振动、加压成型和养护而成的透水砖(板)。2.0.5砂基透水砖(板)sand-basedwaterpermeablebrick以硅砂为主要骨料或面层骨料,以有机粘结剂为主要粘结材料,经成型工艺后制成的透水砖(板)。2.0.6自体透水砖(板)Self-permeablebrick(flag)通过砖(板)体自身空隙进行透水的透水砖(板)。2.0.7缝隙透水砖(板)Slitpermeablebrick(flag)通过铺装时相邻两块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进行透水或通过自体空隙以及缝隙同时进行透水的相邻两块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进行透水的透水砖(板)。2.0.8明孔透水砖(板)Clearholepermeablebrick(flag)通过人工成孔的方式在砖(板)体形成通孔进行透水的透水砖(板)。2.0.9透水砖(板)路面(地面)(RoadsandGroundswithPermeableBricks)具有一定厚度、空隙率及分层结构的以透水砖(板)为面层的路面(地面)。主要包括:透水砖(板)面层、找平层、透水基层(含底基层)及垫层。2.0.10透水系数Permeabilitycoefficient水通过制品本身存在的孔隙向下渗透能力的指标,表征方式与数值单位和测试方法有直接的关系。2.0.11找平(结合)层Trowelingcourseorcombinedcourse在路面基层与透水砖(板)面层之间,能吸收和缓冲路面冲击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层,并能在路面基层与透水砖(板)面层之间施工中起调整高低和结合作用的构造层。2.0.12有效孔隙率Effectivevoidratio透水混凝土或干硬性水泥砂浆中相互连通,并与外界空气连通的孔隙,其体积占全部混凝土或砂浆体积的百分率。2.0.13基层Baselayer在地基上设置承受并传递上部荷载的构造层。2.0.14刮板法Darbymethod用固定架、导杆、刮板组成的用来摊铺垫砂层的施工方法。2.0.15切断块Cut-offbrick用切割机切割透水砖(板)所得到符合一定形状的砖块。3基本规定3.0.1路面(地面)工程所用的透水砖(板)应有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和产品合格证,且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3.0.2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的施工单位应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3.0.3进场的透水砖(板)应组织进行现场抽样检验。3.0.4施工时,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每道工序完成后,应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3.0.5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按使用类型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三种,每种类型适用范围主要有:1Ⅰ型--以小区道路(1.75t以下汽车通行)为代表,还包括:小型停车场、市政道路人行道(有停车)等。2Ⅱ型—以市政道路人行道为代表,还包括:休闲广场、步行街(无公交通行)、景观广场等。3Ⅲ型--小区步行道为代表,还包括:公园休闲道、宅间小路等。3.0.6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地基设计应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及《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有关规定执行。3.0.7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面层的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规定。4透水砖(板)质量要求4.1透水砖(板)分类、规格、等级4.1.1透水砖(板)规格尺寸应根据合同要求确定,其厚度不应小于60mm。明孔透水板的孔洞宽度或直径不应大于2mm,缝隙透水砖(板)相邻两块砖(板)之间形成的缝隙不应大于3mm。4.1.2砂基透水砖的强度等级划分应符合《砂基透水砖》JG/T376的规定;其他自体透水砖(板)的强度等级划分应符合《透水路面砖与透水路面板》GB/T25993的规定;缝隙透水砖(板)和明孔透水砖(板)的强度等级划分应符合《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的规定。4.2技术要求4.2.1砂基透水砖产品外观、尺寸偏差、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应符合《砂基透水砖》JG/T376的规定;其他自体透水砖(板)产品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应符合《透水路面砖与透水路面板》GB/T25993的规定;缝隙透水砖(板)和明孔透水砖(板)产品尺寸偏差、外观质量、强度等级、物理性能应符合《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的规定。4.2.2自体透水砖(板)(除砂基透水砖)产品等级分为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其各自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4.2.2的规定,抗冻性应符合表4.2.3的规定。表4.2.2自体透水砖(板)物理性能要求项目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耐磨性(mm)(磨坑长度)≤30≤35≤35保水性(g/cm2)≥1.0≥0.8≥0.6透水系数(cm/s)≥2.0×10-2≥1.0×10-2≥1.0×10-2有效孔隙率(%)≥15≥12≥12防滑性(BPN)≥60表4.2.3抗冻性使用条件抗冻指标单块质量损失率强度损失率夏热冬暖地区D15≤5%冻后顶面缺损深度≤5mm,≤20%夏热冬冷地区D25注:D15、D25分别指冻融循环15次、25次。4.2.3用于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透水砖(板),其规格、面层构造尚应满足《触感引道路面砖》NY/T670的相关规定。4.2.4自体透水砖(板)的保水性及透水系数试验方法按本规程附录A和附录B执行,其他项目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使用说明书以及包装、运输、贮存等按现行国家标准《透水路面砖与透水路面板》GB/T25993与现行行业标准《砂基透水砖》JG/T376的相关规定;缝隙透水砖(板)和明孔透水砖(板)产品按《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的相关规定执行。5设计5.1一般规定5.1.1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面层在边缘应有约束。5.1.2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除应满足承载要求以外,还应满足透水、防滑功能及抗冻性要求。5.1.3可能造成陡坡坍塌、滑坡灾害及自重湿陷性黄土、膨胀土和高含盐土等特殊土壤地质场所不得采用透水砖(板)路面(地面)。5.2结构组合及竖向设计5.2.1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用于城镇路面人行道等,其竖向设计应符合《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的相关规定。5.2.2透水砖(板)路面用于小区步道、小区路面、公园休闲道、景观广场等,其竖向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及《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相关规定。5.2.3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结构主要包括:透水砖(板)面层、找平层、基层(含底基层)、垫层(根据情况选定),各结构层功能见表5.2.3。表5.2.3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各结构层功能结构层功能透水砖(板)面层直接承受荷载、透水、抗磨耗、抗滑找平层透水、施工找平、连接面层与基层基层(含底基层)主要承受荷载、透水垫层防止渗入路床的水或地下水因毛细现象上升,缓解含水土基冻胀对路面结构整体稳定性的影响。5.2.4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结构组合可按附录C进行选择。5.3面层5.3.1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面层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5.3.2自体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自体透水砖(板)强度、最小厚度、等级及铺装形式设计宜根据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按使用类型来确定,透水砖(板)的强度、最小厚度、块型及铺装形式应符合表5.3.2规定。表5.3.2-1自体透水砖(板)的强度、最小厚度、铺装形式使用类型最小强度等级(MPa)最小厚度(mm)产品等级I型fts4.5或Rf4.580一等品II型fts4.0或Rf4.080二等品III型fts3.0或Rf3.060合格品2接缝宽度不应大于3mm,接缝用砂的含泥量应小于3%,泥块含量应小于3%,级配应符合表5.3.2-2的要求。表5.3.2-2接缝用砂级配筛孔(mm)5.02.501.250.6300.3150.160累计筛余(%)00~50~2015~7560~9090~100缝隙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设计应符合表5.3.3的规定。表5.3.3缝隙透水砖(板)的强度使用类型最小厚度(mm)最小强度等级(MPa)I型和II型80Cc50或Cf5.0III型60Cc40或Cf4.05.3.4明孔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明孔透水砖(板)强度、厚度、宜根据透水砖路面(地面)工程按使用类型来确定,强度、厚度应符合表5.3.4-1及表5.3.4-2的规定。表5.3.4-1明孔透水砖的强度、最小厚度使用类型最小厚度(mm)最小强度等级(MPa)I型和II型80Cc50或Cf5.0III型60Cc40或Cf4.0表5.3.4-2明孔透水板的强度、最小厚度使用类型厚度(mm)抗压强度设计值(MPa)抗弯拉强度设计值(MPa)I型120Cc25Cf5.5II型、III型80Cc20Cf6.55.4找平层5.4.1找平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可采用中粗砂或干硬性水泥砂浆。5.4.2当找平层采用中粗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砂的含泥量应小于5%,泥块含量应小于2%,级配应符合表5.4.2的规定。表5.4.2-1找平层用砂级配筛孔(mm)10.05.02.501.250.6300.3150.160累计筛余(%)00~50~1515~5040~7570~9090~1002宜在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基层与找平层间应设置一道土工布。土工布质量要求应符合表5.4.2-2的规定。表5.4.2-2土工布质量要求项目技术要求单位面积质量(g/m2)≥100厚度(mm)≥1.7断裂强力(kN/m)≥6.5断裂伸长率(%)25~100撕破强力(kN)≥0.165.4.3当找平层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宜选用32.5、32.5R、42.5、42.5R级通用硅酸盐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与生产日期,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贮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应进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可为河砂或机制砂。2干硬性水泥砂浆的强度不应低于5.0MPa,有效空隙率为不应小于17%,当面层采用自体透水砖(板)、缝隙透水砖(板)时其透水性能不应低于面层所采用的透水砖(板)。5.5基层5.5.1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透水性和水稳性。宜采用级配碎石、透水水泥混凝土等,基层的厚度宜为150~300mm。其透水性能不应低于找平层的透水性能。5.5.2级配碎石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压回弹模量设计值应不小于250MPa,压实后基层顶面回弹模量尚应根据使用要求由设计确定。2级配碎石用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应大于26%;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6.5mm,集料中小于等于0.075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3%,级配范围可按表5.5.2采用。表5.5.2级配碎石基层材料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26.519.013.29.54.752.360.075通过率(%)10085~9565~8055~7055~700~2.50~25.5.3透水混凝土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抗压回弹模量设计值I型路面不应小于1500MPa,II型路面不应小于1300MPa,成型后基层顶面回弹模量尚应根据使用要求由设计确定;2基层集料压碎值不应大于26%;公称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1.5mm;集料中小于或等于2.36mm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集料级配可按表5.5.3-1采用。表5.5.3透水混凝土基层材料级配范围筛孔尺寸(mm)31.526.519.09.54.752.36通过率(%)10090~10072~8917~718~160~73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的配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其中性能应符合表5.5.3-2的规定。表5.5.3-2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性能要求项目技术要求有效空隙率(%)≥20强度等级C20C30抗压强度(MPa)≥20.0≥30.0弯拉强度(MPa)≥2.5≥3.5耐磨性(磨坑长度,mm)≤30抗冻性25次冻融循环后抗压强度损失率(%)≤2025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率(%)≤55.6垫层5.6.1当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土基为黏性土时,宜设置垫层。当土基为砂性土或底基层为级配碎石、砾石时,可不设置垫层。5.6.2垫层材料宜采用透水性能较好的砂或砂砾等颗粒材料,宜采用无公害工业废渣。其0.0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5.7土基5.7.1土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变形能力和耐久性。5.7.2土基抗压弹性模量不应小于20MPa;否则,应按相关规范另行设计。5.8排水设计5.8.1透水砖(板)路面结构层应进行渗水、蓄水能力验算,使透水路面结构的下渗和蓄水综合能力达到消纳当地重现期为2年的60min降雨量。如不满足要求,可采取增加路面结构层蓄水能力或土壤基层渗透能力的措施。无法采取这些措施时,应增设路基的排水措施。”5.8.2当土基、土壤透水系数小于1.0×10-3mm/s或土基顶面距离地下水位小于1.0m时,应增加路基排水系统。5.8.3路基排水可采取设置排水管、排水盲沟或渗管等排水措施,并应与道路设计的市政排水系统相接。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应根据土基透水系数、路面结构层的蓄水能力及路面下渗水量等因素综合考虑。6施工6.1一般规定6.1.1土基、垫层的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执行。6.1.2面层施工前应按规定对道路各结构层、排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面层施工。6.1.3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及施工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地段应设置行人及车辆的通行与绕行路线的标志。3制定相应施工安全措施。4应准备好水电供应、交通道路、搅拌和堆料场地等设施。6.1.4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设计要求对所用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2透水砖(板)应按批量、块型、厚度、透水率、颜色、抗压强度等分别码放。3找平层用砂、接缝用砂、水泥及碎砾石及土工布等原材料应分别堆放,并应采取防止雨淋的措施。6.1.5当在冬期或雨期进行施工时,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施工方案,经批准后实施。6.2基层施工6.2.1级配碎石基层、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的施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与《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执行。6.3土工布及找平层施工6.3.1土工布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土工布搭接分搭接和缝合对接,土工布搭接长度为100mm;缝合对接强度应不低于原土工布强度。2土工布应在找平层施工前铺设。土工布四周应翻起或埋入不透水土层中200mm长。6.3.2砂找平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应确认透水基层验收合格。2根据工程量的大小,砂找平层摊铺方法可采用刮板法、耙平法、摊铺机摊铺法等方法。3砂找平层应分两层进行摊铺。第一层应以覆盖土工布或基层为准。每一层在平整摊铺后应即时洒水并用抹子拍打抹平。4在已摊铺好的砂找平层上,应立即进行面层施工,不得有任何扰动。5砂找平层经洒水密实后厚度不小于30mm。6.3.3

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前应确认透水基层验收合格,并将基层上的松散杂物清扫干净。

2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的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满足强度和透水性要求。3砂和水泥搅拌均匀后应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振动即散的状态;摊铺前应充分润湿基层,摊铺时可采用刮板法。6.4透水砖(板)面层施工6.4.1透水砖(板)铺筑时,基准点和基准面应根据平面设计图、工程规模及透水砖(板)规格、块形及尺寸设置。6.4.2透水砖(板)的铺筑应从透水砖(板)基准点开始,并以透水砖(板)基准线为基准,按设计图铺筑。铺筑透水砖(板)路面应从纵横拉通线铺筑,每3~5m设置基准点。6.4.3铺装透水砖(板)时,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在砂找平层上作业,宜在砂找平层上铺垫木板或在铺好的砖面上作业。不得在新铺设的砖面上拌和砂浆或堆放材料。6.4.4透水砖(板)铺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牢固性与平整度,应及时进行修整,不得采用向砖底部填塞砂浆或支垫等方法进行砖面找平;应采用切割机切割透水砖(板)。6.4.5透水砖(板)的接缝宽度应符合本规程5.3.2条的要求,宜采用中砂灌缝。6.4.6透水砖(板)之间的接缝中应采用砂灌满填实,接缝灌砂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路面(地面)均匀撒薄薄一层接缝用砂;2)用苕帚或板刷等工具将路面上的砂子扫入接缝中;3)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碾压使砂灌入接缝;4)接缝灌砂与振压要反复进行,直至接缝灌满填实为止;5)透水砖(板)路面(地面)施工完后,应及时清扫路面上砂子。6.4.7透水砖(板)铺筑完成后,表面敲实,应及时清除砖面上的杂物、碎屑,面砖上不得有残留水泥砂浆。面层铺筑完成后基层未达到规定强度前,严禁车辆进入。6.4.8特殊部位施工1路面设施周围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查井、污水井等周围突出部位应予清除,并用基层材料修整至基层顶面标高;2)检查井等周围的透水砖(板)铺装,可根据需要切割透水砖(板),采用细石混凝土局部座浆方式铺装;3)透水砖(板)切割应采用专用切割机。采用切割块的最小宽度应≥30mm。2对人行道、广场等无路缘石路面边缘部位的施工,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止挡法、透水砖(板)竖砌法、预制混凝土块或条石等方式进行边界约束。3平面弯曲路面的施工可采用调整透水砖(板)接缝宽度进行,其接缝宽度应符合下列要求,当不满足下列要求时,应采用切割透水砖(板)方式进行修正处理:1)弯道外周透水砖(板)的接缝宽度不应大于6mm;2)弯道内周透水砖(板)的接缝宽度不应小于2mm。4竖向弯曲路面的施工,应将路面基层及垫砂层采用竖向曲线过度,其接缝宽度宜为2mm~6mm,如图6.4.8-1所示。图6.4.8-1 竖向弯曲路面的施工5一字形铺装的路面,转角处透水砖(板)的铺装方法可采用一字形或人字形的形式,如图6.4.8-2所示。图6.4.8-2 拐角处透水砖(板)的铺设方法6人字形铺装的路面(地面),转角处应采用端部专用透水砖(板)切断块,此部位可用无砂石混凝土座浆方式铺装。7在振动较激烈部位铺装透水砖(板)时,砂找平(结合)层可改用无砂石混凝土坐浆方式铺装。8市政道路的人行道盲道、坡道设置与施工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规定,其铺装用砖应采用相应的盲道透水砖(板)。6.5排水系统施工6.5.1透水管、排水沟、盲沟等排水设施敷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6.5.2透水管、排水沟、盲沟等排水设施敷设应符合相应材料的技术要求。6.5.3敷设透水管、排水沟、盲沟等排水设施底部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坚硬物体。 7验收7.1一般规定7.1.1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质量验收按基层和面层两步进行验收。7.1.2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质量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1透水砖(板)产品或相关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2透水砖(板)产品或相关材料的进场抽检报告和验收记录;3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高程及基准点和基准线;4图纸会审记录及设计变更单;5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6各工序之间的交接验收记录。7.2质量检验标准7.2.1透水砖(板)路面质量检验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面层质量应符合表7.2.1-1规定:表7.2.1-1透水砖(板)路面土基和基层质量主控项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透水砖(板)质量符合本规程5.3的规定每20000m2,50块GB/T259932现场透水系数(ml/min)I、II型路面≥2000,III型路面≥1000每500m2,1点附录B3抗滑性能(BPN)≥60每500m2,1点JTGE60T09644铺筑形式符合设计要求全数检查目测2找平层质量应符合表7.2.1-2。表7.2.1-1找平层质量主控项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1干硬性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每100m3,1组JGJ/T702干硬性砂浆透水系数(ml/min)≥2500每500m2,1点现场取拌和好后样品按附录B执行3基层质量应符合表7.2.1-3的规定。表7.2.1-3透水砖(板)路面土基和基层质量主控项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I、II型路面III型路面2级配碎石基层压实度≥95%≥93%每1000m2,1点JTGE60T0921、T09233透水混凝土基层抗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每100m3,1组GB/T50081厚度±5mm每500m2,1点钢尺量现场透水系数≥3000每500m2,1点按附录B执行3、土基质量应符合表7.2.1-3的规定。表7.2.1-3土基质量的主控项目填挖类型深度范围(mm)压实度(%)检验方法I、II型路面III型路面填方0~8009087JTGE60T0923>8008785JTGE60T0923挖方0~3009087JTGE60T09237.2.2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1透水砖(板)铺砌应平整、稳固,不应有污染、空鼓、掉角及断裂等外观缺陷,不能有翘动现象,灌缝应饱满,缝隙一致。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查方法:观察、尺量。2透水砖(板)面层与路缘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反坡积水现象。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尺量。3面层铺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1.2的规定。表7.1.2透水砖(板)面层铺装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1直顺度≤5mm50m1拉20m小线量取最大值2纵缝直顺≤10mm100m缝长1拉20m小线量取最大值3横缝直顺≤10mm40m1沿路宽拉线量取最大值4高程±5mm20m1用水准仪具测量5中线高程±20mm20m1用水准仪具测量6平整度≤5mm20或100㎡1用3m直尺取最大值7邻块高差≤3mm100m1㎡用尺量8井框与路面高差≤5mm每座1用尺量取最大值9横坡±10mm且不大于±0.3%20m路宽(m)<92用水准仪具测量9~154>15610蜂窝麻面≤5mm每块侧面1用尺量蜂窝总面积8养护8.0.1透水砖(板)路面交付使用后每年已经进行不少于1~2次的养护或透水功能丧失明显时进行养护,养护内容包括更换受损或透水功能失效的透水砖(板)、路面透水功能恢复等。8.0.2可利用高压水流冲洗透水砖(板)表面或利用真空吸附法清洁透水砖(板)表面进行透水功能的恢复。8.0.3当透水砖(板)路面养护完成后,应对养护情况进行相应的验收。养护后的路面透水系数及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附录A保水性试验方法A.0.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量自体透水砖的保水性。A.0.2仪器设备1电子天平:精度不应大于5g;2烘箱:工作温度为110℃±5℃;3游标卡尺:精度不小于0.02mm。A.0.3试样要求取三块整砖作为试样,当整砖质量大于10kg时,可从整块砖上切取9.5kg±0.5kg的切割规整的部分为试样。A.0.4试验步骤1用量具测量试样的边长,每条边长测量一次,取相对边的平均值,精确到0.1cm。计算试样的上表面积(A1)2将试样置于温度为110℃±5℃的烘箱内烘干,每隔24h将试样取出分别称量一次,直至两次连续称量之差小于0.1%,视为干燥试样质量(m1)。3将试样冷却至室温后竖直放入水槽中,注入温度为20℃±10℃的蒸馏水,将试样浸没,使水面高出试样约20mm。在水中浸泡24h,使试样上表面向上从水中取出,用拧干的湿毛巾擦去表面附着水,立即称量,为试样吸水24h的质量(m2)。A.0.5结果计算保水性按下式计算,取三块试样测量三次取平均值,精确至0.1g/cm2:B—保水性,单位为g/cm2;m1—干燥试样的质量,单位为g;m2—试样吸水24h的质量,单位为g;A1—试样的上表面面积,单位为cm2。附录B透水系数测试方法B.0.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自体透水砖(板)、缝隙透水砖(板)、透水混凝土、干硬性水泥砂浆的透水系数。B.0.2仪器与材料技术要求(1)透水系数测试装置:上部盛水量筒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容积3000ml,上有刻度,下方通过直径7mm的细管与底座相接,中间有一开关。量筒通过支架联结,底座下方开口尺寸有两种规格:内径75mm,外径220mm(小型透水系数测试装置,适用于宽度小于150mm的透水砖(板),见图1);内径150mm,外径220mm(大型透水系数测试装置,适用于宽度大于150mm的透水砖(板)、透水水泥混凝土、干硬性水泥砂浆,见图2);仪器附半圆形不锈钢圈压重两个,每质量约5kg。图1大型现场透水系数测试装置图2小型现场透水系数测试装置(2)塑料圈:内径为内径75mm,外径220mm及内径150mm,外径220mm(3)水桶及大漏斗。(4)秒表(5)密封材料(6)其他:水、粉笔、刮刀、扫帚等B.0.3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1)现场测试时,在测试路面上,随机选择测试位置,每段检测路面应测定3个测点,并用粉笔画上测试标记;试验前,首先用扫帚清扫表面,并用刷子将路面表面的杂物刷去。(2)室内测试时,对于透水混凝土以及干硬性水泥砂浆需分别成型3块(300×300×50)mm的试件。2测试步骤(1)将塑料圈至于路面表面的测点上或试件上,用粉笔分别沿塑料圈的内侧和外侧画上圈形成环状区域。(2)将搓成拇指粗细的条状密封材料摞在环形密封区域的中央,并且摞成一圈,不要使密封材料进入内圈。如果密封材料不小心进入内圈,必须用刮刀将其刮走。(3)将透水系数测试装置放在测点上,透水系数测试装置的中心尽量和圆环中心重合,然后略微使劲将透水系数测试装置压在条状密封材料表面,再将配重加上,以防压力水从底座与路面间流出。(4)将透水系数测试装置开关关闭,向量筒中注满水,然后打开开关,使量筒中的水下流排出测试装置底部内的空气。关闭开关,并再次向量筒中注满水。(5)将开关打开,待刻度下降至100ml时立即开动秒表,记录15s的透水量V。测试过程中,如水从底座与密封材料间渗出,说明底座与路面密封不好,应移至附近干燥路面重新操作。若水面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基本保持不动,说明基本不透水或根本不透水。(6)按照以上步骤在同一个检测路段选择3个测点或三个试件测定透水系数,取其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B.0.4计算按下式计算透水系数:——现场透水系数(ml/min)——15s的透水量(ml)附录C典型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建筑构造名称简图建筑构造说明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1、80mm厚透水砖(板)面层2、30m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或中粗砂及土工布3、150mm厚透水水泥混凝土基层4、100mm~150mm厚级配碎石底基层5、土基6、垫层(需要时)7、排水设施(根据需要选择)I型、II型级配碎石基层1、80mm厚透水砖(板)面层2、30mm厚干硬性水泥砂浆找平层或中粗砂及土工布3、不小于150mm厚级配碎石基层4、垫层(需要时)5、土基6、排水设施(根据需要选择)II型砂基层1、60mm厚透水砖(板)面层2、中粗砂基层3、土基III型级配砂砾基层1、60mm厚透水砖(板)面层2、级配砂砾基层III型注:1土工布主要起反滤作用,阻隔细粒物跟随雨水下渗阻塞透水基层,结构层设计时可根据实际选择是否设置。附录D 典型自体透水砖(板)块型及铺装形式B.0.1荷兰型:规 格:200mm×100mm每平方块数:50块/m2B.0.2正方型:规格:150mm×150mm200mm×200mm250mm×250mm每平方块数:150mm×150mm—44块/m2200mm×200mm—25块/m2250mm×250mm—16块/m2B.0.3达科他型(联锁型):规 格:225mm×112.5mm每平方块数:39块/m2附录E有效空隙率测试方法E.0.1目的与使用范围本方式适用于测定自体透水砖(板)、干硬性水泥砂浆、透水水泥混凝土的有效空隙率。E.0.2主要试验仪器1天平:量程5kg以上,精度不应大于1g;2金属网篮;3溢流装置容器:能保持一定的水位,可将金属网篮完全浸入所盛水中;4挂件:用于测取水中重量的金属网篮悬挂于称计量盘中心位置的装置;5游标卡尺。E.0.3试件要求1透水砖试件的长宽尺寸宜为:(100×100)mm,每组3个;2干硬性水泥砂浆试件尺寸宜为:(70.7×70.7×70.7)mm,每组3个;3透水水泥混凝土试件尺寸宜为:(150×150×150)mm,每组3个;4其他尺寸试件,可由工程现场取得,并加工成规则几何尺寸。E.0.4测试方法及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取试件的外观尺寸(精确至0.1cm),计算各自体积(ν)。2清理试样表面,将试件在室温空气中静置1h后,测定常温、干燥状态下的质量m0。当试件在制作或切取时与水接触,则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使之干燥,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后方可进行重量测定。3将试样置于常温下的水中约1min后,测定试样的水中重量m1。E.0.5结果计算Q—有效孔隙率,%;m0—试件干燥质量,g;m1—试件悬浸质量,g;ν—试件体积,cm3;ρ—水的密度,1g/cm3E.0.6试验结果以3个试件的有效孔隙率平均值表示。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1.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用“不应”或“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2规范中指定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引用标准名录1《透水路面砖与透水路面板》GB/T259932《砂基透水砖》JG/T3763《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8《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9《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10《触感引道路面砖》NY/T67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1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3《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1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15《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1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17《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18《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应用技术规程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XX-XXX-201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XX-2016条文说明修订说明本规程修订过程中,编制组对全省透水砖(板)使用情况进行了较广泛、较深入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省工程建设中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实践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透水砖(板)产品、路面设计、透水砖(板)路面施工及验收等相关的先进技术法规、技术标准。通过调研,取得了我省一系列的透水砖(板)强度和渗透系数等重要技术参数以及现有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组合模式。为了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检测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修订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规程规定的参考。目次1总 则 342术 语 353基本规定 364透水砖(板)质量要求 375设计要求 385.1一般规定 385.3面层 385.4找平层 385.5基层 395.6垫层 395.7土基 395.8排水设计 406施工 426.1一般规定 426.2基层施工 426.3土工布及找平层施工 426.4透水砖(板)面层施工 427验收 437.1一般规定 437.2质量检验标准 438养护 441总 则1.0.1透水砖(板)路面(地面)能改善局部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充分利用水资源,减轻雨水对城市污水管网的压力,减少城市绿化用水。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推广应用,能充分利用水资源、改善环境,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制定本规程的目的主要针对透水砖(板)产品及其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提高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工程质量。1.0.2本条规定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并可以指导透水砖(板)产品的生产和检验。1.0.4本条指出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设计、施工,还应符合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CJJ122、《触感引道路面砖》NY/T670等国家现行规范及标准规定。2术 语为规范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设计、施工中的材料用语,统一透水砖(板)、透水系数、垫层等标准术语。2.0.7缝隙透水砖主要是通过其铺装时相邻两块之间相互咬合形成的缝隙来进行透水,其结构示意图见图1。图1缝隙透水砖结构示意图3基本规定3.0.1保证生产厂家依据相应行业标准及本规程生产透水砖(板)产品,并具有该产品生产能力。3.0.2除材料自身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还需要施工现场的严格施工管理、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来保证。3.0.3厂家提供的材料或产品的检验报告或其它证明材料,只能说明该厂家具有生产相应材料或产品达到某个指标的能力,不能说明送到现场的材料或产品能否满足设计要求,因此应进行必要的抽检来保证现场的材料或产品质量。3.0.4规定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施工验收程序。3.0.5本条规定了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的类型及适用范围。特别当透水砖(板)应用在车辆重量超过1.75t小车的路面、停车场或车速大于20km/h的路面时,需经论证后方可使用。3.0.7关心、帮助、理解、尊重残疾人,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透水砖(板)路面(地面)涉及无障碍设施范围广,应引起设计人员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规定执行。4透水砖(板)质量要求本章规定了透水砖(板)产品质量标准,其质量要求主要参照国家行业标准《透水路面砖与透水路面板》GB/T25993及《混凝土路面砖》GB/T28635相关指标和规定,对透水砖(板)的物理性能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并把透水砖(板)产品分为一等品、二等品、合格品,这主要是根据我省沿海丘陵复杂的地理环境,闷热多雨气候等特点提出的。4.1.1明孔透水板的开孔数量宜根据各地降雨量进行设计。5设计要求5.1一般规定5.1.1强调面层边缘处应设置约束,如铺砌路沿石、砂浆抹边等。5.1.2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面层不仅直接承受行人、车轮的作用而且直接受阳光、雨雪、冰冻等温度和湿度及其变化的作用,因此,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其次,为保证行人或车辆行驶的安全和舒适性,面层还应有足够的抗滑能力及良好的平整度。同时,基层主要起承重作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扩散和荷载的能力并具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作为透水基层当然还要具有透水和储水的功能。5.3面层5.3.2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面层强度、最小厚度、块型及铺装形式设计应根据使用类型来确定。实践证明,由于汽车重力、行车冲击力、刹车磨擦力等因素影响,对有行车要求的路面或地面破坏性大,因此本规程把有行车要求的透水砖(板)强度、最小厚度提高到一般的1倍、路面或地面铺装形式应采用“人字形”,以提高透水砖(板)路面或地面工程面层的整体性和耐久性。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面层除应满足强度、耐久性、美观等要求,还要满足透水砖(板)的透水性、耐磨性和保水性三个指标,不然铺设透水砖(板)就失去意义了。不同等级的产品其物理性能指标不同,使用范围也不同,因此规定: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面层应根据使用场所、铺装面积,并结合当地降雨量、路面(地面)坡度情况选用相应等级的透水砖(板)产品。例如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坡度较大时,雨水流失速度快,设计时就宜考虑采用透水率较高的一、二等品透水砖(板)。透水砖(板)之间接缝宽度直接影响面层美观及铺装质量,本条对接缝宽度的控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接缝用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级配的试验方法按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执行。5.4找平层5.4.1找平层紧贴透水面层砖,如透水性能小于面层砖的透水性能,会妨碍已从面层砖下渗的雨水快速进入基层和面层下部的土壤,面层砖的透排水性能将大打折扣。5.4.2找平层影响面层的质量,决定了透水砖(板)路面及地面体系的透水能力,找平层用砂的含泥量、泥块含量及级配的试验方法按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执行。5.4.3国家现行标准GB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4.9.6条规定水泥砂浆体积比不应小于1:3(或相应的强度等级),依据工程实践,因水泥砂浆各组分因产地、批次差异,密度差异较大,不利于指导工程实践,本规程推荐水泥砂浆配合比采用质量比。用水量对干硬性水泥砂浆强度、透水系数影响极大,依据工程实践,水灰比一般采用范围为0.3~0.4,砂和水泥搅拌均匀后应达到手握成团,松手振动即散的状态,不至于因用水量过大导致水泥浆液过多,堵塞砂浆孔隙,同时可保证强度等级不低于5.0MPa,满足面砖的粘结作用。5.5基层5.5.1基层是透水砖(板)路面(地面)使用耐久性最重要的环节,基层的透水性能小于面层砖的透水性能,会妨碍已从面层砖下渗的雨水快速进入基层和面层下部的土壤,面层砖的透排水性能将大打折扣。本规程根据我省的地材供应情况,规定了几种常用的基层材料,并以此在附录A中配有相应的建筑构造做法供设计人员参考选用。5.6垫层为改善土基在含水量饱和时的承载能力,并有效阻止黏土粒料上浮或毛细现象发生,致使对结构层产生不利影响,宜设置中砂垫层。垫层的主要作用为改善土基的温度和湿度状况,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以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但当土基为砂性土或底基层为级配碎石时可不设置垫层。垫层主要用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路基经常处于潮湿、过湿状态的路段,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水稳定性。工程试验中采用中砂或粗砂垫层厚度40mm~50mm就能达到找平、反渗的效果。5.7土基5.7.2本规程注重于透水砖(板)路面(地面)面层的使用功能,因此只对地基土满足基土抗压弹性模量E0≥20MPa笼统规定。鉴于我省沿海或山区洼地存在大量的软弱地基的淤泥、淤泥质土以及冲填土、杂填写土或其它高压缩性土复杂情况,处理方式和方法不足而一,故应按《建筑基地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及《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的相关规定另行设计。5.8排水设计5.8.1渗透设施通过渗透和蓄水两种作用对降雨产生的地面径流进行消纳,仅采用下渗一种方式,有时难以达到目的,因此需有一定的蓄水能力。国标图集《透水人行道敷铺设》16MR204中要求对透水路面结构层的渗水、蓄水能力进行验算,使之能达到消纳当地重现期为2年的60min降雨量,这与《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中的要求一致(福建省内主要县市重现期为2年的60min降雨量在39mm~57.4mm之间)。如果没有条件达到雨水径流下渗的目的,也应采取排水措施使雨水径流不在路面产生,而是在路面下进入排水系统。5.8.2根据GB50400第4.1.3条规定的条文解释,雨水入渗系统的土壤渗透系数宜为10-6m/s~10-3m/s,主要是参考了德国污水行业标准ATV-DVWK-A138,入渗系数较小时,雨水入渗太慢,渗透区对污染物的截留和转换不利,两者对地下水的影响都不利。渗透面距地下水位大于1.0m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入渗的雨水有足够停留时间,保证净化效果,因此路面下渗透区的厚度应尽可能大。当土壤渗透系数或与地下水位距离不能满足要求时,不能进行土壤渗透,应采取措施使路面层渗下的雨水排至道路下的排水系统,仅达到使雨水径流不在路面产生的目的。设置透水管的措施,由于管顶覆土难以满足最小覆土要求,会对管道产生损坏,因此难以采用。排水沟或渗管经过结构计算,抗压能力可以达到路面使用的要求,因此仅推荐采用排水沟、渗管作为排水措施。排水设施的排水能力设计与土基透水系数及路面下渗水量等因素有关。当土壤透水系数小于1.0×10-3mm/s时,路基应采取排水措施,使排水能力达到相当于土壤透水系数为1.0×10-3mm/s时的下渗能力,并需增加路面的蓄水能力,使之能达到消纳当地重现期为2年的60min降雨量。当土壤透水系数大于1.0×10-3mm/s,而路面层的积蓄能力不足时,应采取排水措施,使排水能力加上路面结构的积蓄能力、土壤的渗透能力能够消纳当地重现期为2年的60min降雨量,而不产生明显的地面径流。当渗透面距地下水位小于1.0m的距离时,不应使路面雨水下渗到地下,应区别根据土基透水系数是否大于1.0×10-3mm/s,确定土基的排水措施的排水能力大小。当土壤透水系数大于1.0×10-3mm/s,应使排水能力达到路面层雨水下渗的水量;当土壤透水系数小于1.0×10-3mm/s时,排水能力需达到相当于土壤透水系数为1.0×10-3mm/s时的下渗能力。6施工6.1一般规定6.1.2为了防止在面层施工完毕后才发现路面不透水或造成其他的不必要的返工浪费,本条规定了在面层施工前,面层以下的部位要按照本规程及其他相关规范对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6.2基层施工本节对不同基层材料的施工提出了具体的做法和技术要求,足以指导施工。6.3土工布及找平层施工土工布质量对基层的强度、渗水、蓄水非常重要,因此土工布的搭接长度或缝合强度对土工布质量整体质量至关重要,应严格要求。6.3.1土工布施工部位和土工布的收边做法。6.4透水砖(板)面层施工6.4.2实践证明,透水砖(板)面层按本条规定施工完成后,采用小型振动碾压机由路边缘向中间路面碾压2~3次,对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外观质量和使用质量都有很大的提高。6.4.8-2实践证明,透水砖(板)面层边界约束对提高对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外观质量和使用耐久性作用很大。透水砖(板)面层应设置路缘石,对人行道、广场等无路缘石路面边缘部位的施工,可采用现浇混凝土止挡法或透水砖(板)竖砌法或预制混凝土块或石条等方式进行边界约束。对于大面积铺装透水砖(板)的路面(地面)也可考虑每间隔一定距离进行分格约束,以提高工程外观质量和使用耐久性。6.4.8-6、7实践证明,振动较激烈部位或人形铺装的路面(地面)转角处宜改用无砂石混凝土坐浆方式铺装。能大大改善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外观质量和使用耐久性。7验收7.1一般规定7.1.1透水砖(板)路面(地面)的验收应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分项、分部验收。7.2质量检验标准7.2.1影响透水砖(板)路面(地面)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施工前,检查透水砖(板)产品或相关材料的出厂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以及透水砖(板)的透水率、厚度、强度、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